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做过一份有关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8%的人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多遍,9.0%的人阅读过一遍,从未阅读过的人数高达16.2%。问及是否擅长诸如中国象棋、二胡、剪纸或书法等传统技艺时,有高达33.5%的大学生表示曾经学过但已完全忘记。调查中,当大学生被问及《二泉映月》是什么乐曲时,有近10%的学生回答错误,当学生被问及“嫦娥奔月”与什么传统节日有关时,也有近7%的大学生回答不上来。
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反思。大学应反思,中小学校也应反思。
有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是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但当前从学校到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并不适合他们的口味,加之现实中课业和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或者无暇接受和鉴赏传统文化。如何在学校和社会切实有效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与发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将传统文化中有关感恩、谦逊、孝敬、礼让、敬畏等内容让青少年自觉接受并内化为行动,则是教育与文化工作者迫切努力的方向。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负的责任。对此,近来许多地方和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北京市北长街小学、白纸坊小学等等根据环境的特点和学校的历史底蕴,着重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打造;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将每年10月定为德育教育主题月的理想信念月,2013年10月11日下午,作为本月系列活动中的一项,他们在桥西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了全区中小学“中国梦 我的梦”经典诵读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和文化,把践行中国梦付诸于努力学习和崇高理想中。……许多事实表明,在学校和社会切实有效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例如,经典的学习和研究需要重视和提倡,但不能无论老幼一窝蜂去读“经”;优良传统要弘扬,但有人只是热衷于组织一些人修习、操演古代礼仪,甚至于蜕化为文化保守,就需要我们警惕。中华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切实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
有专家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在赞赏举办中学生汉字听写比赛的同时,更期待尽快建立引导他们写好、用好汉字的机制。同样,举办孔圣祭奠,不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动机,更不只是对着圣像行叩拜之礼,而是真正着眼于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师重教。只有这样,我们方能进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轨道。当传统文化“遭遇”时尚,要警惕的还有许多,有传统文化的落寞,还有假借传统文化之名,牟经济利益之实。而最为重要的是人们是否还拥有一颗真正热爱、尊重传统文化,希望通过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基因来让当代人变得更加美好的真心。
总之,让我们弘扬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弘扬优良传统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