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19世纪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短暂人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因其主题的神秘性和结构的奇特性而享有文学史上“斯芬克斯之谜”的称谓。《呼啸山庄》运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原则为评判标准,重点从人称翻译对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探讨“归化”和“异化”在两个译本中的应用。同时提出,译者应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归化”和“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利弊,合理地将二者结合应用到翻译创作中。
Abstract: Wuthering Heights is the only novel written by Emily Bronte, who was a genius woman writer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died in her early thirties. Owing to its mysterious theme and special structure, the novel gains its fame as the myth Sphinx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Employing the principle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s the evaluating criterion, this thesis focuses o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50's and 80'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me and title.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hesis further probe into their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styles respectively, and meanwhile makes some comments on the two versions and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When translating literary works, translators should discern bo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o the translation versions in a more objective and dialectic way, and try to combine the two principles in their translation works to a proper degree.
关键词: 译本;异化;归化;度
Key words: translation version;foreignization;domestication;degree
中***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306-02
0 引言
《呼啸山庄》以18世纪中后期英格兰北部荒原上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呼啸山庄为背景,讲述男女主人公Heathcliff和Catherine因地位悬殊不能结合,后来Heathcliff处心积虑向剥夺了自己尊严和爱情的仇人及其后代进行复仇,最后放弃生命追求“永恒的爱”的故事,演绎了一场最奇特、最神秘、最惊世骇俗的爱情悲剧。
我国读者最早接触这部作品应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由著名影星劳伦斯・奥利弗和梅尔・奥勃朗主演的美国好莱坞名片《魂归离恨天》。第一位翻译出这部名著的是梁实秋先生,他将“Wuthering Heights”译名为《咆哮山庄》。此后又陆续出现九个译本。在这些译本中,杨苡译本[1](下简称“杨译”)和方平译本[2](下简称“方译”)脱颖而出,深受广大中国读者和文学研究者的喜爱和推崇。如果运用 “归化”和“异化”的翻译原则去审视和评判,我们就会发现二者在对原著语言的理解和有效传达,对原著风格的忠实体现,对原著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的传播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
1 文化的去留――“归化”与“异化”的起源和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很多翻译家将视角更多地倾向了文化因素。正式提出“异化”和“归化”问题是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温努提(Laurence Venuti),他将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概括为“归化法”和“异化法”。归化即是以目标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法。这种译文更多呈现出目标语文化特征,使目标语国家的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形象地说,归化是“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归化到目标语文化中,把原著作者请回家来”(Venuti,1995)。[3]“异化”即以源语言为中心的翻译。这种译文能尽量保持源语言文本的原汁原味,体现源语言文化的不同。异化派的代表人物温努提主张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尽量运用不通畅和模糊的语言来有目的地保持源语言的文化内涵,使读者经历到完全不同的阅读过程。
总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是一种翻译态度,是译者对其所代表的文化的地位的一种理解’[4],是指在翻译实践中以目标语语言形式为中心还是以源语言形式为中心。”[5]“归化与异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及目标读者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不会相同。”[6]《呼啸山庄》两个译本也不同程度地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从而导致了两种译文在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别。
2 《呼啸山庄》译本比较
2.1 人名 文学作品中人名的选取并不是作者随意信手拈来,而是与故事的内容和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暗指关联。现在出版界、翻译界还没有对人名的译法做出统一的规定,大多根据原著进行音译,这样的译法比较异化,听起来“洋味十足”;偶尔译者会对人名进行意译,即采取归化策略,以求达到突出人物的特征和重要性等目的。也有二者兼之,既根据发音也考虑内涵意义。
Heathcliff,Catherine Earnshaw,Lookwood,Nelly是《呼啸山庄》中的四个重要角色,在两个《呼啸山庄》译本中存在着对这些人物的两套完全不同的译名。下面是对这些人名在两部译本中的翻译比较。
杨译采用了完全音译法将Heathcliff译成“希刺克厉夫”,读起来与英文发音几乎一致;而方译则在根据发音的基础上有意减少译名的汉字个数,将本来要用5个汉字体现发音的名字减少到3个,他将本来用4个汉字表示的“洛克乌德”减少为只用3个汉字表示的“洛克乌”,不能不让人从中察觉到一丝汉语命名习惯的痕迹。在翻译Catherine Earnshaw和Nelly的名字时,尽管二人使用的汉语字数相等,但杨译的读音总是比方译的发音更接近英文发音。
另外,从隐喻的角度来讲,杨译似乎更注意对人名隐含意义的诠释。Heathcliff是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与Hindley和Edgar结下宿怨,在这个人迹罕至的荒原山庄里实行他那厉鬼般的报复,即使对一生的挚爱Catherine爱的表白(语言和动作)都是残暴的。死后葬在荒野的斜坡上,他的则是光秃秃的。这些都表现出主人公凶暴、无情的性格特点。heath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下文简称《牛津双解》)里解释为“石南丛生的荒地,荒野”;cliff意为“悬崖,绝壁,合起来即是“荒原绝壁”,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恰好和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切合。杨译在翻译时充分注意到这点,“刺”、“厉”二字都往往关联到不近人情,令人不快之意,这种选词也似与作者取名选词意***相当,更能体现原著的风格。
2.2 称呼 称呼体系在各国都有所不同。英语和汉语对称呼的使用更有着根本上的差异。Wuthering Heights中的人物虽然不多,但两个家族两代人之间的亲缘关系相互交错。艾米莉在原著中用了很多表示亲缘关系的词语,有助于源语言读者对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的理解。下面是两位译者对表示亲属关系的人称的翻译统计比较(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杨译和方译都将称呼归化成能够清楚反映人物之间亲缘关系的中国式称呼语。例如,英文同样是nephew,翻译成汉语时,根据具体的人物关系称Hareton是“侄子”(杨译)或“侄儿”(方译),称Linton为外甥。cousin译成汉语是“表兄弟姐妹”,译文将其具体化为“表兄弟”,甚至“表哥”,体现了两位译者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翻译策略的统一性,将英文称呼语完全归化为具体的汉语称呼语。可见,两位译者都意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读者已经习惯于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能清楚反映人与人之间亲缘关系的中国式亲戚称呼语,否则会使读者对人物关系感到困惑,以致影响到对整部作品的理解。所以,在这种情境下,归化不失为上策。
另有一种表示人的社会地位的称呼。在Wuthering Heights中,地位的高低是导致这个悲剧故事的根源之一。两位译者在这个问题上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翻译原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翻译倾向。
Wuthering Heights第二章里,当Lockwood第二次拜访呼啸山庄遇上大雪而不能独自回家,本想向Heathcliff讨个向导时说了下面一段话:
“Perhaps I can get a guide among your lads, and he might stay at the Grange till morning--could you spare me one?”
杨译:“或许我可以在您的仆人中间找一位带路人吧,他可以在田庄住到明天早上――您能给我一位吗?”
方译:“也许我能在你的小厮中间找一位向导吧,他就在我那边过夜,第二天早晨再回来――你能让我借用你的小厮吗?”
lad在《牛津双解》中的英文解释是boy,young man,即少年,青年。杨译将其译成“仆人”;方译为“小厮”。《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这两个词的解释是:仆人指被雇到家庭中作杂事、供役使的人,包括男仆和女仆。小厮指未成年的男仆人(多见于早期白话)。Lockwood向Heathcliff讨要lad,那么这个lad首先应该是听Heathcliff使唤的仆人。杨译和方译在这层含义上都符合原意。此外,lad本身还含有两层含义,即年轻和男性。杨译显然并未注意到这层含义,在翻译时只用了上位词“仆人”;而方译的“小厮”既表现了年轻也确定其男性的性别,恰好能表达lad所有的含义。因此,从语义对等的角度来说,方译胜于杨译。但问题尚未结束。“小厮”的解释最后还有个括号里的附加注释――“多见于早期白话”。早期白话文大约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体,似乎在近一百年来中国人生活中已不再使用,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不常见。放在有许多洋味词汇和西方文化背景的译著中有些牵强,有点儿过于“归化”了,倒不如索性译成“年轻的男仆”。
3 结论
通过对两个译本中人称的翻译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杨译还是方译都不同程度地同时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但二者对归化和异化结合度的定位却有所差异:对人名的翻译,杨译以异化的音译为主,只在极个别地方采用具有归化色彩的字词作为补充。她的译文虽然可能读来会让读者费些周折,但这种努力是有价值的,可以开阔眼界,锻炼思维,也是对原著作者和民族文化的一种尊敬。方译虽然也以英文发音为依据,但却处处刻意将其向汉语发音和命名习惯拉近,尽量掩盖原名的洋味。对称呼的翻译上,二者都主要以归化翻译为主,意在帮助读者有效理清人物关系;只是方译在某些地方选词过于“归化”。随着时代变迁、语言变异、读者审美情趣变化,任何译本都不会成为永恒的定本。但总体来说,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21世纪,好的译本不但要照顾目标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还更要尽量忠实再现原著的遣词用句的特色及其包含的社会风俗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对文化背景理解程度不同的读者,如何选取更加合理的“归异搭配”是今后翻译工作者们需要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苡.呼啸山庄.译本,艺林出版社,2003,(2):10.
[2]方平.呼啸山庄.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2):10.
[3]卞建华.略论解决词语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2004,(08):364.
[4]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04).
[5]张弘.文化交流与翻译策略.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08):439.
[6]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途.现代外语,1987,(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人称看《呼啸山庄》译本中“归化”和“异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