主题阅读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批代代相传、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习俗,使中华文化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保护好多民族的文化遗产,留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融合时代元素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葆勃勃生机,使民族的身份标识更饱满、更清晰,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社会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
(孙俊强)
山东大鼓又名“犁铧大鼓”,或作“梨花大鼓”,是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和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鲁西北农村,最初只是敲击犁铧碎片伴奏,采用山东方言来演唱当地的民歌小调,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
山东大鼓在不同的流布地区又分别称山东调、山东柳儿、梅花调、鼓碰弦、犁铧片、梨花大鼓、铁片大鼓、怯大鼓、何老凤等。
开始流传的时候,主要由农民在田间地头业余演唱,后来出现流动的民间艺人,并形成孙、赵两大门户,流传日益广泛。明末清初诗人贾凫西运用鼓词形式写了《木皮散人鼓词》,他端坐集市击鼓演唱,嬉笑怒骂,寄亡国之激愤。清末,刘鹗在小说《老残游记》中描绘了白妞、黑妞在济南明湖居演唱时的景况,师史氏《历下志游》及凫道人《旧学笔记》均有所记述。
清末以前,山东大鼓一直活跃于农村,著名艺人有郭老占、何老凤、范其凤、李老凤等,以后,白妞、黑妞进入城市演唱,女艺人大量增加。享盛名的有上半截、下半截、盖山东、白菜心、郭大妮等。20世纪30年代以后享名曲坛的是四大玉,即谢大玉、李大玉、赵大玉、孙大玉。以后,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相继而起,流传地区不仅山东城乡,而且南至徐州、南京、上海,西至郑州、洛阳、汉口、重庆,北至北京、天津、东北各地,盛极一时。但自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兴起之后,山东大鼓渐趋衰落。
山东大鼓主要分南口、北口两大流派。南口流传广,影响大,早期原唱快口,唱腔流畅动听。《老残游记》中描写白妞所唱《黑驴段》,节奏全是快板,越唱越快,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字字清楚,实属独到。后起的女演员谢大玉、杜大桂、鹿巧玲都宗法南口并有所发展。北口流行于山东北部、河北南部一带,俗称“老牛大缰”调,曲调质朴,吐字夯实有力,富于乡土气息。代表性艺人为郭老占、何老凤等。其中以何老凤影响最大,他的唱腔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等曲种吸收。另外,李老凤曾在北口的基础上吸收南口的精华,自创新腔,称为小北口,原来的北口被称为老北口,所以又有南口、老北口、小北口三派之分。
山东大鼓的演唱形式多为单人站唱,也有二人对唱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矮脚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也叫梨花片)。演唱时演员右手执鼓楗击鼓,左手操钢板敲击演唱,乐师以三弦伴奏。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慢板(又称头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书目主要是中篇,唱白相间,短段只唱不说。
山东大鼓曲目丰富,中篇书有《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车》等数十部;短篇段儿书尤为丰富,其中以《三国》唱段最多,有《东岭关》《长坂坡》《河北寻兄》等60余段;其次是《红楼梦》唱段,有《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10余段;《水浒》唱段有《李逵夺鱼》《燕青打擂》等。另外有许多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唱段,以及由子弟书移植过来的唱段等,初步统计不下 200段。***以后,山东惠民地区仍有老北口流传,山东西部、河北南部也有南口流传,并编演了一些现代曲目。
传承300多年而不衰的山东大鼓,音乐唱腔独特,节目蕴藏丰富,地方色彩浓郁,它直接促发了山东快书的形成,并对“乔派”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等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贵文化遗产。
(摘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