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忆江南篇1
1、忆江南古诗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来源:文章屋网 )
古诗忆江南篇2
新学期伊始,拿到新书,一看有词,我非常高兴,因为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化,而且词还有一个好处,能够让学生仿写,记得我小时候学习古诗文后,就喜欢模仿着人家的词语、句式自己写一写,由此产生了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我想,可以让我的学生也试试。也许,能冒出几个小词人呢。于是,教学《忆江南》这首词时,我自己先仿填了一首给学生引路。
课堂上,学完全词,我告诉学生:“白居易忘不了美丽的江南,老师也忘不了自己可爱的故乡,于是,我模仿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也填了一首词,来赞美我的故乡云雾,下面就请同学欣赏老师填写《忆江南》,听听我的作品怎么样。”当我生情并茂朗读我的作品时,从学生那好奇,赞叹的眼神中,我得到了信心: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朗读完,我问学生:“你曾经到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景曾经给你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印象?你可以像老师一样,模仿白居易的词作,填写一首属于你自己《忆江南》。“学生们都显得很有兴趣。纷纷拿起笔,试着填起来。
作业交上来,完成情况出乎意料的好。全班63人中,有51人掌握《忆江南》词牌的句式要求,而且在词中写景能抓住特点,遗词造句比较优美,有的学生的作业比我试添的那首还要好。还有的学生别出心裁地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了“现代诗人”的字样。我又专门抽了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词作”在小组交流,在全班朗诵,看着学生们那一张张兴高采烈的洋溢着成就感的笑脸,我心里真是高兴,不管学生填得是否合乎平仄,是否富有文采,这都不重要,关键是通过这次尝试,我让学生对词产生了兴趣。在学生自己填词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也是在缩短自己和古文化之间的距离。由事后的效果来看,我的这次尝试是成功的。班里掀起了一股收集古诗词、积累古诗词、学生填词牌的热潮。
附录: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云雾好,风景旧曾谙。早春茶园青青色,晨起春雨细如丝。能不忆云雾?(周贤琴)
音寨好,风景旧曾谙。山上李花白如雪,田中油菜黄如金。能不忆音寨?(罗雪丽)
古诗忆江南篇3
江南春,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指江南的春天。江南是我的家乡,是我深爱的地方,即使有人说江南四季如春,很难看到雪,我也深深的爱着江南。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有名的诗人写的诗中都提到了江南的春天。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忆江南》中就提到了它。“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这一首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两首《忆江南·江南忆》各自***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杭州与苏州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忆”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这两首词与第一首《忆江南·江南好》既是各自***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整体。
还有杜牧的《江南春》种也提到了它。“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在作者妙笔生花的文采下,江南的景色变得更加美丽了。
啊!我爱你,我的故乡,我的江南。
古诗忆江南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典诗词 综合素质
我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改革中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文化涵养,对学生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学生需要通过古典诗词学习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精神内涵,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可以发展成为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的合格接班人。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古典诗词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古典诗词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语文教学古典诗词的教学现状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是,教学改革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得教学出现了严重的指滞后性。小学教育一直没有摆脱应试模式的影响,让学生取得高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语文教学对古典诗词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文化底蕴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具体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朗读古典诗词的时间有限。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而学生在课堂上朗读的时间并不足十分钟,学生无法正确的把握诗词的内涵,甚至对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含义都难以掌握,教师一味的按照考点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难以对古典诗词进行系统性的知识,失去对古典诗词内涵的把握,从而达不到教学的要求。
第二,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不解其意。虽然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是,小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对小学生来说,古典诗词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加上对诗词的理解不到位,就会出现为了取得好成绩,答对试题而进行学生的情况。小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机械性的背诵,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还可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
第三,教师根据应试要求进行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评定,学生的成绩是一项重要指标,这就使得教师为了成绩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将教学的重点从传授知识转移到让学生记忆考试考点,将古典诗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重复性记忆,失去了古典诗词的传统之美,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益处。
二、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具体教学方法
古典诗词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我国古典诗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并且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不同的诗人或是词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应按照一定的计划展开教学活动,做到循序渐进,形成古典诗词的教学系统。
第一,制定教学计划,按照具体的学习步骤。小学教材选取的古典诗词都是经典作品,并且简单易懂,与生活的关系比较紧密。只要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形成系统的模式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古典诗词的朗读和理解,通过明确的学习步骤,让学生自己体会古典诗词中的内涵和美感。教师的古典诗词学习计划不仅需要包括教材中大纲要求的部分,还应进行扩充,形成全方面的发展。
第二,培养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具体方法。古典诗词的学习角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切入点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开展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尽量人性化,不应进行统一的规定,使得学生缺失了自己的学习思维力。比如,有的学生从诗词的具体词句入手进行学习和理解,而有的学生从诗词的背景入手,甚至有的学生从诗词的整体内容把握。这些学习的角度都应达到尊重并进行引导,以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第三,合理安排古典诗词的学习时间。古典诗词的学习需要连续性的学习。在7点到8点之间是学生头脑记忆性比较好的时候,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古典诗词的记忆,甚至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制定背诵任务,实现针对性的记忆,完成教学的背诵要求。在课上时间中还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进行反复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设定特定的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古典教学实例案例
以《忆江南》为例,详细的分析《忆江南》中诗人热爱江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教学内容的引入。通过以前学习过的相关内容或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进行引入。比如:同学生,我们都知道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首《忆江南》。
第二,学生自由朗读。在《忆江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自己朗读诗词。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诗词中的表面意思以及包含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度的指引或是提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懂得如何去正确地理解诗词。
第三,提出问题,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和对诗词理解的反应,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或是分题解答的模式,让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可以锻炼其合作的能力并相互学习,提高自我。
第四,进入学习的核心讲解阶段。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整体学习。这包括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古典诗词的字词含义以及整篇诗词的整体内涵等多方面的内容。
四、古典诗词对小学生的意义
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采用文言文的形式,语言简洁干练。学懂诗词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学习古典诗词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能力对小学生日后的学生活学习十分重要。诗词的记忆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不能长久,因此,诗词的学习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头脑中形成多个记忆结点,增强记忆的效果。
第二,加快对字词的记忆速度,扩大词汇。小学语文对学生的词汇量有一定的要求。大量的词汇不仅需要认识,还需要会写,甚至可以灵活运用。这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而诗词的学习可以大大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诗词中的字词十分丰富,并且数量庞大。学生认真地学习诗词可以大大缩短记忆单个字词的时间,加快字词的记忆速度。
第三,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精华所在。学生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以引导学生在多种思想中发现真善美,热爱生活,提高生活的品味。
五、结语
古典诗词的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进行更新。教师应看到古典诗词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的学习。此外,古典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源之一,需要代代传承,并不断创新。总之,古典诗词的教学还应进一步完善,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小枫,陈少明.经典与解释的张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古诗忆江南篇5
说忆江南,似乎是不靠谱的,因为在我这出生的十几年里,我还未在江南彳亍过!就是萍水相逢过也没有!因为我们这,我的故乡没有水的影子!
对江南最早的回忆是在白居易的诗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是幸运的,抑或是幸福的,因为他到过江南,可以在剩却的华年离去慢慢的回忆,去思议江南!我嫉妒了……
但美好的一切总会被现实左右着,我现在只能在梦里梦到她,江南的水乡,多愁善感的水乡。那里到处充斥着都是灵动,“上善若水”就是这般吧?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柔情的,女人是水做的,说的是江南的女子吗?此时江南的男子,眼里也是多情的了。我想江南把一切都同化了。
夜来得了无声息,我静静的立在窗台,打开窗子。北方已经有了丝丝的秋风,风儿吹来一片枯叶,伸手够到,拿在掌心里,用手抚摸着脉络,一丝一丝的撷去丝丝的泥土,江南此刻似乎还是“春意盎然”吧!不知怎么的又切换到了江南去!思着思着就多了睡意。躺在床上,不知何时传来了????的声音,是秋雨吗?答案是肯定的……不是就传来了新鲜泥土的气息,狠命的吸了一口!心扉都舒畅了些许!这是梦的前奏吗?
时空的转换,出现在了梦里……
几声鸟鸣,没有:“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无奈,而是那么的婉转,因为这儿是江南。睁开沉沉的睡眼,环顾四周,一切的一切都似曾梦境,难么如幻如梦,没有多余的修饰。屏风?屏风上画着水墨江南,那么的素淡,似乎江南的韵味就是这般吧,屏风上低吟着: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好一个江南……
起身,踱到窗前,手扶着木质的窗台,还有传来阵阵的檀香,混着檀香的气息,还传来雨的馨香。我在这画框前迷醉于江南的古镇,一切的一切都飘渺在晨光熹微之中。阳不知道哪里去了,这似乎是他知趣地躲了吧?目光远眺,但目光走不远,因为山色都沉寂在飘渺中。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一切都生得自然,没有多余的修饰。淡妆才是它的味道吧!屋顶的黑瓦,在飘渺中连成片,逶迤的拖向远方。小桥边有着些许的柳枝,风儿吹着摇摇曳曳,柳枝不时的弗向水中,触起一段涟漪,向远处飘荡开去。鸟儿喳喳的叫着,俊秀,在柳枝边飞过,嘴携一片桃花瓣,斜斜的飞走了,这小东西也充满了诗意。
走向古街,在古镇里慢慢踱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江南,挺满足!江南的春雨,适时的下着,江南是多雨的。走在幽静的古街道,路上被江南的雨洗的褪去了昔日的喧嚣,沿路的古墙边,伸出一枝桃花,花上撒着雨珠,晶晶莹莹的,但夜色里没有了闪耀只是多了可爱!风儿吹来,一瓣粉色桃花瓣飘落,伸手接住,放在鼻子上轻轻嗅着,顿时心脾都被染上了江南味,是什么味道呢?我也无从说起!雨不停的下着,但不会惹人恼,细细密密地斜织着,由天际斜挂下来,伸手去触,滑滑的,惹人喜!
“乘一叶扁舟入景随风望江畔渔火,转竹林深处残碑小筑僧侣始复诵,苇岸红亭中抖抖绿蓑邀南山对酌,纸钱晚风送谁家又添新痛”
被这江南的歌曲唤醒,我又回到了现实里,但以后我也可以忆江南了,因为我梦到过他,说她在哪里她在梦里……
梦江南
渔火夜,钟声远山啭。韵雨斜织伴落红,新燕携泥柳枝头。桃花瓣瓣情。
古诗忆江南篇6
在那儿,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补给;在那儿,我领略了江南之美,它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将乌镇的印象深深地烙在脑海中——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走进乌镇,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之香。远远望去,那些江南独有的建筑整齐地排列在那儿,沐在秋雨中。墙上的青苔,窗上的木雕,无不透出一丝沧桑感……
我们来到了一条巷子,似乎是条文化街,里面的店铺一一向我们展示了乌镇的特产和独有的文化艺术。那些漂亮朴素的蓝印花布,细致玲珑的木雕,清香甘醇的白酒……还有那幽静的立志书院,清雅的茅盾故居,幽邃古老的当铺……
走在这一条条小巷里,望着两边和远处一座座古老的木屋,仿佛真的是回到了从前……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到了江南,不乘船是极可惜的。乘着那天秋雨绵绵,便租了艘船,慢慢地领略乌镇之美。
乌镇充满着诗情。河的一岸是江南人家的房子,朝河的一面大多是阳台。到底是古镇的人!他们在阳台上放了一盆盆花花草草,与河水映衬的十分协调。那些屋子虽然有些破旧,但这却是无瑕的古典美!简直可以和威尼斯媲美了!船摇不到几米,便就要过桥。乌镇的桥有许多样子,它们在清清的河水上投下倩影,令人遐想连篇。
乌镇又是溢着画意。看那河边,杨柳依依,在秋风中轻轻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在水中划过。远处那一片青青的杨柳和河水结合得天衣无缝,那一抹绿为古老的乌镇添了一份新的生命力。
所 谓 伊 人, 在 水 一 方
在这古老的乌镇,没走上三五步便能看见蓝印花布、茶庄、木雕艺术品这些传统文化。而那天,却在这古镇上发现了时尚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也是在船上,望见岸上有二对新人在拍结婚照。新娘穿着旗袍,掺着一些时尚的元素,那晶莹的钻戒和淡淡的红妆,在雨中撑着竹伞,静静地站在河边。
在这传统的古镇上,用这样一种现代美来与之结合,可谓锦上添花。这是现代艺术与古代艺术的对话,乌镇的时尚,使她成了一个更富有活力的江南小镇!
能 不 忆 江 南?
白居易下江南,道出《忆江南》这首千古名诗。此番来乌镇,虽没目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壮丽景象,但我绝不遗憾,因为我欣赏到了如此美丽的乌镇!
她,飘溢着浓浓的历史芳香;蕴含着梦一般的诗情画意;点缀着一丝淡淡的时尚气息。
古诗忆江南篇7
一、兴趣为起点
古诗词文字简洁而意境深远,表面看来枯燥而乏味,学生觉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默写时常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如:“白云生处”写成“白云深处”,表面看来是由于不解诗意所造成的,其实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因为对古诗学习缺乏兴趣才导致学不扎实。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从新颖的导入形式入手。
古诗词教学的导入可采用***画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等。
如学习《山行》,先出示深秋那火红的枫林***,让学生说说看到画面的感受,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继而话锋一转: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来到了这里,也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他挥毫作诗一首并名垂千古,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兴趣大增,对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已潜移默化。
古诗词多数是可以吟唱的,如果讲课开始先播放一段本诗词的歌曲,无疑会使学生对学习文本产生兴趣。如著名语文教师张租庆在执教《忆江南》时,课前就让学生欣赏了陈俊华演唱的《忆江南》DVD配乐风光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
现行苏教版教材有一大亮点,那就是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及写作背景编写了“文包诗”的故事。如第五册教材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将王维写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过程和诗句含义以故事形式出现,学生学习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对诗意的理解也颇为轻松。
即便不是“文包诗”的形式,有的古诗也可以以故事导入,如学习《枫桥夜泊》,可以这样导入:“唐代有一位名叫张继的诗人,远离家乡,孤身在外,转眼已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寒霜满天,客船上的他寒冷而寂寞,只有远远的渔火和岸边的枫树与他作伴。这样一个孤独清冷的夜晚,诗人张继在客船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枫桥夜泊》。”这样的导入就在讲课一开始即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学生学习起来便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情左境右重体验
“喜怒哀乐皆文章”。古诗词里的每一字都包含着作者深切的情感体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其实古诗之境也并不逊色。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真切体验诗词的情感和意境呢?以下几种做法可供参考。
1.抓诗眼
《枫桥夜泊》一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愁思,而诗眼就是一个“愁”字。残月、寒霜令人愁,江枫、渔火令人愁,乌啼和夜半钟声更是让人愁上加愁。本课的板书即可以“愁”为中心,四周书写“月落”、“乌啼”等词并配以适当的简笔画,“愁”在辐射,万事俱“愁”,学生也会受到感染并体会到诗人远离家乡亲人,睹物而伤的情感。
2.品标点
再说张祖庆老师执教的《忆江南》,在品读文末“能不忆江南?”一句时,张老师问:这一句如果叫你加标点,你想加什么标点?学生有的说加感叹号,因为这样读起来一定更有深深的怀念的感觉。也有学生说可以加省略号,读起来更加意味深长。还有学生说可把感叹号和问号一起加,表达了赞叹和反问双重情感。接着,张老师又说明了为什么国学大师给这一句加标点时加上的是问号,并进一步进行品读训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一来,学生从一个小小的标点中感受到作者怀念江南美景的情感。
3.重想象
古诗的意境有时可以通过学生的想象予以再现,如数年前笔者在教学《夜宿山寺》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楼的高和危,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课文,虽然没有配乐,但学生仿佛置身山顶危楼。当笔者让他们睁开眼睛谈谈感受时,有的说:我觉得自己仿佛要从山顶摔下一般;有的说:我好象听到了仙人的笛声;有的说:我觉得自己一伸手就能摸到云朵,一抬手就能摘到星星;还有的说:我看到月宫里孤独的嫦娥了……这一环节虽然只有几分钟,却让学生也做了一回具有奇特想象力的小李白。
4.促表达
为了让学生和诗词文本进一步情融境合,拓展与表达是必不可少的。表达的方式是多样的,诵读、叙述、绘画、歌唱……其中,诵读和叙述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叙述可分口头叙述和书面叙述,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本含义,学生对文本体验的独特情感必然会渗透其内。而绘画和歌唱则可以留到课外。正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样,学完古诗词可让学生为诗配画,也可让学生给诗选曲,力求能契合诗意。同时也可以这种形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找两首与所学诗词意境相近的诗词,增强了积累又促进了表达。而这种开放活跃的作业形式必然是受学生欢迎的。
古诗忆江南篇8
归去,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坐看云起时,谁在岳阳楼上侯我,观洞庭北岸,洪波涌起,气撼动天,湖上人,独钓寒江雪,徒有羡雨情,江畔年年倚如故,今年何必负明年。闲云野鹤古刹,白鹭水田相间,快马蹄出江湖,无人牵绊,自由于草地。东楼酒旗风飘,黄酒小菜几碟,夕阳西下,落红擦满成诗,绝笔独留余味,街头戏剧,多上眉梢,那芳菲,剪不断影子,还笑当时看不穿。
五湖四海聚兰亭,作诗等你题序,与尔沽酒,共消千古愁,光阴是百年过客,桃花依旧粉香,人生如梦,大江东去,英雄陶尽,看山不似山,看水不知其源,一千年以前,天荒地烈,无城云乐,山间迷花倚石,夜夜子规啼,孤松倒挂石壁,悬崖峭壁,峰回路转,行路难。
花落零,谭水深,千尺情,泻与瀑布直下,行古亭离别,执手泪眼,天涯何处再相逢,粉墨红尘,中秋月,重阳菊,过故人园,借秋风问候,如何?
古诗忆江南篇9
关键词:古诗 亭 闲情哲思 优国伤时 别愁思绪
亭最早作为国防***用建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多设于边疆要塞,用以监察敌情、传递烽火。到秦汉时为基层单位,众所周知,刘邦原为泗水亭长。同时《说文解字》释“亭”为“亭民所安也”,《释名》言“亭停也,人所停集”,可见亭也是一种供人休息的建筑。亭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审美功能,特别是受魏晋南北朝时玄学隐逸、登山临水之风气影响,亭的这种审美功能得到凸显。
意象是中国文论之特产。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言”,在立好象后“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蕴藉(《二十四诗品》),由此可见意象中蕴含着创作者之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亭作为古诗中常见之意象,经历代文人情感之倾注,凝结了他们的人生情感与审美意蕴,有着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常见的山水园林之亭、古迹之亭、长亭短亭。归纳出亭意象所积淀之闲情哲思、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等人文内涵与审美情思。
一.山水园林之亭——闲情哲思
宋代陆游《秋雨初济徙门外有作》:“三十余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余。”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越绝书》“勾践种兰渚山”,其名源于此。在王羲之前,兰亭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传递公文、维系治安之用。而至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名士游山玩水于此,并由王羲之写下了著名之《兰亭集序》。由此之后兰亭名显于世,其审美功能逐渐凸显。《兰亭集序》在对兰亭清丽山水的描绘中表达了文人的闲情哲思,抒发了对人生之生与死的感慨。而在后世之古典诗歌中一出现兰亭则多指王羲之笔下之,且情感颇为相似。上文陆游之诗,借兰亭意象表现了作者在经历了人生之后的一种自然闲适的态度。而与《兰亭集序》所体现的悲情意识不同的是,诗人于此体现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陆游的另一首诗写到“新晴快上兰亭路,莫代春残始一殇”(初春记事二首)。读者可以看出陆游以兰亭给人们呈现出一种不为世事所拖累的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其对生命短暂之悲叹对王羲之笔下的兰亭之意是有所继承的。
除了兰亭之外,古诗中众多的山水园林之亭多蕴藉着诗人闲适的自然情感与人生哲思。如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鸽相对鸣。”沧浪亭是苏舜钦的私家园林,作者在游自家园林中表现了文人雅士自然直情趣。同样《皎然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诗中之“喜无讼”与“闲情”均已小亭之景而表现,可见“小亭”是诗人闲情逸致之代言,同时读者也可以看出其佛禅之空灵,超然之境界。另外韩偓《南亭》:“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读者知道亭是一种四面无墙之建筑,如此便更眼界开阔亲近自然。文中诗人坐于“似僧院”的南亭,四面之景呈现与眼中,空气清新,山色明丽,闲读“先贤传”,兴来弹素琴,表现出诗人对一种超然的生活之追求,当然闲情逸致也见其中。
由此可见对自然山水园林之亭,诗人多取其审美功用,而以写亭来抒发诗人之自然闲适之感与人生追求尤为凸显。
二.古亭记忆——评点历史、忧国伤时
(一)乌江古亭——评点历史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乌江浦,古为渡口,秦汉为亭驿并设亭长。其因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于此兵败自尽,而闻名古今。故后世诗人一提及乌江亭便联想到这一史实。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认为胜败是兵家之常事,项羽作为一个男子汉,就应当具有忍辱负重的男人品质。并且项羽在当时就应该过江东,江东故里有大量有识之士,说不定可以帮助项王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但历史是不容更改的,项羽最终没能过江东,诗人对此未免有丝叹惋之意。
而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则认为即便是项羽过江而东,但大局已定,且厌倦了战火的江东子弟是不会为项羽卷土从来的,表达了与杜牧不一样的见解。胡宏在《项王》一诗中写道:“快战马知霸术疏,乌江亭上独欷嘘。万人三尺俱无用,可惜当年不读书。”胡宏认为项羽有勇有无谋,最终败于乌江亭是当年没有认真读书的缘故。
(二)新亭遗迹——忧国伤时
李白《金陵新亭》:“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颐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新亭建于三国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它是南朝时代建康的西南要塞。使之名著于文史的是新亭对泣这个典故。刘义庆《世说新语》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此便是本典故之由来。后世以新亭对泣来指亡国之悲及忧国伤时之情。李白的《金陵新亭》写作于安史之乱后,他抨击了当时朝中一些大臣不故江山社稷的苟安心态,并礼赞王导(诗中王丞相、西晋人)表现出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结。
值得提及的是新亭对泣这个典故出自于西晋末年,时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南宋与南明也同有此情形。由此时节的诗人在提及时事常想到新亭。如陆游《追感往事》“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诗中的“夷吴”是春秋齐桓公时名臣管仲的字。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诗人与后两句深叹眼看山河陷入敌手,朝中不求有管仲那样之贤臣,就连相对而泣的官员都没有。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便是有报国抗金之人士,也难被朝廷重用,故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愤慨与忧国伤时的心境。同为南宋诗人的汪元量在《题王导象》中写道:“秦淮浪白蒋山青,西望神州草木腥。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缘无泪洒新亭。”更是批判了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江山的耻辱荒唐行径,表达了自己坚定抗敌之意志。南明诗人张家玉在《读史》中写道:“晋室倾颓事莫当,鸡声啼起铁肝肠。诸君漫洒新亭泪,好向中原识范阳!”借新亭对泣典故表明眼泪不能挽救南明亡国之命运,要想救国救民力挽狂澜,英勇抗敌是唯一的途径。
乌江亭与新亭是历史文化名亭的两个典型。因历史兴替到诗人所处之时,已为古迹之亭,诗人游历或联想至此,莫不有评点史实感叹人生,吊古言今忧国伤时之悲情。
三.长亭短亭——别愁思绪
杜牧《题齐安城楼》:“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长亭”之出处见于南朝庾信名篇《哀江南赋》“水毒秦泾,山高赵径。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此言西魏攻破南梁江陵俘其民北归之事。作者批判了西魏***的残暴与南梁的无能,对百姓亦有同情之心。南梁民众“十里五里”渐离故土。集离别之意,故土之思,奴役之恨于一身,悲韵难绝。杜牧《题齐安城楼》中的“奇安”为黄州距离长安恰为75长亭之距。公元842年时任人任黄州刺史,距故土长安千里之外。因此“凭栏”无用,体现出诗人思乡之苦。长亭在陆游的笔下有浓郁的思亲之情,其在《看雨》中写道“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吾儿归渐近,何处宿长亭?”,诗中的“吾儿”指的是陆游第六子——子布,其与家人相离多年,陆游闻知子布从四川东归绍兴与父兄团聚规程渐进,便不住地想,我的儿子今夜在哪座长亭中留宿呢?可见其思念儿子之心切。而在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之中,诗人更将长亭意象同含别情之柳意象与霸水意象并列写送客之新恨,表达了深深之不舍别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唐诗人柳郴《赠别二首》“江浦程千里,离尊泪数行。无论吴与楚,俱是客他乡。何处最悲辛,长亭临古津。往来舟楫路,前后别离人”,诗中同样将长亭、江浦、古津、他乡客等带有别情之意象并列,以离奇的手法描写出中唐人民疲于奔命、流落他乡的现实。将个人之离愁别恨上升至更广的时代层面。
短亭是与长亭相似之意象,如《皇甫冉送卢郎中使君赴京》中的短亭意象与李商隐《寄怀韦蟾》“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却忆短亭回首处,夜来烟雨满池塘”中的短亭意象都蕴含有别愁思绪。故此不再赘述。
总之,意象是中国的特产,亭这种符号式的文学意象,经过历代诗人之人生情感与审美理想的倾注蕴含着闲情哲思,评点历史,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等文化内质。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2]刘熙载《释名》[M].出版社:北京市: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5 丛书名:丛书集成初编.
[3]黄寿涛 张善文《周易译注》出版日期:2001 丛书名:中华古籍译注丛书.
[4](梁)钟嵘,(唐)司马空***著《白话诗品 二十四诗品》[M].出版社:长沙市:岳麓书社.出版日期:1997.12.
[5]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张仲清《越绝书校注》[M].张仲清校注,北京市:北京***书馆出版社,2009.
[7]苏舜钦《苏学士文集》[M].震泽徐氏白华书屋刻本.
[8](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出版社: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10.
[9]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M]重排版.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07.第1版.
[10]葛全德主编《百家专题突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训练一百篇》[M]2008.
[11]胡宏《胡宏集》[M]中华书局 1987.
[12]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M].南宁市: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01月第1版.
[13](南朝宋)刘义庆著;黄征,柳***晔注释《世说新语》[M]出版社: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14]张宝林编著《古今爱国诗词赏析》[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12.
[15](明)张家玉撰;杨宝霖点校《张家玉集》[M]出版日期:1992.03 丛书名:岭南丛书.
[16]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古代抒情散文鉴赏集》[M]北京市:中华书局, 1988.06.
[17]将寅《戴叔伦诗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5.1.
[18]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 2008年11月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5.
[20]周晓琳,刘玉平著.空间与审美 从文化地理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09.
[21]赵义山 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2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6.
[23]张晶 周晓琳《试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桥意象》[J]新学术2009 1.
古诗忆江南篇10
四年级下册歌曲《忆江南》,欣赏《欢乐的夜晚》。
二、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四个环节:看江南舞看江南景唱江南歌听江南曲,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歌曲《忆江南》,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通过欣赏《欢乐的夜晚》,学生能感受到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对丝弦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有初步了解。
3.从诗、景、歌、乐、舞等方面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愉快演唱歌曲《忆江南》,积极参与创编。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看江南舞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这节音乐课开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舞蹈视频。看的时候请思考:你觉得这段视频表现的是什么地方舞蹈?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看舞蹈视频,教师配以解说词。
(二)赏江南景
1.看江南景视频。
师:江南好,江南美,明媚清澈的江南水、委婉缠绵的江南雨、纯净皎洁的江南月、悠久深厚的江南历史文化、江南的一切都吸引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情怀,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写下著名的《忆江南》。
2.生背《忆江南》,出示《忆江南》
(三)唱江南歌
1.听歌曲《忆江南》,听后说说歌曲给你的感觉。
师:江南好风景,江水绿如蓝,一方水土,一方风情,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出生于江南的当代作曲家戴于吾先生作曲的《忆江南》。
2.用“lu”哼唱歌曲的旋律。
3.教师带领学生用柯尔文手势唱谱。
4.唱完说说歌谱中一共用到了哪几个音?(生答)
小结:歌曲中一共用了1、2、3、5、6五个音,这五个音分别把他们叫做宫商角徵羽,这属于我们中国的五声调式。
5.学生随琴轻声哼唱整首歌曲。
6.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指导学生用“渐弱”“渐慢”来演唱,唱出对江南的无限深情与回味。
7.完整地唱歌曲。要求:音量轻一点,气息连一点,表情好一点,用歌声表现对江南的无限赞美。
8.欣赏苏州评弹《江南好风光》,听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9.用苏州话演唱《忆江南》。苏州软软的、糯懦的语言特点一下子把江南水乡的美,江南人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曾担任杭州、苏州的刺史,所以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忆江南》。
10.用相同旋律演唱白居易的另外两首《忆江南》。
江南忆,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其次忆吴宫,
山寺月中寻桂子, 吴酒一杯春竹叶,
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更重游? 早晚复相逢。
学生唱另外两首《忆江南》,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
(四)听江南曲并小结
1.带着问题听赏乐曲《欢乐的夜晚》。为了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文化,请学生听听江南曲——胡登跳的作品《欢乐的夜晚》,并思考:(1)这首乐曲它给你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2)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总结:《欢乐的夜晚》是一首由二胡、琵琶、扬琴、中阮和古筝五件丝弦乐器演奏的重奏曲。作者以娴熟的创作技巧,运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生动地表现了联欢晚会的热烈场面。
3.多媒体出示以上五种演奏乐器。听一听、说一说他们的音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