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土生土长的佛山人来说,醒狮更多的是与童年有关的美好记忆,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兽,是“白头不相离”的心灵寄托。
不知你是如何知晓佛山和佛山醒狮的,我却是少年观看黄飞鸿系列电影时,立刻对生动张扬的醒狮着迷的。看侠肝义胆的黄大侠把醒狮舞得虎虎生风,不知道几多羡慕,几多敬仰。
彼时,虽没有机会在现实中一睹醒狮的栩栩如生,但电影中威武雄壮的醒狮表演却深深地刻在了年轻的心间。
而今终于有机会在醒狮的家乡亲历醒狮的风采,我自然比较激动。对于我这种看“热闹”的观者而言,醒狮最大的看点就是一个“闹”字。在长凳、高桩假扮的假山、小桥和溪流间,舞者默契配合,装扮的醒狮或威风凛凛或憨态可掬,获得观众如潮掌声。但是老师傅们告诉我,老道的舞者表演,能达到“刚柔相济,形神俱备”的境界,演绎出狮子喜怒哀乐的感情。
醒狮靓丽,但终究是假的,假狮子如何能表达出喜怒哀乐?看门道的内行学者说, 醒狮自诞生就被赋予人的性格,古时的南狮以黄、红、黑为主,分别代表了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舞者扇动眼睑传递醒狮的顾盼流转,步法转折进退表达体态的灵活沉稳。伴着激越铿锵的锣声鼓点,生生不息的忠义仁勇,就在醒狮的舞动中奔涌出来。
对舞狮精彩绝伦的表演,诗人的赞叹是“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白居易《西凉伎》)”;学者总结“这是一门武术、舞蹈和技巧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但对许多土生土长的佛山人来说,醒狮更多的是与童年有关的美好记忆,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兽,是“白头不相离”的心灵寄托。
老师傅告诉我,在佛山乃至整个广东,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醒狮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各村落每年都会舞狮游行,共祝人乐年丰。他小时候舞不动沉重的狮头,就用自家的簸箕制作一头“简易”的醒狮头,“整蛊”出一天的快乐。他还曾经与同伴偷偷溜进村里的祠堂,摆弄一下村里的“真家伙”。有人打鼓,有人敲锣,有气力摆弄狮头的孩子就像当上了乐队主唱一样神气。
电影里,黄大侠擎着狮头飞天遁地无所不能,是有点浪漫夸张。但“要舞南狮,先习南拳”,却是醒狮奉行了几百年的规矩,黄飞鸿就精通南拳五大拳种之一的“洪拳”。“醒狮”、“采青”这些专业名词也与南派武术紧密相连。传说“醒狮”之名就来源于清初火烧南少林的故事,南少林被毁后,部分反清志士逃到广东,继续进行反清活动。“醒狮”就是暗示国人警醒之意,“采青”是“踩清”的谐音,含有反清的寓意。
黄飞鸿第五代传人、南海黄飞鸿武术龙狮协会会长黄钦添,至今仍记得自己幼时学拳的情形:村口的榕树下,师傅让他们从四平马等基本功学起,一两年之后恩师才正式“开手”教习南拳。苦练多年的舞狮者,往往是“腰马合一”的武林高手,他们“手从胸口发,力从腰马生”,跳跃中带着南拳的刚劲猛烈,才能把狮子舞得气势磅礴、虎虎生风。
明清以来,随着大量广东人到南洋谋生,醒狮也像家人的牵挂一样,被人们带着漂洋过海,并在他乡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这句话绝不是虚言。
醒狮表演,历经百年,依然深得人们青睐,今天,醒狮已不仅是佛山的符号,也是维系华人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更是世界认识中华文化最生动的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