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CCTV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就郭瑶假冒高铁遇难者家属散布微谣言,提出“微博的伦理底线在哪里”的质问,引发国际传媒的各种猜测。 没有微博之前,很多虚假信息已长期存在于网络中,谣言并非微博所特有的现象。微博平台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点击即可转发,使得虚假信息传播更为便捷。因此让人感觉数量多了,其实未必。比起微博传播谣言的能量,微博的纠错能力和自净化能力更为强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宜再犯过去的错误,一出现某种新传播技术,就把它视为洪水猛兽,以“堵”为主,结果费力不讨好。
微博的“圈子文化”容易导致极端化
微博的出现,形成一种不均衡的信息传播态势。每个微博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心情、感悟能在瞬间传播中受人关注,成为微博名人、意见领袖。但是,人们的注意力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每条微博的内容都能够被较多人关注的几率其实很小。于是,有一部分微博人以语言新奇、行为离奇、思想极端来炮制轰动效应。还有一部分微博人通过晒隐私、揭绯闻、肆意炒作来吸引人。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通过微博散布谣言、诽谤他人。由于微博内容只能由当事人把关,于是它成为一些好事者传播“马路新闻”的最佳途径,纷纷扰扰,既耸人听闻又语焉不详,搅乱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人性的复杂,使得微博这个新型舆论场能够成为各种人性表演的无形且巨大的舞台。在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同时,微博上亦出现了诸如“金庸死亡”、“筷子变笋干”、“日本核辐射扩散***”、“沈阳技师学院女生遭坠亡”、“内地作家张一一以60万美元贿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等“微谣言”。流传最广的微谣言领域是:社会新闻、名人、科普。没有微博,那些一时未能证实和证伪的消息、传言、质疑、议论等等都上不了媒体;但是,也正是有了微博,人们才可以同心协力地进行追踪搜索,七嘴八舌地进行交替议论。这是好还是不好?我看还是利大于弊,开放总比封闭好。
网络意见容易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的情形,就此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写道:“网络团体一方面更容易听到与自己意见和立场一致的言论;另一方面,网络团体其实并没有在进行真正的讨论,他们不过是在谈论既定倾向里的某个想法,他们在这个方向上提供更多的论点,而另一个方向只有小部分的论点,讨论的结果就是让一开始的倾向向前再跨一步。”与现实世界相比,微博博主更容易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群体,并形成自己的圈子,进而有意无意地屏蔽掉了许多其他信息。这种“圈子文化”容易导致极端化,因为本来就是带着先入之见的。对此,其实不用过分担心,任何相对极端的意见本身存在的范围有限,因为web.2.0的信息传播结构是多元的,只要网络总体是开放的,其他的意见就会稀释它。
微博具有强大的“自净化”功能
微博的一些负面现象,多数属于道德和文化认识问题,没有必要由行***,甚至司法直接干预。微博是个多元的舆论场,它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自净化”的功能。没有必要一定剿灭全部不喜欢的东西。一些不好的微博现象出现的同时,通常会伴随着各种批评性的其他微博意见。传统媒体通过多采用这部分健康意见,大量转载而使其得到放大,可以达到一定的引导效果。
这里需要引进“舆论的数量”这个舆论要素的概念。舆论数量是有测量标准的,某种意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如果低于整体的1/3左右,它就不能被称为舆论。只是少数人的意见,可以不必在意,这是意见多元的正常现象。但若这种意见超过1/3左右(黄金分割比例的另一部分,即38.2%),才需要加以重视和引导。若某种健康的意见已经接近一定空间的2/3(61.8%),这种意见可以统领全局了,就不要再压制其他意见,否则会发生不必要的新的冲突。我们总是习惯于以“舆论一律”的标准来防范各种不喜欢的观点。其实,意见多元本身是最安全的和谐状态,希冀只有一种意见存在和流通,反而意味着潜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
今年3月,我国发生“抢购食盐”风潮,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舆情研究组的调查,这次“谣盐”的传播,主要通过传统的人际口头传播、电话和普通手机信息传播。新媒体,尤其是微博的传播不但不是主要的流言传播渠道,反而是最早抵制了“谣盐”。微博可能会传播流言,但更是制止流言传播的最有效的渠道。
鉴于微博传播的个性化和即时性特点,对于微博上出现的不实流言,至少前期不宜由行***和司法介入解决,由于信息的海量和问题的微小,行***和司法也难以担当。
现在已经有了较好的经验,即由网站本身和民间辟谣组织来做辨别和辟谣工作,这本身也是微博自净化的表现方式之一。至今中国微博的谣言没有一条的生命周期超过三天,被央视揭露的关于郭瑶的微谣言就是在一天之内被微博自身证伪的。
“辟谣联盟”、“谣言粉碎机”、“科学松鼠会”等反谣言专区的出现,显现了微博的成熟,折射出公众网络参与水平的提升。这样的半***和民间微博辟谣组织,其工作是在和谣言赛跑,降低谣言的蛊惑力。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更多的这类微博“自组织”,才能基本控制微博的负面流言传播。
对于辟谣,还要再讲一句:所有的辟谣运动都是两种交流:一是使那些未听到谣言的人知道了流言;二是试***影响那些已经听到谣言的人。如果没有确凿的材料,对谣言的否认导致谣言的复述,反而会使谣言的记忆更加牢固。所以,新浪辟谣、辟谣联盟的规范的工作经验需要推广。否则,辟谣不成,反而会成为更大的谣言集散地。
信息管理的真谛
在组织传播学上,信息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成员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社会管理方和个人的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
中国的多数管理者将80%的时间用在管理,仅有2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而较为合理的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遵照的是20%与80%的比例。我们有些管理者,出于传统管理理念,只要出现的新事物不合心意,“管”的意识就上来的,什么都要管。管的成本从哪儿出?都是纳税人的钱。这种只想着管别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也需要别人来约束的理念本身,就需要管一下。
管理=管+理=管好管住+理清理顺。不言而喻,“管”蕴含着权力,表现的是指挥与服从,支持“管”的是一套规章制度。“理”则蕴含着智慧,表现的是沟通与协作,它更需要的是一种韬略,一种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东西,支持“理”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各级******机关在这个问题上也负有特殊责任,不能简单地封堵信息,而应作为权威信息源,及时有说服力的事实、数据和观点,阻隔和防范流言传播。******机关还有另一任务,即建立某种鼓励机制,让目前微博内的辟谣组织成长起来,帮助公众自助自清微博,让健康的微博信息光大。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责编/李逸浩 美编/石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微博“圈子文化”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