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翻译篇1
[关键词] 关联理论;字幕翻译;《鸿门宴》
由李仁港执导,黎明、张涵予、刘亦菲等众多明星联袂主演的古装大片《鸿门宴》,片中重重玄机耐人寻味,充满智谋的精彩对弈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有影迷评价说:“如果说电影也是一盘棋局的话,我相信《鸿门宴》应该是2011年最漂亮的一盘棋。”[1]此片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热捧,当其亮相戛纳市场,也受到海外片方极大关注,成了最热门的预售影片之一。由此可见,这场“中国史上最著名饭局”也备受海外观众瞩目。毋庸置疑,中国电影能博得老外的欢心,其中的字幕翻译功不可没。但若对中文原文与英文翻译进行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附英文字幕与中文原文也存在一定的 “不忠”和意义损失的现象。但这些损失都能从关联的翻译观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一、关联的翻译观与字幕翻译
Sperber 和 Wilson的学生奥古斯特·格特(Ernest-Gutt)在2001年写就了《翻译与关联》一书,详尽地探析了关联理论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运作机制。他认为,成功的翻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要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应“让译文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努力”[2]。据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译者须向译文读者提供译文最佳语境效果;二是译者意***应与读者期待相吻合。[3]
要做到以上提及的两点,译者必须要发挥其聪明才智在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充当“媒婆”以架设沟通的桥梁。这种“聪明才智”便是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直接体现便是译文对原文的“不忠”和“背叛”、原文意义在译文中的“增益”或“损失”。那么,翻译在何种情况下会造成意义的损失呢?关联理论又是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呢?具体到字幕的翻译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二、字幕翻译损失的关联解释
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就曾说过,翻译中意义的损失不可避免。[4]由于电影字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字幕译文就具有“浓缩性”特征。因此,“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化类型:原声口语的浓缩的书面译文”[5]。字幕翻译的浓缩性决定了译文与原文信息的不对称性,而最主要又是表现在信息的不完整性上。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字幕翻译中意义的损失会比其他种类的翻译要大。
就字幕翻译的损失而言,我们至少从关联的翻译观中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化暗含信息为明示信息,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由于中英文化差异迥异,源语的文化中信息无法在译语中体现,为使外国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译者必须将源语中的隐含文化信息予以明示,表现在翻译策略中便是“归化”翻译。而“归化”翻译是以牺牲源语文化为代价的,因而损失不可避免。二是译者意***应与读者期待相吻合。来自不同语言文化的观众由于认知语境和思维习惯不一,他们在表达方式、阅读习惯上也存在不同。这些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对语篇(书面和口语)的期待存在差异。以下我们将以电影《鸿门宴》的字幕翻译为例进一步从实践层面验证翻译中意义损失的合理性。
三、《鸿门宴》字幕翻译损失合理性的个案分析
说到翻译中意义的损失,我们必须提到意义的种类。依据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对意义的划分,可分为:外延意义(指称意义)、内涵意义、情感意义、风格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7种。[6]结合《鸿门宴》中的字幕翻译,我们拟就指称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和情感意义,依据翻译中的关联原则分析字幕翻译中意义的损失及其合理性。
(一)指称意义在字幕翻译中的损失
指称意义也叫“概念意义”,用符号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符号与所指事物的对应关系。片名“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的一次宴会,与会双方是当时抗击秦***的领袖项羽和刘邦。这次宴会被认为是促成项羽失败、刘邦建立汉朝的一起关键事件。而《鸿门宴》的英文译名为“White Vengeance”,意为“白色复仇”。表面看来,这一译名与“鸿门宴”(Hongmen Banquet)在指称上显然有较大差异。其中作为事件发生地点的“洪门”和事件的主题“宴会”在翻译中已损失殆尽。但如细细品味,这一译名更符合翻译中的关联原则,因为无论把“鸿门宴”译成“Hongmen Banquet”还是“Liu Bang and Xiang Yu”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普通外国观众来说都不能产生关联,因而无法理解。正如该片导演李仁港的解释:这是为了让外国人更直观地了解这部戏讲什么,“如果英文名为《项羽和刘邦》,外国人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而《白色复仇》是因为在最后一场战役时,刘邦的***队为怀王披麻戴孝,当时也是冬天,漫天白雪,很多白色元素” 。
(二)内涵意义在字幕翻译中的损失
所谓内涵意义,是指词语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某种联想,如“牡丹花”给中国人以“荣华富贵”之联想。由于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少词语的内涵意义都存有不同。如只将其指称意义译出,译文又可能不能完全实现原文的交际目的。这时,译者只能“舍形取义”,化暗含为明示,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
例如,片中刘邦的手下对刘邦说:“将士们跟随主公多年,无非是想攀龙附凤,名留青史”。其中“青史”的“青”系指“竹青”,即古人用来记录文字的东西。文天祥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诗句。中国看到“青史”中“青”就很容易联想到“竹青”,也便知“青史”乃“历史”或“史书”之意。但字幕译者则将其译为:“leave their names and legacies in the history”。译文中并未将具有联想意义的“青”(green)翻译出来。很显然,即便将之译出,英语观众也无法将“green”与“历史”产生关联,从而无端浪费观众的处理努力,违背了交际的关联原则。
(三)情感意义在字幕翻译中的损失
有些词语不但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还有一定的感彩,如赞赏、喜爱、轻蔑等。翻译时译者不能简单地采用字典意义给出对应词。否则,译文容易产生语用失误,致使译文读者(观众)产生误解。译者可以不必拘泥字面意思,只需将话语的交际意***表达出来,实现译文与译文读者(观众)的最佳关联。
例如,上文《鸿门宴》剧中提到的“攀龙附凤”一词,字幕译者并未将中国人崇尚和膜拜的“龙”“凤”在译文中以“dragon”和“phoenix”表现出来,而是译成“become people of power and influence”(成为有权利和地位的人)。译文虽然在形式上失却了中国人心目中“龙”“凤”之美好形象,但也较好地实现了译文的交际意***。依据关联理论,这也是成功的翻译。假若忠实译出,反而让外国观众产生错误的理解,因为“龙”在西方人的眼中是“一种会喷火的邪恶的动物”。
(四)风格意义在字幕翻译中的损失
词的风格意义牵涉到不同的语体、文体、交际方式和作者或说话人的个人风格等。理想状态下,译文应该再现原文的风格意义。但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中文里很多较为正式、风格文雅的词语无法在英文中找到对等词。此时,译者只能根据英文的习惯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往往会造成原文词语风格意义的丧失。而这种“丧失”也同样符合翻译的关联原则。翻译的关联原则要求译文需满足读者(观众)的阅读期待。如果译者不顾观众对英文话语的阅读习惯而一味地再现中文的“文雅”“古朴”的风格,其结果势必适得其反,无法达到交际目的。
由于《鸿门宴》是一部历史剧,剧中人的话语风格比较正式、古雅。但英文字幕并未用古英语来与之对应,而是采用简朴明了的现代英语以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如剧中张良与亚夫范增进行围棋对弈时,张良说:“前辈乃是棋道名宿,论资排辈理应晚辈先下”。其中的“前辈”“晚辈”具有典型的风格意义,而字幕翻译则为“You are a master of Weiqi.Of course I should take the first move”。 具有尊卑等级的语体“前辈”和“晚辈”被毫无等级概念的“You”和“I”所代替。其中的损失不言而喻。但这种“损失”是符合关联原则的。不如此处理,则会增加观众的理解负担而导致交际失败,亦即翻译的失败。
此外,同样是因为该剧为历史剧,剧词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工整对仗的语言俯拾皆是,如“羽翼已丰”“垂涎欲滴”“执天之行”等。在翻译类四字成语时,字幕译者也并未依葫芦画瓢地一味寻求对仗,而是按英文简朴、明了的风格平白译出。虽然失去了其中的典雅对仗的风格意义,但达到了交际的意***,完成了交际任务。例如,剧中太傅刘玄向学生介绍道:“我高祖皇帝。朝中文臣尽是九州豪杰,麾下武将皆为四海英雄。”译者对“九州豪杰、四海英雄”译作“had great reputation and authority”,“九州豪杰”为“all of great talents”,“四海英雄”为“heroes”。
四、结 语
忠实、完整地传递原文意义是译者必须遵守的原则。但是,因语言文化的差异,译者为了完成交际目的往往顾此失彼,造成翻译中意义的损失。这是由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字幕翻译因其特殊性而表现出来的意义的损失现象尤为常见。但如果译文符合关联原则,译文中的意义损失又是合理的。《鸿门宴》字幕翻译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OL]..
[2] Ernst-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98.
[3] 陈学斌.关联视角下的《***伟业》字幕翻译探析[J].电影文学,2011(24).
[4] 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8.
[5] Nedergaard-Larson Birgit.Culture-bound Problems in Subtitling[J].Perspective,1993(02).
鸿门宴翻译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翻转课堂微课实践反思
翻转是有一种敢叫传统换新天的勇气。从孔子开讲之始,二千多年的教育教学模式发展至今似乎定格在课程——讲授——作业——考试这种仿佛工厂生产流水作业的态势之下,万变不离其宗。如今,翻转来袭,它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日渐涌入人们的视野。于是,笔者尝试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本文重点阐述了高中语文课堂引进微课的实践与反思。
一、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意义及价值
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目标教学为核心,以反馈矫正为手段,以掌握学习为目的[1]。高中语文“翻转课堂”的这一变革,有它的意义价值。首先,教师是翻转学习的设计者,通过微课能够对学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其次,学生是翻转学习的主导者,通过自测评估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家长是翻转学习的督促者与陪伴者,通过微课家长可以加入到孩子的学习中来督促陪伴孩子学习。
二、微课是实施高中语文翻转课堂的关键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课微效高”的微课精选重难点突出的与教材同步的基本知识点,配以文字、***片、音乐、动画、电影,教师讲解词,微课关注学生学法,优质微课形成知识链条,让学生学习流程重新建构,更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便学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移动学习,课微效高,使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学习效率增大,正是有了微课视频,高中语文课堂才得以真正实现翻转。
三、高中语文微课在《鸿门宴》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语文必修1《鸿门宴》为例,谈谈在Moodle平台下怎样应用微课的。
(一)课前,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正式学习《鸿门宴》之前,学生通过Moodle平台以《鸿门宴》为主题的“自主学习指引”板块的学习任务单指引,观看“学习资源”的微课,读懂全文音准,知晓司马迁与《史记》的介绍、写作背景、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鸿门宴座次表、名家对《鸿门宴》的解读等资料。
(二)课堂,微课帮助学生解决文本中的难点文言知识。鉴于《鸿门宴》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较长的文言文,为此,笔者针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方面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系列微课。文言文的知识点方面制作了特殊句式如固定结构、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等微课;制作了词类活用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微课;制作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文言文的直译和意译等微课。每一个微课至少包含例题分析和规律总结两个要素,如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微课内容有:首先让学生写出“项伯乃夜驰之沛公***”的“夜”、“日夜望将***至”的“日夜”、“吾得兄事之”的“兄”、“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等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归纳出这属于哪一类的词类活用,最后找出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规律是:“名+动”,当名词不作动词的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为状语。但是每个学生的层次不一样,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有选择的观看微课,解决自己的疑惑。当然,如果观看微课之后,依然不明白,学生在Moodle平台的“讨论区”进行提问,其他同学和老师就能以“再回复”的形式帮助解答。
(三)课堂,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分析答错题目的原因。为了检查学习成效,笔者针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常考点设置了15道选择题,并将每题的分析都录制了微课,学生在Moodle平台检测完后,平台会自动显示对与错,也会显示正确的答案,倘若看了答案还不明白,就可以点击相应的微课看详细的分析,便于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四)课后,微课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学习内容。学生只要***了微课,这个学习资源就能够永久保存,其具有的重复性有利于学生的再次学习。
五、结语与反思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微课的优势。首先微课视频的群体容量没有限制,教师可呈现数倍于40分钟课堂内容的资源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观看,就能够将个性化学习进行到底。同时,引进微课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探究精神。借助Moodle平台的讨论功能,学生就可以对不懂得地方进行质疑,通过不停的发现、质疑和探究,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就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另外,微课视频所具有的灵活性,能让学生较为自由的支配学习时间,。正如黎加厚在2014(第二届)微课与网络课件开发专业会议上的演讲《微课程教学法与教學方式的变革》中提到:“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东西,用数字化的手段把他数字化,数字化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替代老师上课,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3]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微课存在的问题。语文老师毕竟不是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在微课制作的技术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学校的硬件配置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微课的需要。无论是使用电子产品***,还是***观看,上网时间均需延长,家长们不一定全力支持。把微课引进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当然,让学生有准备的(带着问题、带着课前观看微课的笔记)进入课堂,对老师课堂的驾驭能力也是个考验。
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微课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这何尝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良好契机呢?所以,只要能够结合校情、师情、生情,积极研究和探索,相信可以让微课以最佳的姿态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全面让学生从“要我学”转换至“我要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惠萍.教育心理学[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2011:301-302.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鸿门宴翻译篇3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中国电影片名;英译现状;翻译原则及方法
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电影因为“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大众行为、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成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肩负着介绍异域文化和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基于电影的社会作用,近年来电影翻译得到了业界的重视。电影的交流首先是片名的交流,电影片名既是电影文本的浓缩和灵魂所在,也是其主题、情节、风格、叙事的标志和概括,[1]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今,中国电影已引起世界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和中国历史、民族文化有关的电影引起了外国观众的浓厚兴趣,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电影片名的翻译,特别是承载了大量文化信息的片名翻译就变得十分关键了,优秀的译名能跨越文化障碍,引起观众的兴趣,更好地宣传影片,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一、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现状
电影片名通常可以分为人名、地名、事件、事物和常用语等几类,[2]中国电影片名比较简短,通常能够概括整部电影的全局内容,经常借用“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四字成语、文言雅语或古代诗词,因而也比较富有寓意,较含蓄,四字格较多”[3]。
对电影片名的翻译,翻译界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即异化和归化。异化以原文化为归宿,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源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词用字习惯,强调突出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之异。归化则以本地域文化为归宿,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看重译文与原文信息的自然对等。[3]具体到翻译方法,异化侧重于直译和音译,以保留电影片名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归化则偏重于意译,以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为出发点,采用译入语读者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减少因文化不同带来的理解方面的障碍。
中文电影片名英译的几种主要方法列举如下:
直译:当译入语与源语拥有相同的表达形式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时,多采用直译。此方法可见于以人名或片中主要角色、地名、事件或事物名命名的片名翻译中。例如以主要角色命名的电影《英雄》Hero,《老男孩》Old Boy,《我们俩》You and Me;以地名命名的电影《红河谷》Red River Valley,《赤壁》Red Cliff;以事件或事物名命名的电影《神话》The Myth,《集结号》Assembly,《寻***》The Missing Gun,等等。
有些片名直译时对词序做了些许变动,如《A面B面》Side A Side B,《举起手来!》Hands Up,等等。
音译:音译通常用于姓名、企业、地名和国名等的翻译。例如:《高兴》Gao Xing,《蓝宇》Lan yu,《柳如是》Liu Ru Shi;《圆明园》Yuan Ming Yuan,《可可西里》Kekexili,《天安门》Tian An Men,等等。
意译:当译入语与源语缺少同样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更谈不上产生相同效果时,一般会采用意译。例如:《听风者》The Silent War,《风声》The Message,《唐山大地震》Aftershock,《赵氏孤儿》Sacrifice,《投名状》The Warlords,等等。
组合译法:有时译文中同时用到音译和直译,音译和意译,或是直译和意译。音译和直译如:《少林足球》Shaolin Soccer,《***雅的婚事》Tuyas Marriage,《周渔的火车》Zhou Yus Train;音译和意译如:《杜拉拉升职记》Go Lala Go!;直译和意译如:《我十一》11 flowers,《风云决》Storm Rider。
在中国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存在着文化信息丢失的现象,很多影片名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被译者彻底抛弃了,有时还因为译者对汉语文化缺乏了解而出现了误译。
在翻译以人名或片中主要角色命名的电影片名时,很多译名都“抛弃了代表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用电影的内容或人物特点代替了片名”[4],例如《梅兰芳》Forever Enthralled,《关云长》The Lost Bladesman,《吴清源》The Go Master和《百合》Lost。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关云长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代英雄,吴清源是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调和”理论的围棋大师,百合是一位从偏远山区到深圳打工的女孩,但是英译名中均舍去了影片中的灵魂人物,这也反映出译者对中国文化的不自信。
在翻译以地名命名的影片时,有的译者望文生义,造成了误译。例如《赤壁》,英译名是Red Cliff(《红岩》),众所周知,赤壁是三国古战场,在今湖北赤壁市,如果按照这种把地名拆分成单个的汉字再直译到英语的翻译方法,岂不是要把南京翻译成Southern Capital,而把武汉翻译成Armed Man了?
在翻译以事件或事物名命名的电影尤其是一些历史事件时,片名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也在译名中消失殆尽。例如,《鸿门宴传奇》译成White Vengeance。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都咸阳郊外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的领袖项羽及刘邦。后人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白色复仇》这个英文译名出自影片最后一场战役,刘邦的***队为怀王披麻戴孝,时值冬天,漫天白雪,很多白色元素。这种译法倒是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但是片名中的文化信息却缺失了,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有些译者直接用音译法翻译以常用语命名的影片,不仅让观众一头雾水,而且也未能起到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例如《棒子老虎鸡》Bang Zi Lao Hu Ji 片名源于一款童谣式酒令,老虎吃鸡,鸡吃虫子,虫咬棒子,棒子打老虎,是一物降一物的关系;又如《亲家过年》Qing Jia Guo Nian,亲家是中国文化中的称谓,对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读者来说很陌生。译者直接用音译便很难把片名所蕴含的意义传达给外国观众。
二、跨文化传播视角下
中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及方法 电影是一种文化传播形式,而翻译的本质就是文化传播,电影的翻译也就具有文化传播的意义。由于汉英文化间的差异,影片名的翻译工作远比想象中难。译者既要考虑源语的含义,原片的内容,更要考虑源语及译入语里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否则译出的片名会与源语在文化含义上相去甚远,从而失去了介绍源语文化、进行文化传播的意义。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译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尽量传达电影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最大限度保留片名的字面意思和文化内涵。
基于上述原则,具体翻译片名时应尽量运用异化策略,以凸显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即按照中国词语的字面意思直译过去,这样既可以让西方人欣赏到中国文化的真谛,又可以让其领略中国人的风趣幽默。[2]具体到翻译方法,则尽量采用直译,对以人名和地名命名的电影名可用音译;如果不得不采用意译,则应充分发掘影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通过增词、另译等方法进行翻译,以贴切传达原片内容。
直译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原片名信息,在翻译实践中是首先要考虑的方法。例如,《爱》Love,《孔雀》Peacock,《紫宅》The Purple House,《新警察故事》New Police Story,《东风雨》East Wind Rain,《龙虎门》Dragon Tiger Gate,等等。
以人名和地名命名的电影可用音译,以引起观众对此人物或地名的兴趣。例如:《梅兰芳》可音译为Mei Lanfang,《关云长》译为Guan Yunchang,《百合》译为Bai He,《桃姐》译为 Tao Jie 。如果担心外国观众不能理解用音译法翻译过去的带有人名地名的影片,可以通过加词来补充说明片名。如前文提到的影片《吴清源》,可译为Wu Qingyuan the Go Master,《桃姐》可译为Tao Jies Simple Life。
影片《大腕》围绕一位蜚声国际的大导演泰勒的葬礼而展开,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内容,译者在译名中增加funeral一词,将其译为Big Shots Funeral,对影片的剧情做了恰当的阐释。
在翻译电影《刮痧》时,有的译者直接音译为Gua Sha,有的意译为The Treatment。对中国文化陌生的外国观众看到前者可能不知所云,但译为后者则彻底摈弃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出发,可将其译为Gua Sha Treatment,有助于西方观众了解刮痧这一中国传统中医的治病手法。
电影《破釜沉舟》再现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秦***围赵于巨鹿,项羽率***前去救援。在两***人数悬殊的情况下,项羽破釜沉舟,只让士兵持三日粮进***,义无反顾,一往直前,以示决不后退的决心。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楚***在项羽的率领下,英勇无畏,以一当十,大败秦***,缓解了巨鹿之围。将其译为No Retreat,字面含义是“没有/不留后路”,非常契合电影所反映的内容。
《***伟业》讲述从1911年辛亥***后到1921年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等第一批中国******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故事。从直译的Founding of a Party另译为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高度概括了那风云激荡的岁月,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
电影《落叶归根》的片名是中国成语,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其英译名Getting Home取的正是落叶归根的文化意义,达到了中英两种文化上的共鸣。
三、结 语
电影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哪一类电影片名的翻译都应该传达出电影原片名的文化内涵。在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是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译者应尽量传达电影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最大限度保留片名的字面意思和文化内涵,发挥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红英.跨文化交流中的电影片名翻译[J].新闻爱好者,2010(06).
[2]甄玉.论近年华语电影译名的文化缺失现象和应对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鸿门宴翻译篇4
讲一些重点词的意义时,一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篇目中的同一词的意义。例如,笔者曾教贾谊《论积贮疏》中“卒然边境有急”的“卒”字时,就引导学生回忆《赤壁之战》中“五万兵难卒合”的“卒”字的意义;讲“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一句中的“靡”字时,就引导学生回忆《曹刿论战》中“望其旗靡”的“靡”字的意义;讲“蹶”字时,就引导学生回忆《赤壁之战》中“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的“蹶”字的意义。这样新旧联系,让学生既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又掌握了一个词新出现的意义。
二、归纳辨析,系统记忆
一词多义,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现象,但在文言文中尤其突出,可以说一词多义是文言词汇的一个重要特点,笔者在讲授文言词意时,不是孤零零地一个个单独摆下,而是在出现了几个意义后就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去辨析。如学习了《信陵君窃符救赵》,就对“伐”字的意义进行归纳。(1)坎坎伐檀兮(砍伐);(2)命子封帅***二百乘以伐京(进攻);(3)口诛笔伐(声讨);(4)此五霸之伐也(功劳)。学习《阿房宫赋》后,就对“可怜”的词义进行归纳。(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2)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爱);(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把学过的这些文言词义,归纳总结,让学生一一去辨析,使他们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并牢牢地印在脑子里。文言词语积累多了,日后读文言文时,就可以根据上下文对一个词的词义作出准确的判断,达到执一驭万的目的。
三、追根溯源,学习成语
我们阅读报刊、文章,常常遇到一些成语,它是人们经常引用的一种古语。有些从字面看不可理解,必须知道它的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这就是追根溯源。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对“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成语的原义和出处就了解了。学习《鸿门宴》,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劳苦功高”等成语的内涵也就清楚了。这些,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吸取古代语言的精华。还有一些成语的字义仍保持着古义,在讲解文言词义时就要加以联系。如学习《鸿门宴》中“亡去不义”的“去”字时,说明“去”就是“离开”的意思,今天有成语“何去何从”(离开哪里?走向哪里?),学习“持剑盾步走”的“走”字时是“跑”的意思,今天有成语“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这种联系,既加深了学生对一些文言词语的理解,又丰富了词汇积累,为他们阅读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鸿门宴翻译篇5
高三(3)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6人。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好,上课听讲专心,作业质量可以,整体水平统一。但对于基础知识,普遍掌握的不够扎实,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分析能力却欠缺。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句句式及其用法,归纳规律。
2. 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延及高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宾语前置句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归纳积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查形式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 B)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
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放在翻译题中进行。文言句式往往隐含在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通过翻译和断句的命题方式进行考查。
二、高考真题
(2015年高考新课标I)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三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问题: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解析】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重点理解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和特殊句式。
翻译时需要注意句子的关键点: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这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吾”作宾语,宾语前置,要翻译成“不索吾”;还有“虽”,即使;“俱”,一起;“面”,名词做状语,当面;“庶或”,或者;“济”,实现、成功。
【答案】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成功。
三、合作交流
1、现代汉语语序: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可以说,在现代汉语中,主谓宾,是主干,而在文言文中,宾语放在谓语前面,就属于宾语前置句。从语法功能上讲,前置的倒装句主要起强调的作用,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2、宾语前置句
(1)
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些什么礼物?
如:沛公安在? (《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如: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A.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B.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2)
如: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译文: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3)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翻译:恐怕要责备你吧?
规律三:“之”或“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3、练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句。
A、何以伐为? B、具告以事。
C、游于赤壁之下。 D、唯兄嫂是依。
E、恐年岁之不吾与。 F、师不必贤于弟子。 G、君患何焉?
答案:A 、D、E、G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弗之怠。
答案:C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 D 未之多见也
答案:A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答案: B
5)、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答案:A
四、作业布置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B、豫州今欲何至?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而今安在哉?
答案:C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受制于人。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D、城中皆不之觉
答案:B
3、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唯才是举 B、夫晋,何厌之有?
C、唯余马首是瞻。 D、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D
4、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何为其然也?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C. 何以伐为? D.沛公安在?
答案:B 例:宾语前置句 A C D宾语前置句 B.被动句
5、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答案:
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
2)、好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功劳!
五、板书设计
宾语前置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规律一:
A.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B.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规律二: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规律三:
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鸿门宴翻译篇6
“之”作助词时,只有它用在领属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才可以翻译成“的”。如: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3. 语长吉之事尤备。(《李贺小传》)
4. 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
以上句子中,“之”是“的”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时候,“之”不能翻译成“的”。
一、 “之”是动词或者代词的时候,不能翻译成“的”。
这是肯定的,因为动词或者代词它们表示的是动作或者代指,所以,它们翻译出来的语言就只能是动词或者代词了。如:
1. 未之有也。(“之”代事情)(《张衡传》)
2. 胜、惠共止之。(“之”代苏武)(《苏武》)
3. 拔剑撞而破之。(“之”代玉斗)(《鸿门宴》)
4. 牛何之? (“之”是“去”)(《齐桓晋文之事》)
5.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之”是“去”)(《归去来兮辞》)
以上的句子中,“之”是动词或者代词,所以,不能翻译成“的”。
二、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不能翻译成“的”。如: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三、 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的”。如:
1. 句读之不知。(《师说》)
2. 何陋之有?(《陋室铭》)
3. 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四、 助词,用来标志定语后置,不能翻译成“的”。如:
1. 爪牙之利。(《劝学》)
2. 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
3.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五、 助词,用在时间词之后,凑足音节,不能翻译成“的”。如:
1.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鸿门宴翻译篇7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鸿门宴翻译篇8
试题与课本联系紧密,突显课本重点。试题中涉及的课本课文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劝学》《登高》《鸿门宴》。这几篇文章都是平时教学的重点,一共23分,相信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对于这23分的题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吧。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两句还作为文言文翻译题出现,可见出题人用心良苦,力求实现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于所有考生具有公平性。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鸿门宴》选段,这一文段本就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内容平实易懂,试题难易适中,知识点考查明确,包括实词“让”“谢”“间”“坐”含义理解,重要信息的筛选判断,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这些知识平时的复习训练比较充分。相信考生不会在这里出现大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有难度的文言文翻译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就降低了这种题的难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默写是2013年学业水平考试指定默写篇目(段落)共十篇中的《登高》(杜甫)。指定默写的十篇篇目在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已经明确列出,这一题考生应该容易得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董玉洁的散文《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董玉洁创作的《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入选200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全国共20篇入榜)。董玉洁在《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这篇散文里举了一个巧妙的例子,将中国一村妇与外国一科学家相提并论,简单还是复杂,快乐还是忧伤,颇耐人寻味。试卷十二题让学生探讨了洛伦兹和奶奶谁笑的幸福,极富有可答性,又具有开发性,可以说是本套试题中的一大亮点。试题难度不大,相信考生会答得很顺手。选材非常好,试题设置也很平稳,容易把握。
鸿门宴翻译篇9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花费很多时间教授学生文言文知识。高中文言文相比于小学、初中,篇幅加大,难度提高,内容涉及更加广泛和精细。另外,文言文部分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单调,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解决途径,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一、建立起文言和白话之间的联系
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都秉承一个宗旨,那就是学生一定要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教学步骤是:先解决文言文中的生词、一些通假字、一些虚实词的翻译等,再挑选出重点句子进行着重讲解,然后再进行通篇翻译。稍微有些创新的教师和对学生有较高要求的教师一般会让学生试着去翻译全文。但是,这样的教学步骤很明显是生硬的,切断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似乎把文言文当成了另一种语言来学习,类似于英语翻译成汉语的学习方法。文言文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另一种陌生的语言,而是现代汉语的“前身”,是逐渐演变而来的,在上个世纪的白话文运动中完成了向现代汉语的转变。所以,要学好文言文,教师需要建立起文言和白话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连贯起文言和现代汉语的学习,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籍,比如上个世纪的胡适、、鲁迅等作家的作品中就包含少量的文言文,如果学生能从白话文,到少量文言文,再到通篇文言文这样进行一个良好的过渡学习,相信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一定能够得以消除,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另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还要适当地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不能看到文言文就望而生畏。文言文并不是拦路虎,只有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起学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二、逐个攻破文言文学习难点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文言文的板块,并且由易到难地将这些板块进行分类排序,然后再逐个击破。比如说,在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大意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辅助工具,让学生借助***片、视频等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作者信息。如执教《滕王阁序》《鸿门宴》这些文言文,教师可以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滕王阁的***片,鸿门宴的发生背景等。这能在教学一开始就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每个段落的大意和每个段落中的重点字词。比如说《蜀道难》这篇文言文有一些通假字,教师需要重点指出。如“所守或匪亲”,“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教师可以把这些比较重要的内容提炼出来,帮助学生重点突破,这样能够从细节入手降低文言文的阅读难度。
另外,在学过几篇文言文之后,教师应该将这些文言文中一些相通的知识提炼出来进行比较,如一词多义的字。举个例子,在学习完《蜀道难》之后,教师可以集中讲解辨析一词多义。如“难”,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几句话中有不同的意思,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再如“尚”这个字,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贤使能”,“廉颇尚能饭否”这些句子中又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教师先帮助学生解决字词,再帮助学生将几篇文言文结合起来,解决易混淆的一词多义,这样在文言文学习中就解决了学生很大一部分难点,有利于更通顺地理解文章。文言文知识确实很难,怎么能让难变得简单,这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逐个攻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布置适量作业,开展合作学习
文言文教学需要辅助以适当的练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正是因为知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这部分教学时会格外注重训练,因此,会给学生布置较多相关题目的练习和训练。但是,物极必反。过多的练习不仅不会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布置作业“点到为止”。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中生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竞争学习,有利于学生组内互相帮助,不同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组内成员的文言文学习水平和班级整体的综合实力。
鸿门宴翻译篇10
要想弄清楚“粪土”一词到底是不是作动词用的,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什么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呢?所谓名词作动词就是在特定语境中一些名词临时改变了词性做了本该是动词才能做的语法成份,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作用(动作性和支配性)。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这里的“水”本来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意为“渡水”。这类单个名词活用的现象,我们在判断时很容易区分清,因为这些词大都出现在谓语位置。而“名词+名词”形式的活用就不易区分,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这个词本来是名词,但在这里活用作了动词,意思是“用眼睛示意”。“目项王”就是“用眼睛示意项王”。与前例同,“目”这个词也是出现在谓语位置,作用与谓语相当。
但是,还有一类活用叫名词的意动用法,它的一般结构形式也是“名词+名词”式的。比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这里的“宾客其父”意为“以其父为宾客”“认为其父是宾客”或“把其父当作宾客”。“宾客”一词就是名词意动用法的活用。这就造成了在“名词+名词”式的词语中有些名词到底是“名词作动词”还是“名词意动用法”的理解区分上的困难。那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呢?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如前“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其父是宾客”。从这里可以看出,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以……为……”“认为……”“把……当作……等。再举几个这样的活用:
1.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其然”译为“认为这种做法有利。”利,名词的意动用法。
2.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译为“以……为侣”;友,译为“以……为友”。这两个词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
师,译为:“把郯子……当作老师”或“以郯子……为老师”。“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4.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王勃《滕王阁序》)
襟,译为“以……为衣襟”;带,译为“以……为衣带”。“襟”和“带”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那怎样区分“名词+名词”式的词语的活用到底是“名词作动词”还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呢?
我觉得要想区分清楚这两种活用,还得从它们的语法含义和语法作用上做文章。首先,名词作动词中,活用的名词在整个句子中只是临时性地出现在了本该是动词才能出现的谓语的语法位置上。请看前例: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这里的“目”显然是谓语动词的位置。其次,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具有动作的联想性。“范增数目项王”中“目”的本义是眼睛,它跟“看”“示意”等动作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很容易让人产生“看”的联想。最后,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状态,是存在于意念上的动,而客观上并不一定如此。这是这两种活用情况区别的根本。如前: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这里的“宾客其父”只是主语主观的认为,客观上,其父并不一定是宾客。其它例子也是这样的:“父利其然也。”只是“父”主观上认为“其然”(这种做法)有利。客观上并一定有利。“侣鱼虾而友麋鹿。”也只是主语“我们”主观上“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客观上,鱼虾和麋鹿不一定是侣朋。
“范增数目项王”中,范增的“目”(示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这句话就不能按意动用法译为“范增认为项王是目”。也就是说,在判断““名词+名词”式的活用到底是哪种情况时,只要看它能不能按名词的意动用法翻译就行了,如果能按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文,那它就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活用,如果不能则肯定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