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的故事10篇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1

南郭先生溜到出城市后非常闷闷不乐,刚刮起狂风又下暴雨,便逃到附近的一间破庙里。他边抖走身上的水珠,边心想:“哎,真想不到这么快就露出马脚啦。但是,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我没有一技之长呀!”可能是太累的关系吧,说着,说着,便睡着了。第二天清晨,一声鸡鸣把南郭先生从梦中叫醒。他揉揉眼睛,打点好一切便出发回乡。正当你踏出破庙的第一步,一只小鸟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只是刚学飞的小鸟,翅膀还没长大,不能飞,所以掉在地下。南郭先生刚想把它捡起,放回树,不料那只小鸟却啄了他一下,好像在说:“我不用你帮,我要学一技之长,我要飞!”终于,那只小鸟可以飞回树上了。南郭先生觉悟了,他决定学好等将来再回皇宫吹竽给齐文王听。

所以,他回到家乡后,把赚回来的银两交给了妻子,便二话不说就到各处寻找吹竽高手,拜师学艺。

时间一眨眼就快过了三年。南郭先生还没找到“师父”,正在上“云道观”找。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上到“云道观”。他找到了隐居多年的“白须”师父,向他拜师学艺。“白须”说:“学竽非一日之成,要苦练皆可成。”南郭先生为了学成一技之长,毫不犹豫答应了。可是好景不长。南郭先生本对音律一窍不通,已经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学会。但是,如今南郭先生却不能掌握“放洞”他是有点小聪明的把七个音阶刻在竽旁,再进行苦练。

日复一日,年复一日。无信纸是严寒还是炎暑,他都苦练。可是,人的手指被冻僵了。他泄气了,心想“一技之长?没有也无所谓,还不照样过?”当你想回那只小学飞黄腾达时候,重新鼓起勇气学。

终于,他学成了竽,得到齐文王的庞爱。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2

南郭先生逃离之后,就靠着在宫里得到的一点钱逃到国外过安生日子去了。

可是像南郭先生这种人,怎么会在国外立足呢?果真,南郭先生的钱用完了,结果沦落街头。

一天南郭先生正靠在墙壁旁睡得正香,一位商人走过,见他可怜,就收留他,让他当自己家的管家的助手。可南郭先生什么也不会呀!幸好这位商人的管家是个心地善良得人,怜悯南国先生,包庇他。就这样,南郭先生天天吃喝玩乐,无所是事,靠着管家过着昏昏噩噩的日子。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3

这一天,他来到了齐国都城,无意中发现街头巷尾张贴的告示,说齐宣王要招聘吹竽的宫廷乐手。他不禁喜从中来:“我也可以去呀。”厌倦了劳苦奔波生活的南郭先生,似乎忘记了自己并不会吹竽的事实,不知怎么就鬼迷心窍起来,做起了进皇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美梦。“心动不如行动”,他当机立断,稍作打扮后便倾囊而出买了一只二手竽,壮着胆子来到了宫门外。

他刚到那里,一个乐官模样的人一看,便问:“您吹竽多年了吧?”南郭先生听了微微一愣,便趁机顺着杆儿往上爬:“哦,哦,也算吧……”“您老还谦虚什么?我一看您这竽上被手指磨得发光的按音孔,就知道您一定是‘曲不离口’。”南郭先生一听,心说,这个旧竽真是买对了,他哪知道我是没钱买新的。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一番说:“唉,我吹了几十年了。”“那是一定的,我这双眼阅人无数,这点还看不出来吗?您去报到吧。”“哦,好,好,好……”南郭先生激动得只差没喊谢谢祖宗了,没想到就这样顺利地拿到了通行证直接被编进乐队。南郭先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心中好不快活。

更让南郭先生高兴的还有呢――那就是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这样,南郭先生就可以像青蛙似的鼓着腮帮子,学着别的乐工那样用手指按着音孔上下滑动,他腆着肚子,头抑扬顿挫地装模作样地吹,还真让人看不出他是个地道的“滥竽”。

就这样一天天下来,相安无事。在休息的时候他也不怎么和别人交流,那些乐工有时候为一支曲子争得脸红脖子粗,他却从不插话。越是这样,那些人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自然,也就把他当大师一样对待。

于是南郭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养家糊口有了保证。

第一年,他几乎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装腔作势上,生怕露马脚,幸亏他装得非常像,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第二年,他不由暗想:齐王,你真是个傻瓜,居然被我蒙骗了,看来,我也用不着用心学艺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一天,齐宣王突然得怪病驾崩。太子齐(mǐn)王登基,南郭先生心中便开始犹豫起来:“我还能混下去吗?”这个念头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直到齐王第一天开始听吹竽,他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不可避免地来临了:他和宣王不一样,喜欢听独奏。于是,演奏时他让每个乐师一一在他面前唱独角戏。

南郭先生坐在那里灵魂都快要出窍了,整个身子都在不自觉地颤抖。不过,幸好乐师多,头一天没轮到他,但他在退场的时候已是汗湿衣衫了。

回到住处,他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地方看来不能再待了。”于是,他收拾起自己的衣服和剩余的银两,在半夜时分,乘着夜色,灰溜溜地跑出了皇宫,逃回了故国。

看来,人要自立,须得有真本事,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虽然可以侥幸混过一时,但终究不可能蒙混一世。当然,这个故事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看人,不能仅靠眼睛,更要注意通过实践来检验,否则,就有可能被欺骗。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②。宣王说之③,廪食以数百人④。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①滥:失实的,假的。 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

②南郭:复姓。 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这里是戏称。

③说:通“悦”,喜欢。

④廪食(lǐn sì):官府供食。

齐宣王好射

齐宣王爱好射箭,而且还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其实,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的强度。

一次, 他把用过的弓给群臣看,当然,这些人都是他的近臣。他们能进入齐宣王的视野,自然知道他是一位喜欢戴高帽子的国君,于是,大家就纷纷夸那张弓强大,更有马屁精跳出来,请求陛下准许他们试一试,齐宣王就答应了,自然尝试者不止一个,大家轮流上,比试一番。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4

在寓言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在教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训练应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在教师安排好的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本文仅结合两个实例谈谈在寓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要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放慢抽象概括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来完成,高年级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a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接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略)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略)b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比较两个案例,笔者觉得,就小学高年级而言,b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a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二、要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5

因为梦想 所以前往

云南是一个风景秀丽且地域风情浓厚的地方,居有二十六个兄弟民族,是许多旅行者、动植物学家、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工作者向往的天堂。用郭亨基先生自己的话形容就是:“这里有情,有景,有意境,它像流水一样的留下来、传开去,世代相传……”郭亨基先生曾经在云南旅居过十五年,他熟悉那里的湖光山色与人文风俗。然而,与云南的结缘,只因为向往,只为追梦,特别是乐团参与电影《阿诗玛》配乐后,他更为坚定,毅然离开了上海合唱团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丰富的生活条件,1965年来到云南。郭亨基先生洒脱地说:“我是自愿的,那时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是被迫前往。”也许,条件艰苦;也许,被人误解;也许,辛酸苦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郭亨基先生从此得到了更好的实践机会。这是他来此地的目的,更是来自他心底的声音。

写在《云岭风情》之前,郭亨基先生深情地表述:“我曾在这里生活了十五个春秋,对于我这个自小学习西洋音乐的人来说,云南音乐给了我民族音乐的传统意识、音乐创作的源泉、民族自信的力量……是这片红土地滋润了我,是这里的音乐养育了我,才有我的音乐人生。”郭亨基先生认为,云南丰富的民族音乐带给他创作的灵感,激发他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心,而这些,源于他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喜爱、理解、包容和信任。一个拥有众多“第一”头衔的音乐人,一个享誉世界的音乐人,一个对祖国文化深深爱恋的音乐人,郭亨基先生执着于今的原因很简单。“我流着中国人的血,我一定要去做让中华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事情,让世界更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一切只源于他对音乐的一份天然的使命感。

郭亨基先生至今已创作改编了五百多首曲目,其中就有两百多首云南风格的,一位资深作曲家将其二分之一的创作,都交付给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可见郭亨基先生对云南的深情与厚爱。阔别云南三十年后,再回到这片红土地,他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关乎云南的作品音乐会,“七彩云南”“云岭风情”等等,他用这深情的晚唱来表达自己的游子思乡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郭亨基先生在传承云南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将西洋交响作曲技法,和现代民族音乐创作新理念融为一体,既有浓c的云南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对音乐的理解因人而异,郭亨基先生心中的音乐乃“心声”,乃“传播深层文化内涵的载体”。他说:“我一直认为音乐艺术要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才能升华为意境,这才是艺术要表现的文化底蕴,以及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技术只是手段而已,音乐最终要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内涵,一种历史文化底蕴。音乐不是简单的咿呀,我要把对音乐的理解,把文化内涵融进去,然后再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理解真正的音乐,继承并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要从民族民间出发,用现代的新技法写时代的心声,由心而发。”郭亨基先生心中的音乐如同云南带给他的感受一样,色彩斑斓地诉说着情谊,又极具特色和文化内涵。《乐记•乐本》中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乃干戚羽旄,谓之乐。”郭亨基先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与先贤如出一辙,这不是历史的巧合,皆源于他们对音乐的深爱,甚至是痴迷,以及人间真情带给他们的感动,民族文化对他们深层次文化心理的浸润。音乐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种情怀,情怀是一种爱与悲悯,郭亨基先生正是带着对音乐和民族的爱上路的,无怨无悔。

郭亨基先生关于云南的作品音乐会,好评如潮,这些对声誉满载的他而言也许淡如云烟,因为他在乎的不是名利,而是音乐本身。《欢舞》、《彩云之南》、《彩虹》、《打歌》、《火把节之夜》、《大理风光》、《滇池随想》等等,这些音乐传达出来的深情氛围才更为他所关注吧。热爱,嬉水,风情,湖光山色,千舟扬帆,椰林古迹……这一切的一切才是他用心用情想要表达的吧!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或舒畅,或昂扬,或激越,似真龙翻江倒海、吞云吐雾;也是在这一刻,没有任何人比他的内心更加地心静如水,他背后的执着与痴迷,就是这样的简单与纯粹。不论是低唱浅吟,还是激越高昂,他调动着你的情绪,仿佛万籁俱静,又如万马齐喑。郭亨基先生的音乐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不只是因为他对云南的情感,更因为他对祖国的情感、对音乐的理解,“这里有情,有景,有意境,它像流水一样的留下来、传开去……”

对于云南,他更希望将其少数民族朴素的音乐管弦化、交响化、民族化的程度,使其升华,用更多人可接受的方式推向世界。他是因为追梦而去的,他是因为真的喜爱和一种使命再去的,如他所言:“我非常愿意与朋友们分享这赤诚的友谊、淳朴的乡俗、粗狂奔放的舞蹈、委婉动听的音弦小调、火塘旁用大土碗盛满苞谷酒倾听老爹的弹唱……”郭亨基先生,因为梦想,所以前往;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因为情深 所以回来

很难想象一个人身上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指挥台上的郭亨基先生,仿佛可以让台下数以万计的人从他身上吸取力量。平和,安静,笃定;惊涛骇浪,锣鼓喧天,健行铿锵。如此独特,如此辽阔,如此情怀。郭亨基先生说:“我从小立志做指挥。”与郭亨基先生交谈,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率真,身上有痞劲,骨子里有倜傥。艺术家灵魂里有这个时代罕见的天真,一如艺术的纯粹。而郭亨基先生的音乐,给人的正是这种简单纯粹的美好,拨动琴弦,涓涓流动,乐动,心动。

郭亨基先生祖籍潮汕,而在上海出生,他不仅仅对民族音乐深情向往,更对缭绕的乡音魂牵梦萦。父亲在时,家里是很多潮汕人在上海的集散地,经常聚集一些潮汕的著名人士。郭亨基先生小时候,就经常听到这些潮汕人演奏潮州音乐。对故乡,对潮州音乐,他并不陌生。郭亨基先生说:“对云南,我是热爱;对潮汕,我是熟悉。”潮州方言现有九个声调,是较接近古汉语的一种方言,在音乐领域被誉为研究音乐的活化石。很多外地人乍到潮汕,耳闻潮语,恍如进入陌生的国度。潮汕方言被称为“鸟语蛇言”,因其轻飘、甜美、多渭音,这与潮州筝柔美、细腻、多韵的演奏风格可谓一脉相承。故潮乐亦被人称之为“绿色音乐”。郭亨基先生说:“潮州音乐是全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音乐品种,但因其独特的音律难以普及,所以也难以走出潮汕,可我懂,而且我懂音乐,所以我更要努力让潮乐走出去。”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潮汕人,更因为他是中国人、音乐人,对此他有一种使命感。

潮州音乐是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是潮汕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特色文化。它既来自宫廷雅乐,又来自民间音乐,它的曲调既高雅古朴,又富有时代风韵,充满着古雅而又鲜活的文化精神内涵。韩愈在《韩昌黎文集》中记叙有“吹击管鼓,侑香洁也”,“侑以音声,以谢神贶”,“躬斋洗,奏音声”等名句,现代的一些音乐家也曾到潮汕考察和采风,从潮州音乐中追索隋唐音乐的足迹和遗响。这些关于音乐,关于文化的种种,便是郭亨基先生要表达的,要呈现给听众的文化涵养。郭亨基先生认真地说:“艺术需要技术,但技术不等于艺术,正如文学需要技法,但技法不等于文学。华丽辞藻堆砌的文章不一定有表现力,一如苍白、没有思想文化内涵的音乐,它难以有持久的生命力。追求音乐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人少,那就我来吧!”

1999年,郭亨基先生第一次应邀来汕参加潮州音乐研讨会,开始对潮州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次年1月份,他写出了第一首潮州音乐作品《感遇》。此后,郭亨基先生频繁奔波于汕港两地,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为潮州音乐的继承创新不遗余力。如他所言:“这是我的音乐使命,我应该做,愿意做。”2004―2009年郭亨基先生写出了潮语无伴奏合唱组歌《故乡月》,这是他的心血,尽管在这之前,他遭受着病魔的折磨,而音乐却成了他最好的镇痛剂。在苦痛中,想的也唯有音乐。无伴奏歌曲在西方是合唱的最高形式,郭亨基先生写的正是潮语无伴奏混声合唱曲,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

《喜迎春》、《月光曲》、《赏月》《一壶好茶一壶月》等等作品,无不凝聚着郭亨基先生的心力。渔歌唱晚的曲调,桃花盛开的风味,浑厚男声的怒吼,细腻女子的清唱……若即若离,游离渐变,讲究“音韵”成为了潮州音乐演奏的精神灵魂,即使在急切地催奏时也不忘从容大度,和谐有序。郭亨基先生用十年的时间,用不懈的创作力和炉火纯青的技艺,维护的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中华民乐的尊严。因为他坚信:“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相信每一个曲调、每一首曲子,郭亨基先生都投入了所有的精力,甚至是“苛刻”,每一个作品都是千锤百炼后的结晶。郭亨基先生说:“自1999年开始学习潮乐起,我就认定,作为潮州人,我应该去创造去发扬潮乐;作为音乐人,我掌握了新的技法,更应该使其具有时代精神,把潮乐推向世界。”保留它的原生态,保留它的一尘不染,郭亨基先生最想要表达是潮汕人的心灵,潮汕人的精神面貌和奋斗精神。海洋文化影响着潮人文化,故他们既古远博大,又绚丽多姿。

不论云南,抑或是潮汕,在音乐的殿堂,郭亨基先生只想歌唱。“歌唱使我快乐,快乐使我歌唱,所以我将快乐同大家一起分享。”郭亨基先生轻轻地唱……

因为使命 所以传承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音乐的演奏者和欣赏者,是它最真诚的朋友。音乐与心灵的沟通让彼此都有了生命力,岁月长河的积淀,更让音乐成为了一种文化,每一次动情的演奏,都是穿透骨髓的温情抚摸。郭亨基先生曾经历过死亡的阴霾,当再一次携手音乐的时候,他更大的愿望是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让自己更是让中华民族音乐的生命长一些、再长一些……

离开绚丽的舞台,挥别赞誉,郭亨基先生严肃认真地说:“音乐需要传承,音乐文化更需要传承。身为音乐人,我们除了自己要做、做好之外,还要将其传开去、传下去,把祖国好的东西传给下一代。同时,我们还要开发一些新的东西吸引新一代。如此,才能将中华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在传承与创新中,让其拥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音乐在音乐文化之中才有持久的生命力,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郭亨基先生对音乐的使命感,蕴含的是他对祖国的感情。上世纪60年代,郭亨基先生就开始进行音乐传承的工作了,早年他曾在云南艺校、云南师范学院等教授学生,现在的郭亨基先生还担任香港男拔萃书院客席指挥,内地的团体他也同样没有落下。无论是专业的院校,还是非专业的院校和团体,郭亨基先生都一样认真对待,因为他总有一个信念:要传播音乐文化、思想和理念,尤其是传播中国文化。他说:“对后代的培养,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很重要、很根本的问题。”

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青丝已经被岁月风霜染成了白雪,唯一不变的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传承的使命。郭亨基先生说:“我执着于自己的人生理念,我庆幸身边的际遇沉浮。”他语气里有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信念,然而,岁月不饶人,还有隐隐约约的黯然神伤,他的忧虑只为中华民族音乐的未来。

在学校、在乐团,在合唱团郭亨基先生都倾尽所能地去教学去训练他们,他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音乐的传承应该有更多专业音乐人的参与,即使忙碌,但音乐传承的理念不能忘记。”对优秀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不是郭亨基先生一个人的使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

当学生们站在最高音乐领奖台的时候;当专业乐团和非专业乐团走上演奏厅的时候;当更多的人接受和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时候……没有其它的任何事物,比这些更能让郭亨基先生感到安慰和满足的了。当他们在国家大剧院唱响《各领》的时候,古老的《诗经》和《离骚》,带给现代化社会的我们,重温的是中国最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最灿烂的古代文化,最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他心里,音乐的传承是一生的事业和使命,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从民族音乐中吸取营养,并以现代的新技法加以创新,赋予民族音乐全新的面孔。他说:“民族音乐也要紧贴时代脉搏,这样才能与时共舞。”

在舞台中心,郭亨基先生的指挥充满了激情;在排练场,他的严厉让人紧张;在台下,他谈笑风生,幽默健谈。他所有的情绪和心情都有关音乐,不论未来的路还有多长多辛苦,相信在郭亨基先生的努力下,中华民族音乐已经被更多的人熟知了,在未来也将被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喜爱和演奏。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6

刘玉春,字慧泉,河北独流人,1860年生,因属猴故海称“刘申爷”。自幼好武,拜前辈李登第、李登善、杨学士为师习通臂拳。刘前辈身高力大,性开朗,喜交游。家贫以为船主撑船为业。那时,运河漕运昌兴,前辈为船主撑船,船行南北不迭,北至通州,南至山东临清、黄河口、河南新乡等地。故前辈与运河两岸武林高手相交切磋武艺者甚多,遇有身怀绝技之高手则躬身请教之。如到沧州会过双刀李凤岗前辈。到德州桑园访问过谢晋德、谢晋汾前辈,以拳脚切磋,二谢前辈不及;又以***法切磋,二前辈以苗刀相对,刘前辈不及。时因谢前辈年长于刘前辈近四十岁,刘前辈遂拜谢前辈为师,谢前辈以苗刀、阴手***授之。

民国初年,直隶巡阅使曹锟于保定建武术营,延请名师为教习,刘前辈被聘为苗刀教习任职八年有余。直奉战后,直系失败,曹锟下野,刘前辈回故里习武自娱,其年近七十余岁。不幸其子中年夭亡,只遗一孙名景云。刘前辈老年失子,贫愁交加,不久病逝。刘前辈在保定武术营时收弟子六人,均为带艺投师。刘前辈对不能成才者不授,行为不端、心术不正者不授。当时,保定武术营人才济济,深得刘前辈看中者仅六人,遂收为弟子,计岳德明、石庆山、肖福善、赵世奎、陈国祥、郭长生。刘前辈所传之通臂拳,使门派昌盛传人最多者仅前辈郭长生一人。

郭长生,字恩普,沧州城内马道街人,生于1896年,逝于1967年。十八岁入曹锟在保定创办的武术营,深得刘玉春前辈器重收为弟子。初跟师兄岳德明学基本功,跟师兄赵世奎学劈挂拳。刘前辈尝曰:“通臂门有些拳可弃之不练,唯沧州来保定之武师所习之劈挂拳,擒羊棍可习之。劈挂拳之劲力与通臂拳相合,可采取之。”后郭前辈武功大进,刘前辈以通臂拳尽授之、并授苗刀、戟、牛角拐、镗、阴手***、左把***、双龙棍等艺。

直奉大战后,曹锟下野,武术营随之解散。郭前辈又为徐树铮、冯玉祥部聘为武术教官,不久归里。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一期教授班。结业后任中央国术馆苗刀教授。1928年10月15日参加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国术国考获最优胜者十六人之列。

同年代师收徒曹宴海。曹宴海,沧州城东卢家园人。曹自幼在本村随莲阔和尚习练秘宗拳法。1928年考入南京国术馆拜郭长生前辈为师习练通臂拳法,郭前辈年长曹前辈6岁,又是同乡,郭前辈坚持以兄弟相称,曹前辈不允,于是郭前辈取来恩师刘玉春前辈留下的练功器械牛角拐,令曹前辈朝器械磕头,遂有郭前辈代师收徒曹前辈之武林佳话。曹前辈参加1929年浙江全国游艺大会擂台比试获第四名。参加1930年上海擂获第一名,遂由国术馆一等练习员晋升为教授。收徒高玉清。高玉清(1908~1981年),沧州市南门外人,习练通臂拳最精,有“快拳高玉清”之称。高参加1936年全国运动会散手比赛获轻量级第一名。收徒郭景春(建伟),郭景春(1916~1986年),沧州市东门里人。1934年18岁考入中央国术馆,习练通臂拳刻苦、功深,参加1936年全国运动会获散手、长兵两项第一名。于是通臂拳大振,方为人知。1937年日寇侵华,郭长生前辈正值归里探亲。不久铁路中断,南京失陷,前辈遂在故里务农为业。郭前辈一生耿直,不慕名利,日寇侵华时驻沧日酋多次派人高薪聘为武术教官,前辈托疾婉言拒绝。1946年郭前辈被天津大直沽国棉一长聘为卫生检查员(实为武术教师)。当时武术室主任鲍宗侠闻前辈之名,遂拜为师。在天津期间收徒牛增华、孙家树、张群炎、李玉祥、狄聚忠、杨华斋、汪士林、曹守义、张建瑞、杨厚亭、洪清澄等人,这些人日后都成为当代武术名家,1950年前辈年事已高,退职还里。前辈一生收徒众多,仅在沧州著名者就有高玉清、郭景春(建伟)、王喜光、刘文兴(忠刚)、郭瑞林、郭瑞祥、刘志周、韩俊元、赵明江、尹树春、徐作泉、、郭忠仁、何金宇、何玉忠、张学敏、郭忠友、孙中运、季梁栋、张建础等人,这些人都是活跃在武术界的大家,且都门徒众多。郭前辈一生治学严谨,因材施教,教武育德,并关心弟子生活。教武视其才,言教身教。凡弟子所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不保守。临终还谆谆告诫众弟子曰:“艺勿轻传,传勿误人。”前辈几十年并未设场授徒,而是视其人单一传授。前辈凡飞言浮躁,骄傲自大,行为不端,心术不正者不教。常言忌以武术为商贾,忌贬低其他门派,各门派都有所长,应取长补短。前辈集毕生精力对通臂拳之光大贡献无比。前辈独树一帜,统一了劈挂拳的各支派,在劈挂拳中加进了通臂拳的腰身、步法、劲力,使通臂劈挂融为一体。为全国武术界刮目视之,称为独具风格的沧州劈挂拳。前辈所创研的劈挂刀,疯魔棍,为武林所称道,尤以苗刀、戟、阴手***,堪称绝技。

郭长生前辈在央馆任苗刀教授,不教其他课程,只教苗刀,对磕头的弟子方教通臂拳、劈挂拳。央馆教员也称教官、教习,一等教习为教授,二等教习为副教授,三等教习为助理教授,下设一等练习员,二等练习员等等。

闫在“缅”文中,编造央馆历史,蒙骗武林界读者,闫为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不惜作践其先祖,对闫的用心必须予以揭露,对闫的谎言必须予以戳穿,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我辈还原历史真相与刘景云前辈的艺业英名无关,在此申明。

闫在“缅”文中编造了三个谎言。第一个谎言是郭,刘二前辈杠胳臂,这纯属胡说八道。郭长生前辈年长于刘景云前辈十几岁,辈分又比刘景云前辈大,怎么他二人竞玩起了杠胳臂?只有闫永发这样的对通臂拳一知半解之辈,才做这样小孩子玩的游戏,你编造

的这种鄙俗的“故事”只能讲给幼儿园的小学生听。闫根本没见过郭长生前辈,对郭前辈的武学文化知者不过皮毛,郭前辈人品之高尚,艺业之高超,头脑之聪慧,凭尔等水平做梦恐怕都想不到。闫在文中竟直呼其师祖名讳,奢谈如何如何,真是无礼、无知到极点。尔等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闫编造的第二个谎言就是郭建伟向刘景云习得“通背拳法”及“步法”。并谎称“1933年”第五届全运会上凭借先进的拳法和步法,荣获全国散打第一名。更有甚者,闫在“缅”文中只对刘景云冠以“先生”,对郭建伟冠以“先师”,对其师祖及师伯大喊小叫直呼其名,闫的道德竟沦丧到如此地步!在此我们要问你闫永发:郭长生是你“先师”郭建伟的什么人?高玉清又是你“先师”郭建伟的什么人?众所周知,武术讲武德,重师承。你把你“先师”说成是“国术馆合一通背传人”,那你“先师”在国术馆又师承于谁呢?通臂拳又是跟谁所学呢?按闫的逻辑“国术馆的传人”也就是在国术馆上学学的,没有师傅。如有师傅为什么含糊不做交待呢?

下面我将闫的“先师”郭建伟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闫所说的“先师”郭建伟是我的师伯,在央馆学习期间名讳叫郭景春,在央馆待过的人都知道,在央馆只有景春,没有建伟。建伟名讳是景春师伯***后回沧州所称呼的名字。请看《沧州武术志》对郭景春师伯的记载:“郭景春(1916~1987年),又名建伟,沧州市里人。郭8岁从师杨昆山习燕青拳法。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去南京中央国术馆为学员。经郭锡山、孙玉铭介绍向郭长生习通臂劈挂拳。因其身细腿长,天资聪慧,练功刻苦,长进甚快,他之技击为馆内佼佼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南京参加武术比赛,获散打之冠。”通篇根本没有向刘景云前辈学拳的记载。再看看后人及弟子为建伟师伯所立功德碑的碑文:“郭建伟先生字景春。沧州人氏,生于1916年,卒于1986年享年七十岁。少年从师杨昆山先生习武。1934年考入中央国术馆,受业与武林宗师郭长生老前辈研习通臂拳。”通篇碑文也没有向刘景云前辈学拳的记载。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闫辈竟将建伟师伯在南京散手比赛夺冠的时间提前到1933年,要知道建伟师伯于1934年时年18岁考入中央国术馆。1936年参加南京武术比赛夺冠。闫竟篡改为1933年,还胡说凭借刘景云的“先进的拳法及步法”荣获全国散打第一名。大家一推敲就全明白了,1933年建伟师伯还在家乡跟杨昆山前辈习燕青拳呢!闫自以为编得天衣无缝,但是狐狸一定要露出尾巴,在2000年闫自己编的小册子《写真通背拳、劈挂拳》中闫永发是这样写的:“1936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通背拳六世传人郭建伟,力克群雄荣获‘长兵’、‘散手’二项全国第一名。”黑墨白纸,闫还说什么?而且在你自己的小册子里也根本找不到建伟师伯向刘景云前辈学拳的记载。故此闰在“缅”文中编造的郭建伟向刘景云学拳、学刀之说纯属子虚乌有,胡乱编造。

目前沧州所有的通臂门的传人都是我祖父郭长生前辈一人所传,郭前辈的亲传弟子健在者众多,通臂拳的历史和轶闻趣事从独流到保定、南京、沧州、天津、上海、杭州,大家都耳熟能详。郭前辈的艺业都是刘玉春前辈亲传,郭前辈跟刘前辈学艺,一跟就是八年。闫竟胡说练得是“通背架子”,难道刘前辈传拳,对自己的徒弟和孙子有别?有真假之分?闫永发抹黑竟抹到刘玉春祖师爷头上,其用心何其恶毒!

闫的第三个谎言就是否定在河北一带传承了几百年的苗刀,将苗刀篡改为“双手刀”。闫永发在“”后期开始习武,初在车辆厂从家父郭瑞林先生习通臂拳、劈挂拳,后从师伯郭建伟先生习通臂拳、在此期间与师叔郭瑞祥先生过从甚密曾以“父子称”。但是郭长生、刘景云诸前辈他根本没见过。闰竟在“缅”文中写道:“永远感激刘景云先生真传绝技双手刀之连环十六刀法。”闫又在此蒙人,还煞有介事地引经据典,不过却道听途说地听错了名字,将武术家程宗猷的名字错听成程冲猷,在其编的小册子里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在此请你记清《单刀法选》的作者为程宗猷,字冲斗。《单刀法选》第一章第一句为“器名单刀”。明明叫单刀,单刀法选,闫竟牵强附会略加包装成了“双手刀”。还将河北连镇杨氏、桑园谢前辈、独流刘玉春前辈、刘景云前辈所传苗刀都变成了双手刀法,并谎称在央馆郭建伟从刘景云得此刀法,这都是弥天大谎。桑园谢前辈所传苗刀古谱现存我家,且应为明代版本。远的不说,谢前辈传给刘玉春前辈的是苗刀,刘玉春前辈和任向荣前辈在保定曹锟卫队教的是苗刀。在武术营苗刀不是为战场杀敌所用,而是曹锟卫队仪仗队的护炮卫士所使。苗刀刀体细长,仪仗队员执刀而立蔚为威武壮观。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中央国术馆编行的《国术周刊》第一百四十六・七期合刊《苗刀考证》中写道:“程宗猷字冲斗者,编成书册,流传至今,盛行于河北一带。有名刘教习者,任***府武术队苗刀教授,据云其术得之以山东德州桑园镇某老师。前中央国术馆教授郭长生,系刘教习密授故其技之玄奥,亦独冠侪辈云。”1986年第11期《中华武术》香港羊公先生的文章《通背拳与刘玉春》中也交待得非常明确:“刘师擅左把大***、苗刀、鹿角拐。”况且作者,也就是杨善耕先生应该是刘景云先生及任鹤山前辈传人。再看看闫自己编的小册子《写真》中关于苗刀部分:苗刀源流、苗刀特点真考、苗刀步法、苗刀招法、苗刀一路、苗刀二路。写的都是苗刀,其中内容都是郭长生前辈传下的东西。根本没有双手刀的称谓。关于苗刀,苗刀一路的内容与单刀法选的内容相近。但苗刀二路为郭长生前辈集历代先贤之刀法编撰而成的实用及常用的刀法,这跟单刀法选又有别。如“黄闷刀”、“抱打劈”等这是单刀法选中所没有的。你闫永发练的苗刀据我所知是在沧州胜利公园跟我的师叔郭忠仁先生学的,怎么苗刀学到你的手里就成了双手刀呢?怎么谎称为刘景云所传,还“从不外传”。你闫永发算“里”,还是算“外”呢?目前全国演练苗刀者溯其源流,一是在保定曹锟卫队刘玉春、任向荣前辈所传。二是在南京中央国术馆郭长生前辈所传。如果师伯郭建伟真的和刘景云学过苗刀,你怎么还跟郭忠仁师叔学苗刀呢?

至此一切都清楚了,闫永发在“缅”文中所写的,都是精心编造的谎言,是别有用心,另有企***的。闫拿古人说事,贬损先贤,篡改通臂拳传承历史,否定沧州通臂拳,被沧州通臂拳门人们讥讽为“带母改嫁”。郭建伟师伯的弟子们同意吗?没有一个同意的!郭建伟师伯生前常跟弟子们讲:“我老师郭爷留下的东西,再过100年也是最先进的。比赛如被别人赢了,我不怨老师,不怨老师传的东西,怨自己功夫不到,接着下工夫。”建伟师伯品德高尚,在沧州武术界有口皆碑。行伍期间,每逢回家探亲,必先到老师郭前辈

住处探望,后回其家探母。建伟师伯生前为维护沧州通臂拳门派的团结做出了很大贡献,反对在门派内部另立山头破坏团结。并常说:“欺师灭祖之人,终不得好报。”闫在沧州通臂各支系门人之间,制造***为其不能明言的目的服务。闫永发的所作所为在沧州已引起公愤。2010年1月14日郭长生前辈的关门弟子张建础先生召集沧州通臂拳各支系传人代表召开了联席会议,建伟师伯的长子郭燕坡兄也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对闫败坏郭长生前辈、高玉清师伯、郭建伟师伯及沧州通臂的名声非常气愤、齐声谴责。大家一致要求通臂门众前辈,将闫从通臂门中清除出去。大家一致表示刘玉春、任向荣二前辈所传之通臂拳、苗刀。不论独流、沧州、天津、上海、杭州的通臂传人,所传承的东西是一家,同门的东西各有风格也属正常,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学习才是正途,通臂拳的东西才能发扬光大。大家都知道,不论什么拳种都讲拳法、功法、步法。闫竟将其割裂开来,故弄玄虚,什么“通天教主”、“血通大功”、“双手刀之连环十六刀法”,什么“单传”、“秘传”、“从不外传”,什么“真正清楚的仍是凤毛麟角”。将通臂拳说得云山雾罩,如般。其目的就是利用虚假宣传,篡改历史,搅乱师承关系,拉旗做皮,假师伯之名另立山头,已达到树他自己的目的。不过郭长生前辈在沧州人心目中是参天大树,闫之流是一两只蚍蜉,闫这样搞来搞去,受到伤害的只有建伟师伯的名声,我师伯的英名就这样被同辈糟蹋殆尽了。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7

滥竽充数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是批评南郭先生浑水摸鱼,当我觉得他还有很多长处,为什么呢?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那时候,中国到处战火纷飞,百姓民不聊生。齐国就有一个南郭先生,因为战争,他父亲,哥哥都战死了,母亲也病死了。家里就他一个人,没有经济收入,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天,他的幸运日来临了:他从一个太监那儿打探到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而且是喜欢三百人的集体演奏,于是南郭先生就想办法混进皇宫去。第一次吹竽时就发现周围像他那样的还有好几个,南郭先生终于放下了半个心。但他还是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天在他睡觉时被抓起来关进大牢,判下死刑,吓得他走路时走几步往后看一下,走几步往后看一下,睡觉时是半梦半醒,还穿着衣服鞋子,方便逃跑。有一天齐宣王撕了,齐泯王继位,他也喜欢听吹竽,但喜欢听一个人一个人地吹,于是南郭先生就飞快地溜走了。

这个南郭先生我觉得他很聪明,但是做人还是要有真才实学最好!

湖南常德武陵区科培教育六年级:陈嘉鸣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8

提起电影《平原游击队》,您一定会想起那位智勇双全、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李向阳。然而您是否知道,李向阳的原型就是原北疆***区司令员、现离休定居于******区河南洛阳干休所的郭兴。郭兴1924年生于河南省辉县高庄乡金章村,16岁参加八路***,后任太行五分区武工队长、辉县抗日***府区长,曾获“太行山特级战斗英雄”殊荣。日前,记者在******区洛阳干休所见到了“李向阳”的原型之一,今年87岁的郭兴。

16岁当上了公安队队长

正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郭兴带领武工队杀鬼子、除***、袭火车、炸炮楼、扒铁路、毁桥梁,打了许多漂亮仗,打出了武工队的威风。司令员、******委对武工队的英雄壮举予以通令嘉奖。郭兴个人被授予“一级杀敌英雄”称号,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获抗日战争勋章一枚。

走路甩开膀子,开口大嗓门,入座时如虎踞龙盘。“那时候何止是双***,我使的是三***,我怀里还揣着一把缴来的小手***,射程只有三五十米,是以防万一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郭兴的英雄气概仍不减当年。“1938年的时候,我才14岁,那个时候日***在我们那一带实行‘三光***策’,杀人放火很厉害。”郭兴出生在河南省辉县高庄乡金章村,73年前的事儿刀刻般印在了郭兴的记忆中。“那时候我就对日本鬼子特别仇恨,不仅是我,我们村里人都特别痛恨日本鬼子。”

1940年的一天夜里,参加百团大战的一支八路***队伍路过郭兴的家乡,郭兴等16人报名参***。“但是指导员要他们15个,不要我,因为我还没有***高。”郭兴说,“他不要我,我就跟着跑。指导员让我回家,我说你不是说男女老少上战场吗?”

屁颠屁颠跟了3天,软磨硬泡了3天,郭兴终于被留了下来,后被分到山西省平顺县抗日***府当起通信员。

之后,因为读过4年书,被公安局新成立的公安队重用,16岁的郭兴当上了公安队队长,带60多个兵。

深入敌巢抓“舌头”

从1941年夏起,华北八路***先后派出“武装工作队”。后来,郭兴被前来检查工作的太行***区七分区司令员***看上了,让他去当武工队长。

郭兴说,当武工队长半年的光景,他们抓住并教育了***30多人,抓到的伪***并送到根据地的有20多个。但是,一个日本鬼子都没抓到,这让他十分着急。

郭兴向敌工部借了3套日本***装,又到分区49团找蔡团长借了3匹马,将目标定在只有两个城门的永年县。“下午4点多钟,我化装成小队长,两个战士化装成日本兵,我们骑着马嗒嗒嗒地就冲永年县西关骑过去了。看到日本小队长过来了,站岗的伪***散了个礼。”郭兴说,当时,他不仅不害怕,甚至还很兴奋。

“到了城门口,两个站岗的日本兵打了一个立正,我二话没说,叭叭两***,打死了一个日本兵,两个战士一起打另一个日本兵。大家听到***声,看到日本人把日本人打死了,十分纳闷。我们就骑马向东城门跑去,见到日本兵就射击,到了东门,也有两个日本兵站岗,一个日本兵问我,怎么城里打***了,话音还没落,我抬手就两***,然后就出了城。”

郭兴他们跑出30多里路,鬼子才意识到游击队化装进城了,十几匹马追出来,郭兴等3人已经到太行山的边上了。这是郭兴带队与日本鬼子打的第一仗,3天后,郭兴从***分区得到消息,此战他们一共打死日本兵3人,打伤9人。《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带领3个队员火烧敌人粮仓的事儿让观众大呼过瘾,“这是电影中最完整的我本人的故事,唯一有一点出入的是电影里打死的是一个伪***队长的爹,我打死的是伪***队长的叔叔。”郭兴对本报记者说。

在飞驰的火车上抓鬼子、深入敌巢抓“舌头”、夜炸洋桥、火烧城隍庙、西王庄截粮、智擒***“贾大头”……郭兴带领的武工队越战越勇,就像电影里那样,好戏连台。

他的事迹传遍了太行山

1943年麦收之后,日伪***倾巢出动,下乡抢粮。抢来的粮食堆放在南关西头艾家行的大院内,准备运往新乡大本营和敌***作战前方。为了切断敌人的供给,郭兴和3名武工队员,先是来到新乡至辉县的必经村庄鲁堡,换上日本鬼子的服装,然后押着一辆马车,马车上装着柴草,柴草下藏着煤油和手榴弹,乔装成新乡来辉县的日***宪兵队,大摇大摆地进了南关街。

车到粮仓门口,一个伪***跑出来,拦着不让进。郭兴从马车上跳下来,嘴里“八格牙鲁”地骂着,抬手就要给他个耳光。随行的两个队员,连推带拉,将伪***架到门旁的一间账房里,一刀便结果了他的性命。进了大院,有七、八个伪***正光着膀子,歪七扭八地躺着歇凉。郭兴叽里咕噜一通,一个队员“翻译”说:“太君让你们集合。”伪***站好队后,郭兴又叽里咕噜一通,那个队员指着一个空屋子,又“翻译”说:“太君让你们到那里休息。”伪***进去后,郭兴随即将门一锁,和队员们一起,飞快冲进粮仓,将手榴弹插在粮袋中间,将煤油泼在粮袋之上,将柴草堆在粮袋周围,一根火柴,粮仓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武工队员迅疾向郊外撤退,不料迎面正和跑来救火的鬼子相遇。为防鬼子怀疑,郭兴示意队员立即分散。郭兴跑进了一条死胡同。他一个腾越,翻过一培小墙,跳入一户宅院。院内有个老头儿,先是一惊,但见他穿着***衣服,随即点头哈腰,满脸谄笑。郭兴说:“我是武工队的,你家有啥衣服,拿来让我换换。”老头儿的脸色变了,一口回绝:“没有!”哪有这样对待武工队的老乡?郭兴警惕了,他掏出***,命令老头儿把衣服脱下来,就在他换衣服的时候,那老头儿穿着裤头就往外跑。郭兴一把将他拉回屋里,看见墙上挂着伪***四大队队长秦守英的照片。一问原来他是秦守英的叔叔,是想跑出去给敌人报信儿。郭兴一***就把他处决了。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打死那个送信的地主老头儿,就取材于这个故事。

在辉县,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次郭兴身穿花衣服,头扎花毛巾,挎个篮子,扮怍回娘家的“新媳妇”,花枝招展地出现在日***炮楼前。3个日***看见了,“花姑娘”、“花姑娘”地叫着,从炮楼内跑出来。“新媳妇”在前面跑,鬼子兵在后面追。眼看快追上了,“新媳妇”把篮子往地上一放,就钻进了庄稼地。鬼子兵没追上“花姑娘”,注意力就转移到了篮子上。他们将蒙着的白毛巾掀去,想看看篮里放的是啥东西。谁知是两个地雷,引线就系在毛巾上。只听“轰”的一声,鬼子兵登时被炸得血肉模糊了。

郭兴勇斗顽敌的事迹传遍了太行山的村村寨寨。1947年元旦,任司令员、***任***委的晋冀鲁豫***区发表通令,嘉奖郭兴率领的武工队为“模范武工队”。中共太行三地委也作出决定,号召“边沿各县开展郭兴运动”。新华社记者朱穆之随武工队采访,写了长篇通讯《人民的旗帜——记太行群英会郭兴模范武工队》。***后,作家星夜深入采访,创作了小说《平原游击队》。长春电影制片厂又摄制了电影。自此,抗日英雄郭兴的故事传遍了全国各地。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9

一、概况

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别号蠙衣生,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43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西泰和县一个书香门第。隆庆五年(1571)考中第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 ,随即除为福建建宁府推官、摄延平府事,入为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又督榷南直隶太平府、领凤阳山陵(即明祖陵)事。万历十年(1852)迁广东潮州府知府,四年后督学四川,不久迁为浙江参***、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福建左布***。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万历皇帝任命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兼制蜀楚***事,与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合力剿平播州杨应龙叛乱,彻底消灭了盘踞播州八百余年、世袭了二十九世的杨氏土司,又多次平定贵州苗、瑶起义,以功封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衔。六十七岁时告老还乡,万历四十六年六月十七日(1618年8月7日)去世,卒年七十六岁 。他一生虽久在官场,但读书不辍,"文章、勋业亦烂然可观矣" ,史称他"能文章,尤精吏治","于书无所不读","宦辙所至,随地著书","著述几于汗牛","以为欧阳永叔之后,一人而已" 。据其九世从孙郭子仁在清光绪七年(1881)所作的统计,郭子章的著作当时犹存92种、约数百卷之多 ;至今北京***书馆善本室收藏的郭子章著作还有十一种,均系万历、天启刻本。

《郡县释名》是一部关于万历时期两京十三布***使司及其所辖各府、州、县名称来历的著作。书前有浙江宁波府人王佐撰《大司马青螺郭公郡县释名序》、郭子章自撰《郡县释名序》,别序收录王伯厚(应麟)《地理通释序》、罗长源(泌)《路史国名记序》。该书体例以布***使司(省)为纲,各篇冠以省名,如《北直隶郡县释名》、《江西郡县释名》等,其余依次类推;北直隶、山东、江西、广东、广西五省还有小序。

关于地名,郭子章有一段著名的言论:"意者地之灵、人之杰,不尽系名称耶?地灵人杰,则以曲阜、驺人而生孔、孟;地薄人悍,即以元城、陇西而生莽、卓" 。所以他很早就对地名产生了兴趣,他的四个儿子孔建、孔延、孔太、孔陵分别是他在为建宁府推官、摄延平府事、督榷太平府、领凤阳山陵事时出生的,均以当时出生的地名为名。他还认为:"紫贝玳瑁之邑使之黩货,天涯海角之邮令人惮远,获嘉大庾之号令人竞武" ,因此很早就立志探索地名的渊源。万历十五年,郭子章督学四川,5月16日来到重庆府大足县,"问诸生'大足'义,举山中巨人迹对,又谓土肥人富,乃称大足,俱曲为之辞",他写道:"考总志:唐有大足年号,郡邑以年号名者种种,如仁寿、崇庆之类,安知大足不以年号名耶?" 。但是,"班书西汉有《地理志》、东汉有《郡国志》而略于释名" ,刘熙《释名》则"于郡国缺略不详" ,加上"职方春秋有疑,班志孔疏且漏,皇甫谧、颜师古多误" ,于是他发愤著成了《郡县释名》一书。此书的写作,大约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各省释名系陆续撰成,他在《郡县释名序》中曾有"久而成帙,名曰《郡县释名》"的话,在《江西郡县释名序》中也说:"予既释宇内郡县名,而江右未著,归养子陈,乃为捉笔",在《广东郡县释名序》中又说:"予既草宇内郡县释名,惟两粤未就,归养稍暇,取二省郡国志足之"。北直隶、江西、山东、广东、广西五省的小序之末均自署"万历甲寅长至日泰和郭子章撰",万历甲寅为万历四十二年(1614),当时郭子章已是七十二岁高龄了。据郭孔延编《郭青螺年谱》该年称:"公辙迹半天下,凡过郡州邑城名,必审问之,久而成帙,两浙、河南、秦、晋、楚、蜀、闽、滇俱已刻,惟南、北直隶、山东、江西、两广至是时始成,集十五册,王中丞大蒙先生手校付梓,公为序",全书至此始成,刊行问世。郭子章在书中写到贵州贵阳府广顺州云:"本金筑安抚司,万历三十年巡抚胡桂芳题设为广顺州,义未详" ,据《明史•地理志》,广顺州系万历四十一年所置,时郭子章已闲居故乡。这是书中出现的最晚的一个地名。

关于《郡县释名》的版本,只有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刻本,板框15cm×27cm,每页16行、每行19字,全书661页,总计有20.09万字。大陆地区仅北京***书馆、上海***书馆、华东师大***书馆三处收藏 。笔者均已前往三馆校阅过,其中北***藏本已缺前序和北直隶(上、下)、南直隶(上、下)、福建五卷,上***藏本的广西部分系抄配而成,而华东师大藏本缺《北直隶郡县释名序》。未见有清刻本,这可能与清朝的文化***策有关,书中称女真为"女直",把建州女真蔑称为"建夷",称元朝为"胡元",以辽金元为"夷狄入",这对以金朝继承人自居的清廷来说,最为忌讳,故此书不遭禁毁能流传至今已是万幸了 。民国迄今尚无翻刻、整理或点校本问世。大陆以外,则仅见傅斯年***书馆 、日本内阁文库有藏。

关于该书卷帙,康熙《西江志》(即白潢《江西通志》)作40卷,《四库全书总目》、《续通考•经籍考》、光绪《吉安府志》、台湾版《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均作26卷,而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悉著录为16卷。清人邵懿辰说:"《郡县释名》五册,明郭子章撰,有刊本,《存目》二十六卷,云不佳" 。光绪《江西通志》(刘坤一主修)著录该书后还附有一段案语:"《郡县释名》二十六卷,郭子章撰。谨案:《明史•艺文志》作十六卷,白志作四十卷,今从四库目录",则知邵懿辰、刘坤一等著录该书时根本没有查核过原书。今据上***、华东师大藏本细目:北直隶、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云南各分上、下二卷,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各为一卷,合计26卷。则知康熙《西江志》、《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著录有误。

二、地名学的探索

郭子章在江西境内地名命名情况时说:"大都江右之名不出山水、人物,则出年号、祥瑞,于义无甚玄" 。据《江西郡县释名》上、下两卷统计,江西全省***区有山水地名19个、人物地名4个、年号地名3个、祥瑞地名16个,总计42个,占被释江西地名80个的一半以上。可见郭子章的这个归纳抓住了要害,是很准确的。他还在地名学的许多领域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关于因水为名,郭子章有触类旁通的总结。他在河南开封府临颍县下写道:"颍乃一方之大川,故郡曰颍川,州曰颍州,而县曰临颍、颍阴、颍上,皆取此水为名"。浙江杭州府海宁县:"杭州之海宁、嘉兴之海盐,俱濒海煮盐,壤地相接,故古今邑率多通称"。

2、关于地形地名,他在广东肇庆府高明县下说:"南地渐高,如高要、高凉、高明,皆此义也"。指出"高"是指较高的地形。在云南寻甸府下云:"或云,云南名甸者甚多,恐故甸名也",也点出了云南地形的主要特点;而福建沙县因"县多沙洲"而得名。他曾注意到北方以"丘"命名的地名,在山东东昌府丘县下说:"以丘名县也,两汉书山东郡县称丘者不一。"

3、关于物产地名,郭子章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山西太原府榆次县下说:"晋地宜榆,故榆社、榆城、榆州、榆林率以榆名,不独榆次已也"。他曾注意到两湖之地多以"麻"名的情况,在湖广辰州府麻阳县下云:"楚地以麻名者多,如九溪有麻山、麻潦,沅陵有麻伊溪,卢溪有思麻溪,源出思麻山,大都其山多产芝麻也"。同时,他也注意到广西太平府土司有茗盈、全茗二州:"考南宁府西六十里,有都茗山,注云:山皆产茶。岂茗盈、全茗皆产茶耶?"又在柳州府上林县下总结道:"广西有三上林,一属宾州,一属田州,一为上林长官司,义俱未详。《释名》云: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西粤山林森聚,岂谓是耶?"郭子章就是这样连串地总结地名得名渊源的。

南郭先生的故事篇10

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隐居临安郊外牛家村的忠良之后郭啸天、杨铁心家遭横祸,被与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勾结的南宋官府害死,已怀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杨夫人包惜弱也双双失踪。噩耗传来,郭、杨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处机怒不可遏,对杀害郭、杨的凶手进行追杀。丘处机相约江南七怪一同寻人,由自己去救助杨铁心妻子包惜弱,并各自将两家的孩子郭靖、杨过教养成人,十八年后重会嘉兴。

光阴飞转,十八年之约将至,江南六怪带郭靖南归,为了让郭靖历练江湖经验,六怪命郭靖先行,自己尾随其后。郭靖赶到张家口,与女扮男装的少年小叫花子黄蓉邂逅,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

二人历经种种奇遇、巨变,在第二次华山论剑时,郭靖与因误会出走的黄蓉再次相逢,和好如初,最终结为一对武林侠侣。

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作品欣赏

那书生仰天大笑,半晌方止,说道:“好,好,我出三道题目考考你,若是考得出,那就引你们去见我师父。倘有一道不中,只好请两位从原路回去了。”黄蓉道:“哎哟,我没读过多少书,太难的我可答不上来。”那书生笑道:“不难,不难。我这里有一首诗,说的是在下出身来历,打四个字,你倒请猜猜看。”黄蓉道:“好啊,猜谜儿,这倒有趣,请念吧!”

那书生捻须吟道:“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黄蓉伸了伸舌头,说道:“文武全才,可了不起!”那书生一笑接吟:“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却掩半床无所有。完名直待挂桂冠,本来面目君知否?”

黄蓉心道:“‘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瞧你这等模样,必是段皇爷朝中大臣,随他挂冠离朝,归隐山林。”便道:“六字下面一个一一个十,是个辛字。杏字上加横,下去口,是个未字。半个字加大加一点,是个状字。完挂冠,是个元字。辛未状元,失敬失敬,原来是位辛未科的状元爷。”

那书生一呆,本以为这字谜颇为难猜,纵然猜出,也得耗上半天,在这窄窄的石梁之上,那少年武功再高,只怕也难以久站,要叫二人知难而退,乖乖地回去,岂知黄蓉似不假思索,随口而答,不禁诧异,说道:“这是个古人的谜语,并非说的是区区在下,小姑娘渊博得紧。”心想这女孩原来十分聪明,倒不可不出个极难的题目来难难她,四下一望,见山边一排棕榈,树叶随风而动,宛若挥扇,他即触景生情,摇了摇手中的折扇,说道:“我有一个上联,请小姑娘对对。”

黄蓉道:“对对子可不及猜谜儿有趣啦,好吧,我若不对,看来你也不能放我们过去,你出对吧!”

那书生挥扇指着一排棕榈道:“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这上联既是即景,又隐然自抬身份。”

黄蓉心道:“我若单以事物相对,不含双关之义,未擅胜场。”游目四顾,只见对面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庙前有个荷塘,此时七月将尽,高山早寒,荷叶已然凋了大半,心中一动,笑道:“对子是有了,只得得罪大叔,说来不便。”那书生道:“但说不妨。”黄蓉道:“你可不许生气。”那书生道:“自然不气。”黄蓉指着他头上戴的逍遥巾道:“好,我的下联是: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这下联一说,那书生哈哈大笑,说道:“妙极,妙极!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郭靖见那莲梗撑着一片枯掉的荷叶,果然像个独脚鬼戴了一顶逍遥巾,也不禁笑了起来。黄蓉笑道:“别笑,一摔下去,咱俩可成了两个不戴逍遥巾的小鬼啦!”

那书生心想:“寻常对子是定然难不倒她的了,我可得出个绝对。”猛然想起少年时在塾中读书之时,老师曾说过一个绝对,数十年来无人能对得工整,说不得,只好难她一难,说道:“我还有一联,请小姑娘对个下联:琴瑟琵琶,王一般头面。”

黄蓉听了,心中大喜:琴瑟琵琶四字中共有八个王字,本来确是十分难对。幸好这是个老上联,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爹爹当年在桃花岛上闲着无事,早就对出来了。我且装作为难,逗他一逗。皱起了眉头,做出愁眉苦脸之状。那书生见难倒了她,甚是得意,只怕黄蓉反过来问他,便说在头里:“这一联本来极难,我也对不工稳。不过咱们话说在先,小姑娘既然对不出,只好请回了。”

黄蓉笑道:“若说要对此对,却有何难?只是适才一联已得罪了大叔,现在这一联是一口气要得罪渔樵耕读四位,是以说不出口。”那书生不信,心道:你能对出已是千难万难,岂能同时又嘲讽我师兄弟四人?说道:“但求对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黄蓉笑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这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为草莽英雄作《春秋》(节选) 陈墨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与黄蓉的情爱故事,不仅在这一本书中成为人人羡慕的情感正格,而且也是金庸全部小说中极为少见幸运的结合。

初看起来,黄蓉的聪明机变、家学渊源、武功人品无一不远远超出郭靖,可她偏偏一眼就看中了拙朴憨厚的傻小子郭靖,且一见钟情就此不渝。这一点乍看使人费解,甚而会使一般的读者为黄蓉的选择感到可惜,以为这是“鲜花插上牛粪”云。因为欧阳克的风流潇洒、武功机智无一不胜郭靖多多。实际上,黄蓉看中郭靖,才是真正的慧眼识英雄。郭靖的人品胸襟,决定他能拙胜巧、愚胜智,最后终于走上了华山论剑的大侠之路。这一结合及其意义,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的爱情理想。如曾昭旭先生在《诸子百家看金庸》中所云:

而如此一个灵慧的生命去和刚毅的郭靖相处,是怎样一种情形?我们可以看到,凡在小事上,郭靖总是笨拙困窘。在生生灭灭、迁流不息的现象上随机应变,以显露生命新姿,这本来是黄蓉的当行本色。但一旦遇到大关节,便由郭靖做主,黄蓉从不敢以一言相劝。

在小说中,郭靖这一形象憨厚可爱、鲜明生动、幽默动人。其种种遭遇,可以说全是因拙得福,因朴而得福。同时,这也显现在他的武功之中。他随洪七公练习刚阳纯猛的降龙十八掌,一方面固然他恰恰只能练这种简单而又刚猛的武功,因而郭靖与降龙十八掌,可以说是天生有缘相得益彰。另一层上,郭靖学艺江南七怪,继之又修行全真教的正宗内功,继之又学习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这固然是学艺,同时又恰是学做人。郭靖从而学艺,可以说适逢其人。乃至他碰上了周伯通,与之结为兄弟也是天性纯良这一面的气味相投。

总之,郭靖这一人物形象有其鲜明的个性、现实性及审美价值。比如,蒙古大***压境之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南郭先生的故事10篇

学习

法律在身边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在身边10篇,内容包括法律在身边纪律在心中,法律在身边100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因为迷恋网络,才导致了现在的样子,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破灭了!看来,法律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们假设当初小新遵守法律,就不会出现这

学习

儿童保护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保护论文,内容包括关于幼儿身体保护的论文,幼儿自我保护论文参考文献。这样,农村留守儿童从父母的双亲监护向非亲权的监护或着单亲监护转变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监护的不力。对于隔辈监护而言,这些监护人大都是年迈的

学习

健康成长手抄报内容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健康成长手抄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阳光心态健康成长手抄报,善用手机健康成长手抄报。小学关于食品安全手抄报***片(2)小学关于食品安全手抄报***片(3)小学关于食品安全手抄报***片(4)小学关于食品安全手抄报***片(5)小学关于

学习

客服实习期工作报告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客服实习期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客服实习日志与总结模板,实习期客服工作总结范文简短。但又考虑到以后毕业可能就从事该行业的工作,因此我相当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各种平面设计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实

学习

国庆节黑板报设计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黑板报设计10篇,内容包括国庆节黑板报设计方案,国庆节黑板报美篇。通过让学生分析或评价美术作品,涉足于美术鉴赏领域。使学生在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艺术史知识、艺术表现手段的基本规律及其艺术

学习

求职广告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求职广告10篇,内容包括求职信广告策划,求职广告怎么写。广告版面寸土寸金,没有足够强的实力和足够多职位的大公司是不会登大幅广告的。大公司在招人之前会对公司所有空缺职位都统计出来,的媒体也是强势媒体,像雅芳、安利等跨国

学习

建筑节能概论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节能概论论文,内容包括建筑节能现状论文3000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概论。1.绿色建筑发展与人才培养概况1.1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迫切性绿色建筑作为建筑界应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

学习

如何锻炼手臂肌肉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锻炼手臂肌肉10篇,内容包括手臂肌肉松弛怎么锻炼,手臂肌肉疼痛是怎么锻炼。在篮球所有比赛中都是以投篮得分为目的的。即使有出色的比赛阵容,有组织极佳的进攻战术、良好的传球和运球技术,如果最后关键的投篮失误,也是

学习

商务英语信函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英语信函论文,内容包括商务信函写作英语论文范文,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原则及技巧论文。商务信函写作决定了是否以专业的方式跟买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业务往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商务信函的写作技巧是国际商务人

学习

个性语录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个性语录10篇,内容包括个性语录,装修个性语录。3、我把一切都看透,不是我虚伪,是因为我不想被现实所束缚。4、现实中爱情永远缺货,我才终于明白办不到的承诺就成了枷锁。5、爱情来了,会改变你之前所有的想法。当得爱的深且,你所

学习

儿童灯谜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灯谜10篇,内容包括儿童灯谜卡制作,儿童灯谜动物。威风扫地(打一中草药名)虎力散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草药名)怀熟地红十字会(打一中草药名)九一丹大开绿灯(打一中草药名)&mdas

学习

会计习题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习题10篇,内容包括会计习题搜题软件,会计课后练习题试题及答案。1.美国模式。从相关文献获悉,美国学生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美国大学始终把会计实习完全与日常业余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各学

学习

中秋节的谜语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谜语10篇,内容包括10个中秋节谜语,中秋节谜语大全及答案道客巴巴。桃花乱落如红雨(打一现代作家)谜底——朱自清干一行,精一行(打4字教育名词)谜底——职业中专今日得宽余(打3字数学名词)谜底——正无穷明年可成一把手(打一

学习

小组长工作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组长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小组长工作心得体会感悟,大学小组长工作总结。【工作方面】(1)安排指导教师。经学校安排,各位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安排情况如下(2)听课。这一阶段主要是他听课学习阶段。其中包括听指导老师的课、其他优秀

学习

有声童话故事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有声童话故事10篇,内容包括有声胎教童话故事,有声听书童话故事。声音引入到叙事学当中,通常指“叙述中的讲述者,以区别于叙事中的作者和非叙述性人物”。声音涵盖的面很广,“包括叙述者对人物、事件的态度、认识、判断等,以叙述

学习

有关动物的故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动物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跟动物有关的故事十个,动物故事长篇完整版。“故事”(昔話)的形式特点比较首先解释一下“故事”这一个概念在两国之间有什么区别。日本著名国语辞典《広辞苑》对于“昔話”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i:(

学习

以逸待劳的故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以逸待劳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以逸待劳故事典故,以逸待劳的故事讲解。总结成一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但真正应该进攻的只是少数时间,大部分时间是防守和等待机会,不该出手就不出手。这就是36计中的以逸待劳,没有机会不出手。巴菲特

学习

创业成功故事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成功故事10篇,内容包括创业成功的案例故事,最近创业成功人物故事。专家们的鼓励坚定了梁晓***养狐狸致富的信心。可是,乡邻们却议论开了,有的讥讽梁晓***是想吃天鹅肉,有的说养殖狐狸风险大,弄不好就把钱往水里扔,劝梁晓***

学习

幼儿幽默故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幽默故事10篇,内容包括少儿笑话幽默故事,内涵故事幽默段子。一、故事素材的选择幼儿园男教师在英语故事素材选择的时候,要挑选自己擅长且适合男教师表达的作品。我们以经典英文绘本故事《我们要去捉狗熊》(Wearegoingonab

学习

女生爱听的故事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女生爱听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女孩子最喜欢听的故事,女生爱听的长篇故事。【女】各位来宾,【合】大家上午好!【男】孝心是人性的原始,它的纯洁不含有任何自私的成分。【女】孝心的芳香,是爱的自然芳泽。【男】孝心是生活中的一片

学习

名人成长故事手抄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名人成长故事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名人成长故事手报内容,名人名句手抄报简单漂亮。(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学校的故事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学校小故事100篇,学校里的故事100个。小学生活随着童年的逝去而结束了。一九***年,他和润叶双双考上了石圪节高小。他在全公社的考生中,名列第一。全村人都说他是个念书的好材料。他父亲也很高兴,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