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造句篇1
1、不求甚解是好的,同样,技艺也是层出不穷的,但这结果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2、读书最忌讳不求甚解。
3、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4、暑假过后,顶着风吹日晒,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这里的气候干燥如故,一阵风吹来,疲惫消失的无影无踪,路过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墙上张贴了新的公告,粗枝大叶的我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直奔宿舍而去。
5、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老师不求甚解,聚精会神的研究一遍又一遍。
6、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7、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8、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9、以前我读文章不求甚解,经常看上一遍两遍还是对里边的人物关系、中心思想迷惑不解,后来我学会了用心去读,精读细读,带着问题读,终于可以在看一遍后就恍然大悟了。
10、***书馆里有很多读书不求甚解者。
11、这是需要精读的文章,怎可不求甚解,随意浏览?
12、他老是对公事不求甚解,处理起来快是快,但总是出差错。
13、你有问题就要问清楚,别老是不求甚解地打马虎眼!
14、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
15、你这样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到什么的。
16、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17、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18、很多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往往能熟练的背下来,可无法熟练的运用。()小明看书总是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像看完就没事了一样。
19、若读书纯粹为应付考试而不求甚解,将来是不会有成就的。
20、这种做事不求甚解的作风,正是阻碍工业技术升级的主因。
21、这种精密技术工业,怎能容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做事态度?
22、在过去一週内,我不求甚解地听了一些课,也收集了一些资料。
23、看来经理对这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分析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点。
24、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完成了,完成之后没有多少收获。
25、你学数学都不求甚解,难怪同一类型的题目老是算错。
26、爸爸说我虽然天天看书,但从不做笔记,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
27、对待英语课,他总是厌烦至极,每次作业总是不求甚解的去完成。
28、我只有三天时间能在***书馆,为了多看一些,每本书都只能翻翻,真是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造句篇2
1、不求甚解是好的,同样,技艺也是层出不穷的,但这结果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2、读书最忌讳不求甚解。
3、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4、暑假过后,顶着风吹日晒,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这里的气候干燥如故,一阵风吹来,疲惫消失的无影无踪,路过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墙上张贴了新的公告,粗枝大叶的我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直奔宿舍而去。
5、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老师不求甚解,聚精会神的研究一遍又一遍。
6、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7、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8、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
9、以前我读文章不求甚解,经常看上一遍两遍还是对里边的人物关系、中心思想迷惑不解,后来我学会了用心去读,精读细读,带着问题读,终于可以在看一遍后就恍然大悟了。
10、***书馆里有很多读书不求甚解者。
11、这是需要精读的文章,怎可不求甚解,随意浏览?
12、他老是对公事不求甚解,处理起来快是快,但总是出差错。
13、你有问题就要问清楚,别老是不求甚解地打马虎眼!
14、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
15、你这样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到什么的。
16、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17、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18、很多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往往能熟练的背下来,可无法熟练的运用。()小明看书总是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像看完就没事了一样。
19、若读书纯粹为应付考试而不求甚解,将来是不会有成就的。
20、这种做事不求甚解的作风,正是阻碍工业技术升级的主因。
21、这种精密技术工业,怎能容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做事态度?
22、在过去一週内,我不求甚解地听了一些课,也收集了一些资料。
23、看来经理对这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分析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点。
24、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完成了,完成之后没有多少收获。
25、你学数学都不求甚解,难怪同一类型的题目老是算错。
26、爸爸说我虽然天天看书,但从不做笔记,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
27、对待英语课,他总是厌烦至极,每次作业总是不求甚解的去完成。
28、我只有三天时间能在***书馆,为了多看一些,每本书都只能翻翻,真是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造句篇3
关键词语法 概念教学 困境 破解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教授语法,但是学生仍对语法知识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望而却步。英语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众所周知,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换言之,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倘若学生没有掌握英语语法知识,那么发展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将成为空中楼阁。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是语言内在结构规律和语言现象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结果,直接决定语言交际的流利性和准确度。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而语法概念是语法知识的核心知识,是构成英语语法知识的结构和框架,是英语语法知识的基础。英语语法概念是从语言内部规律抽象化的结果,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则和习惯,其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系统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2]。
一、英语语法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1.教师的原因
(1)忽视语法教学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坚持“淡化而不是优化语法教学”。教师在语法教学时注重英语为交际的工具,注重语言的流利性,而忽略语言的准确性。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英语语法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一味地注重学生语言输出,将语法课设计成语言交际课,试***通过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而附带掌握英语语法。
(2)过分注重训练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翻译法的影响,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注重对语法规则的讲解与大量的机械训练。语法规则繁多且内容复杂,容易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信心,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另外,学生只注重训练而没有教师的反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按照自己的理解生硬地制造出大量的“汉式”英语句子。
(3)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只是把语法作为知识进行传授,其基本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背诵笔记操练句型做习题[3]。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将枯燥晦涩的语法知识填装到学生大脑,让学生不加思考全盘接收,剥夺了学生思考、理解语法知识的权力,使学生感到语法知识枯燥无味并产生抵触心理。
2.学生的原因
(1)汉语语法知识的负迁移
学生在中文为母语的环境中成长,母语的语法规则早已内化,并且母语使用实现了自动化。然而,英语语法与中文语法存在不少差异性,学生将中文语法知识负性迁移至英语语法学习中,忽视了中英文化、语言和语法差异,容易造成语法学习的混乱局面。
(2)对英语语法概念缺乏理解
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使用专业的术语,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另外,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拿来主义策略,直接照搬语法书中的内容,照本宣科、不求甚解地讲解语法,直接造成了学生语法知识缺乏系统、语法概念模糊不清,甚至也不会运用英语语法知识进行写作与长难句分析。
3.教材的原因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者。教材在编写时因教学内容涉及诸多语法概念,但因篇幅无法一一呈现,只能选取高中阶段的重点语法知识,具有顺序性和序列化特征。然而,语法在教材中也仅是语法知识的碎片化,缺乏系统化和结构化,造成学生在语法学习时无法依靠书本进行学习,而不得不转而向枯涩难懂的语法书籍求助。
综上所述,英语语法教学高耗低效,其成因错综复杂,既包括教师与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涉及教与学的方法与手段,甚至还牵涉到学习环境等诸多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语法教学问题的成因是学生对处于英语语法的核心概念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掌握所致。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秉持另辟蹊径的方式,试***从新视域、新角度中寻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笔者通过分析语法教学的问题与现状,并通过对中英语法概念等语法知识进行中英跨文化比较研究后发现: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如果教师能够基于中英跨文化语法概念的差异性,灵活并富有创意地进行语法教学,那么学生则可以避免汉语语法知识的负迁移。
二、语法概念的跨文化差异:窥见语法教学之困境
文化是跨文化研究的核心。文化为人类所独有,是社会的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文化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先天所有的。大部分的文化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并不为人们所知觉,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指导着人们的一切行动。英语与中文跨文化差异明显,主要存在概念差异、结构差异和意义差异等三种差异。
1.中英语法概念差异
中英语法概念差异是指英语语法中某些概念在中文理解上存在抽象性而引发理解的差异性。汉字没有动词时态、体态等概念,致使学生在英语概念理解时须重现建构概念。语法句子分析的概念系统,因我们母语学习已经弱化了语法分析,如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定语和状语等,所以学生对这些抽象概念缺乏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或因概念前后干扰所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例如,“主语”和“谓语”都是专业语法术语。如果不能清晰地掌握、理解“主语”和“谓语”这两个重要的语法概念,学生的语法知识将呈步步维艰、困难频发和知识混沌的状态,因为这两个重要的语法概念对于句子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学生不明白、不理解“主语”和“谓语”术语时,学生在长难句分析时不但无从下手,而且也难以判断自己所写的英语句子是否正确,久而久之,学生产生语法畏难及抵制情绪。其实,“主语”是一个句子所叙述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在动词前。而“谓语”是指“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而已。
2.中英语法结构差异
中英语法结构差异是指英语语法中某些语法现象与中文结构比较而言具有形式上的差异性。例如,在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叫定语。用作定语的主要是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在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等作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而介词短语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后面。如,介词短语“The students in my class”意为“我班里的学生”。而在中文中,定语的位置都是置于中心名词前,没有后置的情况。
3.中英语法意义差异
中英语言意义差异是指英语语法中某些语法现象与中文译本比较而言具有意义上的差异性。例如,当我们谈及谓语动词属性范畴时,我们通常要学生注意动词的“时”、“体”、“态”。学生对概念存在错误理解,误认为“时”是指“时间”,“体”是指“身体”,“态”是指“态度”。对语法术语的认识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将出现偏离。
英语语法概念是从语言内部规律抽象化的结果,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则和习惯,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系统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2]。语法概念是英语学习重要的概念场,直接影响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在英语语法中,语法概念具有统摄英语语法规则的作用。学生如果能清楚了解、理解英语语法概念,那么其内部的语法规则将不攻自破。笔者试***从英汉语法跨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英语语法教学经验,提出语法概念解释创意化、语法概念差异比较化、语法概念系统化和语法概念实战化四种策略来破解此难题,提升学生语法概念理解力、领悟中英语法差异,并运用语法以突破“哑巴英语”之藩篱。
三、语法概念教学困境的破解策略
1.语法概念解释创意化:理解语法概念
由于语法概念的复杂、抽象性,学习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较难实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此时,教师一定要灵活地使用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对学生进行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以达到帮助学习者理解语法概念、理解学习内容之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可理解输入是输入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在解释“后置定语和定语从句”概念时,笔者结合英语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往往要开门见山。换言之,先说最重要信息,再说次重要信息,最后说重要信息,呈现重要递减特征。例如,The teacher who have been teaching in our school for 30 years will retire in two month.其中,划线句子为定语从句,即从句充当后置定语。先行词可以理解为先行一步、先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关系代词是指从句中替代先行的名词或代词的代词,并在从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在本句中,“the teacher”为先行词,还可以理解为被“who”所替代的名词,在从句中作主语。纵观本句,“teacher”相对于“划线的定语从句”而言是最重要信息,定语从句为次重要信息。故英语行文时须将定语从句置于修饰名词之前。
2.语法概念差异比较化:领悟语法概念
语法概念因其自身文化差异、复杂抽象等因素,造成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时产生畏难情绪,母语学习对外语学习产生负迁移,干扰学生外语学习,不利于学生将新***式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例如,在分析句子结构时,笔者尝试让学生翻译句子“John,who is a college student in the Zhongshan University,has been elected monitor of our class.”学生的翻译版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中山大学读书的一名学生约翰当选我们班的班长。”学生两句翻译不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学生不能清晰地界定“非限制性定语”与“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概念。先行词为专有名词(例如,人名如“Leo”,“Andrew”,“John”)及独一性名词,如“father”,“mother”等这类名词有且仅有一个,之后若连接关系代词所引导的定语从句时,该关系代词之前一定要前置逗号。由于专有名词或独一性名词本身已具有特殊性,不必再使用定语从句加以限定。在翻译成中文时,我们将句子分成两个句子,将两句中间的“逗号”,理解为“顺便说一下”翻译即可。因此,本句应译为:“约翰是一位中山大学学生。顺便说一下,他已当选为我们班班长”。简化之,“约翰是一位中山大学学生,他已当当选为我们班班长”。
3.语法概念结构系统化:内化语法概念
语法概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这些语法概念在平时学习时好像是碎片化的概念。其实,语法有其内在的概念系统,组成了英语语法的模型。如果学生使用巧妙的方法理解、巧记英语语法概念结构,那么英语语法就不攻自破,英语学习就可以化难为易。语言通过概念化间接反映客观世界,人们通过概念化形成概念、概念结构和概念系统。在语法复习阶段,笔者尝试采取知识可视化手段画知识树、思维导***以将语法概念系统化、条理化。
(1)概念框架***
例如,在学习完毕定语从句时,笔者与学生一起画定语从句框架***。
(2)编写英语语法歌诀
例如,在学习完定语从句,笔者与学生合作撰写了定语从句用法快板,内容如下:that用法真有趣,两个地方它不去;逗号后边它不去,介词之后不考虑;that which代表物,区别听我来叙述;先行若是不定代,that就把which踹;先行词前有两数,就用that定无误;先行词前最高级,还用that必无疑;句中若有there be,that应把which替;先行主中做表语,避免重复从句里。
(3)汉化英语语法学习
例如,当学习了名词性从句的用法后,笔者借用了赖世雄老师名词性从句连接词的人名“戴慧怡”以记忆这三个连词,“戴”指代“that”,“慧”指代“whether,“怡”指代“疑问词(主要是以wh-为代表的疑问词,如what,who等)”。又如,当学习使役动词时,笔者便总结了使役动词用法的三剑客,创作了“使役动,have,let,make,好靓妹,Oh yeah!”的广告词。再如,在学习了形容词用法后,学生需要掌握与形容词连用的特殊词“too,as…as,how”,为了方便学生记忆,笔者进行了“汉化”处理,把“too”称为“******”,“as…as”叫做“阿希”,“how”命名为“好”。另外,笔者还将这些词语编成一个故事:有一个阿希(as…as)在街上散步见到了老同学******(too),于是想他问好(how),愉快地说:“Good morning!”。
(4)语法概念要求实战化:活化语法概念
为了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的语法概念,我们可以依据语法实战化要求,让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语法练习进行科学训练,将陈述性知识内化、活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依照规则将巩固所学的程序性知识。例如,在学习了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笔者就布置了如下作业:在英语语法中,句子的基本结构有五种:①主语+谓语(不及物动词);②主语+谓语(及物动词)+宾语;③主语+系动词+表语;④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⑤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笔者曾设计“句型造句”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这五个基本句型,每个句型造2个句子,并使用双色笔标示句子成分。学生在造句时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语法书和语法资料,也可以向“学霸”求助,取得“真经”后,***造句以检验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学生不是在机械地记忆、背诵知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获取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又如,在复习定语从句时,笔者曾设计了一个定语从句的“造句PK赛”活动:先展示实物a story book,并示范造句:The book is interesting.The book which bought by my son is interesting.接着,将班级学生以6人为1小组,共分成9个小组,然后将a banana、an apple、a piece of chewing gum、a note book、a pen等物品分发给各小组,并要求学生小组将所给之物品造一个定语从句。为了激励各学习小组,笔者还补充说道:“如果小组代表所造的句子是正确的定语从句,而且所造的句子是最长的话,那么发给小组的物品将归小组代表所有”。这样,学生语法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创造性得到了培养。课堂氛围异常热烈,因为每个小组都想得到奖品。该活动以语法的语用思想为指导,将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转化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游戏,开放式的情境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英语、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法,不断暴露语言思维,共享思维的成果,实现思维语言从内隐到外显化,最终实现语法规则内化、活化和自动化。
认知语言学认为: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样本来概括抽象的、理性的语言使用模型[4]。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尽量使用举三反一的归纳法,而不是举一反三的演绎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满足学生实际和需要。另外,英语语法概念在英语语法中起着提纲挈领、总揽全局的作用。教师一定要赋予学生一个固定的、科学的、合理的概念框架,让学生掌握理解这些语法概念,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焦虑、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沈阳.语言学常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不求甚解造句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言技能
语言的作用与魅力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教员在向学员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以及师生之间在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的时刻,都必须以语言作为桥梁。课堂中教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员就更加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叶圣陶曾经呼吁:“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在教学中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口语来表达具体生动的事例或个性鲜明的人物,都可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打破课堂沉闷死板的氛围,很大程度上提高互动的效率。
一、准确精炼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的语言首先要做到准确、严谨和简练。作为教员,教学内容必须完全内化,熟才能生巧,并且要从实践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对象,才能游刃有余的从事授课任务。准确,就是要符合科学理论,知识准确贴切,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产生知识性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同时教学语言必须采用普通话,避免因方言、个人习惯性口语造成的南腔北调,这样可以使学员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做到规范化。
严谨,就是要符合逻辑要求。教员运用教学语言表达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将一堂课的内容甚至整门课的内容组织成一个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逻辑体系。尤其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过渡句的使用,要做到环环相扣,教学语言的衔接能够使学员对所学课程在头脑中在思想上条理清晰。
简洁精练,语言表达的过程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干净利落。句子过长或者过于复杂,被听者可能无法理解和接受。许多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句法越复杂,听众理解所花的时间也就越多。因此,说话时句型尽可能简单,少用复句,多用单句;少用反问句,多用陈述句;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
二、活泼有趣的形象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形象性是教员娴熟驾驭教学的一种表现,它能给学员带来欢乐、愉悦,能增强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教员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员在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幽默与修辞就是运用生动、直观、形象的语言来提高表现力和感染力,表述深入浅出,活泼有趣,***文并茂。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学员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校的学员不同于地方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训练的艰苦、纪律的严明,使大家坐下来在课堂中容易疲乏,尤其在学习基础课程时,容易放松。因此作为教员就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
课堂教学的语言还要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巧妙结合。注意说话的节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只有声情并茂、和谐动听的语言,学员听起来才舒服悦耳,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反之,语言平平、毫无生气,就会成为一首催眠曲。
三、含蓄深刻的激励性
激励的教学方法就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材内容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创设引人思考的问题情境,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引发学习的兴趣,让学员从抑制状态进入到兴奋状态。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员,教员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心理因素是一个是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校学员更加重视教员的评价。课堂中,教员一句随意性的评语,往往就会左右学员的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员以后的工作与生活。针对这一点,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员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作为成人教育,教员一定要给其积极乐观的语言激励。例如在我们平时授课中最常用的提问教学方式,当某学员被提问时,如果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甚至有的站起来沉默不语,那么这时候,作为教员,不要不屑或者简单粗暴的指责或表现烦燥情绪,若这样只会使学员更加紧张,甚至思维停滞,更有甚者以后更加害怕回答问题或再上此类课程,形成恶性循环;假使能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或者一句幽默激励的话语,或者稍微等待一下,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深入学员的内心,从而使学员更加愿意上教员所讲授的课程。这就是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和方式达到的好的明显的教学实践。
四、意犹未尽的悬念性
我们的教学应该放飞学员的无限想象,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发展学员的优秀个性,不应禁锢他们的思想,用僵硬的标准答案套住其活跃的思维,更不能按照固定的模式让学员去按部就班。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使用意犹未尽的语言激发一种悬念。悬念法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制造悬念、着意渲染、出现反转、产生突变。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悬念性就是要给人形成一种曲折的效果,增加欣赏的趣味,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要求不断拓宽延伸的内容,密切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这样,学员就会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不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知识素养。
在每次授课之前,制造悬念,不直接点明所讲授的内容,而是通过搜集到的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在写作课前通过播放《子午书简》、《百家讲坛》等视频、音频扩大阅读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奠定情感基础;课中,着意渲染,唤醒相关积累,在讲写作基础知识材料的搜集的时候,通过四季优美的***片,引起学员审美的兴奋感,让所渲染的内容作为语言解读的原始材料。让它成为随时听从调遣的运用材料,以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一堂课快结束的时候,采用多种悬念方式的综合运用,让学员可以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语言风采。
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员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让我们满怀自信,用满腔的热情,执著真诚的教学理念,保持潇洒自如、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气质上好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①《大学语文教程》,蓝天出版社
②《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不求甚解造句篇5
词语解释: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反义词:标新立异、别辟蹊径、别创新格、标奇立异、除旧布新、推陈出新、随机应变
用墨守成规造句
1、画家没有墨守成规,呕心沥血的创造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描写的是“罄竹难书”的故事。
2、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转换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所作为,才能进步,不会墨守成规,顽固不化。
3、墨守成规,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
4、她在学术上从不墨守成规,经常能提出一些新见解,引起大家的重视。
5、一味墨守成规,只会阻碍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用墨守成规的反义词造句
标新立异: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随潮流,千万不能标新立异的。
除旧布新: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
推陈出新:厂商不断地将產品推陈出新,以迎合顾客的需求。
随机应变:做人总要随机应变,不能一味的一成不变。
【扩展阅读:怎么才能学会造句】
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造句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造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该如何学会造句呢?
一、正确理解词义。正确理解词义是造出好句子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应该根据词义特点和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理解,这样才能造出合乎逻辑的句子来。
二、把句子造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的造句,我首先要求真实。例如“……又……又……”造句,有位学生是这样造得:“我家种的冬瓜,又大又圆,像个大篮球。”这个句子造得比较具体、形象,却不真实。我对学生说:“南瓜不像大篮球,而是像个枕头。所以说,造句也应该强调真实性,不然的话,形象的描写,就不准确;具体的叙述,也是错的;感情的抒发,也就不真实。
三、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四“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造句的时候,不但要让将句子造对,还应该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指导:一种写话练习的格式为:谁干什么。我们学习写话,首先得从练习写好一句话开始。一句话写好了,然后再慢慢练习学会连贯地写好几句话,写好一段话。一句话,也就是一个句子,应该有头有尾。头,就是要写出是谁或什么;尾,就是要写出干什么或怎么样。如:“明明在教室里画画”这个句子,写得是谁,是“明明”(明明是句子的头)。明明干什么?“在教室里画画。”(“在教室里画画”是句子的尾巴。)
不求甚解造句篇6
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答:
【技法指导】
拟写宣传标语,要求注意语言的简练、句式的工整,要有文采,朗读要有节奏感,便于受众记忆。包括以下六点要求:
1.字数要适中。考虑到人们的视线所及,一般字数不宜过多。如果一条标语的字数太多,几十个字甚至上百字,书写者太麻烦,读者读起来也费劲。如“宁等十分,不抢一秒”短短八个字,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在考试中检测拟写标语,肯定会有字数的要求;如果试题没有对字数提出明确的要求,考生就应该注意所拟的标语字数不宜过多。
2.内容要积极。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既要亲切、友善,为大多数受众喜闻乐见,又要清新明快、生动活泼有文采,确实起到营造气氛、鼓舞士气的作用。如:
宣传合作医疗的“你帮我帮***府帮,合作医疗保健康”“合作医疗进万家,农民健康需要它”;
宣传环境保护的“保持环境卫生,共建美丽家园”“美化环境,就是美化我们的心灵”;
宣传经济普查的“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盘点过去,把握现在,指点未来”“求真求实求发展,利国利民利未来”。
3.用语要通俗。既然标语非常讲究实用性,就要考虑到不同读者群的文化水准、思想状况、生活经历甚至身份、地位等,所拟标语就应该尽可能地照顾一般水准的读者群,而不去考虑更高一层的读者群。这样,在词语的选用上,就要做到通俗易懂、鲜明准确、亲切感人、生动活泼,同时力避华丽的词藻,尤其是多义词,因多义词(包括短语)的不同理解能够导致语言歧义。值得注意的是,标语毕竟是为了营造气氛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的,因此,在语言上还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有文采,给人赏心悦目之感,至少是让人们喜闻乐见,而避免死板、陈旧。“清除污染靓城市,从我做起强素质”就通俗易懂又鲜明准确,告诉大家从自身做起来保护城市的环境卫生。
4.句式要整齐。标语的接受对象一般是明确的,所以,在句式上,一般使用简单的无主句,多为动宾结构,而少用复杂的主谓语句。标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比较整齐,即使是较长的句子,也多为字数较少、结构较简单的整句,像对比、对偶性的句子和简单的排比句。
5.修辞要鲜明。标语的受众,一般来讲是事先就十分明确的,所以,标语应该考虑受众的大众性,即尽可能地考虑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那么,比较冷僻的修辞手法就不宜使用,像通感、仿词、借喻等。同时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切忌浮夸,因此标语中一般不可以使用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但是,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是可以使用的,运用得好还能收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
6.标点符号上的要求。由于受特殊表_手段的限制,标语一般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宣传某种著作、讲话使用书名号,特定称谓使用引号除外)。因此,拟写标语时,要避免因停顿或轻重音而产生的歧义。确实需要停顿时,可以使用空格(竖排版)或者转行(横向排版)来代替标点符号。
【同步训练】
1.某住宅区绿化带前立了一块标语牌,上写着“不准践踏草坪”。请你写一句更得体的标语,使小区的人们乐于接受。
答:
2.请你拟写一条有关尊老爱幼的公益广告,要求语言精练,表意明确。
答:
不求甚解造句篇7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安排材料、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独具匠心,能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我们在进行单元整体有序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也可以抓住教材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让“写”进入课堂,进行随堂练笔。
一、示例模仿,抓仿写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写是从阅读到***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我在教学阅读课时,努力用一些构段方式较典型的段落让学生分析,并让他们“照葫芦画瓢”地进行仿写训练。例如《荷花》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采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构段方式,写出荷花绽放的各种姿态,用“有的……,有的……,有的还……”这样的句式。我分析完段落,让学生了解段落结构的特点后,又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仿写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出示填空题:“桃花岛的桃花千姿百态,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还_____________。看着这些美丽的桃花,我仿佛_____________。”让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这不仅降低了写的难度,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而且激起了他们的写作欲望。然后,再出示下面的总述句:“每到节假日,大街上可热闹啦!”要求学生围绕这个总述句进行情景写话,从而将刚才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迁移。
在语文课文中,还有很多典型构段形式,有总分总结构,有分总结构,还有中间过渡的。遇到这些典型处,我都会及时地引导学生“画瓢”,甚至遇到一些典型句式会引导学生说上一两句。如在《石榴》这篇课文中要求用“甚至”造句。“甚至”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我就随即设计了这么一个填空练习:
(1)河水真清啊,甚至?摇?摇?摇?摇?摇?摇。
(2)小明做作业可认真啦!甚至?摇?摇?摇?摇?摇 ?摇。
这个练习使学生一眼就知道该怎样写,很快掌握了“甚至”一词的用法。
通过这样有步骤的从读到写的训练,有效地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空白之处,抓扩写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会留有艺术“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有了课后出现的小练笔。对这些“空白”给予补充,进行“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人物品质、人物思想感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空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对话,进行“写”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日月潭的传说》的第四自然段,只写“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教学到这里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这一“补白”练习,让大尖哥和水社姐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加丰满、伟大,更加激起学生的敬佩之情。
通过想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填补,感悟人物的品质,自身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实现有效阅读。
三、变换角度,抓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是浅显易懂的,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把自己当做诗人,将这些古诗改写成自述式的现代文。如教学《村居》这首古诗时,在学生理解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诗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首诗变成一个故事。孩子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不一会儿,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可见有效的练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丰富他们的语言。
四、奇思妙想,抓续写
不求甚解造句篇8
一种历史化的隐喻。与一般隐喻相比,典故的特点在于对构成隐喻的“彼类事物”和“此类事物”作出限制,即一般隐喻中的“彼类事物”在典故中变成了神话或历史事件,而“此类事物”在典故中变成了当下事件、问题对象;典故的应用也是一种新历史观的展现,它暗示出了历史进程中的不断重复的原型事件,或发出过去时光不再的感叹,并以“历史是否重演”的问题自审;典故的运用使得历史事件的环境、情景、人物关系等悄无声息地蕴含于当下文本,简捷的暗示代替了不必要的详细述说、解释和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典故又是对历史的速写。然而,典故最神奇的艺术效应在于它的互文性和中断-延拓效应。下面,我们主要以辛弃疾的《贺新郎》为例简要分析。
“互文性”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即是说,任何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本,而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是文学历史传统中的一个环节,其意义取决于它与文学历史传统的关系,对它的阐释和理解也取决于它在这一历史传统中的相应位置。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文学作品的互文性效应最突出地体现在那些频繁运用典故的作品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怀古情结,所以典故在中国各种历史文本中的应用最为普遍;而中国古典诗词因为句式结构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更加刺激了诗人对以少胜多表现策略的追求。一般表现为,往往一首诗词蕴涵着众多的典故,而这些典故既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和人生经历,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片段和情景细节;既可能是一个***的文学文本或非文学文本,也可能是文学文本或非文学文本中的一个情景、一个故事,甚至一个词语;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与当下文本共同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为读者的阅读欣赏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历史的、文化的宏阔背景,使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历史文化的时空点切入,从而展开对有限文本的无限性创造性的领悟理解。辛弃疾的《贺新郎》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上阕首句袭用孔子晚年的感慨语“甚矣吾衰也。”(《论语・达而》)第二句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第三句暗含的故事见《世说新语》:王询和帮超两人在做桓温的幕僚时,“能令公喜,能令公怒”。第四句“妩媚”一词化用李世民评魏征语,见《新唐书・魏征传》:李世民说魏征“我但见其妩媚耳”。下阕第一句巧妙地将陶渊明的姓名、诗题《停云》及诗意组合成句,因陶渊明有《停云》诗云:“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第二句化用苏轼《和陶》诗“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的诗意。第三句源自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最后一句是对张融语“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南史・张融传》)的加工改造。
短短百字的一首词中,竟八处用典,不仅从不同角度烘托、反衬了满腔热血、志存高远的一代豪杰的英雄气概,乃至对“甚矣吾衰也”仍落拓不展、白发垂泪的深重悲慨,而且将读者引向不同的历史境遇、不同的文本意境、不同的人生境界。读者除了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仰视英雄的形象、感悟英雄的心境外,还实现了与历史人物的对话(“甚矣吾衰矣”),想象中“亲见”了历史人物在一个非常具体的时空点那活灵活现的生活情态(“问何物能令公喜”、“一尊搔首东窗里”),实现了从当下文本到一系列历史文本的拓展阅读和交互性的理解效应(“白发空垂三千丈”、“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以及对作者人生观与另一种对应人生观的哲学反思(“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这就是典故的互文性效应。
典故的互文性既使有限的文本获得无限的生机,也可能会给阅读理解带来困惑。这在诗歌阅读欣赏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因为对诗歌的理解主要是对诗歌意象组合关系的逻辑把握,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常常会造成读者阅读理解的障碍,导致阅读理解中的思维中断。王国维就曾指出:“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月光照在流动着水的瓦上,本是一种极美的景,但对不懂“桂华”典故的读者而言,会导致其理解上的障碍,人们必须查阅资料,然后从“桂华”二字中想到月中桂树,再从月中桂树转到月光,这样节奏就被迫暂时中止了。王国维把它称为“隔”。
对许多读者而言,辛弃疾的《贺新郎》也会造成这种“隔”,尤其是下阕,如果不了解“一尊搔首东窗里”是对渊明《停云》诗意的化用,未晓“江左沉酣求名者”是有感于苏轼《和陶》而发,且不能由“回首叫云飞风起”联想到刘邦的《大风歌》,就会有如入词语迷宫之感,不知所云,导致诗意理解的中断。又比如李贺《感讽五首》之二中有四句: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在不懂“青蝇”典故的读者那里,“青蝇”这个典故便会使该诗本来具有的意象链中断:贾谊墓――?(“青蝇”)――接曳的白杨――悲愤与肃杀的感觉。缺少了“青蝇”这个中介环节,不仅大大降低了诗歌的整体可感性,造成了节奏失调,甚至连诗意都可能被误解。
然而在熟悉典故的读者眼里,这种“隔”便不存在了。“青蝇”也可以作“死吊者”的代称,《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别传》中有一段虞翻自叹放逐的话说:“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与李贺同时的刘禹锡《遥伤丘中亟》诗中就有“何人为吊客,惟是有青蝇”。有了这样的理解,就能与下两句连缀为一个感伤的意象链,读者脑海中依次会在呈现出以下意象:郊外――贾谊墓――无人凭吊(荒草衰飒)――清明节白杨却在风中摇曳――一种悲愤的情绪、肃杀的情景。人们可以由此而联想到贾谊墓前过去曾有过络绎不绝的凭吊者,而如今却冷落荒疏,就是踏青扫墓的时候,也那么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因而不免令人惆怅感愤。
所以,对熟悉典故的读者来说,他们读诗时,这些深奥而有来头的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而只是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想。这种遐想所引起的暂时停顿,并不是录音机突然断电式的中止,而像乐谱中有意识的暂时休止符号。这短暂的休止实际上成了一种更深刻、微妙的连续,正如阿恩海姆说:“由声音突然的中止所产生的那种死寂的静止与充满著生机的安静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即如《贺新郎》一词因频用典故,固然在一些读者那里会造成有诗意理解上的中断;但在对这首词涉及的众多典故了然于心的读者那里,却觉得显而易读又切当。更重要的是,每个典故造成的“停顿”间歇,却成为他们浮想联翩的契机,在脑荧屏上浮现出典故的原型故事及用过这一典故的诗句,使得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情景、历史文本蕴含的多重意蕴与当下诗人的处境、胸襟、心绪构成了多重关系的交相辉映,从而更多地体会到典故的象征意义与感彩,这样,诗句的内涵顿时便丰富了许多,层次也增加了不少。
因此,典故有时造成的解读障碍,从另一个方面看,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宋人杨亿形容典故的这种效应是“味无穷而炙愈出,镇弥坚而酌不竭”这种诗歌语言现象,其实就是西方新批评派称之为的“张力”,它借助读者的知识使一个意象的外延与内涵迅速膨胀。如果把典故比作橄榄,在了解典故的读者面前,它已不再包裹着生涩坚硬的外壳而呈露了它的内核,坚硬变成了耐嚼,深藏变成了含蓄,晦涩变成了朦胧,就像“曲径通幽”一样,转过照壁,里边又有一番天地。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三十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不求甚解造句篇9
一、数学模式转换的常见类型
1。数学模式的语言类别转换
语言类别转换是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表征形式的模式转换方式。它既可以是不同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也可以是不同数学分支之间的语言转换,甚至还可以是数学语言与其他语言之间进行的转换。比如用自然语言叙述的完全平方和公式“两个数的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可以转换为代数符号语言,即为(a+b)2=a2+2ab+b2。再比如数学命题“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与两焦点所张开的角被过这一点的法线所平分”,用物理学语言可以描述为“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的反射必过椭圆的另一焦点”。
2。数学模式的语言句法转换
语言句法转换是在保持意义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句法结构的一种模式转换方式。在数学中,人们常常出于严密性的考虑而在句子中增添上很多限定词、修饰语,这样所造成的结果是出现很多长句、复合句,这就必然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难。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模式的理解,可以在保持句子意义不变的前提下对句子的结构作适当的转换,比如将复合句转换为简单句、将被动句转换为主动句,或删掉一些多余的限定词、修饰语等,甚至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化的语句来表达复杂的句子。比如平面几何中的一个数学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条边所对的角也相等”,就可以简化为“等边对等角”这样高度概括的语句。
3。数学模式的语言逻辑转换
逻辑转换是利用逻辑等价性来进行模式转换的一种方式。我们平时常见函数式、等式或不等式的恒等变形、问题等价转化、求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等都属于模式的逻辑转换。通过逻辑转换往往有助于简化问题,促进问题的迅速解决。如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关于x的三个方程x2+4mx-4m+3=0,x2+(m-1)x+m2=0,x2+2mx-2m=0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许多学生往往对其中“至少有一个方程存在实根”这句话感到难以理解,因为它包括七种情况,对它们分别进行讨论,显然很麻烦。但如果把这个问题进行转换,从问题的反面或对立面来进行思考,那么只需要考察“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这一情况,从而就可以将问题的求解转换为求由三个不等式Δ1=16m2-4(-4m+3)<0,Δ2=(m-1)2-4m2<0,Δ3=4m2+8m<0组成的关于m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补集。
4。数学模式的辩证对立转换数学中到处都充满辩证法,在数学模式的理解过程中通过辩证转换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模式的本质。比如将切线看成是割线无限变化的极限,本质上就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对立转化。再比如微积分中求曲线的长度和曲边梯形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以直代曲”的思想,这实质上就是“直与曲”的辩证对立转化。另外诸如“相等与不等”、“静”与“动”、“升”与“降”、“分”与“合”的转化等都体现了辩证对立转化的思想,通过这种辩证对立转化不仅可以改变对数学模式单一的、片面的理解方式,而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它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数学模式进行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模式的本质。
5。数学模式的不同视角转换
在数学模式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视角往往很难理解模式,而如能适当转换视角则可能会产生“柳暗花明”的感觉。这方面最常见的视角转换有“整体与局部”的转换、“特殊与一般”的转换以及“常量”与“变量”的转换等。比如,求集合{1,2,3,…,n}所有子集的所有元素和这一问题,虽然看上去是局部的问题,但如果仅仅着眼于先求所有集合元素的和,然后再求和的和就非常烦琐,而如果立足于整体分别求含元素1,2,3,…,n集合的个数,采用整体化方法就易如反掌。又比如对命题2011!<10062011的理解,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1006和2011这两个具体的数值就很难真正理解这一命题,而如果能将1006看成是2011+12,并将所理解的命题看成命题(1+2+…+nn)n>n!即一般性命题的特殊形式,那么就能对命题产生较好的理解。甚至还可以创造性地利用高斯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即将不等式2011!<10062011看做是一系列同向不等式1×2011<10062,2×2010<10062,…,1005×1007<10062与等式1006=1006之积。
二、培养学生数学模式转换能力的主要教学策略
1。通过数学模式语言间的等价互换化“数”为“形”策略
任何数学模式的表述都离不开数学语言(自然语言),数学模式的转换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数学语言之间进行灵活地互换。如在解方程组x+y+z=1,①x2+y2+z2=13,②x3+y3+z3=13,③时若用常规的消元法求解,将相当烦琐,而采用数形结合法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1。可见方程①、②有实数解的几何意义是:
直线x+y=1-z与圆x2+y2=13-z2有公共点,其充要条件是圆心O(0,0)到该直线的距离不大于半径,即|1-z|姨2≤13-z2姨。化简得(3z-1)2≤0,即z=13。从而,解得x=y=z=13。因此,要能成功地实现数学语言的转换,首先掌握如几何语言、代数语言、符号语言等几种常用数学语言,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几何语言的人能够将代数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另外,要能成功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还需要熟悉不同数学语言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在不同数学语言之间进行等价转换,这需要依靠平时的语言互译训练,并大力进行数学模式的多元表征训练。
不求甚解造句篇10
歧义是指语句有两歧或多歧意义,可同时形成两种或多种可能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比如,“我们要学习文件”这句话,就有三种理解:一是我们打算学习一下文件;一是我们索要供学习的文件;一是我们应当学习一下文件。
对于自然语言而言,歧义本是一种正常现象,难以简单地说好与不好,更不能一概视为语病,全面禁绝。在一些文体中歧义甚至被作者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如在相声作品中,歧义就常被用来制造包袱。一些日常口语交际、书面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修辞格,如“双关”之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视作在积极地应用“歧义”。但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歧义现象确实有害。这在主要用于事务处理的应用文体中,特别是公文中,其危害的程度尤深。
公文的语言是一种非常讲究精确性的语言,因为公文的使用目的就是要使对方接受作者的影响,而且是对对方行为的强制性影响。要使这种影响有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使意思的表达高度精确,每一个词,特别是每一个句子必须保持意思的唯一性,以避免对方“见仁见智”,按各自的理解而不是作者的意***去行事。从这样的意义上,歧义对公文当然就是百分百地有害。能对这一点提供证明的实际例证举不胜举。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战败局面早定的日本之所以挨了两颗原子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之一,就与日本***府针对“波茨坦公告”发表的声明中存在歧义有一定关联。日本***府称自己对“公告”的态度是“默殺”。“默殺”这个词在日语中是多解的,可以理解为“不予理睬”,也可以理解为“暂不作评论”,声明没有对此作出限定。如此,美国自然可以作第一种理解,也当然可以用“任何战争手段”,包括用原子弹了结战争。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公文中的歧义,同样不断给人们带来麻烦,诸如在保险合同中将保险范围写作:“包括家用电器、床具、卧具等各种生活资料”;在***策规范中将惩戒规定写作:“我们要严厉打击少数犯罪分子”等带歧义的表述,就经常把公文作者“等”到被动局面中,甚至“等”到自己的利益白白遭受损失的境地;经常使公文作者的真实意***令人费解,甚至使作者尴尬地被认作“只打击少数,对多数则……”。
歧义对公文是有害的,是撰写者所不需要但又往往在无意之中造成的,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公文中的歧义呢?笔者认为,克服歧义的方法并不复杂,有针对性地对句子成份予以调整,创造必要的语言环境等做法都十分有效,困难的和起关键作用的是要能发现歧义的存在。为此,我们必须了解歧义的发生规律,对歧义保持警惕。
一般情况下,当公文中出现选词不当,词序失当,滥用省略,错用数量词,语句中有词性不明的成份,语句成份间的语法关系不明,语调附加的语义不能被准确读出,忽略对含义不确定的词、词组的有效限定修饰,错用标点符号,滥用修辞格等现象时,都会形成歧义。
(一)选词不当,造成对概念的歧解,引起歧义。
与歧义出现有关的选词不当,主要表现为滥用方言词、口语词和土俗俚语,使用不规范的简称,误用褒贬词语等。
我国的当代公文在文体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即白话文)作为标准的符号系统,除极特殊情况外,禁绝使用未列入普通话规范的方言词、口语词和通俗俚语。如果我们在撰写公文时不懂得,或者不尊重这一规律,滥用这些词语,就经常因此而使公文出现歧义。因为这些词语不仅应用范围窄,词义不为多数人所理解,而且往往与普通话中的规范词形同义异。如长沙话中的“蚊子”还兼指“苍蝇”在内;吴、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中的“脚”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腿”;口语词中的“咬耳朵”除了有普通话书面词语中的真真切切地用嘴咬住耳朵的意思之外,还可以表示窃窃私语。如果我们在公文中随意使用这类词语,当然难免使阅文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的本意就会被一部分人歧解,甚至是曲解。
不规范简称给公文带来的歧义主要源于这些简称词本身在脱离语境和精确背景资料情况下的高度不确定性。“人大”在没有精确交代语境的情况下可理解为“中国人民大学”,也可以理解为“人民代表大会”;“南大”则需要在更精确交代背景的情况下才能被界定清楚是指“南京大学”还是“南开大学”。不规范简称给公文造成的歧义,往往不仅仅是出点笑话,如果用“国家人事部”去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在法律意义上,公文作者对其所作的有关意思表示就将是无效的,因为在法律上不存在这样一个“部”,谁也不能、不需要用这样的名义去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行使权利。
公文中错误地选用了褒义词或贬义词也会造成歧义。公文中使用带褒贬色彩的词语是为了更鲜明、简洁地表达作者的立场,如果出现误用,将使阅文者难以准确理解作者的真正立场。如“小王革新了工作方法,许多人知道后纷纷效尤”一句,“革新”与“效尤”一褒一贬,阅文者对作者的态度的理解,就既可以看作肯定,也可以看作是否定。而作者的真实态度很可能是肯定,或者是否定,甚至是目前不必、不能置可否的中性态度。这种歧义带来的当然往往是相应的错误行为。
(二)语序不当,造成被限定说明的对象不明,引起歧义。
语序是指各级语言单位在组合中的排列次序。语序不当,特别是在有多项定语存在的语句中不恰当地排列了语序,常常会有歧义产生。请见以下例句:
在***台就座的还有几个技术革新小组的代表。
这里,定语“几个”的位置不当造成歧义,既可以理解为就座的有若干个小组的代表,也可以理解成就座的是一个小组的几个代表。
(三)语句中个别词的词性不明,也会产生歧义。
请见下面的例句:
作者分析了A企业集团和B企业集团在各个时期进行竞争时所采取的竞争策略的特点。
在这里,由于“和”字的词性究竟是连词还是介词很难分辨,因此语句就同时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思:如果作连词用,其句义就是作者分析了A、B两个企业集团双方的竞争策略特点;而如果作介词用,则句义为作者分析了A企业集团的竞争策略特点。
(四)忽略对含义不确定的词或词组的限定修饰,引起歧义。
自然语言中总有一部分词或词组的含义是非确定性的,但在公文语句中如果不能以有效方式对它们加以限定或说明,就很容易因此而出现歧义。如在公文中常常因界定事物不同性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需要使用“以上”“以下”“以内”之类的词语。实际上,这类词语的含义就很不确定,处理上不讲究,就会出歧义,而且往往是关系是非界限、***策界限的歧义。这些歧义主要出自人们对“以上”“以下”“以内”是否包含本数在内的理解不一。请见下面例句:
参加工作15年以上的职工一年可享受10天以下的带薪旅游假。
对这一规定,至少两处不确,执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因此有纠纷:15年以上是否包括15年?10天以下是否把10天也包含在内?
了解了上述现象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会有第九十九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五)滥用省略,造成语句成份残缺,引起歧义。
语言运用过程中,恰当地应用省略确实可使语句简洁明快,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滥用省略就会走向反面,成为语病并可能因此而形成歧义。与歧义有关的不恰当省略主要是:
1·省略必要的虚词。请见例句:
经研究,县***府同意A乡***府报告。
这里,“报告”前的助词“的”被略去后,句义至少有两个:一是同意A乡的那份报告;一是同意A乡作出报告。
2·省略必要的关联词语。请见例句:
受托单位误期,委托单位罚款。
这里,因为省略了表示复句内部关系的关联词语,句义就既可以理解为因为误期,所以罚款;也可以理解为如果误期,就要罚款。而这种差别会给文件执行结果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
3·省略必要的主语、宾语。请见例句:
局里调拨给市纺织工业总公司一台小型计算机,又拨给了精纺分公司。
这里,由于主语或宾语的残缺,使句义至少有三种:局里拨给总公司一台,总公司又转而拨给了分公司;局里拨给总公司、分公司各一台;局里拨给总公司一台,又调回拨给了分公司。
4·盲目套用口语中的省略句式。人们在口语中常使用一些结构简单的省略句式,在面对面交际的特殊语境条件下,这种省略并不影响表意的精确,但如果盲目将它们套用在书面交际的公文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歧义。如口语中可以把“我非去一趟不可”省略为“我非去一趟”,但如果把“非坚决按市***府的指示办不可”在公文中省略为“非坚决按市***府的指示办”就会有歧解。版权所有
(六)多义词、多义词组造成语句中有关成份间的语法关系不明,引起歧义。
本文开头列举的“我们要学习文件”一句所以有至少三种句义,其原因主要在于“要”“学习文件”都是多义的,它们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形成多种语法关系,按不同的关系去解释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要”作一般动词表示“索取”,作能愿动词则表示“应该”“打算”;“学习文件”可以是偏正词组,表示供学习的文件,它也可以是述宾词组,表示学习和学习的内容。多种关系相互搭配,七个字就同时有了三种不同的意思。
(七)错用数量词,产生逻辑错误,引起歧义。
有时候我们会在公文中看到与“我们要严厉打击少数犯罪分子”相类似的句子,实际上它们也都是歧义句。这里的歧义源于对数量词“少数”的误用。撰稿人要表示的“少数”是指参与犯罪的是少数人,对占社会少数的这些人要严厉打击,但实际上这句话中的“少数”却还含有犯罪分子中的少部分人的意思,句义中也就有了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中的少数人,对多数犯罪分子不打击,或者不严厉打击的意思。
(八)忽略语音同语义之间的可能影响,产生“语音性”歧义。
语言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和意义的综合体,一定的意义是通过一定的声音形式表达的。这一现象就是在人们并不直接张口讲的写作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为此,如果在公文写作中忽略语义同语音之间可能的相互影响,就会出现同一句话可以“读出”几种不同意思的现象,我们暂且将其称之为“语音性”歧义。
1·语调附加语义引起歧义。在一些场合,同一语句,讲话时的语调不同,语义会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语调附加了语义的缘故。这种现象会造成公文中的歧义,特别是当撰稿人对此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如下例:
A先生和B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事故现场。
这句话可以有至少两个意思,它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读法:读作“A先生――和B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事故现场”时,表示来过两个人,即A先生,以及B先生的法律顾问;而读作“A先生和B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事故现场”时,则表示只来过一个人,即A、B共同的法律顾问。
两种读法的差别只是重音的位置不同,在书面表达中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准确表示这种不同,而且撰稿人写作时往往只边写边默读其中的一种,忽略另外一种读法的存在。这种最不经意中产生的歧义最隐蔽,危害也最大。
2·同音异义在特殊情况下引发歧义。汉语语音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自身日趋简化。据统计,如果不将声调计入,大量书面材料中实际出现的音节只有400个左右,而其中的47个音节又占了总出现率中的50%以上。这些音节用于表示绝大多数常用字,这就使汉语词汇的同音异义现象比较普遍。本来,公文作为一种书面的交际工具,在人们主要靠“看”而不是“听”接收信息的情况下,同音异义现象不会给准确理解带来困难和问题,但如果一部分公文在其传递中也存在一段以声波为载体的运动过程,同音异义也会给对方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有歧义形成。电话通知、会议报告以及经计算机处理的语音形式传递处理的文件,都可能存在同音异义带来的歧义问题。“3日内,油轮不准进港。”的电话通知很可能会造成一个海滨城市断邮3天,或者对该城市的旅游业造成不良影响,因为“油轮”与“邮轮”“游轮”发音完全相同,而含义却相差甚远,如果不作特别说明或其他处理,收文(实际上是“听”文)各方很可能分别将其记录为不同的词,从而作出不同的理解。类似现象在领导者所作的各种会议报告中也会出现。
(九)错用标点符号,改变了词语间的关系,引起歧义。
标点符号与句法结构有密切关系,如果错误地使用了标点符号,就有可能改变词语间的本来关系,从而引起歧义。请见例句:
3日内蒙古人民共和国有暴风雪。
本来,在“3日内”后边应当有一个逗号,如此,其语义会十分明确。但缺少了这样一个逗号之后,只因念读时的停顿有可能发生一点点改变就使语句的意思表示大变,歧义产生,而且带来严重的***治性错误。类似的例句还如:
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反对,A国侵略者支持B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这里是因为逗号标错了位置(应在侵略者后)而使语句产生了非常有害的歧义。只有修正了这个错误,句子才能还原成包含两个分句的复句,歧义才不复存在。
(十)滥用修辞格,破坏文体风格的统一,引起歧义。
公文需要修辞,甚至公文更讲究修辞,但公文的使用目的决定了这种修辞主要是在更有效地选词、炼句方面下功夫,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格,但必须慎之又慎,不能采用有碍于庄重、准确、直接表意的方式,如夸张、拟人、反语、双关等,就是使用比喻、借代、对偶、排比、反复、引用等方式时,也必须符合公文文体的特殊要求。背离了上述原则,滥用修辞格,不仅会使表达冗繁,还会因破坏公文文体风格的统一,无限制地扩大了阅文者的联想范围而形成歧义。请见下面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