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荀子10篇

劝学荀子篇1

关键词:《荀子》 参省 三省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这句话中的“参”字的解释,向来见仁见智,争论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理解:其一,以唐代的杨注为代表,解“参”为“三”。其二,以清代俞樾为代表,他在《诸子平议》中释“参”为“参验”。唐代杨氏的注是《荀子》一书现存最早的注解,价值很高。而第二种解释也影响广泛,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就采纳了这种观点,把“参省”注为:“参,验、检查。省,省察,反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注释为:“参,检验。省,检查。”然据笔者分析,俞樾的说法值得商榷。

首先,上古汉语(特别在先秦)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释“参”为“检查”,与下文“省”字在意义上就显得复沓累赘了。而如果把“参省”作为同义复词或固定组合来处理,笔者检索了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发现在《荀子》之前的其它古籍中未见“参”“省”联用,之后也仅见两例:(汉)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臣忝自参省,资非哲人藩屏之用,器非殿邦佐君之才。”《魏书・景先传》:“晨昏参省,侧立移时。”而且,后一例的“晨昏参省”在其它典籍中或作“晓夕三省”,如司空***《观音忏文》:“且自叨窃一名,晓夕三省。”显然,“晨昏”与“晓夕”同义,“参省”是“三省”之义。可见,仅就孤例我们很难把“参省”看作同义连用的固定组合。再说,古汉语中很多单音节词同义连用,后来凝结成为固定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变成联合式的双音词,但是现代汉语中没有“参省”一词。

其次,我们来仔细审读俞樾在《诸子平议》中的解释:“‘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参者,验也。’《管子・君臣篇》曰:‘若望参表。’尹注曰:‘参表,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是‘参’有参验之义。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如’‘而’古通用,无‘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1]

可见,俞樾释“参”为“参验”的证据主要有两条:其一,古籍中“参”有“参验”义,并举《史记》《管子》中的实例为证。在古汉语中,“参”的确有“参验”义,《荀子》本书中,也有这样的用例,如《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但是,对于像“参”这样有多个义项的词,我们不能在考察了诸个不同结构的辞例后,就武断认为这些用例中的“参”用的是同一个义项,我们一定要考察具体的语境。

其二,俞樾的另一关键证据是他看到在《大戴礼记・劝学》中有“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这一异文,于是断定《荀子・劝学》的原文应该是“日参己”,今本《荀子》有“省乎”二字,是后人据《论语》“三省吾身”所妄加。考异文是训诂方法之一,不失为有用,但是,构成异文的原因非常复杂,对异文我们要仔细审辨。赵振铎先生在《训诂学纲要》中就说:“古书里面异文的情况非常复杂,有些对辨析词义有一定的作用,它为确定词义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有的异文是师承关系,或传抄讹错,对于辨析词义的作用就小一些,甚至完全没有作用。使用异文的时候应该特别留意,注意选择。”[2]笔者又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仅找到一个在字面上有“参己”的用例:(汉)王符《潜夫论・潜叹》:“故尧参乡***以得舜,文王参己以得吕尚。”细究文意,此处“参己”是“由己参、以己参”的意思,犹参以己见、参以己意,与俞樾所认为的“参验检查自己”不同。其余,未见有第二例“参己”或“日参己”的用例;而“省己”的用例却很多,如:(南朝・梁)萧衍《移京邑檄》:“功出桓、文,勋超伊、吕,而劳谦省己,事昭心迹。”(唐)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预参详于诏狱,叨奖渥于宸阶,省己循躬,实知非分。”《旧唐书・德宗上》:“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古书中不再见“参己”的用例而“省己”用例极常见,这说明《大戴礼记》“日参己”这一异文不大可靠,很可能有脱误。

清末的著名学者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一书中针对俞说也提出异议,他发现《大戴礼记》有的版本确如俞樾所说作“如日参己”,但也有版本和今本《荀子》相同作“而日参省乎己”,有“省乎”二字。这一证据可谓釜底抽薪,说明俞樾这条异文证据本身是有疑问的。因此,俞樾据此释“参”为“参验”,也就值得商榷了。同时,王先谦还指出,唐代的《群书治要》作“而日三省乎己”。笔者在检索时也发现另一异文,宋代潘自牧的《记纂渊海》卷六十二引作“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这一方面说明唐宋时《荀子》的写本有“省乎”二字;另一方面,易“参”为“三”,这和唐代的杨注是相合的。

既然俞说不可靠,我们再来考察杨说。杨在注释时说:“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3]根据杨注,我们可追溯到《劝学》此句的出处是《论语・学而》,原文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劝学》中的“日参省乎己”与《学而》篇中的“日三省吾身”的句式基本相当,“己”与“吾身”意义相同,《劝学》中只是多了介词“乎”。而介词“乎”相当于“于”,在甲骨卜辞中,由介词“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词组作补语和由这名词作宾语两种句法并存,介词“于”省略后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这一句法现象在春秋及其以后的典籍中也较常见。因此,两句话句式相似,只是在用词上稍有变化而已。其实,类似“三省吾身”的句子在《论语》以后的典籍中多见,如:董仲舒《士不遇赋》:“虽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怀进退之惟谷。”《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晋书・蔡谟传》:“是以叩心自忖,三省愚身。”可见,《论语》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在这些句子中,“吾身”换作“己”“自”或“愚身”;有介词“乎”,或改作“于”,或省略,而我们讨论的核心词汇“三省”,除了《荀子》作“参省”外,仅在我们一开始所举的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中有“臣忝自参省”一句,其余均作“三省”,笔者暂且认为蔡邕很可能也是袭用《劝学》中的“参省”。

那么,是否真如杨所言,荀子是袭《论语》“三省”之成说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荀子是孔子和孟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虽然他对儒家学说有所修正和发展,但他的学说毕竟源于孔门,《论语》是儒家经典,荀子有功于“明儒术”,他对《论语》的熟谙程度自不待言,尤其在治学和修身方面,与孔孟更是一脉相承。于是,荀子在写作《劝学》时将《论语》中的精辟语句信手拈来,化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足为奇。例如《劝学》中另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们不难看出两句话的渊源关系。

而且,综观整部《荀子》,我们能看到荀子引用曾子之语的例子也很多见。如:《荀子・法行》:“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此句在《韩诗外传》中作“无内疏而外亲”。这是在行文中直接点明引用曾子之言,也有暗引、化用曾子的例子,如:《荀子・大略》:“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杨注指出:“此语亦出曾子。”这句话在《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中作:“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也,是故君子夙绝之。”这种情况就与《劝学》“日参省乎己”非常相似。如果我们从这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既然荀子是袭曾子之说,那笔者就更倾向于把“参”读为“三”了,也就从侧面证明此处“参”非“参验”义。

的确,古汉语中,“参”与“三”可相通,而且例子很多。众所周知,“三”的义项可分两类,一表确数,一表概数。而从大量的用例中可知,“参”与“三”相通时,都是指确数,而非概数。“参”作“三”讲表确数,一种情况是,指“三”的集体。如: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注:“志言信三者具,而后身安存。”)

《战国策・齐二》:“因与之参坐于卫君之前,犀首跪行,为仪千金之祝。”(鲍彪注:“三人合坐。”指张仪与卫君、犀首同坐)

《商君书・赏刑》:“此臣所谓参教也。”(参教指赏、刑、教三事)

《新序・杂事》第二:“不知公子王孙,左把弹,右摄丸,定操持,审参连。”(《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疏:“参连者,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也。”)

《说苑・修文》:“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参舆指驾三匹马的车)

《淮南子・修务》:“禹耳参漏,是谓大通。”(禹有三个耳孔)

《汉书・刑法志》:“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参夷,诛灭三族的酷刑)

另一种情况是,表示三分。如: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伍其鄙。”(三分国都)

《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参分即三分)

《文选》(汉)班固《典引》:“至于参五华 夏,京迁镐 亳。”(参五即三五分之也)

上述例子,其中的“参”作“三”讲,不管是指三的集体,还是指三分,均属于确数。如杨所言:参,三也。《劝学》中“参省”即“三省”。不过,既然此“三”是确数,不是概数,那么就不能解作“多次”,否则就不符合“参”与“三”相通时的一般规律。“三”当确数讲,可指第三、三次、三个,等等。那么,此处“三”具体作何解呢?

我们先来看《论语》中“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此“三”历来也有两种理解:一,解释为“多次”,如影响广泛的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此句即译为“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4](P3)。其二,认为此处“三”乃确数,可解释为“三方面”或“三件事”,以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为代表,其注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似乎这两种解释都能说得通,但是,我们知道,大凡人们写文章,遣词造句,总是要准确表达某一确定的意思,绝不会模棱两可。对于以上两种解释,笔者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虽然,我们看到在《论语》中有很多以数记文的例子,如一言、三友、三乐、三戒、三畏、三愆、三疾、三变、四恶、五美、六言、六蔽、九思之类,这些例子中的数字联系《论语》上下文均为确数。用数字来概括,简明扼要,方便记诵,这是符合《论语》这部经典语录的性质的。但是,这里讨论的“三省”与此类以数记文者不同,“三省”在句中是个谓词性结构,而上述以数记文的例子在上下文中皆为体词性结构。杨伯峻先生更是在通观《论语》整体行文习惯的基础上精准地分析说:“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4](P4)所以“‘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4](P3-4)

然而,或许正因为有这一“巧合”,荀子在化用《论语》的语句时,改“三”为“参”,这说明他在理解《论语》中“三省”时正是把“三”当确数来讲的,这才符合“参”通“三”皆表确数的一般规律。而这种“误解”还不止荀子一人,上述朱熹的解释也是这样。总之,《劝学》中“参省”乃袭用《论语》的“三省”,不过,荀子以为“三省”是指在“为人谋是否忠、与朋友交是否信、传是否习”这三个方面省察自己,数字“三”是对具体反省内容的概括。如果君子能够广博地学习,又能每天在这三个方面省察自己,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就说明了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即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荀子》疑难词语考释”,项目编号:[2014S***558]。)

注释:

[1][清]俞樾:《诸子平议》(续修四库全书11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赵振铎:《训诂学纲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144页。

[3][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劝学荀子篇2

1、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5、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0、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2、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6、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1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8、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20、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2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2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2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29、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3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3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34、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35、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36、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3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38、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39、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0、学无止境。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公生明,偏生暗。

4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4、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5、笃志而体,君子也。

46、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47、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48、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5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5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3、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5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5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5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57、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5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59、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6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1、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62、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63、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6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65、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6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7、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68、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劝学荀子篇3

[内容]

荀子《劝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历来都很重视它对学生学习的启迪作用。但笔者在一些学校听课和交谈时,发现一些教师对《劝学》主旨的理解比较片面。他们讲《劝学》,往往只讲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少注意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这样讲不符合《劝学》的原意,掩盖了文章内容最重要的方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妨碍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和文理,把握它的写作技巧。

《劝学》的主旨是什么?荀子在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说,人们应当学习儒家的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这就是《劝学》的主旨。当然,诵《经》读《礼》既是学习文化知识,又是接受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但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可见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的。

荀子强调学习儒家经典应当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端而言,rú@①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又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主张学习圣贤之道,要在思想上扎根,要落实到行动上,一言一行要能成为人们的法则。荀子认为,古代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是为了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而后来人们学习圣贤之道只是装样子给人看,取悦于人。对于后人这种脱离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态度,荀子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荀子十分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荀子认为,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荀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接近贤人,爱慕贤人,向贤人学习,又不能学习礼法,以礼法约束自己,那么他不过是学了些杂乱的知识,会训释《诗》、《书》的句子罢了。这种人一辈子不过是“陋儒”而已。

由此可见,《劝学》的主旨并不是讲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着重阐发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问题。

《劝学》篇幅很长,中学课文只选了三段。它是《劝学》前面六个自然段中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单从这三段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用意,所以这里把中间删去的段落也连带作些介绍和分析。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把它讲得更准确些,更透彻些,可以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写作上的教益。下面我们便对这六段文字作简要解说。

《劝学》开头三个自然段,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首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而后以一组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道理。接下来说,按照绳墨木头才能锯直,经过磨砺刀剑才会锋利,借以比喻通过学习并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人才会聪明起来,少犯错误。注意,这组比喻主要是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做一个思想品格高尚的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第二自然段,“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一组排比句,借天高地厚的比喻,说明先王遗言之博大精深。学习先王遗言,也即是学习儒家所崇奉的经典。荀子认为,学习不学习先王之道,关系着培养什么样人的重大问题。地处东南的吴越与地处北方的夷貉,他们的孩子落地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呱呱啼哭,长大以后语言和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受到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可见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因此,荀子接着援引《诗经》的话,勉励人们不要贪***安逸,而要克尽职守,向正直的贤人学习看齐,这样神明会审察一切,赐给你大福的。荀子说:“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意思说,最高的智慧就是按先王之道来立身行事,最大的福分,就是没有灾祸。这就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聪明起来,免灾远祸。

第三自然段,用一系列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加人的才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谓“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学习罢了。

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其中兰槐之根的例子更具典型意义。“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xiǔ@②,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兰槐之根称为芷,芷本来是君子所爱佩带的饰物,可是如果芷浸泡在臭水之中,君子就不会接近它,连老百性也不愿佩带它。这个比喻告诫人们,不可不注意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荀子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

第五自然段,讲一个人的荣辱祸福取决于德行的高下。“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一个人是获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必定反映他德行的好坏。“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道理说得十分浅近而又中肯。通过一连串比喻,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

第六自然段,讲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积土成山,……圣心备焉。”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一个人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组排比句,更生动地说明了不断积累的重要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③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通过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专心致志是多么重要。荀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hūn@④hūn@④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hūn@④hūn@④”都是专心致志的样子。不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就不会将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昭然若揭;不专心致志地做事,就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建立显赫的业绩。荀子接着又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一者,往往一事无成,陷入困境。最后引用《诗经》中《shī@⑤***》一章,归纳出本段的论点:“故君子结于一也。”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在前面解说的基础上,还应当说明以

下一些问题。 一、《劝学》的主旨在于鼓励人们诵《经》、《礼》,“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也就是说要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接班人。它所鼓吹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目的,都打着鲜明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显然是不能无批判地接受的。但是封建时代的学者重视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把它放在教育最突出的地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即使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也很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愿意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接班人。

二、《劝学》强调学习应该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动,要与个人的立身行事相联系,要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相联系,这是对的。但是荀子强调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往往着眼于个人的荣辱祸福。所谓“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云云,虽然也有道理,但都是从个人的得失看问题的,不免显得狭隘和消极。其实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能更好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劝学》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即学习崇高的思想品德,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亲近贤人君子,向他们看齐。这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以具体感人的事迹教育学生,让思想道德的光辉照亮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热情。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善于向自己的家长、老师、同学和周围群众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同时还应指出,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离不开社会实践。实际上,崇高的思想品德都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热爱人民的思想品格,正是在他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闪耀出不灭的光辉的。我们应该激励青年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培育和锤炼自己的思想品格。

四、《劝学》主要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讲得不多。诵《经》读《礼》,当然也是学习文化知识,但它们只是文化知识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荀子没有提及。这是很大的缺憾。这不仅是《劝学》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种缺憾是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不为人们所重视造成的。并且,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习惯走读书做官的道路,把科学技术当作是雕虫小技,旁门左道,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也应指出,《劝学》虽然没有正面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问题,但对我们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仍有很大的启发。“假与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些话是作比喻用的,但是客观上却说明了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战斗力。至于荀子讲学习需要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不仅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适用,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同样适用。它精辟地总结了学习的规律和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虫加(而下加大)

@②原字氵加(修字彡换成月)

劝学荀子篇4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__唐·韩愈《师说》

3、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4、我爱我的校园,更爱我的老师。让我们一起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谢谢您,我们爱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各恩***报,冬天就不会再寒冷,黑夜就不会再漫长,幸福快乐就会时刻陪伴在你我的身边!

5、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0、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11、老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他哺育着太阳底下最美丽的花朵,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了我们一片洋溢着爱的海洋,给了我们荡漾着芬芳的幸福生活。是的,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1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4、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15、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6、感恩老师,给我前进的动力;感恩老师,给我飞翔的翅膀;感恩老师,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感恩老师,给我放眼世界的慧眼……老师就像是一支红烛,一点一点的融化我们心灵的冰川,走近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远离寂寞。她给我们的爱,轻轻的,柔柔的,像茉莉一般,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老师的爱,无私中透露着平凡,却又暗含一些伟大。

1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论集在浙之演说》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9、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0、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1、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4、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论集·在浙之演说》

2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6、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27、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9、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1、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2、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3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34、老师,他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启蒙人。我们要感恩老师,就像小草感恩那博大的土地一样。是他们用纯洁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启迪着我们,一次次给予了我们慰藉和鼓励,让我们从懵懂的少年走到了现在,开始编织我们美丽的未来。

35、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36、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7、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劝学荀子篇5

坚持道义真专一,思想就像打了结。

出自《劝学》,《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来源:文章屋网 )

劝学荀子篇6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9、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1、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劝学荀子篇7

关键词:《荀子》;《诗》;诗为我用;圣人之道

《诗》在先秦是六艺之首。春秋时代于会盟、社交场合赋诗言志几乎成为定例。战国时期,引《诗》论《诗》在诸子书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孔子的文化理想便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引《诗》论《诗》的典型代表。引《诗》论《诗》并不是为了解释、训诂,而是通过“引经据典”为其立论、说教找到理论根据;在“引用”的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引申发挥,从中引发出为学之道、修德之术、治国之方等义理方面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对荀子引《诗》论《诗》的特征分析,进一步探析荀子力求的成圣诗教观。

一、引《诗》论《诗》的特征

荀子的治学兴趣很广,对当时流行和曾经流行的各个学派都有研究。汪中考证“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有助于诸经”,“诸经”尤指儒家经典。荀子称引的儒家经典共有6种,对于《诗》来说,他为文引《诗》80多处,由此可见其熟谙和推崇《诗》的程度。在《荀子》32篇中有27篇引《诗》,还引逸诗七条,这说明荀子引《诗》,除参阅了孔子整理编订的之外,自己还做了很多进一步的搜求、求实工作,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荀子引《诗》,更注重“诗为我用”。荀子引诗的目的是论说诗书的学习与圣人之教的必然关系。《荀子・劝学》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强调的诵经尤推崇对《诗》《书》《礼》的学习,将其视为是道德之极,并认为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与否乃是或为圣人或为禽兽的判别之所在。《儒效》篇中也讲:“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荀子诗论的核心即是“明道”。“《诗》言是其志也”,《诗》融入了圣人之志,是经典之言,“言志”是《诗》明道的形式。“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荣辱》)先王的道术,仁义的纲纪,《诗》《书》《礼》《乐》的总纲,是固天下,保万世的根本。尤以对《诗》《书》《礼》《乐》的通晓运用,于事可以通则变,虑则周;于身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于个人可用以求取名声,获得荣誉;于群体则利于协调和谐。

荀子论《诗》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论《诗》的经典地位。在《荀子》一书中,圣人和先王就是儒家的圣人和先王,所言的圣人之道就是儒家之道,其经典就是儒家之经典,因而他所要求的在道、圣人和先王之中达到的学术和知识统一,也就是在儒家“经典”之中达到的统一。在《劝学》篇中提到为学须“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经”,是君子研习圣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储备,从中可以体天下之道。这不仅是求学的端始,更是由士到圣人的成圣之必径。这种奉经典为权威的传统由孔子开创,中经孔门后学和孟子,到荀子被大大扩展。汉以后随着体制性经学的建立,儒家经典成了中国学术和知识统一体系的载体,也成了保证意识形态、教学、教化和价值统一的基础。

其次,论《诗》的社会教化功能。荀子树立的社会教化的大儒典范是像周公、孔子一样的品行高尚的道德家,是才智开通、博古通今、知一能万、善于治国和团结民众的成熟***治家。大儒的道体现在对民与君的教化上,并从《诗》中引用箴言。《儒效》篇引《诗经・大雅・桑柔》“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明晰了君主对君子、小人的两种对待方式:成为君子良人,会得到安乐光荣,而对忍心小人,就不应顾惜庇护。《礼论》篇引《大雅・酌》“恺悌君子,民之父母”用来论述子民为“君丧三年”提供合理依据。《君道》篇引《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强调为君之道,国君是民望所在,他的行为好坏决定着民心向背,而民心决定着国家的存亡,国君要想国家强盛,必须爱民,好士。

再者,论《诗》与礼的关系。强调《诗》与礼的关系,将孔子有关《诗》对个人修养教化功能发展到对国家***治的礼义教化,将《诗》作为礼的载体而劝学于民,寄希望通过礼的约束来达到全国上下一心的统治局面。“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劝学》)圣人的治道有两部分,一是统一的***令约束人,二是用先王的诗书礼乐感染、教化人。“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效法后王,总括礼义,统一制度,用浅近的道理去把握广博的知识,用今天的实际去把握古代的情况,则“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思不服”(《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荀子讲的礼和孔孟讲的礼分别在于荀子的礼是和法结合在一起的,而从维护上下等级秩序的角度讲,荀子的礼和孔孟的礼是一样的,都认为可以通过《诗》《书》等经典的学习,达成礼义教化之功能。 (下转第37页)(上接第35页)

二、用《诗》成圣之教

圣人在先秦儒家理想的人格境界中居于最高地位,是仁人志士毕生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道德至善至美的化身。战国末年,诸子百家不约而同地通过美化古代圣王、呼唤新的***治权威来结束纷争战乱,各家各派都希望藉由自己心目中的圣人来实现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重新构建合理的社会秩序。《正论》:“故,天子为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荀子认为建立良好秩序的大任,只有儒家的圣人才能承担。

圣人人格的特征在于重知,求全。荀子认为人格的完善,离不开对知识的融通。作为理想人格最高层次的圣人更不例外。以诵经为学始,知通统类,道德纯备、知惠甚明境界(《正论》)的是圣人之知;心志于道,知识渊博的是君子之知;那种无学问,或学而一知半解的是小人之知。《哀公》:“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荀子认为圣人能认知和掌握事物及其变化,尽管天地万物有千变万化,都可以应变无穷,所以圣人是超乎常人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所谓圣人之学:就其所研习的内容来说,是所谓圣贤之书,就其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是成圣成贤。这种圣学是以对圣人的认识为根据的,一讲到圣人,会自然而然地罗列出尧舜禹孔子等具体历史人物,圣人的特征也会具化到用这些具体历史人物来说明。圣人的存在是一个自明的事实,那么成圣如何成为可能,即讨论放在理想人格的培养上: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荀子说:

“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儒效》)即使一个普通人也完全有能力改变自身,使自己修习成为圣人。成就圣人的关键是“积”。圣人的知识、才能、品德都是积累的结果,能否变“善”成圣,就在于是否积累。人们只要不断积累德行,实行礼义之道,最终会使自己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成为圣人,即所谓“涂之人可以为禹”。

在儒家理想人格模式中,圣、贤、君子是其人格的不同形态,内圣外王是其固有的特质。而诗书礼乐教化与道德践履是其实现的途径,学士儒者通往理想人格的第一步。荀子通过引《诗》论《诗》,明圣人之志,列仁义纲纪,指导人们修身、从***,积善成圣。最切近最基础的做法即研习圣贤之书,对诗书礼乐等经典的通晓运用,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获得礼义并最终成为圣人。荀子从经典《诗》树立成圣教化,《诗》中体现的圣人之道,认为“天下之道毕是也”:上对统治者树立效仿、约束自身的圣人楷模;下立“涂之人”百姓的圣人教化与礼义教导;更是对君子自身的修身成圣的一种力行之本与责任召唤。

荀子把三百篇视为体现仁、礼原则的载体,看成指导人们修身、从***的读本,这就很大程度地把《诗》道德伦理化和***治化了,实上也就把三百篇推向了经典的地位。经学***典,遵守礼义开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士循序渐进成为君子,最终成为圣人。圣人虽具备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才能,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学习可以使贱者为贵,愚者有智,贫者而富。

参考文献:

[1]《荀子》杨注,东方朔导读,王鹏整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劝学荀子篇8

1、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捷尔任斯基

2、没有大陆,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黑格尔

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4、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5、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6、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夸美纽斯

7、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8、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9、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10、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2、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3、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1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6、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1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0、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

2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2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3、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4、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论集·在浙之演说》

25、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26、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8、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9、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30、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31、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论集·在浙之演说》

33、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34、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劝学荀子篇9

[关键词] 荀子;礼的形式;缘饰;礼论

“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在《荀子》一书中,有关礼的判断甚多,或从礼的功用,或从礼的意义,或从礼的目的等等不同的方面,荀子把它作为社会法度,规范、秩序,对其起源作了理性主义的理解。在探讨礼的文质(形式与本质)关系中,他消解了道家对礼文的非难,强调了礼文对人的情感的规约作用,以及礼乐制度的度量分界作用;在礼的本质认识方面,他汲取了孔子对仁的道德情感的重视,消化了庄子对礼的形上学的追问,并将孟子的先验道德理性改造为社会交往理性。本文着重阐发荀子的礼文思想,以此就教于方家。

正像所有论礼的人所面临的问题一样,礼的外在形式是什么?人们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种外在形式?对此,荀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荀子说“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1](《荀子·礼论》)无论何种礼,其实施的目的均在于饰,缘饰人们的某种情感。《荀子·大略》也有基本相同的说法。杨倞注为:“不可太质,故为之饰。”《礼记·曾子问》有“君子以礼饰情。”孔疏为“凡行吉凶之礼,必使外内相副,用外物以饰内情。”孙希旦《礼记集解》云:“饰犹表也,有是情而后以表之,故礼以饰情。”循此思路,当今礼学名家沈文倬以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2]

现实生活之所以要种种形态的礼来加以缘饰,这是由人的情感、人的欲望决定的。人首先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在群居生活的世界中,人的感情与欲望才会表现出自身的意义。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荀子·富国》)“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

在专门阐述礼的理论中,荀子追溯礼的起源时,也是从人的自身欲望与外在客观世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来阐明的,所谓“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这是古往今来,人所共知的,而且人的欲望恰如弗洛伊德的人性论中“本我”,是一种天然的破坏力量,若没有现实原则的制约,它总是倾向于将自己通过不同的途径表露出来。这种欲望或本我,在荀子那里,有时又以“人情”这一词出现。荀子对这种恶劣的情欲作了多方面的揭示。它表现在生理欲望上,“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王霸》)綦,就极至的意思,没有人不喜欢以最美好的东西来满足自己身心追求的。这种近乎自然、近乎本能的追求,在当下的表现,则是“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它即使不追求享受的极至,至少也要要求限制肉体的因素得以消除,也就是说,在人性中,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到人的享受的极至,都是追求一种不受压抑的自然状态。

对物欲的追求没有止境,这是人情的另一方面。荀子以为“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穷年累世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财货偏好的心理使之然的,这种心理需求,使得人本性显示为小人。所谓“人之生(同性)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荀子·荣辱》)从本性方面讲,人是“唯利之见”的,在没有社会规范、无师无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尤其是“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同纵)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贪利争夺。故人性之恶明矣。”(《荀子·性恶》)贪利纵情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的混乱,财富的匮乏,道德的沦丧,“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国语·楚语》)。所以,本真的人情是一种危险的存在,是一种不能听之任之、纵顺的存在。

在社会关系中,人们若顺情嗜欲,恶劣的情欲必然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将孝、信、忠种种伦常关系置之脑后,对于这种人性阴暗的方面,即使圣人也是无可奈何的。“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情,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荀子·性恶》)当人们有了妻子的时候,对于父母的孝顺之情就少了,一旦嗜好、欲望主宰了人心的时候,朋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样,对君主的忠诚也是建立在对高官厚禄的期盼上,这种愿望如果满足了,那么对君主的忠诚也就差得远了。人的某种需求的满足,就使得构成追求它的心理动力消失殆尽,但是无止境的索取还是存在的,只是它已不再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之上,而是纯粹表现为一种单方面的索取。荀子对人性的这种洞察,决定了他将礼看作是消解人性阴暗面的利器。

人的群居性,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与其它动物群落在互争生存空间的过程中,个体的力量总比群体的力量更为弱小,这个道理是动物界中多数动物所共知的,它在千百万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了人的一种习得性特征。但是,群居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就会和谐无间的,个体的人又力***通过对物的充分占有、恶劣情欲的充分膨胀,使自我与他者区分开来,所以“群”与“分”是人类社会两个相辅相乘的特性。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严复,在对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加注时指出,“人之由散入群,原为安利,其始正与禽兽下生等耳,初非由感通而立也。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3]

自然界生物竞争优胜劣败的压力,是形成人的群居性的前提条件,荀子比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这样,礼遵从人的群与分的特性,反过来也就可以使“群”与“分”的特性得到适度的满足,从而使得世间有限之物与人心无限之欲,走上“两相持而长”的健康之路。

转贴于 荀子的“饰”论,是以顺情作礼、以礼导情为根据的。尽管人情甚不美,但是如果礼完全忽视活泼泼的情,那么礼必然是偏枯的、是僵死的,也必然行之不远。“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礼一方面要矫饰人的情性,使之处于受控状态;另一方面又要扰化人之情性,使之得以宣泄。这样,在孔子那里称作仁的道德情操,是一种纯洁的情感,在孟子那里已内化为一种先验的道德律令,在荀子这里,又被冷静地还原为一种感性的“血气志意、知虑”(《荀子·修身》),是“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的客观存在。荀子看到的礼的装饰性,它既是巫术礼仪的残存形式,更是动物自然体饰向人体装饰的延伸。礼中的种种“饰”的形态,首先具有美学的意义,它是满足人的自然本性中对审美欲求的一种反映。

在反对墨子“非乐”、“节用”的观点时,荀子提出了“故美之者,是美天下之本也”(《荀子·富国》),认为人君“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荀子·富国》)君主的美饰是为了让天下人对美的追求得到满足,是顺天下的人情,所谓“必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以塞其耳;必将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必将刍豢稻梁、五味芬芳,以塞其口,然后众人徒、备官职、渐庆赏、严刑罚以戒其心,使天下生民之属,皆知己之所愿欲之举在是于也,故其赏行;皆知己之所畏恐之举在是于也,故其罚威。”(《荀子·富国》)钟鼓笙竽之乐,是为了满足人情中对美声美音的渴求,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是满足人们对美色的愉悦之情;以刍豢稻梁、五味芬芳、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以赏庆来满足人们对权势名望的追求,这种从审美的感性原则出发,承认满足人性对美色、美味、美乐、美名的渴求,使百姓达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而不是退回到“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纯朴状态。

审美原则在《礼论》中被称作“养人之欲”,或称之为“养情”,它们与口、鼻、耳、目、体的欲望相对应,用以养口的有刍豢稻梁,五味调香,用以养鼻的有椒兰芬苾、睪芷香草,养耳的有钟鼓管磬琴瑟竽笙,养体的有疏房、檖邈、越席、床笫、几筵,生活中的种种缘饰无一不是为了赏心悦目,“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荀子·礼论》),就是它们合乎人情的要求,“称情而立文”既是人性中审美的要求,也是制礼的出发点,满足了这个要求,就便于以文来规约情,使性与情经历外铄教化的过程,达到情与礼文的相适应。

在丧礼中,美学原则也是不可缺乏的。“丧礼之凡,变而饰,动而远,久而平。故死之为道也,不饰则恶,恶则不哀”,“故变而饰,所以灭恶也”,所以“三月已葬,其貌以生设饰死者。”(《荀子·礼论》)对死者若不加以形饰,让尸体变形,就会使人产生轻视、厌弃的感觉。这样,这种体饰在超功利审美的基础上,同时蕴涵了功利的目的,这就是它具有使人相群的功能。“能群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而善显设人者,善藩饰人者也。”(《荀子·君道》)因为“善藩饰人者人荣之”。(《荀子·君道》)它在满足了人的审美趣味的同时,天下归之。而藩饰并不是别的,不是自然界的花团锦簇,百花斗艳,它是审美主体按自己的意愿对自然的改造,对社会秩序的构造,对人的生活世界的美化,“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饰也。”(《荀子·君道》)

正是在这种审美原则的指导下,礼客观上达到“辨”与“分”的目的,实现审美原则向***治辨异原则的转变。“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故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佚乐,或劬劳,非特以为***泰夸丽之声,将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顺也。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己,不求其观;为之钟鼓磬、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欢定和而已,不求其余;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辨轻重而已,不求其外。”(《荀子·富国》)礼中的饰作为明仁之文,通仁之顺,就是为了***治目的而设,也是在审美中设定人际中贵贱的界限,以便人与人之间能够合欢定和,达到养德目的的实现。

对这种审美规定的把握,使得荀子一方面反对它嚣、魏牟的“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荀子·非十二子》),认为这与“合文通治”的社会理想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他也反对陈仲、史鰌的“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荀子·非十二子》)的行径,他们在小节方面讲求名分等级,却在大节方面适足以破坏等级本身。所以,纵情性或忍情性这两种对待情性的方式,都不符合理想人生的状态,理想的人生是顺情性同时又节制性情,使它既能够符合人性的要求,又符合美的原则,这就是顺从情性而不放纵它;节制性情,而不压抑它,使得人性中的动物式的快感与人的审美意识相联系,同时也与人的道德意识相联系。所谓“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荀子·礼论》)

人性中的动物式的快感,不会一次性地实现向审美意识的转化,审美意识的千百次积淀,才会造就道德意识的出现。人们对何者为美、何者为丑的追问,最终要演变为何者为对、何者为错的问题。这种演变途径,就是荀子的“积”和“化”。积是积善,化是化恶,它们共同地使人性中恶劣的情欲得以消解。所以,荀子对于外在于人性的“饰”,并不是将它当作一种权宜之计,而是看作规划人性的长远工作。在荀子看来,饰的完成包涵有两种趋向的运动、过程,一种是对人性中所没有的内容的增加——“积”;一种是对人性中过分的东西的消去,这就是“化”。人性对美好的东西的“积”,和对邪恶的“化”源于以下两重因素,一是人对自身超越的愿望,对人性中缺失方面的重视,这种缺失的方面,又是依照人性对固有的不满。荀子以为“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荀子·性恶》)这种超越性同样源自于是性恶,它既可以以外在的有为依据,如富与贵作为贫与贱的对立而存在,同时它们也成了贫贱者追求的目标;还可以从“无”中推导出的某种存在,这就是源于自身的异化与对立,如美之于恶,正是对恶的自然扬弃。二是认为所有的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荀子·性恶》)。荀子的这种说法,颇引起前人的误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以为,“此于性善之说不惟不相悖,而且若相发明。”[4]陈澧《东塾读书记》亦有类似的说法,即认为人性中有善因,与孟子相同,今人马积高则以为荀子此语不是说人性中有善的素质,而是说人性中有可以知善的素质和行善的能力。这里的“知”与“能”即是《正名》中所说“所以知之在人者”之“知”和“所以能之在人者”之“能”。用现代哲学语言讲,此“知”指人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能力,此“能”指人的感觉和行为的基本能力。《解蔽》说“凡以知,人之性也。”《荣辱》说“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即指此“知”与“能”。[5]正是人具有这种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对于“化”什么,“积”什么才有可能按照人的愿望去实现,性恶才不至于成为人的宿命。

(一) 积善饰性

我们先看荀子对性恶的内饰第一种途径——“积”。这可以称之为是积善成性,达到“性伪合”(《荀子·礼论》)的过程。荀子在谈到作为人性的内饰的“伪”之起与“伪”之成时,特别强调“积”。在《正名》中有“虑积焉,能用焉而后成谓之伪”,这就是知道“积”什么之后,付诸学习、实践,使之成为人性的内饰,达到伪的完成,他还在其它许多地方谈到“积”,如: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

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

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以上均见《性恶》)

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儒效》)

这是说礼义与善是渐积而成的。积是为了“伪”,是为了人的礼义文化的完成,从而实现人性的美善。但这种美善依然是外在人性的,是人性的点缀,正所谓“圣人之于礼义也,辟则陶埏而生之也,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荀子·性恶》)所以,无论是“积文学”、“积思虑”,还是“积善”、积礼义,都只能对内在的人性起到“饰”的作用,这种相对于外在于形体的“体饰”的“性饰”,往往不为人所觉察,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它外发为人的行为,则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易传·文言》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这样,荀子重视“积”,但同时又警惕“积”,如:

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

(孔子)一家周道,不蔽于成积也。(均见《荀子·解蔽》)

这就是指“积”亦可以积不善,或陷于一偏,因而要防止积可能带来的片面性。在讲到“积”的方法时,荀子指出:“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荀子·强国》)这是说积小与积大的关系,社会治与乱的根由常存在于微小的萌芽之中,因此,不可一日疏忽。这些观点,可以看作是内饰之积在社会生活中的推衍,它们与“积其所积”,“成积”之“积”都是对积伪说的补充和扩展。

(二) 化性移质

除了“积”构成“性饰”之外,“化”同样是性饰的另一个途径。如果说积仅是一种装饰,是对人性的附加,那么,“化”则是一种减少,是一种限定,它们共同地构成“礼之文”。在化的过程中,荀子认为人性尽管是恶的,但也不是一块不可逆转的恶性肿瘤,相反,它是可逆的,是可以移异变化的。

荀子指出,人的本性就是人天生的可以用来修养的自然材质。没有人天生的自然材质,那么就没有礼法加工、改造的对象;没有礼法的完善,那么人天生的自然材质就不能变得美好。天生的自然材质和完善的礼法相结合,就可以培养出理想的人格。正所谓“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这种完美理想的人格,又不是圣人所独有的,无论是圣是凡,只要肯持之不懈地以礼修身,都可以“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高,尽之而后圣。”(《荀子·儒效》)这也就是说限定性恶即化性起伪与积善成性是同步的过程。尽管“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以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涂之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儒效》)并一而不二的功夫,是注错习俗,安久移质的前提,也是化性的途径。

荀子在论述以礼修身、以礼化性时,特别强调遵从礼之于学习做人的重要性。芸芸众生不外乎两种类型的人,一是法礼而行的“有方之士”,一是不遵从礼的无方之民,成为那种类型的人,固然取决于个人的自由选择,但作为儒家的理想来说,则希望人人成为有方之士,这样社会才有秩序,才能抑制人的恶劣的情欲。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之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荀子·礼论》)

正因为如此,荀子认为学习的方法是“始乎诵经、终于读礼”(《荀子·劝学》)的,其目的在于造就儒家的理想人格,在于修正人性之恶,“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因为“《书》者,***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礼是人道之极,圣人是道之极,学是学为圣人,这就是外在的化性之路。《儒效》篇称“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劝学》篇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这两段话最能说明礼之于一般人化性的方法和道路,“比中而行之”,谓实行起来中正适当,即是说礼是仁义的经纬蹊径。仁义作为一种抽象原则是比较虚的,是看不见的,礼作为规则则是实的,仁义贯穿在礼之中,依礼而行就是对仁义的践履。

荀子在论述化性过程中,老师有着特别的作用。在《修身》中,“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正因为如此,荀子在《儒效》中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不仅如此,荀子还认为老师的作用,还能使人们大大提高化性的效率,使以礼饰性、化性起伪的效果更为直接与便捷。《荀子·劝学》篇中说,“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师是可直接效法的典范,他比起诗书礼乐春秋这些典籍来,更亲切、更贴近人生,也更明白畅晓。

总之,荀子对礼文的论述,主要是直接指向人性的,他将生活中的种种缘饰归结为为规约人性服务的工具。因而,在他看来,与礼之文相对应的礼之质是指“性”,礼文起着即美性、或 “称情”的作用,但人的本质还有社会性的内容,与此相对应的礼之质,即“礼义”。这个“礼义”是***于性情之外的“礼之理”,是相当于人的道德理性,它在人际交往中生成,同时作为礼的内在要求又要以礼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规范着人的交往活动。

注释:

[1][清]王先谦:《荀子集解》,香港: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诸子集成》本第二册,以下所引荀子内容均出自该书,不再注明版本,只注篇名。

[2]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557页。

[3]严复:《天演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0月版,第32页。

[4][14][15][清]戴震:《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月版,第299页,第332页,第318页。

劝学荀子篇10

随着一天天地成长,人生的旅途越来越艰难,前面的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虽然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但我们是像但丁那样“走自己的路”,还是做波兰的“常问路的人”,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作文800字议论文最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作文800字议论文1高中的课程很难,尤其是理科。你们必须告别以前的自由散漫和心存侥幸,才能脚踏实地,认真走好高中的每一步。如果还指望像初中那样临阵磨***也能考出好成绩,那简直是痴心妄想。你们在一次次月考失利后撕心裂肺的痛楚中对高中有了深刻的认识,才猛然意识到老师们的唠叨是善意提醒,而不是耸人听闻。

可是,仅仅是学习这方面的任务,很多学生都没有很好地完成。初入高中的傲慢与轻敌,让一些学生这三年来欠账太多,到了高三,即便努力,也不容易追上别人了,更何况有的学生几乎已经不再有努力与奋进的实际行动。你们可能会偶尔从心里冒出“压力”这个泡泡,但这个泡泡瞬间就会炸裂,仿佛它从来就不存在一样,你们该怎样贪玩还怎样贪玩。

你们贪玩最多的是手机。在家玩不过瘾,还会带到学校里来,在课堂上玩得如醉如痴。出于各种不便明说的原因与顾忌,老师们不好多管你们,只能空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切。班主任就此联系家长,希望能够奏效,岂奈家长总是说孩子根本没有手机,手机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的。自己家的孩子是无辜的,是被别人家的孩子牵连甚至腐蚀的,也是被老师冤枉的。只有在这个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才不被羡慕,反倒成了黑典型。老师则俨然成了罪人。

学会生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比学会学习要难得多。

很多时候,家长们没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空间,见不得孩子吃半点苦,受一星罪。那句“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戏语依然在不断地生动上演。孩子不吃饭,追着,撵着,哄着送到嘴里;孩子来上学,家长一定是开着车,不顾校园拥挤,无视交通安全,完全不把大家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定放在眼里,恨不能直接把孩子送到座位上;孩子放学,家长早早地就守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时不时地还伸头向教室里看看,只待铃声一响,冲进教室把孩子的书包背在肩上,只差把孩子一起背下高高的教学楼去;孩子上学起床迟了,孩子还没到,家长的电话倒先到了,他们为孩子求情,希望不要责怪孩子,这让班主任带头破坏班规校纪,自己打自己的脸……

高考一天天地接近,这部分学生只要有个风吹草动,身体马上就不舒服了,就不能坚持学习更不能来上学了。记得以前有位班主任说她班有个女生直到上了高三生活竟然还不能自理,甚至不会自己穿衣服鞋子,每次洗过澡之后都是她的妈妈帮着把内衣套上。

高三作文800字议论文2读劝学有感

初读《劝学》,荀子时而言物时而论人,感觉毫无章法。但仔细读过三四遍后,思路逐渐清晰,荀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从了解自己,到修养自己,直至成就自己的过程。

做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好像禅宗参口头禅“我是谁”一样。为了方便我们了解,荀子给我们暂时确定了位置,我是“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是“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果“蓝”与“水”代表做人的基本标准,扪心自问我做到了么?更不要说荀子所要求的“青”与“冰”代表的境界。

荀子通过地理以及自然现象,一步步展开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形成有它的机缘,了解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站在先人的肩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扩大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超越自我。所以,人区别于牲畜,是因为人具有学习的能力,但也仅仅是一线的差别:“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有时称人为“行尸走肉”,是因为“无冥冥之志”,若能做到“君子结于一也”,则满足了做人的基本条件。

荀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他老人家非常慈悲而且耐心,从天地间的现象、事理到《诗》、《书》、《礼》、《乐》、《春秋》等纲要,深入浅出的举例论述,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人本该如此”。但我们的人生为何在不断退色(从青蓝浅蓝灰)?为何我们“渐行渐远”远离大道呢?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由于人的根本烦恼贪、嗔、痴的存在,心智被蒙蔽了,对于世间万物所展现的自然规律我们视而不见,圣人所倡导的为人之道我们听而不闻。荀子简要的区分两种为学的态度: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如果仅仅“入乎耳,出乎口”,而没有经过“心”,这样的学习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帮助。如何能够提升自身的修养?我们应该做到“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在这里,荀子告诉我们如何打破障碍,开启智慧的两种方法。第一,首先要博学,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熟记于心;然后,反省自己的心态以及言行是否符合为人之道,正确的坚持,错误的抛弃;最后,做到心、意、行统一,世间的为人处世尽量合乎于道法。当然还要继续学习、反省、做事,如此反复,心量不断扩大,境界不断提升。

第二,按照类似于禅宗“戒、定、慧”的法门修行也能成功。关于“戒”,荀子反复要求我们,“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关于“定”的境界,荀子描述道“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最后,由定生慧,荀子称之为“应”,“能定然后能应”,能应天下之事,此乃“得大自在”也。

荀子告诫我们,虽然我们生为“人”形,但若不勤于学习,不了解本心,就会与“禽兽”无异。荀子同时告诉我们,经过不断修炼后的为“人”的标准:“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为“人”就已经很难了,但是在《劝学》里,荀子并不仅仅满足于为“人”,因为青要胜于蓝的,如何成为“圣贤”,是他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人如果超越自我就会进入“圣人”的境界,超越自我并不是自己超然于物外,而是应该具有极度谦卑的心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才对。在《劝学》通篇,找不到荀子对于圣人境界的描述,但是他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成为“圣贤”的必经之路,在开篇他已经提到“学不可以已”!

高三作文800字议论文3高考,是一个分水岭。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家准备了十多年。它不只是完成几张考卷那么简单的事情,更需要完成高中阶段应有的成长。了然你每一步成长的,是你的班主任。

有人说,经历了高考,才能够慢慢成长,成熟。你们的成年仪式应该是高考。

无论以怎样的方式,每位家长都为孩子的高考付出了太多太多,拳拳之心,天地可鉴。他们陪着你们熬夜,早起,比你们还忙,比你们还要紧张;他们有的牺牲了许多本该用于工作、生活、休闲与娱乐的时间,过着低质量的生活;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读书、高考硬是拖着病体,咬牙坚持;有的家庭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几乎倾尽所有。这些,是促进你们成长的营养,希望你们都要记在心上,用一辈子去感恩和回报。

在父母对你本能的爱之上,还有你的老师,你的班主任,他们有时候唱红脸,有时候唱黑脸,甚至有时候会是一张狰狞的脸。他们是除了你的父母亲人之外敢于对你表达真情实感而又巴望你好的人,他们不求回报,明知道出力不讨好,却偏偏要做这样的“恶人”,哪怕你厌烦他们,甚至记恨他们,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他们,他们依旧会无怨无悔地陪伴你们。

可是啊,我的学生,你们并不领情,在这分秒必争的紧要关头,你们居然还没有告别自己的陋习甚至恶习,在耗费光阴与青春,糟蹋父母的心血,毁灭他们的希望;你们还在惹老师生气,谁都懂“气大伤身”的道理,可是他们还是甘愿牺牲自己的健康来唤醒、换取你们的自觉与努力,只为了你们迎战高考能够准备得更加充分,多些胜算,少点遗憾。

高考之后,很多学生将要告别高中,告别家乡,告别父母亲人,去外地上大学。故乡对你们来说,从此就只有冬夏而无春秋了,你们和父母相伴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大学毕业过后,恐怕连这样的机会都很少了。以前也许非常厌烦他们的唠叨,可是终会有一天,你们再想听他们唠叨,从他们的唠叨中感受生活智慧与亲情温暖的时候,他们却与你们已经是阴阳两隔了……

而现在,你们却在做着让他们揪心、痛心的事情。不批评你们,是班主任失职,辜负了他们,更对不起自己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至于你们愿不愿意和陪伴了三年的老师告别,会不会记恨经常找你们茬儿的班主任,那都不重要了。在学校即将停课的时候,有的老师会对学生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有的老师会在分别的时候因为三年来训斥、惩戒学生而真诚地向学生说声“对不起”或“误人子弟了”,会谦卑地对学生鞠上一躬,而你们可曾真正口服心也服地认过错吗?有的班主任会在高考后很不适应,离开了课堂,离开了相处三年的学生,心里空落落的,就像是自己辛苦养育多年的孩子突然走丢了却再也找不回来一样!

所以,请珍惜高中时代这最后的时光,有些美好一旦逝去,就真的是逝去了。

我们曾经在一起欣赏过让人笑着流出眼泪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有些场景会永远停驻心间。我只想借用其中的一个镜头来表达我的祝愿,也作为告别——古板的大学校长、导师既恨又爱地对他最卓越学生挥挥手说:“去,学习去,考完试就滚!”

高三作文800字议论文4锲而不舍,坚持信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想而知,坚持信念是一股追逐夙愿的燃烧烈火,坚持信念是摆脱枷锁禁锢,开怀地在辽阔长空翔游而展现英姿的雄伟翅膀,坚持信念是打开心扉尽情地在苍茫大地驰骋的动力源泉,坚持信念是焕发神圣曙光的黎明晨曦。

然而,对于当今社会锲而舍之,始乱终弃的人与锲而不舍,坚持信念的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究竟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渊源?究竟两者又是怎样的落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篇中,荀子写道: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比喻做事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然而,古往今来,违背这个道理,与这个道理背道而行的人都不得善终,终究沉沦于万丈迷茫的深渊,演绎着峥嵘岁月坎坷的落寞悲剧。在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了替夫阖闾报仇,起初树立宏远,心系国家,为了追逐自己的夙愿,他励精***治,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的进程,让国家的迈向鼎盛的巅峰,迎来繁荣富强的蓝天,播种大地的春芳。结果,吴越一战后,经过吴王夫差一系列实施的***策改革,吴王夫差大胜越王勾践。然而,吴王夫差却满足于现状,并没有把昔日大治的雄风延续和弘扬下去,而是半途而废,不把精力倾注于内***,固步自封,一直沉沦和陶醉于美酒佳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治理内***,致使吴国的国力一直堕落,最终陷入迷茫的深渊。而被放虎归山的越王勾践方面,卧薪尝胆,坚持不懈,让昔日即将沦陷的国家焕发出生机的曙光,播种太平的春芳。最终,越王勾践以逆转式战胜吴王夫差。纵观吴王夫差的一生,由树立宏远,坚持不懈的发展趋势堕落到后来的半途而废,锲而舍之,结果一生就演绎着沉沦堕落的殒命悲剧下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中,荀子写道:“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比喻做人要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然而,古往今来,顺从这个道理的人最终会成就一番事业,让自己的人生闪耀璀璨,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在近代的历史风云中,诞生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伟大的创举,并非一朝一夕造就的,也并非神圣的智慧结晶铸就的,爱迪生能拥有灿烂的辉煌,都是由坚持不懈的努力流下汗水铸造而成的。爱迪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努力铸就成的。”纵观观爱迪生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挫败,但是坚持信念,锲而不舍,才偶尔迎来久违的希望曙光,诞生伟大的创举,足以见证爱迪生名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他伟大的创举和灿烂的辉煌都是由坚持信念的汗水铸就和沉淀而成的。

坚持信念的汗水可以沉淀出成功的辉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袁隆平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之方法的时候,除了告慰昔日饱受沧桑的心灵后,回首过去,曾经遭受过他人的不信任,曾经遭受过他人冷眼与嘲笑,曾经遭受过盛夏酷暑的炽热和寒冬飞雪的严寒,经历过挫败的折磨,经历过即将成功破灭,经历过汗水的沉淀,但是自己却坚持心中承载已久的信念,力挽狂澜,锲而不舍,最终铸就灿烂闪烁的辉煌,让举世触目的杂交水稻诞生于苍穹乾坤之下。纵观袁隆平的一生,“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称号和杂交水稻之方法无疑亦是由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持信念的汗水沉淀而成的,让即将面临黯淡的一生焕发神圣的曙光,点亮了黯淡的人生,让人生由此闪耀璀璨,绽放光芒。

我主张、推崇、崇尚锲而不舍,坚持信念的上进精神,讽刺锲而舍之、始乱终弃的消极态度。因为锲而不舍、坚持信念的上进精神就如用汗水沉淀后赋予的一种神圣力量,拥有了神圣的力量,不惧迷茫黑夜的吞噬,以神圣的力量与迷茫黑夜的黑暗搏击,最终让人们摆脱困境,迎接黎明,焕发久违的晨曦曙光,让坚持信念,锲而不舍的汗水铸就闪烁的辉煌,成就璀璨的人生,绽放灿烂的光辉。

高三作文800字议论文5今天,距离高考还有十天,我不得不又一次对几个学生发火。因为你们没有认真地进行考前的模拟训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影响了他人,削减了整个班级的士气与斗志,与复习迎考的紧张氛围极不和谐。

有人说,发火是无能的表现,生气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必须承认,我就是砖家们所蔑视和声讨的那种不会教书的无能教师、弱智班主任。

只是,你们不能让你们的班主任在“无能”之后加上“为力”二字。他不想更不愿对你们如此无奈与颓丧。

十天后,你们将迎来高考,迎来你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抉择之中蕴含着转折,你们的人生从此会如鲲鹏展翅。然而,你们的思想和行为却严重滞后于你们应有的担当。

高考不只是一次选拔考试。高考更意味着一场场的告别。你们在告别中成长,会在告别中懂得与获取很多,也会在告别中失去与缺憾很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劝学荀子10篇

学习

分数应用题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分数应用题10篇,内容包括分数应用题及答案10道,分数应用题公式。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

学习

保育员学习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保育员学习计划,内容包括保育员个人能力提升计划,保育员计划和总结怎么写。三、主要任务:组织***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和群众多办实事,巩固提高教育活动的成果。重点抓好五项工作:(1)抓好落实整改

学习

明成祖朱棣10篇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明成祖朱棣10篇,内容包括明成祖朱棣生母,明成祖朱棣铜像。徐氏,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母亲谢氏,父亲徐达为太祖夺取***权立下赫赫战功,被太祖封为魏国公,官至右丞相,位列***功臣之首。徐达沉默寡言,处事谨慎持重,对太祖恭

学习

实习鉴定表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鉴定表10篇,内容包括教育实习鉴定表,大专实习鉴定表。在实习期间,我认真的听从前辈的意见,虚心的像他们学习,不懂的地方就积极的去解决。性格比较开朗的我,能很好的跟同事沟通相处,培养了我良好的团队精神。这段时间学到了不

学习

迎七一演讲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迎七一演讲稿,内容包括关于七一的演讲稿,迎七一知***恩喜迎二十大演讲稿。以优异的成绩迎接***84周年伴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伟大的中国***已经走过了85年的风雨历程。85年来,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赶走

学习

一曲新词酒一杯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一曲新词酒一杯10篇,内容包括一曲新词酒一杯下一句,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开场白。进入21世纪,设计师品牌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贵,一批批设计师开始***出来踏上追梦之旅,其中也不乏高校毕业生自己的创业探索。在大批有志青年的前赴后继

学习

国庆英语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英语10篇,内容包括国庆英语范文10个词,国庆英语短文。Yesterday,ourresearchschoolssoccerteamhadamatchwiththegraduatestudentsfromthedepartmentofinternationalbusiness.I

学习

李白古诗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古诗10篇,内容包括李白蜀道难十篇千古绝响的古文,李白写的最美的十篇古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

学习

鲁迅文章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文章10篇,内容包括鲁迅经典文章十篇,鲁迅最经典的十篇文章。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

学习

讲座活动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讲座活动总结,内容包括讲座活动总结格式模板范文,讲座活动总结万能模板。对于崔老师的讲座,现场的互动性很强。孙老师主要介绍了他个人的英语学习成长经历,以此来激发大家自我拼搏,自我激励。其中,尤其是孙老师在英语角的经历,这

学习

常记溪亭日暮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常记溪亭日暮10篇,内容包括常记溪亭日暮散文,常记溪亭日暮全诗。指导老师:黄惠娟215523常常无法忘却小溪的凉亭旁边那次郊游的奇遇。在一个夏日午后,阳光明媚,蓝蓝的天上画着几朵白云,你看这朵,多像一只温顺的绵羊呀,我独自一边喝

学习

老舍原名10篇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老舍原名10篇,内容包括老舍名字来历简短100字,老舍的原名和作品新闻。(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一词多义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一词多义10篇,内容包括一词多义的例子10个,一词多义经典词汇。在句子里,如何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思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一、掌握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

学习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汇报,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电信公司是一个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所实施的项目多而繁杂,工程量较大,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所有工程均涉及到项目拟定的计划

学习

孙权劝学的启示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孙权劝学的启示10篇,内容包括孙权劝学得到的启示,孙权劝学的故事及感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关键字词,积累并运用成语,顺畅翻译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抓住具体的描法,揣摩人物生动的形象,在自主质

学习

荀子劝学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荀子劝学篇10篇,内容包括荀子劝学篇经典语录,荀子劝学篇节选。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7、公生明,偏生暗。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学习

荀子名言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荀子名言10篇,内容包括荀子名言斗者,荀子名言集。3、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4、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5、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

学习

浅析荀子天人“相持而长”的生态伦理思想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荀子天人“相持而长”的生态伦理思想,内容包括荀子思想论文,荀子的自然生态思想。〔论文关键词荀子生态伦理人性恶礼治〔论文摘要〕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礼治”对待天人关系。一方面,荀子认为人性贪婪,人性恶,而且人有

学习

诸子简介·荀子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诸子简介·荀子篇,内容包括诸子的故事之荀子,诸子百家荀子简介。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主要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述,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已在《四书》中作了解读,现再将儒家中另一派别,荀

学习

荣辱之大分——《荀子·荣辱篇》细读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荣辱之大分——《荀子·荣辱篇》细读,内容包括荀子荣辱篇名句,荀子荣辱篇2。对人而言,“荣辱”显然并非一件小事;尤其在中国古典时代,它似乎更与人的“安危利害”纠缠在一起。因而荀子才总是要说“安荣”、“危辱”的问题,并且

学习

荀子性恶论与基督教原罪说之比较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荀子性恶论与基督教原罪说之比较,内容包括荀子性恶论的现实解读,基督教罪论与荀子性恶论。与孔孟儒学不同,被斥为异端的荀子性恶论却在西方流行。荀子在“人之性恶”的立论上,将“礼之教人”和“法之治人”有机地统一起来。西

学习

荀子心论辨析

阅读(39)

荀子的心论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建立在认知能力基础上的认知心。此心虽具有认知礼义之能,却并不必然认知礼义之道。荀子强调通过“虚壹而静”以“解蔽”的工夫进而知“道”,展现了心作为“神明之主”的主宰性。二是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恶欲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