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河北保定民间歌谣选取大量的方言词汇入诗入歌,方言词汇的大量运用,凸显了独特的地域色彩,彰显了人物性格,深化了保定民间歌谣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方言词汇保定民间歌谣
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民间歌谣产生于普通百姓的茶余饭后或劳动间隙,一般口耳相传,且多流传于一定地域范围内,因而大量的方言词汇进入民间歌谣,成为其最具特色的部分。保定民间歌谣大量吸收方言词汇入诗入歌,这些方言词汇的运用,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表现力,更加彰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本文仅从名词性方言词汇的运用角度,探讨方言词汇在保定民间歌谣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在保定民间歌谣中,富有地域色彩的名词性成分被广泛使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表示特有地域风物的方言词、特殊时间词和独特的带有词缀的附加式合成词。
一、表示地域风物的方言词的运用
一般而言,具有相同或相似方言的人们多具有相似的风俗习惯,同时在心理、情感、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保定民间歌谣中吸收了大量表示地域风物的方言词汇,这一类表示特定地域人和物的方言词,往往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人物的称呼、动植物的名称、食物名称还是具体物件名称等等,都体现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例如,流传在易县一带的《有的人》(节选)唱到:
有的人当书记,老婆孩子都出去。有的人当支书,连当家子都出气粗。有的人当支委,坐在办公室里喝茶水。
上例中的“当家子”在保定农村广泛使用,“当家子”在保定方言中不同于本家,也不等同于亲戚,一般指同一个姓氏但是血缘关系较远的人家。有学者认为“当家子”一词可能来源于民间俗语“五百年前是一家”,并推测这可能源于明代初年的山西大移民。从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年间,大量山西移民遍布各地,彼此都以山西大槐树为根,对于同姓氏的都当作是一家,这种释义与“当家子”在保定方言中的含义略有出入,不过,据相关移民史记载,明代的确有大量山西移民迁入保定各市县,因此,“当家子”一词可能来源于民间俗语“五百年前是一家”一说当有几分可信之处。
例如,流传于定州一带的《什么饭食做什么活》唱到:
大白面,马尾箩,什么饭食做什么活;不叫吃,咱就磨,看是误了谁的活。
再如,流传于易县一带的《长工谣》唱到:
棒子面,马尾箩,吃的糊糊饭,做的牛马活;不叫吃,咱就磨,看是误了谁的活。
马尾(yí)箩是用马尾或马鬃为筛绢做成的筛子,保定农村中多用于过滤白面或粗粮面中的杂质,一般形体较小。这种筛子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酱法》中记载:“麴及黄蒸,各别捣末,细,马尾罗弥好。”可见这种器具早已有之,尤其在北方的农村一直沿用至今,是一般农家必备的物件。
再如,流传于高阳、安新一带的《风来了》(节选)唱到:
家里来了个大闺女,会切面,会擀面,下的锅里滴溜转。爹一碗,娘一碗,不给小姑吃一点。小姑撅了嘴,大碗掉了底,小姑小姑你别撅,灶火膛里烧了个大掬角。
掬角是高阳、安新一带农村常见的一种面食,一般由红薯面做成,其形状两头略尖中间略粗,一般置于灶膛内用火烧烤而成,类似现在的烤红薯。
表示地域风物的方言词往往是当地民众口中使用率最高的词汇,因而也是最具地域色彩的部分。
二、特殊时间词的使用
特殊时间词在不同方言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也是方言词汇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保定民间歌谣殊时间词的运用便极具地域色彩。例如流行于涿州一带的《嫁前》唱到:
大月亮,好豁亮。多会儿娶?明日后晌。大花儿鞋,没做上。嗡儿哇,嗡儿哇,哭一后晌。
流传于曲阳一带的《荣臻渠》唱到:
王老三我问问你,今天你为什么这么欢喜?我欢喜那个有来历,夜里格黑价开了会,我听到一个好消息。
流传于涞水一代的《妇女翻身歌》(节选)唱到:
童养媳的日子不如马牛。挨打受骂没自由,衣不遮体,饭不管够,整天价碾道里走,拿我们丫头当驴使。
流传于雄县一带的《十月怀胎》(节选)唱到:
怀胎四月半,小奴家掐指算,掐一掐算一算,赶多咱吃鸡蛋?
由以上几例不难看出,保定方言中的时间词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多会儿”“多咱”指的是什么时候,其中的“多”没有实在的意义;“夜里格”指的是昨天;“黑价”“整天价”分别表示晚上和整天的意思,其中“价”(读jiè)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相当于古汉语的句中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作为最常运用的词汇现象,在日常交际中,时间词配之以独特的方音语调运用最广泛,也最能体现语言的地域特色。
三、独特的词缀现象
圪缀原本是晋语重要的词汇特色,明代的保定是山西洪洞移民的主要迁徙地之一,据相关移民史记载,保定市的二十三个县市都有数量不等的山西移民村,至今在定州、涞水一带还有相当数量的山西移民村,因此受到移民现象的影响,保定方言词汇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圪缀词,这些圪缀词一般存在于口语中,多表示特定的事物名称。例如,流传于阜平一带的《拿圪蚤》(节选)唱到:
张大嫂,李大嫂,两个嫂子好睡觉。点着灯儿拿圪蚤,圪蚤咬的睡不着。
流传于高碑店一带的《借人钱》唱到:
借人钱,不想还,人家朝你要,你让人家等三年。前三年,后三年,栽上树,拉成板,做划船,拉到河里泡三年。泡坏了,起钉子,打镰刀,割圪针,扎道边,叼羊毛,擀毛毡,铺坏了,缝护肩。
流传于阜平一带的《骑大马》唱到:
圪榔,圪榔,骑着大马去烧香,大马拴在梧桐树,小马拴在花枝儿上。
作为冀鲁官话区保唐片定霸小片的一种独特的方言词汇现象,在这类附加式合成词中,“圪”作名词的前缀,一般表示小的含义。比如上面歌谣中的“圪蚤”(跳蚤)、“圪针”(荆棘)、圪榔(较细的高粱秸的一段)等,均有“小”的含义。此外,在保定各地方言中,其他圪词缀的名词也多具有“细小”的意思,如圪渣(食物等的碎屑)、圪劳(角落)、圪瘩汤(小面疙瘩做成的面食)等。独特的“圪”字头词语配以独特的保定方音,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扑面而来。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保定民间歌谣在词语的运用中选择了大量的来自乡野的方言土语,使得这些民谣朴素自然而又生动幽默,同时体现了浓郁的冀中民俗风情。
(本文系保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保定民间歌谣语言的地域性研究”,项目编号:2011S11。)
参考文献:
[1]谢贵安.中国谣谚文化――谣谚与古代社会[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朱自清.中国歌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马兰河北保定 保定学院中文系071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方言词汇在保定民间歌谣艺术表现中的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