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1
自从上了初中,我就明显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父母的操心和唠叨总是永无止境的萦绕在我的耳旁,以及老师们热切的期盼,都成了我长大以后的烦恼。经历过初一的学习生活后,也渐渐习惯了。但心中不免会对初二的学习压力感到紧张和恐慌。心里面总是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落后于人,一不小心就和博尔特一样马失前蹄。现在看来,这种谨慎的态度还是有必要的。
一开学不久,苦难就如约而同的现身了。所谓可怕的***训来了,但是这个***训呢,经历过之后怎么变得一点也不可怕,反而还挺可爱,结束时还会有一点舍不得。在我看来,***训的苦还不及学习的苦,上完一天的课后,多如牛毛的作业纷纷接踵而来,这一整天就只能沉浸在书海里了。虽然如此,可我知道没有人敢怠慢,都乖乖地把“苦水”往肚子里咽。只是偶尔在班主任面前发发牢骚,对于学习的态度是依然不变的。
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经历苦难,那么这个人生将是苍白的。而经历过苦难后的人,他的人生将是绚丽的,因为他知道风雨过后会有彩虹出现。我知道,人生本来就充满坎坷,没有饱经风霜,怎么会有闪烁迷人的成就!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但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夜晚,即使关上了灯,我却依然看见同学们拿着手电在挑灯夜战,虽然已经很累了,虽然手快没有力气了,虽然知道眼皮快要支撑不住了。但是强忍着疲倦也不肯倒下,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瞌睡,只知道专心致志的对着书本埋头苦干,为的是期待明天有个更好的开始,为的是心中那份炙热的梦想,为的是不辜负老师父母的期待。只等把作业写完,才愿安稳的躺下,虽然闭着眼,但心里依然在牵挂着明日的功课……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2
关键词:人生哲学;痛苦;快乐;苦难;幸福
中***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31
幸福和快乐是人的普遍追求,但体现人生价值的常常不是企盼中的那种幸福与快乐,恰恰是与之相反的苦难的经历与痛苦的体验。人生活着不容易,需要经历千辛万苦。苦难之后,确有许多人改变了苦难的境遇,在充分体味这些苦难之后,痛苦以其周期性的震动一次次将人们带回到笔直的坦途,尽管它非常短暂。此时,经受苦难历练的生命,表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顽强与自信。虽然幸福和快乐是所有人的心灵企求,但正是因为有了苦难和痛苦的朝夕相伴,才使生命中那种顽强的痛苦与快乐交织的期许依然充满活力。
一、何为痛苦?
媒体中,多少次的追问“你幸福吗?”有些人很犹豫,有些人则脱口而出“我很幸福。”我们暂且不谈这种幸福的偏狭,单就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多考虑几秒再脱口而出。试想一下,如果以同样的方式追问“你痛苦吗?”也许多数人不会不暇思索地回答“我很痛苦”或“我不痛苦”。为什么呢?因为幸福往往指向未来,每时每刻都萦绕于心;痛苦则往往指向过去,如此追问会勾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和沉重的思绪。恰如我国学者孙利天教授所言:“思考苦难将使思想变得沉重和滞涩,正视苦难需要勇气和信心,人类思维本能地回避思想的这个维度。似乎真的存在思维经济的原则和思维快乐的原则,思维以省力愉悦为指向,轻飘飘地营造了弥漫我们这个时代的‘幸福思维方式’。”[1]2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苦难中的痛苦追问需要体味、品味和回味,才能逐渐达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境界。对于每一生命个体而言,最直接的苦难遭遇是生理或心理的异动与痛苦。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疾患、经历坎坷、遭遇挫折、工作压力、生活负担、思考过多等等,都能导致人生痛苦的感受。有时,这种痛苦感很深、很强烈,甚至令人痛不欲生。即便仅仅是肌体上疾病的困扰,虽出自生命的本能,但这种生理的疾苦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痛苦,从而导致惶恐、悲伤、抑郁、绝望等情绪。
历史的长河从来不会风平浪静,人在幸福的知觉中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程度不同、成因有别的痛苦的体验。在社会文明之路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人们精神的痛感日益浓厚,逐渐超过了身体的、生理的痛苦,以至于人们不断回归自我的本真来诠释痛苦。当代科技理性下的物欲经济可谓文明进步,但由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差异而引起的现代文明病依然令人痛苦不堪。网络世界一半虚幻,一半真实。一些人企***在这个虚幻世界中逃避痛苦或减缓痛苦,开始时似乎感觉痛苦逐渐远离而去,但当发现网络中谣言四起、各种网络犯罪等频现真实现象时,痛苦继而陡增。
痛苦不仅是每一个体的身心感受,也是一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苦难经历的共同体验,使得每一个属于这个***、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成员感同身受。旧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把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是中国***在痛苦的挣扎中铸就的伟大和辉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又经历了一次疾风暴雨的洗礼。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写了一部《苦难辉煌》的著作,记载了20世纪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讲述了中国***人在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策略转换空前迅速的血雨腥风的较量之中,经受了外部围追堵截、内部激烈斗争和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等血与火的历练,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觉醒、走向复兴、走向强大的辉煌历程。凡是阅读过这部书或观看过1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的人,无不为之动情。
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逻辑被称为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这种主体性原则,奠定了几百年来世界现代化的思想基础,极大地改变了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世界。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相辅相成,构成了工业***和现代化的灵魂,但也是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造成危机的最深层的思想和理论根源。对科学和逻辑的盲目崇拜,以及人类在丰饶中的无度,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冲突,生态环境的恶化就是它的标志性警告。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人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和人生哲学的崇尚,社会中滋生着“拜金主义”的“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婚姻不再神圣,家庭随意解体,信仰跌落,各种新型犯罪形态频频出现,更使社会共同体赖以建立和稳定的社会同一性有逐渐丧失的危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主义的泛滥与社会共同价值的缺失互为因果,致使个人与社会的同一性遭到破坏,使人们普遍陷入新的迷茫与痛苦之中。“所谓社会同一性是指一个社会共同体把人们联系起来的共同思想、价值和行为方式,社会同一性使人们彼此相互认同,相互协作,从而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1]119毫无疑问,个人主义在历史上曾经是进步的,而且它符合人们关于社会生活的经验直觉,但不能走向极端,“个人主义的悖论导致对他人的非人理解,只是自己才是个人,别人都是我的客体和对象,都是实现我个人利益的手段和工具。”[1]112绝对的个人利己主义在现实中难以落实,即便是相对的或合理的个人利己主义也造成了社会生活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不断。所有这一切,都成为诱发现代人痛苦感受的历史根源。
二、痛苦的本质是什么?
问世间痛苦为何物?为什么总是与人苦苦相伴,形影不离?有没有那样一种办法,可让人与痛苦诀别,永远生活在幸福与快乐的彼岸?探究痛苦的本质,参悟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也许正是我们真正迈向幸福与快乐的起点。
难道痛苦真的不能救赎吗?这样的诘问常常让哲学大师们哑口无言。尽管人们都想摆脱痛苦,但我们确实找不到绝对规避痛苦的方法。面对痛苦与希冀的抉择,我们绝不应该把幸福想象得过于美好,使人脱离现实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言,“他越是感到幸福,也就越加痛苦难捱。”[10]我们也绝不应该因此把痛苦描上更为阴惨的色调,致人望而却步。因为,痛苦对人而言总是有限度的,不会因苦难生活刺激的叠加而同比增强。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述,即个人痛苦度=苦难刺激强度×痛苦承受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痛苦作为人的内心感受主要取决于苦难刺激强度和痛苦承受力两个变量,这两个变量都是有限的,不会无限增加。一方面,引起痛苦的刺激强度是有限度的,即使苦难接踵而至,对人造成的痛苦也不是按照数学级数或几何级数增加。如果设痛苦为x,即使苦难刺激不断增加,也不会给人造成nx或xn的痛苦!恰如尼采所言,“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找不到一个人经受几个人的疼痛。压根没有疼痛总和这回事,因为没有经受过它。”[3]94相反的经验证明,一个人身上可能经受不同种苦难带来的痛苦,但这个人不会经受他人基于同样苦难的多倍痛苦。另一方面,人对痛苦的承受力也是有限度的,并且是因人而异的、可变的。感觉适应律表明,强刺激持续作用会使感受性降低。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苦难生活的历练可以增强人的痛苦承受力,使人变得更加坚强。
可见,痛苦总归还是有个度,这个度使人类可以忍受和担当。如若不然,人类早就崩溃了,不至于进化到今天这个地步。恰恰是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无数痛苦的磨难,才使我们人类上升到生物链的顶端。虽然痛苦万般的可怕,却有存世的重大意义。
三、痛苦的意义为何?
痛苦本是一种负性体验,为何人们总是对其怀有无限眷恋?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鲁哲学的笔记》记录了这样一段话:“因为我们只在由于没有快乐而痛苦时,才需要快乐;当我们不痛苦时,我们也就不再需要快乐了”。哲学家曾给我们出过一道选择题:一种是有痛苦有死亡但已经活了一回,另一种是无痛苦、不死亡,但却从来没有真正地活过。你选择哪一种?真实的人总是选择前者,有痛苦,有死亡,但却有着丰富的生活。也许不会有人选择后者,即便有人选择了,也会因此彻底丧失人生的意义。康德曾经说过,在痛苦体验之中“我们第一次感到自己生命,舍此就会进入无生命状态。”“从生命力的持续不断的提高中,除了由于高兴而导致更快地死亡,还会有什么结果呢?”[11]也就是说,痛苦是生命的本质内涵,快乐只能加速死亡。黑格尔的痛苦辩证法认为,“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痛苦前进的,只有通过消除对立和矛盾,生命才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12]当代学者谈价值哲学,思考伦理问题,大多谈到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恰恰是对人们在面对现实时精神支点的探寻。面对自我和社会呈现出的苦难所带来的痛苦,我们不禁想到叔本华的那句忠告:“如果痛苦不是我们生活最接近和直接的目的,那我们的生存就是这世上最违反目的的东西了。”[5]303人生不是因为有了痛苦便没有了意义,恰恰相反,因为痛苦的存在,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我们因直面痛苦而放大了生命,生命主体因积极面对痛苦而更添光彩。
法国哲学家维尔热里专门写了一部关于痛苦的书《论痛苦――追寻失去的意义》,对痛苦的意义进行了最现实的诠释。他认为,痛苦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在于“有痛苦”,包括肉体上的痛,心灵上的痛,整个人生中的痛。痛苦是富有活力和感性的主体所特有的属性。因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灵,所以他觉得痛;因为他是一个抗拒暴戾、不公和残忍的有良知的生灵,所以他觉得痛;因为他是一个渴求生存但不仅仅活着的生灵,也就是说是一个渴求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表达自身蕴涵的潜力的生灵,所以他觉得痛。第二种意义在于“对痛苦的忍受”。面对疾病、肢体伤残或死神的逼近表现出耐心,因为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肉体上的痛苦、生存的艰辛――哪怕是为了一些最简单的事;同时还要经受住人生逆境、感情冲突、与他人的关系破裂、暴力等的严峻考验,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种强烈的欲望;最后是自觉地接受时间和生活的考验,承受一种肉体上贯穿着的痛苦、人生的粗暴无礼以及随之而来的自信心的丧失和随时可能滋生绝望之情的人生[13]169。
痛苦是生活状态的信息,具有提示、预警和保护功能。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证实,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能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自我保护作用。一旦痛觉机能丧失,有机体遭受创伤难以察觉,会给生存带来巨大威胁。因此,痛苦的存在被许多人认为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不仅让人注目当前,更让人联想将来可能出现的痛苦和危机而设法避之。痛苦不是孤立存在物,总是与快乐相互依存,辩证互动。“人们越是竭力扑向幸福,痛苦的幽灵便越是顽强地存在。而痛苦的幽灵越是顽强地存在,人们就越扑向幸福。”[13]133离开了痛苦这一参照系,人们就无法体验到快乐的感受。痛苦是快乐的良师益友,人在痛苦中成长,因无尽的痛苦而不断成熟。“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受到不适刺激而产生的痛苦感受,是个体的基本存在经验,是铭刻在人类躯体上的痛苦印记,它难以为人类的理性解释所拂去,而只能为理性赋予不同的意义。”[1]46痛苦让生命主体发现了自身忍耐的限度,忍耐有多大,不可预测的未来潜力就有多大。莱布尼茨在《人类理智新论》中说道:“如果没有这些轻微的痛也许就没有丝毫的快乐,没办法发觉某种东西在帮助我们,使我们减轻痛苦,除去某些妨碍我们舒服自在的障碍。”痛苦警示的生命主体产生的忧患意识,是生活安全感的一种填补,它不是消极的情绪,而恰恰是积极人生的先决条件。因为,任何微小的隐患都会扩大造成更大危机。如果没有这种忧患意识,人就会陷入后悔的循环序列,任命运的自然摆布。“痛定思痛”是我们语言中的一句成语,指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包含吸取教训、警醒未来的教育意义。因此,痛苦必不可少,痛苦使我们对“存在”作出评价,使我们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正因如此,我们获得了对比力,通过对比力的取舍,得知人生的价值。一切如同画中表现的一样,阴暗才能烘托出光明,痛苦才能更加突出价值。从另一种角度看,没有痛苦,我们便不知反抗痛苦所能够取得进步的大小。
痛苦是理智的清醒剂,也是良心的安慰剂。在充满希冀与幸福交织的时代和国度里,苦难是历史的根基,亦是个体人生的内在感悟。生理的痛苦警醒人辨识真伪,趋利避害,正确取舍,保护人生平安健康;心里痛苦催人道德觉醒,同情悲悯,惩恶扬善,教人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生命主体的痛苦与忧患意识,既是对自身前途的关切,又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也是主体行为的道德回报。在社会生活中,痛苦的磨难唤醒了人的同情心,人们将自己的痛苦经验与他人当前的痛苦相对照,形成互相认同,互相安慰,互相分担。所谓互相分享痛苦,那是同情、怜悯唤出的精神鼓舞,虽然真实的痛苦不会互相转移,却可以给予痛者以心灵的慰藉。在社会慈善、救助和各种献爱心活动中,经历过痛苦遭遇的人占比很高。他们可能并不是富有者,也可能不是慈善家,但却由于痛苦感转移情结,感同身受,同情、悲悯呼唤生命的大爱,由此生发出对生命价值的关怀,对生命尊严的敬重。
痛苦是生命的动力之源,这是哲学家们对痛苦意义的最高评价。痛苦的阅历对人而言,最显著的意义在于磨练意志,激发活力,砥砺行为。首先,痛苦磨练人的意志,使人们在痛苦的重压之下依然顽强地抗争。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不仅使人积累了宝贵的与痛苦斗争的经验,而且更加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信念,能够在艰难困苦面前保持百折不挠之精神。在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时,***曾指出:“为什么过去我们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我们的***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4]其次,痛苦激发人的活力,使生活于苦难之中的人们保持旺盛的激情。没有激情的生活是平淡的生活,平淡的生活会消解人的勇气,只有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才能激发出勇于担当的气概和奔向成功的激情。尼采在他的《偶像的黄昏》一书中写道:“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就叫做《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畅销***书之一,激励无数人走出困境,创造人生的价值,迎接美好的人生。最后,痛苦砥砺人的行为,使人为摆脱苦难、争取幸福而不懈地努力。人的行为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希望成功的拉力,二是解除痛苦的推力,而希望成功的拉力往往来源于解除痛苦的推力。洛克认为,促使人行动的根本动力是“不快”或痛苦,“只有一种不快可以使我们变换自己底状况或采取一种新的动作”,“所感到的痛苦或不快有多大则连带生起的欲望亦有多大”[15]。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引起我们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16]
马克思曾借用歌德的话说:“痛苦是快乐的源泉”[17]。痛苦是生命的伴侣和良师益友,我们真的应该庆幸痛苦的存在。痛苦使我们睿智、坚强和富有,一次又一次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充实和走向成功的机遇。假如没有痛苦,生命将变得黯淡无光,生活必将了无生趣,幸福和快乐也将无从谈起。因此,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未能善待于它。
[参考文献]
[1]孙利天.现代苦难哲思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 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4.
[3]路易斯.痛苦的奥秘[M].林菡,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叔本华.生存空虚说[M].陈晓南,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99.
[5]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67.
[7]尼采.偶像的黄昏[M].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2
[8]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 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
[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578.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15.
[11]康德.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38.
[12]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4.
[13]维尔热里.论痛苦:追寻失去的意义[M].李元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4]***.***文选: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10.
[15]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19221.
[16]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06.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05.
Abstract: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3
“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仅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他是这样一个人,整个世界都根据他的作品来评断俄罗斯,评断俄罗斯神秘的心灵。”[1]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苦难问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中心”[2]77。从《穷人》中的杰符什金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孤女涅莉,还有《罪与罚》中贫困的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中的梅思金公爵等,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地在承受苦难。为什么陀氏作品中有这么多关于苦难的描写呢?国内研究者关于陀氏创作中的苦难描写有如下观点:“对苦难题材的偏好与他的家庭出身和成长环境有关。”[3]“陀氏为什么如此专注于描写苦难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陀氏自己充满苦难的一生。”[4] 以上观点侧重于从社会学和阶级论的角度去分析作家作品,也就是说对陀氏作品中苦难的接受“更多地是从社会经济***治结构和人们的愚昧无知中寻找苦难和不幸的根源,苦难和不幸因此常常被认定为贫穷、受压迫受欺凌、无知无识和不反抗”[5]展开的,这也符合中国文学中的忧国忧民意识。从社会学和阶级论观点出发得出结论:贫穷就是苦难,苦难就要反抗。在陀氏作品中,不但大量描写苦难,而且人物是喜欢苦难、忍从不反抗的。所以有观点说陀氏作品宣扬的是奴隶的道德,说他是沙皇的走狗。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对陀氏作品的误读。或许我们可以从宗教视角来理解陀氏作品中为什么写这么多的苦难和人物,对待苦难的态度如此独特。 一、俄罗斯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 早在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季米尔使俄罗斯受洗,基督教信仰就扎根于俄罗斯文化,成为俄罗斯人主要的。“俄罗斯的儿童是在朗读诗篇中学会阅读的,是圣经和礼仪的语言锻造了民族语言并由此产生了斯拉夫语。”[6]26-27“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化中,宗教问题具有决定意义。”[2]156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基督教会被俄罗斯人民很纯粹地掌握,因为基督教真理的基础是更加现实的[2]51。俄罗斯的使命就是基督教的使命[2]64。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并走上文学道路的,福音书及基督教文献成为他最熟悉的文学文本。“没有什么比基督更美好、更深刻、更可爱、更智慧、更坚毅和更完善的了,不仅没有,而且我怀着忠贞不渝的感情对自己说,这决不可能有。不仅如此,如果有谁向我证明,基督存在于真理之外,而且确实真理与基督毫不相干,那我宁愿与基督而不是与真理在一起。”[7] 基督教信仰是很重视人的痛苦的,圣经中说耶稣基督为了拯救世人忍受了痛苦和死亡。在基督教看来,“痛苦是上帝使我们的心灵从尘世暂时的事物转向永恒、转向他本人的伟大的教育手段”。基督教被认为是关于受难、痛苦、牺牲、死亡的宗教,它给人带来的是谦卑、温良、慈悲、宽容。陀氏第一部有影响的作品《穷人》以其对“贫苦和苦难抱有一种极其深厚并充满热忱的同情”而赢得别林斯基的称赞;《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孤女涅莉最后像她母亲一样悲凉地死去;《罪与罚》中贫困的马尔美拉多夫和他沦为挣钱养家的女儿索尼娅相依为命;《》中出生于小地主家庭、一场意外的大火中丧失了亲人和财产,被地主托茨基收养的娜斯塔霞长大后做了男主人的***妇,又面临被抛弃的命运,最后被商人罗果静杀死。他在作品中写这么多的苦难,苦难成为他作品的中心。可以说俄罗斯宗教文化中的苦难意识是陀氏作品中大量写苦难的原因之一,“俄罗斯文学问题面向受苦受难者”[6]32。 二、苦难在俄罗斯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陀氏作品中的人物不反对而且喜欢苦难。比如《罪与罚》中斯维利加洛夫在同拉斯柯尼科夫谈到杜尼娅时这样说:她会成为一个殉难的人,当人们用烧得通红的大钳子烙她的胸膛时,她准会露出笑容来。她渴望赶快为了某一个人去受苦受难,要是达不到受难的目的,她很可能从窗户里跳下去[8]553。受苦也是一件好事[8]534,受苦是伟大的事[8]536,我甘愿去受苦;在受苦中会产生伟大的理想。你要去受苦,难道这不是已经赎了你一半的罪吗[8]604?地下室人也说:“人有时强烈地爱上苦难,爱到吓人的程度。”索尼娅所蒙受的巨大不幸和委屈深深震撼着拉斯柯尼科夫。他竟伏在地上吻她的脚并声称:“我不是向你下跪,而是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8]375之所以有这种独特的态度,是因为在俄罗斯文化中苦难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受苦是一种美德 陀氏作品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喜欢受苦呢?有论者从哲学角度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人是喜欢受苦的这一事实,提出人有任性的权利。”[3]有论者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认为“陀氏的描写往往触及人的灵魂深处,他得出的最后结论是”[9]。只是从宗教角度解读有点把问题简单化,因为在对苦难的态度上,俄罗斯文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基督教国家的特点,俄罗斯人更喜欢苦难。陀氏作品中的受苦难者有着俄罗斯文学里独特的一面,“俄罗斯文学里,穷人比富人更接近神,罪者比贤者更接近神”[10]5。陀氏作品中的人物喜欢苦难是因为苦难在俄罗斯文化里有其独特的意义。“俄国知识分子对于个人苦难的认识,都深得基督教的真谛。”[10]12“俄罗斯人的道德意识很不同于西方人,这种意识更富有基督教色彩,俄罗斯对待过失和罪行是另一种态度,这就是同情那些堕落的受屈辱的人。”[2]248“受苦是一种美德,因为受苦才是有意义的事情。”[11]294神学家勒•盖杜格维奇说:“在苦难中显现出关于人,人的真正的和永恒的幸福的神明。为达到这种幸福,此岸的幸福不是绝对必要的,而时常是弊大于利。”这种观点也影响到了人们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罪与罚》中的斯维加洛夫把自己的财产赠给索尼娅然后自杀;被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要把自己的遗产捐给教会,也都能体现这样的特点。也就是说,苦难不简单等于贫穷。“在陀氏眼里,苦难和不幸却有着更为广大的背景,贫穷与压迫并非人生在世的唯一不幸,甚至也不是造成苦难和不幸的主要原因,人的苦难和不幸根植于人的生存悖论。陀氏认为,人类不可能通过结束贫穷和愚昧,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增长,甚至创造一个人间天堂而可以结束人类的苦难和不幸。就人的天性而言,他甚至宁愿沉溺于苦难,也不会像乐观而肤浅的启蒙主义者或功利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去理性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人惟有在原罪的教义及人与上帝的神秘关系中对自身之谜予以追问,才能通过个人的而非社会的努力,找到那可以使自己获得救赎的力量。”[5]陀氏作品中的人物对待苦难的态度源自俄罗斯独特的宗教文化,人物在经过了苦难的炼狱之后往往获得的是救赎,是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p#分页标题#e# (二)苦难并不导致反抗 从中国文化出发对陀氏作品中喜欢苦难的态度,人物一味顺从而不反抗的表现是难以接受的。“作为中国的读者的我———却还不能熟悉陀思妥夫斯基式的忍从———对横逆之来的真正的忍从。”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没有俄国的基督。在中国,君临的是‘礼’,不是神”[12]。鲁迅先生早就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不同的信仰。基督教信仰是不主张暴力反抗的,这一特点在托尔斯泰的不以暴力抗恶思想中也有体现。基督教教义中说要爱上帝,要爱人如己;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给人家;耶稣被钉十字架上时说赦免他们,因为他们做的自己不晓得。简单的反抗不一定带来更高层的意义,就像阿Q本来怕造反对他不好,不造反;后来知道可以有好处,便喊造反了。造反干什么呢,梦里他要赵太爷的床,欺负王胡和小D,嫌吴妈脚太大,往往看不到精神的净化、灵魂的升华。不反抗的特点也跟俄罗斯文化中独特的宗教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俄国人的宗教特性是,对上帝和神性真理热切的思慕与寻觅,喜欢不幸和受苦的人,对社会底层的崇敬和同情、宽恕精神,对不公正待遇顺从和不反抗[13],可以说陀氏作品中的苦难和人物对待苦难的态度是与之相一致的。或许只有从俄罗斯文化中对待苦难的特点出发,才能理解品德高尚的佐西马长老为什么要向与父亲争财产、争女人的德米特里下跪;索尼娅在知道拉斯科尔尼科夫是杀人凶手后,突然在拉斯科尔尼科夫面前跪下了[8]477。因为“现在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更不幸的了”[8]478,他们要遭遇巨大的苦难。“痛苦使人具有某种神圣的东西,有时人们为此而对他表示尊敬。”[11]313 (三)苦难不是一个人承担 从陀氏作品中的人物对待苦难的态度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在面临苦难时一般不会一个人去承担。“对于丧失了社会地位的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怜悯、同情是俄罗斯人很重要的特征。”[2]88这些特点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也能清楚地看到,比如《罪与罚》中贫穷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把母亲抵押养老金寄来的20卢布赠给索尼娅一家办理丧事,《穷人》中的杰符什金救助沦为的瓦莲卡,《卡拉玛佐夫》中的阿辽沙救助贫苦的伊留莎等。相比之下,中国不单文学作品中受苦难的人得不到帮助,比如孔乙己周围人们的冷漠、祥林嫂的故事成为谈资、子君的无助而终于走向死亡等,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基督教“信徒之间缺乏相互关爱,信友之间缺乏真正的爱、真正的关心,和我们传统文化中缺乏博爱的精神有很大关系”[14]。我们常常是爱憎分明,爱往往局限在宗族、血缘的关系之中,越向外则越淡漠。 三、结语 陀氏是从俄罗斯文化的角度面对问题,从俄罗斯文化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传统积淀出发来描写苦难,从基督教文化出发关注灵魂救赎的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自己的整个活动里为之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基督的名义的全人类的自由结合和全人类博爱这个基督教的理念。”[15]在分析陀氏作品中的苦难和人物对待苦难的态度时,如果只按中国的文化传统,功利性地选取能为我所用的地方,只关注苦难道德层面上的意义,忽略从宗教文化角度认识,在理解陀氏与俄罗斯文化时就会误读。 可以说,陀氏作品中对苦难的描写及人物对待苦难的态度表明陀氏更重视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在金钱、权势与道德发生冲突时,他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选择的是重视道德精神的操守,超越了简单的现实物质利益,选择了承受苦难。在这一点上,陀氏作品与欧美基督教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残酷的现实社会面前,陀氏超越了一切平庸,在罪恶和神圣之间,选择了后者。”[16]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间的关系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当我们的民族从急功近利的唯经济主义跳动中开始意识到文化修养的重要性,这是它成熟的一个标志。现代化进程不可能只是GDP的单纯增长,还要有精神上的修养和文化上的更新。”[17]我们不能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来生活,但阅读他的作品灵魂会得到净化和升华,在理解俄罗斯宗教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对陀氏作品中苦难的解读可能会更接近真实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4
美国的心理学大师霍华・克莱贝尔、斯考特・拜克,英国思想家詹姆士・里德,更早一点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库姆斯、罗杰斯等均描述过全人的人格特性。总结起来,一个完整的人所拥有的全人健康应该包括如下特征:
发自内心的接受和爱自己,能够自由的发展自己的各种潜能。
具有真正的生活目标和人生信仰,并能够用这种目标和信仰凝聚所有力量,协调自己的行为。将更多的兴趣和关注放在别人身上,能够鼓励和帮助别人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具有解决各种冲突的能力,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作出积极的反应。
能够与别人建立深刻和持久的人际关系。
能够创造幸福的家庭生活。
学习工作更为出色。
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精神生活。
应该说,全人健康的这些特征是地球上每一个神经系统正常的人都渴望得到的,但为什么就得不到呢?问题出在哪?我相信出在根基上,而这根基就是苦难。现实生活早就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点,凡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够真正品尝到人生的味道,才能建立起发展心灵的真正根基。
有些不善于思考人生的人也许会问:人生为什么一定要经历苦难呢?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一开始都不坚强,都很脆弱,很容易被击倒或被击垮。能够击倒和击垮我们的生活事件很多很多。生离死别,疾病困顿,这是人人必须经历的,还有一些生活难题属于你个人的,没有人能替你解决,你必须单独面对。当你遇到的生活难题大于你的精神力量时,你可能认为你所遇到的生活难题就是苦难。其实,苦难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我们解决不了或难于解决的生活难题。
面对生活难题,人们的态度是迥异的,有人选择了逃避和否定,而有人则选择了面对和寻求解决之道,这两种人将来的命运肯定是大不相同的。前者在逃避和否定中越来越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当他们再遇到新的生活难题时,他们的苦难感会加重,他们当中一些人会选择更强烈的方式逃避苦难,其结果便是神经功能症(neurosis)。心理大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一针见血地指出:“神经功能症是正当痛苦的替代品。”美国当代精神学家和心理大师斯考特・派克也曾表达过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规避问题与痛苦的动机是一切心理疾病之源。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5
2016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面对苦难 有所作为面对苦难,有所作为一个青年虔诚地请教大师:“怎样才能快乐?”大师:“人有俗念,因而不能如日月一般开朗,也不如花草,将一年一次的生命活得多姿多彩。”青年:“我有梦想,可是追求的道路上磕磕绊绊。时至今日,我连生存都很艰难。”大师:“荆棘本来就存在,它长着利刺,这是它存在的方式,为了你所谓的追求而欲斩刺,还是恶念。”青年:“难不成我只能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大师:“踏过去,从利刺上踩过,你离‘善’就更近一步。只顾埋怨荆棘的人是怯懦的,梦想再远大,也不会有所作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面对苦难,有所作为山间小路,布满荆棘,斩荆而过是恶念。踏荆而过是善念。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样充满苦难,只要我们勇于面对苦难,跨过困难,就会离“善”更近一步,遥望梦想花开的愿景。苦难,磨练人的意志。困难,似乎从来就与成功过不去。孟子曾说:“天将降大难于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作为。”人们会在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受人所不能受之苦,苦难之下他练就了过人的毅力,默默地积蓄着力量,最终平定吴国。史蒂芬.霍金自幼爱好物理和天文学,可是多种疾病让他丧失了说话和行动的能力,他凭着坚韧不屈的意志,战胜疾病,战胜苦难,写下了不朽的著作,为物理学做了巨大的贡献。可见,苦难对于强者而言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对于弱者是痛苦和沉沦堕落的代名词。只有强者才配走向成功,享受人生。苦难,激发人的斗志。苦难从来都是动力的来源。德国哥延根大学,一个19岁含有数学天赋的的青年,照例完成每日老师布置的两道数学题目,在两个小时顺利完成。突然发现一个纸条上写着第三道数学题目,他以为是老师给他额外加的,便做了起来,越做越吃力。困难激起他的斗志,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题。整整一个通宵的演示,他成功了,连牛顿都没有解出的数学难题,竟然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做出来了,高斯因而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所以说,苦难才能激发斗志,让人学会***思考。苦难,亦成就人未来。苦难能让一个人走向沉默,也能把一个人打造得光满四射。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童年困苦,青年时期的不幸耳聋,这一切痛苦没有使他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他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从钢琴感受到的震动,感受着声音,倾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的向往。他的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快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快乐。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能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因此,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使人奋进和创造,从而铸就了美好的未来。由此看来,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我们应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勇敢。勇于踏过它,并学会在苦难中磨练意志,激发自己的潜能,激活无限的创造力,使自己离成功更进一步。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境界是有所作为。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6
青铜是农村大麦地的孩子,而葵花是城里孩子。葵花的妈妈在葵花小的时候就生病永远离开了他们,因此葵花的爸爸当下放知青的时候不得不带着葵花一起来到了乡下-——大麦地这个村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青铜葵花》读后感,请您阅读。
《青铜葵花》读后感1当葵花拿着树枝,在沙土上一笔一画,认真地教青铜学写字的时候,我被这最美的亲情深深打动了。这一个个字仿佛是一个个美妙的音符,组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歌颂着兄妹之间最淳朴的爱,这种最美好的情感弥漫在《青铜葵花》的每一个章节之中,不断地吸引着我。
《青铜葵花》讲了一个动人的亲情故事,城市女孩葵花来到乡村哑巴青铜的家,成了兄妹相称的亲人,他们一起度过了虽贫穷困苦,但有情有爱的快乐时光。
当青铜和葵花一起去看马戏,被大男孩欺负时,青铜为了保护妹妹,毫不犹豫地和男孩儿打架;当他被男孩打败时,他及时退怯避让,为的是妹妹的安全。为了让葵花看到马戏,青铜让妹妹骑在肩上,自己看不到马戏疲累无比,却因难得一见的马戏表演使葵花快乐而欣慰快乐。当葵花消失在芦荡时,青铜毫不犹豫地去寻找她,脚板被芦苇刺伤,他全然不顾;当葵花上台演出,青铜又费尽心思,为她做一条别致的冰项链,让葵花更加光彩照人……青铜这种无私的爱令我动容,他与葵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亲人之间的爱都是无私美好的。我不禁想到了语文书中作家笑源和姥姥的舐犊深情。姥姥用剪纸表达对笑源的爱,她永远呵护着孙子,从幼年至长大,姥姥无时不刻地关心笑源,笑源无忧无虑的成长伴随着姥姥渐渐老去,皱纹爬上了她的额头,可是那守望的眼神依旧柔软而又动人,这便是最美的亲情。
亲情能感动所有人,甚至能感动上苍。我曾经看到过这样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年轻的女孩身患重病,医生对女孩的母亲说,她现在已经极度虚弱,危在旦夕了。母亲听了,镇定下来,为女儿唱起歌,讲起故事,并一直喃喃而语:“妈妈在你身边,别怕……”女儿紧张的神情放松了下来。这样日复一日,女孩的绝症竟然治愈了!医生不无感慨地说:她能活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最美的亲情是伟大的,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正如书中青铜看见葵花回家了,竟激动地叫出了妹妹的名字。哑巴男孩凭着他对妹妹无比的思念之情喊出妹妹的名字,不正向我们诉说着亲情的撼人心魄吗?
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莫过于亲情,它如三月的和风舒缓地流淌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活有时虽像一杯苦酒,但有了亲情,就溶进了万般的甜美。
《青铜葵花》读后感2一位文静而又瘦弱的小女孩,手拿着一朵橘黄色的小花,静静地走在大河边,刚下过雨的天空显得格外的蓝。一路的草,叶叶挂着水珠,几只丹顶鹤在快乐的嬉戏着……这幅唯美的画面,让我不禁打开了这本曹文轩写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男孩子与一个女孩子的故事。男孩子叫青铜,女孩子叫葵花。在一个特别的机缘,让生活在城市的女孩葵花和住在乡村的哑巴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但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一个不会说话的他,在芦苇的尽头,在女孩消失的地方,竟大声的说出了女孩的名字:“葵——花!”
这本书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爱——至爱,将爱写的充满生机与情意。它告诉了我们: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灾害、人类的野蛮本性等。我们每天都在目睹着与耳闻着这些苦难。当东南亚的海啸在人们淬不及防的时,以十分短暂的时间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将一个好端端的世界弄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当人们在沉浸在欢声笑语里,突来的地震让无数人死亡,让无数的楼房倒塌的时候……我们难道还会以为世界就只有欢乐与幸福吗?其实这些又算得了什么?那些零星的、琐碎的却又无边无际、无所不在的心灵痛苦,更是深入而有持久的。跌落、失落、波折、破灭、沦陷、被抛弃、被扼杀、雪上加霜……这差不多是每一个人的一生写照。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罗曼·罗兰曾说:“我们应当正视痛苦,尊重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的伟大灵魂。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会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是啊,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青铜葵花》读后感3“草是潮湿的,花是潮湿的,风车是潮湿的,房屋是潮湿的,牛是潮湿的,鸟是潮湿的……世界万物都还是潮湿的。葵花穿过潮湿的空气,不一会儿,从头到脚都潮湿了。”这是著名作家曹文轩《青铜葵花》开头中的一段。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曹文轩以一贯追求纯净、唯美的风格,讲述了他们在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乐观从容地面对蝗灾、洪水等苦难的的故事。他们在历经了种种灾难后变得更加坚强、乐观。可是,想让一起长大的两个孩子愉快地分离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当葵花再一次到来的时候,哑巴青铜拼尽全身的力气,吐字不清的喊出了“葵——花!”,这才是青铜内心深处的声音啊!《青铜葵花》所描写的痛苦经历,像我们这种泡在糖水里的孩子是无法用心体会的。
追求快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但是我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忽略了苦难对我们生命的价值,忽略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这种忘却苦难的快乐,在苦难降临之际,这种快乐究竟有多大的抵抗力?它不是一种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是一种深刻认识苦难之后的快乐,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有质量的快乐。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从今天才开始的。罗曼罗兰曾说过:“我们应当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他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不是既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青铜葵花》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曹文轩写苦难,将苦难写得深刻,动人,我的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写美,将美写到极致,让我不禁赞叹大麦地、芦苇荡,葵花田的美,还有“青铜葵花”那独有的美;写爱,写出了青铜和葵花间深厚的兄妹之情……
《青铜葵花》读后感4苦至深则显美
——题记
在书店,无意间看到一本叫《青铜葵花》的书。于是,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这本书。从故事的开始到故事的结束,每一章都让我心潮起伏!每一章都充满爱的力量!
这是一个乡村男孩与城市女孩之间的故事。一个意外的机遇,让两个人成了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但女孩葵花12岁那年又被接回了城市。从此男孩青铜便遥望着葵花走的方向。直到有一天,这个不会说话的男孩喊出了女孩的名字。
青铜为了让葵花上学,把自己上学的机会给了葵花;为了让葵花不受别人的欺负,每天让葵花坐在牛背上,自己牵着牛把葵花送到学校晚上接回家;为了让葵花有灯光写作业,他一口气做了十盏南瓜灯;为了让葵花看马戏,他让葵花坐在自己的肩膀上;为了让葵花报幕时更加美丽耀眼,他用嘴巴一刻也不停的吹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冰项链;为了让葵花回家时不怕路黑,他在河边上等了好几夜。
青铜为葵花做的很多事,他与葵花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纯洁的爱,这种爱需要两个人来共同维持,共同感动着对方。青铜为葵花做的很多事感动了大麦村的每一个人。而葵花为青铜一家人也做了很多感人的事儿。
葵花为了让家里省钱,没有参加学校的拍照;为了让家里人自豪,每次都把成绩考到第一名;为了不费家里的灯油,受着同学的嘲笑在同学家里写作业;为了赚钱给奶奶治病,独自一人跑到江南捡银杏卖钱;为了让哥哥学到知识,她想尽办法教青铜写字。
青铜的家人再苦再累也不愿让女孩儿受苦受累。他们为了让葵花能拍一张相,全家人一起编芦花鞋卖钱;爸爸为了让葵花能在冬天住上房子,把能卖的都卖了,然后去租地割金茅草;妈妈为了让葵花过年能有新衣服穿,把自己出嫁时的衣服改了,然后让葵花穿。奶奶为了让葵花穿上新棉袄,瞒着一家人去摘棉花,结果累倒了。
这就是爱的力量,一家人用爱的力量感动着每一个人。他们用心灵“编织”出了一条“爱的项链”!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任何人都抵挡不住的!所以葵花的爸爸妈妈为了让葵花接受良好的教育,还是忍着内心的疼痛让葵花到城里读书了。
《青铜葵花》读后感5《青铜葵花》这本书,是作家曹文轩的纯美小说之一。
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7岁的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着雕塑家爸爸来到大麦地村的干校,葵花没有妈妈,她的妈妈两年前得病死了,除了爸爸,她身边没有一个亲戚。但不久后,爸爸因意外的死亡,使葵花成为了孤儿,而贫穷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与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好朋友。时间在一点点流逝,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尽心尽力地抚养葵花。男孩青铜因为小时候一场灾难,成为了哑巴,在有了葵花后,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青铜是一个伟大的哥哥,为了葵花能够上学,他亲手放弃了憧憬已久的上学梦;为了葵花能够照一张照片,他在风雪中卖掉了本来是留给自己穿的芦花鞋;为了葵花能够在晚上写作业,聪明的青铜努力地抓来萤火虫做成花灯照明;为了避免葵花挨骂,青铜勇敢地将妹妹葵花护在身后……在这个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协力,从容地应对着洪水,蝗灾等一切的苦难。
五年的时间在这艰辛却又充实快乐的日子里一晃而过,12岁的葵花又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城市里的人想要接走葵花,在大麦地的村民的几番劝阻下,却是为了葵花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最终将葵花带走了。失去妹妹的痛苦让青铜仰天痛哭,他从他的心底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喊声震动了所有人的心灵,我的泪水已然流下。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7
精彩导读: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快乐学习》。
荀子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我首先想和同学们谈谈学习的苦和乐的问题。
“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在知识的海洋上自古以来就是以苦作舟,苦不堪言!
人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一生最苦的阶段。确实在理。清晨,闻鸡起舞,迎着晨风操练,伴着晨曦涌读的是学生;晚上,更深夜静,挑灯苦战的也是学生。
在安静的课堂上,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不停的转,眼看,耳听,手写,心记,全神贯注,不得松懈。
为了一道没解出的题,急的抓耳挠腮,下了课还在思考着难点、疑点,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上不去,各方面的压力便随之而来……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题磨得人憔悴”,苦不胜言!
学习中的苦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中的乐却更多。
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权大的乐趣。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
俗话说:“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我还想说说学习的方法问题。
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
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不懂装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本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切不可奉行“拿来主义”,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很难有所提高。
学习必须善于总结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尽相同。常做总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因此,最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常常自我监督,严格要求,每天或分阶段自己或让父母检查,是否完成了学习计划,为什么没有完成,怎样补救等等。总之,学习不能只凭一时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
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正如医生用药,不能千人一方。同学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特长,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除了学习方法,我觉得还要善于激发自身的潜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是目标激励。每一个人在一生中,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奋斗目标,目标往往可以激励自己去拼搏,去进取,去追求。我们同学正处于人生中打基础阶段,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珍惜青春,挥洒汗水,为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二是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爱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也会奉献爱心,你不仅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老师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会使你知道什么是责任,会使你拥有不竭的学习动力之源。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8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我们刘老师推荐的,书的名字叫《青铜葵花》,这本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葵花是一个大城市的女孩,可是她的妈妈在她三岁的时候死了,爸爸就把她带到大麦地的干校生活,可是她爸爸也死了,是剩下葵花一个人。于是大麦地的青铜一家就收留了她。很快,葵花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青铜妈妈对葵花的爱甚至超出了队青铜的爱,可是,哑巴青铜就这样还把葵花当做自己唯一最好的妹妹。他们一起经历了三月黄,逃离了龙卷风……发生了不少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故事。
突然有一天,一个消息流传了出来:城里人要接她回去。大麦地的所有人都不让她去。但是因为大麦地的人嘴巴辩不过城里的人,他们只好极不情愿的把葵花交给城里人了。因为青铜思念葵花到了极点,他叫出了“葵花”两个字——哑巴的他变得会说话了。
这本书很感人,我妈的同事也拿着本书去看,结果看得泪如泉涌。俗话说,兄弟如手足。书中的青铜和葵花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能互相帮助。不像某一些人,他们不把兄弟当兄弟,不把朋友当朋友,只把所有的人当工具来利用,然后再给两颗糖打发走,没有真情可言。
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兄弟之情的伟大,有时胜过母爱。任何动物不一样,人是有感情的,会思考的。可是,如果我们连这一点兄弟之情也没有,我们还是人吗?那我们就只是动物。
詹硕宇
《青铜葵花》读后感
与其说是亲子共读这本书,不如说找了个机会在喧嚣的午后安静的享受着这纯美文学的惬意。每当此时,总是让我们在疲于奔命中停下脚步,去聆听和感受心灵深处的某种触动。
青铜和葵花应该是我们同时代或比我们稍长一些的人物,在灾难降临时,没有选择放弃和抱怨,而是单纯快乐的从苦难中发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即便是“坏小子”嘎鱼,依仗着家境的“优越”,可爱的使着他的小坏点子,让我不禁怀念那个没有大恶大善的,空气中没有化学颗粒的年代。
当明晃晃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时,我们在空调房里进行着我们的一切活动,这是每个人每天并不奇怪的生活,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他们还嚷嚷着“没人玩,好无聊,没意思……”。当我们放下堆积案头的工作,抽出时间带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或将他们的童心放纵于游乐场时,往往因为一个一两块钱的小玩具没有满足他,生气、吵闹是常有的事。
我常很无奈,这些孩子是怎么了 他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给予他们的幸福快乐呢?
我告诉他我小时候,我的爸爸给我买的第一个只有九英寸的电风扇,我是多么兴奋,我每晚在小风扇下写作业觉得我又快乐又神气……。儿子露出一脸的不屑:“我儿子以后用了更高级更凉快的东西,我也会跟他说我小时候家里只有空调。”想想他说的也不无道理。确实在我小的时候父母跟我说过他们种南瓜吃野菜的经历,我也只是无动于衷的在听故事。时代的进步,对于苦难的理解是不可复制的,每个年代有它自己的烙印。幼年时承受的苦难,就像是接种的***苗,让他可以坦然笑对成长途中遭遇的波波折折。我在感慨我们的孩子太幸福了,为人父母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制造快乐的天堂,又担忧着他们缺失了对苦难的理解和承受能力的培养。
我应该是很早就有了对“苦难、挫折”的需求,希望孩子在苦难和挫折中增强体质,增强免***力,也应了现代人们提出的穷养男孩和挫折教育的理论,以至于暑假未到,我就张罗着让儿子去我单位附近的小店送外卖。大家质问我我是不是后妈。在一片哗然和质问中计划搁浅。
我是个最笨拙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一堆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用天畅妈妈的话说只能是“静待花开”了。但我知道只有苦甜参半的生活才能发现甜的滋味。
读完这本书,好比喝了乌龙茶,入口苦涩,回味却有丝丝绵甜。
我看了儿子写的读后感,虽有些夸张和言过其词,但总算是第一次没有别人的帮助下,自己看到了本中表达的深厚的兄妹感情,也算不易。所以没有加工和篡改,原原本本呈现在这,尊重詹同学的原作了。
詹硕宇妈妈
2011年8月
爱情不是一种虚荣,要拿出来在众人面前炫耀;爱情不是一件美丽的衣裳,要穿在外面给大家欣赏;爱情不是一项任务,要对亲朋好友有个交待。21时49分28秒
青铜葵花读后感:乐观着面对苦难
——《青铜葵花》读后感
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写的《青铜葵花》,我是去年暑假就开始看的,在看的同时也深深的反思自己。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人是一个城里来到乡下大麦地的小姑娘——葵花,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很早就失去了她的妈妈,只能在干校与爸爸渡过短暂的快乐时光。在这时,她认识了一位哑巴哥哥——青铜。生活的苦难接着来临:她的爸爸不幸遇难,她因此十分难过,但却很乐观。后来,她被领养到了善良的青铜一家,开始了艰辛而又幸福的生活……可是,在她十二岁那年,她又回到城市,这使他的哑巴哥哥青铜心中升起了莫名的伤感……
我在感动中读完了《青铜葵花》,还不停地回想着书中的内容。我心中不禁想道:“虽然葵花遭遇了如此之大的苦难,但却仍然能够乐观着生活,这点就十分了不起。虽然她的日子过得一直很苦,但却仍然乐观着生活。不像我们现在的一些人,有时候经历一点小挫折,都会心灰意冷。看起来,葵花的乐观精神就是我应该好好学习的。”
除了感受到了这些,我感受最深的是小说里的大苦难。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目睹与耳闻这些苦难。就在回味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现在的七二三高铁事件。随着高铁车厢的脱落,令多少人面临死亡的威胁,多少人和亲人生死离别。不到三岁的小女孩项炜伊在经历了二十小时的挤压后终于被救出。她遭遇了多么大的苦难啊!在幼年时期父母双亡,自己被逼在狭窄的空间中痛苦的度过了二十多个小时。但是,她却仍然顽强的活了下来。尽管遭遇了如此之大的苦难,周围人都在无私地给予小女孩爱,我想这些爱足以让小伊伊长大后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我也真心的祝福小伊伊能够健康而幸福的活下去。
在我的生活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前一段时间,我在一次普通的考试中失误了,仅得了90分。因此,我真是垂头丧气,弄不懂为什么,一直唉声叹气。可就在我沮丧的时候,想到了青铜和葵花,他们遭遇的苦难不都比我大得多得多,但却都能够乐观地去面对,我为什么不能呢?因此,我振作了起来,认真学习,果然在下一次考试中得到了满分。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9
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能苦会乐,是做人的坦然;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化苦为乐”是我的最终目标。
“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行弗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人的一身不可避免要吃苦的,如果每天只享受快乐而不去吃苦,那人生就没有意义了。为了体现人生的价值,我们必须学会吃苦。父辈们为家庭生计去认真工作;我们青少年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学习。只有吃苦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将来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要想多乐点就要多苦些,多付出、多经历了苦,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苦尽甘来,苦与乐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等的。
“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有谁敢大胆地否认自己不想多玩玩,不想多悠闲自在一点,不想去做那些工作、作业?我相信除了那些心有目标的人,大多数都会沉默的。的确,谁都有过“避苦求乐”的经历,但是结果又是怎样的呢?――避了苦,同样也求不来乐,反而苦上加苦,最终弄得是苦多多而乐少少,正应了前边的“多苦少乐”了。
“能苦会乐,是做人的坦然。”人活着,就要学会吃苦。不会吃苦怎么能行?能吃苦,心甘情愿地做那些应该做且必须做的事。心里不要怕烦、苦,想着我快点把它做完做好,不仅掌握新知识还可以放松享乐了,多好啊!我们学习时集中精力,一次能学会弄懂的决不用两次,今天该做完的决不拖到明天,在“能苦”的同时还要“会乐”,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干点自己愿意做的事,尽情地乐以便更好地投入下一步的学习工作中去。
“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吃苦当成一种享乐,人生在世,重要的是要坦然面对前进中的困难,要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快乐地迎接各种苦难。人生中不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要积极去面对,要变苦为乐,做一个智者。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无不深知此理。书法家王右***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染黑了一池水,苦练乐写,最终享有书圣美誉。悬梁刺骨、囊萤映雪等智者,无不先苦后乐、化苦为乐,才有纵横捭闽之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最终灭吴,雪洗了亡国的耻辱。《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为取得真经历经了大大小小八十一难,最后修成正果……你能说他们只是在受苦吗?非也!人生的苦难是一种难得的历练,正如什么事都没有尝试过,怎么会有成功的喜悦呢?
“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作为青年学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正确处理好苦与乐的关系,从“避苦求乐”到“化苦为乐”,以实现人生的意义及价值。
你的人生定位了吗?
人生一世,其价值何在?
人的巨大潜能有多少尚未开发?
你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能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呢?
每个人对自身都有一个定位。―个人把自己想像成什么人,就会按什么人的方式来为人处世,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定位潜意识地肯定了自身一部分能力,同时也否定了一部分能力。“鸡头凤尾”是一种大众化的说法,大家总会想“鸡头”好,还是“凤尾”好?孰不知,你已将自身定位于“凤尾”与“鸡头”之间这个位置。你为什么不去争取更好的“凤头”呢?我们不否认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但差距又有多少呢?一般人的大脑开发利用不足5%,爱因斯坦也仅用了7%。看来,一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有待于我们好好开发。向后看不如你的人,心里感觉很满足;向前看,比自己强的人多的是;―个团队的凝聚力更是势不可挡。“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积极的、向上的人生定位应是人们永远追求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无比执著的精神,用新的理念打破世界性白花授粉育种,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从此“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70多岁的他本可以幸福地安度晚年,但他为了自己所爱的事业,不畏艰难,又选择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说:“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lO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有向上的定位,才有追求的动力,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一位老人尚且有如此的决心和梦想,一步步坚定地向自己更高的人生目标攀登,我们每―个晚辈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积极定位吗?不应该向上攀登不懈努力吗?不应该为社会做出些贡献吗?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复杂、规模庞大、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行各业的大力协作。我国几代航天工作者在钱学森的率领下,通过不懈努力,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到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从中国人第一次激动地仰望太空,寻找那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到今日要探测月球、欲与嫦娥相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成就曾经是无法企及的,但今天实现了。这是因为我们的航天人有了无所畏惧的决心,有了为国为民的坚定目标,有了吃苦攻坚的不懈追求,有了永不言败的努力奋斗,他们才会取得如此伟大的业绩。事实证明,只要你敢想,你肯做,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企及,没有什么不能完成,更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有人给自己制定出140多项目标,他临终前完成了127项。
有人给自己的长跑定下了时间,他提前跑到了终点。
有人给自己的企业制定生产目标,最终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
目标高,定位高,一个人的潜质在无形中发挥得就大,自己取得的就会越多,为社会贡献的会越多。取浪尖者得浪中,取浪中者得浪底。为目标去拼,让定位变成现实,那就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一个人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是生命的宽度是由你自己决定的,生命的精彩是由你自己掌握、自己创造的。给自己一个精彩的人生定位,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天道酬勤,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明天努力!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篇10
令人欣慰的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中国***治的日益民主,文化环境的日益宽松和谐,一些作家开始了对“”的再思索,再书写。最近,作家莫言、余华们对“”苦难的叙写已经开始突破前述两类作家惯有的常态,开始直面“”苦难的深刻内涵,继《丰***肥臀》、《活着》的探索之后,他们最近又创作出了如《生死疲劳》、《兄弟》那样充盈着悲剧体验的当代苦难叙事文学杰作。
就在同时期,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天津作家王松在叙写“”苦难方面的辛勤劳作也越来越引人注目。从2005年下半年起,创作风格多样、擅长现实题材,曾创作过《爹亲娘亲》、《春天不谈爱情》、《落风的街》、《红汞》等多种作品的王松,异常活跃地相继在国内各大知名刊物上发表了“”题材小说《眉毛》(《收获》2005年5期)、《少年与花》(《花城》2005年6期)、《幽深的夏日》(《钟山》2005年6期)、《浮•游》(《作家》2005年6期,长篇夏季号)和《梅生》(《山花》2006年2期)等系列作品。在这一系列集束式推出的小说中,王松另辟蹊径去抒写“”苦难,建构自己独特的苦难叙事文本。
与莫言、余华一样,王松执著于直面“”苦难的不懈思索,用凝重细腻、客观深沉的笔触抒写着“”的苦难。在王松的笔下,“”苦难已没有了为“***治”苦难献祭的哀怨,也没有为“青春”苦难缅怀的伤感,更多的是对“”苦难的全面深刻的审视。在这个“苦难”的世界中,有阴谋与死亡,恐怖与报复,委琐与异化,欺诈与变态。在制造“苦难”的历史风潮中,既有知识分子受虐变形的苦难,也有普通工人之间因果报复的苦难;既有人与人之间的苦难,也有人与动物之间的苦难;既有成人世界的苦难,也有儿童世界的苦难。因此,虽不能说王松近期的这一系列“”题材小说实现了中国当代苦难叙事文学的新突破,但我们认为,王松对苦难叙事文学真诚探索的意义值得我们珍视。他的《幽深的夏日》、《少年与花》、《梅生》一组系列小说,主题相同,都是对“”苦难的文学“记忆”;情节相近,都是一个个“”时代因果报应的苦难故事。但由于叙述的角度略有不同,阅读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幽深的夏日》中,数学家康泗清,积极投身“”运动,为了保全自己,揭发同门师兄易大伟,使其下放劳动,备受折磨,奄奄一息。而易大伟的女儿易兰为了报复,又将康泗清的儿子灌醉骗到湖边,致其失足溺死。康泗清在制造别人苦难的同时,也饱尝了老年丧子的“苦难”;易兰在忍受家破父病的苦难,却又将忍受自己走向灭亡的苦难。《少年与花》展开的是“”苦难对无知、纯朴少年的戕害。少年丁光原本贫穷善良,却备受生活的折磨。母亲是欧医生单位的司机,被他指派去送危险化学药品途中因爆炸身亡,残疾的父亲只得上门为欧医生一家擦地板以维持生计,丁光自己也被医生儿子无端夺去演出机会并长期遭受后者的殴打,受尽折磨。“”运动开始后,丁光摇身一变,咸鱼翻身,小小年纪被栽培成造反派中的超级打手,用自创的高高跳起三击“犯人”耳光的奇特方式,一一报复殴打了欧医生一家人,最终将欧医生的老父亲用自制的化学药品炸药(正是他母亲运送出事故后剩下的)吓死。这里,作家用令人震撼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少年的蜕变过程及由此带来的“苦难”。
《梅生》中邮递员大虎的父亲被洪医生出诊时撞伤,洪医生因要救同事,而放弃救大虎的父亲,大虎的父亲不治而亡。“”中大虎成为风云人物,用自制滑轮捆绑洪医生批斗,因操作失误,将洪医生勒死。洪医生的女儿梅生主动随大虎回家,乘大虎不备,在睡梦中将大虎勒死丢在石井中,最后被“除四旧”打捞队,用自制滑轮打捞出来。由这一组组令人窒息的“”苦难活剧,我们看出作家有对“”苦难历史全面审视的企***。凸显古代志异小说风味的《眉毛》,却将“苦难”延伸到“人”与“动物”紧张对峙的关系上。浓眉的青年张志下放农村后,被同村只长着淡眉的村民、下乡知青视为异类,肆意捉弄,淡眉的村支书唆使其豢养的黑狗敌视他、攻击他。同村其他人也不遗余力鼓动黑狗袭击张志,黑狗竟然听从这些人的教唆,多次袭击张志。张志与黑狗关系紧张。当同村人设计醉倒张志刮掉其眉毛之后,无眉毛的张志为求自保,竟活剖黑狗将其热毛贴在眉骨上而生眉毛。这一奇异故事,展示的却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带给人及动物之间关系的“苦难”,整个作品笔触深邃,力透纸背。#p#分页标题#e#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