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朱熹对“涵泳”的阐释》一文中,阐述了朱熹的涵泳阅读理论,闾剑宝先生在《虚静反复长寻绎 切记体验意兴多》一文中提出商榷,现对其商榷问题作出回应。
一、商榷之问题
1.闾文(为论述方便以下把闾先生的文章称为闾文)以朱熹与门人的一段涉及“涵泳”的对话作为论证基础。
2.闾文认为吾文(为论述方便以下把本人的文章称为吾文)中提出的“‘虚心静气’是涵泳的先决条件”缺失了一个基本前提。
3.闾文认为吾文中对“讽诵、熟读是打开作品深层空间的途径和方法”是泛泛而谈。
4.闾文对吾文中“切己体验是审美体验、审美创造的过程,是解读者与解读对象互为揭示、相互生成的过程”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有“六经注我”的味道。
5.吾文认为要匡正并规范主观随意解读的途径是“就诗上理会意思”,闾文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要“补充一点”。
6.闾文不赞成吾文中“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阅读环境”的看法,提出“应是首先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地进行阅读的阅读理念、阅读意识、阅读习惯的问题。”
7.闾文认为“涵泳式”阅读已无实施的可能性。
二、商榷之回答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既是为学的层次,也是治学的态度。闾文针对吾文所提商榷之问题,并无遵循这一治学原则,以期达到学术的“明辨”,而是凭一己之私,颇有些“为批驳而批驳”的味道,以至于在问题商榷中出现“主观随意、断章取义、曲解词语”等现象,并在“想当然”的评批之后又走向“虚无”(说:涵泳在当今阅读教学中不可能实施),颇有些梦游的味道。为此,本人针对其说法回答如下:
(一)闾文“涵泳” 的开场材料
闾文开场引用朱熹与门人的一段对话,作为其“弄清楚涵泳基本内涵”的基础材料。现引述于下:
或曰:“向蒙见教,读书须要涵泳,须要浃恰。因看孟子千言万语,只是论心。七篇之书如此看,是涵泳工夫否?”曰:“某为见此中人读书大段鲁莽,所以说读书须当涵泳,只要仔细看玩寻绎,令胸中有所得尔。如吾友所说,又衬贴一件意思,硬要差排,看书岂如此?”或曰:“先生涵泳之说,乃杜元凯‘优而游之’之意。”曰:“固是如此,亦不用如此解说。所谓‘涵泳’者,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与人说话便是难。某只是说一个‘涵泳’,一人硬来安排,一人硬来解说。此是随语生解,支离延蔓,闲说闲讲,少间辗转只是添的多,说的远,却要做甚?”①(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641页。以下只引页次。)
关于这一段开场材料,闾文说是为了“弄清楚涵泳的基本内涵”,然而该材料所传达的意思——涵泳没有那么“庞杂”,不要进行“安排”、“解说”,甚至不需要解释,它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然而,闾先生自己却要去“安排”、“解说”——“弄清楚涵泳的基本内涵,是十分必要的。”(闾文倒数第3行)在对人对己的标准上显然是双重的。
闾文在阻止他人对涵泳阐释时,说是为了防止别人“六经注我式的安排”,“六经注我式”是怎样的样式呢?我们看一下顾树森先生的解释: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陆九渊反对当时一般学者著书注经之意。他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心即理’,‘同此心,同此理’,所以六经就是我心的注解,我何必再注六经。‘我注六经’,是一句反问口气的语句。他的弟子杨简记此云‘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足以为证。”②
从顾先生的解释可以看出,“六经注我”指的是“六经”与“我心”的一致性,“我心”是忠实于“六经”的,我无需再解读“六经”,圣贤之意都在那放着,也没有什么可解读的了。“六经注我式”就是忠实于圣贤之意,这也是朱熹时刻强调的一点,并无不妥。既然符合朱熹的本意,闾文为何还要避免、防止“六经注我式”的解读呢?取的是何种义项?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关于这一段引文,闾先生在引用时采取了“掐头去尾”的招法,隐去了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前一句话:
“甲寅八月三日,盖卿以书见先生于长沙郡斋,请随诸生遇晚听讲,是晚请教者七十余人。”(2641)
后一句话:
“若是如此读书,如此听人说话,全不是自做工夫,全无巴鼻。好理会处不理会,不当理会处却支离去说,说得全无意思。”(2641)
第一句话显示学生提问的背景——七十多人、一个庄重的场合、问涵泳的问题,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不妨作一个分析,朱熹对于学生的提问本应循循善诱,这也是朱熹一贯遵守的原则,为什么回答这一问题时颇带愠怒之色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467)这既是儒家学说的层次结构,也是其治学的层次结构。比较而言,“道”在儒家学说中是形而上的,“艺”是形而下的,“艺”因此排到这一结构的末段,理学表现出重“道”轻“艺”的学术倾向。一旦有人不首提“道”而直问“艺”时,朱熹自然生气,其表现出简单粗暴的举动就不难理解,尤其是在如此多的受教者面前。如若朱熹所说只是“仔细读书的异名”,那他为何还要提出“涵泳”读书法呢?所以涵泳肯定有它的机理和操作程序,否则,恐怕闾先生也根本解释不出这么多。
后一句清楚地说明了理学存在着的层次,“好理会处不理会,不该理会处却支离去说”(2641),正可谓“道非文不存,文非道不生。”朱熹主要是强调“道”与“艺”的层次关系,并非是不要“艺”,闾文的掐头去尾也可谓是掐之毫厘谬之千里。
另外,朱子读书法里面还有三处提到涵泳:
“如其窄狭,则当涵泳广大气象,颓惰,则当涵泳振作气象。”(130)
“学者读书,需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160)
“须是专一,自早至夜,虽不读,亦当涵泳常在脑次。”(389)
就像吾文采取概括的形式那样才会严密,拿出其中的一段作为理论的基础恐怕有失偏颇。
(二)“先决条件”与“基本前提”
吾文中提出“虚心静气是涵泳的先决条件”,闾文认为这一“先决条件”缺乏一个“基本前提”,“先决条件” 与“基本前提”从所指内容看就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换词而已。从下面闾文的论述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闾文针对吾文“通过对无关心理活动的排除,来达到对文学作品的凝神专注,从而形成一种最佳的审美心境和接受心境”的观点,认为不够深入,并由此转到对“虚静”的解释上,实际上并没有跳出吾文观点的概括之外,都是强调“凝神专注”。闾文又拿出“黑底虚静”与“白底虚静”,就其所谓内涵辩驳一番,其实哪有如此之“庞杂”,“黑底虚静”指心中有杂念,“白底虚静”心中无杂念,仅指一个“专”字而已,毋需“硬来安排,硬来解说”。
(三)“泛泛而谈”
吾文认为“讽诵和熟读是打开作品深层空间的途径和方法”,闾文却认为是泛泛而谈。读者对作品从“外面的皮壳”到“里面的骨髓” 的理解,必须熟读、讽诵,朱熹在其论述中表达的已十分清楚:
“须是今日去了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155)
闾文硬要再来“安排、解说”,解说的对象仅“熟”字而已,罗列了四处引文,实际上关于“熟读”的材料罗列四十处也不难,只不过没有丝毫的必要。闾文像解释“虚静”一样,又陷入“熟”的泥潭,开始漫无边际的“玄虚论说”,说什么:“要到熟的程度,一要久,二要思,三要亲切,四要反复”等等,殊不知朱熹的读书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熟读精思、居敬持正、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循环反复等几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机理,而闾文却胡子眉毛一把抓,全部拿来,真可谓是全面、直观地诠释了“泛泛而谈”!
(四)“切己体验”与“六经注我”
吾文中认为“切己体验是指解读者与解读对象互为揭示、相互生成的过程,是解读主体能动参与的行为”。闾文拿出一顶“六经注我”的帽子吓人完事,关于“六经注我”前面已有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就诗上理会意思”与“补充一点”
吾文认为要匡正并规范主观随意解读的途径是“就诗上理会意思”,闾文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要“补充一点”,即“‘就诗上理会意思’的核心还是要求读者对文本能反复玩味、执著理会。”闾文“补充”的实质只不过是对吾文观点的重复而已,并无新意。
(六)“首要解决的问题”
吾文认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读起来读进去”。而闾文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着力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地进行阅读的阅读理念、阅读意识、阅读习惯的问题。”到底哪一种说法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首先解决的呢?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阅读素养的下降,造成阅读素养下降的原因,肯定是没有好好读书,之所以没有好好读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不会读,一是没有机会读;关于读书法仅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说,语文教育理论界就整理和创造出几十上百种,魏书生、钱梦龙、于漪、赵谦祥等老师都摸索出了很好的阅读方法,若学生还不会读书那是说不过去的。问题的关键是老师不给学生读书的机会,以讲代读、以练代读、多讲少读等现象泛滥于语文课堂,总之是不让学生读,语文教师采用“请君入瓮”的招数,把学生圈进自己的套子,就像朱熹批评的那样:“全不是自做功夫,全无巴鼻”(2641),其实质是“教师中心论”。所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自由的阅读空间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首要的问题,而“着力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地进行阅读的阅读理念、阅读意识、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一贯目标,它当然是重要的,但当前首要的问题是真正提供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读起来、读进去,使他们在游泳中学游泳,在阅读中学阅读,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意识等都是一句空话。
(七)“涵泳式”阅读已无实施的可能性
闾文中说:“要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进行诸如朱熹所说的对文本的‘涵泳久之式’的阅读,已没有现实的可能性。”闾文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呼声,一是表现出“分数第一”的观念,一是表现出认识上的不足。
能提高分数的阅读法就可实施,否则就没有价值。这可能与闾先生所从事的基础教育有关,“分数第一”的观念在基础教育中愈演愈烈,诚然有人口多、底子薄、竞争烈的客观原因,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有关“分数第一”危害的论述已经是汗牛充栋,闾先生为何还要坚持上开错方向的车呢?闾先生可能会说,主要是因为涵泳法“太慢”,不好操作,其实质还是“分数第一”。
闾先生对涵泳法的信心不足,是由其对语文本体认识不足造成的。王荣生先生早就甄别出语文选文的四种类型,即“例文、样本、定篇、用件”③,对每一种类型该怎么阅读已说的十分清楚,其中的“定篇”就得涵泳式的阅读,因为这些经典文本“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而其它类型的文本大可不必涵泳式的解读,那样会费力不讨好,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把选文全部拿出来精批细讲。
三、商榷之余声
当前语文教育研究在“两个向前看(向前人看,向前沿看)”的趋向下前进,闾先生对于传统问题的讨论还是令人高兴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传统中,理应讨论我们前人的经验,继承发展之,以达到为今所用的目的。因为过去的不一定是过时的,可能是现在的,甚至是未来的。
但需要提醒的是,讨论时既需定准问题,更要“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否则,就会出现各说各的,文不对题,自己一头雾水反而认为是明证了。
波普尔说:“只要你想证明它,你就一定能够证明它”④。
————————
注释:
①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②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5页。
③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④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通联: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