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翻译方法和理论层出不穷。译者主体性,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主观因素,也成为众多热议话题中的一个。
Moment in Peking是中国文学巨匠林语堂的著作。这部小说原本是为了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用英语完成,后被翻译成中文。在众多的翻译版本中,张振玉的《京华烟云》和郁飞的《瞬息京华》被大陆出版商所出版,这两个翻译版本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各有其优势与不足。
2.译者主体性
自古以来,“忠实”一直被视为翻译的终极目标,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一直都掩埋着。长久以来,译者一直被喻为“舌人”、“媒婆”、“摆渡者”、“传声筒”、“带着镣铐的舞者”,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完全忠实于原文这一“主人”。如同方平(2000)所讲:“对于我们翻译工作者,这(忠实)可是一个带有神圣性的永恒的话题”。因此,“忠实”这个准则,从某种程度来讲,助长了传统译论忽略译者主体性的倾向。
然而,伴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与日俱增。目前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定义,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许均(2003)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影响翻译过程及结果的译者的意识形态。方梦之(2003)认为,译者主体性指译者在理解及翻译原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3.译者主体性在两个译本中的体现
林语堂之女林如斯曾经这样评价父亲的Moment in Peking:“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林如斯,1991)我们在读张振玉和郁飞两译本时,也会触发同样的感受。
3.1翻译目的
张振玉和郁飞选择翻译Moment in Peking出于不同的目的。作为一名成功的翻译家,张振玉选择翻译Moment in Peking,将传播中国文化视为己任。郁飞翻译Moment in Peking却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原来,1939年Moment in Peking在美国出版,苦于自己公务繁忙,林语堂只能将翻译的工作转交给自己的好友郁达夫。1945年郁达夫被日***杀害,译文只出版了几卷。作为郁达夫之子,郁飞深知父亲迫切想要翻译完Moment in Peking的心愿,因此,他选择替父亲偿还这笔“文债”。
3.2翻译形式
张振玉译本和郁飞译本之间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在于张振玉创造性地为每一章节加了一幅对联作为标题。在英文原著中,小说只有三卷:BookⅠ,the daughters of a Taoist;BookⅡ,tragedy in the garden;Book Ⅲ,the song of autumn。每一章节中又细分为不同的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等。
在张振玉所译《京华烟云》中,每一章节都有一副对仗的对联,例如:
第一章:后花园富翁埋珠宝,北京城百姓避兵灾;
第二章:遇兵乱骨肉失散,贴告白沿路寻人;
……
这是张振玉创造性叛逆的一个绝佳体现,因为每一个标题都恰到好处地归纳了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查阅具体细节提供了方便。从审美角度来讲,这些对联对仗工整,朗朗上口。
在《瞬息京华》中,郁飞忠实地将原文译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这种方式简单自然、朴素不加矫饰。
3.3文化背景
Moment in Peking中随处可见北京方言、俚语、对于不同阶层人的称呼。因此,在翻译到关于文化层面的内容时,生长在内陆的郁飞明显更加具有优势。例如:
例一:“What is the use of silver when you are dead?”Replied the driver. “Those bullets from foreign rifles don’t recognize persons. Peng-teng!It goes through your brain-cap and you are already a corpse with a crooked queue.”
张译本:那个骡夫却回答说:“人死了,银子还有什么用?哼,那些洋***子弹可不讲交情,一颗子弹传进脑袋瓜子,就弯着辫子躺在地上,成了死尸一条了。”
郁版本:“人死了银子有什么用?”那个赶车的答道,“洋***里的子弹才不认人呢。嘭腾一声打穿你脑袋,你就翘辫子了。”
上面这个例子中,“crook queue”其实是汉语中“翘辫子”的意思,是“死”的委婉表达方式,在北京方言中非常常见,对于生长在台湾的张振玉来说却是陌生的。因此,张把其译为“弯着辫子躺在地上”,听起来有些令人不知所云。
例二:“But there aren’t such things in this world,”said Mulan.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you will have a hundred thousand strings of cash and live in Yangchow, or fly upon a stork.And if you fly upon a stork,then don’t go to Yangchow.Either one or the other.Be a boat man,I say.”Mulan hummed a poem she loved:
He casts his net mid-stream his haul to take,
She drops her line and waits her catch to make;
When all the day’s catch is changed gain for wine.
They paddle the empty boat home in the showers’ wake.
张译本:木兰说:“可是天下没有这种事。问题是,你有十万贯而在扬州过活呢,还是要驾鹤远游呢?你若能驾鹤远游,也就不要到扬州了。这两者只能居其一,不可兼而有之。听我说,还是当个船夫吧。”
木兰于是吟出一首自己心爱的诗来:兄抛渔网赴中流,/妹撒钓丝待上。/尽日得来仍换酒,/雨日空舟归去休。
郁译本:郎提渔网截江围,/妾把长竿守钓矶。/满载鲂鱼都换酒,/轻烟细雨又空归。
这是木兰和蓀亚在结婚前的一段对话。木兰引用的这首诗出出自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国学家张君寿。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对靠打鱼为生的夫妇,过着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打渔生活。林语堂十分喜欢这首诗,曾经在他的一篇散文中引用。在Moment in Peking中,他将这首诗翻译为英文,并借木兰之口将其吟出。在郁飞的译本中,这首诗被恢复成了其本来面貌。而在张振玉的译本中,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翻译成了一首七言绝句。尽管这首小诗对仗工整,不失雅趣。但其切断了译本与原作之间的联系,且丧失了部分原作的韵味。因此,在这两个译本中,显然郁飞的译本更胜一筹。
4.结语
Moment in Peking是一部由文学巨匠林语堂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而著的英文小说,先后被张振玉、郁飞译为《京华烟云》、《瞬息京华》。在翻译过程中,作者的教育背景,世界观,文字应用喜好,对原作的理解,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都会影响着最后的翻译成果。因此,相同的原著,不同的译著,必然会有不同的风格及特色。本文通过对比两个翻译版本,一方面,揭示译者主体性在两个翻译版本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今后读者们能够摒弃偏见,选择自己喜欢的翻译版本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平:序二[A].谢天振[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方梦之:译学词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林如斯:关于《京华烟云》[A].瞬息京华[Z].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的确立,《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6-11页。
[5]郁飞:瞬息京华[Z].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6]张振玉:京华烟云[Z].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译者主体性在《MomentinPeking》两个译本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