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过兵,做过工人,最后因兴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在城市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却总觉得自己骨子里是个农民;他曾以工业题材开“改革文学”风气之先,又在花甲之年以农民题材长篇轰动文坛。不熟悉他的人说,他有一张冰冷的脸,但走得近一些,你就能感受到他那善良热情的心。他就是蒋子龙。从1965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新站长》开始,蒋子龙在文坛诚实地“耕耘”了四十余年,至今已出版了九十多部个人作品。他却总说:“我比较笨,《农民帝国》断断续续写了11年。我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人,属于老牛慢车,细水长流。”在他的勤勉和坚持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作家的本真,他的努力足以鼓励生活中的我们且行且歌、且歌且行。
(编 者)
作 家 档 案
蒋子龙,1941年生,河北沧县人。曾做过工人、海***制***员、厂长秘书、车间主任。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天津市作家协会***。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拜年》《三个起重工》,中篇小说《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锅碗瓢盆交响曲》,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注》《人气》《空洞》《农民帝国》,随笔《蒋子龙散文精选》《国家的投影》等,出版了八卷《蒋子龙文集》,作品多次获奖。
蒋子龙的作品风格总在追求新意,他在创作中完善了一种写作思想体系,对生活有着自身独到的体会,善于从某种事件中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通过作品传导给读者。他说先有了生活的积累,有了触动才想到去写,真正的内容来自于生活的体悟,观察,糅合。其积累方式是“永远都在观察”,他幽默地说:“我连头发梢和脚后跟都在观察。”倔强的蒋子龙用自己的“笨拙”在文学的沃土中辛勤耕耘,他的笔触无论在城市还在农村,他的写作对象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他都认为这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责任。因为这种责任,让他冷峻、严肃的脸上多了许多直抵人心的温暖。
作 家 作 品
心灵的“海底坐垫”
蒋子龙
海洋是永不止息的,风从不会平,浪从不会静。但是在海底深处,却有一个风吹不到浪打不到的地方,叫做“海底坐垫”。任狂风暴雨搅翻大海,任龙吟海啸波涌浪滚,那个地方从来不会被搅动。当科学家挖掘海底,把“海底坐垫”上的动植物遗骸拿上来检测时,证实了这些遗骸一动不动地被存放了数千年之久,从未受到过打扰。
据说台风的中心也是平静的。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处于大海之中或台风之中?到处都是声音,人的声音以及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甚至当我们越是想安静的时候,就越有一种大吵大闹的声音传到耳中,里里外外的喧嚷声不下上千种,烦你,扰你,推你,拉你,以致除了这种喧嚷声之外,你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更听不到自己灵魂里的声音。
这时候你要继续静下去,也必须在嘈杂中有时间让自己安静在一个地方,让外界的噪音达不到,也让你心里的每个闯入者不作声,如同安静的日落。当你对外面的一切噪音充耳不闻时,渐渐地那些噪音就会消失,你会听到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发出一种极微小的神秘音调,有无法形容的温柔和安慰的能力,那就是从你自己灵魂里发出的声音。
越是嘈杂的生命,忙乱的生命,越应该找到这种内在的静,倾听自己生命的歌唱。那才是自己的声音,才是真实的自己。
人永远无法自己满足自己,人在绝望中也无法解脱自己,认识自己的软弱才能坚强,体验过惧怕才会勇敢。
生活并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生命的更新才是一切改革的根基。历史是我们自己的影像,在历史和别人的错误里能看到自己的责任,才是真智慧中的开明。在有强光的地方必有暗影,但在阴暗的地方更容易获得丰富和珍贵的启示。
在倾听自己的过程中,沉思默想,整理自己的思路,靠近自己,充实自己,会认识自己的命运,恢复自己所有的能力,然后才可能调动全部精力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静”能医治痛苦和沮丧,给人带来改变生活的力量。
痛苦和沮丧这两种东西,是人生中不可能避免的。逆风能使船舶进港,沉重的钟摆能使指针移动,世上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眼泪和痛苦得到的。静思反观这些痛苦,才会使人深刻和丰富,并有可能成为灵性上的伟人。而沮丧,却是一种危险的引诱,使人的心脏衰弱,把困难扩大,给世间描绘上一层凶险的颜色。能够静下来跟自己对话的人,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从不沮丧。
“静”还出于一种心灵的渴求。吸吮生命的气息,体验那一种不可诠释的感情,超然有世外感;静谧,清畅,找到人同外部世界的连带感,找到与灵魂相熨帖的东西。让疲惫的身心重新投进生命之中,让生命本性的渴求得到满足,这是心灵的拯救。
“海底坐垫”是给海洋以静力和智慧的地方。心里有这样一个“海底坐垫”的人,必有海洋般的性格和胸怀,堪称大气。
作 家 链 接
蒋子龙印象
胡殷红
蒋子龙“又臭又硬”的性格在文坛是有名的,当然,他侠气仗义也是文坛中屈指可数。当他几杯老酒下肚,仰脖挺胸和弟兄们论英雄时,偶尔也会顺带着夸夸在场的“美女”们。赶上我这等“粗暴”的女性不识抬举,就会回以“我曾是美女,现在得加‘迟暮’,你虽堪称英雄,我看也得加上‘过气’”。此时***就会爽气地摆出好男不和女斗的姿态,振臂举杯:来,过气英雄敬迟暮美女一杯!然后难得一笑,笑得很豪气,很有感染力,那种“英雄气概”在笑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玩笑归玩笑,蒋子龙的人气还真是挺旺。几次与他同行,凡到一地,无论省、市、县大大小小文化官员们都特别认他,他们不约而同的一句话是:我们是读您的作品长大的。他们中有的人复述一些章节,有的列举出一串作品名单,有的带来蒋子龙的作品请他签名,有的要求合影留念。但无论这样的场合蒋子龙心里多么受用,他的脸仍是“严肃”的。因此,很多初次与蒋子龙见面的人都认为他不容易亲近。而我则认为“严肃”的外形是先天生就的,脸上的纹理走向与他情绪好坏并无必然关系,这张脸是“自然灾害”。真想走近他还真需要点勇气。
蒋子龙不是个会“顺应形势”的人,强扭的事他肯定以强还强,“出言不逊”,但为了难以拒绝的朋友之托,他却可以东奔西跑、竭尽全力。赶巧有一个研讨会我坐在蒋子龙旁边,听评论家们搜肠刮肚“挤”出些言不由衷、自己说出口都有点不好意思的发言。蒋子龙对我说:你不是姓胡吗?看来,这个会的报道你得“胡编”了。会上主持人几次请蒋子龙发言,我在一边幸灾乐祸:“***,你好歹也是中国作协副***,这种会的发言可看水平啦!”蒋子龙面无表情,顺手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我:“我极少参加这样的会,这是浪费自己的生命陪别人过生日。下次倘再在这样的会上见到我,罚我请你吃饭。立此为据。”蒋子龙摘下眼镜写条儿,戴上眼镜发言,字字诚恳,句句真话,而绝无奉承之言辞。我从他字斟句酌的话语里,除了找到了此会的报道角度,还对他陡增一份敬意。
记得那个会后大家合影留念,我冲着他喊:“***你换张笑脸成不成?”他大概是习惯了我的这种语言方式,故意举起那本书用讥讽的口气说:“今天我笑得出来,你都笑不出来!”顿时,我看到他脸上的线条盛开般地扬起,出现了一张蒋子龙式的笑脸。
后来我在类似的会议上也曾见过他,请吃饭的事他想赖也赖不掉,而他写给我的那张“欠条儿”也就成了“威胁”他最好的证据。
蒋子龙是那种能够调侃出轻松,也能创造出快乐的人。尤其熟人相聚,更是无拘无束。有一次大家看指纹说手相,蒋子龙的手被拉来扯去,你一句我一句,凡看过的人都好生皱一阵眉头,但无论多好的视力,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十个簸箕,无一斗。大家说这是异相,吹捧他:凡异相必是奇才!***从人们手里夺回自己一只向东一只向西的手遗憾地说:“没斗就没斗,两个小拇指还不直顺。”然后有滋有味地研究起自己的手相:“当兵时拿***磨得狠了,当工人时油泥糊得久了,后来天天敲键盘蹭得多了,几十年天天游泳给泡没了。”蒋子龙手上的纹理和脸上的纹理到底有什么内在联系,爹娘所赐,旁人实在不得而知。
莎士比亚有一句台词好像是:冰凉的手,温暖的心。套用给蒋子龙:“冰冷”的脸,“火热”的心。就说他数九寒冬到沈阳为一个小兄弟“签字售书”的事吧,的确可称他侠肝义胆热心肠。隆冬的沈阳气温已零下十几度。朋友捎话告诉他开了间小书店,想请他去搞“签字售书”。他连夜赶往沈阳,半夜下了火车,接站的人还没从暖被窝里钻出来,他只得在候车室里走着遛着直等到天亮。上午安排在一所大学与大学生对话,中午12点多话也没对完,下午1点又开始售书,时间紧张得连吃饭的时间也没安排。赶到小书店门口早已挤满了人,崭新的柜台吱吱嘎嘎直往后退。小老板兄弟难为情地对蒋子龙说:“老师,您到外头签行不?我给您搬张桌子,别挤毁了新柜台。”这位“蒋大侠”子龙,凭着股子“侠气”上了街。到天黑手僵人散方才醒悟:好小子,我蒋子龙不如个柜台值钱!他是该说的都说了该骂的都骂了,一个冻得“瓷瓷实实”的蒋子龙匆匆离开沈阳,一份永恒的温暖留给朋友。从此小书店日日兴隆。
偶尔会接到蒋子龙从天津打来的电话,内容大都是询问朋友的近况或索要朋友的联系方式。他从来没有一丝半点儿的客套,哪怕是只言片语的寒暄都省去了,直来直去,一句跟一句。我似乎也只有问什么答什么的份儿,绝对容不得我想想该怎么说,说什么好。每次放下电话我都想,这就是蒋子龙,冷和热在他身上绝对和谐。“冷”是他的“特色”,然而当他和你之间已经确立一种信任时,那份“热”自然就在心中了。
可以断定,只要能冲破蒋子龙那道“严肃”的防线,就能感觉到他的温暖。他其实挺幽默,挺可亲,也挺热心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蒋子龙:字字千钧,大道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