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习题篇1
X(g)+Y(g) 2Z(g)+W(g),
反应达到平衡(Ⅰ)时,A的体积1.2aL,
则请回答下述问题:
(1)A中X的转化率α(X)A为 ;
(2)A、B中X的转化率比较:α(X)A α(X)B(填“>”“
(3)打开K后,保持恒温度不变,在达到平衡(Ⅱ)时,A点体积约为 (用a的代数式,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解析:从题给信息可知:A容器进行的反应过程是恒温恒压的过程,而B容器进行的反应达到平衡过程是恒温恒容的情况。
第(1)问答案设计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T、P相同时,则 = 分析如下:
A容器:X(g)+Y(g) 2Z(g)+W(g)
n始/mol 1 1 0 0
n变/mol b b 2b b
n平/mol 1-b 1-b 2b b
则有: =
即得 =
解之得b=0.4mol
则α(X)A= ×100%=40%
第(2)问答案分析:该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气体体积扩大的反应,且B容器中充入气体初始总量是A容器中的初始总量的2倍。如果B容器中也是在恒温恒压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则A、B两容器中平衡状态互为“等效平衡”,那么α(X)′B=α(X)A,但实际B容器中在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状态(Ⅰ)B;又因为该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若平衡状态(Ⅰ)′B变为平衡状态(Ⅰ)B时,必须压缩容器的体积即增压过程,而增大压强,该平衡向左移动了,即增压不利于可逆反应,则α(X)B
第(3)问答案涉及规律:恒温恒压下,如果反应物初始投入“物质的量”比相同时,达到平衡状态时两平衡互为“等效平衡”,会有“平衡浓度”“转化率”“平衡组合含量”相同,但“绝对量”不同。
分析如下,若打开开关K后,重新达到平衡(Ⅱ)相当于初始量投入3molX和3molY在恒温恒压达到平衡(Ⅱ)。因为A容器初始投入1molX和1molY达到平衡(Ⅰ)时,容器A的容积为1.2aL。按上述规律:则有 = (恒温恒压下)解之得V(总)=3.6aL因为固定容器B容器的容积为aL,那么可变容器A的容积在达到平衡状态(Ⅱ)时为3.6aL-aL=2.6aL(说明:V(总)代表A、B两容器的总容积)
题(二) 如***所示:当关闭开关K时,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
2X(g)+2Y(g) Z(g)+2W(g),H
达到平衡(Ⅰ)时,V(B)平=0.8aL,
请回答下述问题:
(1)B中X的转化率α(X)B为 ;
(2)A中W和B中Z的物质的量比较:n(Z)B n(W)A(填“>”“
(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Ⅱ)时,A和B的总体积为 (用a的代数式,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解析:题(二)与题(一),内容形式相似,但反应特点及容器的代号恰好相反,实质相同。A容器进行的反应是恒温恒容的反应,而B容器中进行反应的过程是恒温恒压的过程。注意投入初始量也相反。因此第(1)问分析如下:
B容器中:2X(g)+2Y(g) Z(g)+2W(g)
n始/mol 2 2 0 0
n变/mol 2b 2b b 2b
n平/mol 2-2b 2-2b b 2b
则有: =
即得 =
解之得b=0.8mol
则α(X)B= ×100%=80%
第(2)问答案分析:先假设A容器与B容器一样先进行恒温恒压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A时,此时A、B两容器平衡状态(Ⅰ)互为“等效平衡”,由于B容器中充入气体初始量是A容器中的初始量的2倍,则B容器Z、W平衡量是A容器中Z、W的平衡时物质的量的2倍,但由化学方程式可知,B容器中Z的平衡时物质的量与A容器中的W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Z)B平=n(W)′A平,但A容器中实际在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状态(Ⅰ)A;又因为该反应是气体总分子数减少的反应,达到平衡(Ⅰ)A时,体系总压强减小,若平衡状态(Ⅰ)′A变为平衡状态(Ⅰ)A,容器A容积必然扩大,即减压。对该反应的平衡来说,该平衡向左移动了,即减压不利于该反应,则n(Z)B平=n(W)′A平>n(W)A平
第(3)问答案分析:由于B容器中初始投入量2molX和2molY达到平衡(Ⅰ)时,V(B)=0.8aL,那么打开开关K后,相当于恒温恒压下3molX和3molY投入量达到平衡(Ⅱ)。按前述规律分析:此时容器A和B总体积为
=
化学平衡习题篇2
【关 键 词】 平衡常数;自主复习;问题教学;复习策略
在高中化学中,有很多零散、易错易混,而且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如与平衡常数有关的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及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即溶度积),这部分知识是课改后新增加的内容,设在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分析新课标全国卷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发现每年高考都考了这部分内容,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K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如2013年全国卷(I)11题考查了由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得出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2013年全国卷(II)13题考查了由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求PH、28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K计算;2014年全国卷(I)13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28题考查了用压强表示平衡常数KP并计算;2014年全国卷(II)26题有两处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K的计算;2015年全国卷(I)28题有两处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K和溶解平衡常数KSP的计算;2015年全国卷(II)27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及化学平衡常数影响因素。
分析高考试题以及高考考试说明,都可知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然而从平常的教学以及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学生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好,主要存在以下情况:1.概念没理解透,没把零散知识构成相应体系;2.数形结合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计算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在平衡常数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自主地概念构建、忽略数形结合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孤立进行化学计算技能的训练。为了在复习阶段,让学生能掌握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会作这类题,并在化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再结合我的学生实际情况,我从以下三个阶段去完成这部分的复习:
一、学生自主复习,粗略构建体系
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效果是最佳的。所以对这部分的复习,我会让学生先看书上相关知识,自主复习,理解相关概念,粗略构建由这些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影响因素、应用组成的体系,这体系的构建必须是学生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能照抄书本。学生粗略构建了体系,并自己理解了相关知识,就结合导学案中2013――2015年高考试题中相关试题进行自测,通过做近三年的高考题,可知高考考查内容、考题方式,自测后学生再根据答案及时自纠。学生通过自测自纠,可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而且自纠还可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辩析能力,可在以后遇到类似题时,能去辩析思考。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都是由于对该问题的不理解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影响造成的,然而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以及一些非智力能力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是可以互补的,所以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二、小组讨论、互纠,细化体系
在这一阶段,每位同学先展示自己构建的体系和自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找出其他同学体系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发现自己构建体系的不足,小组同学最后通过讨论、互纠,细化出一个好的体系和小组讨论后仍没解决的问题上交。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纠错,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并且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这样一个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因为是自己讨论发现的,也会记忆得更加牢固。
我从课代表收集上交的材料可以看出,同学们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作业,效果非常好,各小组讨论、互纠,细化后的平衡体系内容较完善,形式多样。如有的以表格的形式从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影响因素、应用四个方面对四个常数对比总结;有的从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影响因素、应用四个方面对每个常数进行总结归纳,我把做得特别好的小组资料进行传阅,要求不好的小组再作改进。同学们通过自测、自纠、小组讨论、互纠后,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好,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有:①对各平衡常数的应用不是很熟练;②计算时,表达式进行转换容易出错;③有的题给出的是***像、有的题给出的是表格数据,不知如何用数据。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就问题进行教学,这样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老师归纳补充,完善体系,就问题教学
(一)归纳补充,完善体系
上课复习时,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因为同学们通过自主复习、小组讨论、互纠,细化后的平衡体系构建非常的好,我选取了一组体系构建好的作为样本,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归纳补充,得出比较完善的体系。
(二)针对问题,组织教学
复习课应该解决知识的缺陷,是希望用时少,但教学效果要好,所以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很重要,著名数学家希尔波特也曾提出,“要以问题解决为基础来改革教学”,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针对问题,组织教学。
从学生给出的几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出,问题不是***存在的,所以我将把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起以例题分析的形式给予解答。把几道高考题作为例子进行分析,特别强调计算时表达式的转换和题中***像、表格数据如何使用。
通过复习,大部分学生掌握平衡常数的有关知识,学生数形结合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也有所提高,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化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上也有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化学平衡习题篇3
关键词:化学平衡概念;教学方法;新课标
一、依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
学生接触化学应该从初中开始,也就是说学生其实已经有了自己学习化学的认识,化学平衡在高中化学也不是第一节课的内容,相对在中部,所以,到此时我们的学生对学习高中化学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所以,首先,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利用好学生自己积累的经验,或者说指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同时共享大家的经验,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我们还需要设置一个情景,这个情景依托以前的化学知识,但要适当引入新的知识,最后,就是观察学生对新情景的反应了,如果学生对情景没有反应,那么就得分析原因:情景设置是否合理,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程度;学生反应是不是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情景方向出了问题,或者讲解不够明确;情景设置的知识切入点不够明确,使得学生雾里云里,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经验对学习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但是,利用学生的经验要根据具体情况,必须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具体到化学平衡的学习,在学习化学平衡以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反应速率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一些条件,也就是他们的认知结构已经存在平衡的基础,这些知识我为学生接受新课程的内容做好基础,所以,他们对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这些知识的结构性和深刻性的认识,对于学习本节内容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在问题情景中激发相关知识经验,也是值得我们需要把握的问题,在引入本节内容时,学生应对于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知识,与浓度、温度和压强等知识相关的化学平衡知识形成体系,并逐步做到操作熟练化,以达到在相应的问题情景中自动化提取的要求,另外,在此基础上,问题情景创设的恰当性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在对影响化学平衡条件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时。要注重实验导向的作用,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思维启示,引导学生从浓度、温度和压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自主实践的要求和培养,自主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机制,所谓主体性实践实际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学习的知识,在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进行的实践活动,也就是对知识的探索,化学平衡是比较抽象的,如果能比较直观的观察,那么就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认识,就化学学科特点而言,实践活动还是以实验为主,化学平衡中,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很多,但是教学还是以温度、压强、浓度为主,引导学生对平衡条件进行探索,而不是直接的解释,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可以直观了解什么是主要因素,同时,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更多的因素,当然这对教师的考验也不小,笔者有几次被学生实验现象问的很无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当然,在实验之后,教师还是应该抓住时机向学生讲解原理,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让学生设计和控制反应条件的因素,通过在相同条件下,将不同浓度的Feel,溶液滴到KSCN溶液里,然后对比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从而建构平衡移动的原因,这样,由实验现象慢慢深入到反应原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平衡的条件和平衡的原理。
三、把握知识的深度
高中化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所以,本身知识部分还是比较基础,化学平衡是一个难点,但不一定是我们的教学重点,从近几年高考来看,侧重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深层次的考察并不多,可以说几乎没有,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平衡这部分知识本身就比较难,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平衡,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与其在这浪费时间,倒不如在后续课程中再慢慢细化理解,例如,电解这部分也涉及到了平衡,可以以复习的方式再深入讲解,把握好知识的深度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学习的重点。
化学平衡习题篇4
化学平衡(第1课时)
化学平衡贯穿高中必修与选修内容,主要体现在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和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主题中,承前而又启后,是学生认识化学、学习化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从化学平衡中抽象出的化学平衡模型往往是学生的认知难点,因此化学平衡这一节不仅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单元课程理念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从化学反应速率入手,延伸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最后过渡到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不仅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它也遍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工业生产中,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归纳总结。从课程基本理念来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包括生活经验以及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贯彻落实以化学实验为主的课程理念,使学生体验科学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该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应该主动的进行自我评价。
二、内容标准分析
在义务教育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过饱和溶液以及溶解度的概念,这对于学生理解蔗糖的溶解、结晶平衡很有帮助。在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浅显的化学反应限度问题,并学习了催化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炼铁高炉尾气中存在的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但是前面学习的这些内容仅是学习化学平衡章节的铺垫内容,虽然有部分交叉,但却是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结构,在内容标准的要求上也有很大不同,但是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内容标准对比:
教材章节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节:溶解度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3.了解结晶现象。
4.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①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②
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认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①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设计实验:证明某些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
1.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理论加以解释。
3.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①实验:温度、浓度对溴离子与铜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②讨论:化学反应的趋势和速率。
③讨论: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的依据。
从内容标准的动词上来看,从初中时期的知道、认识阶段,到必修二认识、了解阶段,再到本章节的探究、解释阶段,可见对于化学平衡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初中时期学过的溶解度概念是我们研究溶解、结晶平衡的基础;必修二中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引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实验初步探究了可逆反应的限度问题,并认识到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而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可逆反应、可逆过程,掌握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的特征,描述平衡的建立过程,并能够将可逆过程的平衡状态迁移到化学平衡状态,能够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从活动与探究建议来看,实验探究贯穿三个板块,可见教师在讲授化学平衡这一章节时,一定要注重运用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单元知识类型分析
从化学知识的分类上来看,本单元主要涉及化学用语、概念原理、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四种知识类型。
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概念原理
可逆过程、可逆反应、化学平衡
化学计算
浓度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化学平衡状态时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运算
化学实验
蔗糖溶解、结晶平衡,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可逆平衡
四、单元概念***的概念编排顺序及特点
从这一单元的概念***来看,化学平衡是与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反应进行的方向同一层级的概念,不同的是,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动力学问题,而化学平衡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化学热力学问题。化学平衡下面是发散出的更加细化的相关的概念,化学平衡是基于可逆反应的平衡,因此可逆反应是下层概念,可逆反应又有自己的下层概念,即它自身具有可逆性和限度。化学平衡的改变带来的就是平衡的移动,因此平衡移动是与可逆反应平行的下层概念,而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解释平衡移动的勒夏特列原理又是平衡移动的下层概念。化学平衡常数作为衡量可逆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的有效手段,也是化学平衡的下层概念。影响化学平衡的三大因素作为影响化学平衡因素这一概念下的三个平行概念。不难看出,化学反应作为本节的中心概念向外辐射,概念与概念之间层层递进也层层细化。
五、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这一节位于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承接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同时也是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理论基础,地位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教学的和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栏目分析:
先行组织者分析——P25页第一段作为本节内容的先行组织者,通过例举了几个学生之前就已经接触过的化学反应,提出我们从前没有考虑反应的限度问题。然后通过物质的溶解引入溶解平衡这一物理平衡,引导学生在可逆过程平衡的基础上,构建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于学生理解,进行知识建构;从哪可逆过程到可逆反应,从简到易,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P25资料卡片——详细讲解了固体溶质的溶解、结晶过程作为可逆过程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可逆过程以及可逆过程的平衡,同时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溶液理论。
P26资料卡片——对可逆反应进行了明确定义,并将反应限度为100%以及为0%的反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那么所有的化学反应就实现了统一。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于可逆反应的理解,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建构化学平衡。
六、学情分析(三维目标起点状态)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明确蔗糖在水中不能无限溶解,在过饱和溶液中会有结晶析出。
2、了解温度能够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催化剂与温度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5、对可逆反应有一定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1、有一定实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2、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是不强。
3、抽象思维能力不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2、知道在工业生产(高炉炼铁)中存在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提高转化率。
七、三维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溶解平衡这一可逆过程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概念,并理解可逆反应,明确可逆反应的表达方式。
2、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科学素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归纳出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3、能用平衡状态的特征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已有关于溶解的知识——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探究可逆过程、可逆反应以及化学平衡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讨论并归纳出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特征。
4、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用已归纳的平衡特征来判断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某种程度时是否达到平衡。
5、通过课下查阅资料,提高搜集信息、筛选信息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化学平衡普遍存在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工业生产中,改变化学平衡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化学平衡的核心内容——动态平衡,日常生活中的溶解平衡、环保等平衡问题与化学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八、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对可逆过程以及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
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以及概念理解。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教学难点: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判断。
重难点确定理论依据:
对于本节内容而言,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化学平衡展开,化学平衡这一节是下一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选修二“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延伸,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在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是对于可逆过程以及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以及概念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都是教师教学的重点。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可逆过程以及可逆反应的认识都比较浅显,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化学平衡又十分抽象,不利于他们的理解,因此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判断是教学难点。
九、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提问法、谈话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
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环节一
可逆过程及平衡
【提问】:大家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蔗糖能够在水中无限的溶解吗?
【讲解】我们以前就已经学习过蔗糖、食盐等固体是不能在水溶液中无限溶解的,因为他们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PPT展示】展示一杯饱和蔗糖溶液,杯内仍有没有溶解的蔗糖固体。
【提问】大家思考一下,当蔗糖溶液达到饱和的时候,溶解现象还存在吗,如果存在,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呢?
【教师引导】向饱和蔗糖溶液中加入继续加入蔗糖晶体,蔗糖晶体的总质量不会再减少,但是如果蔗糖晶体能够在别的地方析出,就能证明蔗糖在析出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溶解,因为在一定温度下,蔗糖的溶解度是一定的。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让蔗糖在别的地方析出呢?
【PPT展示】播放向蔗糖溶液中插入棉线并有蔗糖晶体在棉线析出的视频,验证先前提出的假设。
【板书】蔗糖溶液
可逆过程
在溶液达到饱和时,v溶解=v结晶
【总结】蔗糖溶解是一个可逆过程,溶液达到饱和时,并非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蔗糖晶体的溶解速度与析出速度相同。
【提问】既然溶液中一直存在着溶解和结晶的过程,那在溶液还未达到饱和前,这两种过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过饱和的情况下,这两种过程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阅读P25资料卡片。
【总结并板书】
未饱和时:v溶解>v结晶
过饱和时:v溶解
【思考并回答】
蔗糖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因此不会无限度的溶解。
【仔细观察】通过观察***片确定自己回答的正确性。
【思考并进行交流】溶解现象可能仍然存在,只不过溶解过程与结晶过程速度一样。
【实验设计】通过回顾初中知识,想到向饱和蔗糖溶液中插入棉线,观察是否有蔗糖晶体析出。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饱和蔗糖溶液中同时存在溶解与结晶两个过程,且v溶解=v结晶的结论。
【思考并回答】在没有达到饱和前,v溶解>v结晶;在过饱和的情况下v溶解
回顾溶解度概念,让学生明确蔗糖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是有一定
“限度”的。
温故知新,在溶解度、饱和溶液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蔗糖的溶解是一个可逆过程,在饱和溶液状态下溶解与结晶达到平衡。
实验设计过程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插入棉线,其他可行的方案也可以,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干预
明确蔗糖溶解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在达到平衡时正过程与逆过程的进行速度一样。在没有达到饱和前,v溶解>v结晶;在过饱和的情况下v溶解
环节二
可逆反应
【导入】我们刚刚研究了蔗糖溶解这一可逆过程,但是我们不仅接触过像蔗糖溶解这样的可逆过程,还接触过可逆反应,比如说在高炉炼铁中存在的焦炭和氧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以及我们工业上的合成氨反应。
【板书】可逆反应
高炉炼铁:
2C+O2=2CO
工业及合成氨:
2N2+3H2=2NH3
【讨论】我们现在已经举出了几个可逆反应的例子,让我们来归纳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应该用什么特殊的表示符号呢?
这个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吗?
【总结】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同时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向进行化学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要用可逆符号来表示。
【回顾】回顾从前学过的可逆反应,以及他们在工业生产的体现。
【交流讨论】可逆反应是正向和逆向均能进行的反应,但是要在同样的条件下,氧气与氢气生成水的过程与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反应条件不一样,所以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要用可逆号而不是等号来表示。
从可逆过程过渡到可逆反应,是知识进阶,也是知识迁移的一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可逆过程与可逆反应之间的关系。
通过交流讨论以及教师引导明确可逆反应的定义以及基本特征,能够判断可逆反应。
环节三
化学平衡
【类比探究】我们已经研究过,对于可逆过程,当它达到平衡时,存在v溶解=v结晶的动态平衡,那么可逆反应作为可逆过程的一种,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平衡呢?
【追问】那在达到平衡之前,这个可逆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呢?
【PPT展示】二氧化氮在容器里的反应过程,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气体颜色。预测达到平衡时的现象。
【继续PPT展示】将刚刚的实验装置进行热水浴操作,气体颜色改变,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讲解】气体颜色的改变意味着v正≠v逆了,说明平衡发生了移动,这意味化学平衡是可以改变的。
【回顾总结】在到达平衡时,这个体系有什么特点呢?
【总结归纳并板书】化学平衡
定义: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标志:各组分浓度都不再改变
实质:v正=v逆
特征:
①逆:只有可逆反应才有化学平衡
②等:v正=v逆
③动:反应并没有停止,而是达到了动态平衡。
④定: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不在改变。
⑤变:化学平衡是可以改变的。
【思考交流并回答】可逆反应同样存在这样的平衡,在达到平衡时v正=v逆,反应物不再减少,生成物也不再增加。
【回答】在到达平衡之前v正>v逆,,
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不断增加。
【观察并思考】
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装置里的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思考并回答】NO2变少了N2O2变多了,反应进行的程度加深了一些。
【归纳思考并回答】到达平衡时v正=v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化学平衡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通过类比推理、知识迁移,以及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发掘出可逆反应的平衡特征。
教师引导,通过类比和迁移,自我构建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发现化学平衡的特征
通过归纳总结以及教师讲解,在化学平衡建立的基础上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环节四
巩固提升
【习题巩固】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
)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例2】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B
)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例3】
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C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教师讲解】
【思考作答】
回顾刚刚讲到的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并通过逻辑推理,简单运算等方式来确定答案。
【聆听讲解】仔细听教师讲解,审查自己的错误以及思维漏洞。
这是三道均是判断可逆是否达到平衡的题目,但是切入点却不一样,即从不同的方面来判断各组分是否还在变化,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平衡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逻辑推理能力。
环节五
情感升华
【PPT展示】合成氨工业在人类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合成氨工业,就不会有今天迅猛发展的农业,也就不能养活地球上的七十多亿人口,尽管合成氨工业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收益,但事实上反应:
2N2+3H2=2NH3
它的转化率并不高,而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仍然是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如何让反应朝我们希望的方向进行?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并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下一节课会讲解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倾听、思考】感受化学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贡献,并结合合成氨工业中的可逆反应,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同时积极思考老师留下的问题并进行资料的查找。
通过讲述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以及贡献,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增强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十一: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三、化学平衡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标志:各组分浓度都不再改变
实质:v正=v逆
化学平衡特征:
逆、等、动、定、变
主板书
一、可逆过程
在溶液达到饱和时,v溶解=v结晶
未饱和时:v溶解>v结晶
过饱和时:v溶解
二、可逆反应
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同时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向进行化学的化学反应。
表示:可逆符号
到达平衡:v正=v逆
未达平衡:v正>v逆
副板书
练习题目的一些讲解
十二:教学设计反思
困难:
1.
不能准确判断一课时教学具体能够进行到什么地方,因为没有进行过具体授课,因此无法确定每一部分的教学过程具体需要多长时间。
2.
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只有习题和口头提问。
3.
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准确判断哪一种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解决策略:
1.
上网查找一些精品课程,同时学习老师发的一些案例,将一课时教学内容确定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之前。
2.
应该设计导学案对学生进行评价。
化学平衡习题篇5
【关键词】三行式;差量法;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计算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此类试题,常把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综合在一起,具有知识联系广、灵活度大、隐含条件多、概念性强、思维层次高的特点。为让同学们比较全面、快速掌握这部分知识习题的特殊解法或技巧,特对此类习题的典型解法进行归纳、总结与提升,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平衡“三行式”法
“三行式”法是根据可逆反应方程式,列出反应物、产物各物质的初始量、变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单位要一致),然后依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式求解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是解决化学平衡计算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差量法
依据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初态终态体积、物质的量或压强的变化进行计算。差量法在解此类题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三、等效平衡法
“等效平衡法”也是解决平衡计算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等效平衡即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对于同一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达到平衡时,同一物质的含量相同。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恒温恒容的等效平衡
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若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时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2)恒温恒压的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习题篇6
新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师生的化学素养。但受高考功利化的影响,教师让学生做的练习太多,有些题目经不起实验推敲。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调研中发现化学校本作业中就存在选题真实性的问题,学生常做这种习题,既不利于减负增效,又不利于形成尊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现就某校校本作业中的一题和同行们交流。
对于可逆反应:FeCl3+3KSCNFe(SCN)3(血红色)+3KCl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的KCl固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
B.平衡不发生移动,溶液颜色不变
C.平衡不发生移动,溶液颜色变浅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深
此题为完成了《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教学后,在复习课中老师给出的校本作业,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为B。
2 测试与统计
笔者将此题给5所学校300名学生进行课后测试,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1。
3 访谈与记录
针对答题结果,笔者对各种选项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学生填写答案的想法、思路、理由等。汇总如下。
选A项答案的学生,他们的想法与理由是:KCl是可逆反应的生成物,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加入KCl,即增加了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结果Fe(SCN)3的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选B项答案的学生,他们的想法与理由是: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KCl不是该平衡体系中的物质,当加入KCl固体时,平衡不移动,所以溶液的颜色几乎不变。
选C项答案的学生,他们的想法与理由是:虽然KCl不是该平衡体系中的物质,当加入KCl固体时,平衡不移动,但加入了KCl固体后,溶液的体积增大,Fe(SCN)3浓度下降,故溶液颜色会变浅一点。
选D项答案的学生,他们吱吱唔唔,说不出所以然。这几位学生没弄明白平衡移动原理,瞎猜的答案。
4 思考与建议
该题从理论上说,加入少量的KCl固体,正如选B项的学生所说,KCl不是平衡体系中的物质,所以平衡不会发生移动。又因为少量的KCl固体的加入对溶液体积影响很小,所以Fe(SCN)3的浓度几乎不变,故溶液颜色不变。测试结果54.3%的学生选了B项。这也许是编题人的想法,以上分析可谓思路清晰,非常完美。实验事实果真如此吗?为此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1:向盛有5 mL 0.005 mol•L-1FeCl3溶液试管中加入5 mL 0.01 mol•L-1 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将上述血红色溶液均分到5支试管并编号,5号试管留作对比用,其余分别加入0.2 g,0.4 g,0.6 g,0.8 g的KCl固体,再充分振荡试管后静置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见表2。
探究结论:上述实验表明,当加入少量KCl固体或少量NaCl固体后,溶液的血红色并不改变,而是血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变为棕黄色。
原因分析:在电解质的溶液中,阳离子周围有较多的阴离子,阴离子周围有较多的阳离子,每个离子都被异性离子包围,形成了“离子氛”。离子氛的存在使得实际浓度下降。离子的实际浓度(有效浓度)不仅受它本身的浓度和电荷的影响,也受溶液中其他离子的浓度和电荷的影响。其他离子浓度和电荷越大,实际浓度就越小。因此,在FeCl3+3KSCNFe(SCN)3(血红色)+3KCl的平衡体系中,当加入少量KCl或NaCl或Na2SO4固体后,平衡体系中3种微粒的实际浓度(有效浓度)都会变小,造成平衡被破坏。由实验事实可知,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血红色变浅。
编制建议:(1)精心选题、尊重事实。由以上探究分析可知,该选题没有以实验为基础,有失真实性,是编者凭空想象的题目,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目前许多校本作业,甚至教辅资料及模拟考试题中,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少见。笔者真诚地希望不要再出现这样的习题了!教师所选练习题要符合实验事实,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真实的化学,形成科学思想。
(2)精细做题、尊重学生。习题有问题,必浪费学生时间。给学生的练习题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及考试说明,更要符合化学实验事实。为防止出现人为编造,经不起实验论证的“问题习题”的出现,应从“题海”中挑选出符合教学内容的习题,经精细做题,同行集体研讨、推敲,其间有争议的问题要进行实验研究。原创练习题也要同样研讨处理。最后编制成难度、数量适中的校本作业。
参考文献
化学平衡习题篇7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解题技巧 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同时又是一个高考的热点。等效平衡是这个知识点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多数学生在学习和复习化学平衡时感到头疼的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就等效平衡的相应知识及解题技能进行了概括归纳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1.定义
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一定时,该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是从中间状态(既有反应物又有生成物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保持不变,加入的物质的量相当,均可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概念理解
(1)外界条件相同:通常是: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2)“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是指在达到平衡状态时,任何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等,并且反应的速率等也相同,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同。而“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同,反应的速率、压强等可以不同。
(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就能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3.分类
(1)量等同平衡,即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途径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分别相等。量等同则量分数一定等同,量等同平衡是量分数等同平衡的特例。
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即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时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另一平衡相同则可互成等效平衡,达到量等同平衡。
(2)量分数等同平衡,即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途径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对气体)或物质的量分数分别相等。
恒温恒容时,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即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恒温恒压时,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或不相等,即气体分子数相等或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可实现量分数等同平衡。
二、等效平衡的解题技巧
以可逆反应为依据,基于元素原子守恒,用极限转化思想,将不同的起始加入情况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可逆反应式的同一边(左边或右边)物质的相应的量,再与原平衡(比较标准)对照,符合条件的情况即可互为等效平衡。
例:在恒温容器中加1 mol N和3 mol H,达到平衡时NH的体积分数为m%。若N、H、NH的起始加入量分别为x mol、y mol、z mol,达到平衡时NH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
(1)该容器恒容,则x、y、z应满足的关系是?摇?摇?摇。
(2)该容器恒压,则x、y、z应满足的关系是?摇?摇?摇,
设前者达到平衡时生成NH a mol,则后者达到平衡时生成NH?摇 ?摇?摇mol。(用a、x、z表示)
解析:首先找出比较标准,为
?摇?摇?摇?摇N + 3 H ?葑 2NH
起始量1mol?摇3mol?摇?摇 0
达到平衡时NH的体积分数为m%,再结合条件分析各种问题。
(1)?摇?摇?摇 N + 3 H ?葑 2NH
起始量 x mol?摇y mol?摇z mol
逆推(x+)mol?摇?摇(y+)mol?摇?摇0
由题意,该条件下,两过程可达到量等同平衡,两起始量达到平衡时,NH的量相同,而化学平衡的建立只与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有关,与途径无关,故逆推到起点时(即将z mol NH完全分解,如上所示),N和H的量应与比较标准相同,只有这样达到平衡时NH的体积分数才为m%。所以(x+)=1,且(y+)=3。
(2)由题意,该条件下,两过程可达到量分数等同平衡,两起始量达到平衡时,NH的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相同,只需在逆推后,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即可,故x、y、z应满足的关系为:
1 mol∶3mol=(x+)mol∶(y+)mol,即:=
因为逆推后,后者N为前者的(x+)倍,故平衡时生成的NH也为前者的(x+)倍即(x+)amol。
答案:(1)(x+)=1且(y+)=3 (2)=;(x+)a[或(+)amol]
在解答有关等效平衡的问题时,不仅要看准题目的外界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而且要看准反应的本身是体积可变还是体积不变(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是否相等),不符合条件的不能盲目应用等效平衡规律。
参考文献:
化学平衡习题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考复习 备考效益
高中化学科目是高考理综必考内容之一。当前,高中化学复习效率比较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没有讲究备考复习策略。其实,高考化学试题大部分是考查考生对高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评估考生的学习发展潜力。为此,广大考生不要一味地沉浸在题海之中啃“硬骨头”,这样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收不到良好的备考效果。那么,如何抓好高考化学备考复习呢?笔者认为,广大师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好高考化学这场硬仗。
一、注重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在新高考方案中占比42%左右 。为此,高考化学不能忽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复习。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才可以扫清高考化学备考复习的障碍,攻克高考化学难度系数比较高的“拦路虎”。在实际中,有些考生往往化学基本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导致高考化学成绩比较糟糕。考生应该要讲究基本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基本知识的复习实效,狠下功夫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弄懂、吃透。然而,一些考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是一遇到化学实际问题则难以入手。也有些考生总觉得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太抽象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摸透其中的“奥秘”。那么,该如何去记忆与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呢?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其中的关键字或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学习与理解其中的本质及内涵。[1]
比如,对“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高中化学教材是这样描述的:“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大多数考生是通过背诵来强化记忆,然而这样一来只记住了文字的表层意思却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深层内涵。假如考生对上述中的“改变”、“一个条件”、“减弱”等关键词进行深入研究,则会发现抽象理论原来如此生动有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第一,对影响平衡的外界条件而言,“改变”一词是指增大还是减小(升高或降低)?第二,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是否一定会移动?为什么?第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两个条件或多个条件,能判断出平衡移动的方向吗?第四,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状态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如大气平衡、水平衡、生态平衡、贸易平衡、人口发展平衡等。一条原本清澈的河流日益受到污染,虽然河流有一定的自净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污染,但河流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的清澈了,这难道不是一个可以说明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影响,而非“消除”影响的实际例子吗?通过这番研究,相信考生对勒沙特列原理就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可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解答这个知识点的题目的应用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二、 实施作业改革,提高备考效率
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以来,高考化学科目的考试比重有所下降,教师布置作业的量也越来越少,考生完成化学作业的时间也逐渐减少。在新的形势下,对高中化学作业实施改革与优化,是符合新高考方案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改正一道错题的意义高于做一道新题。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错题这个“工具”,引导考生认真做好错题题析。每次模拟等大小考,笔者就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布置作业,即让学生做好易错题的题析。为了节约学生抄题的时间,笔者要求学生直接在考试试卷上做出题析,并要求学生保存与整理好题析,平时多花点时间去复习与巩固。为了检查学生的错题题析的完成情况,笔者会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查阅或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笔者发现,学生在做题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纠错与改错的感悟与体验,经常会受到许多启发。[2]
三、注重实验复习,提高实验文字表达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是理综考试化学科目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教师不重视化学实验的复习,也比较怕麻烦,没有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复习实验知识,致使许多学生对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掌握不牢,做理综考试时遇到实验题便无法下手,许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见到化学实验题就直接跳过,直奔其他大题而去。实验教学中“讲实验”还是“做实验”,相应的学生对实验题应该有很不一样的分析能力。在高三复习中,笔者则常常告诫学生不要怕实验题,只要花点时间去钻研,每个学生均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分数。一些学生对高考化学实验解题中常见的化学用语经常使用不当,错别字严重:如“搞、伴、抹、融、容”,特别是搅拌的 “拌”字考生写错的最多。为此,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就加强学生对实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规范实验表达用语,经常要求学生写出及掌握仪器名称与实验操作步骤,并通过投影,让所有学生进行点评。同时要求学生针对每一个教材上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学会从仪器,试剂,操作,现象,结论”等方面完整描述、规范表达,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文字表达能力。[3]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复习应该讲究复习策略,厘清备考思路,有的放矢,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搞好复习。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准确把握高考化学考试新动向,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带领广大学生走向丰收的季节。
参考文献:
[1]李月英.化学高考复习策略与建议[J]. 高中数理化,2013(11).
化学平衡习题篇9
一、计量概念概述
中学化学阶段,涉及的计量概念众多,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均有,如表1所示。
二、计量概念教学策略与运用
1.强化概念在学科体系中的功用
在“物质的量”内容的学习中,教材仅以“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等概括性的信息。学生通过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会知道物质的量的定义以及运用几个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如***1)。这也基本达到了课标的教学要求。但是,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学习对学生发展会有怎样的帮助?这是概念的功用问题。尽管大家都知道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但要做到不断深化并说明其重要性,还值得教师不断提醒自己在教学中时时渗透,尤其在高一,学生刚刚由初三定性学习化学到定量学习的转变的重要阶段。例如在物质的量相关的教学中,随着教学的逐步递进,应该告诉学生物质的量不仅是将宏观可称量的物质的质量与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比如称量了56.0 g的铁,实际上相当于称量了约6.02×1023个铁原子;还可以将宏观可以量取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比如喝下18.0 mL水,就相当于喝下了6.02×1023个水分子;标准状况下,收集到22.4 L的氧气,就相当于捕捉到了6.02×1023个氧分子……类似观念的渗透,就将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变得具体,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一目了然,学生感受更加深刻。
在“化学平衡常数”教材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收获:从定量角度描述化学平衡状态,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定量表征和比较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常数跟温度有关,并能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越好,学生在课堂的的收获会更多且具体
。但实际上,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平衡常数远非一节课的内容学习就能渗透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应该让学生明白通过学习化学平衡常数,可以把定性描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从定量角度进行解释,从而为调控化学平衡形成思路。这点特别是在后续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等的学习、理解与应用中,可以充分体现化学平衡常数(几类平衡常数)的价值与功能。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认识由孤立发展为系统。同时,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践,多举一些与平衡常数知识相关的应用,如工业合成氨、沉淀转化法在工业酸性废水中的应用等,学生对平衡常数的认识会更加立体、丰富。
2.重视概念的建构过程
(1)关注学生前概念
以物质的量为例,以学生前概念(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为基础的建构值得借鉴。例如,C+O2CO2,学生理解此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没问题的。
C+O2
CO2
微观: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宏观:12 g碳32 g氧气,44g二氧化碳
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存在着联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教师提供一组数据,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C)=1.993×10-23g,一个氧分子的质量
m(O2)=5.316×10-23g。通过计算12 g碳、32 g氧气中含有的微粒数发现,二者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该数值大约为6.02×1023。是不是其他物质也含有相同的微粒数呢?接着给出一组不同微粒数的质量,来计算其所含有的微粒数目,如表2所示。
(1)按要求填表
培养学生基本计算能力
(2)第1、2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反应物的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第3、4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生成物的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4)你能从上面4组数据得到什么结论?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
学生不难发现,各组数据平衡浓度按照关系式计算所得结果几乎一致。4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对一个确定的化学方程式平衡浓度间各物质间存在某种定量关系的的规律;不同起始浓度,不同起始物质不影响平衡浓度间的这种定量关系的规律。到此,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基本建立。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他表格进行补充并挖掘其数据的
化学习题的解答,常常采用教师或学生讲解评析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那些与实验有关的习题,如果习题涉及的实验器材、药品易于准备,操作比较简单方便,在进行习题解析时不妨借助实验来加以强化说明,这样往往能达到解题思路更清晰,认识化学原理更充分,理解概念更透彻,课堂教学更有趣,学生更容易掌握的良好效果。
一、运用实验解析有关化学实验类习题
1.人教版上册第42页第4题(1)题“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的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在习题讲解时,对于答案有部分同学难理解,特别是说不清楚原因,于是笔者准备好药品和仪器,请一位学生分别按题中要求进行操作,让其他学生观察,结果现象十分明显,并且看到现象后又追问“为什么”,结合实验很快就理解并解决问题。
2.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操作中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笔者按照错误的步骤演示给学生,当水回流到导管又即将到达试管口时,再迅速地补上点燃的酒精灯,明显地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被“赶”了出来。这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的描述就容易理解了,从而避免了学生纯机械记忆此知识。
功能,得到更为全面认识的化学平衡常数。
3.变式练习,提高认知水平
一般来说,关于计量概念的考查通常是围绕某个关系式(或等式)展开,知道了两个相关量,就可以求未知量。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时的难点通常表现在关系式(或等式)找不到或相关量找不到。有些相关量涉及这些核心概念的理解,如例1。
例11 g N2中含有n个N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以表示为()。
A.14n/molB.28n/mol
C.n/14molD.n/28mol
学生必须想到宏观(1 g)与微观(n个)的联系要以物质的量作为桥梁,并以此建立关系式(见***1),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有些题目中相关量线索明显,但相关量被隐藏,如例2。
例2工业生产中有时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来测定沉淀后溶液中Cr3+的含量,其原理是Mn++nNaRnNa++MRn,其中NaR为阳离子交换树脂,Mn+为要测定的离子。某次测定过程中,将pH=5的废水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测得溶液中Na+比交换前增加了4.6×10-2 g・L-1,则该条件下Cr(OH)3的Ksp的值为。
学生很快就能知道要求Cr(OH)3的Ksp当然要知道c(Cr3+)和c(OH-)。问题在于,这两个相关量不好找。c(OH-)的相关量是c(H+),通过pH、Kw可以求解;而c(Cr3+)通过分析则只能通过题目条件中的方程式来求解。当然,学生还得知道n=3,g・L-1还得转化为mol・L-1,才可以准确求解。
要说明的是,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实行题海战或是为了寻求难度而出难题。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进行巩固与突破,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平衡习题篇10
知识目标
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其中电离平衡常数在最新的教学大纲中已不再要求。
教材从初中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以及高一电离等知识入手,重点说明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有离子,又有分子。同时,教材中配合***画,进一步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转入到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讨论。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知识的核心和后面几节教学的基础,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关于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教材并没有具体介绍,而是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应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分析,这样安排是因学生已具备讨论该问题的基础,而且通过讨论,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建议
关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建议以复习相关内容为主,进而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1.课前复习
组织学生复习高一有关强、弱电解质以及化学键的知识。
着重复习:(l)强、弱电解质概念,以及哪类物质是电解质,哪类物质是强电解质,哪类物质是弱电解质;(2)离子键、极性键。
2.课堂教学
建议采用回忆、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组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电解质的概念并结合实例依据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然后再组织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各强、弱电解质中的主要化学键,从而得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学:
这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建议教学中运用化学平衡知识及学习方法来学习本内容,并注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重点介绍下面问题。
l.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从弱电解质溶液中既存在弱电解质分子、又存在其电离出的离子这一事实出发,对弱电解质(如醋酸)溶于水时各微粒变化情况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结合课本中***3-3(可制成挂***),讨论电离平衡的建立。强调指出当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有条件的学校可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2.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
重点分析醋酸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特征相类比,归纳出电离平衡的特征:
(l)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动”。
(2)在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定”。
(3)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变”。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