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完整体现某一历史时期城市的传统风貌,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社区。始建于1883年北海市中山路和珠海路,沿街都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连绵延续、尺度亲切宜人,以沿街店宅为主,其中珠海路骑楼建筑风貌为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骑楼风貌街区,体现中西建筑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古典气氛,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街区也面临着保护与更新的问题,急需建立保护与更新的良性互动模式,来妥善处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1 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
1.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许多城市至今还保存着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地方风情,而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总是与当时所处***治环境、经济发展情况、文化与科学技术水平等密切相连。在18世纪下半叶,随着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把北海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西方殖民帝国主义***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浸透到整个社会之中,近代西洋建筑文化传也随着流入到北海,大量带有西方哥特式、巴洛克式、文化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各国领事馆、邮***局、医院、教堂等相续在北海建成,推进了中西建筑文化在北海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骑楼建筑风格,街区主要特色有:
1.1.1 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整个建筑群立面构***为骑楼建筑,骑楼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两边立柱自下而上统一为一个整体,立"柱"构造形成,线条的处理手法,窗饰花纹,浮雕花饰、檐口、女儿墙等处细部处理,均采用西洋建筑处理手法,体现西方哥特式、巴洛克式文化复兴时期建筑艺术的风格特点。
1.1.2 融入了中国古典建筑文化特色。建筑立面坡屋顶运用,平面功能布局形式--前铺后院,天井及回廊的运用以及屋前出廊均是我国古建筑的形式特点,底层架空,楼上居住更是广西民居特色之一。整个建筑群显得通透、朴实、淡雅,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围合与开敞,沿街建筑连续兴建,式样多变与和谐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本土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及中国历史建筑的特有风格。
1.1.3 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及生活环境相适应。底层局部架空的骑楼建筑,是热带城市建筑物的主要特征。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为居民提供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成为户内居民生活空间的延续。建筑物前设置悬挑构件和骑楼架空处理使建筑造型丰富活泼,又获得灵活多变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效果,是北海建筑文脉风格的象征,体现中西方建筑文化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及文化艺术价值。
2 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要性
2.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一些城市中,大量的传统街区,被不加思考地推平,代之以毫无特色的现代建筑,如大型写字楼、多高层住宅、商业中心等追求高额利润的做法,传统的建筑环境遭到彻底的破坏,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被破坏,导致了经济冲击下严重的文化危机和社会危机,真实纪录历史发展轨迹和城市空间演变的载体逐渐消失,因此,正确处理城市保护和更新的关系,维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环境特色,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
2.2 历史街区是在历史发展过程逐步演变,1927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店铺鳞次栉比,东段的店铺主要经营鱿鱼、沙虫、虾米、鱼干等干海货,中段的店铺主要经营来自苏杭的绸缎,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铺全部经营缆绳、鱼网、鱼钩、渔灯、风帆布、船钉等渔民用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海路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除了稀稀落落屈指可数的几间店铺经营渔具外,其他店铺早已成为民居,街道建筑日渐老化,当这些风貌较差的建筑数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将会影响街区的整体风貌特色和历史氛围。由于大部分建筑物建造年代已久,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不同程度的退化,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沧桑珠海路、中山路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 用地结构不合理,生活居住环境较差。由于老街区建成较早,居民房屋占据大部分用地,缺乏必要生活基本设施用地,公建设施配套不完善,民宅院落多为大杂院,进深较长,环境容量已超负荷,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原住户已有大部分逐渐迁出,出现衰落现象。
2.2.2 老街区局部地段已受破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居民有经济能力拆旧建新,形成新的拆建热潮,由于当时没有实施严格规划控制管理,缺乏必要的规划建设指导,中山路段局部居民重建,无论从形式、风格、色彩都难以与原建筑风貌相一致,对老街区的风貌造成较大破坏,而珠海路因拆建较少,原有风貌得以幸存下来。
2.2.3 老街区建筑物破旧,老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房屋已属危房,住宅多数为传统砖木结构房屋,外墙面已残缺、陈旧属年久失修。
2.2.4 新区与老区之间交通联系不足,老城区道路格局基本维持原来格局,平面布局较为闭塞,新、旧城区交通联接部分形成"瓶颈"形式。
2.2.5 周边地区开发建设缺乏协调。新开发建筑物与老城区建筑风格不一,未考虑与历史建筑风貌和景观协调问题、部分开发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历史建筑文化的延续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3 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方法与措施
3.1 保护和更新方法
3.1.1 以保护恢复为主,更新建为辅。历史街区保护的目标是保持和恢复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中山路、珠海路是老城区核心部分,两侧骑楼建筑限定的狭长的空间格局,蜿蜒曲折的街道平面形态,精湛的建筑手工技术,是北海展现历史风貌的重要地段,是北海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遗产,同时,在保护历史城市固有形态特色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更新,使之适应城市功能和人们生活水平变化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