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特别提出“五味”合理搭配的重要性,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5种不同的味道。
辛味是指具有辛辣味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
中医理论认为,辛入肺,辛味食物具有祛风散寒、解表止痛、行气行血的功效。如生姜,葱白等,既是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料,也可用于***外感风寒。辛味食物进食过多容易导致肺盛而乘肝,出现指甲枯燥,没有光泽、肌腱痉挛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辛味食物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等,有益于健康。
甘味是指具有甜味(如水果、干果、蜂蜜等)或没有明显甜味(如五谷杂粮、蔬菜等)的食物。
中医理论认为,甘入脾,甘味食物具有益气补血,调和脾胃的功效,可以生成人体所需要的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以滋养全身。过于偏嗜甘味的食物,会导致脾盛而乘肾,出现面色晦暗、胸闷气喘,腰膝酸痛和头发脱落等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但进食过多的糖类会降低机体免***力,还会影响体内脂肪消耗,造成脂肪堆积,导致血脂过高、动脉血管硬化和糖尿病等疾病。
酸味是指具有酸味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石榴、柠檬和醋等。
中医理论认为,酸入肝,酸性食物具有醒脾开胃,消食化积及收敛固涩等功效。而酸味调料(如醋)还具有祛腥和解腻的作用。偏嗜酸味食物会导致肝盛而乘脾,出现皮肉变厚,变皱等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调味醋还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但过量进食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
苦味是指具有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茶叶和咖啡等。
中医理论认为,苦入心,苦味食物有清热解毒、燥湿通便等功效,属于清泻类食物,特别适合于体质强壮,易于上火者食用。少量的苦味还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物中的苦味是由于食物中含有某些苦味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些对人体有益,有些则有害。例如不成熟的甜瓜的瓜蒂部位就是苦味的,所含的是具有苦味的甜瓜毒素,能够引起胃痛、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咸味是指具有咸味的食物,如食盐、海带、紫菜,海蜇等。
中医理论认为,咸味食物具有增加食欲,软坚散结等功效,还是最佳的调味品。适量食用咸味食物可以促进人体的消化功能,并能强健筋骨。但过食咸味食物会导致肾盛而乘心,出现胸闷气短、面色无华和血脉淤滞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食盐能够调节人体的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食物中缺少咸味,不但会感觉饮食无味,身体还会软弱无力。但是咸味食物摄入过多,则会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患有肾炎、肝硬化的人,还会加重水肿的症状。
(摘自《大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