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10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1

(一)科技类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当前,大学生科技类社团活动主要以定期开展科技类讲座为主。一些社团也会组织会员制作简单的科技类作品,但社团活动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缺乏社团特色活动,对学生没有真正的吸引力。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社团具体管理者的角度看。现实中,主要负责社团事务的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学生的理论功底浅、动手实践能力薄弱、管理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社团开展的活动质量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不能对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行有效引导,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从而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参与科技类社团的积极性。

2.从社团成员的角度看。大多加入社团的都是大一新生。新生都是凭一时的新鲜感加入,对于科技类社团活动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学习主动性差,当真正进行科学研究遇到困难时,并不是想着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离开社团。由于社团成员流动性大,社团一些活动或工作任务很难持续进行,严重制约了科技社团的发展。

(二)大学生科技类社团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科技社团重视不够

当前,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主管部门主要是高校团委。高校中隶属于团委的学生社团非常多,科技类社团只是其中的一类。科技类社团要想做出成绩,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需要资金投入。而其他社团在同样时间和资金投入下有可能做出更大的成绩,因此在工作实际中,高校团委可能对于时间短、资金需求少、做出成绩多的社团更加重视,而对于科技类社团的重视程度、管理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经常要为团委或者学生会组织的学生活动让路。各项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也经常因为活动方案不过关、活动规模过小或过大而夭折,造成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质量不高,活动影响力不大,与大学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长此以往,在大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没什么好参加的认识。

2.科技类社团经费短缺问题严重。大学生科技社团经费来源稳定性差,经费投入不足是很多大学生科技社团面临的共同问题。科技类社团的资金花费主要是各种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上,大部分学校都是让学生先垫资购买,等到参赛作品获奖后再给予报销,对于不能获奖的项目不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搞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社团健康稳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高校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积极探索依托科技竞赛项目

组建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新模式新模式主要是依托不同竞赛项目组建不同科技类社团,各社团成员的选拔、内部机构设置、社团的管理、参赛组织等所有环节均由社团的学生负责,指导教师专注于业务指导。这种基于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建设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打造本社团的特色品牌活动。由于这种新模式着眼于各个竞赛项目,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有利于本社团品牌活动的形成。另一方面,社团的日常事务由社团学生自主管理,业务指导由专职教师负责,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如高年级社团成员有参赛经验和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通过内部培训和参赛过程对低年级社团成员开展内部指导;社团成员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和年级不同,自我导向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路径明确。新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主要是科技启蒙和竞赛引导,着重培养新成员的兴趣,让新生了解社团主要活动安排,提前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学习;对于二年级社团成员主要是基础科研训练,技能提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

三、四年级的社团成员主要是积极参与各种竞赛

(二)创新科技类社团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创立社团的品牌特色活动,扩大社团影响力和知名度

1.要结合专业优势和特色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形成本社团的品牌活动。高校要注重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建立。比如,通过学院科技活动节或实验室开放日营造学生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学科专业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召开社团与学生见面会来提高“传、帮、带”的效果。

2.鼓励社团成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参与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研究,从选题、申报、研究到最后结题中全面锻炼社团成员的科研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三)各高校领导层面要重视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建设

1.各高校领导层面要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建设工作,要为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供***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2

依托大学科技园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今天市场经济对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以实践为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恰好为他们提供了锻炼并实现自身价值的好机会。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现代大学生的创业,已不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出去做生意,而是需要以自身的专业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创业,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而高科技产业的创业背景,决定了大学生必须以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宽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为依托。因此,应当积极鼓励在校生创新、毕业生创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鼓励学生中断学业,休学或辍学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具备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等特点。也就是说,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带动受教育者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内容应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特性;教育途径强调实践教学的作用;教育者除了学校的教师外,还应包括企业家、专业人士等;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项全新的领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必须依靠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有赖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大学科技园可以协同学校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训练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人才,以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三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首先,在大学科技园内及周边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课外创新活动、可产业化项目研究, 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科研创新团队,进行科研实践和项目研发。协助大学生在大学科技园相关企业担任助理或技术人员,实现学生和企业互动,知识的相互转移,使学生能了解社会需求、迅速融入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其次,利用大学科技园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未来创业提供指导,如:请创业投资机构介绍创业投资情况和创业融资手段,请知名企业经营者介绍先进的创业理念和管理理论,组织专家就如何寻找可能的创业项目等问题对学生加以指导,邀请创业有成的校友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总结,请***府分管部门介绍相关的***策法规等。通过这些途径,使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再次,在学生掌握一定创业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邀请著名企业家和专家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强化训练,和学生共同进行市场调研、案例剖析、商业计划的构思和推销、搭建管理体系等,使学生直接面临近似实战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建立协作关系网络。

依托大学科技园 衔接创新创业竞赛

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我国各级***府、各地区推出了一系列的竞赛活动。例如旨在通过竞赛,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以培养在学术科技上有潜力、有作为的创新人才,展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宗旨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各类电脑网络竞赛、物理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学术科技项目比赛;部分高校组织的以项目管理模式,强调学生自主选题的原则,突出创新设计理念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同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投身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术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应当是上下游关系,然而由于这些比赛、项目涉及学校不同的部门,因此仍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大赛苦于缺乏项目,而部分具有市场化前景的SRTP计划项目及科技比赛项目没有朝应用和产业化方向深入发展。利用大学生科技园平台可以形成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和“挑战杯”大赛上下游之间的有效衔接,在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中寻找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在大学科技园平台加以扶持,使之朝产业化方向发展,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参赛团队相结合,形成跨系科优秀学生组成的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商业计划。通过创业大赛,使学生创新活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使同学们的科学技术、系统理论、管理才智得到有机结合,使青年学生从单纯的受教育者,逐渐成长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对于所产生的一些能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小项目,可以通过大学科技园平台,以技术转让方式,直接转移给企业,使科技创新者或团队取得一定的收益,以便进行下一阶段的研发。

现代社会已不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而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从一个设想到一项科研成果再到一份商业计划书,最后建立企业、开拓市场,这一系列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许多人来共同完成,一个创业者除了需要敏锐的头脑、坚实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因此,大学科技园可以首先通过优先支持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团队及“挑战杯”计划参赛团队入园孵化,并辅之以专业化的辅导,以培养学生现代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以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

依托大学科技园 完善创新创业管理

现代组织理论把社会组织区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这两类组织的存在均对社会组织产生作用。正式组织是社会组织根据工作目标的需要而制定的职责结构与层级关系的总和,是通过建立角色职务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而形成的,如高等院校及其校内的行***机构等。而非正式组织是在兴趣、爱好、习惯、志向以及其他方面的一致性而形成的松散型群体,如大学生的各类协会、创新创业团队。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3

一、师范院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师范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提高师范院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性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在这样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越来越看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时展的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激发大学生成才的主要动力

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更需要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科研的热情,同时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面,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

高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更需要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创新是高水平大学的生命力源泉,建设高水平大学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所培养的创新人才更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更能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在人才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本质需要和根本要求,对提升高校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必要的。

二、师范院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目前,许多师范院校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洞察力和敏锐性,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二是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缺少深入实地地调查研究,或者只完成开头,不能坚持到底;三是缺乏科技创新的兴趣。科技创新来自生活、源于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的原动力,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的变化而时常不定,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科技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五是缺乏科技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是艰苦的劳动,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收获创新的成果,同时创新还需要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许多大学生有创新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的诸如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都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三、师范院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

针对当前师范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学校应当积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宣传和动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改革教学思路,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师范院校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增强创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的掌握;其次,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师范院校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中那些不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观。要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教育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人才教育体系,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再次,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课堂教学中要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学科前沿和科研最新进展带进课堂,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倡导基于问题的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于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因材施教。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科普宣传、社会公益活动,并写出总结、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

(二)强化导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

要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师范院校需要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自觉地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将知识灌输转变为启发式培养。大多数大学生缺少***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训练,只有在导师的指导下才能很好地选题、查阅资料、立项申请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综合素质,更需要有跨学科的指导教师来指导。同时,导师一般大都有自己的课题,而高年级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到课题之中,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科学研究,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

师范院校要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营造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可以通过各种诸如报告会、座谈会、交流会等不同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鲜明的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展示校内外历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迹人物,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信心。通过校电视台、校报、团刊、校园宣传栏、微博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努力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舆论环境。师范院校不仅要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大同学进行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广大同学宣传学校举办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教育活动与舆论氛围。学校推动成立学生科技创新主题教育网站,特别开设创新、创业专栏,给全校同学提供创新、创业竞赛最新动态信息,为学生提供作品上传、资料***、信息交流等服务;还可以建立科技创新相关的微博、微信平台,不仅可以面向广大学生进行宣传,还可以与学生就科技创新进行互动。

(四)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的建设,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学术科技实践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4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辐射力

中***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29-02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Radiation Research//Wang Xuefei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students to study hard, the pursuit of truth, to show themselves, breakthrough eg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big stage,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y of the radiation force, to promot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s of great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adiation force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China 211167

1 引言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依靠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应该不断加强对他们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2 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

2.1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高校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目的,而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诸多要素中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所有从事科技创新的人才都依赖于高校的培养。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获得诺贝尔奖金人数较多的机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校。高新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2.2 高校具有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深厚的知识基础

创新是在已有的知识整合基础上的再创造,高校教育具有知识传递、知识积累、知识创造的功能,创新人才没有基础知识的积累就不会有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及产品的创新就无从谈起。

2.3 高校是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依托

目前全世界已建成的300多个高校技术产业区,有200多个是依托高校建立的,如闻名世界的“硅谷”是依托斯坦福大学,以“中关村”为标志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也是以科技力量雄厚的大学为中心,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三位一体的技术基础,从而加速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范围

3.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力

辐射力是指单位时间物体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所有方向发射出去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的总量。辐射力从总体上表征物体发射辐射能本领的大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辐射力是一种能力的大小,无法计算出来,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这种能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力主要表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作用大小。

3.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辐射国家发展

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没有科技的强大就没有国力的强大,没有科技的创新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以及长久生存下去的动力。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力已经上升到与国家兴亡有关的高度,当代大学生应注意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国家拥有强大的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3.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辐射社会的需求

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有许多人重理论而轻实践,因循守旧而不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基本素质之一。许多跨国公司认为中国大学生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在他们的眼中,最好的员工,值得公司用最好的待遇去挽留的员工是那些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人,而不是那些空有满腹理论而不知如何去运用、去发挥的人。

3.4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辐射学校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增加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有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部门负责科技创新活动,有的则引进先进的设施供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这些都是由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直接影响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一个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众多,成果也比较突出,则说明该学校所培养出来的高质量的学生多,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的知名度也会得到提高。

3.5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辐射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科技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即科技创新一般都需要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素质,需要多领域学科知识的支持,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创新对知识的需要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主动性。

4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辐射力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实际参与率低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与科技普及性学术讲座的比例仅占28.6%,参加过科技节系列赛事的学生占21.8%,而有63.3%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科技讲座和竞赛活动,因此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提高。

4.2 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相互之间的联动密切相关,形成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4.3 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拨款方式,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这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物质因素。

4.4 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亟待提高

现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亟待提高,有的学生虽然参加了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也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后,就失去耐心,无法坚持下去,致使科技创新活动无法继续进行。大学生的认识偏差使科技创新活动无法深入开展,这些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使得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力无法扩张开来。

5 如何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辐射力

5.1 ***思想,培养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培养创新素质,就是寄希望于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客观上讲很难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为了让学生发展个性,只能依赖于学术范围这一育人土壤。必须***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全面推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思想,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营造活泼宽松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使科技创新活动在学校各处开花结果。

5.2 要加强制度建设,改革管理体制

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工作,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到院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并与奖学金评定挂钩,从而调动主体和个体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5.3 建立培养创新人才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

要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体系可以分层次,采用特色化方式。例如,一、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不具备科技开发能力,因此主要针对所学专业和兴趣开展一些论坛和讲座类的课外学术活动;而对于高年级,则可以组成项目小组,开展科技开发活动,在科研中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一般技能,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创新能力,应该说只是具备了创造的基本条件和良好基础。由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新能力,实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学校要为学生的创造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要经常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要建立固定的创新活动场所和开放的实验室,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的科技活动落到实处,这将会使科技创新活动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辐射力也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陈德静.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改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崔玉娟,周凯,龚瑜.科技挑战未来,创新凝聚人才[N].中国青年报,2005-11-17.

[3]薛绯,管桂香.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和路径[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9).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5

1)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不够强。通过对近200名山西农业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74.2%的学生有参与科技创新的想法,20.0%的学生缺乏科技创新的热情,究其原因:一是对科学精神的缺失。一般大学生在通过电视、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过程中,除了时事***治外更喜欢消遣娱乐类信息,对科学知识类关注不足,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考研、考证书的支点是生存需要而不是科学兴趣,真正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很少。二是对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足。调查中,19.4%的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偏见,认为大学生搞科技创新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与基础学习不能均衡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对科技创新活动兴趣不高。就山西农业大学连续三年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的情况来说,2012年申报104项,立项44项,参与人数500人次;2013年申报240项,立项73项,参与人数962人次;2014年申报244项,立项72项,参与人数964人次,申报数、立项数和参与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山西农业大学的学生总人数来说参与率、普及度不够高[3]。2)教师指导力度不够大。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导性的重要作用,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分析山西农业大学现状,笔者认为:第一,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等学院的生师比甚至在30以上,很多指导教师单说平时上课就已力不从心,再加上还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很难有多余精力去指导学生认真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第二,部分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在对学生的指导上都是突击指导,效果很不理想。第三,科技创新指导往往存在扎堆现象。很多院系威望较高的教师往往负责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而其余一些教师甚至没有项目可以指导,这样不仅使这些威望较高的教师不能高效指导科技创新项目,而且造成指导教师师资力量的浪费。3)科技创新活动运行体系不够优。虽然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已逐步形成学科、专业配置合理、组织及管理机制科学的科技创新体系,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科技创新体制体系仍然不完善[4]。首先是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在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常常由多个部门分别负责,存在部门间配合不力的现象[1]。山西农业大学在2013年已通过了《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人事、教务、科技、计财、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领导组,组织协调项目的开展和实施,但实际过程中,部门间相互推诿、协调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次是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我国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晚,虽然一些高校很早就开始了综合测评制度的改革探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策和制度,但是人才测评方式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单一、不全面,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并不科学。再次是结题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不健全。在每年的科技创新项目结题过程中,缺少合适的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结题率、结题质量并不理想。据统计,山西农业大学2011—2013年连续3年的省级重点和一般性科技创新项目共73项,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只有3项,发表率不足5%,科技创新项目应用、推广,申请专利的几乎为零。4)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大。由于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质,并且开放实验室,这就势必会耗费学校大量的物资资源,对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就山西省内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势而言,只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发展形势良好,拥有211工程专项经费和一省一校工程专项支持,学校划出更多经费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而在其他大学中开展此项活动则较为缓慢。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中又出现重视重点学科、王牌专业,忽视弱势专业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因缺少资金和物质支持,畸形发展,无法较好地完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诸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因为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项目成果、普及人数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不足。

2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的方法

针对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的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来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的积极性。1)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既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又关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只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对伪科学缺乏鉴别力,对科技创新缺少兴趣的现实,从培育科学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力度。一是从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入手,改革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培育科学精神[1]。二是从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入手,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宣传教育活动,在宣教活动中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三是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入手,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此外还需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社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2)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学校要在师资力量上下工夫,减轻教师授课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参与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其次要提高教师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把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与评优评先、职称晋级挂钩,对指导教师进行一定的课时补贴。三是严格科技创新项目指导教师的审核工作,使每位教师最多指导两个项目,杜绝扎堆现象,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指导科技创新项目。3)进一步抓好制度体系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应在加强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上做大文章,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进。第一,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列出责任清单,规范部门职责,强化配合意识,加强沟通交流,各司其职,杜绝模糊地带,消除责任“真空”。第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单一的人才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支撑。学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克服高校传统评价存在的指标模糊、内容片面、方法单一的弊端,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发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从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科学评价。“评优”“评奖学金”“研究生推免”等高校人才评价机制要修改完善。如让科技创新项目完成较好、但考试成绩并不十分突出的学生,也能在学校得到较高评价。第三,健全结题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首先,严格科技创新结题要求,并量化具体标准,例如就的期刊进行审核,对于质量差的坚决不予结题,追缴经费并减少所在学院科技创新立项的名额,对于高质量成果给予资金等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其次,聘请有关专业教师和企业家组织审查学生科技创新结题工作,并对项目的后期应用和推广予以指导和帮助。再次,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把学生的科研成果推广出去。4)进一步增加资金物质投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必须在资金物资方面认真规划、加大投入才能真正有效地得以解决。一是合理安排和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经费,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更多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同时从经费等方面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二是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将实验室作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和基地,让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同学在实验室更多地接触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三是针对山西农业大学的特点,提供更多的实验田和实验作物供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3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6

一、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专门相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提出的,以适应用人单位为实际需求,以大众化教育为取向,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创新性,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与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以创新思维作基础,离开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 第二部分为应用性,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知识能力素质是第一要素,只有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创新的成果发挥到最大化。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

二、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之间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以地方投资、管理为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的地方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领域发展成为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理性选择。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和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既具有专业基础知识,能出校就能用,又具有新思想,新观念,能够依据现实基础进行不断地创造和创新。简言之,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的创新人才。所以,地方高校应适应社会的新需求,培养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据统计,我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0亿人,其中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只占3.51%,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20%—42%①,照此计算我国至少缺三四千万此类人才。可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紧迫而长期的重要任务,更是地方高校抓住时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尤其明显,因此,地方高校必须以社会和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尤其要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 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

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群体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创新实践、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本科生参与科技活动,不仅要求能够迸发出新的灵感、想法,还要求能把这种灵感和想法变成现实的存在,这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在参与学生科技的活动中不断地找寻新的问题、思考新的问题、探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地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践水平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锻炼和实现。???? (二)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增强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还强调要与一线生产实践结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而学生科技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实践问题。学生科技在工科院校主要是科技创新、大学生科技立项、学术讲座、“挑战杯”等形式。除了理论部分,其他的都要求学生实践动手,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同时由于实践动手没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场所,学生需要在科技活动中创设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和适宜研究的场地,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要积极主动参与,还要自行组织各种科研活动,***面对各种问题,解决科研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场地。除此之外,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还需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科研中所出现的新矛盾,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强化本科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学生科技活动作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学科的知识背景、专业理论、知识转化应用能力。有些实践和项目操作更是要求熟练地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学生要结合研究实际状况,解决不断遇到的问题,方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则不能构建学生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识、多层次的技能、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也就更不能形成学生科技活动所需求的多元应用能力。因此,学生通过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能够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也契合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 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应用型

创新人才的实践??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一) 实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形成“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团队????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专为在校本科生设计的一种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学校把SRTP作为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考虑到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科研能力普遍相对较弱的实际,探索出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团队组建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科生作为参与SRTP的主体,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完成课题等过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体验到一种全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生发挥在科研上的经验优势,通过与本科生开展经常性的交流和讨论,重点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指导教师发挥对本科生的指导作用,重点负责解决学生在SRTP中的技术难点问题。通过这种学术团队的构建,为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 实施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课程+讲座+竞赛”的活动平台???? 课外科技活动虽然从内容上看归属于第二课堂,但它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同时又反作用于第一课堂,因此,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第一课堂夯实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通过讲座和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做法。一是通过课程建设夯实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积极探索启发式和个性化教育、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在学生中普及创新知识;二是通过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把学术讲座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作为有关部门、单位和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等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三是通过科技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业竞赛,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学生参赛成绩优异,硕果累累,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动力。???? (三) 实施科研课题“社会化”,形成“学校搭台+企业‘赞助’+学生唱戏”的活动模式???? 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其思维和想象力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结合大学生特点和高校实际,集中优势资源,切实探索适合高校自身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使其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高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新方向。科研课题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层次的需求,为了使学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内容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对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活动的有效指导,让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切实提高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对科研课题实施了“社会化”,有力推动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即学校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基本原则,依托校外实习单位和在企业建立的工程实践中心等优势资源,突出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主体地位,为部分学生量身定制与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契合的科研课题选题和内容,并在学校现有专业教师指导力量的基础上,在企业和社会聘请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学生科研课题的指导力量,促进了学生科研成果在企业和社会的转化,提升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效果和作用。???? (四) 实施载体创新,形成“网络+社团”的活动新阵地????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必须有载体作为保障。学校在传统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紧跟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迎合学生喜欢聚集在网络上的实际,建立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网站,设立了课外科技活动基本知识、“桂工讲坛”、科技竞赛、科研课题、研究方法等模块,普及了课外科技活动知识,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提高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型学生社团、协会在促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作用,为充分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科专业为依托,推动成立了电脑协会、电子协会、网络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创业协会、营销协会等科技型协会。这些社团通过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论坛、科技竞赛、网络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使不同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新阵地。???? (五) 实施基础支持机制,形成“经费+场地+***策”的条件保障体系????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场地保障和***策扶持。为此,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为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提供资金资助,用于开展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为大学生引入项目作保障。事实证明,实验和实践是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载体和完成创新实验实践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最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学校整合资源,免费开放实验室,做到资源共享,集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和空间。同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对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优秀学生给予积极肯定,包括可给予创新学分、综合测评加分、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和给予专项科研奖学金的奖励,同时对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予绩效成绩的肯定等。以“经费+场地+***策”的条件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本构建了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持机制,促进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7

关键词医学影像博物馆;教育功能;科技创新;相互融合

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高校充分发挥大学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博物馆是集中反映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历史的殿堂,是闪烁着智慧的奇妙的知识世界,是立体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接受终身教育的大学堂,博物馆是其他任何形式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场所。我国现有博物馆2000多所,综合类和历史文化类的博物馆约占70%。高等院校设立的博物馆大约有300多所。21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兴建、扩建博物馆的大发展时期,2001年***启动了大学数字博物馆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数字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数字博物馆和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等18所有特色的大学数字博物馆。2012年5月,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大学建立博物馆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泰山医学院在创办医学影像专业几十年的基础上,创建医学影像博物馆,2005年医学影像博物馆落成,同时对外开放。为了更好地发挥医学影像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实施医学影像博物馆教育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取得有效教育效果。

1明确医学影像博物馆教育功能地位

医学影像博物馆明确功能定位,对于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职能。教育功能是大学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博物馆定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欧美的许多大学、中学和小学都设有为教学服务的博物馆。大学建立博物馆主要是发挥教育功能,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高校博物馆内收藏有大批和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文物、标本,这些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比教科书上的文字***片更直观、更具感染力,更加生动形象,可以很好的弥补课堂教学的空洞和抽象,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教授相关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馆藏的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指出,把教育列为博物馆的首要目的,并专列《博物馆社会服务》章节,这些充分说明了大学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高校博物馆服务于教育教学科研,现在出现了新的特点:大学博物馆由学生实习、科研、教学服务,向学生教育教学转变,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博物馆利用自身场所、教育资源等优势,开发有关启发学生科学思维、科技创新,动手、动脑项目,大学博物馆从传统教学辅助,向教育教学延伸,发挥教育功能。泰山医学院根据医学影像博物馆的性质,借鉴国内外大学博物馆功能定位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将医学影像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以教育功能为主,把医学影像博物馆建成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科技创新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医学影像博物馆成为实践教学、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科普教育的大课堂,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融合,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医学影像博物馆建设

放射学院经过多年来的筹备和藏品收集,于2005年医学影像博物馆落成,到目前已有十多年时间。医学影像博物馆由泰山医学院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共同建设,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2000m2,2013年学校对对医学影像博物馆进行修缮。目前,展品主要有国产第一代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第一代颅CT扫描成像装置,第二代全身CT扫描装置,各种类型、不同时代X线摄影设备、X线透视设备以及e形臂X线成像装置,早期机械式B型超声等成套设备80多套。博物馆陈列有各种类型代表成像设备的关键部件,主要有X线球管、影像增强器、影像探测器和操作台等部件500多套件。馆内有介绍X线发现一百多年来,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史的展板300多件。有北京万东、山东新华等公司捐赠的各种设备。有各类早期期刊、专业***书、专家论著和捐书等,博物馆现有与医学影像有关的藏书和期刊20000多册。医学影像博物馆分为5个展区:医学影像成像设备整机展区;成像设备零部件展区;医学影像技术领域国际国内专家生平事迹、著作、文献展区;国际国内著名医学影像设备制造企业产品展区;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史料室。医学影像博物馆配有专职工作人员,聘请教师任兼职管理人员,聘请学生担任讲解员,博物馆组织机构健全。学校拨专项经费用于博物馆建设,近期建设多媒体展示厅,医学影像博物馆逐步建成高层次数字化博物馆。医学影像博物馆先后被山东省科协批准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四星级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10月被中国科协授予“部级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泰山医学院将医学影像博物馆的功能明确定位教育功能,将博物馆建设成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实施医学影像博物馆教育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8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团队

中***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70-03

Research on Establishment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LI Guofang, CHEN Lidong, CHEN Xiuhong, ZHANG Liang, SHI Lei, ZHENG Lixin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presented, and the carrier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colle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as analyzed.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was studied, and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system refor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higher school.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novation team

1 前言

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多层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全方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本科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构建意义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团队合作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科学研究领域,实力雄厚的团队相互合作,才能站立在学科前沿,取得研究突破。***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寄予厚望,在2015年的***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也处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将处在创业的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代的大学生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给有志青年创造创新、创业机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梦、中国梦。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创新团队建设中需要培养的优秀品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有明确的团队目标,成员间相互包容、尊重,团队产生聚合力,发挥出强大的团队力量,促使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有利于他们迅速适应日后的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大家互助互补,学术环境宽松,提高创新效率。团队活动中,题目涉及宽泛的专业领域,队员为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被激励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拓宽学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激发探索性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素养,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延伸课堂知识,锻炼动手能力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有明确研究方向,有统一课题指引,引导团队将课堂知识深入理解并进行转化。创新活动中一般要求制作出实物或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形中得以提高。报告或论文的写作中,调研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高了语言表达与社会沟通能力。因此,创新团队的活动将课堂知识、动手能力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1]。

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依托载体

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有开展科技作品竞赛活动、设立课外科研班、开展创新训练研究计划、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机构等。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9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特色项目。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建立科学的、符合大学生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对推进科技创新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

为广泛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中国科协等部门在1989年联合发起了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和群众性的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之后,部级、省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全国各地区相继展开,有力推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多年来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培养了一批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考验。为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我们对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某学院大二100名同学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率整体偏低。通过调查问卷,显示100名同学仅有23名同学参与过科创活动。没有参加过科创的同学中有45%的同学表示有兴趣参加但找不到合适的课题和指导老师,有23%的同学不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的能力,有17%的同学表示对科技创新活动不了解,还有15%的同学认为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就行对科技创新没太大兴趣。由此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参与率有待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应该只是少数同学参与,而应该是对大多数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目前在初高中阶段教学模式仍然以灌输为主,以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踏进大学校门后难以转变固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导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失。其次,很多高校对大学科技创新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一些人文学科认为科创主要是理工科专业参与的活动,缺乏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再次,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真正有志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老师,且一部分指导教师存在经验不足、缺乏理论指导等诸多问题。最后,很多学生对参与科创活动的目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抱着从众心理参与了科创活动,但最终科技成果水平不高、创新不足、半途而废的情况屡有发生。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探索

以上问题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传统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高校创新人才的需求,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四年不断线的引导模式按照人才培养和能力形成的规律,从了解—参与—提升三个层次分阶段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在组织过程中对不同年级学生分阶段引导,以学生参与为核心,指导教师为辅助角色,突出学生团队培养。第一阶段为了解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一学生。教师在基础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活跃学生思想,从发现问题开始,分析、引导、渗透,推出创新理论的讲授,启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同时结合校园的科技创新活动宣传,开展各种科创讲座、经验交流会,同时有效利用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各种课外科技作品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参与意识。第二阶段为参与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二学生。该阶段测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在一年级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考核、选拔赛等挑选一部分优秀的大二同学集中培训,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的方式,让学生开始逐步进入实验室,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讲授,通过上届带下届传、帮、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阶段为提升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确立在未来一至两年内的工作计划,将毕业设计和项目研究有机结合,完成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实践项目。根据个人特长开始承担一些创新实验设计,遴选部分同学参加全国大赛、省级比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实施环节通过申请及答辩,在竞争中选拔团队,立项成功的团队由此获得人力与资金的支持,最终完成科技创新成果并展示,提高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环节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培训。以专题培训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前期宣传及培训辅导,对参加流程、申报经验、书写申报书、研究方法、论文撰写等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申报及答辩。由学生自主组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在专业方面给予必要的辅导。团队完成申报后通过答辩的形式进行选拔。通过数名在专业方面和科创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从众多团队中挑选出创新性、可行性、操作性强的团队,并根据项目的创新程度及成果意义给予不同层次的经费。实践。项目成果立项后,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实践工作,为期一年左右。组织者在该时期的主要角色是监督项目的实践进度,并在适当时期进行中期考核,以更好地促进项目顺利完成。成果展示。在项目完成之后,通过举办展示会展示各团队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专家评价对创新性强的项目进行宣传与表彰,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此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和竞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环境与机会。

3.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导师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主动意识的培养。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获得奖项的导师给予相应奖励,落实指导工作量,制定相关激励***策来提高老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指导学生的工作中来,从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

四、小结

大学生科技创新篇10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部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科技创新10篇

学习

电能质量分析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电能质量分析10篇,内容包括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有哪些,电能质量分析模板及规范。电能质量的定义:导致用户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偏差。这个定义简单明晰,概括了电能质量问题的成因和后果。随着基于计算机系

学习

银行任务考核方案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任务考核方案模板,内容包括银行考核方案表完整版,银行员工存款任务考核方案。二、成因分析(一)银行出现“倒贷”行为的成因。主要是因为绩效考评重效益、轻管理。在各行绩效考评方案中,个别机构过度强调利润指标,不能充分体

学习

电能管理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电能管理10篇,内容包括电能管理如何体现价值,电能管理解决方案。1状态估计覆盖率低的新问题本文所指状态估计覆盖率低,并不是指某些变电所没有数据采集装置,而是指本地调管辖范围内的一些220kv供电小区的电源来自无量测的外网

学习

口腔修复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口腔修复10篇,内容包括口腔修复工艺,口腔修复案例大全。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轻度改变的简易修正方法黄子安,HUANGZi-an上颌总义齿基托折裂的临床观察与原因探讨何祥一,周益民,康妍丽,王霞桩核冠在下颌总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杨崇勇,YANG

学习

会计信息化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会计信息化内容大全,会计信息化的提纲。信息化社会与会计信息化“社会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其内容到形式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面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

学习

管理与创新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与创新10篇,内容包括管理与创新的心得,管理创新思维的例子与分析。稳定也可以称之为常规方法,它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手段,就像管理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些都是管理的常规方法,它也是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它们保持了企业的

学习

产品质量认证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质量认证10篇,内容包括产品质量认证怎么申请,产品质量认证最新消息。地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乙方: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学习

公共艺术设计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公共艺术设计10篇,内容包括21年优秀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与一般艺术相比,既有与一般艺术相同的特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其公共性和当代性是其他一般艺术无法比拟的。公共艺术家所具有的公共知识和心态,以及融

学习

室内设计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室内设计10篇,内容包括室内设计13个精髓,室内设计精选100例。基于共生思想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初探基于城市更新的山地城镇街道空间设计策略达卡***集:从建筑到城市“情境”辨析——一个书店及其归属感引发的思考基于景观

学习

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内容包括音乐系毕业生论文的参考文献,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一)采用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管理模式。***音乐学院在对待教务处和教学系分工时,责任非常明确:前者(教务处)“负责制订全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

学习

会计信息质量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信息质量10篇,内容包括会计信息质量最新案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口诀和案例。在经济活动中,通过运用相关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所获得的能够反映会计的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信息,称之为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经济活动的价值体现

学习

商品质量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商品质量10篇,内容包括商品质量的基础知识,商品质量特性内容范例。主办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商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周期:周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8***际刊号:1006-656X国内刊号:11-3669/T邮发代号:80-173发行范围:国内外

学习

科技管理创新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管理创新10篇,内容包括科技创新管理思路及规划,科技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科技管理是一种管理行为,是通过对管理科学的运用,达到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总体上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其中在鼓励创新与促进经济成长、增进人类的

学习

装饰艺术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装饰艺术10篇,内容包括装饰艺术作品赏析,中国装饰艺术大全。家是幸福的港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能有种温馨的感觉,可是新家如何装修才能使人感到温馨呢?装饰画,与中国园林营造法中借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渐渐成为时尚男女装饰新

学习

大学生创业创新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创业创新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范文精选18篇,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2000字。一、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时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

学习

大学生创新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创新10篇,内容包括创新成功的事例十篇,大学生创新***策。(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756万人,相较之2015年的749万人又创新高。随着毕业生人数年年刷新纪录,大学生的就业人

学习

大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资助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学生资助工作总结汇报,大学生资助总结范文。在资助规范年活动中,对我校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一一梳理。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增补了《学生资助工作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学习

大学生实践调查报告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实践调查报告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篇,大学生实践调查收获。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

学习

大学生励志演讲稿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励志演讲稿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考研励志演讲稿,励志的演讲稿模板集锦十篇。但我们也有我们固有的优势,理工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生多女生少,排练起来可以随意粗线条,没有那么麻烦。开个玩笑,其实我想说的是,一群理科生排

学习

大学生打工实践报告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打工实践报告10篇,内容包括大学打工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打工社会实践心得1000字大学生。我也了解到,学校与社会有太多的不同之处,要真正融入社会,只有亲自进入社会才行,因为社会很丰富,但同时也很复杂,不是我们能想象得到的

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书。1、是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日渐深入我

学习

大学生就业调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就业调查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的步骤,大学生就业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