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

[摘要]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是:女性救赎主题及继母与继子主题。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男性潜意识的恋母情结通过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救赎主题来表现。在意识层面表达对母亲的情感时,绝不会牵涉到两性关系。文学和影视文本中女性救赎主题与后母与继子(或叔母与侄子)的主题其实就是中国男性恋母情结的真实面孔。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母亲“神化”原型的影响与制约、女性主义视角下男性焦虑的性别转移策略及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焦虑等角度,可以对中国式恋母情结进行充分的解读。

[关键词]中国式恋母情结。女性救赎;母亲“神化”原型;性别转移;民族文化

蒋雯丽的“美加净”广告停播与改版反映出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和大众文化媒介中的男权主义。这则广告利用恋母情结将母亲身份与儿子的情人身份进行叠加的身份构建策略,明显超出了男性视野中对女性贤妻良母身份的定位,威胁到了男性对女性社会身份的建构的稳定心理结构。它的停播说明:在文化层面上,来自西方的“恋母情结”不能得到中国的男性广泛认同。

难道绝大多数中国男性没有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的恋母情结吗?还是因为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伦理规范的禁忌使男性对于人类深层意识的情结在文化层面有着比较曲折和隐晦的表达?考察文学艺术中的相关内容,不难发现中西方表达恋母情结确实有着文化上的分野:落难男性遇到伟大女性的呵护与拯救的女性救赎主题是中国男性表达恋母情结的一贯传统。这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不胜枚举。从《离骚》及《聊斋志异》中难以计数的落难公子与千金小姐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以,到现代文艺作品诸如张贤亮的《绿化树》、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谢晋导演的电影《天云山传奇》、《牧马人》,以及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渴望》等等,都贯穿着这样的女性救赎主题。中国男性潜意识的恋母情结通过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救赎主题来表现。在意识层面表达对母亲的情感时,绝不会牵涉到两性关系,特别是对于亲生母亲,只能有情感上的依赖与亲密,潜意识里的性指向则必定以母亲的替代者为对象。比如,曹禺的《雷雨》可以说中国式“恋母仇父”情结的经典表现,周萍对母亲鲁侍萍只有感情上的寄托和依恋,对母亲的性指向则寻找到了替代对象――后母繁漪和四凤。现代男性知识分子的这种表达并非个案,20世纪90年代张艺谋的影片《菊豆》中有侄子与叔母的,2006年张艺谋和冯小刚的年度巨制《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又不约而同涉足了继子(侄子)与后母(叔母)恋情的宫廷悲剧,而这种非正常的、触及母子伦理的恋情的影视剧并未让观众们心生反感而口诛笔伐反而赢得了很高的票房。

文学和影视文本中女性救赎主题与后母与继子(或叔母与侄子)的主题其实就是中国男性恋母情结的真实面孔,是中国男性的恋母情结在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背后压抑生长与乔装改扮的两张面孔。中国现代男性在表达恋母情结时因为这些心理因素的制约比女性更为隐晦曲折,往往采取一种叙述转移的策略。本文从传统历史文化的母亲“神化”原型的影响与制约,女性主义视角狭隘男性焦虑的性e转移策略及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焦虑等三个角度对之进行具体解读。

一、传统历史文化视角:母亲“神化”原型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式恋母情结之所以有着曲折隐晦的表达形式,源于传统文化中对生育及母亲的“神化”。“母性崇拜”在中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这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农业社会中人们对自然与女性的隐喻思维方式。“天地有始,以为天下母”,母亲因其承担的生育功能取得了可比人们赖以升格存的大地的资格,大地女神是其形象表现。自然与女性的隐喻关系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母亲原型,神话中的创世者大多是女神,最著名的是女蜗抟土造人的神话。除此之外,还有西王母、羲和、常羲、螺祖、华青、女皇、简狄等。在这些母本神话中,女性还是保护人类的英雄和社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如家喻户晓的女娲补天和西工母的故事,这些神活将创世者、保护人类的英雄、社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都尊奉给女性,可见其产生的年代是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的神话地位为中国的“母性崇拜”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依存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方式对赋予自己生命的母亲的“母性崇拜”是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意识极深之处的“原始情结”。

儒家思想是适应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主导伦理思想,百善孝为先,“子孝”是儒家的根本价值准则,源于隐喻思维的神话中的母亲原型在儒家伦理道德的孝道系统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它将母亲的权威定格在母子关系中。中国女性正是凭借生育带来的“母亲”的角色中冲破了重重伦理压迫,获得了一种“女神”般的人伦情感地位,正是这种源十隐喻思维和社会伦理双重的对“女神”母亲的服从与尊崇心态的潜在影响,使中国男性在表达恋母情结时常常借助于女性救赎的主题,也难以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恋母情结”,以为近于是对“神”的不敬和亵渎。

二、女性主义视角:男性焦虑的性别转移叙述策略

在女性主义视阈下研究中国文化应注重其民族特色。儒家伦理使中国女性伦理呈现二律背反现象,妇德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孝道又将作为母亲的女性提高到社会主体文化表述者位置,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女神”般的母亲形象与处于男性附属地位的“女从”形象两极化表现的缘由。因此,《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中与太子的后母(叔母),尽管与继子(侄子)没有血缘上的联系,但是儒家伦理使她们的身份兼有“女神”和“女从”的混乱特质,在其与继子的关系中,她们不顾,切、近乎疯狂的激情状态,已然构成了对自身“女神”身份的亵渎,并且母亲伦理身份决定了她们应该为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且仅作为女人,她们还不得不局限于男权社会为女性设置的囹圄之中,承受“女从”的命运。在这样的双重困境之中,她们身上的混乱特质和疯狂的激情使她们无,不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症状。

福柯说:“歇斯底里的女人是当代文化的症候之一。”这些女人的歇斯底里,折射出来的其实是现当代文化中男性所承受的心理压抑和焦虑,因为他们采取了焦虑转移策略。这在电影史卜不乏其例,例如《小城之春》、《早春二月》、《黄土地》以及《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都是将等待拯救的女性置于封闭,压抑的“家”中,传达的正是男性导演们的现代性焦虑。中国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30、40、90年代“让妇女回家”的大讨论,其中后两次与社会急剧变革下的男性焦虑与忧患相关。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焦虑转移为一种性别焦虑,这正是男性知识分子的性别叙述转移策略。而在以上所言曲折隐晦的恋母情结背后,伦理身份混乱的、女性的压抑痛苦、歇斯底里正是男性的焦虑转移策略所致,故而成为这个欲望升腾、社会急剧变革分层、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男性身份意识、焦虑心理、精神压力的文化表征。

三、后殖民主义视角:民族文化身份的隐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

学习

简论瑶族祭祀文化的特点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简论瑶族祭祀文化的特点,内容包括瑶族民俗发展现状,瑶族民间仪式的文化内涵。【摘要】瑶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而又分布广泛的世界性少数民族。瑶族文化丰富多彩,祭祀文化是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瑶族区别于汉族、壮

学习

江苏建华管桩: 走正道的“定海神针”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江苏建华管桩: 走正道的“定海神针”,内容包括建华管桩简介,建华管桩发展历程。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大思想家老子向世人传授他的道家文化。两千五百年后,一个生产和销售管桩的企业也在向世人推行它的正道哲学,这就是走正道的建华

学习

亟需拯救的白岩古驿站

阅读(31)

百来户人家,团聚在山崖下,都是石墙青瓦,木楼房屋,掩映在一片稀疏的古树丛中。在贵州,还有多少像白岩村这样被淹没在历史烟尘中的古老村落……许多年来我把自己放逐于故乡的自然山水间,常常总能有意外的发现。这次暑期的黄平之行也一样。我先是

学习

昆明居住小区景观雕塑实例研究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昆明居住小区景观雕塑实例研究,内容包括昆明装饰景观雕塑,昆明景观雕塑厂家。【摘要】景观雕塑在现阶段昆明市居住小区的整体运用水平普遍偏低,高水准的景观雕塑仅在高档小区有所表现。提高景观雕塑建设水平,对于高品质人居环

学习

诗情画意说钧瓷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诗情画意说钧瓷,内容包括关于钧瓷的诗句,钧瓷诗句。泥巴与火焰相遇那些泥巴,柔软温柔,如少女的皮肤。那些火焰,窑炉中的火焰,如男人般强悍,力大无比。经过揉搓造型的泥巴与燃烧的火焰相遇,幻化出无可比拟的美丽情缘,这就是妙不可言

学习

作家白先勇回忆父亲戎马生涯 白崇禧:民国是一生的信仰

阅读(85)

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崇禧之子,1937年7月11日生,广西桂林人。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根手指》、《树犹如此》;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

学习

创意的市场化生存

阅读(36)

近年来,创新一直是各行各业被倡导的主流声音,也是科技进步和品牌提升的策动力。新技术的开发引应用确实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收益,创新的理念贯穿产品设计和品牌个性的塑造,让OEM的企业向自主品牌过渡,让自主品牌向优于其它品牌提升。但是对于

学习

新时期工笔花鸟画创作在技法上的革新探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新时期工笔花鸟画创作在技法上的革新探析,内容包括工笔花鸟画的相关知识,工笔花鸟画的底色处理及特殊技法。技法是绘画语言的载体,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期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新趋向。随着时代的进步,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学习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层持股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内容包括管理层持股方案设计要点,管理层持股的意义。【摘要】本文采用2006-2011年的数据研究公司管理层激励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通过GMM估计本文得出管理层激励并不能够使管理层在资本结构

学习

从《论说随笔文集》看培根对人性的追求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从《论说随笔文集》看培根对人性的追求,内容包括培根随笔中论人性,培根随笔论人的本性读后感。培根的代表作《论说随笔文集》围绕人和人性进行论述,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为是如何由其自身第一性(即天性)、环境、习

学习

京味儿语言中的儿化音

阅读(197)

本文为您介绍京味儿语言中的儿化音,内容包括儿化音京味儿文章,京味儿儿化音。北京话中有许多儿化音,而且有些儿化音是必须带的,不带儿化音就容易产生误会,比如说:“这小孩儿长得真漂亮。”带着儿化音的“小孩”听起来透着那么亲切、可爱。影

学习

浅谈无陪护的利与弊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无陪护的利与弊,内容包括陪护的意义和价值,无陪护护理模式优缺点。【关键词】陪护;利与弊一人生病住院,全家忙活受累,是目前各医院存在的普遍现象。无陪护病房的推出,是指患者进入病房后,所有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均由护

学习

陆游蜀中诗风简论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陆游蜀中诗风简论,内容包括陆游论诗全文及解释,陆游建安遣兴其五赏析。“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入蜀,在蜀八年乃还。陆游的蜀中诗歌内容丰富多样,却又呈现出少“唱和”之作的特点;其诗歌风格则是自入蜀后为之

学习

申科股份21亿元重组疑云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申科股份21亿元重组疑云,内容包括申科股份控制权最新消息,申科股份多次卖壳。过于依赖百度体系的紫博蓝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且连续多年下滑,而百度对紫博蓝的账期近乎“腰斩”,更是导致紫博蓝现金流颇为紧张。时隔两月,申科股份(00

学习

当性成熟撞上了“恋母情结”

阅读(43)

青春期是一个人性生理和性心理快速发育的时期。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一时期也是心理上容易出现“麻烦”的时期。作为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位母亲的来信――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与丈夫离了婚。现在我儿子已经

学习

“老面孔”当家

阅读(41)

6月榜单波澜不惊,多是常规老节目悍守荧屏,如北京电视的老面孔《星夜故事秀》《最佳现场》《每日文娱播报》等,都是每周的固定节目。其中后二者为娱乐新闻类节目,《最佳现场》是专题采访,《每日文娱播报》是每天的娱乐新闻放送,它们能长

学习

富士数码相机能识面孔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富士数码相机能识面孔,内容包括富士全新货到拆就能用的相机,富士数码相机经典款ccd。富士胶片“高感光度”系列数码相机――FinePixF20的推出,让那些对拍摄效果有严格要求的摄影爱好者有了更多选择。FinePixF20具备ISO100~200

学习

天使面孔,魔鬼野心 莱妮·里芬斯塔尔

阅读(44)

她是欧洲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是天才导演或者“希特勒的情妇”?在道德和艺术的天平上,是她欠世人一个道歉,还是时代欠她一个原谅?反抗父亲1902年8月,莱妮・里芬斯塔尔出生在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自结婚后,一直不停生育,莱妮是18个孩子

学习

美剧里中国面孔的变迁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美剧里中国面孔的变迁,内容包括中国美剧背后的故事,美剧华人形象变迁解析。十年前的《绝望的主妇》里,美丽主妇Gabriele对家里中国佣人小梅发火时总爱说:“我要送你回上海种田!”时过境迁,现在《纸牌屋》里的华人冯山德可以悠闲

学习

中国人的面孔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人的面孔,内容包括中国面孔全文,关于中国面孔的文章。关于中国人的面孔,有这么一个笑话。甲:“中国人的面孔有啥特征?”乙:“好人都是英俊的,坏蛋都是丑八怪。”甲:“你怎么知道?”乙:“电影里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