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方法10篇

说明文的方法篇1

说明文的特点是内容科学、结构有条理性、语言严密准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表、摹状貌、引言论等。例如,太阳是个火球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运用了好像、是、仿佛等比喻词一定就是打比方。

(来源:文章屋网 .wzu)

说明文的方法篇2

关键词:说明文;技巧;方法

一、技法梳理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手段,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功用、原理等进行说明和解构,具有知识性、客观性和说明性等特点。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就必须做到:

1、抓住特征,科学说明。因说明文以介绍和说明事物性质、特征为主要内容,故作文时首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用语严谨,不能出现知识性和科学性的错误。否则,就失去了说明的价值,甚至给读者形成误导。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就抓住了荔枝的外形、壳、膜、肉、核及其花期等与众不同的本质特征有序地说明,使读者读后顿有亲临其境、恍若眼前的感觉。

2、依条据理,层层说明。要写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必须先理清事物本身的条理、层次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按照观察、认识事物的顺序逐一说明。一般地,各类说明文均有自身的定位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如动物、植物的生长或产品的制作过程,可以时间为序说明:说明物体、建筑、场景等,其说明顺序一般是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从远至近或从近至远等;说明事理的,要注意逻辑关系,可以由表及里、由主及次、由因及果等。但大多数说明都是多种说明顺序的综合与交叉使用。

3、讲究方法,巧妙说明。说明文的文法多样,为使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总体印象,可采用下定义之法;为说清事物或事理,可采取举例子、列数据之法;为准确形象说明事物或事理,可采用描述之法;要把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事物说明白,可用比较之法,引入熟悉的事物作比,引导人们由此及彼地认识新事物。作比较时,可同类相比,也可是异类相比,可对事物"横比",也可"纵比"。当然还可用引资料、分类别等其他说明方法。作文时,究竟以何法说明,要依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及作者对其的认识,不可乱用。

二、疑点解析

说明文中可以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这些表达方式,那么运用这些表达方式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恰当运用?

1、说明文中的记叙和描写。说明文中的记叙和描写是为了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清楚,它不能脱离被说明事物的本身,只是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必要的叙述和描绘。如: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卉次弟开放。再过两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这篇文章开头不是用简洁的文字给"物候"和"物候学"下定义,而是将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描绘得千姿百态,让同学们在形象的感受中明白比较抽象的概念。

2、说明文中的抒情。抒情这种表达方式常被散文、记叙文宠爱,但偶尔也会出现在说明文中,只不过抒情的主要目的是突出事物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原理。如:

春天,大地苏醒,万木吐绿。这时候,蚕也破卵而出,开始了新的生活。蚕吃的是桑叶,睡的是竹匾,献出的却是晶莹闪光的丝。它的一生虽是短暂的,只有四十几天,却一刻也不停地朝一个目标努力:吐丝,结茧,直到吐完最后一段丝,才停止自己的奋斗。

这段文字不仅准确、概括地说明了蚕的一生,而是笔调含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扬了春蚕短暂而闪光的一生,使读者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被蚕的精神所感染。文段结尾,更是直接以抒情的方式,赞颂"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献身精神,增强了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

3、说明文中的议论。在说明文中穿插一点议论,可以增强说明的效果,使被说明的对象更加突出。例如《故宫博物院》在介绍慈禧住过的储秀宫之后,文章插入一段议论: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光是储秀宫、翊坤宫两处的装修和对臣仆的赏赐,就花了100多万两银子。

说明文的方法篇3

一、 教什么的问题

首先谈谈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语文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抓住知识要点的能力,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并获取说明性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知识、语言、思维、学法等方面均有收获,这些都应该成为说明文的教学内容。这里以《埃及的金字塔》一课为例,具体谈谈教什么的问题。

1. 教材有什么?从内容看,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表达了作者对埃及金字塔这一人类奇迹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赞叹。

从说明顺序看,全文紧扣“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一句组织材料,先概括介绍金字塔的地点、外观、修造的时间和名称来历等,再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具体介绍金

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最后介绍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是科学的。从说明方法看,本文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介绍金字塔的特点。从语言看,本文语言质朴平实,却又科学准确。

从文章结构看,全文首尾呼应,并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一过渡句承接上下文,条理清晰。

2. 学生适合学什么?教材具有并不等于适合在课堂上教与学,这些内容,哪些可教学?哪些需要重点教学呢?需要结合“课标”目标和学生特点来作选择确定。

本文课后习题第2题,让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第3题,则是让学生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本单元的另两篇说明性课文,课后习题也都有这样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由此,我觉得“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够抓住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应该成为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从本文的结构特点出发,通过抓过渡句把握本文要点,即体会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和“建造方法”;“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是本课又一重要教学内容,这一目标又该落实到何种程度?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过一些说明性文章,本学期第三单元也学过一组说明文,学生对基本的说明方法有所了解,那么,根据学情,本课教学在了解基本说明方法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并尝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除以上教学内容外,站在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基的角度,教学内容中还必须加入学习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等元素:将本文学习放在单元背景及本学期说明文学习背景中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运用勾连比照的方法阅读,即获取这一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也应该是本课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概言之,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能够通过过渡句提取本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凭借具体语言文字,体会说明性文章简洁准确和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借助勾连和比较阅读,相机渗透说明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策略。上述这些基于“课标”、学段目标和教材文体特征的思考便成了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 怎么教的问题

1. 说明顺序。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知识内容的说明是按序列层层展开的。因此,说明文教学,首先是要学生明白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要致力于从整体与局部上揣摩、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表达顺序,这对学生今后“有条理地表达”是大有裨益的,也可相机渗透说明性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因此,本课教学初始,我通过复习回顾,抓住总起、过渡及总结句,引导学生梳理本文结构,并与《秦兵马俑》一文勾连,发现其结构的相似,然后指导学生明白阅读说明性文章首先要学会梳理说明顺序。具体如下:

(1) 整体回顾。上节课我们已初读课文,通过抓三句话(出示《埃及的金字塔》三句话),了解了课文的表达顺序,总分总的结构,尤其是抓住过渡句的几个关键词,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即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2) 前后勾连。还记得刚学过的《秦兵马俑》一课的三句话吗?(出示《秦兵马俑》三句话)同样是总分总的结构,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3) 迁移学法。阅读一般说明性文章,首先就要理清说明顺序,这样你将很快抓住文章的要点,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高年级学生应掌握的阅读说明性文章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学会前后勾连着去思考,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学习方法。

2. 说明方法。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过一些说明性文章,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不陌生,所以说明方法的学习并不是重点,关键是在了解基本说明方法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揣摩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因此,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走近金字塔,了解其宏伟精巧的特点,并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作用,准确而形象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同时,再次引导学生勾连《秦兵马俑》,深化对说明方法作用的体会。具体如下:

(1)品味数字。哪些数字让你体会到它的宏伟?在读到这些数字的时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数字谈感受,从不同角度感受金字塔建筑之

地方专线

宏伟,工程之浩大,相机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2) 比较阅读。如果去掉这些数字,这样介绍可以吗?为什么?(出示改过的较为笼统的语段)所以说,恰当地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能准确的凸显事物的特点,使事物形象更为鲜明,也更具说服力。

(3) 勾连前文。还记得《秦兵马俑》中介绍规模宏大的一段文字吗?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规模宏大?两文比较着读一读,说一说。(出示并列的两段文字)① 列数字(面积大,数量多,规模宏大,印象深刻);② 作比较(和熟悉的事物比较,具体形象,更为真切);③ 举例子(一号坑,最大的金字塔,都是最有代表性,也最具说服力的)。

(4) 方法小结。说明文往往会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这类常见的说明方法。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要注意去发现这些方法,前后勾连着学习,收获会更多。

3. 说明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因此,让高年级的学生在初步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之后,尝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感受不同的说明语言风格,对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教学中,我运用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几千年”“锋利”“据说”等语言的作用,并勾连本学期学过的说明文中“估计”“可能”等词句,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科学的特点。为丰富对说明文语言特点认识,我继续运用勾连的方法,再次与《秦兵马俑》语言比照,让学生发现说明文语言可以是准确科学的,根据表达的需要,也可以是形象生动的。具体如下:

(1) 出示第3自然段相关语句。请你们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锋利”让你读出了什么?“几千年”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呢?那么,去掉“锋利”“几千年”这些词语,你觉得可不可以呢?

小结:“锋利、几千年”高度科学、准确的反映金字塔建筑的精巧,乃至蕴涵的智慧。说明性文章用词就要讲究科学准确。

(2) 出示《秦兵马俑》第4~5自然段。两段话同样也写得很简洁、朴实,让我们一读就明白了建造的过程和蕴含的智慧。注意到这里的“据说”这个词语了吗?“据说”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去掉?

小结:如果将未经证实的推想写成确实存在的事实,未免武断,令人难以信服。所以,这样的表达反而让语言更加科学准确。

(3) 及时回应,关照全文。其实在本文还有不少这种看似不确切,却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的用词。能找到吗?读一读。(“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4) 勾连前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也有相关的语句。(出示)“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

小结:这就是说明文语言表意严密准确之处,前后勾连着去学习思考,你的收获就会更丰富。

(5) 比较阅读:《埃及的金字塔》和《秦兵马俑》在说明方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那么在说明语言上有什么不同?比较着读一读,说一说。(出示并列的两段文字)

《秦兵马俑》:语言生动精美,四字短语,短促有力,语言富有节奏,联想丰富,兵马俑惟妙惟肖、个性鲜明。

《埃及的金字塔》:语言简洁、平实又不失准确――宏伟、精巧的建筑特点。

小结:用生动精美的语言展现兵马俑个性的鲜明,用质朴平实,简洁准确的语言介绍金字塔建筑的宏伟精巧。可见,介绍不同的事物,根据不同的需要,文章的语言风格就不一样。

说明文的方法篇4

关键词:说明文;特征;顺序;说明方法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58-01

初中阶段说明文在课文中占的比重不大,既不及记叙文生动、有吸收力,又不象议论文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相对来说较为易学、好懂,所以往往为教师和学生所忽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注意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抓住复习要点,并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得较佳效果。说明文的具体考试目标是:阅读一般说明文,能捕捉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说明的中心, 理解说明的顺序;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说明性语言具有的平实、简明、准确的特点;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明确具体考试目标以后,采用什么方法组织复习呢?可以采取“归类分析、读写结合”的方法,将所学的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异同分别归类,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都是说明建筑物的;《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松鼠》都是说明生物的,如此类推。复习时以类为单位,抓住重点课文,举一反三,并辅之以写作练习,这样做,比起逐篇复习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分别谈谈具体做法:

一、 帮助学生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这是读写说明文的基本要点,也是学生感到棘手的难点。一般来说,学生读写说明文时,对不同类事物的特征比较容易抓住,而对同类事物的不同特征则往往难于把握。教师在归类分析时,应该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分辨同类事物的不同特征上。如同是建筑物,除了它们本身在形体、规模、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外,人民大会堂恢宏、雄伟,具有现代风格,故宫博物院则古朴、典雅,体现出古典风貌;人民英雄纪念碑记录了我国人民前仆后继的光荣斗争历史,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则是俄国人民开展地下斗争的战斗堡垒。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说明文的能力。

二、 帮助学生把握说明顺序

这是使学生能真正读懂和写好说明文的关键。一般来说,学生在读说明文时,对说明顺序往往不够重视,而在写说明文时,则又往往缺乏通盘考虑,精心构思,而是想到那儿写到哪儿,缺少条理,可以通过课文的复习,分析和归纳各种类型说明文的顺序安排,一方面是同类事物在说明顺序上首先具有共同性,如说明建筑物,一般可以按照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空间顺序依次说明,说明某一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则可以按照先后顺序即时间顺序说明它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而说明某一产品、物件,则又可以按照先特征,后功能,先主要后次要的顺序来说明。另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由于其各自的特征不同,或者说明的侧重点不同等,在说明顺序上又具有差异性,有的在总的说明顺序上可能相同、相近,而在局部的说明中,顺序又可能有所不同。在对各种说明顺序进行分析、归纳的同时,要做一些书面作文或口头作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掌握各种不同说明顺序的能力,特别是通过不同的顺序说明同一事物的能力,可布置学生对同一事物采用不同顺序进行说明,并突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三、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

在说明文中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表等。在复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文章中常用的说明方法,然后进行口头作文练习。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下面就《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1)亭台轩榭的布局――(举例子、作比较)不对称,得自然之原生态之趣。

(2)假山池沼的配合――(分类别、举例子)不雷同,置身自然山水间之感。

(3)花草树木的映衬――(举例子、作比较)不寂寞,着眼于诗情画意的营造。

(4)远景近景的层次――(举例子)花墙廊子,界而未界,隔而不隔。体现隐约朦胧之模糊美。

(5)角落的构***美 门窗的***案美――(举例子)阶砌旁、墙壁上,种草栽竹。雕镂设计,

说明文的方法篇5

考查的热点有: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辨识文章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理解说明的顺序;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概括说明的内容;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文段结构;进行与文段内容有关联的个性化表达。

首先:要明白说明方法的内涵,能够快速判断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知识点梳理】

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10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7.画***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事行动路线***等。有时,被说一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成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人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9.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强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10.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即说明文中的描写。

其次,要明确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表述技巧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往往是该段所要说明的。答题规范如下:

1、举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了XX (注意:目的是介绍知识)

示例与分析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说明人工选择大大加快植物进化的进程时,举了牡丹的例子。

示例与分析②: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着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引用:有力地说明了XX

示例与分析:《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为说明赵州桥的技艺的精巧,引用了“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其知所以为’”。

3、列数据(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XX的XX特征(事理)。

示例与分析:“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从数字可以看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的特点。

4、作比较:通过XX与XX比较,突出了XX的什么特点。(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示例与分析:《人类的语言》用类比的方法,将人的语言跟人的走路、吃饭作比较,说明人的语言是“了不起的大事”,又通过人和动物的对比,具体说明了人类吃、走、说的特征。

5、作诠释:(诠释概念或诠释原因)具体解释说明了XX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6、打比方:将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示例与分析:《看云识天气》说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这样比喻不但使卷云的特征更为具体鲜明,而且生动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7、摹状貌: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了XX

8、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的几种情况,便于读者理解。(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示例与分析:《宇宙里有些什么》介绍恒星的属性时,分为三种类别介绍:①“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②“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③“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恒星。”从几个方面的介绍,使读者对恒星有个全面的认识。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 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的现象。例如:“***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治经济方面的等。

9、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了XX使读者对它有了个确切的认识。(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示例与分析:(1)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3)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4)激光是一种最亮的光,它比太阳光亮一百亿倍以上。

(5)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放出废气~~氧,这就是光合作用。

(1)例从作用的角度下定义,(3)例从特性角度下定义。(4)例先下定义再具体说明,(5)例先具体说明再下定义。

10、画***表:简单、形象、明了地说明了XX比文字更直观,更一目了然。

示例与分析:《统筹方法》一文中,在说明统筹方法的原理时,就配了三个***表,使道理一目了然。

再次、通过专题训练,能够做到照葫芦画瓢,举一反三。

【典型考题】

题型一:简单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雾》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

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2分)

答: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1分)。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便于读者理解。

2、阅读《绿色塑料》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④ 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下,可分解成4x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文章笫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述其作用。(3分)

答: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了我国研究“绿色塑料”起步早,成就大(2分)。(意思对即可)

3、 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约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太阳也在其中。从地球上望出,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郎隔开了。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1000亿颗以上的星星啊!1000亿,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1000多年!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 的小点点。

文第画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答: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把银河比作环形象地说明了银河系的形状及与地球的位置关系(2分)。

4、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轻体育——世界体育新潮

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是轻体育的又一特点。传统体育观念,往往注重运动负荷,认为(A)每周要锻炼5次至7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锻炼时要倾注全力,要让身体感到疲劳。体育界还有个口号:“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在发达国家,70年代兴起跑步热,成千上万人跑马拉松。美国的詹姆斯?菲克斯是马拉松运动员,曾获万米跑冠***,然而竟猝死在跑步途中。尽管他因潜在性心脏病发作而死,同跑步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毕竟跑步量过大是诱因。(选自2002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有改动)

文第A处画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答: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1分)。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传统体育观念注重体育负荷(2分)。

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轻体育——世界体育新潮

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是轻体育的又一特点。传统体育观念,往往注重运动负荷,认为每周要锻炼5次至7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锻炼时要倾注全力,要让身体感到疲劳。(B)体育界还有个口号:“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在发达国家,70年代兴起跑步热,成千上万人跑马拉松。美国的詹姆斯?菲克斯是马拉松运动员,曾获万米跑冠***,然而竟猝死在跑步途中。尽管他因潜在性心脏病发作而死,同跑步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毕竟跑步量过大是诱因。(选自2002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试题,有改动)

文第B处画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答: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1分)。有力地说明了传统体育观念强调锻炼时要让身体感到疲劳。(2分)。

6、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⑦动物的能量利用率也是很高的,在这方面鸟类可以算是佼佼者了。哺***动物每奔跑1km,100g体重大约消耗2400J的能量;鸟类每飞行1km,100g体重只消耗680J的能量,后者所消耗的能量不到前者的1/3。

文第⑦段画线句除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答:还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哺***动物与鸟类比较,突出了鸟类的能量利用率高的特点。(2分)。

7、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着。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早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面积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A)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②它的另一种特殊的吞吐功能孕育了人类。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很高,(B)生物难以生存。大约在4亿年前,水陆变迁,海里的先进植物来到陆地,陆地才出现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C)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器”。

文第②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答:主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1分)。具体解释说明了森林有一种为人类作贡献的特殊功能(2分)。

8、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迷 雾 探 踪

⑥ 针对大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 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雾可以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C的暖雾和低于0°C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如机场跑道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气在凝结核上凝结长成大水滴。三、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 (选文有改动)

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方法的作用。(3分)

答: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1分)。准确、简明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特点,使读者对它有了个确切的认识。(2分)

9、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卢沟桥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桥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文第①段除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方法的作用。(2分)

答:还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1分)。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桥两旁石栏石柱头上狮子被雕刻着的姿态(1分)

题型二:综合型

10、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②为什么蛇有这种耐饿本领呢?因为它们有一套节约能量的技术。人们都知道,一摸到猫、狗和鸡身上,总是感到热呼呼的,可是一摸到蛇的身上,却是冷冰冰的。这是因为前者是恒温动物,后者是变温动物。恒温动物的身体,好像是只具有恒定温度的炉子。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就要消耗体内的能源物质。可是,作为变温动物的蛇就省去了这笔能量开支。它们一年四季的体温固然不同,就是同一天中的体温也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动。所以,它们体内动用的能源物质,远比恒温动物为少。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如果猪每天消耗150份单位重量的能源物质的话,那么蛇只要1份就够了。在冬眠时,蛇所消耗的能量更是微乎其微,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冬眠后,它的体重只不过减轻2%左右。

本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并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答: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准确、具体、清晰、鲜明地说明了蛇能够消耗能量较少的特点(2分)。

11、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迷 雾 探 踪

⑥针对大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雾可以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C的暖雾和低于0°C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如机场跑道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气在凝结核上凝结长成大水滴。三、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 (选文有改动)

本文第⑥段画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方法的作用。(4分)

答: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

举例分析:①举陕西消雾作业的实例,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了人工消雾法的可操作性。②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实际效果(2分)。

12、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多个科。

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12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而企鹅到底算不算鸟类,至今仍然大有争议。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乌在这里安家落户。

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南半球的许多候乌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方法提炼:第一段中“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难看出,其作用在于精确性。第二段将北极鸟的种类与南极鸟的种类放在一起介绍,说明北极鸟种类多;第三段先介绍北极环境,再讲南极的条件,二者形成对比,说明北极的环境有利于候鸟的生存。由此可以判定文章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同样,还可以判定文章还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像第二段中的“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第三段中的对“信天翁”的介绍就属于举例。

最后、要找准失分点,善于总结,形成能力。

【常见失分点】

说明文的方法篇6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还有一定的困难,与课标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这样说,说明文的写作教学是初中写作教学的一个难点。

学生写作说明文,一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无话可说,就是写五六百字的最低要求也难以达到;二是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三是不能从中心思想、写作手法上区分记叙文和说明文,因而写得不伦不类,既像说明文,又像记叙文;四是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欠妥。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内驱力;二是八年级学生年龄偏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对事物作理性说明有一定的困难。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一般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把事物说明白清楚,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要达到课标的要求,有效提高学生说明文的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读写结合。结合教材中范文的阅读教学,多进行单项训练。如学习了《春蚕到死丝方尽》及《蜘蛛》之后,便指导学生作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单项训练。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平实说明,什么是生动说明;哪些地方需要用平实说明,哪些地方需要用生动说明。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在说明文中,使用平实说明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对比较抽象且不易说清楚的事物才采用生动说明的方法。教师可结合这个阅读训练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取一两件事物作平实和生动说明的练习。

二、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和实物,让学生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说明文主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性状和用途,要对事物作理性说明,就必须对被说明事物有比较深入、透彻的了解,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这正是八年级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例如说明文《猫》,不仅需要提供关于猫的插***,而且对猫的生理构造、生活习性还要作简单准确的描述,以便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作具体生动的说明。再如说明文《我校的教学楼》,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有关教学楼的数据、资料:建筑面积、整体结构、建筑过程、效益等等,供学生写作时选用。平时,还可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对被说明事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 指导学生认真区分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种文体在表达中心、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由于学生从小学到七年级基本上都是写记叙文,八年级才开始写说明文,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是较难区分这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体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猫》那篇习作,如按记叙文写,表达的中心可通过其形状、生活习性的描写,突出其顽皮可爱。如按说明文来写,则应该把重点放在猫的形态、生理构造、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的关系上,并对此作准确、生动、具体的说明。在表现手法上,记叙文应对猫的形态、动作、习性多做生动描写。而说明文则应对猫的特性多作具体、准确的说明。这些都应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区别。

四、 应注重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过程中,要做到"表达准确,条理清楚",就必须注意说明的顺序。说明的顺序,也即是作者行文的思路。或以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序,或以空间位置为序,或以事物特点、功能的主次为序准确地说明事物。至于"举例、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只要为其提供具体事例、数据,学生在写作说明文时是不难掌握的。

说明文的方法篇7

关键词: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运用

 

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表、列数字、引用、作诠释、摹状貌等。不少学生认为掌握说明方法之后,就能写好说明文。事实不是这样的,学生写作时常绞尽脑汁,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但仍然不能把所要说明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明确。。要想把事物说得“明”、说得“好”,还必须结合一定的修辞手法。我想用举例子的方法,谈修辞手法在说明方法中的运用。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是常用的概括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它要求定义要有科学性、准确性,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看云识天气》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向沙漠进***》

上述两例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下定义。“轻盈”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作者把沙漠巧妙地比作敌人。用拟人的手法下定义,比简单地、直接地下一个定义更自然一些。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是说明事物形状、性质、功用等属性的方法。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看云识天气》

这段文字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它们分别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的地方。为了说明云的形态变化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化生疏为熟悉,化概括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使说明深入浅出。掌握云的特征,来预测天气情况,有利于做好个人生产生活的准备,安排工作。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了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大自然的语言》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使读者在作者自问自答中,把握分类标准和事物属性。

列数字,是使事物更加具体、准确的说明方法。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将不同时间、不同纬度的植物的开花进行对比,来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这条天河[指银河系]淹没了1000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1000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1000多年!《宇宙里有些什么》

1000万万颗星星,一口气数下去,得数1000多年!运用了换算的修辞手法。换算使抽象的数目变得具体可感。

有一些说明方法,如比喻、引用等它本身就是修辞格。。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进行说明方法的教学时,注意修辞手法在说明方法中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说明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附录:作者单位: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中学

说明文的方法篇8

【摘 要】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重视;说明文体

说明文体平时练得少,然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用处却不少。练好说明文体的写作,不仅有利于工作、生活,还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1. 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 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2. 说明文的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引起大家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在这里有必要谈谈说明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发展到议论文的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其间起着过渡性重要作用的便是说明文的比较初级的抽象思维。 我们知道,说明文一般可分为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和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事物的形状、质料、特征、成因、类别、构造、功能等,虽然需要抽象的分析和综合,但它毕竟还有着眼前的具体实物的形象或其表象的依托。在这一点上,实体事物说明文和记叙文思维凭借的材料或思维的对象都是实际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只是在思维加工的方式上一个采用了一形象加工的方式,一个采用了抽象加工的方式。所以,学生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首先应该由记叙文过渡到实体事物的说明文,即由再现性的形象思维过渡到实物概念的抽象思维。实物概念是对实体事物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已从具体形象或表象上升到了概念,但又比社会概念、科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的抽象度低。因而可以说,实体说明文是由记叙文的比较初级的形象思维向着初级的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转换点。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由实体事物的说明文过渡到抽象事理的说明文,这样,思维的抽象度就又提高了一步。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如《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为了阐明事理的概念、内容、规律、性质、关系、作用等,不仅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而且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它的要求比实体事物说明文高。但与议论文相比,因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只是客观地解说,主要不在于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以它的思维难度又比议论文要小一些。在学好抽象事理说明文的基础上,第三步再过渡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就比较容易些。由此可见,要学生由记叙文的形象思维一下子跳跃到议论文的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说明文正好在二者之间起着一个中间环节的过渡作用。

说明文的方法篇9

1.准确概括出文章所说明的事理。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说明的事理。

2.准确把握文章(段)内容。一般以表述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3.分析、识别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辨析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如:这段话(或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其作用。

4.品味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一般以赏析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从文中摘录一句话,要求考生品味其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5.正确把握文章结构。一般以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6.由文章内容联想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此考点,迁移能力强,特别能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与应用的能力。

中考真题***

(2013年山东临沂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奇招击退红潮

丹丘生

①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3分)

【答案得分解析】

考生答案一: 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考场得分:2分)

分析:失分原因在于:基本上摘抄原文内容,缺少概括;语言不简洁,太拖沓。得2分。

考生答案二:水生植物窒息死亡;人接触后会感染致病。(考场得分:3分)

分析:准确地把握了关键段落(第①段),抓住了关键句和关键词“窒息死亡”“感染”,概括准确,语言也简洁。得3分。

参考答案:大量水生植物窒息死亡;人接触红潮会感染致病。

【名师提醒】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解答时要注意:一要通读全文内容,根据说明对象或所说事理迅速把握文章内容;二要把握段落里的关键词(句),作出有效提炼,准确概括;三是概括的语言要简洁明白。

2.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作者是怎样按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4分)

【答案得分解析】

考生答案一: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击退红潮的方法、原理。(考场得分:2分)

分析:把握了说明顺序及说明内容。失分原因在于:丢掉了对能击退红潮原因的概括;概括过于笼统,不够细致。只能得2分。

考生答案二: 逻辑顺序。本文按照这种顺序依次说明了击退红潮的原因、方法及科学原理,用超声波消除红潮的优势与不足。(考场得分:4分)

分析:答案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正确,概括准确,语言也简洁。得4分。

参考答案:逻辑顺序。本文按照这种顺序依次说明了击退红潮的原因、方法及科学原理,用超声波消除红潮的优势与不足。由因到果,由表及里,条理清晰。

【名师提醒】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把握和说明内容的概括。解答时要注意:通读全文,根据各部分内容迅速断定说明顺序;在此基础上,细读文章,把握基本层次;把握各层次所写内容,作出准确概括。

3.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得分解析】

考生答案一: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藻类浮在水面的原因。(考场得分:2分)

分析:正确辨析了说明方法,但没有说出该说明方法的作用。

考生答案二: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藻类依靠气泡的浮力在水面上的特点,形象,便于理解。(考场得分:3分)

分析:正确辨析出了说明方法,并能结合该段内容准确说出了该说明方法的作用,语言简洁、到位,得3分。

参考答案: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藻类依靠气泡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名师提醒】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别和说明方法的作用。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仔细阅读所指示的段落,找准语句,作出正确识别;抓住所用说明方法的语句,正确理解该句内容,然后结合该段内容,即可准确概括出说明方法的作用。

4.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答案得分解析】

考生答案一:A。(考场得分:0分)

分析:选择A或者C、D这三个错误答案,原因在于,没有抓住文章相关语段,不会抓关键语句,从而理解不到位。得0分。

考生答案二:B。(考场得分:3分)

分析:选此答案,表明考生读懂了文章内容,并能结合文章内容正确理解、分析选项中的语句。从第①段话中可以看出,A项中多了一个“凡是”,使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原文意思;从第⑤⑥段中可以看出,C项中所说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指的是个别藻类;从第⑦段中可以看出,“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实用,则D项中“不会起作用”表述不准确。所以,正确答案是B。

说明文的方法篇10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其中也应该包括快速阅读能力。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并且可以更迅速有效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重点。1978年,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主要指阅读教学少慢差费,即阅读数量太少,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太浪费时间。我们希望以中考说明文阅读为例的教学研究,能够通过对典型阅读题的分析、教学,结合相应的授课经验,思考和总结增强快速阅读能力、提高快速阅读效果的途径。

一、说明文阅读练习存在的问题

说明文阅读是阅读中的一个代表性部分,它既有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又有议论文的证明说理,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其实也就较容易掌握其他文体的阅读。可是在说明文阅读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说明文的阅读都存在问题,因而他们无法正确解答说明文的阅读试题。例如在考试中,稀里糊涂地读完阅读材料便开始答题,题目问的是什么,就去原文中找一找原话,再看看前后句子,觉得哪句话“像答案”,就把哪句话抄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问他答得怎么样,他只会说“我也不知道。”凭借这种碰运气的答法,当然只能回答“不知道”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说明文阅读目标规定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影响阅读速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不懂

由于说明文自身的特点,使它很少能像记叙文那样情节跌宕起伏,充满兴趣。它的语言往往是枯燥甚至晦涩难懂,结构也相对单一,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说明文,更是让学生觉得专业术语满天飞,即使读了几遍下来,依旧理不清头绪,找不到线索,头痛不已。

(二)无重点

有些学生虽然读明白了整篇文章说的是什么事物(道理),但也仅限于“知道”的层面,难以从整体上去感知和理解文章,问他“文章说的是什么”尚能答对,可是针对起具体细节问题,便找不到答案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阅读过程中浮于表面,没有抓住文章的关键,更没有领会说明文阅读的出题意***,这也是说明文阅读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不会应用

还有一些学生,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读起文章也是认真又认真,生怕漏掉一个词语,可是做起题来总是不得要领,抓不住采分点。这类学生通常基础较好,理解能力也不差,几年的初中语文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只是缺少对语文考试规律的总结,不仅阅读速度过慢,而且欠缺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课标》中的要求是很中肯的,事实上,阅读文章要求读懂题意,理清作者意***,把握文章脉络,而学生恰恰没有做到这一点,因而考试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考试时能领会作品的精神和方法、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才能读懂题目,掌握答题规律,这不仅仅是可以提高分数,更重要的是提高阅读能力。

二、快速阅读的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课标》要求,我们设计快速阅读法,结合具体的练习和考试题型,总结出不同的阅读策略。

(一)公式法

公式法是结合习题快速阅读的辅助方法,因为这通常不需要对内容的深刻理解,而需要掌握公式性的写作格式,既可以完美地完成习题,又可以学会写作方法。

例如:对“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类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公式来作答:不能删+删之前的意思+删之后的意思+删去之后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例如,试题为“叶绿素可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几乎所有的植物叶片中都有叶绿素的成分存在。‘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回答的时候只需要按照公式就可以快速地写出答案:不能删。“几乎”表示大多数情况下,删去之后变为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对“开头的作用”的公式则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二)关键词阅读法

如果题目是针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那么特征一定分布在各个自然段中,而且特征多在每一段的段首。因为整篇说明文是围绕说明对象进行的,所以它必须把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自然段中。如果题目是针对“被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征”的,那么答案只限定在说明这个特征的一两个自然段中。因为说明文的线索清晰,顺序工整,会对被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征进行集中说明。这样我们在通读一遍文章之后,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部位找准关键句子,轻而易举地就把握问题的关键了。

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提问更是需要紧抓关键词,例如:分类别,寻找关键词“类、种、方面”;作比较,寻找关键词“比、最、而”;列数字,寻找关键词“数字”(年代除外)等等。如果全文反复出现时间点,并且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连贯性,那么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出现空间方位词做衔接,并且不同方位中说明的是不同的特征,则为空间顺序;其余可理解为逻辑顺序。

(三)断句法

我们根据写作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断句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提高阅读速度。例如:要知道“文中加点词‘这样’指代的是什么”,则在原文中找到“这样”,以“这样”为坐标往前找,找到前一个句号,这部分内容即为答案,如这部分有举例子的内容,应把举例子的部分删去。因为汉语的说话和写作特点,“这样”所指代的内容一定是紧临着“这样”的。运用快速阅读这么容易就寻找出的答案,却不知难倒了多少学生,而这类题,却又是阅读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如果题目问“为什么……”,这样的题只需把“为什么”后面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到,以这句话为坐标往前或者往后找,找到“因为”、“所以”,或者“因为”、“所以”的近义词,二者之间的部分即为答案。而“答案”正是学生要理解的要点。这样的题做完了,不但这里的“为什么”能回答了,对其他类似阅读内容也能理解了。

学生不仅理解了这类阅读内容,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谈话,也能迅速地理解其含义,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结论

在运用快速阅读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开始也有同学并不认可。但按照前面的方法练习后,一位持怀疑态度的同学阅读能力明显提高,并在区模拟考试中语文考了班级第一名。其实我们的这种方法并不是什么“仙丹妙语”,只是抓住了语文阅读的特点,培养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科学方法而已。这远比一些毕业年级疯狂的搞题海战术更高效、更节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然而,我们所讲的方法针对的是已经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但尚未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能力的学生。所谓“画龙点睛”,是让学生更准确更迅速地从文章中寻找要点、要义,而不是说让学生刚过接触说明文,还没有熟悉说明文的语言、结构等基本特征就按此方法训练,否则就真的是舍本逐末,为考试而学习了。

(基金名称:黑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14-011HLJU)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说明文的方法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说明文的方法10篇

学习

冬泳的好处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冬泳的好处10篇,内容包括冬泳的好处和功效,冬泳的好处总结。误区1.以为人人都适合冬泳。患有严重传染病(如肺结核、肝炎)、精神障碍、体质虚弱、妇女经期等人员都不能参加冬泳。另外,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人,如药物不能控制的

学习

呵护心灵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呵护心灵10篇,内容包括呵护心灵的心得有哪些,关爱自我呵护心灵文章。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无论学生犯多大错误,都不能轻易责备他们。对不成熟的孩子们来说,应该多给他们一份宽容、一份理解、一份关爱,这就是

学习

汉书霍光传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汉书霍光传10篇,内容包括汉书霍光传,汉书霍光传原文。元平元年(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驾崩,未能留下子嗣。以霍光为首的朝廷群臣决定立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然刘贺继位为帝仅仅27天,还没来得及谒见高庙,就被霍光以太后

学习

探险故事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探险故事10篇,内容包括中外探险故事精选,探险故事简短100个。1.造成孔内事故的原因在钻探过程中,钻头不断地破碎岩石,孔壁岩石失去了原来的支撑条件,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如果钻探措施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就会造成孔内诸多复杂情况和

学习

初中英语手抄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英语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初中英语春节手抄报,英语手抄报内容摘抄初中。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片2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片3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片4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片5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的内容:英语笑

学习

工作证明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证明信10篇,内容包括工作证明信范文大全,工作证明信格式范文。信用卡工作证明范本二兹证明我公司(xxxx公司)员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职xx部门xx经理(职位),每月总收入xxxxx.00元,为税后(或税前)薪金。xxxx公司XX年x月x日记住要

学习

中秋节的资料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资料10篇,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的补充资料,中秋节的资料及有关知识。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

学习

这一瞬间10篇

阅读(27)

比赛开始了,我心里源源不断的掀起激动的浪花,我心里不断鼓励自己:我一定回脱影而出。果然,我象那激情的锣鼓,闯到了第三关,选拔赛开始了,我和一个8、9岁的小女孩比赛,她的圆积木不多了,我轻轻的放下一块积木,哈哈,她放不下了,我见她笔画着,我...

学习

实习药剂自我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药剂自我总结,内容包括药剂实习自我鉴定怎么写,药剂实习自我月总结。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实验课中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实习工作,给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

学习

关于汉字的手抄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汉字的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汉字真有趣手抄报模板,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有趣的小实验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有趣的小实验10篇,内容包括有趣小实验100个字,儿童有趣的小实验。我做的小实验又成功,又有趣!

学习

上海理工大学专业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上海理工大学专业10篇,内容包括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上海理工大学高收费专业。2、坚持现代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树立发展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学习

城市环境污染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环境污染10篇,内容包括城市环境污染的解说词,城市环境污染常识。一、光污染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论文百事通在城市繁华的街道上,高楼大厦穿着高大明亮、富丽豪华的玻璃“外套”,即“玻璃幕墙”。

学习

内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内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住院医师个人总结参考范文,内科医师工作总结6篇。Keywords:Postgraduatetraining;Neurology;Chiefresidentforstudents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是一个集合医、教、研的综合型科室,每年培养出一大批专

学习

最新幼儿园教育方法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幼儿园教育方法10篇,内容包括教育幼儿园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幼儿园礼仪教育方法与技巧。二、主张创办适合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儿园,并提出了普及幼稚教育的设想陶行知尖锐地指出,当时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

学习

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10篇,内容包括薏米的功效和作用和禁忌,炒熟的薏仁米和赤小豆的功效。(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学习

手工花朵制作方法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手工花朵制作方法10篇,内容包括手工丝带花朵制作方法,手工塑料花朵制作方法。日用陶瓷作为传统艺术陶瓷的一部分,其装饰效果较好,日用陶瓷装饰从传统的手工彩绘到贴花纸,装饰手段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到多样的变化随着科学和社

学习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物理学习方法10篇,内容包括来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直播。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定位,增强自信心很多学生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其实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极大的坏处,因为学生自己已经有了

学习

高二文科学习方法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高二文科学习方法10篇,内容包括高二文科学习方法与技巧汇总,高二文科怎么提高成绩。一、明确会考要求,研究命题范围和历年会考题目会考之前***门会组织专家、教授和中学高级教师编写高中各科会考大纲,称作《会考说明》。《会

学习

教育方法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方法10篇,内容包括教育方法和技巧和经验,教育方法及技巧。最后,要维护学生的童心。因为有童心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孩子成就都是很大的,但是这样的孩子已经太少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为了满足家长和老师变得像小

学习

求值域的方法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求值域的方法10篇,内容包括求函数值域方法大全,求分式值域的方法。4、换元法。对于函数的某一部分,较复杂或生疏,可用换元法,将函数转变成我们熟悉的形式,从而求解。(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学习

学习方法介绍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学习方法介绍10篇,内容包括学习方法的演讲稿集锦十篇,高一学习方法技巧。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首先要有来年搞好的记忆习惯。不论是哪门学科都有背诵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以形成习惯。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