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导第一部贺岁片上演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埋头背书的中学生,对于电影最美妙的经验就是在上夜自习的时候偷偷跑出去看子半场《半生缘》,在小城破旧而空荡荡的电影院里,倒忘了有没有买票了。那时并不知道导演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天下还有人想借拍电影这种事情来谋求广大老百姓的腰包。上了大学以后发现有一些神秘的台词在流传,比如“打死我也不说”,比如“既然那谁来了,咱家的骡子呀,马呀,都歇了吧”。在大家心照不宣的微笑里我很郁闷,后来我终于看到了《甲方乙方》的碟,在之后每年岁末相遇的电影里,也终于明白了冯小刚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冯氏电影每年热热闹闹地开场,掏走了观众口袋里的钱,留下几个广为流传的台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倒也和谐美满。几年之后,观众有些倦了,发现冯导的电影有《没完没了》的趋势,未免也发出了“几声叹息”。这时估计冯导也有些乏了,于是《大腕》问世。和一贯的热闹和圆满略有不同,《大腕》冠上子“黑色幽默”这个更加国际化的词语,也在中国大陆之外搜罗起演员以及工作人员。然而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心里却有了些怨气。本来仍然是派个葛优来讲段相声的事情,非要搞得那么复杂,这个转型并不很成功。既没有得到大江南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又伤害了只是想看葛优说相声那么简单的观众。《大腕》之后,冯导又拉上了一个有文化的人,推出《手机》。关于《手机》,更多的风头倒是被崔永元的愤怒和冯小刚的官司抢去,影片本身能让人兴奋的也就是葛优那段恩恩阿阿的电话台词演绎了。
然而冯导毕竟是聪明人,这一点,从他那过分醒目的牙就可以管中窥豹、略知一二。于是,今年来了《天下无贼》这样皆大欢喜的电影。
冯导在带着《天下无贼》大肆进攻南方市场的时候,对大家说道:“也就是个商业片,大家别想太多。”这句话简直让我感慨万分:这就是那个“在第五代和第六代旁边搭个小屋子”的聪明人!中国人直到这两年才渐渐回过神来,说电影这东西原来是个商品,于是老谋子开始忙着烧钱拍极美的画面,甚至一贯背负沉重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在肩的凯歌大叔也关起门来,立誓要整出一个“超级娱乐大片”了。而此时人家冯导已经赚了好几年的电影钱,开始考虑怎么让更多的人掏腰包了。《天下无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那么我们就从商业的角度来考量一下这部电影。先想一想演员阵容,除了几位冯氏电影中的老面孔,刘德华,从十几岁少女到四十几岁老男人都通吃的常青艺人;刘若英,正经会演戏又有偶像派号召力的女一号。加上《盲井》中的那个傻孩子,演小品的范伟,还有曾经让所有看电视的女人都觉得可怕的冯远征……这样的演员阵容就已经充满了吸引力。冯导的招牌加上强势的宣传,这头两天的票房就有了保证。接下来的日子口碑就很重要了。除了在各大报纸上的软文、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积极造势,口耳相传就是最重要的口碑传播了。而最起码我本人就是这部电影的宣扬者之一。不用多说别的,就是“好看”两个字已经可以带动别人去看了。就从我本人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对于《天下无贼》的好感来分析,有下面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喜欢刘若英,这是我最初去看这部影片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故事精彩,我相信大部分看电影的观众还有追求精彩情节的基本愿望,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我非常尊敬张艺谋导演,却实在并不喜欢他的两部武侠电影。三是在精神上能带给观众满足感,快要过年的时候,人们希望看到的是美好的电影美好的人性;傻根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一个梦想――也许在最初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没有什么烦心事的傻根;在我们已经都不再可能是傻根的时候,我们又多么希望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傻根这样的孩子。四是看电影过程中以及之后谈论起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快乐。其实逗乐也是冯氏电影的一贯招牌,在这部片子里已经有了适当的减少,范伟和冯远征荒诞的抢劫可以算作此次的搞笑最高潮。五是对于视听效果尤其是画面美感的追求。影片开始时一长段的大景别让我意识到这部电影和之前的冯氏电影有了很大的差别。说实话,和之前的“室内剧”相比,这才像一部电影。
如果说冯导之前的电影成绩让我觉得他是个实干家,那么这部电影让我彻底开始钦佩冯导的聪明。他没有让葛优再说相声,今年冯导靠的是煽情。而且是让观众笑够之后煽那么一下。当最后刘若英挺着大肚子,倔强地没完没了地吃烤鸭的时候,多情的小女生难免要掉几滴眼泪,稍微脆弱一些的大男人也会稍稍感动一下。然后大家心满意足地走出电影院走在仍然满街是贼的大街上,开始自己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