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活篇1
细胞因子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促进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
一、免***细胞的调节剂
免***细胞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调节关系,细胞因子是传递这种调节信号必不可少的信息分子。例如在t-b细胞之间,t细胞产生il-2、4、5、6、10、13,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抗体产生;而b细胞又可产生il-12调节th1细胞活性和tc细胞活性。在单核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前者产生il-1、6、8、10,干扰素α,tnf-α等细胞因子促进或抑制t、b、nk细胞功能;而淋巴细胞又产生il-2、6、10,干扰素γ,gm-cs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细胞因子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许多免***细胞还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产生自身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许多免***细胞还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产生自身调节作用。例如t细胞产生的il-2可刺激t细胞的il-2受体表达和进一步的il-2分泌,th1细胞通过产生干扰素γ抑th2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而th2细胞又通过il-10、il-4和il-13抑制th1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通过研究细胞因子的免***网络调节,可以更好地理解完整的免***系统调节机制,并且有助于指导细胞因子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brm)应用于临床***免***性疾病。***4-1 细胞因子与th1、th2的相互关系(略)
二、免***效应分子
在免***细胞针对抗原(特别是细胞性抗原)行使免***效应功能时,细胞因子是其中重要效应分子之一。例如tnfα和tnfβ可直接造成肿瘤细胞的凋零(apoptosis)’使瘤细胞dna断裂’细胞萎缩死亡;干扰素α、β、γ可干扰各种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从而防止病毒扩散;lif可直接作用于某些髓性白血病细胞,使其分化为单核细胞,丧失恶性增殖特性。另有一些细胞因子通过激活效应细胞而发挥其功能,如il-2和il-12刺激nk细胞与tc细胞的杀肿瘤细胞活性。与抗体和补体等其它免***效应分子相比,细胞因子的免***效应功能,因而在抗肿瘤、抗细胞内寄生感染、移植排斥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三、造血细胞刺激剂
从多能造血干细胞到成熟免***细胞的分化发育漫长道路中,几乎每一阶段都需要有细胞因子的参与。最初研究造血干细胞是从软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开始的,在这种培养基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产生的大量子代细胞由于不能扩散而形成细胞簇,称之为集落,而一些刺激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因子可明显刺激这些集落的数量和大小因而命名为集落刺激因子(csf)。根据它们刺激的造血细胞种类不同有不同的命名,如gm-csf、g-csf、m-csf、multi-csf(il-3)等。
目前的研究表明,csf和il-3是作用于粒细胞系造血细胞,m-csf作用于单核系造血细胞,此外epo作用于红系造血细胞,il-7作用于淋巴系造血细胞,il-6、il-11作用于巨核造血细胞等等。由此构成了细胞因子对造血系统的庞大控制网络。某种细胞因子缺陷就可能导致相应细胞的缺陷,如肾性贫血病人的发病就是肾产生epo的缺陷所致,正因如此,应用epo***这一疾病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多种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已成功地用于临床血液病,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四、炎症反应的促进剂
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刺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过程,症状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病理检查可发现有大量炎症细胞如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局部浸润和组织坏死,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细胞因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如il-1、il-6、il-8、tnfα等可促进炎症细胞的聚集、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可直接刺激发热中枢引起全身发烧’il-8同时还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到炎症部位’加重炎症症状.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都可检测到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升高.用某些细胞因子给动物注射’可直接诱导某些炎症现象’这些实验充分证明细胞因子在炎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结果’目前已开始利用细胞因子抑制剂***炎症性疾病’例如利用il-1的受体拮抗剂(il-1receptor antagonist’il-lra)和抗tnfα抗体***败血性休克、类风湿关节炎等,已收到初步疗效。
细胞的生活篇2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初发;复发;免***功能;T细胞亚群;NK细胞;LAK细胞
作者单位:523721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满洁 倪吉志 王雪宁 骆玲华 陈艳清 杨少强 谢国烈 陈伟俊);东莞市凤岗医院(王建勇)
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 是有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 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由于HSV-2 在人体内不产生永久性免***力,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愈的性传播疾病,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而逐渐增多。该病复发率高,一年内的复发率约为60%,在女性可引起不孕、流产或新生儿死亡。而HSV-2与女性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还能激活HIV复制,增加 HIV感染机率[1]。大量研究证实,该病原发感染与细胞免***功能低下有关,如免***缺陷的患者皆易并发单纯疱疹。因此,预防复发及控制该病的流行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测定在初发和复发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LA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来探讨免***功能与生殖器疱疹初作及复发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均来自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门诊的病例,均经PCR检测确诊。患者中,男性生殖器疱疹主要见于包皮、***沟及等,女性主要见于大小和***口,皮损为米粒大小,簇集性分布。复发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20~56岁,平均31.4岁;病程20~61个月,平均42.3个月,每年发作2~6次。初发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19~55岁,平均30.7岁。所有患者***前2年内未系统使用免***调节剂及糖皮质激素,且排除妊娠及哺***期妇女、患有免***性疾病及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不正常者。正常对照组46例,健康体检者,男25例,女21例,年龄19~56岁,平均33.1岁。3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NK和LAK细胞活性的测定[2]按常规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淋巴细胞,用RPMI1640培养液洗涤3次,调整细胞密度为5×10-9/L,加入IL-2(终浓度为500 ml/L)培养72 h,即可诱生出LAK细胞。以K562细胞(本室保存)作为靶细胞,采用LDH释放法测定NK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
1.2.2 T细胞亚群检测 由美国BD公司提供的FACSCalibur型号的流式细胞仪测定,所用鼠抗人CD-FITC、CD4-PerCP、CD-PE及对照管PE/IgG1-FITC/IgG单克隆抗体均购自美国BD公司。由化验室专人检测,每份标本均做各项测定管和阴性对照管。操作步骤如下:①EDTA抗凝血2 ml;② 准备4支试管,每管各加入相应单克隆抗体10 μl,全血100 μl混匀,避光15 min;③加溶血素2 ml避光10 min。④300 g/r离心10 min,倾去上清液,加2 ml PBS洗1次。⑤每管加l%多聚甲醛0.5 ml。上流式细胞仪检测,收集10000个以上细胞。用计算机分析测定结果。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3组NK和LAK细胞活性的变化 结果见表1。初发组和复发组的NK活性比正常组分别降低了28.2%和27.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3组NK和LAK细胞活性的比较(x±s,%)
组别例数NKLAK
正常组462.27±0.652.46±0.53
初发组631.63±0.51*1.78±0.46*
复发组651.12±0.30**1.33±0.35**
注:与正常组比较:*P
2.2 3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初发组和复发组的CD+4、CD+8及CD+4/CD+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3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x±s)
组别例数CD+3(%)CD+4(%)CD+8(%)CD+4/CD+8
正常组4675.4±9.644.3±5.227.4±2.11.62±0.55
初发组6373.6±8.536.3±5.7*30.4±3.2*1.21±0.47*
复发组6572.3±9.131.4±4.5*33.5±3.4**0.99±0.34**
注:与正常组比较:*P
3 讨论
临床资料表明,HSV-2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90%)。人体感染HSV-2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骶神经节中,当宿主受外伤、细菌感染、月经来潮、精神创伤、劳累及免***受抑制等情况下,病毒可以复苏和再激活,由神经节返回经常受累部位的皮肤黏膜而出现感染复发[3],而免***抑制或免***缺陷可导致HSV再活动频繁[4]。由于HSV-2在人体内不产生永久性免***,同时又可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所以,由于原发感染后,当有焦虑、紧张、劳累、性生活过度、月经期、酗酒等诱因时或内分泌紊乱、应激状态等情况下,病毒被激活复制而引起该病反复发作,平均年复发5~8次。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WHO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生殖器疱疹病例为2000万。根据国内报道,该病已在我国存在并在性传播性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5]。人体HSV-2感染后抗体的产生对消除病毒血症及限制病程起一定的作用,但不能预防感染复发,说明细胞介导的免***似乎起着明显决定作用,而抗体反应则相对次要。
研究已经表明,本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状态,特别是与细胞免***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6]。NK细胞是机体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可直接非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可诱导病毒凋亡;并可分泌IL-2和IFN-γ等,发挥其免***增强作用[7]。LAK细胞来源于NK细胞,其杀伤活性远高于NK细胞。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降低一方面减弱了直接对病毒的杀伤作用,另一方面间接减弱了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消除HSV的免***应答,从而造成HSV的复制和扩散,进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可能是生殖器疱疹发作和不断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系统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在正常机体内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免***功能,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可导致机体免***紊乱,造成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
笔者发现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和LAK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复发患者外周血NK、LAK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初发者,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总数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4细胞、CD+8细胞所占的比例以及CD+4/CD+8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外周血NK、LAK细胞下降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生殖器疱疹患者发病及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监测NK细胞、L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为临床早期病情的判断及***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Auvert B, Ballard R, Campbell C,et al. HIV infection among youth in a South African mining town is associated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2 Seropositivity and sexual behaviour.AIDS,2001,15(7):885-890.
[2] 林兰英,叶冬桂,陈保国.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NK细胞数检测及其意义.浙江临床医学,2005,7 (11) : 1146-1147.
[3]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41-546.
[4] 马黎民,李亚,孙丽.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分析.岭南皮肤病学,2005,12 (3):213-214.
[5] 赵胜光,俞丽珍,周常富,等.高危人群生殖器疱疹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42-43.
细胞的生活篇3
【摘要】 目的 探索研究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对体外小鼠淋巴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MTT法,来检测体外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VitB1 100μl(含0.005μg)、VitB6(12.5μl含0.000625μg)对体外小鼠淋巴细胞活性是明显的,VitC 25μl(含0.01μg)作用也是明显的。VitB12则随浓度增高作用稍有增强,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结果显示VitB1、VitB6和VitC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有增强作用。
【关键词】 水溶性维生素;MTT法;小鼠淋巴细胞
【Abstract】 Objective We proposed to study the effecte of water solule Vitamins(Vitamin B1、Vitamin6、Vitamin12 and Vitamin C)in vitro mice lymphocytes.Methods We took the modified method of MTT to explose the activation or in vitro mice lymphocytes.Results VitB1 100μl(contain 0.005μg)、VitB6(12.5μl contain 0.000625μg)、stimualated the effect of in vitro mice lymphocytes which was obvious and VitaminC(25μl contain 0.01μg)) was manifested too.Conclusion Water solule Vitamins (VitB1、VitB6、VitB12 and VitC)were able to stimulate the ativation of in vitro mice lymphocytes under cerftain concentration.
【Key words】 water sobale vitamin; MTT method;
mice lymphocytes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物质的能量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当前许多国内外学者研究它们抗衰老、抗氧化和对胸腺的作用,企***阐明它们对机体免***功能的作用。许多学者都涉及它们提高机体免***力,但未见报道它们直接对淋巴细胞的作用。本文选用和人类基因组具有大量同源性小鼠的淋巴细胞,体外实验检测维生素B1、B6、B12和维生素C对小鼠血中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
Mosman(1983)[1]报道噻唑蓝(MTT)比色法,经后人改良,使这种方法更加完善,成为定量、重复性好、简便易行的检测淋巴细胞活性的好方法。我们采用此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ICR小鼠,体重(20±2)g,雄性,由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RPM 1640培养液为Hyclone公司产品,噻唑蓝(MTT)为Sigma公司产品,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BRL公司产品,淋巴细胞分离液为TBD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产品,维生素B1(5mg/ml)、B6(5mg/ml)、B12(0.5mg/ml)均为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产品,维生素C(400mg/ml)为北京双鹤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酶标仪为SLT公司产品(型号为A-5082)。
1.2 方法 (1)淋巴细胞的分离,从ICR小鼠(雄性)眼静脉采血,加入等量细胞分离液,低速离心,吸取淋巴细胞层,洗3次,立即进行淋巴细胞计数,4℃保存在RPM 1640培养液中待用。(2)噻唑蓝比色法,将制备的活的小鼠淋巴细胞分管,分别设实验管(孔)6管(孔),对照管6管(孔)。①VitB1实验组,每6管(孔)分别加入VitB1 400μl(含0.02μg)(6孔)、200μl(含0.01μg)(6孔)、100μl(含0.005μg)(6孔),对照组每孔加入等体积的RPM 1640液(6孔)。②VitB6实验组,每6管(孔)分别加入VitB6 50μl(含0.0025μg)(6孔)、25μl(含0.00125μg)(6孔)、12.5μl(含0.000625μg)(6孔),对照组每孔加入等体积(含的RPM 1640液(6孔)。③VitB12实验组,每6管(孔)分别加入VitB12 400μl(含0.0002μg)(6孔)、200μl(含0.0001μg)(6孔)、100μl(含0.00005μg)(6孔),对照组每孔加入等体积的RPM 1640液(6孔)。④VitC实验组,每6管(孔)分别加入VitB6 100μl(含0.04μg)(6孔)、50μl(含0.02μg)(6孔)、25μl(含0.01μg)(6孔),对照组每孔加入等体积的RPM 1640液(6孔)。37℃温育2h后,每管(孔)加入20μl MTT(5mg/ml MTT溶于PBS pH 7.5),轻轻震荡后,37℃温育2h后,每管加10% SDS(溶于双蒸水),轻轻震荡,待甲簪颗粒完全释放,酶标仪测OD570值。
2 结果
2.1 VitB1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B1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随浓度增加,作用减弱,当VitB1 100μl(含0.005μg)对小鼠淋巴细胞活化作用有显著增强作用,P
2.2 VitB6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B6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随浓度增加,作用减弱,当浓度为12.5μl(含0.000625μg)稍有增强作用(见***2)。
2.3 VitB12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B12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随浓度增高作用稍有增强作用,但不明显(见***3)。
2.4 VitC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C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随浓度升高,作用减弱,当浓度为25μl(含0.01μg)作用最强,P
Mosman(1983年)报道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活性。MTT可被各种类型的活细胞(RBC除外)摄取,活性强的细胞摄取较多的MTT,***粒体内被脱氢酶还原为甲簪(Formazan),颜色由黄变深紫,加入SDS使细胞完全裂解,在波长570nm下酶标仪测量OD值,OD值越高,反应细胞活性越强[2,3]。因此,MTT法可定量测量细胞活性。此方法,经后人改良,更加完善,成为定量好、重复性好、简便易行的好方法。我们采用小鼠静脉血,分离出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其中T细胞占70%左右。因此,我们测量的小鼠淋巴细胞活性,充分反应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显示,VitB1(100μl含0.005μg),VitB6(12.5μl含0.000625μg)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VitC在25μl(含0.01μg)、50μl(含0.02μg)、100μl(含0.04μg)均有显著增强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但随着VitC浓度增加,作用有稍减的趋势,但VitB12增强小鼠淋巴细胞活性不明显。VitB1、VitB6、VitB12均涉及体内的细胞正常生理生化功能,因此,它们也参与小鼠淋巴细胞生理、生化功能[4]。VitC维持细胞酶的活性,当然也影响淋巴细胞酶的活性,有报道VitC在淋巴细胞中浓度较高,当应激和感染时,淋巴细胞中VitC浓度降低。还有报道,VitC有增强NK细胞的活性,因此增强机体抗肿瘤的作用[5,6]。
国内许多学者均提到VitB1、VitB6、VitB12和VitC等水溶性维生素有增强固有免***和适应免***的功能。但至今未见报道它们直接对动物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作用的研究报道。本文初步阐明VitB1、VitB6 VitB12和VitC在体外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有增强作用。这结果是否反应它们有对人的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作用,尚待再进一步研究。至于水溶性维生素不同浓度作用不同,体外实验受到pH值的影响。
1 Mosmann T. Repid colorimetric assay for cellular growth and survirval Application to 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 assays.J Immunol Meth,1983, 65:55-63.
2 陈哲生. 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4,9(4):205-206.
3 陈哲生. 噻唑蓝比色法用来研究人类淋巴细胞和小鼠巨噬细胞的活性.上海免***学杂志,1992,12(5):269-317.
4 荫士安,汪之琐.现代营养学.第八版.第4篇.水溶性维生素.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13-285.
细胞的生活篇4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美
一、走进“动物世界”,引导学生表演,体验情感美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影响情感的方式很特殊,无论是欢快的音乐还是悲伤的音乐,学生在音乐的感召下是喜欢“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他们的情感世界会变得丰富起来。课堂上通过表演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美。
例如,儿童歌曲《大鹿》是一首旋律明快、节奏简洁的法国歌曲,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我在学习歌曲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旋律,要求学生跟着音乐放开手脚,把自己想象的各种小动物用身体动作表演出来,然后播放歌曲进行聆听。有的学生在听到歌曲内容后争先恐后表演开了:有的表演成惊慌失措的小兔,在使劲敲门;有的表演了胸有成竹的猎人,望着“小兔”在笑;有的把自己演成勇敢坚定的大鹿,手挽着“小兔”,时刻准备抵挡猎人的入侵。就这样,不同表演风格的音乐剧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中一一上演。手舞之,脚踏之,嘴唱之,调动了学生身体的各个器官,使其主动参与音乐表演的活动。学生通过自己聆听旋律,学习歌曲,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内容表演了不同的角色,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了解大鹿和小兔是靠着团结的力量战胜了猎人,那么同学之间也应该互相帮助,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二、走进“春天”,引导学生绘画,理解歌词美
音乐课堂教学以音乐教学为主线和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和沟通。音乐和绘画是姐妹,如果将绘画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美丽的歌词。
例如,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描绘了春天的小雨淅淅沥沥,表现人们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了希望和遐想。在教学这首歌时,一开始我没有讲春天的景象,而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一幅没有色彩的***画,画中有小溪、小鱼、小草、小鸭……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带着“小雨点”(画笔)去寻找“春天”“雨点”落到哪里,哪里就涂上合适的颜色。于是小草碧绿,桃花粉红,小溪清清,鹅黄的小鸭和金色的小鲤鱼在追逐嬉戏……好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学科综合”丰富了音乐学科的人文蕴含,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不仅用自己的画笔表现了美丽的春天,从视觉上感受春天的景象,而且在绘画中理解了歌词的美,开心地听唱春天的歌曲,融入了生机勃勃的春意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三、走进“花名”,引导学生创编,感受节奏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引导学生积累创作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鼓励音乐创造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的形象思维,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开发学生的创编才能,从而感受节奏美。
例如,低年级学生学完《打花巴掌》这课时,我鼓励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根据生活经验把喜爱的花名首先进行有节奏地念词,然后编成新的歌词进行演唱,学生积极性很高,我同时开设了“我是小小词作家”栏目,并进行点评和奖励。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歌词创作练习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语言词汇运用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八分钟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内容在短短的四分钟时间内就得以完成。传统的教学固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它在教学中的很多作用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为了开展创编课教学,特别是歌词的创编,也必须在传统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有关的知识学习。创编歌词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词作家,学会作词也并非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开展此类创编教学旨在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基本的音乐素质。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在此类创编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课改的发展需求。
细胞的生活篇5
【关键词】 水溶性维生素;MTT法;小鼠巨噬细胞
To study the activation of in vitro mice macrophages with various water soluble vitami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pose studying the effect of various water soluble vitamins ( VitB1,VitB6,VitB12 and VitC ) of in vitro mice macrophages activation. Methods The article took the modified method of MTT to explose the activation of in vitro mrice macrophages. Results VitB150μl (0.0025μg), VitB6 200μl (0.002μg), VitB12 200μl (0.002μg), VitC 200μl(0.08μg) all stimulated the effect of in vitro mice macrophages. Conclusion Various water soluble vitamins( VitB1,VitB6,VitB12 and VitC )which were able to stimulate the activation of in vitro mice macrophages under certain concentration.
【Key words】 water soluble vitamin; MTT method; mice macrophage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各种能量代谢生化反应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尽管机体对这类物质需求量相对很少,但是它们却十分重要,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物质,如果缺乏,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某些种类维生素对人体的免***系统的免***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免***系统的各种细胞功能。最近许多年,国内外营养免***学者都在研究探讨各种维生素对免***系统的作用,企***探明各种维生素对免***细胞活化的增强或抑制,为提高机体免***力,本文选用和人类基因组具有相当部分同源性小鼠,选用 体外实验检测维生素B1、B6、B12和维生素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作用的研究。 Mosmon(1983)[1]报道噻唑蓝(MTT)比色法,经后人改良,使这种方法更加完善成熟,成为定量、重复性好、简便易行检测免***细胞活性的好方法。我们采用此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ICR小鼠体重(20±2)g,雄性,由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RPMI1640培养液为Hyclmone公司产品。噻唑蓝(MTT)为Sigma公司产品,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BRL公司产品,淋巴细胞分离液为TBD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产品,液体石蜡油为北京旭东化工厂产品, VitB1 (5mg/ ml)、VitB6 (5mg/ ml)、VitB12 (0.5mg/ ml)均为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产品, VitC(400mg/ ml)为北京双鹤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酶标仪为SLT公司产品(型号为A-5082)。
1.2 方法 (1)对小鼠腹腔注射(VitB1 、VitB6 、VitB12 和VitC,无菌液体石蜡油),取ICR小鼠40只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1组、2组、3组和4组。1组为VitB1实验组,第1天对其中5只小鼠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0.2ml/只,作为对照,另外5只小鼠腹腔注射VitB1 0.05ml/只作为实验组。2组为VitB6 实验组,第1天对其中5只小鼠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0.2ml/只,作为对照,另外5只小鼠腹腔注射VitB6 0.2ml/只作为实验组。3组为VitB12 实验组,第1天对其中5只小鼠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0.2ml/只,作为对照,另外5只小鼠腹腔注射VitB120.2ml /只作为实验组。4组为VitC 实验组,第1天对其中5只小鼠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0.2ml /只,作为对照,另外5只小鼠腹腔注射VitC 0.2ml/只作为实验组。以上4组小白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维生素,均于48h后再经腹腔注射无菌液体石蜡油0.1ml /只。48h后行颈椎脱臼处死。(2)巨噬细胞的制备:将处死的小白鼠行腹部皮肤消毒后,持镊提起腹中部皮肤并剪开,暴露腹膜,避开血管剪开腹膜一小口。用毛细吸管取出腹腔液,并收集于试管中。作好标记后离心,弃上清,洗3次,立即进行台盼蓝染色,计算活细胞数。细胞数108/ ml。(3)噻唑蓝比色法,将制备的小鼠巨噬细胞按组分管,每组实验管(孔)3管(孔)对照管(孔)3管(孔)。37℃温育2h后,每管加10%SDS(溶于双蒸水),轻轻震荡,待甲簪颗粒完全释放后,再用酶标仪测OD570值。
2 结果
2.1 VitB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B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VitB150μl(0.0025μg)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有增 强作用,P
***1 Vit B1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略)
2.2 VitB6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B6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B6200μl(0.002μg)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有增强作用,P
***2 Vit B6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略)
2.3 VitB1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B1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200μl(0.002μg)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有增强作用,P
转贴于
***3 Vit B12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略)
2.4 Vit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 Vit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200μl(0.08μg)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有增强作用,P
3 讨论
Mosmon (1983年)[1]报道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MTT可被各种类型的活性细胞(RBC除外)摄取,活性强的细胞摄取较多的MTT,***粒体内被脱氢酶还原为甲簪颗粒(Formazan),颜色由黄变深紫,加入SDS使细胞完全裂解释放出甲簪,在波长570nm下酶标仪测量OD值,
***4 VitC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略)
OD值越高,其甲簪浓度越高,反应活的细胞活性越强[2,3]。因此,MTT法可定量检测各种细胞的活性。我们曾经报道 几种水溶性维生素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4]。本报道VitB1、VitB6、VitB12 和Vit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它们在一定浓度下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有增强作用,VitB12 尤为显著。VitB1、VitB6、VitB12 均涉及体内细胞正常生理生化功能,因此,它们当然参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生化反应,完成正常生理功能。VitC经临床实验证实[5],它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并有增强淋巴细胞功能(曾已报道)的VitC还参与免***球蛋白的二硫键的形成,从而促进免***球蛋白的合成。有增加补体C1和干扰素的产生,以及增强NK细胞的活性,因此增强人体抗肿瘤的作用[6,7]。
营养免***是当今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人体许多种疾病都涉及免***系统,免***系统有防御、监视、耐受和调节功能。各种营养素,是人体依存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免***功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各种维生素虽然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它们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尤其是B族的维生素,因此它们在调节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各种维生素对人体免***系统的作用是营养免***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Mosmann,T.Repid colorimetric assay for cellular growth and surviral application to 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 assays.J Immunol Meth,1983, 65:55-63.
2 陈哲生.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4,9(4):205-206.
3 陈哲生.噻唑蓝比色法用来研究人类淋巴细胞和小鼠巨噬细胞细胞的活性. 上海免***学杂志,1992,12 (5):269-317.
4 孙明洁.几种水溶性维生素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21(6):2805-2806.
5 荫士安,汪之琐主译.现代营养学 .第八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13-285.
6 徐世侠,吴育云.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对营养缺乏所致免***功能低下的影响. 中国公共卫生,1998,14(12):741-743.
细胞的生活篇6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超长任意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
[中***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3-0430-04
Experimental study on effect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random ultra-long skin flap on the rat back
WANG Jia-rui,LIU Da-en,NONG Qing-wen,LI Shun-tang,LIANG Kun-lan,LI Kai-tong
(Department of Burns and Plast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1, Guangx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giogenesis funct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to random ultra-long skin flap on the rat back and its effect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kin flap.MethodsMaking a 8.0cm×2.0cm animal model from a random ultra-long skin flap on the rat back, injected directly with 50ng/ml HGF solution, after 7 days observing the color of the skin flap, texture, capillary return, necrotic area, bleeding condition of the cut flap etc.; Calculating the survival area of the flap; After immunity staining, counting blood capillary with a 400 optical microscope. Making results through comparing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before-experimental flap and that of after--experiment., And also comparing with the saline control group.ResultsComparing the survival rate (81.45%±2.74%) of the HGF skin flap with the control group (42.82%±7.03%), the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experiment, the quantity of capillar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re respectively (39.67±4.83) and (21.50±1.8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of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random ultra-long skin flap;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survival
皮瓣修复是创伤(烧伤)、整形外科常用的***手段,传统的任意皮瓣的长宽之比为(2.0~1.5)∶1,超过此比例皮瓣远端常常会发生坏死导致手术失败而需要再次手术,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常用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前列腺素E1、罂粟碱等通过疏通微循环方式或增加皮瓣血流量的方式来增加皮瓣血供,但临床应用中发现均缺乏唯一特异性。因此,预防和***皮瓣远端的坏死一直是皮瓣修复创面研究的热点及有待于解决的难点。研究表明[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后第三种能够促新生血管生长因子。Taniyama等[2]在体内外试验研究均表明其促进血管生成的活性比前两者更强大。但既往对HGF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缺血性疾病的血管再生的研究,经查阅国内文献,未见有关促进皮瓣血管生成的报道。本实验通过免***组化染色后计算毛细血管密度、观察皮瓣存活面积,探讨HGF对大鼠背部任意皮瓣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对皮瓣存活率的影响,为寻找预防和***皮瓣远端坏死提供一种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试剂及器械:健康标准成年S-D大鼠,体重300~350g、雌雄不限(广西医科大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肝细胞生长因子(美国PeproTech公司),鼠抗人单克隆CD+34抗体MAB-0034(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技术有限公司),快捷型酶标羊抗鼠/兔IgG聚合物(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技术有限公司),DAB显色试剂盒(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显微镜及病理***像分析仪DMR+Q550(德国LEICA公司),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一附院完成。
1.2 实验方法
1.2.1HGF溶液的稀释配制:启用前离心,用Hanks液配制成2 000ng/ml的原液后分装于10个分装瓶中。加10%FBS溶液及Hanks液配制成50ng/ml贴上标签,在-20℃冰箱保存备用。
1.2.2动物模型制备及实验分组:健康标准成年S-D大鼠20只,体重300~350g,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A组:HGF;B组:生理盐水组。10%水合氯醛(0.35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将动物俯卧位固定,背部用硫化钠脱毛后温水洗净。于大鼠背正中掀起8.0cm×2.0cm任意皮瓣,其纵轴与大鼠脊柱平行,且以之为对称轴,蒂位于双侧髂嵴连线上。在距离蒂部3.6cm、4.8cm、6.0cm处分别作为蒂部平行的直线,与顺皮瓣长轴的三等分线相交于六点,这六点为注射位点[3]。切开皮肤及皮下,于筋膜浅层掀起皮瓣,结扎基底部活跃出血点。皮瓣掀起后即刻以1ml微量注射器于皮下进针,A组皮瓣下每一注射位点给予50ng/ml HGF溶液0.5ml,B组皮瓣下每一注射位点给予生理盐水0.5ml。4-0丝线将皮瓣原位间断缝合。术后切口涂四环素软膏,单笼喂养。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人完成。
1.3 检测指标
1.3.1术后大体观察:观察动物术后的饮食、活动及创面愈合情况。
1.3.2皮瓣大体观察,存活率的检测:术后7天处死大鼠,皮瓣存活区与坏死区已明确。皮瓣坏死标准:皮肤颜色变黑、组织回缩、弹性差、质地变硬、切割组织不出血。用透明纸绘出皮瓣形状及坏死皮瓣大小,将坏死区域涂成黑色,数码相机拍照并输入计算机,使用病理***像分析仪DMR+Q550计算出坏死面积。存活面积=设计面积一坏死面积,按(存活面积/坏死面积)×100%计算出存活面积比。
1.3.3组织学观察:术后7天,切取皮肤标本(在存活区,距存活与坏死交界处0.5cm),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200倍下观察其组织学变化、毛细血管管腔情况。
1.3.4 免***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微血管分析: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融蜡后用纯二甲苯中浸泡;不同浓度酒精梯度水化后冲洗;3% H2O2甲醇溶液封闭内源性过氧物酶的活性后冲洗;柠檬酸组织抗原修复液工作液高压抗原修复;滴加鼠抗人单克隆CD+34抗体MAB-0034后4℃恒温箱过夜;37℃复温后冲洗;滴加即用型IgG抗体-HRP多聚体,室温下孵育后冲洗;滴加新鲜配置的DBA显色剂,控制染色后自来水冲洗,终止显色反应;苏木素轻度复染后1%盐酸酒***化,自来水冲洗;PBS冲洗返蓝;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后中性树胶封片。所有切片均按照试剂盒的要求在相同条件下染色。镜下随机选取4个视野,以单个血管内皮细胞或成簇的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一个毛细血管,单个高倍镜视野下微血管的数目,取其平均值。测出每个高倍镜视野面积,并计算单位面积下微血管数目(个/mm2),作为评价微血管密度的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x±s)表示,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两组数据经正态检验。
2结果
2.1术后大体观察:大鼠到实验结束均存活,饮食、排便正常,没有术后感染、化脓、体液渗出等不良反应。
2.2皮瓣大体观察:存活率的检测 A、B两组皮瓣远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颜色变黑、质地变硬、切割组织不出血,出现明显的坏死迹象。A组皮瓣成活区域皮肤的颜色、弹性及质地与正常皮肤组织更相似,坏死区域面积比B组少。A、B两组皮瓣成活面积分别为(81.45%±2.74%)、(42.82%±7.03%),两组间皮瓣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92,P=0.000)。
2.3组织学观察:术后7天,A、B两组大鼠皮瓣均有毛细血管腔出现,真皮层内有大量的血管内皮细胞。A组管腔数量明显多于B组,且管腔的结构好,管腔壁变薄富有弹性,管腔内可见红细胞。B组虽然有大量内皮细胞存活,但呈现无序排列,红细胞沉积较少(如***1~3)。
2.4免***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术前及术后7天两组大鼠背部皮瓣CD+34免***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毛细血管的平均密度:A组分别为12.70±1.35、39.67±4.83;B组分别为12.31±1.22,21.50±1.87。实验前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7,P=0.513),实验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0,P=0.000),A组实验后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t=16.253,t=0.000),B组实验后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92,t=0.000)。(如***4~6)。
3讨论
3.1 HGF是Michal Lopoulos等[4-5]在部分肝被切除后的大鼠血浆中发现能够刺激肝细胞DNA合成的多肽因子,后经提取纯化并命名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间质源性细胞因子。它是由分子量75kD的重链(亦称α链)和分子量30kD的轻链(亦称β链)通过二硫键构成的二聚体。其主要来源于肝脏枯否氏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贮脂细胞、肺脏内皮细胞以及恶性肿瘤细胞。
3.2 任意皮瓣移植后,其血运主要靠蒂部的不知名的血管、真皮下血管网、筋膜血管网等周围血管束的侧支供血,同时皮瓣远端的毛细血管的快速形成对预防及***远端缺血也起重要的作用[6]。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后经过血管基底膜酶解,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增殖、迁移、血管腔形成,周边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等多个步骤协调有序地完成,最后形成新生血管网。国内外在心脏缺血性动物模型的研究[7-8]均表明HGF能够促进缺血性心肌的微小血管再生,增加内皮细胞的数量及心肌的血流量。等[9]在体外培养牛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实验也证明HGF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移行,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当加入HGF质量浓度为100ng/ml时达到最大促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移行效果。其机制可能为:
3.2.1 HGF通过其受体c-met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移行、增生、生长、产生蛋白酶、促进组织侵袭和机化,内皮细胞在细胞外基质间隙扩散,伸出胞浆芽并延长,使毛细血管样的导管形成。Nakamura等[10]在于大鼠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局部发现了HGF/c-Met系统。唐博[11]等有研究表明HGF通过促使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增多,常染色质增多。能有效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过程,细胞周期中S期、G2/M 期细胞增多,尤其能促使细胞进入M期,这些都说明HGF是一种强的有丝***原。
3.2.2 HGF可通过诱导VEGF的表达而促进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生长和转移,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HGF可通过PI3激酶通路诱导VEGF的分泌和表达,从而间接促进血管的生成[12]。由此,罗泊涛等[13]在研究鼻咽癌中HGF和VEGF的表达意义的结果时提出了通过抑制HGF靶分子表达和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中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设想。
3.2.3 HGF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发生、生存和再生,抑制细胞凋亡。周一***等[14]通过HGF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研究结果表明:HGF可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凋亡率,抗凋亡的bcl-2基因表达明显升高,而促凋亡Bax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Gopalkr Ishnapilla等[15]研究发现在高糖环境下HGF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再修复。
3.3 本实验采用直接皮下局部注射质量浓度为50ng/ml,每只大鼠注射总量为150ng,术后7天皮瓣存活率HGF组(81.45%±2.74%)高于生理盐水组的(42.82%±7.03%),减少皮瓣移植后远端的坏死;免***组化染色计算毛细血管密度HGF组(39.67±4.83)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1.50±1.87),促进了皮瓣血管的生成。以上证据提示HGF可促使皮瓣血管内皮细胞再生、增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皮瓣远端的坏死,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其机制可能为HGF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移行、增生、生长、产生蛋白酶、促进组织侵袭和机化,内皮细胞在细胞外基质间隙扩散,伸出胞浆芽并延长,使毛细血管样的导管形成,具体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4 本实验结果显示:HGF通过促进皮瓣内血管再生、新生血管形成,提高皮瓣的成存活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该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取得的资料及经验还不多,如HGF的剂量、效应时间、在体内易被蛋白酶分解、半衰期短、局部一次使用生物学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和远期安全性、分化的机制及新生血管的稳定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Grlerson I,Heathcote L,Hiscott P,et al.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scatter factor in the eye[J].Prog Retin Eye Res, 2000,19(6):779-802.
[2]Taniyama Y,Mori***a R,Aoki M,et a1.Therapeutic angiogenesis inducejd by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gene in rat and rabbit hindlimb ischemia models: preclinical study fo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J].Gene Ther,200l,8(3):181-189.
[3]王璐,郭树忠,伍尚敏,等. BFGF微球对大鼠背部任意皮瓣存活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09, 18(9):1283-1286.
[4]Michalopoulos G,Houck KA,Dolan ML,et a1.Control of hepatocyte rep lication by two serum factors[J].Cancer Res,1984,44(10):4414-4419.
[5]Zamegar R,Michalopoulos G.Pur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hepatopoiet in a polypeptide growth factor for hepatocytes[J]. Cancer Res,1989,49(12):3314-3320.
[6]杨志明,温玉明.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手术学[M].四川科技出版社,2005,1: 5.
[7]王志刚,黄一东,欧慧芳,等.腺病毒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不同途径转染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22(11):1372-1373.
[8]Jayasankar V,Woo YJ,Pirolli TJ,et a1.Induction of angiogenesis and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by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effectively treats post ischemia heart failure[J].Card Surg,2005,20(1):93-101.
[9],李立,汤永强,等.肝细胞生长因子对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增生移行效应[J].眼科研究,2006, 24 (1):50-53.
[10]Nakamura Y,Mori***a R,Higaki J,et a1.Expression of local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system in vascular tissue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5,215(2):483-488.
[11]唐博,罗文***,严润彬,等.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1):85-88.
[12]Dong G,Chen Z,Li ZY,et a1.Hepatocyte growth factor/scatter factor induced activation of MEK and PI3K signal pathways contributes to expression of proangiogenic cytokines interleukin-8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Cancer Res,2001,61(15):5911-5918.
[13]罗泊涛,姚运红,李飞虹,等.鼻咽癌组织中HGF,MMP-7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08,29(5):816-818.
[14]周一***,王佳贺,张锦.肝细胞生长因子抗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4):367-370.
细胞的生活篇7
关键词 红薯;地福来活性细胞生物肥;肥效
中***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10-01
为了验证“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在红薯上的使用效果,特于2015年6―10月开展了此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5年6月18日至10月13日,在明光市自来桥镇乌山村某农户家田块安排北京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红薯试验。供试土壤为黄棕壤土类,黄棕壤亚类,暗石黄棕土土属,厚层暗石土土种,耕层厚度18 cm,地下水位120 cm,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1.7 g/kg,pH值6.8,全氮0.77 g/kg,有效磷18.2 mg/kg,速效钾129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45%测土配方肥(13-15-17),产地明光嘉丰肥业;北京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由北京地福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提供。试验作物红薯,品种为徐薯32,在自来桥镇常年产量30 t/hm2。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常规施肥+苗期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4 500 mL/hm2;CK1:常规施肥+苗期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基质)4 500 mL/hm2;CK2: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用45%测土配方肥(13-15-17)750 kg/hm2,氮、磷、钾纯养分分别为97.5、112.5、127.5 kg/h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均为40 m2(5 m×8 m)。
1.4 试验方法
试验区施用肥料,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深施,无追肥[1];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4 500 mL/hm2,对水200倍在红薯移栽时沾根,基质是指采用高压高温将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进行灭活作对照(可用高压灭菌锅121 ℃ 0.5 MPa 30 min,或将产品装入加盖容器中,隔水放入蒸锅中沸水蒸煮40 min灭活),用量方法同CK1[2-3]。
2015年6月17日整地、施肥、起垄,做小区,每小区5垄,每垄长8 m,垄宽0.9 m,18日人工栽插,每小区栽195株,密度48 750株/hm2,7月12日化学除草,田间管理等农事正常进行[4-6],10月13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分析
3个不同处理生育期无明显差异,外观叶色以处理1在薯蔓伸长期叶色较浓绿,生长旺盛。中后期各处理外观无明显差异。
2.2 商品性分析
经实收商品性检测,处理1甘薯茎叶及薯块产量均比CK1、CK2高,其中薯块重量大于100 g以上的商品率为91.3%,比CK1、CK2分别高4.0、4.1个百分点,而且薯形皮色均较好,CK1与CK2间差异不明显(表1)。
2.3 产量分析
经实收产量结果:处理1产量最高,达41 662.5 kg/hm2,CK1产量为39 625.0 kg/hm2,CK2为38 325.0 kg/hm2,处理1比CK1增产2 037.5 kg/hm2,增幅为5.14%,比CK2增产3 337.5 kg/hm2,增幅8.71%;CK1比CK2增产1 300 kg/hm2,增幅3.39%(表1)。
2.4 生物统计方差分析
经生物统计方差分析:处理间F值=65.962>F0.05(6.944),重复间F值=0.428
2.5 经济效益分析
各种肥料价格:甘薯配方肥2 600元/t、成本为1 950元/hm2,地福来细胞肥10万元/t,用量4 500 mL/hm2价格为(下转第13页)
(上接第10页)
450元/hm2,甘薯价格0.8元/kg计算。不同处理的产量、产值(产量×单价)、肥料成本(肥料数量×单价+追肥成本)、纯收入(产值-肥料成本)、投产比(纯收入与肥料成本比值)等指标见表3。从纯收益来看,处理1的产值为33 330元/hm2,扣除肥料及地福来细胞肥2 400元/hm2,纯效益为30 930元/hm2,排第1位;CK2产值为31 700元/hm2,扣除肥料及基质2 400元/hm2,纯效益为29 300元/hm2,排第2位;CK2产值为30 660元/hm2,扣除肥料成本1 950元/hm2,纯效益为28 710元/hm2,排第3位。处理1比CK1增效1 630元/hm2,增幅5.56%;比CK3增效2 220元/hm2,增幅7.73%;CK1比CK2增效590元/hm2,增幅2.06%。投入产出比以CK3最高,为14.72,处理1比CK1高0.68。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地福来红薯细胞肥可以增强甘薯抗性,长势较好,叶色较浓,可以提高甘薯商品性,甘薯薯形皮色均较好,100 g以上薯块商品率为91.3%,比基质对照提高4.0个百分点。使用地福来红薯细胞肥可以提高甘薯产量。比基质对照增产2 037.5 kg/hm2,增幅为5.14%,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3 337.5 kg/hm2,增幅8.71%,增产效果极显著。使用地福来红薯细胞肥可以提高甘薯经济效益,比基质对照增效1 630元/hm2,增幅5.56%;比常规施肥对照增效2 220元/hm2,增幅7.73%,产投比高0.68。
4 参考文献
[1] 邵代兴,周开芳,左明玉,等.钾肥运筹方式对脱毒甘薯三康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6):36-38.
[2] 梁忠义,张曲,汪森富,等.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最佳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初探[J].耕作与栽培,2007(3):33-34.
[3] 李果,彭星辉.红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的回归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08(4):91-92.
[4] 姚宝全.红薯平衡施肥的适宜用量[J].农家顾问,2008(1):29.
细胞的生活篇8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一旦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就不会出现上英语课打瞌睡、看课外书籍等不良现象,就不会出现上英语课只有老师一人在练习语文中的设问修辞法,就不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自卑厌学的心理……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方法固然杂而多,依据我校校情及学情,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谈谈以下之鄙见。
微笑对待每个学生,决不情绪教学。在踏入教室前,请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或喜或悲,无需躁动,但须淡然处之。试想,一堂连老师都不在状态的课,学生们听得会起劲吗?学生会喜欢老师整堂课都是板着一副脸吗?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或人物,喜欢老师那迷人的笑脸与肯定的眼神。只有学生喜欢上了老师,才谈得上对老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那么我们老师,何不趁你上课之前心情糟糕之际,找知己聊聊天,在跑道上跑几圈,听听喜欢的音乐,看看搞笑的漫画或笑话,从而驱赶烦恼与压力,进而带着愉快的心情上好课?殊不知,老师良好的心情能让老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会陶醉在老师的激情澎湃中,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精心筹备第一堂英语课,做好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来自于学生们所熟悉的,当然也来自于学生们感到好奇的。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状态,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除了简短地介绍自我,不妨多用流利的英文说些学生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其中多于学生互动,语速偏慢,发音清晰洪亮,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听得懂,能够跟得上节拍。仅仅说学生知道的,不给他们说点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会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所以老师还得说说高中阶段学生们所要学的某些知识片段,用你渊博的知识面,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激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对你崇拜敬畏的心情,带着好奇之心,步入崭新的求学之路。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力争人人参与。学生是否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一堂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课堂的氛围。假如一堂课,纯粹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即使是对英感兴趣的学生,也会逐渐磨灭他们学习英语的斗志。所以,一堂课,教师应该弄清谁是教学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引导学习主体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那么老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呢?首先,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问答教学式,即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当然提问也得注意对象,对于一个连单词意思都不清楚的学生,老师提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回答上吗?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又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得具体对象具体提问。比如,某学生虽然单词意思不知道,但他会读,所以老师不妨叫他读读句子或是段落。某学生虽然单词不会读,但他知道单词意思并且会写,老师就可以邀请他到黑板上写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读的单词或是句子。其次,老师要精讲精练,一堂课老师所要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余下的时间,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自主消化,不过老师得再次检验学生们是否弄清楚该堂课的教学知识点,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该环节,对于没有弄明白的地方,老师可以请已经弄明白的学生解释说明。最后,对于某些文章的学习,老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教学法”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及时检测知识,遵循“复习检测复习”方针。有些学科,它的前后知识关联性比较强,英语亦是如此。也就是说英语学习,若前面的知识掌握了,后面学习会更有劲。怎样才能得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掌握了?常见的有两种检测方法,一是口头检测,二是书面检测。所谓口头检测,一种非正式的检测手段,即老师口头提问,让学生口头回答即可,亦或是让学生将所听到的写到听写本上,然后收上来让老师批改。为了全面地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老师一般会采用书面检测,即试卷。试卷可分为基础卷和综合卷。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将基础卷和综合卷轮换考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试卷后,老师要收上来批改,并给出实际分数。分数从某种意义上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分数高的学生越发有兴趣学英语了,分数低的学生能促进他们学好英语。
定期和学生谈心,投入大量的情感教育。课内老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课后是朋友关系。本着成才先成人的观念,本着对学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老师应定期和学生谈心,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关系,还可以了解学生更多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便于老师对症下药。学生们处于青春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所要处理的关系也比较多,若老师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学生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不堪设想。所以老师要定期和学生交谈,给与更多的关爱与呵护。但对于不敢和老师打交道的学生,怎样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呢?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每天或每周所见所闻所想写在专门的本子上,老师要认真阅读,并附上中英相结合的鼓励之言。学生看后,他会受到感动,但更多的是鼓励,使得他更有兴趣去学习英语。
细胞的生活篇9
反应性或免***反应性低的特点,跨物种应用不会引起免***排斥反应;3)VEGF和MSC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在短期内重建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解决超比例皮瓣的远蒂端缺血问题,提高皮瓣成活率和创面组织的修复质量。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皮瓣
[中***分类号] R 782.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1182.2012.06.0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可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二聚体分子[1],相对分子质量为3.4×104~4.5×104,可通过生成细胞间隙而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VEGF也是主要的低氧诱导性血管生成因子[2],可通过自分
泌和旁分泌作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并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渗透性以促进血管生成,进而起到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增殖迅速,并具有低免***原性的特点,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向所有起源于中胚层的细胞分化。本研究根据VEGF和人MSC的生物学特性,将二者联合应用,观察二者对超比例随意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MSC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无菌条件下取人骨髓血2~5 mL,与等量L-DMEM培养液混合,1 000 r·min-1离心8 min使细胞形成微团。弃去上清及脂肪层,再用L-DMEM培养液重悬细胞,以等体积比轻轻叠加在分离液Percoll(质量浓度1.073 g·mL-1)的液面上,2 500 r·min-1离心30 min。离心后,抽取培养液与分离液液面之间的单个核细胞层,加入L-DMEM培养液冲洗,1 200 r·min-1离心8 min,再用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重悬细胞并计数,以每毫升3×106~4×106个细胞的密度接种在24孔板中,37 ℃、5%CO2全湿度条件下培养24~48 h,换液去除未贴壁的悬浮细胞,继续培养,每隔3~4 d换液1次。待原代培养细胞接近汇合(汇合度大于80%)时,弃去培养液,加入胰酶消化细胞。当细胞体收缩间隙变大,加入含10%胎牛血清培养液终止消化,吸取细胞悬液离心洗涤,800 r·min-1离心
8 min,培养液重悬细胞,以1∶3比例扩增培养,此为第1代细胞。以相同方法培养细胞并传代,依次为第2、3代,直至第12代。分别取第3、4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
取3代以上细胞行成脂、成骨诱导,鉴定培养的MSC的生物学特性。成脂诱导方法:将细胞按每孔1×105个细胞接种于六孔板,标准培养液培养24 h后换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并加入地塞米松1 μmol·L-1、吲哚美辛200 μmol·L-1、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3-isobutyl-1-methylxanthine,IBMX)
0.5 mmol·L-1、胰岛素10 μg·mL-1,每3 d半量换液,共诱导2周;诱导后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遍,加入12%中性甲醛溶液固定5 min,加入油红O染液染色30 min,60%甲醛脱色数秒。成骨诱导方法:将细胞以每毫升1×106个细胞的密度接种于24孔板内,待细胞达70%汇合时,换条件培养液(含地塞米松10 mmol·L-1、维生素C 2×104 mmol·L-1、磷酸甘油钠10 mmol·L-1)进行诱导培养,以后每隔3 d更换培养液1次,诱导28 d后将细胞固定;用蒸馏水洗盖玻片,滴加1%硝酸银溶液置于强光下作用15~60 min,蒸馏水洗3 min,2%硫
代硫酸钠溶液处理2 min,流水冲洗5 min,常规封片。
1.2 VEGF溶液的配制
采用通过大肠杆菌培养的重组大鼠VEGF165
(Sigma公司,美国)配制VEGF溶液。VEGF165质量浓度为1.0~5.0 ng·mL-1时,以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计量依赖性刺激为标准,用蒸馏水重新配制VEGF,使其质量浓度达到1.0 g·L-1。将溶液再稀释到蒸馏水中,形成0.5 g·L-1的VEGF作用液。
1.3 实验动物和分组
取40只Wistar大鼠(吉林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进行实验。大鼠体重(200±20) g,雌雄不限,随机
分成A、B、C、D共4组,每组1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VEGF组,C组为MSC组,D组为MSC+VEGF组。
1.4 动物模型的制备
以大鼠背部为术区,用脱毛剂(硫化钠、无磷洗衣粉、马铃薯粉混合制成,质量比为3∶1∶1)脱毛,常规消毒。麻醉后沿标记的2 cm×5 cm矩形皮瓣切开皮肤全层至肌筋膜上方,皮瓣纵轴与大鼠长轴平行,左右对称。将制备好的VEGF按照不同分组的设计需要分6个注射点局部注射于筋膜下,将MSC(第4、5代
细胞)培养物涂于筋膜上。
1.5 临床观察
术后每日观察实验动物是否出现腹泻、弓背、翘毛、精神萎靡及皮肤溃疡等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表现;同时观察皮瓣的颜色、厚度、弹性、渗出、毛发生长情况和坏死范围,以及皮瓣筋膜上血管生成情况和针刺皮瓣出血情况。
1.6 皮瓣成活百分率的测定
皮瓣坏死标准:皮瓣颜色发黑,质地坚硬,经病理检测证实发生坏死。皮瓣存活面积计算方法:术后14 d麻醉动物,用龙胆紫描画皮瓣的范围及坏
死部位,以市售硫酸纸临摹绘制,以不同颜色区分坏死与成活区域;用计数坐标纸格子数的方法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并换算为成活百分率,即皮瓣成活面积占整个皮瓣的比例。
1.7 组织病理学检查
术后14 d于皮瓣中轴线上距离蒂部4 cm处取皮瓣全层,常规脱水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
xylin-eosin,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
1.8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2 结果
2.1 MSC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
培养24~48 h后,镜下可见散在的贴壁细胞,呈纺锤形;培养7~10 d,细胞形成放射状克隆。培养过程中发现,这种细胞的形态相对单一,增长速度和贴壁速度快,易被胰酶消化,传10代以上其形态及生长特性亦无明显改变。培养16~30 d,培养板上细胞汇合达80%~90%,呈叠瓦样或漩涡状排列(***
1)。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的细胞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CD34和CD45,人白细胞位点DR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locus DR,HLA-DR)持续阴性,CD29和CD44,CD73、CD105、CD166持续为阳性。成脂诱导结果:诱导2周后用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内产生的脂肪被特异性染成红色(***2)。成骨诱
导结果:经硝酸银染色,诱导组细胞呈深黑色,结节处染色更加浓厚,为强阳性结果,表明有大量的钙盐沉积(***3)。
× 40
2.2 临床大体观察
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均未见腹泻、弓背、翘毛、精神萎靡及皮肤溃疡等GVHD表现,所有实验动物无死亡及感染现象。术后第7天,皮瓣坏死区域稳定,成活与坏死区界限基本清楚,远端均形成较硬的痂壳。成活皮肤质地颜色与周围完全一致,有毛发生长。结痂面积(即坏死组织)按多少排序依次为A、C、B、D组。3个实验组皮瓣结痂面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MSC+VEGF组的结痂面积小于VEGF组和MSC组。术后第14天,皮瓣成活情况与术后第7天无明显差异(***4)。
2.3 皮瓣成活百分率
空白对照组、VEGF组、MSC组、MSC+VEGF组动物的皮瓣成活百分率分别为55.4%±4.4%、70.7%±6.3%、65.1%±7.1%、93.4%±9.4%。经统计学检验,3个实验组的皮瓣成活百分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VEGF和MS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MSC+VEGF组成活百分率最高,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空白对照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组织,细胞成分少见,新生血管较少;VEGF组肉芽组织较为丰富,细胞成分较多,有较多的新生血管;MSC组亦可见肉芽组织、细胞成分及新生血管,但均较VEGF组数量少;MSC+VEGF组肉芽组织最为丰富,成纤维细胞多且新生毛细血管最为丰富(***5)。
3 讨论
随意皮瓣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皮瓣,微小血管是这种皮瓣主要的血液供应渠道,皮瓣内部的血液循环是影响皮瓣成活的最主要因素,故超出一定的长宽比例往往会出现皮瓣远蒂端的缺血缺氧或坏死。VEGF是内皮细胞有丝***因子,可诱导内皮细胞增生和毛细血管袢的形成,促进活体血管的生成。MSC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功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功能细胞,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
目前大多数实验均采用贴壁筛选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MSC。MSC没有特异性表面标志物,其鉴定常采用联合鉴定法。Frieden-stein等[3]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显示原代培养细
胞的同源性可达到95%~98%,2代以后可达100%。本实验所培养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和成脂、成骨诱导结果证明采用贴壁筛选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的MSC纯度较高,具有高分化潜能,用于动物实验可以发挥其生物学特性。
目前对于MSC的研究主要采用同种异体途径。有学者[4-5]认为:同种异体MSC移植的低免***原性与MSC的纯度密切相关,纯化的MSC具有独特的免***原性。Mansilla等[6]通过实验性研究证实了人MSC没
有免***反应性并且可以通过物种间防御屏障,注入低级脊椎动物后不会引起血液动力学紊乱。本实验选取第4、5代MSC用于动物实验,整个过程中大鼠均未出现腹泻、弓背、翘毛、精神萎靡及皮肤溃疡等GVHD表现,说明所培养的MSC纯度较高,也证明人MSC没有免***反应性或者具有低免***反应性的特征,跨物种应用不会引起免***排斥反应。
多数学者认为干细胞功能的发挥与其周围局部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MSC的分化方向与微环境壁龛(niche)密切相关[7],其分化方向由微环境所调控。Fang等[8]发现:移植的MSC具有向病变部位迁移并分化成机体所需的相应细胞的能力。MSC可分化成为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祖细胞[9],前者是皮肤重
建的重要细胞,后者参与伤后1周内的组织重建及组织重建过程中的血管形成。国内外关于MSC和VEGF提高皮瓣成活率的报道很多,但是将二者联合应用
来探讨其有效性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将VEGF和MSC联合应用于超比例随意皮瓣,并设空白对照组、单纯MSC和VEGF组,通过临床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术后皮瓣远端的血管新生情况及血管密度,探讨VEGF和MSC两种物质在分别应用和联合应用的情况下对促进超比例皮瓣成活率的有效性。临床大体观察可见各组大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及皮瓣感染的情况。空白对照组结痂最快、面积最大,MSC组较VEGF组结痂速度快,VEGF+MSC组结痂速度最慢、面积最小。术后第7天,各组实验动物皮瓣坏死区域稳定,成活与坏死界限基本清楚,远端均形成较硬的痂壳。成活皮肤质地颜色与周围完全一致,有毛发生长。4组动物中,VEGF和MSC联合应用组的皮瓣成活率最高。组织学检查可见MSC组真皮下毛细血管增多,肉芽组织及成纤维细胞增多,但均较VEGF组少;VEGF+MSC组皮瓣真皮下肉芽组织丰富、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排列规整、新生毛细血管最多。以上实验结果证明了VEGF和MSC均可促进超比例随意皮瓣远蒂端新生血管的形成,提高皮瓣成活率。VEGF与MSC的联合应用对微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二者单独应用的情况,二者在提高超比例随意皮瓣成活率方面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 Robinson CJ, Stringer SE. The splice variants of vascular endothe-
lial growth factor(VEGF) and their receptors[J]. J Cell Sci, 2001,
114(5):853-865.
[2] Schultze-Mosgau S, Wehrhan F, R?del F, et al. Improved free vas-
cular graft survival in an irradiated surgical site following topical
application of rVEGF[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3, 57
(3):803-812.
[3] Friedenstein AJ, Gorskaja JF, Kulagina NN. Fibroblast precursors
in normal and irradiated mouse hematopoietic organs[J]. Exp He-
matol, 1976, 4(5):267-274.
[4] Saito T, Kuang JQ, Bittira B, et al. Xenotransplant cardiac chi-
mera: Immune tolerance ofstem cells[J]. Ann Thorac Surg,
2002, 74(1):19-24.
[5] Bos C, Delmas Y, Desmoulière A, et al. In vivo MR imaging of
intravascularly injected magnetically label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rat kidney and liver[J]. Radiology, 2004, 233(3):781-789.
[6] Mansilla E, Marin GH, Sturla F, et al.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re tolerized by mice and improve skin and spinal cord in-
juries[J]. Transplant Proc, 2005, 37(1):292-294.
[7] Spradling A, Drummond-Barbosa D, Kai T. Stem cells find their
niche[J]. Nature, 2001, 414(6859):98-104.
[8] Fang LJ, Fu XB, Sun TZ, et al.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diffe-
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epidermal
cells in pig[J]. Chin J Traumatol, 2003, 6(4):212-214.
[9] 赵春华, 廖联明. 对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新认识及其在再生医
学中的意义[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3, 24(2):57-58.
Zhao Chunhua, Liao Lianming. New understanding about plasticity
细胞的生活篇10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乌司他丁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乌司他丁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微量泵入***;比较两组患者***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283.61±78.13)、(135.16±58.33)、(103.81±56.13)pg/mL;乌司他丁组患者***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159.24±52.47)、(73.49±30.67)、(73.14±48.80)pg/mL;两组患者***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显著优于***前,且乌司他丁组患者***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可有效减低机体炎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乌司他丁;呼吸机;肺损伤;细胞因子;生活质量
[中***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016-02
Effects of Ulinastatin on Cell Factor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LIAO Haiying YI Hongyu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third hospital of geriatrics, Hunan 4100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ulinastatin on cell factor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Methods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were chosen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both group including control group (45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ulinastatin group (45 patients) with ulinastati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cytokines and scores of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IL-6 and IL-8 of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eparately (283.61±78.13)、(135.16±58.33)、(103.81±56.13)pg/mL; 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IL-6 and IL-8 of ulinastati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eparately (159.24±52.47)、(73.49±30.67)、(73.14±48.80)pg/mL;The serum levels of cytokines and scores of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after treatment of both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 serum levels of cytokines and scores of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after treatment of ulinastati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Ulinastatin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 can efficiently reduce inflammatory level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Ulinastatin;Ventilator;Lung injury;Cell factor;Quality of life
作为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类型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可导致呼吸功能下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并威胁生命安全[1-2]。近年来研究显示,呼吸机机械诱发激活机体炎性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表达曾是导致肺损伤发生的关键机制[3-4]。本次研究选取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90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微量泵入***,比较两组患者***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等,探讨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90例,均符合《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指南(2006)》诊断标准[5],基础疾病均为COPD并发呼吸衰竭排除标准:颅脑损伤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入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乌司他丁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为(65.30±5.87)岁;乌司他丁组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为(65.56±5.9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包括吸氧,早期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乌司他丁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微量泵入***,5万U/k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1次/d,连续用药3 d。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前后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包括TNF-α,IL-6及IL-8,检测方法为抗体夹心酶标免***法(ELlSA法);②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6],包括症状、活动及影响评分3部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处理采用Epidata 3.01和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选择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前,且乌司他丁组患者***后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前,且乌司他丁组患者***后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认为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异常作用力在肺泡隔及肺泡上皮细胞形成刺激,诱发炎症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介质水平上升,进而导致炎症级联“瀑布反应”出现[7-9],最终导致肺组织损伤。动物实验证实,机械通气大鼠肺部TNF-α水平升高明显,可引起粒细胞、上皮细胞生成IL-8能力增加,上调IL-8水平,加重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肺水肿[10-11];而其诱发巨噬细胞释放IL-6作用亦被证实[12]。
本次研究结果中,对照组患者***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283.61±78.13)、(135.16±58.33)、(103.81±56.13) pg/mL;乌司他丁组患者***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159.24±52.47)、(73.49±30.67)、(73.14±48.80) pg/mL;两组患者***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显著优于***前,且乌司他丁组患者***后两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较于单纯对症支持***,乌司他丁辅助***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在清除机体炎症细胞因子和提高呼吸功能方面具有优势。乌司他丁是一种新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多项动物和临床试验显示,其具有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8高效释放抑制作用,并能拮抗中性粒细胞蛋白酶释放,在改善局部微循环和提高组织灌注水平方面作用确切等进,可用于全身炎性反应与代偿性抗炎反应平衡调节[13-14];同时笔者认为肺部炎症反应水平降低和血流灌注增加是导致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后肺功能改善的主要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可有效减低机体炎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但鉴于研究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等因素限制,所得结论还需更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
参考文献]
[1] 冯燕妮,潘红飞,梁玉美.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57-59.
[2] Hoegl S, Bachmann M, Scheiermann P, et al.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Inhaled IL-22 in a Model of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J].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10,10(7): 848-853.
[3] Bae HB, Jeong CW, Li M, et a1. Effects of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on lipepelysaccharide- 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rabbits[J].Inflammation, 2011,35(1):176-182.
[4] 向镜芬.早期应用乌司他丁***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21-22.
[5]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指南(2006)[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8(2):21-27.
[6] 李辉,戴吉,蒋贵平.BiPAP无创通气引起AECOPD患者呼吸机肺损伤的初步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26-427.
[7] Jaecklin T, Otulakowski G, Kavanagh BP. Do soluble mediators cause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and multi-organ failure[J].Intensive Care Med,2010,36(5):750-757.
[8] 忽新刚,佘守章.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4):502-505.
[9] 叶胜捷,张文振,庞淑光,等.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与沐舒坦联合使用对特重度烧伤肺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2):284-285.
[10] 郭祥,朱刚.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氨溴索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85-86.
[11] 戈艳蕾,李建,王红阳,等.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63-64.
[12] 薛新,刘志勇.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4):594-597.
[13] 刘琳,佘晓佳,钟建,等.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48例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气指标分析及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84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