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情篇1
问同学情是什么?为什么直叫人时常想起,难以忘怀!
三年初中,豆蔻年华,恰同学少年,一同飞扬青春的旋律,经历成长的烦恼,承受考试的压力,走过叛逆的日子。做人的基石深深埋下,友谊的种子悄悄萌芽,还有慢慢长大的滋味共同品尝……。
人生岂能尽如人意?逆境中,同学是一把火,燃烧你的激情,教你屡败屡战,永不放弃;顺境里,同学是一块冰,劝你头脑别发热,宠辱不惊;风雨中,同学是相携相扶的臂膀,是遮风挡雨的那把伞;阳光里,同学是蓝天上飘荡的白云,是雨后的那道彩虹……。
取得成绩了,最想与同学分享,最想汇报给母校;遇到挫折了,最想倾诉给同学,最想得到安慰于同学。能因你喜而笑的是同学,能因你悲而忧的也是同学。
常言道:“千年修得共枕眠,百年修得同船渡”,现在又加上一句:“五世修得同窗读”。让我们在读的、毕业的,都珍惜同学情吧!这是除爱情、亲情、友情、战友情外,人生又一种美好的、不可或缺的、值得终生回味的感情……。
同学情篇2
时间:当代
地点:某小学教室
人物:张小曼女13岁,五一班学生
李杰男同学
田莉女同学
杨老师女老师
刘群男同学
[幕启
[上午
[教室里
[李杰、刘群、在布置会场,李杰在黑板上贴“春节晚会”四个字,田莉坐在一旁郁郁寡欢。
刘:“晚”字再高一点,高一点,好。
李:你看好了,等会儿别让老师批评。
刘:李杰,你就放心吧,没事。你看,田莉今天不太高兴。
李:你还是扶好板凳吧,再东张西望,我就摔下来了。
刘:你贴,你贴,你贴吧。
[张小曼上。
张: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咱班的期终考试成绩下来啦。
刘群:真的!(向张跑去)。
李:哎、哎、哎(李摔倒在地)
[刘忙折回身搀扶。
刘:对不起,对不起。
李:刘群,给你说让你扶好板凳,你就是不听,看把我摔的。
刘:我不是想看成绩吧?
李:那也得让我下来呀。
刘:我扶你走行了吧。(转对张小曼):大班长,谁考第一,是不是我呀?
张:你考第一,那得从后面数。
刘:啊,又是倒数第一。这下坏啦,回去又得挨打啦。 李:
(同声)谁呀?
刘:
张:田莉,689分。我们为田莉鼓掌。
刘:又是她呀
[突然,田莉大哭起来
张:田莉,田莉,你怎么啦?我明白啦,(对刘群)刘群,是不是你欺负田莉了。
刘:大班长,好事轮不着我,坏事咋都怨我啊。
张:不怪你,上一次不是你故意把田莉的自行车气放了。
刘:我不就干那一次,这一次真不是我。
张:李杰,那就是你啦?
李:我,你看我像坏人吗?
刘:老师来啦。
[杨老师上
同学们:老师好!
杨:同学们好!
[杨老师走到田莉跟前
杨:田莉同学,别哭啦,你的情况,老师都知道了。
张:老师,田莉怎么啦?
杨:田莉同学的母亲住进了医院,父亲又下岗了,她没钱交学费,就向老师申请退学。
同学们:退学?
张:老师,我们不让田莉退学。
同学们:对,绝对不让田莉退学。
杨:老师也不希望田莉退学。
张:老师,我们想办法。
同学们:对!,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张:我们为田莉捐学费。
李:我先捐五十元钱。
刘:我爸有钱,我捐八十元。
张:我捐一百元。
杨:田莉同学,你看,同学们已为你凑齐了下学期的学费,你还退学吗?
田:(感动地)谢谢老师,谢谢同学,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希望。
张:老师,现在春节晚会是不是开始。
杨;好,我宣布,五一班春节晚会现在开始——
同学们:噢!(鼓掌)
同学情篇3
——致我的同窗好友刘至怡
分别的时候
也应让它充满欢声笑语,
因为分别
是为了重逢有新的进步和收获。
五年前,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一起步入学堂;
五年后,
为了彼此的理想,
就此暂时分别。
不要把离别看成灾难,
相信我们
永远珍惜对方。
即使天各一方,
我们的心始终相连,
你一定要记住,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那是我在远方对你的祝福。
鱼儿游来,波涛奔来,
待到鱼儿游走,波涛复来;
留下一道道波痕,
是我们儿时美好的回忆。
让我们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为了心中美好的梦想,
同学情篇4
有无数沧桑的情感,
我对此心存感悟
每一种,
不由得可歌可泣。
但今天,
我要歌颂的是真挚的:
“同学情”
我这六年,
从不懂的珍惜同学与时间,
如今,
直到同学依稀离去,
我才想亡羊补牢。
但此时补牢,
只剩下半个学期。
同学啊!
就像云雾一样,
朦胧隐约。
我把这六年的小学生活,
记作一片片树叶。
可是,
一片片树叶随风飘去。
最后留下的,
只剩下我的惆怅。
走的走了,
已经卖出去了,
难道还能收回么?
我现在才明白:
同学情
是一出真情的戏。
虽精彩,
但终究会落幕。
以忧伤的结局,
让我回味。
我想,我用最后一点时间,
把充满同学情的叶子,
挂在一颗颗常青树上,
让它滋润叶子们。
我不要叶子们,
被雨淋湿,
被风刮跑。
我要用心呵护每一片叶子。
以后,
我要依靠在这棵树杆上。
最后,
为我遮风乘凉的是:
同学情篇5
星期天早晨,我打开书包准备作抄写词语的作业,但是我找来找去语文书就是找不着。明天就要把作业交给老师了,这可怎么办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这时我突然想到向同学包林键借语文书,可是他这时候肯定有事情,我不是打扰他了吗经过一番思想的斗争,最终拿起了电话机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号码。“喂,是包林键吗?”“是潘浩啊!”“包林键你可不可以把语文书借我一下?”我说道这句话的时候觉得非常沉重,想他一定不会借给我,单想不到他说:“行,今天下午两点钟到‘秋月小区’大门口,我在那儿等你。”我万分激动说:“谢谢!”
很快到下午了,可我一直在看书,也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到了两点十五分时,我着才发现时间超过了。顿时惊慌失措,打开门一直向“秋月小区”飞奔。天已经下雨了,细西的小雨打在我的眼镜上,经过10分钟将近两点半我才到那里,我想他已经走了。正当我刚要离去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正靠着门柱一手抱住头,一手把书揣在怀里,左看看右瞧瞧。“包林键!”我兴奋的大叫,他回过头说:“快点做作业。”
这时我已经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同学情篇6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大家是在高兴之中参杂几分不舍度过的。一大早,老师和同学们就聚集在操场上,等待着照相师的到来,在这难得的空闲之余,同学们开始送各种毕业礼物,还准备了同学录,大家一起埋头写着。珍贵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不一会儿,这时间就偷偷地溜走了,照相师带着他的“黑盒子“来到了学校。写同学录的同学们在老师和照相师的催促下停了笔,站到了‘庞大的家族队伍’中。
大家聚拢后,老师开始整理队伍,同学们手拉着手站得十分整齐,照相师摆好支架,放上相机,一边看着相机屏幕,一边整理大家的站姿。不一会儿,队伍站好了。温暖的阳光撒在大家的身上,同学们的回忆伴随着照相师的一声“茄子”,一起装进了相机里。
照完毕业相,大家的意似乎还未尽,老师站在主持台上宣布大家自由照相。同学们顿时乐开了花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相机和手机,不停的“咔擦”声和着纯真的笑声回荡在校园。没写玩同学录的继续写着;礼物没送完的继续送着;开心事没说玩的继续说着……整个校园此刻是如此的欢乐!可时间总是会过去,我们总是要面临分别,那些在小学校园里的开心事,放学回家的新鲜事,总要离我们而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脑海里回放着与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玩耍的场景,那些日子,多么值得回忆啊!现实无论有多绝情,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就永远不会分开!
回到了家,我把收到的礼物装进了我最心爱的盒子,把与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刻在了心里。随着一声叹气,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同学情篇7
同学情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事令我无法忘怀,每当想起这件事时,我的内心就会荡起涟漪,久久不能平静,它像一杯温情的绿茶,滋润我的心扉。。。。。。
那是一个中午,我们正在上课,我的肚子开始抱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呵,此时的教室门已经挤得快变形了,快瞧,楼下,大批人马正在向目标发起进攻,我拿到了一盒饭,于是,我哼着小曲,走向教室,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只听一声巨响,我的饭盒落到地上,里面的食物也滚出来了,我的炒青菜变成了炒黑菜,红烧肉更是惨不忍睹,我失落极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无休无止,几位同学见了,忙扶我起来,替我擦干泪水,洗干净勺子,收拾好饭菜,走到教室,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安慰我,班长走来了,拍了拍胸脯,自信十足地说她能帮我解决午饭问题。我半信半疑,不一会儿,她拍了拍手,好多同学都走了进来,来到我的桌前,打开饭盒,一眼就望见了如小山般的饭菜,她们让我快吃,我一下子呆住了,说不出话来,饭菜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好像见证了我与同学们的友谊,幸福如泉水涌进我心中,我忽然觉得一颗热滚滚的东西从脸上滑落下来,流进我的嘴中,哦,这是甜甜的泪,哦,这是幸福的泪。。。。。。
我与同学们的友谊虽不是很伟大,但是它就像一杯咖啡,品尝后,给人留下纯厚的芳香!
同学情篇8
别依依,
千言万语化作无语;
你忘不了我,
我忘不了你;
月朦朦,
鸟朦朦,
我悄悄送你远行,
从此天边多了一颗含泪的星星,
永远注视你远去的背影!
南风又轻轻地吹送,
相聚的光阴匆匆。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
,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
柳荫下别百般惆怅,
同窗丨载少年情长,
望征程千种思绪!
“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朋友,离别了,不要有太多的伤感,
同学情篇9
一天放学时,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忘了带雨具,正在走廊徘徊。这时,小玲向我走来,把自己的伞拿出来说:“给你吧。”我热泪盈眶说:“那你怎么办?”“我自有办法!你担心我的话我先送你回家!”“好!?但一路上,她却一直把伞让给我……
啊,美丽的同学情!
广东 汕头 潮阳区六年级:张佳敏
同学情篇10
摘要::宗白华的同情说是其美学思想核心之一,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感物”美学的进一步深化。与来自西方的“移情说”相比,“同情说”更切合中国艺术实际。宗白华将“静照”,作为达到“同情”状态的审美方式。
关键词:同情说 移情说 静照
中***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1920年,宗白华在发表于《少年中国》上的《艺术生活―艺术生活与同情》一文中,充满深情地呼吁:
“诸君!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地生活呀!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死生离合、喜笑悲啼。”
“同情”是建设理想社会的前提,同时也是艺术感觉的发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虽然这个“同情”是由社会而扩大到自然,但宗白华所理解的“同情”与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感物”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
一 中国传统感物美学的异化
“五四”以来,随着西学在中国的深入,西方思维和话语逐渐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纵览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西方话语方式的介入,导致了以下后果:第一,以西方美学为价值标准,在阐释西方美学的某些概念范畴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美学的价值被模糊甚至被贬低。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中国,并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据一定地位的里普斯的“移情说”;第二,用西方的理论话语肢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使原本有独特价值的中国美学被异化,成了不中不西的理论怪胎,如:被“移情说”肢解的中国传统的“感物”理论,被典型论阐释的“意境”论。这样说来未免有些偏激,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下,传统的“感物”美学往往被当成“移情说”来解释。中国古典文艺思想中一些本应是根植于“天人合一”哲学传统的语句,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等浸润着“同情”观的语句被作为“中国移情说”的例证频频出现。我们看一看当时出版的一些有影响的美学论著,“移情说”在中国的影响就可知大概了。上世纪20年代初,吕澄撰写了《栗泊士美学大要》介绍里普斯的“移情”理论,指出“移情”涉及审美欣赏的对象、审美欣赏产生的原因、移情作用发生的原因,“指向相应自我活动的倾向”的涵义、欣赏者的身体状况及器官在审美时的缺场、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意及观照者观念中情意转移的特征等问题。此后,近代中国出版的美学概论或者一些美学著作,几乎都要涉及“移情说”,有的著作甚至将“移情说”作为重要篇章进行论述。如吕澄就明确表明,他对里普斯“移情说”的偏好,并且认为唯有此说可彻底探究美感的事实。范寿康在《美学概论》中详细分析了“感情移入”的概念和种类,并且认为美丑评价与“感情移入”的关系极大。更多的研究者则用“移情说”的观点来解释文艺现象。如丁易撰写的《文艺中“感情移入”的描写》,就说明了“移情说”在文艺中的实际应用;蔡仪在《新美学》中肯定了美在于客观现实,是美感与艺术美之根源,介绍了“移情说”在美学评论中的作用;丰子恺也在《艺术趣味》一书中谈到儿童游戏和绘画活动中的移情现象,以“移情说”来分析儿童和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至于朱光潜,他在《谈美》和《文艺心理学》两书中更是对“移情说”作了进一步的中国化的阐释,从而使这一学说更加深入人心,“移情说”在后来的影响,朱光潜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移情说”如此流行,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移情说”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美学?
里普斯“移情说”的基本观点是:审美主体将生命、人格“移入”对象,使本无生命的对象表现出人的生命、思想和感情。最终结果是自我和对象之间的对立消失。从心理学角度看,移情属于外射作用一类。感情的外射作用,是指人们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属于人的知、情、意外射或移注到客观景物或其它审美对象上去,使本无生命的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用下,仿佛也有了人的感觉、感情、性格等。这是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审美感悟的学说。自“五四”以来,中国人越来越重视科学,更有甚者,认为西方的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因而艺术精神和方法也是先进的。因而对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神秘主义倾向产生了不满。里普斯“移情”理论的引入则正好弥补了他们认知的不足,因为“移情说”最终的结果是主体与对象之间对立的消失,是“物我合一”,尽管这“合一”的“一”是指“理想性的自我”,但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物我合一”相似。因此,笔者认为,“移情说”之所以在近代中国如此盛行,是因为不少人感到“移情说”给他们带来了分析审美经验特点的相对科学的新理论。当然,这种学说对审美主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强调,反映了当时积极的美学追求。但是这种不究根底的研究态度,也导致了“移情说”的泛滥,并且超越了了它所适用的妥当范围。
二 美学比较中的“同情”
虽然“移情说”在艺术欣赏和创造中也强调“物我交融”、对象与主体合一,但它却无法从根本上弥合其哲学根基上的物我、主客关系的***和对立。而宗白华的“同情”的美学思想却是真正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物我交融”。他在《中国诗画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说:“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是“纵身大化,与物流行”。在宗白华看来,这是中国文化中所固有的,而且还是中国艺术心灵最深的体现。宗先生认为,“同情”是中国艺术中写实精神之真谛。“将来的世界美学自当不拘于一时一地的艺术表现,而综合全世界古今的艺术理想,融合贯通,求美学上最普遍的原理而不轻忽个性的特殊风格。”这是宗白华的“同情”观在美学研究方法上的体现。正因为他认识到“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宇宙情绪为最深基础”,所以他始终以“同情”的态度面对生活和艺术。他认为中国绘画中表现出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融化,体合为一,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得一片荒寒,恍如原始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对于中西绘画的区别,宗白华始终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有如此深刻的看法,“移情说”无法触动他也就可以想见了。“移情说”强调主体的作用,而中国的“同情”“感物”美学的最高审美追求却是“无我”,这两种美学观点的区别就在本质上显露出来了。
宗先生在《美学》讲义中对“移情说”也有介绍,因为是讲义,所以并不能完整见出先生的确切评价,只能知其大概的看法。宗先生当时把“Einfishlung”译为“同感”、“感入”:“又普通之同感,亦有感入之意,盖吾人设身处地,拿己身作则,则永不能表示同感也,至于此物之表现,究竟如何,终不得知也。如秋景花落草萎,人多愁哀之,实则秋何尝可哀,皆因己心有此悲哀,一触此物,遂有凭寄。”根据宗白华的解释,作为一种审美态度,“同感”的含义有三:其一,主体与对象同其感情;其二,感情深入对象之中;其三,把对象视为生命的象征。而宗白华最为重视的是第三种含义,即“如看失火,感自身内部生命之情绪,亦如火,然将火视为同情之物,视为生命之象征,生命之表现”。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大概清楚宗白华对“移情说”的看法:主体之所以与物同情是因为物亦有情。生命感入自然,自我融进宇宙,是宗白华所认同的审美方式。与“移情说”偏重主体表现不同的是,“同情”是我们在欣赏自然时,“将小己亦纳入自然中,而与之同化”。后者强调的是一种生命境界,是自我与宇宙生命的合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宗白华的“同情”的美学观与“移情说”相距甚远,而与中国传统的感物美学一脉相承,是对感物美学的现展。
三 静照――“同情”的审美起点
如何才能达到“同情”也即“物我合一”的状态?宗白华提出了“静照”,这是糅合了中国古典直观的虚静和西方理性的观照而形成的一种有现代特征的审美方式。
宗白华很早就认为东方的思想精神是静观的,儒、道、佛三家都有这种倾向。而且体现在中国绘画中。宗白华认为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基于上述认识,宗白华认为,“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于静观寂照中求返于自己身心的心灵节奏,以体会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在静观寂照中,“我”与宇宙万物达到契合无间的状态,这是一种大“同情”。宗白华之所以提出“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的第二个原因是,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精神中蕴含着先秦老庄所说的“道”。因此,中国画便特别讲究“气韵生动”,讲究画面中空白的布置。然而这“空白”在欣赏时却并不觉得是真空,而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如何体“道”,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以“虚静”作为人观照“道”的一种精神境界;庄子则提出将“心斋”、“坐忘”作为体道悟道的精神方式。到魏晋时,“虚静”已经成为审美观照的美学理论。宗白华吸取“虚静”说作为“静照”审美方法的一元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宗白华认为在“静照”的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人格修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静照”是对艺术作品美的观照,因此它必须舍弃一切功利实用的心态,“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只有如此才能体悟宇宙生命节奏。无论是对于生活还是艺术创作,宗白华始终认为人格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五四”时期,他提出的“超世入世”的人生观,对小己新人格的培养提出殷切希望;在谈新诗创作时,他将诗人人格的培养放在首位;他之所以欣赏晋人之美,是因为他们有空灵虚净的胸襟,有玄远超脱的意趣,风神潇洒,不沾滞于物的风度。这种对审美主体人格的重视,即是要求审美主体在“静照”过程中达到“忘求”的状态。可以说,宗白华研究魏晋美学的方法,是一种内部视角的方法,即从历史文本出发来阐发历史本身,而且,不强调科学的求证方法,力***把握历史的精神诉求,这也正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魅力所在。
另外,宗白华所说的“静照”与叔本华的“静观”是有区别的。叔本华认为要“静观”就必须把自己变成“纯粹无意识之主体”,而“静照”是要求在审美观照中摒除与艺术美本质无关的思想,从而与对象“坦诚相对”。此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而宗白华认为“静照”之所以能产生美感,是因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有“距离”。主体“忘求”(忘物或忘我),使自己不沾滞于物,从而使对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因此,“静照”观与他后来提出的“移我情”和“移世界”理论统一了起来。“移我情”就是改造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也就是先前所说的人格的涵养,从而如实地深入地把美反映到内心里去;“移世界”就是利用物理手段辅助产生美的形象。这两者的结合,使宗白华的“静照”观不致陷入片面化的境地。到此,宗白华才真正地提到了里普斯:“这个‘移情说’(移我情)比起德国美家栗普卜斯的情感移入论似乎还要深刻些,因为它说出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呀!并且‘移易’和‘移入’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