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髯翁(1711―1773),字颐庵,号髯翁,昆明人。清朝文学家,滇南名士,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
万树梅花一布衣
孙髯翁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还在襁褓之中时,其父就在李自成的起义***中,因战功卓著升为***校。后来随孙可望到云南,于明朝灭亡后流寓昆明。
孙髯翁稍长,就读私塾,聪慧异常,博读经史,能作诗文,因家有一园,遍种梅花,曾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
孙髯翁青年时,曾去参加科举考试。穷士入场要搜身,他不愿接受这种耻辱,愤然罢考,退而归隐,。
孙髯翁交游甚广,又慷慨仗义,有豪爽风范。父亲死后,家道破落。他曾在昆明设帐授徒,慕名来的学生不少。因教学有方,其弟子皆能文之士,事于朝廷者甚多。官府曾命孙髯翁入京面圣,圣上问国计,孙髯翁默然,圣上不悦。孙髯翁辞退,门生问:“何以不酬囊昔之志乎?”孙髯翁答曰:“昔巢父洗耳,尧不能协;夷齐采微,武王不明为逆。人各有志,难相强耳。”学生闻之,皆为叹惜。孙髯翁仰天笑曰:“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不能也,实不为之而能也。”遂潜然而归。
孙髯翁性格高傲,不肯随俗,洁身自好,不愿乞怜于人,对于清***府及其所属官吏,总是不俯就苟且,遇到不顺意的地方,他不是詈骂,便是嘲讽。
长联丰碑
清朝乾隆初年,昆明大观楼落成。孙髯翁写了180字长联,由昆明陆树堂书写刊刻,悬挂楼前柱上。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大观楼毁于战火。光绪十四年,云贵总督阮元(芸台)对大观楼长联作了一些修改,大失原文精神,为滇人所不满。后滇人写诗讽剌阮元:“阮烟袋不通,豆腐韭菜葱,擅改名人对,笑煞孙髯翁。”
后来大观楼长联还是用孙髯翁撰写的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防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刃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景,描写登楼远眺所看到的滇池四周美景。把优美的历史传说和绚丽的景物有机地溶为一体,激发人们对边疆锦绣河山的热爱。下联忆史,通过有关云南的几件史实,从人民的立场对帝王的所谓丰功伟烈进行了否定和批判。珠帘画栋经不起风雨;丰功伟烈的碑石断缺,早就抛弃在荒烟蔓草之中。汉、唐、宋、元曾想征服云南的滚滚英雄而今安在?最终只落得凄凉的下场。暗示满清统治云南亦无好结果。作者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把封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归结为一空。一个“叹”字,凝聚着作者雄视千古,蔑视权贵的叛逆思想和孤高的情态。
大观楼长联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结构上匠心独运,曾受到,,郭沫若的推崇。红***长征时,在繁忙紧张的战争中,还找来大观楼长联细读;在他创作的《沁园春・雪》词中,也受到大观楼长联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他还多次推崇大观楼长联。如今,长联在经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仍悬挂在昆明大观楼的楹柱上,吸引着来昆明的中外游客。
蛟台老人
录髯翁多年游览云南,回到昆明后,已经老态龙钟,生活很困难了。那时昆明圆通寺的老和尚与他交情很好,怜悯他的境遇,就让他住在寺后的螺峰咒蛟台上。那里有座小小的楼阁,名文佳阁,他就住在这楼阁上,并更号“蛟台老人”。每日,在这文佳阁下面,摆着一个招牌,上写:“蛟台老人测字卖卜处”,他就以卖卜为生。圆通山游人不多,找他问卜的人就更加少了,因此他常常好几天没有饭吃,老和尚要他到寺里吃斋饭,他却不肯。朋友们来访他,要接济他,他总是说,我是过得下去的。在他住房门上有一副对联:
百尺高楼,一片岗峦千点树;
满城春色,半边海水四围山。
又一副是:
庄严世界还须佛,
点染春光也要人。
当时云南连年受灾,人民贫困。钱粮税赋缴纳不起,督府上一奏章,要求缓征钱粮,以解民困,得到乾隆皇帝的批准。官僚要做一谢表,督府便叫人请孙髯翁,并付钱50两。本来这些钱可以维持他几年的生活,但他却天天邀约朋友饮酒作乐花掉了。
客死弥勒
孙髯翁有一个儿子在广西(今天的云南省泸西县)做小生意,要来接他到广西去,他因年老不愿去。后业有一个姓苗的云南弥勒人在外地做官,与孙髯翁交情甚深,邀他到弥勒。他的一个女儿和弥勒的一个商人结婚,日子过得还宽裕,孙髯翁到弥勒后,就和他女儿过日子。先住在该县弥东乡三道桥。后来苗氏邀请他迁往弥勒县城边的新瓦房村教书。教了几年书,病死于弥勒,埋葬在弥勒县城西门外。他女儿遵照他的遗嘱,竖了一个墓碑,上书“布衣孙髯翁之墓”。有人撰一对联云:“城西荒冢留傲骨,滇南名士一布衣。”
孙髯翁一生著作颇丰,计有《永言堂文集》、《诗集》、《金沙诗草》各一卷、《滇南文略》录文一篇、《滇诗略》诗26首、《滇诗丛录》5首。近现一个手抄本《孙髯翁诗残笺》,是不禅老人赵藩发现的,其中录诗有83首之多。他的学生董懋泉作了一首《孙髯翁夫子凯歌后》:
身在天涯心在秦,
白头庾信泪沾巾。
客中作客难为客。
春日寻春那当春。
六站应多新地主,
三源岂少旧乡亲。
近华浦上多千顷,
不信云南有此人。
永久纪念
孙髯翁墓经过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多次倒塌,多次整修,反映了人们对这位文化名人的纪念。
原孙髯翁之墓,立于清朝道光年间,因年深日久,倒塌残缺。1914年,弥勒公众重修,碑墓两侧的对联是:“古冢城西留傲骨,名士滇南有布衣。”弥勒岁贡杨晓云作,弥阳镇马少伊书。到1938年,当时的弥勒县长杜希贤将孙髯翁墓加以整修,并撰写了题为《辑利凭吊孙髯翁先生墓诗碑序》的碑文。
新中国建立后,***和人民***府非常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多次对孙髯翁墓加以整修,大的整修就有5次。1984年,弥勒县人民***府拨出专款13万多元,在孙髯翁处圈地10多亩,建起了弥勒县文化馆,又将孙髯翁墓整修一新。特将通往县文化馆500米长的一条街命名为髯翁路。后来,弥勒县人民***府又拨出专款6.5万元,兴建宏伟壮观的髯翁陵园。1992年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县文化馆被改建成髯翁公园,兴建了髯翁亭、游人长廊、吟诗楼、也髯翁塑像、孙髯翁墓等建筑。园内花草繁茂,林木葱郁。新建的髯翁公园吸引了不少中外游人前来凭吊。现在,孙髯翁墓已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