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素质教育10篇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方法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046-02

素质教育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顺应了现代教育的潮流和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真谛: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笔者试从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方法及积极意义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那么,对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1.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是基础。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试教育”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在转变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都面临着一个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问题,其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最核心的问题。

2.合理的教育目标体系是前提。教育目标是指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人们事先设计好的关于教育活动的结果。它总是反映人们关于教育的价值观念,规定着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的发展结果,指导和支配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激励和调节的作用。所以,要真正在中小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就须构建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3.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是重心。课程、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载体,它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知识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是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载体。对教学而言,课程、教材既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和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然而,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课程、教材方面搞“学科中心主义”、搞“主科中心主义”,甚至音乐、美术、劳动在毕业班的课程中被删除,使学校的应知课程和应会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衡,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4.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是关键。教育评价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反馈及调节系统。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有导向、调节和激励作用。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构建科学的、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例如:某中学教师因为所任教班级的成绩排在后面,被视为教学能力差。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吗?值得深思。

5.教育经费、育人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尽管当前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质量评价诸方面都实现了极大的转变,但如果没有财力上的投入、社区环境的优化、教师素质的继续深造等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难以得到保障的。

既然对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在中小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二、对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加快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招生考试是教育的“指挥棒”。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按照有助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考试制度改革。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试卷的设计要着眼于明天,着眼于发展,以教育目标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原则。其次,考试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双基”的要求,以课程计划或教学大纲为标准,更要重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测查。

2.建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直接体现着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建立并严格执行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使人们对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的认识能最终体现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真正走上全面进步、健康发展的轨道。例如:许多学校质量的高低就是以升学率为评价标准,导致素质教育无法真正实施,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

3.教育制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制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此外,还要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构建学习化社会,为各种人员接受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使“学者有其校”。还要探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联系的新形式、相促进的新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4.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这支队伍要按照“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治、讲正气,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加强***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自律,勤奋努力,要把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事业无私奉献作为自己人生的崇高目标与价值追求。其次,要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5.彻底改革旧的教材、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彻底改革旧课程教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课程教材要进一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为迎接知识经济,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学生必须掌握更多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面对21世纪,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已刻不容缓。现在的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我国国民素质的高低,甚至将决定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应试教育”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全新工程,也可以说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只有真正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方法及意义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才能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孔棣华.现代教育锦囊[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2

一、主动关爱学生,拉近师生关系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缺乏交流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关爱学生,积极和他们进行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更多的交流话题。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拉近了师生关系,学生在尊敬教师的前提下,把教师作为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伙伴,在发现问题时能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心,喜欢上学习。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严厉的教学态度,融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针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沟通讨论,利用教师的专业能力引导和启发学生,使他们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教师要善于进行表扬,让学生获得激励,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在不断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进行,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给他们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自由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在学习中获得新发现时的激动,让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发挥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通过思考和主动提问来完成学习内容。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要让他们的学习获得实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因此,教师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让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索,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德育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指导,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以道德规范为准则,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改变说教式的方式,让学生从枯燥的受教中解脱出来,采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对道德行为做出判断,促进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例如,在进行班级卫生管理时,一些学生做得比较好,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并时刻维护班级卫生。个别学生对教室地上的垃圾视而不见,并随地扔垃圾。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比教育,让学生在观看两种对待班级卫生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做法中受到教育,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

四、加强心理引导,促进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在素质教育的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及时发现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疏导,减轻学生的压力,让他们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现象:一些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不强,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他们失去了主动回答问题的信心,久而久之形成自卑的心理。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后,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会导致他们之间形成仇视心理,不利于班级的顺利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要针对这些现象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缺少自信心的学生多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先回答简单的问题,在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之后,让他们向更难的问题挑战。对于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疏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平友好地解决矛盾,加深他们之间的友谊。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育人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同样对学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在发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来教育学生,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时,要注重物质文化的多元性和特色,从校园景色设计出发,用精致、美丽的风景来突出校园的美,让学生在欣赏校园景色美的同时,得到熏陶和感染,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教师可以组合学生根据校园的优美景色开展绘画比赛、校园主题演讲、校园风景设计等活动。在校园的展示栏中,可以把学生的优秀绘画作品、作文、书法等张贴到展示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始终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六、构建家校沟通平台,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3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3]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2):15.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心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4(1):81.

[5]陈晓虹整理.“你的媒体需求正确吗?”[N].深圳青少年报,2005-01-16(2).

[6]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6-9.

[7]任儆.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6-29.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4

一、抓好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载体。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要想保证身体全面健康发展。首先,小学生要注意饮食,吃好、喝好,保证身体生长发育必要的物质营养。其次,小学生要加强体育运动锻炼和劳动锻炼。儿童少年正是身体发育成熟的时期,需要更多的时间娱乐、运动、游戏、体力劳动,以促进脑体的协调发展,健康成长,为以后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阶段的书本学习负担应减少到最轻,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玩耍,组织他们搞好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另外,讲究卫生,增进健康。讲卫生并不仅限于“干净”,而有一种卫生非讲究不可,这就是读书写字的“卫生”。在小学阶段戴眼镜的学生越来越多,除了个别先天近视眼外,绝大部分是由于读书写字不卫生造成的。端正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一辈子受益。防止读写姿势不正确造成的近视、斜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三个方面扼要地说明了如何培养身体素质的问题。有了好的身体素质,就能更好地培养思想品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了。

二、抓好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灵魂,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行为表现、奋斗目标的指示标、原动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一项系统工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养。

1.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应把思想品德课放到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备课,精心组织,通过一课课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要把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在教育的三大功能中,教育功能是第一位的。因此,各科教学,在教学目标确立时,万不可忽视教育目标,抓住教材的有关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有利时机,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汇到教学中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

3.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远大的***理想,坚定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与信心。

4.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例如,升国旗、唱国歌,聆听国旗下的讲话,看有意义的书籍和电影,召开故事会、演讲会、主题队会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好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生自发爱好。教师只加以有意地因势利导,也可收到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抓好对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是人们工作、建设乃至后续学习的资本,是一个人才的必备素质。具备了身体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只能算作一个“人”,而不是人才。而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素质,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称作人才,才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大的贡献。

小学阶段是学习科学文化的初级阶段,从最简单的知识入手,但其作用很大,它是为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基础的。这就要求小学的语文要抓好字、词、句、篇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基础,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各科知识,与人进行交流。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没有数学就没有其他自然科学,然而数学是从算数起步的,是从加、减、乘、除计算开始的。因此,搞不清加减乘除的人,是不可能再前进一步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就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法则,并通过运算搞清数量关系,逐步掌握其规律,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手脑并用,抓好口算、笔算与估算,以促进大脑思维与综合计算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提高。过早地让孩子们在数学运算中使用计算器代替手工计算,这是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育。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刺激大脑发育的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之一,缺少了它,人的智力就会降低。无论电脑怎样先进,也比不上先进的大脑,特别是手脑并用的速算法,比计算器的速度快得多。可见手工运算在培养动脑能力上的作用是多么必要了。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5

【关键词】小学生 素质教育 措施 全面推进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小学学校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容,实现对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应该主要是对小学生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要求,结合小学生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的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只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锻炼,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过程中,小学学校应该树立素质教育意识,明确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例如,一些小学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片面的注重及格率、提升率和优秀率,把这些作为对小学教师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小学的教师为了符合这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行“满堂灌”的教学策略,在课外组织学生补课,为学生留大量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完全理解教学内容,不利于小学教学效果的实现,也不符合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

2.教学内容不全面。全面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小学学校全面的落实小学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计划,按照规定的课程实现对小学生的教育。一些小学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会考试的学科,对于不需要进行考试的学科不能完全落实。而且,学校比较重视语文和数学这些基础学科,对于思想道德和体育等学科不够重视,师资力量不足,致使这些不被重视的学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全面的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3.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的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些小学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全面的实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教学知识的传授,不能实现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达不到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例如,小学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片面化,只重视智育,忽略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存在为应试而教育和为应试而学习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1.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下,小学学校应该在应试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实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学校应该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进行明确。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缺乏清晰科学的内涵,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解,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一些小学学校错误的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实现对小学生的减负,给学生一定的权利;还有一些小学学校只是做“面子工程”,并没有完全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在实施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小学学校应该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进行明确,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

2.学校明确对小学生的教育目标。根据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和内容,小学学校可以设置有效的小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例如,小学学校为了贯彻实行素质教育,确立了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学校顺应我国的教育潮流,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从不同的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例如,小学学校一方面根据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求,增加音乐、体育、美术和思想品德等可侧很难过,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转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为启发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深入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完善和改进,大量的应用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思考。德育对小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全面推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学校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国心等。

三、总结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根据目前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现状,制定有效的措施,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对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推进,才能提高我国小学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教学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6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分析;问题研究

一、目前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城市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在很多偏远落后的地域小学教育还是无法有效的普及,由于学生基数的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里的小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读书梦可谓是难上加难,十几个山村相邻几十里才可能有一个小学,由于交通不便小学中的一个老师可能要教几十个学生几门课程,或者一个几十人或者是上百人的小学校只有几个老师而已,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时小学校资源严重匮乏,优秀的教学骨干教师数量有限、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应用有限,教学环境较差这些都严重的限制了小学生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其他地域小学生教学的环节当中,老师过度单一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严重匮乏,导致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由于在教学资源的分配环节当中,优秀的教育人才没有针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补充,造成师资力量搭配的不均衡。同时,地区性的***门没有针对地区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引进机制,没有和教育发达的地区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势共享和教学力量的优势互补,造成教育水平分配的不协调,这些都严重的限制了小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在课堂素质教学中,小学生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课程目标”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批判性、创造性的过程。努力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地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增强素质协调能力。同时小学生的素质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课堂的素质感受体验,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感官体验作为学生兴趣培养的第一要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的传统美德,塑造学生个体内在的价值观念,影响其做人做事的逻辑辩证形态,充分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观念,优化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如何建立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体系

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要想充分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化教育水平和小学生的素质水平不仅需要***府、学校、地区、教师等教学主体的转变,更需要均衡搭配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让偏远地区的小学生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府出面作为行***的引导示范面对社会上的优秀骨干教师提出优厚的条件鼓励教师到偏远地区去支教任教,作为贫困地域的行***主体,当地***府要充分发挥***治带头作用与教学优秀地区组成教学资源的高低搭配,形成优势互补,引进先进人才到本地去来引领教学工作。在寻求教学资源统一搭配的前提下,要着重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跳出传统教学思路的束缚;创新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打造新型化的课堂教育模式。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资源组成上的优化搭配,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不光是教师的思想要跳出于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还要与新时代教学理念进行融合,要从思想逻辑的角度对教学理念进行深刻的判断,要把高效的教育方式与卓越的教学思路进行分化协调,按照稳妥创新的思路对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深刻的认知,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案进行人性化多维度的系统教学。在教学资源的优化搭配方面各个学科要根据传统的教育教学要求,结合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个性教学体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与教育手段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对学生进行多方式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学习乐趣,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越强,注意力越高。所以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时刻注意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并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兴趣与需要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它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学习才能愉快,才能有乐趣,而人只有在愉快和兴奋的状态下,才会具备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用一些变换并且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语

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有着重大地影响,只有全面提升教学资源配置水平,吸引优秀教师支教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针对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转变教学思路,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对于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协调均衡发展区域师资力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才是提升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意志力培养

一、小学生素质教育中意志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意志又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意志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一,意志影响着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小学生在进行认识活动(主要指学习活动)中难免会面临困难,这时则需要作出意志努力。假如没有意志行动,那么小学生就不可能有认识活动,同样学习任务也就不能得以顺利完成。第二,意志能够有效控制不良情绪。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小学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意志坚强的学生则可以凭借意志力来控制这一不良情绪,从而使行为服从理智,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第三,意志对小学生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人的意志特点将成为其个性特征的一个方面,P于意志的名言有很多,比如:战国时期的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也有句名言:“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等,可见意志在人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在当前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小学生意志力培养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加强小学生的意志力培养更是时代的要求。

二、对小学生进行意志培养的措施

(一)从小着手,进行意志的培养

意志行动是有一定目的的行动,在实践过程中,要想使行动坚持下去,那么目的则一定要明确。在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实践来进行的。在实践中提高他们对活动目的性的认识,从而为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提供帮助,这是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在进行道德信念和理想培养时,要从小抓起,不能有精神上的松懈,虽然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年纪尚幼,但他们此时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正在逐渐萌发,这个阶段可塑性比较强,所以,要从小着手对小学生进行理想和信念的培养。在升入小学后,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来对他们进行培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强他们理性和感性认识的体验,比如参观活动、听寓言、故事等。另外,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儿童学习、工作的具体目的与国家长远目的的共同点,并以此将两者紧密结合到一起,从而开创出新的教育模式,既照顾了小学生在此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赋予了教育新的意义。在对目的性进行培养时,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并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这样以来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是极好地锻炼和培养小学生意志力的手段。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人物可以从科学家、发明家、******、英雄以及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中选择,这些人物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而这些人物形象生动具体,有着浓重的感彩和强烈的精神感召力量,这些都是很好的榜样模范。除了这些还可以从优秀的学生中去选择,这样比较贴近生活、学习,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另外,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换言之,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为,在学生心中教师是完美高大、知识渊博,甚至可以和“神”比拟,所以,要想培养好学生的意志力,教师一定要做出表率,充分发挥好教师榜样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存在的个体,他们的意志力发展水平也不尽一致,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日常培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找出每个学生的薄弱的地方,做到因材施教。在进行培养时要制定出几套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选出最为合适的一个。给他们布置相关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并在他们执行解决过程中给予他们鼓励,使他们能够不畏困难,勇于挑战,从而使意志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加强学生意志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小学生的意志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意志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做到严格,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授课内容则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既要有学生感兴趣的,又要有学生不感兴趣的,课后作业则要求学生***完成,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手段。这样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解决困难的能力,最终意志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组织小学生参加劳动活动和体育活动。参加劳动可以让他们对劳动有个更深刻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增加他们的耐劳性,锻炼他们的意志。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小学生的体质,进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例如打球、赛跑等项目可以锻炼他们勇敢果断、坚韧顽强及自制力等良好意志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意志品质在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树立起正确的教育培养态度,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将相关培养措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工作,真正地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从而才能更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萍.小学生素质教育中意志力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6).

[2]邵明利.小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J].学校***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6(5):76-77.

[3]叶升.小学生意志力培养方法的实践研究[J].教育探索,2001(10):78-79.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素质; 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师针对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改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态度。

一、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

教师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做为教学目标的一个重点,增加实际上的内容,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像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都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较好的帮助,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1].

例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局限于知识讲解,对知识的运用、转换等也要提炼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跟随教师引导形成好的逻辑思维,知道数学知识是怎么回事、能熟练运用。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是教师每日坚持才能逐渐提升的,不能过于急切,要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同时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好的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

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发展有较好帮助,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智力开发、智力锻炼的内容,增加了教学厚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逐渐加深,并提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理解能力,调整学生的学习思路。

二、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

教学改革后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善,同时也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发展,这也是教育的一个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新***策的推动下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才,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局限性。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能调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出发点,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方向,并进行自主学习[2].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好难点重点,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其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情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思考,随着数学知识的推进,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向进行明确,提高学生每日学习的目的性。

学生的目的性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探索欲、数学技巧运用等都有很好的帮助,减少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迷茫感。现代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最缺乏的就是目的性,教师在新***策的推动下注意到了这点,并加强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形成主动探索习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这里得到加强,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增加实践性内容

增加实践性内容能提高生活与数学教学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将生活中的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解决。实践性内容是为了加强学生数学能力提供的,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好的加强效果。学生在实践性内容中对数学知识运用、自我判断能力、事物间的转换能力等都能有所锻炼,提高了数学教学的实践意义[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更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效率。

例如,数学测验中的"看***计算"内容,题目中有多棵树的***片,***中有一条小路,路两旁分别排列着不同棵数的小树,下方为学生设置了¨Ο¨=¨( ),问题为:一共有多少棵小树?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学生脑海中可以进行场景上的转换,也可以直接进行数学上的加减法计算。教师利用这样的题目引导了学生对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进行了双方向转换,加深了学生对加法计算的印象。

增加实践性内容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路径,提高了教学的实践意义。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改善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况。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改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教师、家长的依赖,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真正的主导者,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增加实践性内容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生活、数学知识有了新的定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保障教学的科学性

保障教学的科学性能为学生安排出更合理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提高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综合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改善了常规教学方式,让教师树立了科学的教学观念,减少了占用其他学科教学时间的情况,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例如,教师可以对教学结构进行规划,对每节课的每个步骤都细分,控制好教学时间,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思考。教师还要减少占用其他学科上课时间的情况,让学生在音乐、体育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增加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获。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结合为学生全方面发展提供了帮助,改善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待教学的思考也发生了变化,提高了教学的合理性。教师将数学教学与综合素质教育进行融合,调整了教学结构,增加了教学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懂得更多,改善了学生盲目学习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杨秀敏。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结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8):73-73.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9

一、在情境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所谓的情境体验是指将文本中所描绘的情境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在直观的展示中感受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形成一定的语感,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在观看后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且,在这样的动画展示中,形象的视频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文本情境的重现也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语感,进而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效率。

二、在自主表达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自主表达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指让学生在组织语言、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价值,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演讲活动或者是复述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去准备,然后给学生搭建表达和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还以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将基本的语文知识点讲完之后,我组织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鼓励学生自选角度进行表达。当然,复述不是背诵,而是要自主组织语言来讲述故事发生的过程、结果,同时,对学生表达能力和语感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促使学生在自主的表达中重新认识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并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广泛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提倡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阅读教学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题的解答能力,导致学生的语感根本得不到提高。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逐步形成语感,提高学习能力。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在比较相似文本的描法、写作角度、语言运用等方面来帮助学生形成语感,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授课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鼓励学生在比较中形成语感,同时,也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做好保障工作。

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需要学生在平时各方面的学习中不断培养的。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来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教育;激发培养how 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o stud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al education

【abstract】train high-caliber trans-century talented person, not only being demand of times to us , being also our every obligatory educational worker duty. how to 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o stud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al education , be to lay bare the important problem before our every mathematics teacher. implementing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o stud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s one system , complicated proje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needs to judge by syllabus , improves quality all round according to pedagogics , psychology principle teach the student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key words】mathema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arouse culture

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不仅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且也是时代和祖国对他们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渗透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①指导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观察习惯、思维习惯、自学习惯、听课习惯等。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等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综合教育过程。③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勇攀科学高峰的品质。正如苏霍姆林斯所指出的:遭遇困难才能给人打开通往幸福之路。我们要循序渐进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训练,使学生苦中有乐,乐在其中。还要以陈景润、高斯等数学家,为科学勇于献身的事例,激励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培养学生远大志向。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下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这是心理学家已研究成功的经验。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以抽象思维,而学生心理发展有如下特点:感知的笼统,不精确性;感知的目的性、有意性、持久性差;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都要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景教学等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同时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针对他们和这一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以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2.1课始,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与兴趣是紧密在一起的。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

所以,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在每节课的开始,都会精心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意在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它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时,我针对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特别牢这一特点,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分别来了哪些客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说道:“大象伯伯今天也要过生日了,请小朋友看一下,他家来了多少客人呢?”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争着说自己的发现。这时,我抓住时机又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因为这情景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又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气氛显得尤其热烈。对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后面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2.2课中,创设合作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在认知过程中只凭借老师的讲解来获取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真正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一目的。并且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单独动手能力还比较弱,比较乐于和同伴共同来做一件事情。这个实践活动我一般是采用变“单独学习”为“集体合作”。

2.3课末,设下悬念,让学生自觉地去探索生活与数学领域中的知识。课末设、留练习,是教学流程中最重要的组织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学以致用,用以入情,为此,我们在课末设、留练习时,讲究适时性,适量性的同时,还要讲究“妙”设,“妙”留。要妙得融悬念、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也就是说;我们在课末设、留练习时,要坚持以生活与实践相结合、文道统一的指导原则进行编设和拟留,要尽量避免机械的、无效的、单一的重复性练习,要让学生从悬念的练习中获得知识,学到方法,以勾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悟出科学之道。

3转变传统专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3.1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技能。采用“解决问题”序列的教学过程,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生素质教育10篇

学习

市场监管所工作计划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监管所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市场监管所全年工作计划表,市场监管所2023年工作计划。针对网上注册登记营业执照以及网上审核企业年报制度等要求,我所积极适应职能转变,学习新***策,掌握新本领,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为进一步做好辖区

学习

校外培训机构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校外培训机构10篇,内容包括校外培训机构故事大全,校外培训机构的测评。3.做好重点人群摸排。各校外培训机构要全面摸清本机构教职工及家庭共同生活成员出行、接触人群情况和身体状况,建立台账,落实责任,开展全员健康摸底调查,落

学习

创业者素质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者素质10篇,内容包括创业者具备素质的例子简短,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总结。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陈立辉先生告诉记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首先,创业者要具备的就是胆量、胆识。的确,创业是把双刃剑,成功和失败皆有可能。

学习

新闻本科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新闻毕业论文。

学习

我的教育小故事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教育小故事模板,内容包括教育小故事范文10篇,我的教育故事案例模板。通过这次家访,我深深地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和不易。但又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学习

大学生素质拓展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素质拓展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素质拓展1000字,大学生素质拓展内容范文。3、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该与学分认定结合进行。二、主要做法1、向同学们阐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性以“旨在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按

学习

青少年素质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青少年素质10篇,内容包括青少年素质提高的范例,青少年的十大素质。动漫艺术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意义重大,我们需要怎样引导动漫艺术往正确的方向发展?2004年,中国台湾导演王童执导,由北京儿艺宏广动画有限公司等共同制作摄制的3维

学习

师范生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师范生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师范生有毕业论文嘛,师范生毕业论文数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特征日趋明显,大学毕业生这种高等教育的特殊“产品”已成为人

学习

本科学位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学位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本科学位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100篇。2.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论文装订顺序如下:(1)论文封面:使用网络教育学院统一提供的封面,不得使用复印件,并将封面上的有关信息填写准确、完整、清晰;(2)论文评定纸

学习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博客,小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简短。所谓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某一事物或对象的具体事实所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是评价的本质特征,在

学习

计算机培训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培训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二级培训,计算机培训教程完整版。始终坚持学员至上、质量为本、注重实效为工作原则,采取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交互进行,集中学习与个别辅导相互配合的教学方法,并实行这期没有学会下期延学,晚上不能

学习

中文本科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文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本科学生论文10篇,本科十篇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应用型本科的视阈中,我们来探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问题。视阈的设置便于我们能在一个具体的议程中,建构一个理想的模式,由此观察话题存在的现实

学习

本科论文要求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论文要求10篇,内容包括本科论文内容一定要真实,本科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多少。(1)教学体系安排中的取舍。法理学教材内容繁多,以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理学》为例,全书分为六编:导论、本体篇、发展篇、运行篇

学习

管理本科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管理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2.1对教育环境新常态认识不到位从外部环境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换代、调结构优化重组

学习

素质教育平台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素质教育平台10篇,内容包括素质教育平台官方的网站,素质教育平台怎么公示。陈经纶中学自2002年起,就一直抓住示范校建设发展的机遇,本着示范校建设永无止境、永不停步的办学追求,在全面推进学校个性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保

学习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论文。2.教学资源缺乏人力资源方面,高水平科技教师短缺。在我国,高水平的科技教师非常短缺,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年长教师过去因条件限制,并没有接受过专门

学习

小学生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论文完整版,高中论文十篇。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无论是性格还是特长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

学习

小学生家长会发言稿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家长会发言稿10篇,内容包括家长会学生代表发言稿小学生,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小学生。我是三年级周若曦同学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次机会,能够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这个话

学习

小学生副班长竞选讲稿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副班长竞选讲稿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竞选副班长的优势怎么写,小学生副班长竞选。首先,我有信心当好副班长,我的学习成绩不算差,我还要带领和帮助同学们共同提高学习成绩。使我们4(5)班这个集体不断前进,不断地取得胜利。其

学习

小学生科技创新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科技创新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学生科技创新推荐理由。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生的培养方向将逐步减少死板的课本教学、大量繁重的纸质版家庭作业,增加科技创新方面的拓展活动,这样一来减轻了小学生

学习

小学生课外阅读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课外阅读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导读,小学生课外阅读训练300篇。1、立身以读书为本读书与做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

学习

小学生音乐教学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音乐教学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音乐1至6年级教学专题,小学优秀音乐教案20篇。在国外,音乐教学已成为1种快乐教学。他们把音乐课程赋予音乐教学以新的含义,他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并不断引发、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