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有电影诞生那天起,编剧们已经在逐步“去世”了。
香港重量级的编剧司徒锦源盛年去世,令人感叹一个时代的过早落幕。
内地娱媒司徒锦源去世的消息时,多提长篇剧集《创世纪》(香港的正式剧名为《开创世纪》)和电影《暗花》《非常突然》《一个字头的诞生》及《放﹒逐》。这可能已经是“80后”文青记者们记忆里的极限。其实司徒锦源编剧的港剧,在内地“著名过”的还有《流氓大亨》《宠物情缘》,电影则包括了《杀破狼》《导火线》《狗咬狗》《神偷次世代》《真心英雄》……说他的编剧经历,勾连了1980年代以来的港剧盛世和当今这个影视“过渡年代”,并不为过。司徒锦源编剧的作品,兼具了传统港剧港片的生活味与戏剧性,同时又具备了一定文艺探索的气质,这样全面的写家在编剧领域,算得上是跨时代、跨美学的通才,在整个华语影视界都是非常难得的。今天少了一个,多少年之内,也再难多出一两个。
编剧的悲凉,在于参与的产品再辉煌,也不会遇到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式的幸运表彰。尤其是华语编剧,虽然大家都在喊“剧本是一剧之本”,可从行业整体的剧本资金投入以及编剧在剧组的地位上,都是次要到了投资方和导演关键时刻随时可以牺牲不计的角色。所以已故的如司徒锦源,健在且更大牌的如西安的芦苇,无论有多少屈才、不如意,还都是可以引起媒体注意的,而那些整天遭受着制片方分期付款折磨、并肆意否决着创意的普通编剧,他们的苦又有谁关心呢?连不编剧的作家同行也不关心:谁让你挣得比我们多!唯独没人去算——写一个一万字的剧本,编剧几稿下来,真正写下的总字数有可能是5-10万字!
好编剧之所以不好找,在于娱乐业渴求的都是擅长“套子活”的匠人。编剧稍有出格,就会被视作“业余”。而一旦某编剧连续撑出了几部热戏,再玩“业余”的桥段,老板们也会扑上来付钱的。所以貌似涉及专业话题,本质上还是一个店大欺客抑或客大欺店的话题。这话题在任何时代,答案都是一样——就是老板和打工的看谁命更硬。那厢里,有的自尊些的编剧还会扯出莎士比亚、奥尼尔、易卜生之类的名字嘴硬,殊不知“套子活”与“纯创作”早就不是同一个行当了。
其实,从有电影诞生那天起,编剧们已经在逐步“去世”了——用电影镜头讲故事和用对白讲故事,本来就是两套思维。还好,美国电影追求大众属性,保留、继承了一部分舞台剧里的戏剧性。电视剧普及全球,传统的戏剧性一下子变得更加有用,编剧这个职业多少才显得活跃起来——可就像上面所说,它变得更加强调服务性、淡化作者个性。直到今天,它又有了更多分支:电视台栏目剧编剧、晚会脚本撰稿、电玩情节的编写者……酬金大多也更为低廉。虽说理由各异,但在“摊低成本”的目的上,公、私老板们都是心照不宣的。
但编剧成本的摊低,真的会给娱乐业带来更高性价比吗?这需要投资者去自问。尤其是在著名编剧去世的时候,要多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