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访谈10篇

心理访谈篇1

【关键词】《心理访谈》 社会转型 心理疗治 功能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传统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等发生巨大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使人们常常处于一种高度失衡状态,负面情绪不断积累,产生了诸多的心理困惑。

2004年底,出于服务大众心理健康的目的,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倾心打造了一档大型日播心理栏目《心理访谈》。栏目每期约20分钟,以现场个案访谈为表现形式,有时会插播一些外拍镜头或场景模拟等背景短片。栏目现场一般由当事人、主持人和心理专家组成。其中,当事人讲述其心理困惑和矛盾,心理学专家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以预防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积累爆发。如今,该栏目已走过7年征程,在疗治现代社会心理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

一、提供倾诉空间,满足情感宣泄需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困惑和情感问题不断积聚,需要有一个宣泄和疏导的渠道。而事实上,由于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尚不健全,且求助的对象数量又十分庞大,人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这样就很容易聚集成为危及社会的巨大能量。针对这种现状,《心理访谈》充分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打开心结的平台。

在栏目的演播室里,当事人、主持人和专家构成了一个人际交流场。通过电视短片叙述和当事人个人表达,专家、主持人参与意见共同完成宣泄过程。其中,电视短片用镜头和解说还原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的情感状态;当事人主动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讲述矛盾事件的来龙去脉。当然,当事人并非个个都善于表达情感,都愿意在追光灯下呈现自己记忆中伤痛的部分。这时,《心理访谈》的主持人和心理专家就会利用他们的意见参与,营造一种温馨、平和、亲切的交流氛围,恰如其分的引导宣泄的过程。

如节目《杜奕衡:告慰天堂的父母》中,正是在主持人和专家的关切下,当事人才娓娓讲述了从事演员替身工作的艰辛苦闷,并表达了对离世双亲的愧疚之情。接着,心理咨询师雷明运用心理学的“空椅对话”理论,让当事人将椅子上的花比作父母,倾吐思念之情。宣泄过程中,当事人掩饰不住激动的情绪、悔恨的心态和真实的泪水。再如节目《拿什么爱你,我的父亲》中,鉴于当事人与父亲平时交流太少,积压在心底的情感太多,以致在得知父亲患有晚期肺癌后,编导电影《我的父亲》来纪念的热情和冲动过于强烈。心理专家杨凤池就让当事人将其作为靶子,痛痛快快地把对父亲所有的爱、所有想说的话放开说出来,并鼓励当事人在现场大声地对父亲说出了“我爱你”。正是通过这样的诉说,当事人面临突变时错综复杂的心理痛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为调整情绪、解决问题提供了契机。

二、加强心理疏导,进行心理创伤***

从栏目的理念角度来说,《心理访谈》定位于心灵服务,展现的除了情感的宣泄,还有心理专家理性的分析与指导。这也是电视栏目所营造的宣泄平台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相比的优势所在。在栏目心理疗治过程中,心理专家尤其关注人的心理创伤方面。

心理创伤通常指日常生活中的与精神状态相关的负性影响,常由躯体伤害或精神事件所导致,它可以以事件的当事人为载体,但也可能因目睹事件而诱发。走进《心理访谈》的当事人大多是较长时间受心理问题困扰的,而且很大一部分与成长过程中伴随的心理创伤有关,还有的当事人是遭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或心理创伤,超越了心理承受底线。对此,心理专家往往借助于心理测试、行为观察实验、角色扮演、心理游戏等手段,切中肯綮地剖析当事人心理因素的深入性和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对当事人郁结已久的心理创伤进行疏导、化解。

如节目《请别抛弃我》中,杨女士17岁的女儿海燕从三年前开始,只要一提上学,就会出现呕吐等奇怪的症状。心理专家杨凤池通过与海燕的现场交流,分析当事人行为背后的动机、目的以及心理感受,了解她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发现海燕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这与其在学校常受同学欺负的创伤性事件,以及母女之间的交往模式有很大关系。于是,专家在现场为母女做了进一步的沟通练习,直观地告诉了母亲合适的沟通模式。再如《我是“丑女”》节目,讲述了当事人因容貌问题导致婚姻、工作不愉快,进而想卖肾整容的故事。心理专家施钢就利用看***说话作为辅助手段,分析了当事人是因为从小与姐姐的“对比效应”,使“丑”在心里扎了根。再通过形体表演和“理性情绪疗法”,引导当事人自己作出判断:如果自己不去负面放大主观判断,就不会导致愁苦情绪。最后通过解析心理学研究中的微表情,建议当事人多微笑,利用心理整容。

三、解读典型个案,提供公共心理咨询

从栏目形态来看,《心理访谈》是以个案故事为导入线索的。而任何个案都具有共性和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心理访谈》注重个案所体现出的某种共性,即典型性特征。栏目针对人们普遍遇到的各种心理困境来选材,力***体现公众普遍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观众能通过栏目实现对一些问题的认同,从别人的经验里确认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同,并借此求得自身情感的平衡。

此外,心理专家注重深度解析个案的社会背景,向社会心理的纵深层次挖掘。这样,整个节目就不只是在讲个人的经历,而是通过专家的权威分析,让很多与当事人有类似经历或困惑的人能够从中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访谈》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公共心理咨询,普及了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

如节目《弟弟,姐姐好想你》,通过讲述父母离异后姐弟分离的个案故事,分析了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专家建议父母一定要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孩子离婚原因,如果传递信息不当,就会造成孩子对父亲或母亲的怨恨,不利于孩子成长。再如《双面逆子》中,通过一个啃老族的命运,专家建议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一方面要放手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让他们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要进行挫折教育,不能溺爱孩子。通过这些家常的心理话题和观众的现身说法,栏目以点对点的服务达到了点对面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个案分析的价值和意义。

四、关注家庭问题,倡导健康家庭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维系婚姻家庭的纽带,已由外在的经济与舆论等方面的制约变为内在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上的吸引。可以说,当今的家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包括夫妻之间对爱情的忠贞,对子女的养育,对父母的赡养等道德责任。然而,责任感归根究底是一种源于个体自身的约束力,并没有确切的评判标准。这也就导致了现代家庭危机频出。

《心理访淡》栏目致力于倡导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涉及的话题很多都是关于婚恋家庭的内容。如节目《遭遇家暴丈夫》,讲述了一对在婚姻十字路口徘徊的夫妻,丈夫讨厌妻子自作主张时表现出的自信情绪,妻子忍受不了丈夫过分的施暴行为。专家在现场进行分析后,得知双方是网恋认识,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因此矛盾不断。最后建议他们继续网络交流,尝试恢复感情,不要匆忙决定婚姻的走向。再如《亲母后妈》中,10岁小女孩因养母遭遇车祸,无力供其继续上学,她却宁愿辍学,也不愿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表现出对生母的惊慌、恐惧。节目通过细致的采访后,帮助小女孩找到了一所免费接收其就读的小学,并就收养家庭如何告诉孩子身世问题提出了建议。

可以说,当事人在参加节目的过程中,不良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理性地思考家庭问题。而收看节目的观众也能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启迪,学会多与家庭成员沟通,建立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五、解读社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心理失衡,最终引发仇富、社会对抗、暴力事件等。如果没有及时对危机事件当事人进行干预,将会长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给社会和谐埋下隐患。

《心理访谈》栏目就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今社会问题,帮助公众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如针对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心理访谈》从5月22日开始,连续制作播出了6期节目《关注地震之后的心理救援》。5月28日开始,又推出特别节目《重建心灵家园》系列,关注有关系丧失、肢体丧失的灾区幸存者等,运用心理学的方式帮助他们恢复自我认知和行为能力。还有关注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等系列节目,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心理压力进行了心理矫正和引导。正如该栏目主编周凌所说,这档栏目开办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心理上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当中的困难和难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告诉观众如何去缓解工作当中的压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矛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自《心理访谈》开播后,其始终定位于心灵服务,抓住“心理疗治”这一社会稀缺资源,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宣泄的平台,而且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指导解决心理健康的深层次问题,充分体现了栏目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①吴国平,《提供心灵服务 关注入生幸福――央视〈心理访谈〉栏目的创作理念》,《当代电视》,2005(2)

②施琪嘉:《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③柳中权,《重构中国现代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刍议》,《城市问题》,1998(5)

④心理访谈***,省略/lm/xinlifangtan/

心理访谈篇2

关键词:心理访谈,传播内容,受众类型,传播方法,传播效果

 

近年来,心理类访谈节目不断出现并渐成一种态势。央视的《心理访谈》是此类节目的开拓者和运营成功的典范,继2004年推出以来吸引着社会关注的目光。

一、传播内容分析

《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类栏目。它运用现场个案访谈的形式,嘉宾呈现自己的心理故事,主持人在中间衔接沟通,心理专家进行现场心理分析和指导,解除心理困惑,帮助嘉宾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心灵的困扰。而由于中国的心理学和心理学界还不够成熟,大众的需求却在增加。《心理访谈》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

从《心理访谈》的节目内容上看,多数当事人都因遇到的问题无法化解和解决,而寻

求心理的援助。硕士论文,传播方法。硕士论文,传播方法。节目的选题多样,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爱情、婚姻、家庭、青春期等等。以下笔者列举部分节目话题如下:

心理访谈篇3

透过表层现象深入心理世界

故事是节目的背景。讲故事是电视叙事的重要方式之一,被电视人乐此不疲地运用于各类节目,以至于形成一股风潮。通过运用渲染氛围、设置悬念、突出矛盾等手法精心编排的故事,避免了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常规顺序的平铺直叙,情节跌宕起伏,吸引受众的眼球,牵动受众的情感。这种手法赋予故事最大的张力和感染力。在社教类节目中,扣人心弦的悬念、一波三折的情节和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是突出节目情感性,引起情感共鸣的有效途径。

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也在讲故事,故事是展开访谈的背景,访谈过程是对故事的补充和注释,也是对故事的深化。此类节目通常以电视短片讲述或当事人口述所陷入的不得不解决的矛盾事件,突出事件给主人公的心理造成的重大影响。造成影响的原因就是故事最大的悬念,带着这个疑问,顺理成章地进入访谈阶段。纯粹的故事性叙述只占节目时长很小的比例,故事是引子,是展开访谈的背景,为节目的目的服务。主持人和专家向倾诉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对故事的深入发掘,倾诉者的回答则是对悬念的解释,是对故事的补充。访谈过程不仅仅是完善故事的过程,也是建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充分了解事件的前提下,专家抓住倾诉者所面对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倾诉者摆脱困境。穿越故事所展现的现象,把握问题的实质并着力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对故事的深化。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解读故事。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从心理学角度讲述并引导受众深入探究。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得到不同的启示。同样,针对一场谈话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其走向是不同的,讨论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角度决定看问题的视域、重点以及结论;角度限定了看问题的广度,但是也提供了深入问题的机会;角度的选择反映了媒体人把握问题的能力,甚至决定了一个节目的生存空间。

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认识世界,包括认识自我。而心理世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奇妙的。如《心理访谈》的出发点是针对当前一部分人的心理困境,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不能采用漫谈、普遍适用的说教或是单纯地给予同情和安慰的方式去谈,要体现出访谈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倾诉者所陷入的矛盾事件和矛盾心理,探寻其心理过程,分析其人格特点,就是一个人性化、个人化和有特殊内涵的访谈过程,如重视主人公行为背后的动机、目的以及心理感受,了解他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创伤性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心理学专家和倾诉者一起进行了一次心灵旅途,共同解读目前所遭遇到的心理困境的深层原因。从个体心理角度出发,鼓励和引导倾诉者改变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才能最终达到改变行为、促进健康水平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效果。另外,故事的悬念从心理学的角度得以解答,满足了好奇心,也为受众打开了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窗口,引领受众走上认识自我的科学之路。

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的必要性。个案研究实质上是通过对某个(或某些)案例的研究来达到对某一类现象的认识,而不是达到对总体的认识。个案不是统计样本,所以它并不一定需要具有代表性。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只适合于某一类现象,至于究竟适合于哪类现象和个案,要由读者自己来判定。典型性是个案所必须具有的属性,是个案是否体现了某一类别的现象的重要特征。任何个案都具有共性和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如果一个个案能较好地体现某种共性,那么对于这个共性来说,这个个案就具有了典型性。因此,个案研究即是通过个性研究来寻找共性,又是通过个性研究来揭示个案的独特性。个案因而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的双重属性。

《幸福魔方》每一期都针对一个个案进行讨论,由当事人、主持人与心理学专家、网友等共同构成谈话主体。个案分析是具体的,针对性强,而且心理问题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个体差异性。如面对同样的外部环境,不同的人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经历、性格不同,对待某些问题的态度、方式以及问题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于同一类问题,如子女教育问题、婚姻问题、职场问题等,虽然很多人都存在困惑,但是每个人所面对的具体环境又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具有特殊性。另外,媒体体现议程设置功能,引导受众关注心理方面某些突出问题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何种形式把内容呈现给受众。个案中有具体的人、事件、因果联系以及内在复杂的矛盾,是节目编排的天然脚本,具有潜在的可看性。个案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和可把握性强,为达到预期传播效果提供有力的保证。再者,受众是感性的、有独特收视心理的一个群体。电视视听结合的特点更多地诉诸人的感性,个案分析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情感体验的空间,受众往往从个人情感角度出发去体会、理解、审视、判断。置身于场景性和情节性的故事叙述中,受众通过对故事的理解体悟到人生与社会的气象万千,从中获得启发。个案分析为受众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实例。

个案分析的意义。媒体使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在传播过程中使受众获得信息和满足。案例给受众提供一个置身其中的具体环境,接收到具体的信息,如目前社会普遍存在哪些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困境的具体原因,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等。节目中常常使用一些心理测试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受众来说具有普遍适用性,如通过模拟对象宣泄郁积于心的愤懑等。在具体的分析解释过程中,受众跟随分析别人,潜意识中也在分析对照自己,达到由观照他人进而观照自己的目的。正是由于受众的参与使个案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在这一过程中接触到专业术语,如人格、创伤心理,了解了分析心理问题的大致过程,增强了用科学方法调控心理的信心,揭开了心理分析的神秘面纱。另外,个案分析以其独特的故事性魅力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个案问题必定会触碰个人的隐私,而对于隐私的窥视是人的天性。人们希望对他人做进一步了解,尤其是存在矛盾性的个体更吸引他人的好奇心。个案分析这种方法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通过大众传媒这一正常渠道合理地实现了他们潜在的窥视欲。

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普遍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把个案分析的形式特点与解决心理问题的内容实质结合起来,实现从解读个人心理问题到普及心理学常识的传播效果,最大限度地体现个案分析这种形式的价值和意义。

搭建一个试***解决问题的宣泄平台

搭建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社会转型期凸显的各种矛盾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众的心理状况,如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极端等情况,所造成的心理困境甚至影响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人际间的交流和倾诉是疏导内心郁结和缓解压力与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而大众传媒利用自身优势为受众营造了一个专门用于个人情感宣泄的平台。

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由主持人、倾诉者、专家在演播室里组成了一个人际交流场,通过媒介把它置于大众传播的平台之上。节目常常通过电视短片叙述和倾诉者个人表达,专家、主持人参与意见共同完成整个宣泄过程。其中,电视短片用镜头语言和解说还原倾诉者所处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下的情感状态;倾诉者主动或在专家、主持人真切、关怀的询问下敞开心扉讲述矛盾事件的来龙去脉,交谈中掩饰不住激动的情绪、矛盾焦虑的心态、真实的泪水以及希望厘清困惑的期待,这是宣泄的重要过程,正是通过这样的诉说,给不良情绪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通过诉说,抛出矛盾,展示内心,为解决问题提供契机;专家、主持人的询问帮助倾诉者完成宣泄,倾诉者并非每个人都善于表达情感,对于某些不善言谈、惧怕演播室环境的倾诉者来说,他们需要一个询问者帮助他们被动地完成宣泄。另外,主持人、专家的意见参与,使他们之间的交流形成互动,恰如其分地引导宣泄的整个过程。

搭建一个试***解决问题的平台。在大众媒介所营造的交流平台上倾诉与私下人际交流相比,隐私性和安全性都无从保证。但是它之所以吸引倾诉者的重要原因在于这是一个试***解决问题的宣泄平台。

对于倾诉者来说,倾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个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专家资源。私下人际间的倾诉的确能起到暂时性缓解情绪的作用,但因为心理因素的深入性和心理问题的复杂性,除非去看心理医生,否则这种倾诉并不能对矛盾的解决有实质性的帮助。大众媒介所营造的宣泄平台虽然与心理咨询有实质的区别,但是拥有专家资源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对于那些不了解专业心理咨询或不能负担心理咨询费用的倾诉者来说,选择这样一个媒介宣泄平台成为必然。

每一个心理问题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心理学专家从专业角度出发,通过询问、心理测试等手段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采用层层剥笋的分析方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启发倾诉者***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一种新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最终使他们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专家也给出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原则和建议。在这样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之上,通过专家科学的引导,倾诉者们对那些困惑自己已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感到豁然开朗或是有所疏导。但由于节目时长的限制,专家不可能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一一解决,只能选择主要矛盾,采用解决焦点心理问题的方式,尽可能在一次或两次节目中阐明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这种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有限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通过倾诉者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专家提出的建议以及不断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大众媒介搭建宣泄平台,不仅有不同程度地解决心理问题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反映社会环境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媒体具有社会“监测者”和“望者”的功能,栏目所选择的个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了解当下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的窗口。大众媒介为心理弱势群体搭建了一个相对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交流、沟通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和谐,减轻了压力,消除了烦恼,调整了情绪,增强了人的归属感。栏目通过调整自我矛盾和人际间的矛盾,帮助了弱势群体,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正是通过“透过表层现象深入心理世界”、“个案分析”、“搭建一个试***解决问题的宣泄平台”这三方面的形态特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访谈节目。同时,这三方面的形态特征也是受众接受并喜爱此类节目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张春玲:《心理的故事化表达――〈心理访谈〉之我见》,《中国电视》,2006(3)。

3.周伟业:《社会转型时期公众心理问题的媒介疏导》,《南京***治学院学报》,2008(1)。

心理访谈篇4

关键词:心理访谈;***学院;学生教育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心理健康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同时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学校作为个体成长的前沿阵地,对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学校里因情绪情感、人际交往、恋爱交友、学业成绩等问题导致诸如抑郁、自杀或他杀等现象越来越多,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因此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以及心理问题的有效应对成为学校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心理访谈因其独有的特点为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情感互容提供了较好的途径和方式。

长期的学生生活经历以及自身由学生身份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笔者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那就是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应用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之中。而如何去做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如果简单地把人与人之间的交谈看成是在进行心理咨询,这会带来很多尴尬,但是如果我们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适当地运用心理访谈的基本法则,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呢?

一、***学院现状

***学院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种崭新模式,其发展历史短,模式不够成熟,许多方面需借鉴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经验。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出独有的特点。

1.学生状况

***学院的生源大多文化基础较差或存在偏科现象,在我国高考选拔考试中,***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分数较低,偏科现象较突出;由于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存在地域差异,并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各***学院学生的知识面宽窄不一、知识结构差别较大,群体同质性较低。基于这种差异性,***学院在管理方面需要一种更具接纳性的方式。

通过对学院招生数据进行汇总,我发现,2011年和2012年城镇和农村往届学生在招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高达61.1%和53%,一半以上学生有过二次高考经历,部分学生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在面对和处理问题时过于自我中心,活动积极性不够。他们思维活跃,却我行我素,表现为厌学、旷课、沉迷网络游戏等。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部分企业、单位对***学院学生也存在偏见,使得他们产生“再努力学习也无用”的错误认知,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消极态度。

一方面,他们对学校生活充满渴望,但高昂的学费使其对父母、家庭有一种愧疚感;另一方面,他们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缺乏自信而止步不前。虽然在年龄上已是成年人,但是来自社会方面的不良信息、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以及自身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使得他们在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消极对待生活和学习,同时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不足,加之缺乏引导、激发,很容易误入歧途。种种心理冲突使得他们的心理负担普遍较重。

2.辅导员队伍现状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学院辅导员工作涉及面广、事无巨细,这是许多在职辅导员的切身感受,由于***学院起步晚,辅导员队伍也呈现年轻化,加之缺乏相应的职业培训,教师只能在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

辅导员工作内容和性质由工作对象决定。城乡差异、贫富差距、家庭和社会生活经历不同等导致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群体,在倡导人本主义教育趋势下,学生教育更加需要注重因人而异。但在工作中,随着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管理方式却逐渐变得简单、单一。这是由于学生人数多、工作压力大、工作缺乏灵活变通,师生沟通交流机会减少,师生出现脱节,再加上学生学业、生活、安全等问题较多,导致教师容易出现“职业枯竭”“心身耗竭”。许多辅导员因不能承受压力或感到前途渺茫而把它作为就业跳板,也使得***学院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助推力量。

二、相关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需要。对于现代人来说,人们对获得归属感、爱和尊重的需要更为迫切。

2.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在彼此接纳的基础上,要学会开放自己,敢于坦露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等,学会接纳他人,真诚地分享资源和观念。一个高效的沟通和亲密关系的建立,首先需要让对方体会到安全感、信赖感。

3.人格发展观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这一时期个体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和亲密关系,此阶段发展遇到障碍会出现同一性混乱,表现为片面的自我认知、自我目标缺失、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导致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良等迷失性问题。

三、心理咨询与辅导员工作异同

从对象和数量上来说,心理教育工作者面对的群体是出现心理困惑的正常学生,与来访者大多是一对一进行咨询,帮助来访者从心理困扰中走出来,来访者作为完全陌生的个体出现;而辅导员工作面对的是以行***班级为主体的每一位学生,是一对多,他们之间相对熟悉。

在工作职能和任务上,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助人自助,帮助来访者成长,通过咨询能够使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惑,走出人生低谷,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最终达到特定阶段的自我实现,注重保密原则,保持价值中立;辅导员工作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治工作,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思想,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文体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其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具有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

从本质上说,他们都是助人成长和发展,帮助人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四、心理访谈技巧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以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一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帮助许多人发生了改变。不同的身份使得师生心理发生着变化,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的建立营造着良好的交往氛围,并促进来访者成长,辅导员工作包括思想***治工作、生活困惑解答、学习督促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等。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将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有序运行,同时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柔性管理

由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在身份和信息资源占有上差别大,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不对等性。受改革开放、地域与教育资源、家庭、人口学变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群体异质性明显,但在心理方面呈现出一些共性,诸如缺乏自信、叛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

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多采用程式化的“刺激―反应”模式,一旦学生出现错误,教师立即指明正确道路,虽然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辅导员作为学校基层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运用心理访谈技巧与学生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更深刻的尊重,缩短师生心理距离;通过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等,使学生感受到被爱并产生认同感。这对促使他们发生改变,减少日常生活中师生情感淡漠、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等情况具有积极作用。

柔性管理注重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尊,让学生在共情、理解和积极关注中获得向上的力量,激发和促进学生完善内在的认知调节系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应将柔性管理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中进行积极实践。

2.深度辅导

由于教育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天然差别,加之学生日益接受新思想,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教师一味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越显弊端,因此,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人文化模式。研究者将深度辅导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进行尝试,它是指在了解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关注大学生成长与个性发展,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各方面动态,调动课堂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家长学校等各方面资源进行辅导,通过建立个人认知与行动成长记录档案进行追踪。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由于受社会对三本院校认可度影响,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另外,部分辅导员教育管理方式简单、粗放,造成学生抵触情绪较大,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置若罔闻,致使出现纪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较差、行为自由散漫等现象。这些都影响着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部分学校管理者片面追求交流工具创新,忽视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学术魅力以及沟通方式的科学性,导致人际影响力低,师生摩擦增多。在当前社会快节奏的变化中,高效开展学生工作需要深度辅导,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形成心理默契,最终使学生表现出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

良好的态度是进一步沟通的前提条件。在聆听、共情等互动技术指导下,能够全面准确了解学生思想***治、学习和生活状态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学院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积极将心理咨询技巧这种柔性管理和深度辅导方式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并最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学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对于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提升、学习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在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学生管理方式方法,注重人文关怀。为适应柔性管理和深度辅导需求,通过开展相应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五、结论

针对***学院发展时间短、经验积累少的不足,本着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人本主义关怀的原则,从辅导员工作现状、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将心理访谈技巧应用于辅导员工作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并为深入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渠道和方式。

[1]周秀梅.***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柔性管理”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9):46-47.

[2]苏健.心理辅导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方法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1(5): 232-233.

[3]陈冠锋.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及思考[J].理论研究,2011(5):55-56.

[4]罗涤,姚木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心理访谈篇5

联商网:杭州大厦自实行扩张以来,目前已经去了湖州、萧山,还有杭州的元华商城和西湖时代广场,您能谈这些店的经营现状和业绩吗?对于这些店经营业绩,您又是如何看待和评估的,跟您预料当中是否有差距。

童民强:与杭州大厦本店相比,这些新店的业绩当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一家新开的百货商店来说,前一、二年出现亏损,这是正常现象,很多百货商店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应该说,这几家新店现在的经营状况均在我的预料之中,基本达成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联商网:对于目前这些分店的经营现状,您又将如何去弥补?杭州大厦与元华商城、西湖时代广场是否真正做到了经营错位?

童民强:我们现在正根据各店的经营实际情况进行积极调整。元华购物中心在今年4月已作了第一阶段调整,新开辟了商务男装区和休闲时尚鞋区,接下来第二阶段的调整,将进一步突出商务休闲主题,丰富商品,完善主题百货的商品结构,预计将于今年9月完成。西湖时代广场的调整方向是:彻底改变传统的百货商店模式,建成精品广场模式,今年9月份,将会有4—5个国际名牌入驻。相信通过我们的调整,这些新店会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联商网:目前杭州大厦是不是已经从湖州店、萧山店已经撤出了,您觉得造成出师不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店的尝试对杭州大厦未来的连锁拓展带来哪些启示和收获?

童民强:我们分店的开发主要分两块,一块是本市的开发,一块是省内的开发。省内开发的外地店,主要采用先由杭州大厦集中管理,再逐步向本地化过渡的经营模式,后期主要还是依靠当地的团队进行管理,而我们只是作为顾问。现在湖州那边的本土管理人员招的已经差不多了,然后通过我们帮他们做一些培训,以后就以他们为主体管理了。我们跟房地产商签的合约都是不长的,三五年而已在近两年的连锁拓展过程中,杭州大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看到了一些不足,这会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带来很多启示和帮助。

联商网:杭州大厦扩张目前主要是实行品牌输出之路,相对而言,成本较低,风险也小,您觉得这是实行低成本扩张的有效途径吗?这样的扩张对企业来说是否能够真正做大做强?今后,在百货店扩张中,品牌输出是否会成为主流?

童民强:实行品牌输出是杭州大厦对外扩张所作的一种尝试,是否是最佳的扩张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我们会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做出调整。

联商网:杭州大厦有考虑过自己直接投资吗?如去买一块地,自己建造自己开店,或者租赁别人的场地来开店?甚至有些就是通过投资商业地产来赚钱的,主要是通过地产增值来获益,而不是通过零售经营,如现在的万达集团。

童民强: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将来杭州大厦一定会考虑向直接投资的方向发展,进行直接投资我们原先也讨论过,但要实现这一步,还是要取决于股东的决策。从百货行业跨入其他领域发展,企业才能真正做强做大,但从目前现有的情况来看,杭州大厦还不适合跨入房地产物业上。

联商网:杭州大厦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去从事直接投资?杭州大厦的投资方是谁,自身是否有考虑过上市?去年,曾爆出消息加拿大上市公司意欲购买杭州大厦部分资产,是否有什么进展?

童民强:杭州大厦当然有能力直接投资,主要是看具体项目。杭州大厦的投资方是杭州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澳门南光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大厦曾考虑过上市问题,但尚未到实质运行阶段。曾有多家境内外公司考虑过购买杭州大厦的资产,这主要是股东双方的问题,据我所知,目前他们还没有打算转让。

联商网:也有网友提出,杭州大厦的高端定位,不适宜在同一个城市扩张,应该选择省外城市扩张,对这个问题,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同他的看法吗?

童民强:依目前杭州大厦本店的经营定位,确实只能在大中型城市发展,应该它需要一定的消费顾客群来支撑。杭州大厦在杭州开出的两家店——元华购物中心和西湖时代广场,在经营定位方面就考虑到一定的差异性。

联商网:杭州大厦是否会继续原先的扩张计划,绍兴店预计大概什么时候能开出。

童民强:杭州大厦仍会按原计划稳步发展,绍兴店将于明年9月份开张。

联商网:您如何看待连锁百货的整体趋势,有人说,百货的出路在于连锁,那今后单体百货店的前景又会如何,是否还会继续存在?

童民强:百货店不同于一般的超市或大卖场,百货店是一个时尚、流行的窗口,受到当地人文、经济、风俗习惯等地域性条件的制约,因此百货店的连锁不会像超市、大卖场那样快。百货单店应仍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变革,使其适应市场需求,适应消费趋势。杭州大厦自93年来连续10年保持高速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联商网:对于连锁百货来说,本土化是很关键的,您觉得该如何做到本土化,应在哪些方面着手?

童民强:我很赞同这种观点。不仅对于连锁百货,对于所有的连锁企业来说,本土化都是关键。肯得基、麦当劳近期推出了一系列中国式的产品,也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做到本土化,要从三方面着手:一、商品本土化,要组织适合于当地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起一定的领先与引导作用;二、管理本土化,聘用当地人员进行管理,因为当地人员直接了解市场信息及顾客需求,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市场;三、营销企划本土化,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喜好来考虑企业的营销目标。 百货业会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联商网:您如何看待杭州百货业现状,是否已经饱和,又如何看待今后的竞争态势。是否会有其他外来百货进入杭州?

童民强:杭州百货店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量,也就是说,有新的百货店开业,就有老的百货公司可能会垮掉,因为杭州城市的百货店容量毕竟有限。今后百货业的竞争将十分激烈,最终的竞争取决于两点,一是商品是否有个性化,你的商品是否有你明显的特点,在个性化方面国外有这样的先例,同一区域内的百货公司,定的主题都不一样,比如有的是做服装,有的是以生活类用品为主。二是你的服务有没有特点;假如这两方面能保持优势,你的百货公司就始终保持竞争力。今后百货业会朝商品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

听说还是有其他的百货想进入杭州市场,浙江比较富裕,购买力比较强,确实有不少百货公司感兴趣,比如连卡佛百货将进入。但外来百货的进入,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自己个体能否做好。

联商网:杭州大厦是定位于高端商品,您觉得杭州高端市场的消费潜力还有多大,还有多少市场空间。

童民强:我觉得空间还是有的,人总是喜欢买好的东西,经济发展快了,肯定有人追求高档的东西。从我们精品商场来看,从筹建到现在是四年多,业绩从原来比较差到现在是越来越好,后两年的增幅平均每年是50%左右。

联商网:杭州的湖滨商圈什么时候能真正成熟,又如何看待几个商圈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焦点也就是人气之争,您觉得杭州是否有足够的人气去支持位于同一路段上的几个商圈的共同繁荣?

童民强:商圈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正所谓“店多隆市”,武林商圈的形成也是杭州大厦、银泰、百大、国大加入后才形成。同时商圈也不是能吹出来的,靠造舆论或其他什么的,关键是要看开发商怎样重视它、怎样去开发它。目前而言,武林商圈的主力商圈地位是相当稳固的,商圈也可以是多层次的,其他的商圈可以发展成为副商业中心或有特色的商圈。我觉得延安路这条商业街因具有较长的历史,一定会有足够的人气去支撑它。 通过业绩考核实现滚动式品牌管理

联商网:杭州大厦的品牌管理一直备受关注,引进了许多国际知名品牌,能谈谈杭州大厦各类品牌分布现状吗,如有多少品牌在杭州是独家的?

童民强:我们统计了一下,我们独家经营的品牌占总量的大约百分之二十几,主要有几大块,一是化妆品品牌,目前杭州大厦的进口化妆品在杭州是最齐全的,而且去年的进口化妆品销售业绩在全国百货店中排第一位。第二是B楼的精品商场,我们的品牌也是非常强大的,销售也非常好,大的重点品牌平均每天销售都在五、六万以上,一年下来就超过千万。可以说,我们的化妆品品牌和精品品牌在全国百货店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联商网:我们上次采访银泰百货老总厉玲时,她提出了“品牌梯队管理建设”,那杭州大厦在品牌管理方面有自己的什么特色吗,是如何做到品牌的优胜劣汰。

童民强:我们对品牌的管理采取“品牌滚动式”管理,要求商场不断有新品牌的引进、要淘汰业绩差的品牌。引进的目的就是要淘汰差的,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不断给消费者新的感觉,时尚和流行的商品都必须追求新。

至于具体如何实现品牌滚动,我们每个月、每半年、每年都要业绩考核。我们的品牌主要分成三:一是业绩处于下端需要淘汰的商品;主要的是处于中端业绩非常好也非常成熟的品牌;另外引进的是占30%的领先品牌,如独家经营的新进入中国的国际品牌。

联商网:您是怎么理解供应链的价值,在改善与加强供应商关系方面有什么好的值得介绍的经验?

童民强:一个商场要做的好,要用两只手,一只手牵着消费者,另一只手牵着供货商,消费者是你的衣食父母,要把好的商品卖给消费者,必须取得供应商的支持。但中国的百货行业其实还没有真正走到自我经营这条道路上,象美国的百货公司,70%以上的商品都是自己采购的,从前期的市场考察、计划、采购、合同、谈判到供货整个供应链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链条,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确保供应链的快速反应。但中国的百货店不是这样的,主要是采取品牌进店的联营方式,这是中国的特色,联营主要取决于客户,我们引进的只是品牌,而不是直接采购商品,所以我们现在讲的供应链其实就是怎样跟供应商取得密切的合作。目前我们只有一部分进口化妆品和高端商品是自己经销的,其他的商品联营比例很大,其他的百货公司也是如此,从短期来看,这种模式在中国还不会很大改变,如果随着中国百货业的不断成熟、发展壮大,这种状况才有可能改变。

改善与供货商关系最主要的是沟通,比如我们对一些好的大的供应商,在宣传上、货款结算时间上会有一些优惠的措施,如结款时间缩短。 品牌形象和客户管理是营销重心

联商网:您觉得杭州大厦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童民强:首先是选址,杭州大厦处于一个很好的位置;第二是定位,怎样做出的特色,杭州大厦准确抓住了一个层面的消费群体;第三是后期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企业的形象品牌。形象品牌除了商品、服务外,还包括整体环境,如灯光、空调、通风、商品陈列、视觉识别系统服务功能等等。

联商网:请杭州大厦谈谈在营销方面的经验,杭州大厦在顾客管理,尤其是会员卡顾客管理方面有一些特别的做法,是否可以描述一下这些顾客的特征,和公司采取的一些营销举措?

童民强:杭州大厦几年来在营销方面侧重做两方面工作,一是不断打造整体品牌形象,注重整体形象促销,而不是简单买多少送多少,或者是简单的打折特卖,我们做了很多引导消费、提供知识宣传的活动,如上半年推出的服饰节,通过介绍服饰的发展趋势及相关信息 引导消费者。第二是我们的客户管理,我们在这方面确实做的很有特色,有一个完整的客户网络,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资料和消费资料,针对消费群体,我们会不断提供信息和服务措施,我们会根据顾客的需要定期举办讲座沙龙等。我们的贵宾卡不仅仅是一种打折卡,更多是提供一种服务功能,如我们的金卡、银卡客户,可以在商场免费停车,可以在我们餐厅免费享受一些饮料,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会寄上一束鲜花表示慰问,在平时的时候,如前段时间***,我们会送他21金维他或慰问卡之类。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贵宾金卡具有透支消费功能,可以在商场先消费,过一个月后再结帐,这是一种信用。

可以说,我们的营销企划已经从简单的商品管理走向对人的信息资料的管理分析,从商品的研究转向对消费者的研究。

联商网:去年杭州大厦做了一次贵宾卡专场促销,不知效果如何?

童民强:效果非常的好,我们连门都关不上,销售达到1500万。

联商网:能谈谈杭州大厦的信息化管理吗,你们现在应用的是自己开发的商业管理软件,自己有开发人员,您觉得效果好吗?

童民强:我们最早的软件是方正做的,这几年我们根据自己的特色做了很大的调整补充和开发,包括其他分店的开发,也是我们自己做的,效果非常的不错。在硬件方面,我们的硬件用了比较长的时间,今年我们正在考虑升级改造的问题。

联商网:杭州大厦正在扩大营业面积,目前许多百货店纷纷向大型购物中心或摩尔转型,杭州大厦是否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对于这种趋势,您又是如何看待的。杭州大厦与国外真正意义上的SHOPPINGMALL是否还存在哪些差距?

童民强:杭州大厦是正在扩大营业面积,主要是为了做强一些商品,包括精品和生活类用品。但杭州大厦不是MALL,真正的MALL是位于交通枢纽的大型封闭式场所,从结构条件来看,可以结合很多业种,包括吃喝玩乐,还有很大的停车场。杭州大厦还是主题百货,但我们在百货店功能的基础上,我们也在参照MALL的一些做法,增强休闲娱乐的设施,这些设施仅仅是配套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和吸引消费者。

联商网:前段时间,看到报道说,杭州大厦要参股建造“地下武林广场”,目前是否有什么进展,大概在什么时候能完成。建造地下武林广场,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您是否担心它的前景?

童民强:地下武林广场是杭州旅游集团公司的一个项目,杭州大厦作为旅游集团的骨干企业,我们也有意加入项目的开发,毕竟武林广场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前景非常的好,地下武林广场将是一个综合广场,需求功能越大,对消费者的吸引也越大,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依靠制度管理,而不是个人的影响力

联商网:能谈谈您目前的整个管理团队吗,有网友说您目前管理层年龄偏大,是否会有什么新的规划和调整?

童民强:我们的管理骨干,从筹建开始到现在,都已经比较成熟了,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百货业非常注重经验,我们也在培养新的第二、三梯队,我们从96年开始就招大学生,每年都有7、8个大学生进来,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

联商网: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管人和管事的?您的原则是什么?对于中层管理干部的考核和选拔会有哪些基本要求?

童民强:管人和管事其实是一回事,不能分开来看,事要人去做的,最终还是要管人 ,管人是最重要的,而选拔的人基本要求就是他要具有敬业精神,没有敬业精神是做不好事情的。其次就是他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对干部的考核和选拔,我们都有基本的规章制度,每个月都对每个干部的业务和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考核。

联商网:有媒体报道说,您是一个儒雅的人,儒雅的性格是否也会体现在您的管理风格上,对您在具体处理一些事情或做出一些重大战略决策时是否有影响?

童民强:现在管理企业,知识很重要,现在需要知识型人才,最终是靠知识和技术管理,别人说我是儒雅的,我自己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我确实感受到管理靠的是科学,靠的是制度管理,而不是个人的影响力,个人的影响力非常重要,但最终不是靠个人影响力去管理,我们采用的是制度化管理,事情是要靠大家去做的,而不是说离开了你,企业就没办法管理了。

心理访谈篇6

关键词 电视人物专访;采访者;嘉宾;心理互动

中***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03-02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主要通过对嘉宾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心灵感悟,发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表面上是一项言语交际活动,但更多则的是一种心理交际活动。在访谈中是否能够营造良好的访谈氛围,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之间的心理互动,成为决定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

1 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心理互动”的重要性

“心理互动”,是指互动双方从心理层面所产生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交流状态。人物专访节目是在电视谈话节目和新闻采访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作为心理互动两极,在以主持人为主导所创设的访谈情境中,结合嘉宾自身的特殊经历和情感倾向,以语言为载体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平等融洽的交际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心理互动是支撑双方能够更好地完成专访的重要基础。只有双方都乐于进行相对坦诚、开放的交流,节目才有可能真正完成预定的访谈任务。因此,主持人要关注节目中双方的“心理互动”状态,采用有效手段触发并推进二者的“心理互动”。

2 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心理互动”的相关要素

心理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但仍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在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专访的主体、现场的环境以及采访者所运用的访问语言都会对双方的“心理互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1专访主题

采访主题是奠定整个节目的基调,也是采访者与嘉宾是否能够达到一定深度的交流层面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专访主题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到专访嘉宾的实际情况,结合嘉宾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和性格特点选择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主题;其次,应当充分考虑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选取能够激发各方谈话热情并最大可能地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的主题,如,《星型态》中杨幂接受专访时就涉及到“整容疑云”、“声音太甜”等尖锐的话题;再次,要充分兼顾到情感因素,选取符合社会伦理,具有一定人情味的、倡导文明发展的主题。

2.2访谈情境

情境是指电视人物专访节目时,由采访者、嘉宾、现场观众以及其他要素所构成的谈话环境。和谐的访谈情境有利于采访者与嘉宾之间开展良好的心理互动,使专访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采访者作为专访节目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在营造访谈情境时负有重要责任。专访节目环境的布置应当符合节目的要求,带给嘉宾及在场观众一种在自家客厅聊天的谈话氛围,并坦诚地与采访者及现场观众交流观点、倾诉感情。如娱乐人物专访节目《星型态》,采访不是演播室而是非常生活化场景中进行,嘉宾更容易放松。同时,为了与嘉宾之间形成和谐的心理互动,采访者应当主动去调动各种感受,以“诚”来找到触发双方心理互动的契合点,并在专访的过程中推进这种心理互动,使在专访情境中的双方达到一种共鸣、和谐的状态。

2.3访谈语言

语言是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采访者与嘉宾进行心理互动的重要载体,采访者的语言艺术对于心理互动的触发与推进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采访者语言运用要得体,要符合采访者及嘉宾的社会身份,适应整个访谈的语境,并推动谈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采访者还应当善于运用一些“副语言”,如语音、语调、语气等对语言进行修饰和补充,使自身所运用的语言更富于表现力。就这一点来说,杨澜在《杨澜访谈录》中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

3 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心理互动”的具体策略

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实质上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在节目中要触发并推进采访者与嘉宾的“心理互动”,最终实现促使广大受众更加深入思考,倡导一种更加积极社会风尚的电视传媒功能。采访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准确把握电视节目定位

当前,包括人物专访在内的各类电视节目数量众多,电视节目只有准确定位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采访者要准确把握这一定位,以此来确定专访的选题、谈话的切人视角、明确栏目风格,设计专访提纲和方案,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与嘉宾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如,《星型态》的采访嘉宾都是娱乐明星,受众也都是关注时尚的年轻人,因此,采访者切入话题的方式十分直接,访谈也大多围绕受众比较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展开。

3.2全面深入地了解嘉宾

嘉宾是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主角,是心理互动中重要的一方。当前,电视人物专访所邀请的嘉宾或是一些社会热点新闻的当事人或相关人,或是某些专门领域的权威者或专家,或是占据一些优势资源的名人。由于嘉宾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教育程度、职业背景和生活环境等存在一定不同,对待采访者的访问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对。主持人应对这些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和充分的了解,以便在专访中更加游刃有余地、有针对性地与嘉宾进行交谈。杨澜在《杨澜访谈录》中专访新任奥运冠***龙清泉时,甚至连嘉宾在QQ上的个性签名是“举出世界,举出未来”都关注到了,真是不可谓不充分。

3.3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

问题是支撑采访者与嘉宾之间进行交际的“支架”,也是触动与推进双方心理互动的重要手段。采访者在交谈之初,应当尝试通过问题激发嘉宾“倾诉”的愿望,使之乐于与采访者进行一场敞开式的交流;当交谈展开的过程中,采访者又应当借助问题,引导交谈走向深入,使二者之间在更加坦诚的氛围中完成心理互动。杨澜在采访约旦王后拉尼娅·阿卜杜拉时,问题设计的就非常有层次性,引导嘉宾更全面深入地向广大受众展示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电视人物专访是一项以心理为基础的公开谈话类节目,采访者与嘉宾之间是否能够形成良好有效的“心理互动”对节目是否成功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电视人物专访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应当充分了解影响双方心理互动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双方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节目的访谈任务,最终达到提高节目整体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心理访谈篇7

关键词 访问;方法;技巧

中***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6—0007—02

1 个别访问

指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这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访问形式。个别访问根据采访对象的特点,能较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由于采访对象各自的个性不同,生活习惯、思想感情、文化素养以至立场观点等也有不同,访问方法就要因人而异。

个别访问常指记者和采访对象一对一的当面交谈,但也不排除在必要时有几个人在场。遇到突发事件,记者赶到现场采访时,记者虽向一人发问,其他人也会关注、补充、介绍,有时甚至争相发言,这也应属个别访问。因为这时记者采访,并非有意组织一些人进行交谈,而主要是对某个采访对象进行访问,至于其他人的参与,并不影响个别访问的性质。还有的情况是,在采访中,记者要访问某一采访对象,有时要请他人引荐,这时虽有几个人在场,但采访对象仍属一人,所以也仍是个别访问。

2 集体访问

这是记者有意组织或邀约多个采访对象的访问。集体访问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开座谈会。访问座谈会又称调查会,这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需要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通过座谈会形式,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有利于较快把握全局,弄清事实真相。记者召开好座谈会,必须避免众口一辞、歌功颂德的假现象。开会前的准备,要根据采访要求,选择采访对象,拟定讨论提纲,最好先把提纲分送给与会者,对重点人物,还要个别交谈,说明记者的意***和要求,使座谈会讨论目标明确。座谈会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三五人或七八人即可,以便与会者有时间畅所欲言。座谈时,记者应冷静观察,广听博纳,对于不同意见的争论,不可轻率表态,强作结论。

座谈会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记者约请一些人本着同一主题而开的。这种座谈会听取对某些问题的意见,本身就构成新闻。另一种情况是记者为全面了解有关情况而召开的。有的人往往因为发言时间有限,对问题的讨论有顾虑,不肯细谈,有时也易出现“从众”现象,所以会后还有必要进行个别访问,使访问更加深入。

第二种形式: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会,通常由***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举行。在***和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如:***的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和***协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或新闻会等。

方法正确,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深入的采访,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就容易走弯路,难以达到目的。当今,新闻采访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是访问和观察。其他采访方法、技巧,可以说都是访问和观察的具体运用和延伸。

3把握重点,启发诱导

记者访问既应放得开,收得拢,轻松自由,又要切忌漫无边际、无的放矢。应该把握交谈的重点,善于启发对方的思路,诱导对方谈到点子上。涉及关键性的问题,要深入了解,问个水落石出。访问中如何把握交谈的重点,这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情况和采访需要而定。通常,访问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事实的重要部分

(1)新闻六要素:即何事、何时、何地、何人、何故和怎么样。其中,对重大新闻,要注意交代清楚有关要素。对新闻通讯、特写,要抓住事实的细节、场面等;

(2)新闻的宣传价值所在。把握访问重点,就是善于抓住能体现新闻事实的宣传功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记者访问时要敏锐地发现某地区、单位,某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新闻事实中找出具有高尚思想的闪光点,用事实感召、影响受众;

(3)有特点的事实。这类事实是同共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挖掘具有新闻价值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从而抓住有特点的事实材料。

2)采访目标的具体化

采访目标的具体化,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研究其不同的采访目标,形成各类采访模式,掌握采访环节。如:全国好新闻《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10名记者分头采写,从地球两侧,按时间顺序,对同一重大事件作现场报道。电头分别冠以“发射场”、“测控中心”、“南太平洋”等现场字样。参加采写的记者相距万里,但能协调一致迅速完成重大题材的采访任务。这条新闻即分为三个采访侧面,每个采访侧面又分若干要点,由此形成一个完整多层次的采访系统,这就是广度的新闻采访模式。

在诱导对方围绕重点交谈中,对于不善言谈者,要不急不迫,从具体问题入手,不时作些恰当的提示。对于善言谈者,可以看准机会提出问题和疑点,或巧妙地转换话题。

4 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访问谈话中即使对方所谈内容有些离题,也不可急于打断。而应注意广采博纳,从中捕捉到有意义的新线索、新素材。对采访对象所说的事情,要专心地听,而且鼓励对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例如:一位医学报社记者访问一位医学专家,谈话不到5分钟就结束了。同样,有位省报社记者去采访这位医学专家时,先询问他最近发明的几件医疗器械,在欣赏他的 “杰作”之余,并请他当场“表演”。对方马上有了兴趣,连说带操作,既热心介绍各国的对比资料,又描述研究中的细节以及他自己的酸甜苦辣。记者兴致勃勃地听着、记录着这位医学专家的喜怒哀乐,获得了采访的成功。

采访中切不可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更不能凡是与自己主观设想相同的就听,否则就不听,或者摆出不屑一顾的派头,那样就会破坏对方的情绪。有时,对方谈话离题了,要巧妙灵活地引导到谈话的正题上来。有时,访问对象和记者谈得投机,他会把自己生活中的苦衷合盘向记者倾吐,记者不能有厌烦心理,要做到了解、理解对方,并从中捕捉有意义的新线索、新素材。

5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记者访问谈话,要注意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语言和兴趣点,双方产生好感与亲近感,这有利于缩短和消除心理距离,采访容易见成效。在访问过程中,记者要善于求同存异,以求心理上的共鸣。这样才能掌握心理控制主动权,使双方情感向好的方向发展,使访问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访问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面。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作出正确的判断,随之作出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控制。

记者如果能够得心应手地访问,采访对象就会愿意与之合作,真诚地提供一切重要材料。此时,记者是处在支配对方意志行为的控制者地位。有时访问并不顺利,采访对象并不热情,甚至让记者按照他的思想、意识办事,这时的记者实际是被控制者。记者要有所作为,在复杂的访问过程中实现采访目的,就必须掌握不同访问对象各自的心理特点,使对方在自己的影响下,成功完成采访任务。

参考文献

心理访谈篇8

关键词:五必访、十必谈 思想***治工作制度 产生背景 形成过程 运用效果

一、“五必访、十必谈”思想***治工作方法产生的背景。

第四采油厂是长庆油田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的第一个新型化采油厂,用工形式多样化,员工来源复杂、平均年龄较小,思想活跃多变是其最大的特点。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休等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降低,凝聚力和战斗力弱化,队伍管理面临严峻考验。经过对全厂2600多名员工的长期动态关注和问卷调查,在最关心的个人问题的判断上,90%的员工选择收入福利;在认为影响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的判断上,80%的员工选择对薪酬收入和福利不满意。由此可见,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员工思想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一是员工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茫然,稳定感、安全感减少,失落感、迷茫感增多,求稳怕变的心态比较普遍;二是员工思想变得越来越讲求实际,实用主义比较普遍,集体主义、利他主义有所淡漠,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有所抬头,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度提高,对收入分配的满足感降低。

员工思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用"四个最"来概括:最关心的问题是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最担心的是家庭的团结和睦。最普遍的问题是业余生活单调。最薄弱的环节是人际关系。

如何积极稳妥解决这些问题,使员工热爱油田、忠诚企业,思想***治工作的不断跟进和持续创新成为必然要求。“五必访、十必谈”思想***治工作方法应运而生,成为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一把利器。采油四厂将“五必访、十必谈”思想***治工作方法纳入维稳管理考核制度,确立为量化执行的思想***治工作体系。

二、“五必访、十必谈”思想***治工作方法的形成过程。

将“五必访、十必谈”作为一种思想***治工作方法进行固化执行,正是给员工长期关爱的制度化体现。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点、线、面各自为阵的思想***治工作方式,将点线面系统化、立体化,形成主动出击、积极应对的工作态势。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高级需要。“五必访、十必谈”这种“家庭式”关爱的思想***治工作制度正是把访谈人与被访谈人置于平等位置上而开展的思想交流活动,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访谈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掌握员工在想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对员工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持之以恒地将关爱倾注于员工,从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需求入手,围绕“关怀、帮助”两个关键词,抓住了维护稳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这个核心要素,使员工充分的感觉到被尊重,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工作心态,激发了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筑牢基层员工思想***治工作根基,提高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

“五必访、十必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正面教育引导;管事与管人、管思想相结合;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经常化与制度化相结合;单位与家庭互动;对谈心谈话和家访内容保密。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进行“五必访”:

家庭有重伤病残成员的员工必访;家庭特别困难的员工必访;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员工必访;家庭不和睦的员工必访;涉及到转岗和待岗的员工必访。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进行十必谈:违纪违规的员工必谈;与同事关系紧张的员工必谈;思想不稳定的员工必谈;工作压力大的员工必谈;申请入***的员工必谈;受到奖惩的员工必谈;员工之间发生冲突纠纷必谈;员工情绪低落必谈;员工岗位调动必谈;员工私自辞职必谈。

三、“五必访、十必谈”思想***治工作制度的运用效果。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尝试,证明“五必访、十必谈”是一条妥善把握处置石油企业稳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阻止将思想问题演化为稳定问题的一道防火墙,能够从源头有效的预防和减弱矛盾问题扩大和升级,减轻企业发展的压力。

效果一:重视首访,使初信初访问题的办结率得以大幅提高。坚持“员工无小事”的思想,在访谈过程中,对员工反映的初信初访问题,当作关系企业发展的大事,坚定有问题不解决不撤兵的信心,反复核实员工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提高初信初访的办结率。2013年上半年,全厂基层单位发生上访事件10余起,但是厂层面没有受理1起,经仔细查阅记录,基层单位在受理上访事件时,严格落实“五必访、十必谈”制度,根据不同的情形,进行针对性的家访和谈心,将矛盾和问题逐一化解,避免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

效果二:注重宣传,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得以根本转变。在访谈过程中,注重舆论宣传和引导,面对企业发展中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新观点、新格局引起员工思想上的变化,教育员工清楚非正常上访的严重危害性,清楚他们根本利益的所在是油田企业的发展壮大;教育员工牢固树立依据***策法规解决合理诉求的思想观念,强化员工尊重历史,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意识,明辨是非,在解决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态度上达成共识,在维护和谐和稳定大局上达成共识。

效果三:传递压力,使基层***组织职能得以真正发挥。“五必访、十必谈”制度实行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求各级***组织建立记录台账,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做好登记工作,妥善保管,并注意保密。而延伸的重点和终点就是基层***支部,每个基层***支部每月至少开展“五必访、十必谈”活动,见面访谈率达100%,每月向基层单位报告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形成预防环节的第一梯队。并将工作结果纳入业绩考核,使基层***支部感受到稳定工作的压力,催发工作积极性,使其职能得以发挥,地位得以体现。

心理访谈篇9

入户访谈法作为调查工作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被访者那里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即无偏见的资料收集。为完成这一目标,访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有效接近被访者

有效地接近被访者,与被访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合作的关系,打消其顾虑,使被访者展示真实的自我,愿意给出真实的回答,是访谈成功的第一步。作为访员必须善于运用各种访谈的技巧,才能有效地接近被访者,实现访问过程的成功。

(一)选择亲切恰当的称谓

访员在接近被访者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为对方选择一个合乎常规的称谓。称谓对了,被访者觉得亲切自然,双方的心理距离会迅速拉近,访问便有个好开的头;称谓错了,不仅会闹笑话,甚至会引起被访者的反感和排斥心理,影响访问的顺利开始。选择称谓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符合陌生人初次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而言,访员与被访者是第一次接触,亲密程度较低,心理距离较大,相互之间的称谓一般应突出对方的社会角色身份,以示客气、尊重。如可根据见面之前的了解或询问,称对方为“教授”、“老师”、“经理”“主任”等正式身份头衔,或者用“先生”、“女士”、“阿姨”、“大爷”等尊称,切不可直呼其名。

2、要入乡随俗,亲切自然。访谈过程的地点和空间选择往往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人口普查涉及到全国的千家万户,地域不同,人们喜欢的称谓也不同。访员在与被访者打交道之前,首先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做到有的放矢,称谓上要灵活处理。比如在城市,人们习惯使用“叔叔”、‘阿姨”等称谓,但在农村,“大爷”、“大娘”这样的称呼,却显得亲切自然,如同近邻。

3、要不卑不亢,恰如其分。访员对于被访者要始终保持尊重礼貌,但也不能一味奉承,讨好甚至谄媚。有的访员过于拘谨,小心翼翼,动不动就叫人“老前辈”或“领导”,希望换取别人的好感,但明显的奉承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二)选择接近被访者的途径

接近被访者是访谈的开始,入户访谈时,访员必须选择有效的途径,进得门,坐下来,让被访者了解自己不速而至的目的,消除疑虑,才有可能进行访谈。实际工作中,面对不同的被访者,访员要留心观察,选择有效的途径接近被访者。

1、正面接近,直入主题。访员与被访者接触后,直接表明身份和意***。即直接告诉被访者“我”是谁及“我”代表谁,并出示相应的身份证明,如调查工作证等;“我”来干什么及为什么要来;“我”需要您的合作;“我”会对调查结果保密。如果被访者性格开朗,顾虑较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节省访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积极接近,把握主动。在入户访问中,如果访员认为被访者有时间接受访问,比如在周末或傍晚休息时入户,访员可以直接说“我想进来跟您谈谈这事”,而不是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或者说“请问你现在有时间吗?”等可能让被访者说“不”的问话。入户调查的开始都是在门口,有经验的访员会尽量缩短在门口的寒暄,并设法进入房屋内。因为一旦进门,被访者就不太可能拒绝访问了。

3、求同接近,以退为进。接近被访者后,如发现被访者紧张或不自然,访员不宜直接切入正题开始访谈。可以主动挑起一些与访问无关,但能引发初次交谈兴趣的话题,如老人、孩子、健康、社会热点等问题来打破僵局,在共同的语言交流中接近对方。等到被访者的紧张感有所消除,再正式开始访问。这种方式对访员的要求较高,首先访员有要广博的社会知识;其次访员在谈话中要掌握主动,避免漫无止境的长聊,耽误太多时间。

二、有效控制访问过程

访问过程从访员提出第一个问题开始,到被访者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结束。访问过程的控制,是指访员在访问过程中,通过提问、追问、插话、目光、表情、动作等控制来组织、引导访问的过程。包括语言控制和非语言控制。

(一)语言控制

访问过程中的语言控制主要指提问、追问和插问的控制。

1、提问。提问成功与否决定着访问能否顺利进行。提问的方式很多,有开门见山式、投石问路式、顺水推舟式、顺藤摸瓜式、借题发挥式、循循善诱式等等。具体采用何种提问方式取决于二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根据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提问方式。对于简单、普遍的问题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提问,如调查家庭成员情况时,可直接问:“大妈,您有几个孩子?现在和谁一起住?”,一般可得到确切的回答;而对于复杂、敏感的问题,提问时则应小心谨慎,尽量采用委婉迂回的提问方式,如调查年内死亡人口情况时,用“年内家中有增减人口吗?”比直接问“年内家里有人死亡吗?”让人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要根据被访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问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思想上有顾虑的被访者,提问不宜过于直接,应该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逐步深入地提出问题,如对家庭收入的调查,可先和被访者聊聊各自对第二职业的看法及社会的认同,再问“您及家人从事过兼职吗?”比直接问“请问您有工资以外的收入吗?”更容易得到答案;对那些性格开朗或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访者则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总之,提问作为一种谈话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有经验的访员会在提问开始前,对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设想出不同性格的人对问题的可能反应,然后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被访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顺其自然、随机应变,以取得良好的访谈效果。

2、追问。在提问过程中,为了帮助被访问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访员还要善于对问题进行追问。追问不是引导,也不是提出新的问题,而是对已经谈过的问题中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再次询问,是对提问的延伸或补充,目的是使问题的答案更准确、更完整。访谈过程中如果发现被访问者的回答前后矛盾或含混不清时,访员就需要追问。如发现被访者回答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而家庭成员中没有配偶的信息时,可追问“大叔(大妈)不在家住吗?”,如发现被访者回答的收入明显少于家庭支出时,可用“有吗?”、“还有吗?”、“您认为没有了吗?”等语句进行反复追问,让被访者感到自己的纰漏,迫使其给出真实的答案。但对问题的追询要做到适时与适度。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和分寸,以不妨碍访谈的顺利进行和不伤害被访问者的感情为原则。

3、插话。在访问过程中,因为访员或被访者的原因,可能产生偏离访谈主题,或者需要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

题的情况。这时候,访员就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引导,通过插话的方式转换话题,实现对访问过程的有效控制,掌握访问进度和访问时间。实际工作中,以下两种情况需访员及时插话,控制访谈局面:一是访员将正在进行的话题转向另一个新的话题,被访者由于思路的转向而出现停顿,或者因为缺乏心理准备而产生困惑时,需要访员启发、诱导,以便访谈顺利进行。另一种情况是当被访问者出现答非所问、欲言又止或漫无边际扯得太远时,需要访员及时加以引导,通过插话打断正在进行的话题,使访谈能够围绕相关问题继续展开。

(二)非语言控制

访问过程中,除了“访”和“问”的言语交流,访员还应该通过各种非语言交流方式,随时关注双方表情与动作的变化,并通过体态语言、目光、表情等控制访问过程。

1、体态语。体态语是指访问双方的肢体语言,包括各种动作和姿势。访问过程中,访员除了要避免个人习惯性的小动作,比如挠耳朵、抖大腿、抓头发等,还要善于利用一些动作、姿态的变化向对方传达某种信息,起到言语所不能表达的作用。同时注意对方体态语的变化,体会把握对方的思想、意***等。比如,访员连连点头,表示对被访者的谈话很赞同;访员用笔记录,表示认为刚才的内容十分重要;被访者频繁看时间,说明他希望加快速度或者结束谈话;被访者东张西望,表示对刚才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注意力已经转移;被访者打哈欠或者做小动作,表示已经很累。

2、目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交流是访问中最主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访问过程中,运用目光既能达到观察对方的感受,控制访问过程,又不至于引起对方的不快和反感。一般而言,访员目光要柔和、自然、放松,既不能一直直视被访者,导致其拘束不安,也不能目光犹疑,使被访者对访问意***产生怀疑。访谈时,访员要直面对方但不能盯着看,要不时与对方目光做短暂接触,以几秒钟为宜。对方如果谈得对路,发挥较好,就应该目不转睛,表示精神专注,很感兴趣;如果对方谈走了题,不妨低头或转移目光,以示提醒;如果对所谈内容不了解或觉得谈的不够深入,可以用目光表示困惑、惊讶或者不理解。总之,访员要适时地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自己的“目光语言”,让眼神目光成为访谈过程的调节器。

3、表情。访谈时,被访者总希望自己的话能够获得注意,引起重视。因此访问一旦开始,尤其是在被访者说话时,访员的表情就显得尤为重要。访员应时刻关注被访者的谈话,并通过表情传达出启发、鼓励的信息,激发被访者的谈话意愿,对访问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当被访者谈到成功的事,访员要表示出高兴;被访者谈到伤心的事,访员要表示同情。当整个访问过程变成一种情感互动时,被访者感到共鸣就更愿意说话,也更有可能给出最真实的信息。实践证明,访员礼貌、耐心、真诚的表情,不仅能推动访谈顺利进行,还能成为访问控制的有效工具。

4、外部形象。访员的外部形象控制包括衣着、服饰、打扮等方面。首先,访员穿戴要合体,看起来像一般人头脑中的典型访员形象,这样可以使得访员的社会角色认同有效完成。其次,访员穿戴要普通化,避免制服或任何标注群体或团体的符号,避免因为过于严肃或轻率的外表导致被访者产生偏见性回答。最后,访员的穿戴应避免引人注目,以便突出访问本身而不是访员个人的服装。

三、灵活处理无回答问题

访问过程中出现的无回答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访问对象不在场,如计划访问的对象不在家、不在单位或者出差;另一种是拒绝访问。碰到这两种情况,访员都不能轻易放弃,另选对象,而应该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灵活处理,分类解决。

(一)对于被访者不在家的处理

入户访谈时,访员按照样本户的地址表上门,常会碰到调查户无人在家的情况,这时候就必须复访,而不能随便放弃。一般而言,对于不在场的被访者要做到三次甚至三次以上的复访才能放弃这个对象。如果被访者在第一次访问时不在家,就要做好详细的时间记录,以便在复访时改变时段。如果复访仍没有人,可以向邻居打听情况,看被访者通常何时回家,在确定不是空户的前提下,可连续复访,直到被访者在家为止。

(二)对拒绝回答的处理

访问中经常会碰到被访者拒绝回答的情况。被访者拒访的原因各不相同,常见的有认识问题、时间安排不当、抵触情绪、信任危机、敏感性问题等等。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

被访者认为访问主题“无聊”;

被访者说自己正忙不想花费时间;

被访者对访员不信任;

被访者害怕透露个人信息;

被访者认为访问主题过于敏感;

被访者在以前类似访问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等。

心理访谈篇10

***队院校和国防生招收学员心理考核工作总结提纲

(样 式)

检测单位

1.填报数据

检测日期 6月12日至6月14日 总上站人数

(其中合格 人,不合格 人) 人

(其中合格 人,不合格 人) 计算机检测总人数 人 每日最多计算机检测人数 人 检测总天数 天 计算机工作人员人数 人 心理访谈工作人员人数 人 使用计算机总台数 台 总访谈考生人数 人 职业适应性测验一访谈人数 人 职业适应性测验一访谈不合格人数 人 职业适应性测验二访谈人数 人 职业适应性测验二访谈不合格人数 人 总访谈不合格人数 人

2.总结内容

(1)心理测试条件、环境和过程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机和访谈);

(2)计算机获取方式、基本配置、硬件运行情况;

(3)计算机软件运行情况,存在哪些问题;

(4)本单位心理测试特点,有什么经验值得推广(计算机和访谈);

(5)今年心理测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计算机和访谈);

(6)对今后心理测试有什么建议(计算机和访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心理访谈10篇

学习

消费者投诉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者投诉10篇,内容包括消费者投诉攻略,消费者投诉案例哪里可以看。误区一:所有消费都可投诉《消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因此,非此对象的消费投诉不属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

学习

职务消费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职务消费10篇,内容包括职务消费督查情况分析,职务消费是什么意思。严格地说,职务消费是处在特定职务上的公务人员为履行公务所必须的、适度的消费。假公济私的个人消费是腐败,过度的职务消费尤其是故意的奢侈浪费也属腐败之列

学习

社会心理学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心理学10篇,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知识大全,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

学习

心理暗示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暗示10篇,内容包括心理暗示100个,心理暗示心得感悟。也许这些都只是盲目的猜测,需要你用实际行动来进行一场真正的验证。每个人都在生活当中忙忙碌碌,每个人都在寻求一场心与心的交替和考验。也许那些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

学习

认知心理学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认知心理学10篇,内容包括认知心理学深度解析,认知心理学知识大全。一、学习风格与网络教育个性化人们对于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个别化教学,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实现,确已寄予厚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思路是,利用网络设置及

学习

消费税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税10篇,内容包括消费税知识汇总,消费税问题大全。(二)将应税消费品用于其他方面的筹划税法规定,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外,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其他方面指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

学习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大全,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

学习

古建筑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古建筑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古建筑论文范文参考,古建筑论文题目大全。实践证明,正确的保护理念与科学的保护方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与保证.历史建筑重在永续利用,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出历史建

学习

心理咨询师培训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咨询师培训10篇,内容包括优路心理咨询师培训,心理咨询师案例培训。2、学习内容理论层次高,深入浅出,贴近实际。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教师首先学习高层次的理论,化理论为经验,实施心理帮助,为求助者提供合理的心理协助,制定

学习

心理老师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老师10篇,内容包括心理老师分享心得,心理老师刘聪。(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科学计算器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计算器10篇,内容包括科学计算器的各种使用方法,科学计算器240种功能说明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

学习

扶贫户帮扶工作计划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户帮扶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扶贫帮扶工作计划,脱贫户年度帮扶计划。(一)家庭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情况:1、交通情况;该户离组干道30米,入户道路属水泥路面。2、用电的情况;农村电网改造,用电正常。3、卫生厕所情况;室外设有卫生间。(二

学习

心理咨询中心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咨询中心10篇,内容包括心理咨询案例哪里找,心理咨询中心名字合集。一、选题背景如今,“移情”现象大家已经屡见不鲜了,当然这里的“移情”多指感情的转移,即移情别恋。而在心理咨询中,是指来访者把压抑的潜意识和情绪(喜爱或

学习

设计心理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设计心理学10篇,内容包括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思维导。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0094-0021前言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

学习

社会心理学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心理学10篇,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知识大全,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

学习

心理暗示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暗示10篇,内容包括心理暗示100个,心理暗示心得感悟。也许这些都只是盲目的猜测,需要你用实际行动来进行一场真正的验证。每个人都在生活当中忙忙碌碌,每个人都在寻求一场心与心的交替和考验。也许那些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

学习

认知心理学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认知心理学10篇,内容包括认知心理学深度解析,认知心理学知识大全。一、学习风格与网络教育个性化人们对于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个别化教学,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实现,确已寄予厚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思路是,利用网络设置及

学习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大全,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

学习

心理素质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素质论文10篇,内容包括怎样提高心理素质论文,心理素质论文2000字。1.2工作学习压力影响人才心理素质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逐渐从体力要求转为了对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目前的社会对于人才不仅是

学习

心理障碍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障碍10篇,内容包括心理障碍有关的心理文章,心理障碍的书籍有哪些。因此,要教育学差生就必须了解他们,把握其心理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本文对高校学差生的心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形成做了简要分析。2初入高校,生活上的

学习

应用心理学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应用心理学10篇,内容包括应用心理学深度解析,应用心理学介绍。人类对心理现象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只能被动地顺应自然。面对大自然的无可抵御的可怕力量以及种种难以解释的神奇现象,人们

学习

普通心理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普通心理学10篇,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学论文十篇,色彩心理学论文十篇。一、高度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教学尤其要抓住这个要点。恰当的普通心理学实验可以高度激发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而且,利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