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功能、价值以及社区的研究变得愈发的重要。社会学家滕尼斯希望能够用“社区――社会”这样一对概念,来描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共同生活,或者说建立一种从社区到社会的以变迁为主题的社会学,来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社区的研究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状态。
[关键词] 滕尼斯 社区 社会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的概念,也是现代社会越来越普及的一个名词。那么对于社区这个概念最早是谁提出的呢?社会学界一般认为,最早对社区进行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1887年,滕尼斯在其著作《社区和社会》中提出了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这样一对概念。尽管英语世界现在通常将其译“Community”和“Society”,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滕尼斯社会学的那两个关键概念,尚处在未翻译的状态,因为将它们翻译成“Community”和“Society”仍然带有模糊不定的意味。在汉语世界,最早社会学家吴文藻主张译成“自然社会”与“人为社会”;后来有人译成“公社与社会”、“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与联合体”,更多的人则根据英文的译法译成“社区与社会”。值得注意的是,最先将英文“Community”翻译成“社区”的费孝通,在这里却没有遵循英语世界的译法,他将这对概念,传神地译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当然,无论我们现在怎样翻译这对社会生活的理想类型,可以看出滕尼斯希望能够用社区――社会这样一对概念,来描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共同生活,或者说建立一种从社区到社会的以变迁为主题的社会学,来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
滕尼斯认为,社区的类型主要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的群体(家庭、宗族)里实现的,此外,它也可能在小的、历史形成的联合体(村庄、城市)以及在思想的联合体(友谊、师徒关系等)里实现。他认为,社区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的。社区根源于情绪、恋念和内心的倾向,并由于遵循传统而自觉地保持着本身的自我同一性,又由于受情绪的支配和共同语言的统一影响而不自觉地保持着这种同一性。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等作为社区的基本形式,它们不仅仅是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加起来的总合,而是有机地浑然生长在一起的整体。“社区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体现社区生活的现实性是有这么三种:家庭、乡村以及凭借和睦感情、伦理和宗教而建立起来的城市。
与此相反,社会产生于众多的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有计划的协调,个人预计从共同实现某一种特定的目的会于己有利,因而聚合在一起共同行动。社会是一种目的的联合体,也是一种“人的群体,他们像在社区里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上不是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不存在自然且牢固的联结纽带。“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社会的基础是个人、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社会的类型晚于社区的类型”。
从滕尼斯阐述的社区和社会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社区是由那些有着相同价值观的同质性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具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样的团体不是自己有目的的选择结果,而是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是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团体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地缘、血缘、文化等自然造成的,其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区。社区这种团体逐渐向由异质人口组成的团体过渡,即社会。社会的概念不同于社区,它总是和社会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往往表现为自私自利、目的性强、缺乏感情交流和关怀照顾。从社区向社会的过渡是一种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社会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滕尼斯关于社区的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人们开始厌恶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冷漠、疏远,才回过头来对滕尼斯的“社区”的概念发生了兴趣。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农村和外来人口进入了城市,城市人口的高流动性和异质性导致人际关系的淡化和感情的淡漠,这就使工业化的城市越来越远离滕尼斯原有意义上的社区。另外,工业化和大量的新增人口,也使得城市中逐步形成了各种功能的聚集区,而当代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来临,逆城市化运动的兴起,又造就了新的乡村社区。不论是城市化的居民区也好,后工业时代的新兴乡村社区也好,居民无不渴望感情的交流、人际关怀和社会支持。这也就是说,社区的原初价值即滕尼斯赋予社区的最初的含义并不因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丧失。也正因为如此,对社区研究的重视成为了各国社会学界的一个传统。
虽然对社区的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于社区的界定也并不一致。根据社会学家杨庆1981年的粗略统计,关于社区的定义已有140多种。由于社会学家们所持的观点和研究社区的角度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社区理论,其中,人文区位说、地理和社会实体说、同质说等理论学派关于社区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文区位学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帕克于1921年首先提出的,它是借用生物学进化论原理,研究都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的学说,又称人类生态学。地理和社会实体说强调地理与社会因素在社区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质说则强调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认为社区是社会生活同质性较强的地区。
美国社区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桑德斯在总结归纳了500余项社区研究的经典文献基础上,提出了传统社区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观点,即社会场域论、社会体系论、社会冲突论。
首先.将社区视为一种互动的场地,只要我们专心思考社区的种种行动计划,我们就能透彻了解它的意义。每一种行动必须采用下列的观点予以分析:①涉及的人;②采取行动的社团;③时间过程中的阶段。此类分析的方法有助于了解一个社区如何动员起来,以满足某些人的需要。在讨论这三种都强调相互依赖形态的社区理论之前,我们要先观察某些影响社区生活的环境因素,不论一位社区社会学家采取哪一种方法:社会体系、社会冲突或社会场域,他都应该考虑到这些环境因素。
其次社会体系论,将社区视为以某一地方为中心而比较特久的互动系统。它以功能结构的观点来分析这种体系,认为这种体系由许多零件组成而可以运转自如。人的身体也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生物组成的体系,其各都分零件均能实施特定的功能,而且持续不停。但为了了解一个社会体系,我们并不需要用上述情况来求助于机械学或生物学的比喻,我们只要观察家庭如何发挥它的体系功能,就可以得到答案。人类社区的行为就好像本来就是一种体系一样。当然,家庭与社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甚至它们作为体系的方式,也迥然不同。
第三、互动论者观察社区的方法,是透过社会冲突。社会学家应用这一重点,将社区视为一种分配不均的阶层形态,其中资源、财富、权利及威望的分配都是不平等的。他们在分析中常使用辩证法,力求说明这些社会不平等的存在;他们研究这些差异情况的增减;他们注意到社区中出现的派系敌对情形,认为这些均出现在社区互动的形态中。这是一种公认的局部方法,但是它的拥护者声称:就社会学而言,社会冲突最能说明社区的重要层面。
当前国际社区发展研究主要盛行于欧美等国,在近20年,西方社区的理论研究呈现出三方面的变迁趋向,即:
(l)社区研究主题的转变:从静态研究趋向于动态研究。区位探究法是从社区的空间关系上观察一个社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分布。人口探究法是从社区的人口特质上分析一个社区的一般特质,两者对于社区结构与功能的分布都是静态的,而对于居民的心理态度、生活情操及互动关系的分析都是不够的。社会学家白纳德认为,如仅以静态资料分析社区而不涉及居民的互动关系,则此种研究,一如空***飞行员之凌空而视,只见社区的外貌面不见社区的行为。近年来,对于社区变迁情形、社区冲突行为、社区心理卫生、社区少年犯罪及社区行动计划等之研究,均趋向于动态方面发展。因此可以说,目前社区研究的主题已从对社区结构与功能的静态分析,趋向于对社区变迁与过程的动态研究了。
(2)社区研究目标的转变:从求知日标趋向于求用目标。社区研究起源于社会改革者的社区调查工作,其目标本来是求用的。所以社会科学家希望以客观具体的资料,透过研究社区的本身,来分析人类社会行为,从而使社区研究走上理论的研究路线。其中尤以人类学家对于社区生活方式的分析,社会学家对于社区区位关系的探究,***治学家对于社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最为明显。他们企***以社区为研究单位,提出一套关于社区生活及人类社会行为的理论。其结果使理论派与哲学派一度成为社区研究的主流。近若干年来,由于社区发展运动的兴起与社区互动概念的提出,使一部分的社区研究工作又回到与社会改革相结合的路线。社会学家华伦指出:社区行动的研究即社区发展过程的一部分。社会学家桑德斯也指出:要给社区带来变迁与发展,必先研究社区的冲突与行动。因此,对于社区心理、社区问题工作方法或工作过程,其研究应以事实的发现、理论的应用、问题的澄清等三者为目标,所有的研究设计报告,均应不止于了解社区,了解问题,并应根据调查研究的所得透过人员的专业知识,加以判断,提出建议,以求达成一面了解社区、一面有助于社区发展,或一面了解社会、一面有助于社会进步的双重目标。因此,求知即所以求用,或求知与求用的密切配合,似亦为现代社区研究工作的新的方向之一。
(3)社区研究方法的转变:从质的描述趋向于质的最化。社区研究的方法,自社会学家葛尔宾、林特、华纳以来,一向注重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深度访问法、全面参与法或实地工作法等。社会学家们将以上这些方法统称之为质的方法,以区别于量的分析,认为应用质的方法是采取内在与外在两种透视法以接近实际的经验世界;质的方法是深入的、洞察的。但是他们都承认目前质的方法已经不占重要地依,继之而起的,是一种具有高度统计性的与经过系统设计的调查方法。此种方法,注重数字和量度,其所得资料,具体而易于比较。因此,运用此种方法的研究,不注重于文件的或文字的描述,而着重于数字的或量化的分析。简言之,它是一种质的量化,是一种可以用作比较观察以表达事实情况的方法。自欧美等国推行社会指标运动以来,对社区质变的量化研究,大有裨益。因为这种量化指标既可以度量社会与个人的客观情况,如犯罪、流动、卫生等,也可以度量生活经济中的主观感觉.如满足、愿望、疏离等。加以现在电脑科学的兴起,使得研究者对于描述社区生活在质的量化方面,更有进展。但目前仍有人认为.社区研究不能专靠量的分析,因为事实毕竟不具备固定的含义,必须与研究者的理论观点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因此,他们主张在社区研究中观察与体验仍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社会学者们在20世纪后期重建社会学理论中,并没有停留在对社区定义、特征、类型、功能的一般性探讨上,而是很快结合对城市化、小城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性研究,向世人奉献了不少有益而且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社区理论成果。其中,社区建设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以及社区建设理伦体系的逐步建立便是突出的代表。
不论是西方的社区理论探索,还是当代中国的社区建设需要,对于社区的理论研究都已日益显现出一系列重要价值。首先通过对社区研究,可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从而把握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规律;通过社区研究,可以为社会规划和社会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社区研究,可以为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材料和信息。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学所要研究的概念、范畴和规律,都可以在一个社区里找到丰富的原型。通过对社区的实地调查和研究。积累大量而丰富的材料和信息,科学的概括、提炼和修正才有可靠的基础。只有这样形成的理论,才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才能对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要探索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理论体系,不仅耍要解决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问题,还要解决理论建设问题。社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呼唤着社区建设理论的建设,而社区建设理论的建设,又促进着社区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裴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江立华.中国城市社区福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滕尼斯与现代社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