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哲理故事10篇

爱情哲理故事篇1

一、情节的结构:横截面式

情节发展最常见的模式是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生活的断切面”的结构,即不再追求一环扣一环的叙述模式,而是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形成“横截面式”。开端显得非常不重要,往往是从事件的当中讲起,发展退化为后来某种不着痕迹的交代,更不在乎严格意义上的结尾。

小说《纪念我的朋友金枝》,开头写到“金枝说她爱袁哲。她一直这么说,不断地说。”开头直接切入爱情主题,表明金枝爱袁哲,爱的大胆炽热。每次聚会时她对袁哲采取“眼神攻略”,作者截取生活中这一个侧面,展开小说叙述。金枝是怎么爱上袁哲的?这个本应该是爱情故事的开端,作者选择在小说的中间插叙。小说的中间插叙了他们的中学时代,这份回忆却是由袁哲向女友聂盈盈讲述,借所爱之人的口讲出,这也是一个巧妙的设计。袁哲在讲述这些回忆时,丝毫没有表现出对中学时代的留恋,以开玩笑的口吻向聂盈盈介绍金枝。由此我们看出,原来金枝单恋已久,这份爱情从中学时代就已经种在心里。不由得有些同情金枝,原来这份爱情在所爱的人眼里,什么都不是,他丝毫不在意的对别人讲起。小说中金枝对袁哲爱情的发展,作者不着痕迹的交代着。每次的同学聚会,金枝对袁哲的眼神注视和言语,表明金枝还是停留在单恋。故事在金枝整容回来后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小说的高潮部分。金枝变漂亮之后,男士们紧追不舍,袁哲也和她经常联系。在我们以为她的爱情有结果的时候,故事急速转折,金枝吃药死了。这份爱情的结局是什么呢?作者也没有明确表示,小说并没有完整的结尾。“金枝说,她爱你!”“她爱死你了。”这是小说的结尾,与开头“金枝说她爱袁哲”相呼应。金枝死后,袁哲和聂盈盈之间怎么样了呢?袁哲到底爱不爱金枝呢?这些都没有明确的交代,小说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去思考。

由此可见,作者并没有从传统的爱情故事发展上来叙述,而是采取这种“横截面”式,从中间展开,然后娓娓道来,再加入巨大的转折之后,急速停止。这样的情节结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二、情节的功能:把人物打出常规

古典小说情节的最大特点,就是命运的大起大落,从极端贫困卑微到极端富贵显赫,或者反之,这就是超常规状态。古典小说中才子佳人的爱情,主人公的命运都是这样跌宕起伏。这样的情节,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规,把人物打出正常的生活轨道,让他到另一种生活环境中去,把人物隐藏在深层的心理甚至是潜意识揭示出来。

1.把人物打出常规的功能之一:深层心理的暴露

在小说《纪念我的朋友金枝》中,作者在塑造金枝这个人物时,就是将她打出常规。

首先,金枝对袁哲的爱情就是超出常规。金枝的爱大胆热烈,经常对袁哲进行言语上的,甚至在袁哲的婚礼上大胆表白。袁哲一个手势她就停止,“你是男神你说了算,男神说的话都是神话。”聂盈盈打了袁哲一巴掌之后,她迅速回了聂盈盈一巴掌,“告诉过你了,对我男神要三从四德、鞠躬尽瘁。”在被聂盈盈毁容之后,去韩国减肥整容,也是因为袁哲。“她为自己的脂肪和体量感到羞耻。她看起来像只章鱼吧?摸起来像一团***酪吧?他在身上时,像骑在牛背上?”这是她下定减肥整容的决心。这些种种都超出了常规,很少有女生可以这样,爱的肆无忌惮,爱的轰轰烈烈。这样超出常规的情节设计,不仅可以体现金枝的性格特点,也暴露周围人物的心理特点。这样超出常规的爱情勇气,可以看出金枝爱的热烈,袁哲的冷漠,聂盈盈的刁蛮,周围人的围观看热闹心理。

其次,金枝整容归来,变得十分漂亮,追求者们源源不断。这样的情节设计也是打出常规,将金枝放到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去,以此来暴露人物心理。袁哲对金枝态度的变化,就是超出常规之后,人物深层心理的暴露。之前的袁哲对待金枝都是冷漠的,面对金枝大胆热烈的追求,他一方面享受着这样追求,一方面又置之不理。金枝减肥整容归来之后,他们“神神道道”在一起了。由此暴露了他的心理变化,由冷漠变为接受,甚至开始主动出击,每晚回家之前要去金枝那里坐坐。同时也暴露了他的自私冷漠,对待这两个女人,他表现出的都是受害者的姿态,其实他是享受这份追求和虚荣。

2.把人物打出常规的功能之二:人物情感错位

“美满的互相倾慕的爱情并不形成故事”。只有主人们的情感心理拉开距离,产生错位,小说才具有戏剧性和故事性。

小说《纪念我的朋友金枝》,金枝和袁哲都是处于这样的情感错位之中。金枝对袁哲的爱,大胆热烈,肆无忌惮;袁哲对待金枝从中学时代的追求都是冷漠的。他们始终处于情感错位之中。他们的爱情之间也有重合,是金枝从韩国整容回来之后。之后又陷入错位之中,但此时变成了袁哲追求金枝,金枝开始后退,希望一觉醒来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节安排,使整个情节跌宕起伏,戏剧冲突更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爱情哲理故事篇2

关键词: 《小王子》 哲理 爱情 友情

一、引言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一名飞行员因飞机故障被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小王子向他讲述了自己去六个星旅行的故事。用圣埃克絮佩里自己的话说,是写给“还是孩子时”那个大人看的文学作品。整部小说充满诗意的忧郁、淡淡的哀愁,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引人深思的哲理和令人感动的韵味。

二、《小王子》的哲理

《小王子》写于1942年,成为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圣・埃克苏佩里是一名飞行员,他经常将自己的飞行经历写入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担任空***侦查员的任务,经常坠机受伤。不幸在1944年的一次侦查任务中坠机失踪。《小王子》便是他在逝世前几个月所写的童话哲理故事。圣・埃克苏佩里写《小王子》时在美国流亡,婚姻也亮起了红灯,《小王子》实际上是作者试***解答内心困惑的产物,反省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大,反而走进了生活的迷途,他甚至曾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不确定告别童年后我是否真的活过。”[1]作者对进入成人世界必须付出的代价感到失望。于是,他去驾驶飞机,用一种自由的飞翔追逐童年时光,直到最后毫无遗留地永远消失。虽然科学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同时是人们的想象力枯竭,人们开始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信仰,作者用小王子告诫人们远离异化,回归本真。

(一)《小王子》中的友情

当小王子提出想要和小狐狸一起玩耍时,小狐狸拒绝了,他说“还没人驯养过我呢”,当小王子再次追问驯养是什么意思的时候,狐狸说是建立感情联系。如果你驯养了我,那么你对我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友情使彼此陌生的两个人相互靠近,彼此信任。友情使世界多了一份暖意,使生命更加有意义。正因为你驯养了我,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我会辨认出你的脚步声,他们像音乐一样好听。当我看到金色的麦子,我便会想起你,因为你的头发是金色的。朋友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有希望。幸福是什么呢?是约好的四点钟见面,我在三点钟就会感到幸福,时间越来越近,我就越来越幸福。一旦两个人建立了联系,出现了友情,就会让彼此更幸福,不再是世界上成千上万中的一个,而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人们总是到商店里去购买现成的东西,但是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们就没有朋友,友情需要经营就像爱情一样。

(二)《小王子》中的爱情

小王子与玫瑰花是一个甜蜜又凄凉的爱情故事。虽然玫瑰花有点虚荣,在她精心打扮了那么久后却打着哈欠对小王子说:“我刚睡醒……真对不起……头发还是乱蓬蓬的。”虽然有点自负,“您真美!可不是嘛”,虽然有点多疑又有点娇气,但是小王子依然爱着她。小王子尽管真心真意地喜欢这朵花儿,可还是很快就对她起了疑心,他对那些无关紧要的话太当真了,结果自己很苦恼。现实生活中恋爱的男女也是这样。过于爱对方时就会变得小心翼翼,总会胡思乱想对方话中的含义。真正美好的爱情不应该互相猜忌,要互相信任理解。玫瑰花也是真心爱着小王子,在小王子在的时候像个娇弱的小姑娘,但当小王子要走时,她告诉他她不怕野兽也不怕风,不愿让他看到她流泪。但无论小王子走到哪里,他心里一直牵挂着那朵玫瑰。当他在地球上看到五千朵玫瑰后,发现自己爱的那支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狐狸告诉他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建立了”属于”的关系后,她便是你的唯一。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见。如果小王子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他就会明白玫瑰的心意。玫瑰代表着外表不易亲近实则内心柔软的姑娘,而小王子则是年少无知的少年,注定会造成悲伤的结局。

三、结语

作者在写到献给莱翁・维尔特时说他把这本书献给还是小男孩的莱翁・维尔特,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2]。《小王子》是一部成人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作者以小孩子的口吻写出的哲理童话使得人们更有兴趣阅读与思考。希望每个人都找到千万人中的唯一且能用心看到事物的本质。

参考文献:

爱情哲理故事篇3

【关键词】哲学课堂 激发兴趣 趣味性 思辨性 历史性

哲学在古代称为“玄学”,被人为的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有人说:哲学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美丽但又遥不可及。对于初接触哲学的高中生来说,刚开始对哲学充满了好奇,可是由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面对哲学抽象的概念、深邃的原理、理性化的观点,很多学生学习中慢慢地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哲学课产生了恐惧心理而望而却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教学中我不断学习别人经验,总结课堂教学,反思自身不足。经过多年的探索,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特点,结合个人教学风格,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俗语、诗句、名言名句、日常生活的现象、时***热点、生活热点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打造了趣味性、生活性、思辨性、历史性的“四性”哲学课堂。“四性”课堂化抽象为具体,课堂洋溢思辨的氛围,闪耀智慧的光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和哲学“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效果,让很多学生受益匪浅。

一、讲叙故事,引趣激思,打造趣味性哲学课堂

趣味故事孕育哲理,通俗易懂,回味无穷。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听故事的高中生占85%以上。教师可以将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结合《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精选一些趣味故事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来创造教学佳境。

例如,在教学“矛盾的对立统一”时,可采取故事式设疑:传说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找老子请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了响动,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赶快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过了很长时间,老子才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到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去了。孔子带领众弟子退了出来。在故事中,老子教了孔子及弟子们什么道理?刚开始学生会认为什么也没有教,让学生再思考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老子的意思是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东西,看问题要用矛盾的观点。

又比如在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个难点知识时,可以用古代的“白马非马”的故事导课,讲完之后,不忙着分析,可以再讲个幽默笑话:“黑马向白马求婚,说:如果咱俩结婚,一定能生出一个黑白相间的什么活也不用干的斑马。”学生一听肯定哄堂大笑,紧接着提问:“白马是马么?”“黑马和白马结婚后能生出一匹斑马来吗?”继续启发“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由此得出,马是白马、黑马的共性,白马、黑马是马的个性。一个很难的知识点就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解开了,而且学生的印象会很深。

总之,以寓言、笑话、典型故事、历史故事、哲理趣文等的讲述和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道理。这类材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逐步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材料的分析中来,使学生慢慢地改变学哲学难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二、结合热点,联系实际,打造生活性哲学课堂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学生需要生活化的哲学课,需要让学生用感官感触社会生活,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习得《生活与哲学》课的观点、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的实境中感悟。

例如在教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时,可以这样导入。电视剧《武林外传》热播以来,男女老少都爱看,影响面很广。播放视频《武林外传》第29回“吕圣人智斗姬无命”中那段吕秀才说死姬无命共3分钟的视频。学生看完了很兴奋,教师借机分析:为什么一个书生能把一个武林高手说死,用的是哲学思维,靠的是知识力量。视频中的经典名句“谁杀死了我”,“我杀死了我”,用到的哲学思维是人的个体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学生一听,太有意思了,从而很想了解哲学这门学科。哲学到底是什么?把学生引进来,让他们在兴趣中自己找答案。

哲学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现实的时事素材作为背景,设置一定的情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时,播放10分钟视频呈现我国的探月进程,让学生自己结合理论来分析讨论,从而真正领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循序诱思、展开辩论,打造思辨性哲学课堂

哲学问题也需要在思辨、争鸣、对话和交流中加深理解。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个接生婆,他努力追随母亲的足迹,做一个精神助产士,帮助别人生产出他们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通过盘问的方式向别人提出问题,诱导别人思考、回答,使被问者不断否定错误,从而不断接近真理,这个方法被称作“苏格拉底接生术”。如果我们能在哲学教学中学习苏格拉底的接生术,善于循序诱思,必将会为哲学课堂增色。

爱情哲理故事篇4

一个下午,我和悠夏去我们的秘密基地专心做了一件事情。秘密基地是***OSS的办公室,干净整洁,有绿植,也没有电脑的辐射和他人的干扰,他又不常来,所以嘛……不要偷偷向他告密哦!至于“一件事情”是什么,当然很重要了,那就是―给读者回信。

陕西渭南的少华说: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是让我们看一本杂志,然后要写关于自己看的杂志的想法。我写的是《哲思》。交上去后老师给我写的评语是:“开始注意这本书,写得很好!”后来老师向我借走了《哲思》拿去浏览。再后来我发现语文老师也买了一本《哲思》,听到她给我们读《哲思》里的文章时,我心里很高兴。

>>你分两次写给我们的信,隔着很长的时空,但你爱《哲思》的心,我们却看得清楚―你为她专门买了信纸,你为她写的工整的字,你为她与同学的争风吃醋,你为她一次又一次的耐心等待……改用一下你信纸上印着的那句话:这条路上即使没有光,我也能找到方向,因为有你在。

河南新乡的盼盼说:“从心开始”让我从一开始喜欢到现在,于是到了这高考前夕,我还是想提笔给你写封信,告诉你我的喜欢。就像你在《人生再美,怎如初见》中说:“无论时光怎样流转,都要记得像初恋一样爱他。”我要说:“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我都会记得《哲思》,记得“从心开始”,记得姐姐你,记得你干净、美好的文字。

>>齐心写给你的回信收到了没有呢?她让我转告你,《哲思》是集体的结晶,她只不过是恰好有一个可以倾诉的空间而已,其他也一样优秀的,请多支持。

湖北随州的金双说:我只是一个卑微的读者,一个对《哲思》有感情的学生,我阅读《哲思》已有一年之久,它的内容很真实,很有启示意义,也许这就是我深爱它的原因吧。记得刚上高中时,由于没有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总觉得这个世界正在抛弃我,郁闷极了。是无意间在书店翻读的《哲思》改变了我!真心感谢你们。但有些话我不能不说,《哲思》上的文章可以说篇篇经典,但有些杂乱无章,短故事到处都是,有的和长故事杂糅在一页上,当读者看完长故事后,感动得不行,谁还会有心情再读角落的一段话?如果可以将这些短故事集中在一起,效果一定不错。

>>文章后的小补白其实正是《哲思》的特色所在,一是长短结合,版式会略显活泼;二是作为读者情绪的调节;三是增添杂志的信息量。不要小看百字的小补白哦,每期要补多少条要补什么样的内容要补多少字,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过你说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新近推出的《哲思2.0》就是你说的这种“短故事集中在一起”的,希望读者都会觉得“效果一定不错”吧!另:在眼里,任何一个读者都是珍贵且值得尊重的,下次不要再用“卑微”二字了。

陕西兴平的文平说:我是《哲思》的忠实读者,之所以能够在报刊林立的今天仍然选择贵刊,是因为这本杂志的内容很丰富,栏目很有特色,刊物也很有品位,从文章选编到杂志的总体设计编排,一直深受我的喜爱。每当最新一期杂志到手后,我都会和家人争相阅读,有时被朋友和同事借后丢失很令人失望,而在邮局订阅的杂志每年也会丢失许多期。于是我在订阅一份的同时又在当地书店预订一份,这样就保证我每期都能读到。我建议你们加大《哲思》的发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读者都来阅读。

爱情哲理故事篇5

[关键词]《返老还童》;人生哲学;《本杰明・巴顿奇事》;大卫・芬奇;时间意识

《返老还童》,又称《本杰明・巴顿奇事》,由大卫・芬奇导演执导,布拉德・皮特领衔主演,2009年初在全球上映。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一次奇怪的偶然事件导致时钟倒转,影片也全程处在时间与生命的异形张力之中,从主角本杰明・巴顿的个人经历,我们似乎看到了在顺时针前进的人生中看不到的人生哲学,关乎时间、生命、爱情和理想等。本文在全方位解读电影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结合电影表达手法及故事元素,分析电影背后所内蕴的人生哲学。

一、 电影《返老还童》的叙事策略

电影《返老还童》有着很多的现实因素,小说起源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之时,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了那年是11月11日,而结束于2005年8月的最后一周,那时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故事发生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影片开始时,年迈的黛西和她的女儿卡洛琳读着本杰明・巴顿留下的日记,以倒叙的方式进行,由此展开全片的故事和巴顿的神奇故事。

从叙事结构上讲,这样的电影像很多的美国剧情和人物类型片的制作方法,开始的倒叙,由一个主要人物但非一号人物引出影片主人公及其主要故事,《返老还童》中由黛西来承担这个叙事主角是最为合适的,而黛西在影片中也不止一次在病床上翻着巴顿的日记,给女儿讲故事。这种基本的倒叙之中除了展示故事的基本情况外还有现实的一条线索,不过相比起来,现实故事的线索简单了许多,《返老还童》的现实线索就是黛西在临终前对于巴顿的爱的追溯和她生命的终结,《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现实因素就是作家***自己的心理疾病和运用写作来回忆盖茨比的故事。这种美国好莱坞式的类型片还影响到了其他许多国家电影人物剧情类影片的叙事策略,如印度宝莱坞的杰出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片就是通过主角的朋友在寻找他的路程中对于他的回忆,我国近年来一些影片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这种历史与现实、明暗两条叙事线索的交替极大丰富了影片的表达空间,更加吸引观众去探寻故事本身的各种悬念,充满了电影所带来的神秘感和魅力感。

二、《返老还童》故事本身的哲学寓意

电影《返老还童》若去掉电影形式,其故事本身就充满了哲学寓意,尤其是本文所主要研究的“人生哲学”。我们在人生哲学中,总会问这样三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干什么的。而在《返老还童》中,电影都为我们做出了一个答案,尽管我们并不会完全同意。

(一) 童年与人生的懵懂和纯真

《返老还童》故事本身具有人生哲学寓意的原因在于它完整展现了一个人的一生,包括他出生到死的全过程,我们看到了本杰明・巴顿的家庭、事业、爱情等。从巴顿的出生开始说起,他生下来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母亲则在产房中难产去世,这种长相的巴顿和他的出生过程都被父亲嫌弃,直接把他遗弃在养老院中,好心的黑人单身女子奎妮收养了他。接下来就是巴顿的生长过程,完全与常人的生理现象相逆,起初的病魔缠身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略有活力,他本坐着轮椅,却渐渐在别人的鼓励下站了起来,开始走路。巴顿在养老院里度过了并不愉快但是很平淡而安全的童年时光,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遇见了邻居家的小女孩黛西。

这是巴顿的童年时期,其实从故事来看,与每个人的童年是一样的,都有着很普遍的寓意,比如说婴儿刚出生时皮肤多会很皱很像老人,孩子最初也是身体虚弱,等等。不过巴顿的这段童年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则正在于其普遍性的同时有着诸多常人没有的特殊之处,这样的特殊也许可以理解为夸大,但笔者认为更多的则是对于童年的深刻体认,因为巴顿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老态,这不正是一个孩子最珍贵的品质吗?

(二)青年与人生的冒险和挫折

巴顿渐渐成长到常人可以工作的年龄后,看起来仍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老态龙钟,但是养老院的护工们都建议巴顿能够去工作,于是稍显活力了的巴顿当上了切尔西号的海员,在那里他学会了很多事情,认识了很多人。在做海员的过程中,巴顿仍因为身体不适而被人冷眼相待,但是在船长的带领下, 巴顿第一次走进妓院,却在那里认识了多年前抛弃他的亲生父亲托马斯,然而父亲并没有与巴顿相认。随后,巴顿出海环游世界,离开了舒适的成长环境,离开了黛西,在这段旅途中,他不断地通过寄明信片的方式与黛西联系,两人开始了暧昧。不过后来他爱上了摩尔曼斯克的旅馆中认识的一位已婚妇女,并且成为情人,当然这段偶遇并没有让黛西知道。这时全球已经在二战的氛围中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巴顿所在的切尔西号被***方征用,却不幸在一次战事中与敌***相遇,战斗中双方同归于尽,侥幸的是巴顿生存了下来。这时的巴顿面临一个困境,那就是与自己工作多年的同事纷纷离去,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对于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如影片中他的独白所说:“不顺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一切愤愤不平,你也可以诅咒命运,但到头来,你还是得放手。”“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要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他们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

这一段的生命经历蕴涵着另一种人生哲学,那就是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注定会碰到许多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会带给别样的人生的新鲜体验,但是也是最容易碰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它带领人重新认识人生和生命,看清楚其中的得与失,了解一种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最大能动性。

(三)中年与人生的激情和责任

故事在本杰明的海难结束后出现了一个小的断裂,从电影中我们只能说本杰明和黛西在若干年后重新在养老院中相遇,二人遇见的那一刹那很是感人,并且从黛西的眼中我们已经看出了她意识到本杰明奇怪的生长过程。这时的本杰明有着五十岁男人的样貌,但是与黛西的关系并没有更进一步。不久,本杰明的生父托马斯邀请他前来自己的工厂参观,这时的中年巴顿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托马斯死前将自己一百多年的家族纽扣生意交给了本杰明,由他来打理,巴顿也终于因此过上了一段时间的轻松生活。热爱跳舞的黛西也终于打拼进入了巴黎的高层芭蕾舞团,是团内惟一一个美国人,本杰明怀着满心的期待与表达爱意的忠诚来看黛西的舞蹈表演,但看到的却是黛西和另一个男舞者的暧昧,伤心的巴顿离开了剧场。不巧的是,此时的黛西由于一点点的疏忽和巧合不幸遭遇车祸,影响了她的整个舞蹈生涯,根本无法重返舞台,仍然爱恋她的本杰明又去看望了黛西,但两人还是没能在一起。渐渐地,巴顿越来越年轻,长成了一个40岁男人的容貌,这也是巴顿这一生中少有的身体年龄与心理年龄相符合的阶段之一,因而他必将十分珍惜。时光荏苒,回到养老院后,黛西与本杰明再次相逢,两人终于难耐爱情的火花,组建了家庭,生下了一个小女孩,开始了美好的生活,影片在这里出现了全片少有的温馨。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黛西越来越老,她脸上开始长皱纹,女儿也越长越大,反而巴顿却变成了30岁男人性感的脸庞,本杰明看到了这种窘境对于家庭带来的影响,正如他所说,“女儿需要的是一个爸爸,而不是一个玩伴”,总会长成和女儿一样大玩伴的本杰明毅然离开黛西,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以供养黛西母女两人,重新开始了环游世界的生活。

这段是故事的叙事重点,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中心和高潮所在,理论上,这段时间是本杰明的中年时期,而其身体年龄也正处于中年,所以是他逆生长过程中少有的二者相符的时间段,尤其是四十岁那一年,因而他必将十分珍惜。这一段中我们了解了他与黛西分分合合的爱情,懂得了人生并没有一帆风顺的旅程。尤其是黛西车祸的一段,看得人十分心痛,这是一个细节和偶然可以决定一生的时代,飞速的工具理性主义必将磨灭一部分的情感蔓延,而仅仅几秒钟的巧合却可以左右一个人的命运,不知是该幸运还是无奈。同时,在中年阶段,巴顿还面临着责任的问题,尽管他享受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海难也让他懂得了人生就该拿得起放得下,但当他决定给女儿一个好的未来而离开黛西时,我们还是不禁落泪,因为在责任面前总会有一些痛苦的放弃。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真的是最短暂的时光,在这一阶段四十岁的十年中,我们终于看到了本杰明生理与心理年龄的一致,终于看到了本杰明的面孔与黛西面孔一样年轻的时候,他们成家生子让我们也倍感欣慰,但快乐竟是如此的短暂,即便是如此短暂的快乐也伴随着不确定因素,十年时间一晃而过,接下来又是分道扬镳。这些都是人生的无奈,在顺序的叙述中完全可以展示出来,只是故事选择逆生长的主人公,更加夸张了叙述的张力,让我们可以张大嘴巴看“本来就应如此”的人生。

(四)老年与人生的焦躁和沉淀

时间不会停止,十多年后,二十多岁面孔的本杰明再次见到了已经长出半头白发的黛西,悲剧的因素是即便黛西改嫁、女儿不认得父亲、本杰明环游世界变了长相,但二人的爱却从没变过,为了黛西的幸福和女儿的未来,本杰明仍然隐瞒着真相,仅仅说是“黛西的朋友”。数年后,本杰明・巴顿老了,但却变成了小孩,他长着青春痘,后来甚至婴儿一样依偎在黛西的怀抱中,他老得记不得任何事情,认不出黛西这个曾经用尽一生去爱的人。最后,本杰明在黛西怀中永远安睡,黛西相信在他闭上眼睛的一刹那认出了她。从回忆转向现实,飓风来袭,黛西静静躺在即将受灾的医院中,也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老年是人生的总结期,但往往又会像孩子一样因很多事情而焦躁,这一点电影也有所表现。智力水准的下降是不可阻止的趋势,似乎这时影片在劝导我们观众,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命,安心接受吧。

三、结语

这个故事所讲述的就是人生,是每个人都熟知的人生,甚至其中很多事件我们也会经历,但是我们却被它深深吸引,这就在于对比的力量。逆生长的主人公和周围的一切都产生了对比,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偶然性、时间的永恒性和生命的脆弱。

[参考文献]

[1] 刘丽.传奇的历程 现世的关怀――电影《返老还童》寓意探究[J].电影文学,2009(15).

[2] 李丽.返老还童:人生的伪命题――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J].大舞台(双月号),2009(04).

[3] 李斌.传奇具备真实,魔幻饱含情理――《返老还童》评析兼与原作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03).

爱情哲理故事篇6

上个星期,我读完了一本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

这是一本由40个小故事组成的故事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描述了中世纪阿拉伯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蕴藏着深厚的阿拉伯文化内涵。显示出了阿拉伯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书中的故事生动形象,爱憎分明、充满哲理,并且都贯穿着光明和正义最终将战胜黑暗和邪恶的主题。让人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叙述语言十分幽默,采用的是中国文学著作中比较常见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形式。整本书看似是一个大故事,但是中间又套着许多小故事。读起来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难怪我对它爱不释手,沉醉入迷了

书中有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如机智勇敢的阿里巴巴,他使我明白了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道理。还有爱财如命的吝啬鬼丁朗,他使我明白了钱不是万能的这个道理。还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布昂,他使我明白了牺牲小家顾全大家的道理。以及阴险狡猾的艾丝,他又使我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

爱情哲理故事篇7

关键词: 高中思想品德 导课方式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高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广大教师大胆实践,努力创新,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导入方面,更是大胆创新,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堂的第一锤只有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才能激发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一段精彩的导课语可以立刻触动学生的心弦,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迅速了解本节课要讲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从而把眼、耳、鼻、嘴、手、脑、心都带进课堂,走进学习情境。

一、开门见山式

开门见山式的导课方法在日常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是最普遍的,教师以最精练的语言说明本节课,同学需要学习的知识。譬如,讲授哲学常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的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老师首先提问哲学的本义是什么?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学生回答:“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教师总结虽然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但这还不是哲学的真正含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呢?让我们学习本框的内容。许多同学以好奇的目光打量老师,期待老师的讲授,

二、情景体验式

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思考,更加深刻地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譬如,教师讲“一国两制”这个知识点时,可以放这样一段视频。《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英国的国旗徐徐落下,我国和香港自治区的区旗冉冉升起。”看完这段视频,老师和同学们肯定心中无比自豪。接着老师启迪性地发问:“我们国家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使香港回归的?”同学们回答:“一国两制。”老师问:“什么是‘一国两制’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知识。”给整节课堂教学活动奠定了严肃的基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加深了学生对本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三、激疑引趣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新课导入中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譬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老师可以请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讲一讲《天堂的对话》,它讲述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天堂里的对话,请学生思考:这两位老太太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那么到底谁的消费观是正确的呢?学生自由议论后,教师引入课题:等我们学完了这一课内容,你就会明白了。这种导课方式可以设置悬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故事导入法

中学生的求知欲强,颇具好奇心。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譬如,在讲授“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讲授《揠苗助长》的故事,老师提问“主人公这样做对不对呢,这样能不能使庄稼快速长高?”同学回答:“当然是不对的,这样做不可能使庄稼长高。”老师问:“为什么这样做不仅不能使庄稼快速长高,反而使庄稼都枯萎呢?”“因为它违背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那好,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故事学习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能使教材深入浅出,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歌曲导入法

播放歌曲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符合中学生的兴趣。譬如,我们在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节内容时,在导课时放这样一首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老师说:“通过这几句歌词,同学感觉内蒙古草原美不美?肯定美,同学们都知道内蒙古是蒙古族人的聚居地,许多蒙古人都生活在那儿。那么我们国家是用怎样的***策管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的呢?我们今天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歌曲导入法比较新颖,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媒体演播法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导课过程中,播放一段视频或者是动画,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譬如: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的视频,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化抽象为具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节好的课程必须有一个精彩的教学导课方式。目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当然,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包括一个精彩的导课方式。“其实,教学导课的形式与方法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各种导课方法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相互配合,融于一体。这正体现了执教者精湛的教学艺术”。无论采用哪种导课方式,目的都是提高教学效率,集中学生注意力。

爱情哲理故事篇8

关键词:爱智慧危途礼

一、什么是中国哲学的爱智慧

哲学是爱智慧。

什么是爱智慧。爱智慧是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对先贤、对历史、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并以此理解为基础对生活做出实质性抉择。这一抉择就是我们的行为。

每一次这样的行为都将我们的生命带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中,一个只有你独知的领域中。在这一领域中,世界、人类、大地、时空与你处于无间的融合中,在这一融合中,你或有智慧或无智慧。所谓智慧是意味着你是否秉承、顺应了只有你独知的这一融合境域中的中正力量。

智慧就是秉承“独知境域”中那一本源意义上的中正力量。有了这一中正力量,我们的抉择才不会坠毁入危途。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这种“独知境域”中进行抉择。每一次抉择,或有智慧,或无智慧。但无论怎么样的抉择都是你自己的抉择,而不是他人的抉择,你要承担你抉择后一切发生的事件,无人能代替你承担。逃避承担不仅不是智慧的,同时也不是爱智者的生活方式,爱智者,不一定是智慧的,但承担自己抉择后的一切事件则是爱智者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没有承担后果的爱智慧行为,永远不可能是智慧的拥有者。

自己抉择并承担抉择是一切爱智慧者本源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只有这种自己抉择并承担一切后果的行为,世界的真实意义才可能为我们打开,一种诚实的力量将去除掉一切虚浮不实的幻象,世界的真实意义将洗净你内心一切污秽,你将处于本源真实的中正洁净中。

每一次抉择,或智慧,或愚蠢,但无论怎样抉择都由你自己做出,并由你自己承担抉择后的一切。先贤只是以睿智的目光作壁上观。先贤只能冷静的言:自己抉择、自己承担,没有人能代替你。

爱智慧就是你自己看着做作壁上观的先贤,对现实处境中的事物做出抉择,没有现成的旅游指南为你指出坐几路公交车可以到达目的地。

爱智慧不等同于你就有智慧,只有你做出抉择了,这时才能判断你是否有智慧。

一次有智慧,不代表你终生有智慧。你仍在充满歧途的旅途中,或危坠,或走出危途。只有生命秉承中正之力,不断走出危途,智慧积累越多,我们才能逐渐接近那“善的相”,接近那“良知”,接近那先贤中的“仁”,或拥有。但拥有并不一定代表你永远都在真理之路上行走,你的抉择还有可能将你带入危途。

形而上学的终结,意味着先贤只作壁上观。爱智慧、有智慧,需要你看着壁上观的先贤,在他们的光辉下,进入你未知的领域。领域永远是未知的,因为你不是上帝,不是先知。在未知领域中,壁上观的先贤只能告诉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爱智慧,就是自己独行在“危”、“微”的路上,心秉中正而不坠毁入危途。

当我们沉溺于先贤的典籍中,忘了自己的抉择时,这是对生命存在的遗忘,这种遗忘恰能导致你误入危途。因为存在是你自己的存在,不是先贤的存在,先贤不能代替你存在。沉溺于先贤的典籍,是自己对自己独知领域的无视,是舍已从人。当我们舍已从人时,你将离危坠之途不远。舍已从人,你将偏离中正之途。

中国先贤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充分揭示了我们终生都在“危”、“微”的途中独自行走。

问题是:哲学是爱智慧,我们怎样才能在哲学的智慧下,在“危”、“微”的途中独自行走减少坠毁入危途的机会?

中国先贤又曰:“惟精惟一,允执其中。”

怎样才能“惟精惟一,允执其中”?

“中正”与“礼”,二者互为表里,达“惟精惟一,允执其中”之界。

何谓“中正”?

中正是自己在独知的领域中,秉承决定这一领域的力量,以仁厚明睿之心察事之隐微。中正是一种仁厚笃实的生命,这一生命秉承着你所在境域的那一生生的混元力量。何谓仁厚笃实的生命?这一生命不因外在虚云浮障而改变自己仁厚笃实的中正之心。中正是仁厚笃实的生命秉承决定其所处境域那一力量,生命与其所处境域的合一,正所谓天人合一。中正是一种吾人在所处境域中,一种物我人和谐的生命流畅。

何谓礼?

礼是中正之心应事之外发,是随着境域发生变化、中正笃实生命的具体的行为。礼修正言语行为以避免我们误入歧途,其是对我们行为惟精惟一的修正,是对生命中正笃实惟精惟一的磨练。

礼是中正生命力的应事之外发,同时礼又是对中正笃实生命的惟精惟一之养护。中正与礼互为表里助吾人步入爱智者的中正大道。

中国先贤用礼磨练吾人,避免吾人误入危途。礼对生命之意义,荀子之论甚是精微。

“做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悦之为乐,若者必灭。故人一之于礼仪,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荀子·礼论篇》)

在中国先贤的思想中,“一之于礼仪”的言语行为可免吾人行走坠入死、害、危、灭之危途。

哲学是爱智慧的。中国哲学的智慧可以说是一种存在的智慧,一种避免吾人生命坠毁入危灭之途的智慧。个体生命何以才能是一种智慧的存在方式,中国哲学要求心秉中正,以礼规范自己言语行为。若此则可多一些智慧,在独行于“危”、“微”途中不致坠毁于危灭之途。

吾人行走何以易坠入死、害、危、灭之危途,这源于吾人欲心之危,道心之微。欲心重,道心微,则行为无度,破天地人伦和谐,故吾人行走易坠入死、害、危、灭之危途。

针对欲心之危、道心之微。

荀子曰: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篇》)

从荀子对礼之起源之论,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先贤充分尊重“人生而有欲”这一事实,有欲则必有所求。问题不在有所求,而在于所求是否有度、是否恰当,是否因欲心而害了道心。故中国先贤在人生而欲,有欲必有所求这一前提下,制定礼仪养吾人合乎法度的欲望之求,避免吾人欲心危害道心从而坠入危途之域。

欲是吾人源于天地的生命力,需以礼仪调和养护,善养则欲心不害道心,吾人不致入危途之域,且可使吾人生命入中正精微之界。

礼养的三个层次

从中国先贤对礼之论,我们可以看出礼是“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是对个体生命的养护,个体生命又必在一具体境域中生存,礼养个体生命必养其所处的具体生命境域。具体生命境域含自然环境与人类群体,故礼之养必包含三个层次:个体生命、自然环境、社会群体。

1、对个体之生命之养

个体生命以何与其所处境域进行关联?

目耳口鼻体与行为、言语,故礼必养耳目口鼻,修正吾人言语、行为。

礼养目耳口鼻体。

“稻梁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钟鼓管弦,所以养耳也;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疏房、床第、几筵,所以养体也。”(《史记·卷二十三》)

养必有节。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论语·乡***》)

从孔子在饮食方面的这些礼仪,我们可以看出先贤之制礼仪既重对生命之欲的养护,又重欲不至过而无节度。所以,孔子养欲重在有节,故其“惟酒无量,不及乱”,“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朱熹《四书集注》中先贤对此段之注,充分体现了礼仪重养吾人欲,又重节吾人之欲,使欲必不穷乎物,为外物所牵而丧吾人中正清明。

“谢子曰:圣人饮食如此,非极口腹之欲,盖养气体,不以伤生,当如此,然圣人之所不食,穷口腹者或反食之,欲心胜而不暇择也。”

礼重养欲节欲,重欲不穷乎物。

人生而有欲,从欲是生生之为人的本质特征,礼则使吾人之欲流畅而不及乱。这是先贤制定礼仪养欲节欲的核心所在。

2、对自然环境之养

人不可能无欲,欲发之于内在的本源的生命力,外体现为目耳口鼻。故礼必养其目耳口鼻。但礼之养必有分寸,必使吾人之欲不伤物为度。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孟子·梁惠王》)

在人欲与物的关系上,礼节吾人之欲。若吾人不能节制自己之欲,则必导致欲穷乎物,物屈于欲之现象。如当今社会屡屡出现的生态危机,就是人不能节自己之欲而伤物的恶果。

中国之礼重人物相谐,重二者相持而长。既使欲不穷乎物,从而丧我,丧吾人中正平和流畅的生命。同时也重对物之养,不因欲而屈物、伤物。

“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这是中国先贤以礼来规范人与物关系的原则,从而以达两者相持而长的和谐境界。

3、对群体之养

养目耳口鼻,不能离我们所处之境域。因我们是与他人共在一个境域中,而物也非无穷尽。故礼养目耳口鼻体使欲必不穷乎物,同时礼之养必重群体和谐而不致乱,礼重修正吾人言语行为使我们在一个俱体境域中彼此和谐,达物我人统一和谐。

达物我人统一和谐,礼对群体之养必有秩序、必有等级,群体之间必是和谐。故礼又重对人类群体进行分别,在这种分别的基础上修正个人的言语、行为,以谐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养护我们所在境域的生生流畅。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何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篇》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礼记·曲礼》)

礼通过上述种种方式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终达“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这种群体相和的境界,以实现先王恶其乱,制礼以分之的目的。

在有所别的群体中,为使此群体彼此和谐,礼重修正个体的言语、行为,以达人与人之间彼此既有所养、又谦恭礼让之界。

“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礼记·曲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礼者养也,养护我们的生命。从先贤对我们的生命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生命非只是心灵的观念体,生命是肉体、心灵与其所处境域的高度合一。宁静致远的心灵必有与其所处环境和谐流畅行为,合乎礼的行为必对内心之中正平和进一步予以养护,对其所处境域有一种光辉笃实之养。

“故礼仪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肌肤之会、筋之束也。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礼记·曲礼》)

以礼对生命予以养护,则可“固人肌肤之会、筋之束也。”

礼对生命之养要让生命处于与天地合一的生生的流畅之中。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荀子·礼论篇》)

在这一“日月以明,四时以序”的和谐境界中,生命如夫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处于与天地合一的生生流畅之中。

中国先贤制礼,重在养欲节欲而又重其所处境域的和谐。故礼是对处于具体境域中以具体的行为方式对生命的一种养护。

三、礼养个体生命入精微、致广大

中国之礼重整体和谐,重个体之欲有养同时又与其所处境域彼此和谐。个体之欲有所养而不致乱,这只是个体为人的前提,而不是为人的充分条件。

人之为人,非只是简单养其欲而不致其乱,欲只是生命力的初级阶段,生命力必致中正平和精微广大之界,此才是人之为人的充分条件。

故礼必以具体的修行方式,助人入精微广大之界。

“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荀子·礼论篇》)

“于是其中焉,方皇周浃,曲得其次序,是圣人也。”(《荀子·礼论篇》)

圣人是中国人文精神中的最高境界,达圣人境界为中国士大夫的最高理想。以礼养吾人入中正精微之界可以说是实现人之为人的充分条件。

若至圣人境界,君子必一生终绐如一,敬始而慎终。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荀子·礼论篇》)

敬始慎终,终绐如一,意味君子必一生注重自己修为。“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

敬始慎终,一生注重自己修为,必从如下方面重养君子之道,以实现人之为人的充分条件,实现中国士人成圣成贤之志。

1、养中正平和心态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君子慎其独,故须臾不敢离其道。不离其道,则以礼约束自己行为以守中正之道。是故“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敖长、欲从、志满、乐极,则丧吾人中正平和,我们离危坠之途也将不远。

“生,人之始也。”中国哲学又讲“生生之为乐”,此即意味着,我们终生都在起点上进行选择,我们终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生命的又一次开始。敬始慎终,是君子一生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恪守的原则。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开始,君子都要以慎独之心,敬其始,毋敖长、欲从、志满、乐极,而丧中正平和。若此方可慎其终,而不至于有善始无善终,背离君子“终始如一”之道。

2、养君子之尊

人生而有尊严,这是一个先天命题,尚不是一个具体的现实存在。要将这一先天命题演化成为一个现实存在,则需吾人以这个“生而有尊严”的先天命题为基点,以礼修正吾人言行。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礼记·曲礼》)

《礼记》对吾人言行的这三个规定是君子养“人生而有尊严”的起点。先贤对此三个规定的解释甚是明白精微。

朱子曰:“首章言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乃礼之本。”

范氏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蔽之曰:‘毋不敬’。”

刘氏曰:“篇首三句,如曾子所谓‘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而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之’意,盖先立乎其大者也。毋不敬,则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俨若思,则正颜色,斯近信矣;安定辞,则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三者修身之要,为***之本。此君子修已以敬,而其效至于安人,安百性也。”

从上述先贤之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可使吾人“动容貌,远暴慢,远鄙倍。”吾人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以此为言行之本,自可养吾人生而就有之尊严,达孟子所谓的“浩然正气”、“威武不屈”的君子之界。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只是养吾人生而有尊严的起点,吾人“生而之尊严”必经大是大非之检验,能临危不丧君子之气节,方能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君子生而就有之尊严。故中国之礼重养君子临事有大节。

3、养君子临事有大节

世事风云,人事苍桑。吾人一生都在危、微途中独自行走,有时不免遇见危难。遇见危难,临危何以能不坠入坠毁之途,则需吾人临事有从大节着眼之气度。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才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从孟子上述之论我们可以看出:生是我所欲,死是我所恶,但若所欲胜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则吾人舍生取义。故礼记有“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之论,此是在行为上养君子临事勿因个人之利而丧君子之大节。

君子之大节,“非独贤才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故礼重在养育君子临事不丧大节。若能有舍生取义为人境界,自能做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从而避免吾人临危坠入坠毁之途。

君子为养其尊,故重临事有大节。

4、曲尽人情

君子重养尊、重养临事有大节。同时君子有厚德载物、悲悯宽厚之心,为人又平和宽厚,与人相处能忠恕之心曲尽人情。故礼重养君子与人相处曲尽人情。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天生雄迈英杰,但为人极其谦逊平和,其风范甚能体现儒家为人恕道精神。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以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隐私,以沽其直,皆不可以言责善。”(《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此是对人,若对已,阳明又认为:

“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者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同上)

阳明与人相处,对人对已可谓是曲尽人情,尊人之极。

“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荀子·礼论篇》

阳明待人待已,以中正之心,曲尽人情,尊人之极,至天下莫之能损益之界

我们的行为只有达到上述一、二之礼,才是哲学所言的智慧。吾人因此哲学智慧,生命达至情文俱尽之乐界,物我人和谐。个体生命融入种群文化的一种生生大创化之乐中。个体的生命是渺小的,但当其融入种群文化的一种生生大创化之乐中时,其生命可以说是入精微宏大之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常常在具体境域中,为幻象所惑,坠毁入危途。哲学不是观念之学,不是形而上学。爱智者需要在具体境域中,以中正笃实生命顺乎天地、秉承那处境中的力量,“法礼足礼”,循礼而行,才能养天、养地、养物、养已生生不息的生命,并至生命之极。有此礼之养,“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吾人才能独行的“危”、“微”途中,中正不移,而非坠入危途。

以礼规范吾人行为,则吾人可不丧中正平和之心,吾人常存中正平和之心,则吾人行为则可应事而发,上顺天意,下顺民心,曲尽人情,达“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这一人物我“天地同和,天地同节”生生之界。

结语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爱智慧。什么是中国哲学的爱智慧,中国哲学的爱智慧是在具体境域中,中正笃实的生命以具体的行为方式棗礼,养护自己中正笃实生命、物及同类。如何能将这三者养好,这是中国哲学爱智慧的核心所在。只有在一日三省自身的具体的行为养护中,中正笃实的生命才能入精微致广大,步入智慧的真理之路,而不是在充满虚浮、歧途的意见之路盲行。

参考文献:

《礼记集解》,中华书局校点本

《荀子集解》,中华书局校点本

《孟子正义》,中华书局校点本“有”版权所

爱情哲理故事篇9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创造性地利用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思维训练形式,以达到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如果能做到思维敏捷,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那么课堂会如行云流水,妙趣横生,就可以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

二、让学生明白哲学课的重要性,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在讲绪论时,学生的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好奇心和进取心,认为自己会学得更好。再加上对老师的感觉新,就很容易接受老师的观点。此时此刻,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讲学习哲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哲学知识有用、实用。如: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于是,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堆在屋中。先生摇摇头,而另一个学生买来了一支蜡烛,点燃后,原本黑暗的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方法。”这个故事的哲理不仅仅告诉我们,黑暗与光明本是对立的两个不同的事物,却又是相互统一的,更告诉我们,生活需要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我们,有时总感到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这时的我们需要的是一盏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与智慧的明灯。而哲学正是这样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只要学习方法科学、勤奋学习,哲学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能学好的。

三、用形象的有趣的小故事、漫画、哲理寓言并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趣味小故事的灵活运用。

运用生活小故事帮助理解哲学原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运用“阿凡提染布的故事”告诉学生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颜色”和“星期”都是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矛盾的个性中,即存在于具体的红、蓝、绿、黄、紫、黑、橙等色和星期一至星期天的这一共性之中。

2.用漫画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漫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往往是对某种错误的思想或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和批判,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漫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如:我在讲把握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意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时,就用了“老鼠偷油”的动漫画,结合教材设计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成语故事。

利用成语故事可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如:“画蛇添足”指的是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刻舟求剑”指的是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守株待兔”指的是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胸有成竹”指的是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使用寓言故事。

中外寓言故事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哲理,而寓言故事描述的情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寓言也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思维世界,使学生容易兴奋,激发探究欲望。如果在哲学教学中妙用寓言,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时,我运用了寓言《杀龙妙技》。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转瞬三年,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这告诉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存在。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5.联系现实生活,运用真实事例。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真实的例子非常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很好地把所学的哲学原理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使用鲜活的现实材料,有利于把时代精神带进哲学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展。在联系实际时,要力求真实感人,生动形象。在学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既可以联系洪战辉人生的发展变化,看到一个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十一五”期间国家取得的主要成就,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家在***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丰富课堂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要用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哲学课理论性强,若采用“满堂灌”直接讲解的教学形式,就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我们要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相互成为主体,课堂上可以采用“辩论会”、“知识竞赛”、“调查问卷”、“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对话,在对话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激发创造力,这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进行中职哲学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爱情哲理故事篇10

故事讲了一座城市有两个孤儿院,南边的孤儿院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而北边的孤儿院却口角不断。于是,北边的孤儿院院长就到南边孤儿院和睦相处的秘诀。他刚走进孤儿院的大门,只见一个男孩子飞快地冲了进来,在大厅口摔了一跤。这是,正在拖地的小孩连忙跑过来,边扶边道歉:“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把地拖得太湿了,地才那么滑的!”在门口玩的里一个孩子也跑过来说:“都怪我,要不是我没提醒你大厅里正在拖地,你就不会滑到了!”摔倒的孩子并没有生气,而是自责地说:“不不,这都是我的错,都怪我跑得太快了!”北边孤儿院院长看到这场景后,顿时若有所悟……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事情发生时不要先指责别人,要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错,这样朋友之间才会相处得很融洽。如果整天指责别人的话,反而对自己不利。

小时候,我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和别人吵起来,而且每次吵架,我都指出了别人怎么样,而自己的错却一字未提。因而惹得人家好长一段时间不理我。可长大后,这种事就从未发生过。当我回忆起这个故事时,我就会恨自己小时候太爱面子了,连朋友都比不上面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爱情哲理故事10篇

学习

放弃个性签名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放弃个性签名10篇,内容包括放弃重新开始个性签名,放弃江湖的个性签名。1电子选举方案的基本要求通常来说,一个安全的电子选举方案应该满足以下七个方面的要求:1)完备性即所有合法的选票都应当被正确统计;2)正当性即恶意的投票者

学习

人间真情的古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人间真情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有关人间真情的古诗100句,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有。二、在留白中将古诗二次创作,丰富其内涵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概括性和抽象性较强,思想性和情感性较深,与其它文学体裁有着诸多的不同,却又具

学习

关于教师节的名言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教师节的名言,内容包括关于教师节的名言警句和古诗,有关教师节的祝福语名言名句。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5、在我们的教

学习

营业员简历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营业员简历10篇,内容包括营业员简历100字,营业员经历写进简历。性别男年龄26岁***治面貌共青团员婚姻状况未婚视力状况轻度近视身高(厘米)173cm体重(公斤)65kg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全国技术职称高级职称最高学历大专现居住地

学习

企业无线覆盖方案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无线覆盖方案10篇,内容包括企业无线覆盖详细解决方案,企业无线覆盖的解决方案ppt。“不同于北京通信展,我们在MWCS2015上重点展示了和移动互联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向参会嘉宾和观众传递在移动领域,瑞斯康达可以为他们提

学习

沙尘暴阅读答案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沙尘暴阅读答案10篇,内容包括沙尘暴阅读答案三年级,沙尘暴阅读答题。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物理状况,一般指2~3天内某地的大气变化。描述天气特点时学生应从天气现象和天气指标两方面来考虑。天气现象指风云雨雪、冷暖干湿的

学习

关于描写秋天的词语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描写秋天的词语10篇,内容包括秋高气爽描写秋天的词语,描写秋天的词语四字成语。【评析】授课老师从山东来到南京,初次接触这里的学生。根据本节课以秋天为活动主题的教学,教师灵活选择了以描写南京的诗歌导入新课,拉近了老

学习

看花展作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看花展作文10篇,内容包括看花作文100篇,写人看花作文大全。天渐渐黑了下来,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体育馆,走向回家的途中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小学六年一班付婉娇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学习

关于春雨的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春雨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春雨作文200字,春雨作文500字左右。情感具有感染功能,这好似物理学中的“感应”现象,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

学习

纪律演讲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纪律演讲稿,内容包括精选纪律演讲稿合集7篇,当纪律委员的演讲稿。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代表298班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遵规守纪从我做起”。作为学生,我们应当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并执行的目的不是限制自

学习

学前班教学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学前班教学总结,内容包括学前班教学总结范文汇编9篇,学前班的写字的月末总结。二、教育工作:幼儿在各项活动中总体表现为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等特点。体育活动中,幼儿情绪饱满,较好的掌握了攀爬、拍打、投跳、平衡等动作技能,学

学习

扶贫研判报告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研判报告,内容包括扶贫研判会议记录,扶贫问题分析研判报告。一、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定位我办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做好本单位网络舆论管理,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明确规定***组领导

学习

爱就在你身边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爱就在你身边10篇,内容包括爱就在身边作文,爱就在你身边1000字。还记得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我发烧到三十九度,当时妈妈只有一辆自行车,可她却冒着倾盆大雨,骑车去给我买药。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去看电影,电影结束时已是深夜。当时正值

学习

商业银行市场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商业银行市场论文,内容包括商业银行盈利分析论文,商业银行论文案例。1.战略模式革新。突破传统战略思考方法的束缚,积极尝试新的战略研究方法,设计出风格独特、与竞争对手迥异、令其难以模仿的战略模式。2.寻求竞争中的联盟。

学习

作文成长的故事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成长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作文成长故事大全,作文我的成长故事。打开记忆的大门,翻开我成长的故事。十三年前,随着哇的一声啼哭,一个孩子诞生了,姥姥急忙跑过去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当听护士说是个女孩时姥姥乐得合不拢嘴。

学习

最感人的亲情故事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最感人的亲情故事10篇,内容包括亲情故事短篇感人,感人的故事亲情。经验告诉我,一个顾客要达成销售,除了产品功效和前期的服务外,还需要一种情感氛围来触动他的购买神经,换句话说就是让顾客真正感动。我们的定下主题是母爱似水感

学习

经典爱情宣言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爱情宣言10篇,内容包括交友爱情宣言短句,爱情宣言短句一对。3、爱是喜欢靠在你身后,不管前面的路会怎样,什么都不理会的相信你4、引喻山河,指日可诚。5、爱是默默在心底记下你的喜好,希望更多的了解你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学习

庄子故事两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故事两则10篇,内容包括庄子故事两则教案,庄子故事两则感悟。2.两则故事都具有开放性,即故事内容只是对当时的活动情景和语言做了客观描述,没有评价性的语言,这便于让学生多角度去理解文本,训练学生开放型思维。因此,在教学中

学习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小故事大道理10篇,内容包括小故事大道理经典大全集,经典小故事大道理与感悟。【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2-0017-03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社会、***治、艺术、文学、教育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学习

职场爱情电影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职场爱情电影10篇,内容包括职场爱情电影排行榜前十名,日本电影职场爱情电影。根据同名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改编,讲述杜拉拉的职场和爱情成长故事。换换衣、谈谈情的伪职场生活动辄五位数起跳的名牌加身,眼花缭乱的夸张配饰

学习

经典爱情小故事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爱情小故事10篇,内容包括经典爱情小故事,100个伤感爱情小故事大全集。2)爱情,就是平衡这个世界和社会两极分化的一样法宝,穷的找富的,老的找小的,美的找丑的,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因为只有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之后,这个社

学习

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10篇,内容包括续写狐假虎威的故事100字,狐假虎威续写故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画读懂文字内容。因为课文中插***十分的逼真,形象地再现了“狐假虎威”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