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文章10篇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1

迷人的夏夜

安徽枞阳横埠中学 曾 琴

遥远而深邃的夜空,挤满了斑斓的星点,远处是几点隐约可见的灯光,十分昏暗。连绵起伏的山脉在夜色中只留下一段蒙的曲线。只有半山腰上那一栋小白楼显出微微的轮廓。

(问题一:文章缺少总领的内容,应该加上开头,总写出夏夜的特点,以此统领全文。)

清风徐来,月升东山。青蛙已停住放歌,稻田里一片寂静,时而可能有青蛙被莽蛇吞下时的惨叫传出,时而可能有只老鼠在啃稻秆的声音,时而可能哪只蝗虫哗地扒开一丛草。树上的鸟儿已经睡着,乘凉的人们在老树下谈笑的声音显得十分地微弱,墙角里的蟋蟀闲着没事干,干脆给这里的事物弹奏一首,多么优美,多么动听。

(问题二:此段写月出后的景物,应该着重从视觉方面写,而文章写的是听觉,可以跟后一段的内容调整。)

山谷静极了,一阵微微的轻风拂过,睡在巢上的小鸟被惊醒了,张嘴就乱叫,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十分幽远。小河边,拂动的柳枝抚摸着平静的河面,天上的明月倒映在水里,把河边的水草照得特别清晰。潺潺的溪水从山谷流出,衬托出夜的宁静。

(问题三:此段景物描写缺乏条理,应该理清跟前段的关系,注意景物的时间变化。)

山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三两两来到外边,散散步,聊聊天,说说笑笑,给夏夜添加了几分优美,几分恬静。我仰望夜空,一轮明月正驱逐着乌云,皎洁的月光照在山岗上,充满了生机,显得十分和谐。

(问题四:此段景物描写比较粗糙,可以从天空颜色变化的角度细致展示。)

月上中天,银光似水。夜深了,人散了,幽静的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美丽的夏夜多了几分温馨,少了几分冷淡。啊!迷人的夏夜,多么宁静,多么安逸!

(问题五:此段写对自然的感悟,可以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写自己获得的启示。)

【升格思路】

文章描绘了一幅乡间迷人的夏夜美景,美丽的夜空、乘凉的人群……一幕幕都描写得十分细致,画面栩栩如生。小作者善于营造美好的意境,语言自然优美,这都难能可贵。

文章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条理,前后多有重复;描写不够细腻,缺少角度的多个变化;没能把文章上升到哲理的层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升格:

一是以独特视角绘出情韵美。比如写月光,可以有多个角度,可以写月光给自己的宁静如水的独特体验,可以写月光下景物的多姿多彩,可以写月光下天空色彩的奇妙变化……这样使“感受自然”的内容更加厚实,让自我的体验更加丰富。

二是让个性表达绘出诗意美。可以开通“五觉”,展开想象,可以综合运用辞格,使文章文采飞扬。

三是要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揭示题旨。比如夏夜散发出的祥和、安宁,给了人怎样的人生启示,可以点出来,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文章具有哲理之美。

【改后文】

迷人的夏夜

安徽枞阳横埠中学 曾 琴

喜欢夏季,喜欢它的肃静、庄严、热烈,欣赏它的丰饶、深厚以及它的绿!我更喜欢迷人的夏夜,喜欢夏夜祥和、安宁又绚烂多彩的气氛。

遥远而深邃的夜空,挤满了斑斓的星点,远处是几点隐约可见的灯光。连绵起伏的山脉在夜色中只留下一段蒙的曲线,只有半山腰上那一栋小白楼显出微微的轮廓,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

清风徐来,月升东山。夏夜的月光总是让人特别地安静!月光柔和地洒在山谷里,洒在四周,洒满大地,令我仿佛置身一个空明澄清的世界。月光仿佛是一汪水,温和地流泻下来,闪着温柔的光泽。

山谷静极了,青蛙已停住放歌。远处,是哪只老鼠在啃稻秆?又是哪只蝗虫哗地扒开一丛草?一阵微微的轻风拂过,睡在巢上的小鸟被惊醒了,张嘴就叫,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十分幽远。墙角里的蟋蟀似乎不服气,干脆给这里的事物弹奏一首,跟小鸟应和着,多么优美,多么动听!

小河边,拂动的柳枝抚摸着平静的河面,天上的明月倒映在水里,把河边的水草照得特别清晰。幽幽的溪水从山谷流出,衬托出夜的宁静。

山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三两两来到外边,散散步,聊聊天儿,说说笑笑,给夏夜添加了几分优美,几分恬静。

我仰望星空,高远的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饱含了庄重和开朗。起初淡得像一捧清泉,渐渐加浓,变成了浅蓝色。又加深了,变成了深蓝。天空变成了一块硕大无比的蓝色锦缎,上面还绣着几个亮眼睛,仿佛对大地上的一切都很好奇。

啊,迷人的夏夜!可惜我不是画家,不能将这份美铺在洁白的纸张上;可惜我不是歌唱家,不能将我悦耳的歌声流入大自然,来浇灌这个写满我欢乐的季节;可是我会用心倾听自然的低鸣,用心写出我对自然的眷恋。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指导 写作水平

【中***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6-02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出靓丽的佳作,一般情况下,绞丝都会从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编写提纲、习作和修改等,有的会从拟题、组材等几个方面而着手指导。

一、指导学生描写外貌不用“有”

在小学生的习作中,“有”字句、“长”字句的出现率最高,如xx长得可漂亮了,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长着大大的眼睛,有一张樱桃小口,有一个高高的鼻子……

对于学生的这段描写,教师可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感悟和推敲,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试着去掉“长”字句和“有”字句进行修改, 争取都去掉“有”和“长着”,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后,给出教师修改的段落作为参考,再让学生反复阅读和体会,感悟两种方式,在表达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对这个细节进行把握和了解。

如:xx长得可漂亮了,一头乌黑的长发飘在肩上,一双大眼睛特别吸引人,高高的鼻子、樱桃小口衬托出“混血儿”的“味道”……让学生们比较前后的表达的不同,把“有”、“长着”等重新串联,语句灵活,顺了许多、新了许多、也让人读起来感到舒服和清新。

二、尽量避免“……说”、力避“想”

在学生们的作文中,……说:“……”以及“心里想:……”等的句子随处可见。

例如,一位学生曾经在《我的班主任》中,较多地引用班主任的话,但全部都一个句式――她说:“……”,这样,不仅句子平淡,也多次重复使用,给人一种单调之感。而引导学生稍微注意一个句式的变换,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如让学生比较以下三种表达:

(1)老师说:“真拿你们没办法。”

(2)老师无可奈何地说:“真拿你们没办法。”

(3)老师看着我们每一个学生,然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哎,真拿你们没办法,什么时候知道学习呀。”

显然,最后一个句子没有用“她说”,但描写更生动,语句更灵活,写出老师对学生的调皮、不爱学习等表现出不满,但又不能发脾气等的无可奈何描写得淋漓尽致。

再者,学生们在作文中,只要提到心理活动的描写,清一色的“心想”、“心中想到”等的表达非常泛滥。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爸爸妈妈不在家,就我一个人留守家中,开始似乎担心点什么,但心想:正合我意,看电视、玩电脑,随便了许多,也可以玩个尽兴。谁知道,到了12点多,肚子开始抗议了,咕噜噜叫了不停,关上电视,也合上电脑,心想:弄点吃的!可是,走进厨房,又想到:平时没注意看看妈妈做饭,也没帮妈妈做过饭,更没有自己做过饭,心中不免又想:这可怎么办?同时,心里也想: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我饿死了!心中又想:我得学做饭了……简短的一段话,竟然一口气使用了六个心想,使文章给人一种全部是“心理活动”的感觉。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每一个“心想”去掉,重新表达一下这段文字,并在心理活动的句子后面加上感叹号,而不是一味的陈述句,再让这个学生比较两种表达,体味不用“心想”的妙处,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写出句式灵活,令人百读不厌的句子,为作文添彩增值。

三、尽量少引用成语,注意文章应写长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中喜欢用成语,如写到春天,学生们的作文便是春寒料峭、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等;写到夏天,烈日炎炎、鲜花烂漫等;对于秋天的描写,学生们不忘春花秋实、秋高气爽;描写冬天时,寒冬腊月、寒气袭人等,成语的使用,使学生的作文多了一些相似的“面孔”,文章犹如兔子的尾巴――短,是写不长的主要原因,学生的作文三言两语交差的现象,从一定层面上是“成语”惹得祸。

学生们喜欢在作文中引用成语,与教师的引导不无关系,教师们又何尝不认为、不引导学生写作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认为引用成语,文章才会有文采。殊不知,大量的成语的使用,使文章没有了细节描写,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秋高气爽、天轻云淡、春意盎然、炯炯有神、心旷神怡、春花烂漫等成语应少出现为妙,而多一些环境的描写、景物描写等,让描写使文章篇幅加长,使文章多一些亮点。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原因,除了成语的滥用,就是“很”、“非常”、“特别”等,在学生的作文中,这几个副词的使用率可谓不低,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想使用这几个词语时,停下来不要轻易落笔,应多想一想,是否非用不行,这几个字眼不用,是否能影响到表达等,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减少这几个词语的使用。如描写夏天的“热“时,学生们的“夏天到了,天气真热!”这样的写法,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而如果这样描写夏天的热:太阳吐着火舌,想把整个世界吞掉,也没有一丝儿风,树叶耷拉着脑袋,豪无生气,地里的庄稼似乎一点即燃的,小河里的水也冒着蒸汽,快把水中的鱼给“煮”熟了,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使炎热的夏天,更给人一种烦躁不安之感……这样,文章由于描写而加长,短作文自然而然而逐渐写长。

四、注重动作描写,尽量使用“动连动”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的作文平淡无奇,希望学生的作文“一波三折”。那么,指导学生如何写出“一波三折”的文章,才是作文教学的又一重点之一,多应引导学生多进行动作描写,注意使用动连动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动词的并列使用。如一个学生的习作《一个乒乓球比赛》中有一个句子:他发了一个漂亮的旋转球,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一句话,文章结束了。而如果引导学生,他发旋转球使的神态、动作等细致描写,文章自然而然加长了、丰满了。

小学作文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让学生感受作文并不神秘、并不难,只要掌握技巧、注重作文的个性,力避常见的不足之处,注重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学生定会写出个性化的优秀之作,从而逐渐爱上作文,使作文妙笔生花,精彩不断。

参考文献: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3

一、空间方位的顺序

一切景物都存在于空间,在空间里总要有它的位置,即空间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远处、近处等等。按照这样的空间方位观察、描写景物,能使文章层次清楚,读了给人印象深刻。如《天安门广场》(苏教版第七册)就是这样写道: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这段描写从广场中央写到南端,再写到两侧。描写时,设立一个固定的“立足点”作为观察点,按远近、上下、内外、前后、左右,或者东南西北的顺序来介绍,这种方法又叫“定点写景法”。

二、游览先后的顺序

当游览一处名胜或者风景时,因为景物是由多处景点组成,往往需要我们按照游览的路线进行描写,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人教版第八册)一文,作者首先“登上台阶”,看到了庄严的国徽、12根大理石;接着“进了大门”,参观了中央大厅;穿过大厅,又“走进大礼堂”,详细介绍大礼堂;从大礼堂出来,又“上楼参观北面的宴会厅”;最后“又参观了好几个会议厅”。

在写一处面积较大,组成部分比较多的景物时,总是随着游人位置的变换转换描写的景物,这也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即作者走一处看一处,看一处写一处。

在“移步换景”时,要学会准确地使用表达方位的词语,使每换一个景都显得自然而然,容易把读者引入具体情境之中。如《颐和园》(人教版第七册)一文,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处美景。而且每到一处,作者都作了过渡交代,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井然有序:“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三、时间变化的顺序

自然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内,姿态、光泽和颜色都不一样,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来写,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第五册)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顺序写的:“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了不同的季节、时令,呈现出不同的景物特征。

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的顺序;早、午、晚、夜,是一天的先后顺序;过去、现在、将来,是历史长河的顺序;幼、成、老,是自然生长的规律……具体到某一景物,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写,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如:《初冬》(人教版第三册)按“雾来时、雾散后”的顺序写,《观潮》(人教版版第七册)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写,《山雨》(人教十一册)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

四、形态分类的顺序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4

作文有定法,但作文又无定法。在激发表达欲望,具备初步的表达能力之后,关键是增强表达效果。如何让学生作文时不仅想说想写而且会说会写?比如说以“雨”为话题,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关键是帮助学生建构作文过程,意即还原作文构思写作的过程。很多学生摸不着门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该如何写,即使有素材也写不好,如何帮助学生还原作文写作过程,建构作文写作思维模式呢?以“雨”为话题,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第一步,化大为小。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雨,比如不同季节的雨,不同风格的雨。

第二步,深入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雨做深入思考,为什么特别喜欢这种雨呢?这种雨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喜欢的原因有哪些?比如喜欢夏天的雨,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有何独特之处?经思考比较可以认为夏天的雨不同于春秋冬的雨,雷鸣电闪,狂风暴雨,是力量的象征,是勇敢的标志,是成熟的前奏。

第三步,选择角度。如何把自己对夏雨的这种独特感悟写出来?可描写某一次雨,展示大自然的丰富美好;可写自己对夏雨的感悟,寄托自己对人生的体验、理解、认识;可以夏雨为背景写一件事,把夏雨当做故事的背景和道具等等。

第四步,铺排文章。如果写某一次雨,展示大自然的丰富美好,按什么顺序写呢,要写出层次感;抓住什么特征写呢,写出夏雨的个性。如果写自己对夏雨的感悟,寄托自己对人生的体验,那么自己对夏雨有哪些独特的感悟?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以夏雨为背景写一件事,那么是一件什么事?和雨是什么关系?如何在写事情的过程中穿插夏雨的描写,让夏雨成为故事的背景,同时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5

我在顶楼的房间里,从早上九点开始写作,到下午的三点。

到了六点以后,夏天的漫长黄昏到来了,就像天堂定期打开了门,遍地都是金红色的阳光,大地和河流散发芳香。河边的土路上常常落满了樱桃,红色的,硕大的,用裙子擦一擦,就可以吃了。那是我散步的时间,沿着多瑙河,走几个小时。有人在河里划船,无声的扁舟划过河面,让我想起,在我家后街的红卫绸布店里,戴着蓝布袖套的店员在木头柜台上,用剪刀哗哗地剪开一匹音乐。有人在路边跑步,我在听音乐,里面是五仑真弓唱的歌。白色的游船时时经过这里,向下游去,那里有蓝色的小天主教堂,是再漂亮不过的地方。有次我问一个中学的女教师,她教我怎么用德文说“教堂”。直到天暗下来,河流闪烁星光。河对面的老教堂钟声当当地响。在河岸上,坐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石头上,我给朋友写了信,我说,在这河边,我有时觉得有点像在自己的家乡。

在露营地边上,有一家餐馆,在那里我吃过冰激凌。渥热的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我周围的当地人在担心,要是下大雨的话,就会把已经结果了的葡萄打下来,葡萄酒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我也随他们一起担心,这河边的生活是那样美好而宁静,让人不忍心看到它的意外。在餐馆外面的土坡上,我坐在那里看过码头,漫长的黄昏里,有个带着四个孩子的男人过来与我讨论瑜珈问题,他的孩子们到河里去玩,大的带着小的。对着的土坡有条通向火车站的小路,我送克劳迪亚回维也纳,就是从这条小路去的。我们说着我正在写的故事,故事里有两个不快乐的上海女孩子,她们的不快乐,是因为她们年轻的生活里,有着重重历史的阴影。我们说了历史对一个人生活持久的影响。我向克劳迪亚介绍四周的景色,指给她看树丛后面隐现的多瑙河,在河湾里,有天鹅的一家。火车站是那么小,火车站外面的餐馆里卖维也纳炸猪排。我想起来有次深夜我坐末班车回来,火车在漆黑的田野里走走停停,风里有丁香的气息,车厢里的红色椅子,随着火车扭动着。然后经过深夜的河流,月亮在河水上一片片地淌过来。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6

“借景抒情”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初中语文中有不少运用这一写法的课文,如《春》、《济南的冬天》、《羚羊木雕》等,可以为学生们在完成此类作文时有所借鉴。但许多学生对此类作文仍深感头痛,常存在“狗咬乌龟――无从下手”,或“纯写景”以致犯“情”“景”脱离的通病。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类记叙文呢?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方法呢?

一、动笔之前应先弄清这类文章的艺术特点及其写作方法,以便学以致用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触景生情,即由眼前的景物触发感情产生联想。如课文《听潮》就是由对潮水绘声绘色的描写,抒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感情。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这一类文章的题目有“”、“夏至”、“秋思”、“秋天的田野、”“正是好风景”、“正是时”、“乡间的小路”等。另一类是情景交融,文章处处写景,却又句句渗透着无限的感情,景因情美,情由景生。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等都属于这一类文章,借对美好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深情。这一类作文训练的题目有“校园春色”、“校园的早晨”、“乡间的黄昏”、“秋天的田野”等。由此可见,“借景抒情”是写作此类记叙文过程中必定运用的写法之一,用好“借景抒情”的方法有助于作文获得成功。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自己周围熟悉的景物写起

生活当中,随手可取的材料比比皆是,大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小至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只有多观察、细观察,才能有所感悟。熟悉的景物,如校园景物、田野景色,写作之前可以先实地观察后再构思动笔,这样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从熟悉的景物写起,既能培养观察习惯,又能树立写作的信心。

三、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进行细致而有重点的描绘

自然景物各有其独特的特征,互不相同,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才能真正地表现出景物的与众不同。写景又是抒情的基础,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先要写好景物。抓住要描写的景物与别的景物不同的独特之处,带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彩去精心描绘,做到景物特点突出,个性鲜明。

要抓住景物特点,可充分利用人体的眼、耳、手等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进行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动、静、色、味、形等特点来描绘。如《春》一文描绘“春风***”时,从触觉、嗅觉、听觉等几个角度抓住了春风的“温暖”、“柔和”、“清新”的特点进行描写,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借以抒发内心的真切感受

如《春》一文中描写花的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其中就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竞相开放、五彩缤纷的花儿写活了,栩栩如生,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又如《济南的冬天》中的第二段:“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睡吧,这儿准保暖和。’”其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济南比作“小摇篮”,将周围的小山比拟成温存体贴的“看护者”,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渗透其中,溢于言表。

五、描写景物要服从文章的主题,要浸润作者的情感,寄情于景

借景抒情,就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自己的感情。作者描绘的景物,不仅是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眼中之景,更是经自己心灵体味过的情中之景。如果所写的景物已带上了感彩,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已完成了抒情的任务,这就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的写景散文,都能做到这一点。

例如《春》一文对小草的描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笔下的春草之所以如此逗人喜爱,是因为作者对春草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已不仅是大地上的小草了,它成了作者心目中美好的艺术形象;同时,作者已将这种深挚美好的感情巧妙地融入了描绘春草的字里行间,使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六、抒情要真挚自然

借景抒情,总是以抒情为宗旨的。无论是寓情于景的间接抒情,还是在写景基础上的直接抒情,都要做到感情真挚,不能虚假。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7

一、合理布局,写出景物的层次美

大自然中的景物丰富多彩,气象万千,在描写时,如果不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布局,难免会造成混乱。因此,写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定要了然于胸,做到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或按空间顺序,写清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变化;或按时间顺序,写清季节、时令及早晚的景色变化;或按地点转换顺序,移步换景;等等。如200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优秀作文《你还会寂寞吗》中写道:“我看到了不同寻常的美丽风景――它,开花了。小小的身躯还那么纤弱,两片花瓣已慢慢展开,原先小小的花骨朵正在慢慢撑开。粉色的花瓣如同伸懒腰似的,慢慢地,一层一层由里向外全都撑开了,如同新娘粉色的婚纱,那么轻盈,让人喜爱……”这段文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花开的过程描写得精细入微,使人如同亲眼目睹。

二、善于着色,写出景物的画面美

人们常说,写景如画。画面之所以美丽动人,就在于它色彩绚烂,栩栩如生。因此,在写景时,我们也要善于调配各种色彩,描绘出清新优美、灵动引人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如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优秀作文《穿行在水色江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乌镇旅行,穿行在水乡的灰瓦白墙、小桥流水木舟之间,仿佛在一呼一吸的间隙里都充满着江南独有的如水气韵。站在白石桥上,空气里是江南一域烟雨的潮湿,罗衫淡淡的水乡女子手提荷花灯,撑一把油纸伞与我擦身而过。她回眸,仿佛有清澈的湖水在她眉黛泛滥。我的心,醉在江南女子酒窝浅浅的笑容中,亦醉在乌镇那隽永的流水间,难以自拔。”灰瓦、白墙、白石桥、淡淡的罗衫、荷花灯、油纸伞、清澈的湖水、翠黛的眉色……这一系列色彩鲜明、清新淡雅的景物,构成了一幅明丽和谐、美不胜收的画面,令人心醉神迷,悠然向往。

三、妙用修辞,写出景物的诗意美

优美的景物需要优美的语言去表达,而修辞是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的。在写景时,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笔下的景物充满诗意。比如,引用名家诗文,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既丰富了内容,又增添了诗意。此外,整齐匀称的排比、贴切传神的比喻、生动形象的拟人、琅琅上口的反复,都可以使文章文采斐然,诗意盎然。如优秀习作《感悟四季》中写道:“富有节奏的脚步,似清泉般的话语,似银铃般的笑声,这是谁呀?原来这就是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夏天。她,热辣的美人;她,青春的象征;她,激情的舞娘。整个世界,像是打翻了调色板,瞬间成了一个多彩的天地。在恬静的夜色中,一缕月光斜斜地照射在地上。月亮大姐,在天上乘凉的感觉,好吗?地上的风景怎样?星星弟弟,我知道你的心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那闪闪的星光,是你求知的目光。夏夜,恬静在人们的眼中。”这里,作者综合运用了设问、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将夏天的婀娜多姿、妩媚动人,以及夏夜的恬静迷人、富有生气,刻画得淋漓尽致。

专项练习

1.请你发挥想象,把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两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扩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不少于50字)

2.下面这段描写“天鹅湖”的文字,富有诗情画意。请你说说,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立高处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粼粼波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3.请你选择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进行描写。要求:必须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300字左右。

[思考提示]

1.在写景时,要抓住“残阳”这个特定的时间和氛围,写出景物的远近、动静、色彩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半江瑟瑟”与“半江红”的鲜明对比。

2.这段文字之所以富有诗情画意,就是因为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景物的层次美、色彩美、变化美。作者先交代天鹅湖的位置;然后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湖水明净、湖面幽静的特点;接下来着重描写多变的湖色,由近及远,层次分明,色彩绚丽。

3.要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排比或引用,总之要尽可能做到自然贴切,恰到好处。

升格作文

[作文题目]

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大自然是美的。随着寒来暑往、季节更替,春夏秋冬,景色各异。在一年四季当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描绘这个季节的美景。

[升格示例]

乡野秋韵

随着夏的脚步渐行渐远,秋的纤手终于搭上了家乡的肩膀。山村的乡野,把秋的清凉、秋的气息、秋的色彩、秋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家乡的秋韵,像一曲舒缓、优美、教人身心宁静的古典音乐,让你时时感到一种温情,却不火烈,(删去“却不火烈,”)需要沉下心来,才能体味得到。

清晨,打开窗户,呼吸着那扑面而来的清冽气息,你会觉得神清气爽;空气里仿佛还弥漫着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馥郁的(删去“馥郁的”)幽香,不用猜,一定是院子里的桂花开了!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爬满院墙的牵牛花(,纯白的、浅蓝的、紫黑的……花瓣上还闪烁着晶莹的露水呢。灰褐色凝重的墙壁,衬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国画)。

秋日的阳光,收敛了往日的燥热,变得宁静、淡远(,像一个美丽而略带忧郁的少女那抹浅浅的微笑)。天,是那种坚实、纯净、光润、有质感的蔚蓝(,让人见了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它)。天空中,有几朵白云在悠闲地飘动,还不时地响起鸟儿清脆的鸣叫声。目送它们欢快地拍打着翅膀飞向远方,在无边的天幕中越变越小,化成一个小黑点儿,从视线中消失了,但我相信它们会离幸福越来越近。有风,轻轻地拂过脸庞。

(信步走到村口,)放眼远眺,村外是一望无垠的原野。在一片橙黄的枯草地上,偶尔冒出几点青绿,便分外吸引人。看到它,心里便莫名地舒畅,像是已经穿越了冬季,看到了春天一般,绿色的眼眸里闪过希望的影子。村外的池塘也一下子安静了,竹筏静静地躺在水面上,时而有火红的枫叶从水面漂过。池塘边嘻嘻哈哈地洗衣服的姑娘少了,而鸭子却比往日多了,也难怪,没人的时候,这里就是它们的乐园。忽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清亮悠扬、拖着长长尾韵的山歌,和着潺潺的流水声,格外悦耳动听。

(村子尽头,是)那苍苍莽莽的山林,仿佛在静默着、沉思着。稀疏的枝叶中,不时有叶片飘落(“稀疏的枝叶中,不时有叶片飘落”宜改为:当秋风纤细的手指抚过枝丫,轻微的“沙沙”声里,稀疏的枝叶中,晃晃悠悠地飘下一片片或银灰或橘黄的叶片,如同一只只翩翩飞舞的彩蝶)。地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像是铺了一块黄地毯。(踩在软绵绵的“地毯”上,口中吟着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枝头的小松鼠,也不甘寂寞,它们正忙着“收获”呢!(那细碎的脚步和活跃的身影,也是秋天一道别致的风景。)

秋的色彩是这样绚烂,秋的声响是这样悦耳,秋的气味是这样芬芳。(此句宜改为:秋的气味是这样芬芳,秋的色彩是这样绚烂,秋的声响是这样悦耳。)那清香的桂花,那蔚蓝的天空,那温和的阳光,那缤纷的原野,那深邃的山林……那乡野中的秋之韵,你读懂了吗?

[升格指导]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8

学校旁有一条小街,音像店莫名其妙的多。走到那里,魔音入耳,狂轰滥炸,有调的没调的,有词的没词的都来了,让人疑心华夏五千年的礼乐传承去哪了。一天,我突然听到一阵美妙的琵琶声。那美妙的声音,不由吸引住了我的脚步。我顺着声音轻轻地走过去,原来是一位中年男子正自得其乐地在柜台玻璃上练习敲击琴键。那画面,宁静而美好。那情景虽然过去很久了,可耳边似乎依然还有那美妙的旋律。(琵琶声,能不能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引出呢?中年男子的形象,能不能用一个细节进行雕琢呢?)

【失误问诊】

读此片段后,我们难以说出其有什么鲜明的亮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手法单一,缺少描写,如“那美妙的声音”如何美妙?因为缺少描写,这种美妙没有得到展示。

【升格指导】

修改时,可以侧重从以下方面来美化语言。

1.增加景物描写。恰当的景物描写,不仅能展示语言的美,还能收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如在引出音像店故事之前,可以加入对周边树木的描写,以反映自己对宁静生活的追求。2.运用修辞手法。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的文章,往往离不开各种修辞。就本片段而言,描写琵琶之音美妙时,可以将它比喻为“一支误入尘世的白莲”。如此一来,便语言出彩,令读者能感受到了。

【升格片段】

校园边有一条小街,两边是两溜参天古树。行走在那绿荫如盖的小路上,我总是仿佛进入了远离城市的绿色世界。(景物描写笔墨不多,却让语言顿时有了不一样的光彩。美好的景物,与下文内容也形成了巧妙映衬。)只是这里音像店莫名其妙的多,走到那里,魔音入耳,狂轰滥炸,有调的没调的,有词的没词的都来了,让人疑心华夏五千年的礼乐传承去哪了。忽于通俗歌曲中觅得一曲琵琶,像一支白莲误入尘世。(将“一曲琵琶”比喻为“一支白莲”,真美!)我循声走去,一个小小的音像店,独处一隅。一个清瘦的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自得其乐地在柜台玻璃上练习敲击琴键,竟不察我的到来。我怡然自得,驻足听完一曲琵琶,微笑。(“戴”“敲”“笑”,将人物静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我愿生命静好,于繁弦急管中独处一隅,怡然自乐。

【升格心得】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9

首先是善于取舍。

只有学会舍弃,才能有重点地描写。景点太多,很难做到详细、具体。只有突出最有特色的地方才能写出特点。例如,《乡村四月》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其次是融入感情。

多情才善于感受。“多情总被无情恼”。这就是多情善感。那么情自何来,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例如《渔歌子》描写的是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最后是写出趣味。

旅游之所以能吸引人,首先就是有趣味。那么,你的游记也要把你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的趣味表达出来。这种“趣味”的内涵很广:可以是放肆的玩耍,可以是悠闲的漫步,可以是滑稽的场面,亦可以是别样的风俗……只要是觉得有意思的就不妨多写两笔,把自己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如《四时田园杂兴》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天下景物,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写游记就是要写出此景物区别于其他景物的细微差别,使人一看就能在脑海里浮出一幅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特别是有了感受的参与,不仅能把文章写活,而且更能把意蕴挖掘得更深更真切。

描写夏天的文章篇10

[关键词]狩猎赋;帝王狩猎;三田;三杀;程序

狩猎是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活动,普通劳动人民的狩猎只是为了获取生活资料,随时都可以进行,但是帝王的大规模狩猎活动则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于是也就有了礼制上的很多规定,包括每年狩猎的次数和具体的时间也都不是随意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一节:“大规模的畋猎如周代的春、夏苗、秋、冬狩,在《卜辞》中虽无明文,但在殷代应该是有的。”(1)也就是说,商朝应该已经有了帝王狩猎制度。

《左传・隐公五年》:“故春、夏苗、秋、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杜预注:“,索,择取不孕者。苗,为苗除害也。,杀也;以杀为名,顺秋气也。狩,围守也;冬物毕成,获则取之,无所择也。(2)南朝沈约的《均圣论》也对这四时狩猎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春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谷,秋冬狩,所害诚多。”(3)春,意为春天搜索、猎取没有怀胎的禽兽,已经怀胎的禽兽则不可作为猎杀的对象。因为春天禽兽是繁殖的季节,说明了古人很重视自然界禽兽数量的平衡。夏苗,意为夏季猎取残害庄稼的禽兽。因为夏天是庄稼苗生长旺盛的时间,保护庄稼不受禽兽的糟蹋,保障粮食的收成,也是维持一种平衡。秋,要猎杀伤禽的野兽。秋季草木凋零,一片肃杀之气,故以杀为名。此时,家禽要长大了,要保护其不受野兽的侵袭,减少损失,维持收成的平衡。冬狩,围猎,不加区分,都可猎取。冬天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毕,飞禽走兽正是膘肥体壮的时候,此时猎杀的动物就可以不必顾虑许多,只要捕捉到就可以享用。由此可知,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狩猎制度。《礼记・王制》对天子和诸侯的狩猎活动作了明确规定:“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4)所谓“无事”,指的是国家没有重大事件发生,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5)只要没有战争和祭祀这样的国之大事,天子诸侯就必须按礼制举行狩猎活动。那么这里的“岁三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过去学者们往往根据《礼记・王制》原文,认为“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就是“岁三田”的定义。其实不然。这三点分明是猎物的不同用途,我们不可想象每年三次大型狩猎所的猎物竟然会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而只能是每一次的狩猎所得都要分成三部分,分别用于祭祀、宴请宾客和充君之庖厨。这样的三部分在古典文献中往往被称为“三品”或者“三杀”。所谓“三品”,即三种,三类。《周易・巽》:“:悔亡,田获三品。”孔颖达疏:“以斯行命,必能有功,取譬田猎,能获而有益,必善三品。”“三品者,一曰干豆,二曰宾客,三曰充君之庖。”(6)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同一批猎获的猎物即可供这三种不同用途使用。

唐代可频瑜的《畋获非熊赋》中提到“十旬失位,悲夫洛之歌;三品充庖,讵比渭滨之叟。”清代叶观国的《秋获白鹿赋》中有“盖以储三品之需,匪欲穷百兽之穴。”可见单纯发生在秋季的这一次狩猎,就要为三种用途准备猎物了。宋代丁谓的《大赋》中有“等别三杀,贵宗庙也。”说明宗庙祭祀用的猎物是最高档的,最珍贵的,否则会被视为对祖先神的不敬。元代润的《雪猎赋》中说“因考礼经,谓:干豆、宾客、充庖,三田之义,汉儒雄词丽藻,可谓形容尽之。”这里的“三田之义”并非“三田”的定义,而是指“三田”的意义。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孔颖达疏:“一岁三时田猎。”“一岁”即为一年,这样看来,天子诸侯只要没有祭祀征伐、婚丧嫁娶这类的大事,就必须每年打猎三次。而所谓“三时”究竟是随便哪三个时间都可以,还是指固定的三个时节呢?如果是固定的三个时节的话,究竟是在“春、夏苗、秋、冬狩”中放弃了哪一次呢?虽然《礼记・王制》中没有明确解释,但是我们可以从历代狩猎赋中所描写的狩猎活动发生之时间来推知究竟。

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所做《上林赋》是历代狩猎赋的杰出代表,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也就是天子在秋去冬来之时进行狩猎。扬雄在其《羽猎赋》的序言中写道:“其十二月羽猎,雄从”,正文中又说“于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万物权舆於内,徂落於外,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古代常用“季”称位于最末者,春夏秋冬四季的最后一个月都可称为季月,所以“玄冬季月”指的就是冬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跟序言中所叙相同。其《长杨赋》序:“明年,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这里明言天子发动百姓进入南山捕捉禽兽的时间是秋季,而此事当非一日之功,则“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的狩猎活动也有可能已经延伸到了冬季。东汉张衡的《羽猎赋》仅存残篇,其中并没有表示时间的句子。但他的《西京赋》中记载帝王行狩的时间为“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且其《东京赋》中有“岁唯仲冬,大阅西园”之句。“孟冬”为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仲冬”为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大阅”意为检***车***士。《左传・昭公八年》:“秋,大于红。”杜预注:“大,数***实,简车马也。”(7)《公羊传・桓公六年》“大阅者何?简车徒也。”汉代何休注:“比年简徒,谓之;三年简车,谓之大阅;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8)天子校猎本就有操练兵马,检阅***队的作用,故“大阅”和“大”都与狩猎密不可分。《汉书・刑法志》载“春振旅以搜,夏拔舍以苗,秋治兵以,冬大阅以狩,皆于农隙以讲事焉。”(9)可见帝王在不同时节的狩猎活动都以不耽误农事为原则。北朝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篇名就点出了狩猎的时间为三月三日,正是春耕刚刚结束的空闲时间,属于“春”。唐代李白《大猎赋序》:“以孟冬十月大猎于秦。”则此次狩猎时间为冬季农历十月。常衮的《春赋》篇名即指出这次狩猎是在春季,文中也有“时维仲春”之句来说明狩猎的时间为春季的第二个月,即二月。路季登《皇帝冬狩一箭射双兔赋》篇名指出这次狩猎是在冬季,属于“冬狩”。宋代丁谓《大赋》:“仲冬天子严祀事,答神佑,伫农隙,谨狩。”其时间也是在冬季农历十一月,与题目之“”应为春季狩猎相矛盾。但题为“大”而非“春”,“大”之意前文已见,这里不必重复。文中的时间肯定不会错的,所以此赋所记录的狩猎活动也当以发生于冬季为是。元代润《雪猎赋序》曰:“至治二年春二月既望,时雪初霁,天子大於柳林。”这个时间更加明确,春季农历二月十六日。清代有《秋郊大猎赋》、《木兰秋赋》和《秋获白鹿赋》,从这三篇的题目来看都是发生在秋天。这样就可以看出历代狩猎赋描写的都是春秋冬三季的狩猎活动,那么“岁三田”指的就理应是除去“夏苗”以外的那三次大型狩猎活动了。

为何天子的大型狩猎活动单单要放弃夏季呢?这个问题可以在《春秋公羊传注疏》中找到答案。《公羊传・桓公四年》:“春曰,秋曰,冬曰狩。”徐彦正义云:“不以夏田者,春秋制也。以为飞鸟未去于巢,走兽未离于穴,恐伤害于幼稚,故于苑囿中取之。”(10)也就是说,不在夏天进行狩猎,是春秋时期的礼制,因为帝王的大规模狩猎活动的猎杀范围与普通人的狩猎不可同日而语,夏天恐怕会误杀幼小禽兽而导致破坏生态平衡,所以不进行大规模狩猎,这是古人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表现。

天子诸侯行猎,事情繁杂,万民瞩目,必须按一定的规范程序进行才能符合礼制且不至于混乱。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一书中对汉代校猎的程序述之甚详,“根据汉赋的描写和有关史料记载,汉代校猎由准备、出行、检阅、杀获、饮宴和游玩等程序组成”。?从后代狩猎赋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后各朝各代的由帝王亲自组织的大型狩猎活动程序都与汉代类似。赋体作品不是流水账,也不是礼制条文,未必每篇赋都能完整体现上述的各个步骤。本文只对历代狩猎赋中出现过的程序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狩猎赋中不曾出现但在其他类型赋和其他文体作品中出现的相关描述则暂不予讨论。

《子虚赋》、《上林赋》中只有出行、猎获、宴饮这三个部分的描写,而把很大篇幅用在了对景物禽兽的描写上。其中对出行的描写比较细致,使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当时帝王出猎必备的仪仗。具体描写狩猎过程的时候也是针对不同狩猎对象及狩猎地点进行描述,东南西北各个方面的景色及物产都介绍得十分详细。值得注意的是,两赋都有一个***段落对美女进行描写,但该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却不相同。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缟,杂纤罗,垂雾,襞积褰绉,郁桡溪谷。纷纷排排,扬施戌削,蜚垂。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指羽盖;错翡翠之威庭,缪绕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子虚赋》中这段描写放在了狩猎走兽和狩猎飞禽这两种活动之间,而激烈残忍的狩猎场面本不适合让只会以美色歌舞取悦于人的女子出现。笔者以为,这段或许本来是跟《上林赋》中“若夫青琴、宓妃之徒,”至“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一段位置相同,处于宴饮场面之后。毕竟紧张的狩猎之后,君臣一起谈笑宴饮,赏乐观舞之时才是诸美女出场的最佳时机。

扬雄之《羽猎赋》表现出来的狩猎过程包括了准备、出行、猎获阶段,对之后天子的行动只以“因回轸还衡,背阿房,反未央”一句轻轻带过。此赋对准备过程描写得相当详细,依次是拓展校猎场地,运输物资装备,布置警卫巡逻,沿途悬挂旗帜,各校猎部队到达指定位置。《长杨赋》对此进行了补充,指出在准备阶段,可以发动民众搜集野兽运送到天子狩猎场以供狩猎之用。并且说“三旬有余,其廑至矣,而功不***”,可见从开始搜集野兽到搜集完毕需要三十多天时间,旷日持久,劳民伤财。

李白《大猎赋》表现的是唐代的狩猎活动,丁谓《大赋》表现的是宋代的狩猎活动,其程序与汉代相差无几,都描述了准备、出行、检阅、猎获、宴乐、回宫等几个环节。元代润的《雪猎赋》其程序包括准备、检阅、出行、猎获、宴乐等,明代汤显祖的《大槐安国龟山大猎赋》虽然篇幅短小,也描写了出行、检阅、猎获、宴乐、回宫等,只是没有涉及准备过程。清代连瑞瀛的《拟庾子山马射赋》、陈庆镛的《拟常衮春赋》、郑缨的《春赋》等二十余篇狩猎赋所反映出来的清代帝王狩猎程序都与之类似,这里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从历代狩猎赋可以得知,古代帝王的大规模狩猎行动当举行于每年的春、秋、冬这三个季节,狩猎程序大体包括准备、出行、检阅、猎获、宴乐、回宫等几个环节,但有些环节可以省去。

参考文献: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203页

[2]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92页

[3]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第1版第3册第3118页

[4]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73页

[5]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755页

[6]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33页

[7]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260页

[8]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86页

[9]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4册第1082页

[10]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79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夏天的文章10篇

学习

初雪的诗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初雪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初雪的诗句美篇原创,初雪诗句文案。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学习

历史教学案例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教学案例,内容包括历史分层作业设计案例,历史教学导入设计案例。历史是一门人文内涵极高的学科,它的内容之丰富,跨度之长久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历史时不能只依赖教科书,要广泛的阅读史料,广泛的积累历史知

学习

学校元旦贺词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元旦贺词,内容包括学校元旦节贺词稿示例,学校元旦贺词大全。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那是爹娘的期望,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抖擞精神,那是理想的未来。为什么我们

学习

四季童话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四季童话10篇,内容包括四季童话故事100篇,经典童话22篇。秋姑娘听到了声音,敢了过来,立刻停止了下雨然后训斥了夏几句,让夏赶快回去。秋向大地撒向一片金黄,不时吹来一阵凉风,卷起几片黄叶。她用这一片金黄将果实催熟,然后农民微

学习

描写冬雪的诗句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冬雪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冬雪的诗句大全100首,描写冬雪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王安石)赏读:

学习

科技馆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馆作文10篇,内容包括游玩科技馆的作文,科技馆之行作文。作文zuowenku.net

学习

形容雪的句子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雪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形容雪的句子优美短句,形容雪美的句子。3、雪已落了两天,上午刚停止,强烈的冰冻凝固了无限大的积雪面。在雪底下,二百四十个矿村偃卧着,仿佛已经消失了。没有火的房子,和路上的石块一样冷,不能融解屋瓦

学习

凄凄不似向前声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凄凄不似向前声10篇,内容包括凄凄不似向前声似读什么,凄凄不似向前生的似怎么读。朱鹤龄云李商隐诗“沉博绝丽”。其实不独李商隐,晚唐诗人的诗都约略透露出一些“丽”的气质来,只不过各有所重而已。李贺之“丽”偏于诡奇,杜牧

学习

春天的文章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春天的美文100篇,赞美春天的文章。Thedogwoodbud,palegreen,isinlaidwithrussetmarkings.Withintheperfectcupascoreofclusteredseedsarenestled.Oneexami

学习

开学第一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第一周10篇,内容包括开学第一周范文比较简单,开学第一周六年级心得。开学第一周,证明我步入了一个更深奥的学习领地,前方有更多的挑战,更难对付的拦路虎,但我必须接受它们的挑战,艰苦些好,困难也罢,我也要从容的去面对并击败他

学习

灰色的天空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灰色的天空10篇,内容包括望着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天空的故事。放学的路上,我特意留心了一下天空,发现天边还是有“乌云”不断飘过来,我很纳闷,定睛细看,原来那不是乌云,而是从工厂的大烟囱里冒出来的黑烟,我恍然大悟。抬头望望灰色的

学习

职称评审公示报告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职称评审公示报告,内容包括职称评审公示无异议报告,2021职称评审结果公示。一、申报程序1、拟申报人应自行对照《**省会计专业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基本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向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提出申请,

学习

情感文案扎心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情感文案扎心10篇,内容包括扎心情感文案,情感文案伤感扎心素材。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之根,是母体的艺术,属本元文化。她源远流长、千姿百态。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都是以民族特色来显示,越是地方性的东西便越具有世界性。民间染织

学习

藤野先生阅读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藤野先生阅读10篇,内容包括藤野先生的阅读感悟200字,藤野先生这一篇的阅读心得。现在我将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从中一步步的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看到文章的题目,很多人都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在讲述“藤野先生

学习

描写冬雪的诗句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冬雪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冬雪的诗句大全100首,描写冬雪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王安石)赏读:

学习

描写树的成语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树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描写树的成语或词语越多越好,形容树高大的成语。3、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4、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学习

描写雪花的诗句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雪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雪花纷飞思念友人七言诗句,描写雪花飞舞的样子的现代诗句。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设想:按照“读――译

学习

关于感恩的文章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感恩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感恩的文章400字,关于感恩的文章和感悟。生活在纷争四起的家庭中的我,渐渐地失去了对家庭的依赖感。家,不是我挡风避雨的港湾,阴雨天气远比艳阳天多得多。于是,我开始试着远走高飞,脱离这个家庭,摆脱

学习

爱情的文章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爱情的短文章十篇,经典爱情文章精选。她含泪和他分手了,她拿走了房子的钥匙。她不再关心他的脏头发,当他休息的时候,他去哪里,和谁在一起。她只是像往常一样收拾房间,清理垃圾。他也习惯了她断断续续的来

学习

夏天的文章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夏天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关于夏天的十篇文章,夏天文章1000字。山西临汾尧都区临钢小学六年级:贺圣杰

学习

悲伤文章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悲伤文章10篇,内容包括伤感文章全篇,悲伤的文章1000字。女孩脸色苍白中带有一丝不正常的红润,年幼的她面目娇好,长大了一定是一个漂亮的少女,但是此刻的她,却是非常的虚弱。“哥哥……对不起,是我拖累了你……”女孩微微的张开唇

学习

心灵文章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心灵文章10篇,内容包括心灵感悟10篇,心灵日记50篇。楚国的屈原留给世人的,不只是在泪罗江那亘古的一跳,还有他那流传百世的诗。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响彻云霄,响彻的是他愤怒的声音,表达的是他痛心的感觉,流传的是他忠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