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含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几个段落。
2.能看懂***的意思,抓住景物的特点。
3.理解本文的内容,了解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都是什么样子的。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秀美风光的热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
教学难点:根据教师所给的***,都能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 朗读感悟法 巡回指导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整体感知
我们从上节课的学习,已经认识了安徽省南部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它有什么出名的景点呢?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课文中写了哪些奇石,你们还记得吗?接着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激发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在讨论中激发兴趣
二、利用***画,感悟语言文字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来看有趣的“仙桃石” 吧!
(1)看***想象。
(2)出示***画:
你们看这块岩石像什么?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它会从哪里来呢?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以画引入, 直观形象,启发想象,训练说话,渲染课堂气氛。
(3)感知内容。听老师朗读课文,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石桃的来历。
(4)体会词语。提问:这段话描写仙桃石从天上下来用了哪两个动词? (板书: 飞、落) “飞、落” 这两个词在描写生活中的哪个动物时常用上?你能用这两个词说句话吗?
设计意***:在体会文字的同时体验石头的神奇。
(5)感悟语言。那么大一块石头偏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感情朗读,体会石头的神奇。(让学生白南练习,读出自己的语言语气)指名读。
设计意***:让学生在情景中进入阅读,感受“奇” 、感悟“奇” ,训练学生的语感。
(6)渗透写法。这段话先告诉我们奇石的名称,后写奇石的样子。
设计意***:为下面的仿写打下基础。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质疑激趣。看到奇石名字叫“猴子观海” 你会想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学而不思则罔” ,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精神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2)感知内容。自由读文,边读边想“猴子观海” 的情景。
(3)体会词语。结合***画用自己的话把“猴子观海”的情景说给同学听。
出示***画:
(老师、同学适时补充、评议, 示词语:抱、蹲、望。)
设计意***:在体会文字的同时学会把书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机理解“陡峭” :让学生分辨哪幅***中的山陡峭。
出示***画:
设计意***:化抽象为具体,避免生硬的“解词”。
相机理解: “云海” : 让学生说说印象中大海的样子,然后再引导想象云海。
设计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语言文字形象感悟。
(4)感悟语言。黄山的这番奇景把猴子迷住了。
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感悟神奇。
(5)渗透写法。这小节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
设计意***:引导至此,学生对这两段文字已有所感悟,为下面画画、说说、写写打下伏笔, 采用从“扶” 到“放” 的教学步骤,运用迁移规律,符合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感知内容。自由读文,说说“仙人指路”的样子。学生说话时,老师画出***画:
(2)体会词语。让学生说说老师画“仙人”时抓住了哪些动作? (相机出示:站、伸、指。)
(3)感悟语言。指导感情朗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感知内容。读文章,想象“金鸡叫天都”的情景。
(2)绘画表达。把想象的画出来。
设计意***:学生在绘画中无形地进行了对语言的感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3)体验文字。展示学生的作品。(老师、同学给予点评)
设计意***:进一步体验文字美,石头奇。
(4)感悟神奇。指导感情朗读。
三、启发想象,训练说话
黄山的奇石还远不止这些。出示***画:天狗望月。仿照前几个自然段的写法,说说“天狗望月”的情景。
(小组内练习,然后指名说。)
设计意***: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丰富想象,规范语言,积累语言,为三年级习作打下基础。
四、迁移运用。积累语言
请学生当小小导游员为来黄山旅游的游客们介绍黄山奇石,还可以结合收集的有关黄山的资料介绍。(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把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积累语言,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设计意***:在乐曲中、文字中升华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六、作业
把书中只有名称,而没有描写的“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这些奇石想象并仿写出来。
设计意***:把课上说的训练转为写的训练,及时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课堂导入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画***
感悟语言
背诵段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