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故事篇1
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爱国主义故事篇2
关键词:乔叟;“两希”传统;文化基因
中***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73-02
一、“两希”文学传统
乔叟生活在中世纪一个很不平凡的年代。自13世纪起,基督教大量涌现的布道词和指导忏悔的小册子对欧洲的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坎特伯雷故事》里许多引言和故事的内容与形式都明显根源于圣经传和布道词传统,包括对《圣经》文本的大量引用。与此同时,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又从未断裂过,中世纪作家们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一文学传统之中接受熏陶,尤其是在人文主义光芒渐盛的中世纪末期,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中的写作手法和叙事结构被更明显地运用在作品之中。因此,可以说在体裁结构、故事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方面,“两希”文学传统都贯穿了《坎特伯雷故事》整部作品。
基督教文学传统中宗教意义和象征意义是处于首要地位的。公元5世纪以后,古希腊的文学文体已经基本被废弃,所以当基督教真正取得了欧洲文化的主导地位,并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和传播信仰的时候,这时期所产生的文学样式势必和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及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例如早期基督教文学中“衍文”的创作就是从附加在圣餐仪式之中发展起来的,而“圣歌”作为“衍文”创作的最早形式,又与弥撒中“哈利路亚”的唱和有直接关系[2]。因此,传播基督教的思想和观念,宣扬基督教教义就成为各类基督教文学共同的主题。作为朝圣文学作品的《坎特伯雷故事》,这段包括乔叟在内的30名香客的朝圣旅程同样象征性地体现了基督教思想和《圣经》的精神实质,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人真正的家园是最初的伊甸园。当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后,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只是为了赎罪,所有的快乐都是虚幻的,转瞬即逝,人类最终的幸福在于天堂。因此,朝圣旅程是灵魂跋涉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回归上帝的怀抱[3]。这段没有返程的朝圣之旅,一方面,象征寻找精神家园的朝圣之路;另一方面,象征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历程本身还远远没有结束,人类回归上帝的路途也还没有到达终点,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考验,这一点对于乔叟生活的人欲横流的中世纪时代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十分深刻的。因而,《坎特伯雷故事》选择朝圣作为叙事框架的宗教意义和象征意义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其中的文学原型在基督教文学中一直处于源泉地位,在世界文学中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原型批评大师弗莱曾言:“由于《圣经》具有丰富的原型内容,熟读《圣经》便成为了全面了解文学的必要前提。”乔叟的作品中就有很多《圣经》原型。加拿大学者谢大卫曾言:“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中所有的故事(也许除了牧师的布道文之外)显然都有圣经原型。”[4]由骑士领头讲述的第一个故事是典型的中世纪“宫廷爱情”浪漫故事,同时也含有《圣经》的原型内容。故事讲述的是两个表兄弟为求得同一位公主的爱情而反目成仇,最后其中一人死于非命。这实际上是影射了亚当的两个儿子为了在上帝面前争宠,该隐杀掉了弟弟亚伯的故事原型,讽刺的是人类被赶出伊甸园后的迅速堕落。在“磨坊主的故事”中,那个大学生为了同木匠的妻子勾搭成奸,竟然用大洪水又将来临的谎言欺骗木匠,让他睡到木桶里去。这个故事明显运用了《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原型,本来上帝是用大洪水来涤荡人世间的罪恶,是上帝用来拯救人类的[5]。然而在故事中,洪水并未带走罪恶,反而成为了寻欢作乐的工具。洪水故事在这里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暗示当时社会人们灵魂的堕落和丑陋。这些故事与《圣经》中的原型相对应并非是一般意义的巧合,基督教文学作为中世纪主流文学对中世纪作家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坎特伯雷故事》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坎特伯雷故事》是中世纪英国文学中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乔叟一改早、中期创作时所遵循的梦幻文学传统,把创作手法转向了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文艺理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综合性地提出了“摹仿说”,及至古罗马的贺拉斯同样主张艺术可以创造性地摹仿现实。乔叟就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一开始就为《坎特伯雷故事》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氛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以人事为先、俗世为重的广阔而又生机勃勃的现实世界。于是我们真就呼吸到了英国春天的清新空气:“四月里空气温酥雨连连,/滋润三月的干旱到心田。/万物的丝丝茎络尽润泽,/绿翠花红的大地遍新色/……。”[6]优美的诗句营造出逼真的氛围,一下子攫住了我们。而紧接着更为细致入微的肖像描写和每个故事中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把已经建立起来的真实氛围向前推进了一步。当英国文学在中世纪走过了四、五个世纪的神话、传说般的王国后,乔叟从古希腊“摹仿说”的文艺理论思想中汲取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于是《坎特伯雷故事》才会出现众多栩栩如生的平凡人物,具有了浓浓的人情味和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
《坎特伯雷故事》除了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中吸收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之外,同时还将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有机整体”的结构传统融入了作品所采用的“框架式结构”之中。有机整体论思想最早散见于柏拉***的《斐德若》篇中,苏格拉底说:“每篇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有它特有的那种身体,有头尾,有中段,有四肢,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体,都要各得其所,完全调和。”到亚里士多德时,他在《诗学》中对有机整体性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分析,他认为文学作品要表现完美就应具有结构完整、大小适度和部分与整体及部分与部分和谐等审美特性[7]。亚氏的结构理论是对当时古希腊文学的一个归纳性总结。不难看出,它是一个封闭体系,部分被严格限制在既定位置上。《坎特伯雷故事》对这种集中整饬的结构传统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框架式结构”的外在框架之中。古印度《五卷书》的外框故事在开篇之始就已***完结了,与中框故事具有明显的断裂性。然而《坎特伯雷故事》却将外框故事一直持续到结尾,使整部作品具有了完整性。其次是内框故事与外在框架之间的渗透融合方面,《坎特伯雷故事》使内框故事与外框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相统一起来,每个故事与讲述人贴合密切,丝毫不显突兀,使得整部作品的内在逻辑性得到了加强。总结起来,《坎特伯雷故事》开篇的“总引”、故事主体本身、各故事前后的引子和尾声以及故事集末尾的作者告别辞,共同构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叙事框架。这样,这部故事集再不是像《五卷书》中故事的简单堆积,而是一部被充分发展了的叙事框架凝结成的结构紧密的艺术作品。古希腊-罗马文学的结构传统把作品中所有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故事集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两希”文化基因
学术界认为“两希”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它们作为文化基因早已深深地渗入到西方文学之中。乔叟生活在中世纪末期,一方面深受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浸染,基督教的思想和观念在其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作为潜流文化力量也一直在滋养着作家的灵魂。
“忍耐”在希伯来人的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圣经》中对忍耐就有大量的论述。耶稣也曾教导信徒说:“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他本人就是忍耐的最高典范。乔叟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对忍耐这种美德是极为推崇的,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就有许多描述。“学士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国王娶了一位名叫格丽西达的姑娘为后,却刻意为了试验她的贤德忠诚,三番五次地折磨她。他先后夺走了格丽西达的孩子,又将她逼回家中。整个故事影射了《圣经》里约伯的故事,真正要赞美的就是格丽西达忍耐的美德。“梅利比的故事”里慎子夫人劝诫丈夫要“记取能忍的约伯”,“我们在遭遇孩子死亡,或是损失了世上的财物,都应该一样需要忍耐”,“你应该坚决地自我克制,一定要用忍耐来锻炼你自己”,并且还引用了圣雅各书简中的话“忍耐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好德性”[8]。忍耐(patience)是基督教信徒极为重要的美德,它使人完美无缺,使人能在灾难与磨练中保持坚定信仰。
乔叟一方面宣扬基督教的美德,另一方面也倡导人文主义精神,掀起了英国文艺复兴的先河。《坎特伯雷故事》中展示了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的荒谬,批判了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压抑,大胆地对爱情进行了歌颂,这种反抗力量明显是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原欲型文化。在第一个骑士的故事中,阿赛脱就大胆地承认了“爱情才是芸芸众生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的法律”,“一个人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9]。古希腊神话中对爱情大胆追逐的故事比比皆是,例如阿瑞塞莎的故事中,河神阿耳法斯为了得到仙女猎人阿瑞塞莎的爱情,不惜变作溪流,一路追随忍受了阴间的黑暗,才最终得到了她的爱。又如当小爱神厄洛斯(丘比特)被自己的箭射中后,对人间少女普赛克炽热的爱在他心中复苏,以致于他不顾他母亲的干预和阻挠,鼓起勇气让宙斯给予公正评判。在骑士故事最后的比武竞赛中,乔叟利用隐喻同样表达了对爱神的崇拜以及对爱情的歌颂。在比赛前,派拉蒙向爱神维纳斯祈祷得到公主的爱情,而阿赛脱却向战神马尔斯祈祷比武胜利从而得到公主,最后虽然阿赛脱赢得了比赛,但是却伤重而亡。毫无疑问,向爱神祈祷的派拉蒙最终得到了公主的爱情,两个人相携到老。乔叟将这个故事安排在第一个,绝不是无意为之,恰恰是因为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潜流的影响,才在开篇之始利用对爱情的歌颂大胆地批判了中世纪禁欲主义。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内容丰富、意义广泛的作品,现实主义、人文主义、世俗化倾向和对生活的歌颂都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离开了“两希”文学传统和文化基因,我们就不可能在传统之上真正理解乔叟这部传世之作,以及他对后世英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5〕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外国文学,2004,(6):93-98.
〔2〕杨慧林.早期基督教文学概说[J].外国文学评论,2000,(3):73-82.
〔3〕向欣.神圣与世俗的朝圣之旅――解读《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双重性[J].法制与社会,2008,(32):212-213.
〔4〕谢大卫.圣书的子民――基督教的特质和文本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4
〔6〕屈平.“从心所欲,不逾矩”――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现实主义新论[J].殷都学刊,2008,(2):107-112.
爱国主义故事篇3
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全民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的出版响应了中央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并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的要求。
《读本》以《国家篇》《社会篇》《公民篇》三个分册,分别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构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理论问题,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读本》对于青少年打下明亮的人生底色,形成向善向上的力量,走好人生发展的每一步,成就高价值的自我,进而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担当,具有积极的作用。
《读本》不仅具有作者的权威性,同时具有青少年读物的可读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并迎合青少年喜欢读故事听故事的心理期待,以典型人物故事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榜样的力量激励并引导青少年去主动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不喜欢说教,不喜欢长篇大论,对遵命阅读有逆反心理,如何调动青少年阅读***治思想类读物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爱上阅读接受教育,《读本》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在儿童文学体裁中有一种青少年熟悉并喜爱的寓言文学,如庄子寓言《望洋兴叹》、列子寓言《愚公移山》,这种文体的特征就是把要说明的道理寓于一个简短的故事中,让读者在情感体认中领悟寓意,获取教益。一则完整的寓言,一般有故事、寓意与寓示三部分构成,故事好比身体,寓意好比灵魂,寓示就是通常放在故事后用来点明主题的文字。薛贤荣是著名寓言文学作家,深得寓言文学寓教于乐的奥妙,在执行主编《读本》过程中,借鉴寓言文学表情达意的优长,大胆采用“故事”本体加主题“点评”的形式,即在每篇简短的故事之后,设计类似“寓示”的“点评”,如《国家篇》,在以“文明”为主题的《***好事做了一火车》《孔子尊师》《商汤用奴为相》《尧传贤不传子》《黄帝的传说》5个小故事后,分别有一段“点评”文字,揭示“***精神”“尊师重教”“天下为公”“发明创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要素“文明”的关系。像这样的故事,《读本》里共有60个,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故事书。
有好的主题,好的故事,如何让青少年乐于接受,仍然需要“给予的艺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大理论成果,《读本》不是通俗理论读物,没有深奥的理论阐述,甚至根本没有理论,用故事讲道理,比直接用理论讲观点更困难。编者尊重青少年大多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身份,借鉴青少年非常熟悉的语文课本的单元编排法,巧妙设计了一个“以故事为主体”的编写体例。以《国家篇》为例,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作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在故事之前,特别设置“题解”“阐述”“颂歌”三项引导程序。“题解”均以一句话“破题”,如“富强即国家富足而强盛;财富充裕,力量强大”;“阐述”均引用的一段话,如对“富强”的“阐述”是:“我们的人们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颂歌”均以核心价值观关键词命名,如《富强颂》《文明颂》《爱国颂》《自由颂》,犹如一首首主题歌,用以凸显与强化主题。在每篇故事之后,又设置“点评”“荐读”“链接”环节,类似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更准确地把握“文明”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亦使结构更至完美,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显突出,阅读更为有趣。
爱国主义故事篇4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践;德育
【abstract】carries on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to the elementary student is the moral educ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is a long-term project, after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needs the general teachers to carry on the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 how will this article discus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o carry on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to the elementary student。
【key words】patriotic education;teaching practice;moral education
金秋十月,正值新中国60华诞,这是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高兴的事。作为一名小学人民教师,在高兴的同时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个很有价值的课题,非常值得研究。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在学习《***大典》一课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多讲一些与***大典有关的事情,让学生深刻地明白:新中国的诞生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到来都是无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勤奋学习,奋发***强,长大后报效祖国,建设四化大业。
2.要利用好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教师要适当地增加有关爱国教育方面的知识。如有一次班会,我就给学生讲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故事,使学生通过听故事深受教育,被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所深深折服。都纷纷表示要向***学习,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学校还要好好地利用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举行讲爱国故事比赛、庆十一歌咏比赛、迎十一书画大赛等。
3.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爱国影片让学生观看
如《***大典》、《南征北战》、《战上海》、《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以及最新力作《建国大业》等影片。让学生不仅要用心去看,还要在看后写好观后感,学校还要进行观后感展示,并评出优秀的观后感予以奖励。
4.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让学生去读
爱国主义故事篇5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故土、对祖国的山河和对人民深厚的感情。是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又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阶段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途径和渠道来开展。我在多年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教育途径。
1.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宣传,让学生了解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可以结合班团会活动进行国情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橱窗等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有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途径,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要做到结合教学讲历史、讲***治、讲传统;结合教学讲爱国民族英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结合教学讲***先烈的丰功伟绩;结合教学讲爱国主义理论、远大理想和艰苦风斗精神。并以此为基石,从小灌输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3.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凸现爱国主
义情感教育
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规模的教育活动,如举办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片展览、请老红***讲***故事、清明节组织学生到***陵园扫墓、举办"红五月"诗歌朗诵和"庆七一"文艺汇演、"一二、九"歌咏比赛、国庆节观看历史影片等活动,形成高雅的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挖掘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如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教育合力,升华青少年爱***和爱国的真情实感。
4.编撰乡土教材,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乡土教材之中
爱国主义故事篇6
研究这个符号系统的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的事实,譬如对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相差甚远的解释和理解;外贸商品的文化性因素的滞销;艺术作品的思想争锋;日用产品误导误用等。
为便于本篇文章的阐述,暂且引入几个基本的概念及其简单的描述。
原型:最为简单的、富有意义的基本的交流沟通的信息原点,它可以是一个宗教神话故事,或是民间传说;也可能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富有内涵的***案或是颜色,以及某些器具或其构成部分。
认知:人在自己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的基础上,对外部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个体性的某种意义的认知。
意象:任何一个思维过程无不是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作用的过程。意象此处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基于原型的、富有意义的共同认知。
动画片《梁祝》简介
出身富裕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的不平等,争取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梁山伯遭毒打惨死。祝英台悲痛万分。梁、祝的执著真情,感动天地!二人化成彩蝶常厮守。片中的主要人物角色表(略)。其中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形象分别参考了萧亚轩和刘若英的原型。
动画片《梁祝》简析
爱情是人类的古老话题之一,在世界的每一处,都流传着一些古老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牛郎织女和梁祝的爱情故事最具有影响,这其中涉及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等因素。随着时代变迁,演绎这些爱情故事的人物形象慢慢模糊,人们关注的已经不再是那些原始的形象,而是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了某种意象,这种意象与故事的主体或主题的关联性程度取决于个体的国别、民族、地域、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知识背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总体而言,这些因素可归属为两大类:环境的和个体的-最终意象是不是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这取决于两大类因素的相互作用强度,
《梁祝》的解析主要可从角色设计,背景画面设计,背景音乐及角色配音几个方面展开。本文主要从故事情节中的角色设计作一下符号解析。
《梁祝》的经典情节可划分为“草桥亭畔”“双双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联袂河伯娶亲”“相思至诚”“棒打鸳鸯”“化蝶共舞”等经典情节。整部动画片的重点在于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深刻细腻的爱情故事。情节大都走反传统演绎路线。改编得趣味而有现代感,而且将故事诠释得宛如现代偶像剧,让原剧中传统的爱情变得幽默、现代,与时代合拍。
但是,首先相应时代背景的角色特性不典型,缺乏表现力。男尊女车,女子无才便是德,门第等级森严,父母包办婚姻,封建官僚作风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糟粕是故事的时代背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衬托出爱情故事的凄美。这正传播出关于对传统中国婚姻的认知:没有爱情的婚姻,或说的时髦一点就是婚姻是爱情的起点。可能这就是东西方“自由爱情”的最大区别。然而在故事里,除了对封建官僚的飞扬跋扈刻画得较为直白一点外,其余的时代背景皆是蜻蜓点水。这能否更深刻的表现梁祝间的爱情美?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爱情美的灵魂在于是对当时社会历史体制的一种反叛,或者从祝英台的角度来说,就是一场针锋相对的自由平等的抗争。观众正是从这一点上获取了对爱情的意义认知,进而达到了感情的沟通和共鸣:为爱情自由不惜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值得。当然,在现代社会里,要找到这种最原始纯真的爱情已经很困难了,人们在爱情和婚姻里掺进了许多的其他的东西。这或许就是直至今天,人们依然为梁祝所感动的原因。因此,动画片中的各个主要情节的角色演绎如不能深化至此,依个人之言,就有些肤浅和世俗了。
人物的服装造型几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气息来分析,角色的服饰设计缺乏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诸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创性,让观众感觉梁祝等角色不是中国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加工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理解。
如果把片中的所有皆设定为一个符号系统,我想应该让这些符号富有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对于主题的视觉表现清晰易辨,意义表现明确。比如说,不要将受三个走狗践踏的趴在地上的马文才看成狗,片子就变成迪斯尼动画片的片断了;把梁祝两人后山游玩时看成两只狮子,片子就变成《狮子t2》。显然,本片许多角色构思没有突破美国动画片里的一贯套路,以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了“莫名其妙的娱乐”外别无其他。
动画片《梁祝》是期望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力呢,还是希望达到一种共识?而为这个共识的实现所采取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假如不是借《梁祝》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的广告效应来演练电脑技法,且通过诸多意义不明确或是对于主题表现而言,关联度为负值的符号,来传播美国通俗文化,而是要诠释和演绎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我想《梁祝》不仅要“减肥”,而且有必要进行“整容”。
参考文献:
[1]动画概论.贾否、路盛章著,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
爱国主义故事篇7
我们幼儿园位于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余姚临山镇。400多年前的明朝,日本群岛上的倭寇经常呼啸而来,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组建戚家***,保卫临山镇,保卫富庶的祖国东南沿海。祖先们***民同心,痛击觊觎中国的倭寇,捍卫了民族尊严。戚继光的英名与临山镇共存,戚家***的故事在临山人中代代相传。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拥有这样一段英勇悲壮的抗倭历史而自豪。临山镇就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倭英雄的故事和历史遗存,就是我们最好的教材。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改编民间故事。在临山,口口相传的戚家***、戚继光故事很多,但因为是成人记录与整理,故事讲起来比较拗口,幼儿不易理解。我们对众多的民间故事进行筛选并改编,努力做到情节生动、语句通俗、寓意深刻。生动的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浅显通俗的语句容易让幼儿理解,故事中蕴含着的教育意义又能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对于小班孩子,我们编了韵律感强又琅琅上口的儿歌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中班,我们改编了“戚继光的传说”“戚继光在临山”等故事;大班幼儿的活动就更丰富了,师生走出校门,来到抗倭战争遗址,缅怀英雄、聆听历史。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孩子对英雄人物的理解。动画片《戚继光》讲述了戚继光带领戚家***金戈铁马、舍生忘死、清剿倭寇的英雄故事。这个片子适合大班幼儿观看。对中班与小班幼儿,我们选取了动画片中一些镜头,参考《戚继光》连环画,上网收集***片,去曾经的战场拍摄小影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教学视频,来辅助教学,帮助中小班幼儿更好地认识抗倭英雄。
爱国主义故事篇8
[关键词]骑士精神;人文主义;人与自然;人的价值
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是奠定英国新的文学语言的始祖,所以通常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他是后来十五世纪末叶直到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文艺复兴的奠基人。[1]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主张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在欧洲大陆掀起了高潮。乔叟精通英语,通晓拉丁语、法语和意大利语,曾多次出使欧洲大陆,到过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1372-1378年乔叟出访意大利的这段期间尤为重要,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这些名家的作品,薄伽丘的《十日谈》更是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在思想上,乔叟深受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主张宣传人性,主张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反对禁欲主义,赞美自由的爱情,维护女权,提倡男女平等。乔叟从彼得拉克、薄伽丘的作品中所吸收的精华正是文艺复兴对乔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期间,乔叟担任过朝臣、士兵、外交大使、文职人员。这些职位不仅增长了他的知识,更丰富了他的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拓宽他的写作视野,从而才有可能完成世界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2]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骑士显然是朝圣队伍中最显赫的一位,乔叟开宗明义就描述骑士,骑士是一位去过格拉纳达、北非、亚美尼亚、俄罗斯、立陶宛和普鲁士战斗的英勇战士。[3]说明是诗人对骑士身份的尊重及重视。当我们细细品读骑士的故事时,会惊讶地发现,乔叟想传达的人文主义思想在骑士这一尊贵又传统的身份中有所显著的体现。
1.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月枯竭的根须被四月的甘霖浇透了,丝丝茎络焕发了勃勃生机,枝头上无数的花蕾涌现出来。和风吹绿了一草一木,太阳是那么年轻,她已悄悄地爬过半边白羊宫殿,小鸟唱起动听的歌,夜宵终于睡醒了。是自然的力量促使他们仰慕四方名胜……”[4]乔叟在开篇总引中对英国乡村春天的盎然之景用轻松的笔调及华丽的词藻做了一番描绘,此时也正是信徒们接受大自然的召唤前往坎特伯雷朝圣的最佳时机,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之观念的转换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是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5]乔叟承认自然之美,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而非如别人一般在中世界黑暗宗教势力的压迫下,否认大自然的美,忽略生活中的美好自然之景。在乔叟的笔下,大自然的春之声正诉说着朝圣者们的愉悦之情。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大好光阴,及时享受现世生活,充分肯定生命的价值,这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不仅在开篇,乔叟在骑士的故事中更是有诸多贴切的环境描写。如在骑士的故事中,在其中一个骑士阿西德因为志得意满而正洋洋得意时,作者写道“旭日东升,东方笑出光辉。阳光照在路边的树林里,晒干了绿叶边上流淌的滴滴银白色的露珠。在晨光中,百灵鸟欢快地唱着歌……五月,你开着花朵,长着绿叶,你将受到欢迎,鲜美的五月,我今天愿染些媚人的绿色”。[6]此时的阿西德事业步步上升,离心爱的艾米莉越来越近,此时此刻被美好的爱意包围着,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此时此刻的自然景色自然是春意盎然,充满希冀。而到故事的最后,骑士阿西德死了,人们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国王希西厄斯对人们说:“自然来自于稳定而完整的存在,而不是一个片段或一个部分,这样,他用他的才智,安排着万物,从而使得万物相继相承……一颗老橡树,它的一生经过了发芽、悠久的培育时期、繁殖经年,最后还免不了枯萎凋零。我们脚下坚硬的石块,经由我们不断的践踏,最后终于磨损殆尽而被抛于路旁。我们也知道,在宽广的河流总有枯竭的时候;再瑰丽的城堡也有荒废的时候”[7]此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并且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自然界的始与终,人们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并结合自身的成长变化,开始不再愚昧地迷信这一切都是神迹。这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2.肯定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是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其关键是主张自我价值的自由实现。乔叟肯定人们追求现实幸福的权利,反对禁欲主义;他赞美人的力量,智力,机智和生命的爱。作者赋予每位香客自己独有的个性和语言,“虚”、“实”结合,“聚”、“散”有度,每个香客都在通过自己的故事,用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来反映自己自由且现实的思想。从其内容本身来看,故事中人与事栩栩如生,故事中的场与景生态活现,故事中的现实世界犹如整个14世纪的英国社会,从现实的人物言行、着装打扮等,读者可以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思想。乔叟采用辛辣讽刺的手法对女修道院院长、胖僧等进行了刻画和描写,对穷哲学家、传教士、庄稼汉给予了同情。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乔叟的人文基调。[8]在骑士的故事中,二位骑士爱上艾米莉后的对话就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派拉蒙:“我不知道她是人,还是神;我真的相信她就是爱神维纳斯”。阿西德:“你刚才还说不知道她是神还是人。你的感觉是属于神灵一类的,而我爱的是一个人。”[9]阿西德声称艾米莉应当属于自己因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而他称派拉蒙的感情是一种精神上的爱。阿西德认为自己爱的是实实在在的女人,是人性而非神性的。这是对人性的呼唤,是对尘世爱情的切实追求。
3.以人为本
在朝圣队伍中,骑士是第一个讲述故事的人,这似乎在传达着一个信息――故事的讲述顺序是遵照社会地位安排的:尊贵的骑士当然优先,再者便是僧侣。然而,在骑士讲完自己的故事后,地位卑贱的磨坊主突然插话了,这表明乔叟安排故事的讲述顺序是随机的,他更倾向于一种自由、开放的交谈氛围。每个人都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受社会地位的拘束。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与言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严格按照社会等级来排序,这在严守尊卑低微的中世纪的英国是难能可贵的。而在骑士的故事中,两位骑士曾在小树林不期而遇,双方都想起对方都深爱着艾米莉而怒火中烧。阿西德对派拉蒙以死相威胁,不过答应第二天给派拉蒙带来胄甲和武器,这必须是一场平等的较量。虽然阿西德完全有能力取派拉蒙的性命,但考虑到二人都是骑士,且坚守以人为本的信念,他没有趁人之危,而是显现了君子风度。在二位骑士正式决斗前,君王希西厄斯规定:任何入场的人,不准携带或抛掷投射武器,或长柄斧,或短刀……战败者应生擒,不应杀死。此番规定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而不似那些残酷的骑士之战,必得取人性命,血溅战场方能结束。当派拉蒙负伤被生擒时,希西厄斯立马喊停:“喝!住手,战斗结束了!”可见国王对于生命的尊重,骑士的战斗并非取人性命,残酷的杀戮,而是简单的较量,须适可而止。这些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都带着浓郁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色彩。
4.结语
乔叟刻画了生动形象的人物,赋予他们人文主义的气息,将14世纪处于新旧交替的英国社会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坎特伯雷故事》是“有着众多的各自***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些“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不是统一于诗人的思想,而是用故事进行平等的对话。[10]他用生动活泼的伦敦方言、幽默讽刺的方法,勇敢地举起了两把利剑,同时刺向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僧、俗两个贵族。[11]他坚信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尊重生命,热爱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他的作品为英国的文艺复兴吹响号角。
参考文献:
[1]方重译.坎特伯雷故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
[2]张伯香,程雪猛.英国文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49
[3]V.A.Kolve And Glending Olson.The Canterbury Tales[M].W.W.Norton & Company,INC,2005:473
[4][6][7]赵卫华译.乔叟经典小说[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1,27,55
爱国主义故事篇9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爱国主义教育 三个部分
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是“文以载道”,“道”包罗万象,其中就包含了深刻、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呢?用曹延汹的话来说,“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爱祖国教育,是爱国情感、理念、实际行动的历史积淀和时代的凝结;其次是爱国家的教育,是热爱国家的情感、理论、逻辑、具体实践的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反映,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治愿望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意义上就具有了阶级性。”①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是一个热爱和平和自由、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优秀民族。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我们着重从最主要的三个部分,即教材阅读部分的课文、“汉语知识”部分和“语文实践活动”部分进行分析。
一、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阅读部分的课文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反映祖国山河壮丽、资源丰富的,如《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苏州园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赞颂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抒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勾勒出了塞外河山的豪犷、壮美。这些课文共同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这是爱心的扩展和延伸。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足以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反映眷念祖国、热爱故土的,如《最后一课》、《故乡》等。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穿了绿色礼服,在拼字母时声音因为激动而发抖,课后散学时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他这些不同寻常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即将离别的学校、祖国的眷念之情;镇上老人的专心听讲与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种爱国情感的力量,以及人们对收复国土的期望和信心;小弗郎士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这一巨大的转变,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弗郎士浓烈的爱国热情。《故乡》中的最后三段,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对被压迫、被损害的农民的同情,对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体会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所以,这些课文是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感受。
(三)反映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如《中国石拱桥》、《核舟记》、《背影》、《散步》、《我的老师》等。《中国石拱桥》歌颂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背影》、《散步》所表现的是尊老爱幼、尊敬长辈这样的优良传统,这是爱国主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四)反映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英雄辈出的,如《七根火柴》、《谁是最可爱的人》、《藤野先生》等。《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为了保护七根火柴,为了保护中国***事业的火种与希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弃医从文的情节,反映了鲁迅为了救国上下求索的献身精神。这是爱国主义的升华,是爱国主义从认识走向实践的飞跃。
(五)反映爱国志士忠心为国、尽忠尽力的,如《过零丁洋》、《岳阳楼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过零丁洋》塑造了文天祥这样一个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闪光名句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情操、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破阵子》里“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将满腔爱国热情和慷慨激昂、牢骚不平之气熔铸于诗词之中,抒发了其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悲愤。
二、中学语文教材“汉语知识”部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项学习内容,即汉语知识的学习。在教材的第一册有这样的学习内容:《汉语和汉字》,在这一部分,教材对“汉语”和“汉字”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具体内容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越来越受到重视。1973年10月29日,联合国大会第五次委员会以93票对0票,一致通过把中文列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汉语、了解汉语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上直接使用汉字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从而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②这些内容的介绍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目前,母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而对“汉语和汉字”这一汉语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汉语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中文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还记录和传播了汉民族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当中,汉字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电脑、网络上可以直接使用汉字来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学生在对汉语、汉字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之后,能够明白汉语、汉字的地位,以及它们在国家的团结、统一等问题上的巨大作用,能够明白祖国语言的优秀,产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汉语,写好汉字。而热爱汉语,学好汉语,写好汉字,同样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三、中学语文教材“语文实践活动”部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即“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一部分当中,同样也蕴藏着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写字比赛”(第一册)、“警语的收集与评比”(第二册)、“古典诗歌背诵比赛”(第三册),“说成语故事比赛”(第三册)。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而且能让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对祖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写字比赛”中,了解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学生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警语的收集与评比”活动中,对警语内涵的学习,对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也是很有帮助的。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论和著作中,留下了许多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警语,这些警语中既是他们做人、行事的经验总结,又是他们对后人的谆谆告诫。在众多的警语中,不乏具有丰富爱国主义精神的例子。在进行“古典诗歌背诵比赛”中,学生通过吟咏和背诵诗歌,既可以吸取诗歌里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精华,感受到艺术奇葩的芳香,又可以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在进行“说成语故事比赛”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成语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成语,真正体会成语当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容。例如:成语“大义灭亲”意思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关于这个成语有这样一个故事:《左传・隐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杀死桓公,因此石就把石厚杀掉了,当时有人称赞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在这个故事中,石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没有包庇自己犯罪的儿子,使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这足见石对国家的忠诚。又如,成语“鞠躬尽瘁”,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原文是:“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里表现的是蜀相诸葛亮对蜀国的热爱与忠诚。对这一类型成语故事的了解和学习,可以促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另外,对成语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让他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契机,对学生晓之以情,喻之以理,可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学习语文教材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格,了解历史,懂得教材课文所阐发的哲理,对于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语文教师应以之为己任,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已的贡献。
注释:
①曹延汹.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山西大学文化素质网,2005.7.
②郑晋鸣,康星星.不该冷淡我们的母语[N].光明日报,2005.9:(1).
参考文献:
[1]苏秀水.语文教学怎样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湖南教育,2002,6.
爱国主义故事篇10
[关键词] 《木兰》 陌生化 文化侵略
木兰形象源于北魏时期的民歌《木兰辞》,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木兰故事走到大洋彼岸,迪士尼于1998年推出动画片《木兰》,在美国刚上映的第一个周末票房为2280万美元,最终在美国国内获得了1.2亿美元,以及全世界约共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其中中国贡献了1.2亿的票房),成为年度第二高票房的家庭影片。从票房上来看,《木兰》的收益远远大于2009年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经统计,电影的最终票房为13.5千万美元)。在口碑上,也好于中国搬上大银幕的几部关于花木兰的电影。木兰故事如何在西方视野的改编下如此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即是对传统木兰故事的陌生化表现。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搜检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那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变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1]。在这里,陌生化产生于变形和扭曲,产生于差异和独特,陌生化要求主体“创造性地破坏习惯性和标准化的事物,从而把一种新鲜的、童稚的、富有生气的前景灌输给我们”[2]。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论后,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提出了戏剧中的陌生化概念:“把一个时间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感和新奇感。”[3]在动画片《木兰》中,价值观的陌生、叙述风格的陌生以及人物形象的陌生都给我们带来一种新奇感,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木兰故事。
一、价值观的陌生化
中国是儒家文化浓厚的国家,“忠”、“孝”二义占有崇高地位, “忠”和“孝”也是木兰故事得以展开最基本的核心,突出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儒家思想,也包含了***治教化的作用。
《木兰辞》的木兰从***是因为家中只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出于保家的尊父孝道之心。到了《隋唐演义》里的木兰面对征兵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吾观史书上边,有绣旗女将,隋初有锦伞夫人,皆称其杀敌捍患,血战成功,难道这些女子俱是没有父母的,当时时势,也是逼于王事,勉强出征,反得名标青史。”[4]突出的是一个“忠”字。在《北魏奇史闺孝烈传》中的作者更通过木兰的奋勇杀敌至吐血、到敌营下书宁死不屈、女将卢玩花的身世与回归等情节,来突出强化她的忠。《忠孝勇烈奇女传》中的朱木兰则是界于仙、人之间的人物,身上充满了忠孝节义的道德伦理,成了意识形态的符号。
在迪士尼版《木兰》中,消解了中国历代木兰故事中的“忠孝”, 注重表现个人奋斗与自由。故事开始讲述家人希望木兰通过相亲为花家光宗耀祖,她在相亲弄巧成拙后的独唱表现出“释放真我”的想法,木兰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释放真我”的实践;而到了她因受伤暴露身份被弃雪山中,她说“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这么做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说明了木兰出征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通过自己的奋斗来证明自己,表现西方经典的“找寻自我”的文化价值观。而木兰最终拯救了中国,宣扬的也是西方影片中最常突出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爱情观方面,中国的《雌木兰》、《木兰将***》和《闺孝烈传》中涉及到木兰的爱情和婚姻,《雌木兰》中王郎娶木兰是被她的孝行感动;《木兰将***》中皇帝欲纳木兰入宫,也是因为她的“忠”、“孝”;《闺孝烈传》中木兰为了国家而让出夫人之位甘愿做妾,也是尽“忠”。2009年马楚成导演的中国电影版《花木兰》,虽然对原有的故事框架进行改变,但是“忠”、“孝”的表现依然是电影的重头戏,花木兰和文泰的爱情也因木兰大爱无疆的一番话“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国家安宁,不能让更多的亲人留下带血的***牌!”而终成遗憾。
迪士尼版《木兰》中替父从***固然是故事的主线,但木兰与李翔的爱情也是推动故事前进发展的另一动力。2004年推出的《木兰2》完全将两人爱情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叙事内容,虚构了木兰和李翔护送三位公主去羌国完婚的故事,木兰“找寻自我”的意识也更被凸显出来。通过木兰的影响,三位公主最终放弃联姻嫁给自己的心上人,木兰和李翔也终成眷属,花木兰成了自由恋爱的典范,“冲破禁锢的先锋”。木兰在自己实现自由婚姻的同时也帮助公主实现了自由的婚姻。反映了在西方人的爱情观中,为了国家安全的联姻也无法超越个人的婚姻自由,不同于中国文化中推崇的为国牺牲、大爱无疆的精神。
二、叙述风格的陌生化
由于故事价值观的差异,对木兰故事的叙述风格也是不同的。中国的诸多木兰故事因为表现的是“忠孝仁义”的正统儒家思想,所以无论是在文本叙述还是在影像表达中都带有沉重、严肃、悲凉的意味。但是动画片《木兰》架空历史,突出表现花木兰对自我、自由的找寻,所以影片也是在一种自由轻松的气氛中来传达这种价值观。
木须龙是电影中最为出彩的配角,中文版木须龙是由陈佩斯配音,由此也可窥见木须龙在影片中制造的轻松搞笑的气氛。它的出场化解了祭拜祖先的宗庙里严肃的气氛,喋喋不休的问老祖宗是谁需要他的保护,还说“要是哪个傻瓜活腻歪了,敢找咱们家人的麻烦,让我来收拾他!”它的气势汹汹却被老祖宗的一番话压了下去,认识到自己只是个“敲锣的”。它在火苗闪烁的投影中高大的形象与它现实中的瘦小形成鲜明对比,它自高自大,爱吹牛却又不断的惹来麻烦:它导致阿宁、阿姚和金宝与木兰的争执,使他们难以遏制脚步撞倒了排队吃饭的士兵队伍,造成木兰被他人排挤的局面;行***路上,是它误点了弹药引来了匈奴***,最终导致木兰女性身份被揭穿。但是它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它鼓励木兰“既然一起开场,那就一起收场吧!咱们同舟共济、荣辱与共。”
除此还有许多调侃戏仿的幽默诙谐的桥段:木兰把装米的袋子戳上小洞绑在小狗身上,再用竹枝吊住骨头挑在小狗面前,小狗追逐骨头带着米袋狂奔,鸡群也跟在它后面跳来跳去啄食,直到包围正在祭拜祖先花弧;祖先的灵魂在灯红酒绿的神庙里进行狂欢式的歌舞表演;木兰为了应对能够光宗耀祖的新娘考试,在手臂上做小抄,在媒婆的考试阶段,还因为吉祥蟋蟀的捣乱而频出状况。导演在电影中创造性的将严肃的、标准化的规则破坏掉,变成一种新鲜的、富有生气的生活化场景,以此来营造一种轻松的叙事氛围来传达电影的价值观。
三、人物形象的陌生化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中国历代各种版本的改编中,在我们的想象中,花木兰就是一个文武全才,为了“孝”而替父从***的女子,在战场上又是为了“忠”而全力战斗的将***。这也是为什么木兰故事在中国有许多版本,能为大众所知晓的只有最初的《木兰辞》。在西方人的解读下,故事并未脱离原有的文本,总体来说是符合原著,但是木兰却是一个全新的木兰了,她有恰符于年龄的开朗、活泼与调皮,有对爱情的憧憬,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传统的木兰身上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性格被剥去,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现实中花木兰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可能有的情况、动机和原因,让人产生惊愕与新奇的感觉。或许现实中的花木兰是一个假小子,所以花弧才教她习武,从***只是想让她得到一种锻炼;或许花木兰就是像电影中所说的她只是想证明自己、想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偷偷替父从***。这些都是有可能存在的,而这些可能性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为僵化的思维带来一丝活力。而中国古代各种改写的版本无一能够超越《木兰辞》的重要原因也就在于此,中国古代文化寻求的是国家和家庭的责任,集体的利益,从而压抑个人的需求,所以花木兰的形象毫无创新,故事主题不是忠,就是孝,反复的伦理教化让人审美疲劳。
四、对“文化侵略”的思考
迪士尼重新解读的花木兰的形象被赋予浓厚的西方价值观:追求自由、实现自我价值、平等、自由恋爱等等。这些价值观体现在木兰身上都是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一直以来,对《木兰》的解读多从文化侵略、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分析。认为导演在电影中附带了许多直指中国的文化符号,如电影开片的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展现,古筝、二胡等音乐元素的融合,还有长城、汉字、皇城、筷子、龙、熊猫、裹小脚等,但这些符号没有体现出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本质意义,变成了作为吸引西方观众的工具。
《木兰》中表现了充满脂粉气的类似太监的宰相赐福、严格的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为了光宗耀祖而进行的新娘考试制度,重复讲述古老中国的三从四德。而《木兰2》的全片都是在讲述木兰与包办婚姻的斗争。
电影中保留的这些中国封建社会的问题,虽然会让我们觉得有妖魔化、边缘中国文化的倾向,但是,这些问题却是在封建社会甚至现在都确确实实存在的。男尊女卑、压抑个性、包办婚姻、裹脚、人们的保守和封闭,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是作为被批判的对象而存在,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特征弊端。作为一种历史事实,在其它话语的表达中存在,我们应该接受,而不是一味回避、遮羞。在本国话语形态下,是可以批判的,“他者”若是表现,则立刻被扣上文化侵略、后殖民的帽子,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现象,并从木兰故事的成功改编中得到一些启示,传统文化如何古为今用,融入当下的积极思想,焕发新的光彩,才是我们当下最迫切的问题。
注释
[1][俄]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1).
[3]张黎.布莱希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p204
[4]褚人获.隋唐演义:上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
[2]徐渭.四声猿.雌木兰代父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褚人获.隋唐演义:上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4][俄]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孙熙国,刘志国.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6]王倩.迪士尼镜头下的花木兰解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3).
[7]郑伟玲.“黄皮白心”的花木兰---细读迪斯尼影片《木兰》对中国《木兰诗》的变异[J].安徽文学,2009(5).
[8]余希.中西电影比较----以迪斯尼系列电影《Mulan》和中国电影《花木兰》为例[J].东京文学,2011(4).
[9]沈佳乐.歪曲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的女性主义批评[J].现代妇女,2010(6).
[10]鞠贵芹.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花木兰形象演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4).
[11]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1).
[12]冯毓云.艺术即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J].北方论丛,2004(1).
[13]迪斯尼电影《Mulan》[Z].1998.
[14]迪斯尼电影《Mulan Ⅱ》[Z].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