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剪纸篇1
今年暑假,爸爸终于同意我去少年宫工艺美术组去学习剪纸,那天,一开始,我的心情很复杂,我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我就要实现自己的夙愿了;害怕的是我平时看见过那些漂亮的剪纸***,每个***案都很复杂,我担心自己学不会。
来到教室,坐下来,我把准备的材料工工整整地放在桌子上,有剪刀、铅笔和橡皮,这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走了进来,他就自我介绍,老师姓刘,大家都叫他刘老师。介绍完自己,老师就发给了我们每人两张红纸。
开始上课了,老师拿出一张红纸,说红色代表喜庆,他让我们跟着他先剪一个“双喜”。老师边说边示范,我们也跟着剪,这***案十分简单,我一学就会了。
后来老师让我们剪一个比较难剪的剪纸——“虎”。老师先发下一张印着“虎”的***纸,让我们照着样子先描下来,我拿起铅笔,照着***纸小心翼翼地描起来,丝毫不敢马虎,虽然我还是画错了一次,我不泄气,还是认真地修改。
老虎剪纸篇2
我先在小屋里准备了一下,然后走了出来。手里那着一张纸,上面画了一只老虎。“第一个魔术的名字加剪不坏的纸老虎”,我说。我先把纸老虎横着剪下来了一半,有竖着剪下来了一半,剪了几次,最后只剩下一张很小的纸片了。这时,我喊道:“注意,我要变了”,说着用手把纸盖了起来,就象真有其事一样往里面吹了一口气,打开手,一张老虎的画又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哇”,大家叫到,“真是太神了”。“这算什么”,我说,“下面我给大家变个高级点的魔术,叫会飞的纸牌”。我拿来了一副扑克牌,先让大家看了一眼,问:“我没有在牌上做手脚吧”,“没有”,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好,我就开始变魔术了”。我先从牌里拿出来一张给大家看,“是黑桃K”,大家说。我把牌放了回去,在上面拍了几下,嘴里呜噜呜噜,念念有词。突然,我高喊一声:“飞”,一张牌就从手中飞了出来。大家一看,正是黑桃K。我又把它放了回来,那张牌又飞了出去。大家惊奇不已,对我赞不绝口,还以为我有魔力,都请求我告诉他们这个魔术的原理。
其实,这两个魔术的原理都非常简单。第一个魔术只不过把两张画有完全相同的老虎的纸重叠在一起,将背面的纸折几次,在将第一张纸剪碎的时候利用机会将第二张纸打开,这样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剪碎的老虎又复原了。第二个魔术也很简单:在那副扑克牌的中间放一条绷紧的橡皮筋,当把牌放进去的时候,由于弹力的作用,牌就会自己弹出来。“原来是这样”,小朋友听完后恍然大悟。
魔术就是这样,利用一些不起眼的手段来迷惑观众,其手法既像是智力游戏中的脑筋急转弯,也象我们做数学难题:多难的题目一旦知道结果,就觉得道理特别简单。但是如果不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思考是得不到正确结果的。
老虎剪纸篇3
剪纸,是中华民族流传的艺术,瞧!这些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的剪纸,就是我们的作品。其实,每个生动的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精彩的故事。“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同时,又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
在我的印象中,有一幅剪纸是这样的:一位老翁骑着青牛在天空上飞行,正巧路过圆圆的月亮。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几句诗:“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看着看着,我的思绪便飘到了天空上。
天空中有一位老神仙专门管理人间善恶,一天,他骑着自己的坐骑往西边去了,原来,西边的王大虎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正在四处欺压百姓呢!老神仙见了,略施小法术,王大虎家的财产就立刻捐给了贫苦百姓。这时,王大虎才明白了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过愤,他发誓他从今以后一定为人民着想,做个好官。老神仙听了这话,才善罢甘休,扬长而去。在回去的路上,老神仙看到了圆圆的月亮,老神仙心想:美丽的月亮总有变圆的时候,但为什么人间没有一天能让我安宁呢?说罢,老神仙望了望远处的月亮,边想着问题边离去了。
我爱剪纸,你呢?
六年级:张心远
老虎剪纸篇4
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剪纸集中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审美观念、和哲学观念,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点、线、面的优化组合
剪纸虽然流派纷呈,风格各异,但却有着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有特定的点、线、面进行优化组合的结果。如:中国剪纸大师刘静兰的作品《福字鸡》,画面上的形全部采用以线为主并以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的。创作者将鸡的***案装饰进吉祥文字“福”中,细致刻画了不同形态的十五只鸡,画面上又以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丰富整个画面,在展现我国民间古朴的吉祥文化的同时,也给观者带来了富足、饱满的视觉感受,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吉祥气息。又如《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中的剪影插***,人物的束腰长裙,鲜花缠绕的门口,以及写实的人物造型,都彰显了欧洲中世纪的人文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
二、变形、夸张的风格特征
民间剪纸的变形与夸张,既有理有据,又大胆随意,并且有其比较规范的传承脉络。凭借自己对生活的强烈感受和意***,民间剪纸作者往往对选择的素材进行大胆的夸张描绘,在夸张中有不乏真实感的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装饰感。这些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够将自然界的美转化成剪纸艺术的美,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美的观察,对剪纸艺术实践的积累,才得以使剪纸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例如福建漳浦林桃的一幅作品叫做《捕虾》,她在表现的时候采用了夸张的、大胆变形的创作手法,去放大虾和水草原本很小的事物,反而将大的海浪变小,并把虾剪得比人还大,运用这种手法体现她的主题。
三、强烈的意象性表达
在世界各国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尤为鲜明的体现在强烈的表达意象性上。剪纸具有自己独特的构成方式,它强调按照作者主观意象进行造型设计,不受物象自然形态的制约,这是民间剪纸艺术在造型上非常独特的一面,也是其形成多种艺术特点的重要方面。
(一)情感寄托的形象
民间剪纸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寄托和希望的表现。作者借助于不同的形象来传达其主观的感受,同时还受到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影响。如:在中国,剪老虎,作者就将原本凶猛可畏的老虎处理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一种是长方形的下山猛虎,张贴于室内用来镇宅;另一种是温顺可爱、憨态可掬的“艾”虎,用来陪伴娃娃。两种不同形象的老虎,表达了作者两种不同的主观情感。再如:墨西哥,具有原始形态的***腾剪纸,作者将原始崇拜的自然生物赋予人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质朴的情感,以及强烈的主观意识。
(二)借音抒情、借物抒情
人们为了表达那些难以用具象表达的内容, 还往往借助于事物的形象来抒感,或者借助于自然物象的名称谐音进行表达。从剪纸的纹饰寓意中, 我们能够体会到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对当地民众的了解,对他们生活、心理、审美情趣的充分领悟。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种信仰的传承,这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有力证明。
老虎剪纸篇5
我的奶奶从小就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家里的纸很多,我的奶奶就对纸产生了兴趣,只要一有空闲,就拿一把剪刀,一张纸来开始剪纸,开始,奶奶剪得不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奶奶的技艺深入人心。大家开始都不相信奶奶剪得好,大家都刁难她,开始让奶奶剪老虎、兔子、牛……奶奶都剪得大小疏密,无可挑剔,大家都相信了。
奶奶不仅剪得好,还广结善缘。
只要别人一开口,她就答应,问:“往哪贴?派啥用场?什么时候用?”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后,又继续干活。还爱跟村里的人谝家常,奶奶的朋友很多,还爱救济贫困的人,哪里有灾难,就捐钱。
奶奶用一张普普通通的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在奶奶的手里翻来折去,就剪出了栩栩如生的动物、人、鸟。一次,我捂住奶奶的眼睛,让奶奶剪“喜鹊登枝”,奶奶剪好后,我看了看,活灵活现,无可挑剔,我还耍赖说:“奶奶,你从我的手指缝往外看了。”奶奶说:“剪得时间长了,熟能生巧,手都有准头了。”剪刀就是奶奶延长的手指。
老虎剪纸篇6
在民间美术中,无论是剪纸、刺绣,还是年画,都有不少透过表层表现内部景象的作品。例如一幅陕西民间刺绣《劈山救母》,利用较粗的曲线轮廓表现怪石嶙峋的华山,透过轮廓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侧面站立的三圣母,并且连她的服饰花纹都刻画得非常细致。再如黑龙江海伦剪纸《王宝钏坐寒窑》,采用了对称式构***,窑洞外形装饰美观,王宝钏端坐在窑洞正中,很像一尊佛像。山东潍坊木版年画《徐庶走马荐诸葛》中,屋顶上的瓦片和侧面墙壁上的花纹刻画得很详细,而正面却好似没有墙,使得我们可以对室内的人物及其动作、表情一目了然。第二类,完全脱离自然和现实的可能性,以感性代替理性,以想象代替真实,在物象内部添加一些其它形象或符号。这些形象或符号在现实中不会出现在该物象之中,但由于某种寓意表达的需要,创作者将它们结合了起来。如鱼肚子里长着莲花,莲蓬里坐着娃娃,老虎、牛、羊、鹿身上装饰着各种花朵***案,等等。这种自由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把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耐人寻味。如安徽剪纸高手程建礼《虎吃五毒》,老虎身上装饰着五毒和剪刀,有人问他“:五毒怎么爬到老虎身上了?”他答道“:不是五毒爬到老虎身上,是老虎把五毒吃到肚子里去了。”陕北剪纸作品《葫芦生子》中,葫芦的形象只由一条细细的轮廓线来表示,内部大片的空间则由两个娃娃填充,其中下面的娃娃躺着伸懒腰,好像是沉睡刚醒,上面的娃娃站着挥舞双手,像是要钻出葫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派生机。还有湖南瑶族挑花作品《对马》中,马的身躯内出现了人、鱼和花朵的造型。上述两类表现事物内部造型的透视,如果说第一类真实地表现出事物的内部形象,追求完整圆满,或透过表象探求本质,那么第二类则多少带有求吉驱邪避灾的心理,与中国人的民俗、信仰,如阴阳观、对幸福吉祥的追求、对生命繁衍的崇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创作者认为“就应该这样”,那么一堵墙、一座山、一辆车,都无法遮蔽阻挡作者的想象,任何物象的表层都可能被创作者执着的表达需求所突破。
二、将事物解构与重建的“复合形”
中国人喜欢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创造形象,当在民间美术创作中需要对某种思想感情作出表述时,观看的真实便会让位于观念的真实,客体形象的真实让位于心象的真实。创作者对现实事物进行解构,并将不同类属事物的一部分重新组合为一种新的“复合形”,如“人首龙身“”虎头鱼尾”及“人鱼娃娃”等。早在原始彩陶艺术中就出现了“复合形”。汉代画像石中,也有人鸟合一、合一的复合造型。这些虚构的、主观的神奇形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吸引力和梦幻般的心理刺激,对民间美术造型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民间美术将不同物象解构又重建的“复合形”,跟民间美术“***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理念有关,它强调的是复合之后的新形象所具有的含义。如陕西安塞一幅刺绣枕头花《牡丹套石榴》,将石榴与牡丹花的形象复合在一起,石榴代替了牡丹花的花蕊,并且用侧面剖开的手法表现出其中的石榴籽,体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陕西民间剪纸、刺绣纹样中,“鱼戏莲,莲生子”是常见题材之一。“莲生子”形态各有不同:有的是“莲里孕子”,即莲花中心的莲蓬里有一个娃娃的头像或全身像;有的是“莲台站子”“莲里生子”,即娃娃在莲花中长起来,只有身子的部分与莲花重合。这些“复合形”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命孕育、繁衍的祈求,表现出民间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细微的洞察力。此外,陕北剪纸作品中有人头鱼、人面蛙、人面狮、人面鹰等充满生命活力的复合造型,其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是当地生命和祖先崇拜的反映。如陕北剪纸《鸡头鱼》,造型别致有趣,将公鸡的头和鱼的身体、尾巴等能反映动物典型特征的局部重建在一起,组成“复合形”,通过“吉庆有余”的谐音,传达了吉祥的寓意。再如剪纸《双鱼石榴》,石榴的果实是由两条头朝下对吻的鱼构成,鱼的鳞片被处理成石榴籽,蕴含着繁衍和多子的象征意义。在贵州苗族民间刺绣中,也有不少复合形,如人首蝶身的“蝴蝶妈妈”形象,反映了当地历史传说和民族文化中对祖先的崇拜。
老虎剪纸篇7
_______________寄师傅‘欣怡’
钻石是珍贵的,只有的聪明努力的人才能拥有。事业是必要的,只有勤劳付出的人才能得到。成功是艰辛的,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会成功。
______________题记
____________星期五
那一天正好是表弟‘呼呼’的生日,我思考着要送什么东西。我觉得自己亲手做很有意义,并且正好那一天有美术课。所以我决定了,自己给表弟做一个礼物。
那一天在学校上课,很快就到了第四节课,同学们都很兴奋,对于同学们来说,美术课就是他/她们的天堂。我准备好卡纸、剪刀、彩色铅笔、胶布。就早早的开始做了,同桌好奇的问我:“你做什么?”我头也不扭的对同桌说:“表弟过生日,我做东西。”“做什么?”同桌好奇地问。我想了想,对她说:“小老虎。”同桌点了点头,开始画她的了。
我拿黄色的卡纸剪了一个小老虎的头,同桌看了看,惊讶的对我说:“你干嘛剪个猫?”噶?猫?我听了后笑了出来,对同桌说:“那是老虎。”同桌看了看,对我说:“明明就是猫。”我不再理同桌了,赶紧做着。因为要是这节课做不完,那就没法整了。
剪好老虎的头,我从上面画了眼睛和嘴,当然还有一个‘王’字。现在开始弄老虎的身子,我拿一张卡纸,把这张卡纸弄成一个圆,然后准备把老虎的头粘上去,可我弄了半天也没弄上去,同桌也来帮我忙,可越帮越忙。于是我们只好叫老师来帮我们,老师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我们就按着那个办法做。弄得很成功,不过用胶布粘不住,于是我就借后桌的胶水。
胶水借来了,我往上面一挤,挤多了,于是我连忙去弄,不料胶水沾了我一手,我吓了一跳,可我才发现这胶水一点也不黏。同桌不小心也沾上了,可是也没事。我扭过头问后桌:“你这是胶水吗?”后桌对我说:“是啊。”“那怎么不黏?”我好奇地问。后桌不好意思的说:“因为胶水不多了,我就往里面灌了些水。”我听完后无语了……有往胶水里灌水的吗?有,那就是我后桌。
不管了,快下课了,我就连忙用胶布粘,结果沾的乱七八糟。正好‘叮铃铃’打铃了。同学们都收拾好书包,我只能赶紧收拾书包,然后再弄这些麻烦的东西,还有自己一手的‘胶水’,真让我忙不过来。
______________中午
回到家,我连忙洗了洗手。由于‘小老虎’已经很烂了,所以只好扔掉。这很是让我心痛,自己好不容易做好的啊。不过,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我打算再做一个三层的蛋糕。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先拿纸弄成圈,然后上色,弄成三个圈的时候,再粘到一起。然后弄些彩色铅笔的铅笔屑,撒到蛋糕上。然后从最上层的蛋糕上用彩色铅笔写上‘呼呼生日快乐’。再用透明胶布一粘。最后拿剩余的纸弄成一根蜡烛,再最后一粘。我的生日蛋糕完成了。
望着自己做的生日蛋糕,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兴奋和激动。我本想晚上拿给表弟看的,可我望着自己亲手做的蛋糕,终于忍不住了,中午的时候就拿给表弟了。阿姨一直夸我做得好。
是啊。成功是艰辛的,但是你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能战胜自己,战胜成功。
-----------------------------------------------
作者: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所以大家要爱护地球。
地球上只有一个我,所以大家要爱护我。
----------------------------------------------
作者:此文献给师傅:程欣仪。
老虎剪纸篇8
***书馆地下的讲堂人不太多,吴老师已经到了。
我和姐姐找了个空位坐下,等待老师开始。老师先进行了自我介绍,老师名字叫做吴志娟,她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我听了,心里不禁生出一股敬意。
她介绍了剪纸的种类,剪纸的技法,剪纸的步骤。虽然我都听不懂,不过我还是认真地在听。我最喜欢的还是后来吴老师教我们剪喜字,向日葵,小蜜蜂。
老师对我们说了讲剪喜字的口诀,叫做三二一一,可惜我才懒得听,还是动手最好,但我们坐的位置离老师有点远,我站起来看老师在前面剪,就剪错了正反面,姐姐非常生气地骂了我,说我浪费了一张红纸,我觉得有些羞愧,头低下了。
老虎剪纸篇9
我拿来剪刀、胶布、双面胶、彩纸、筷子等工具,把八个胖胖的旺仔牛奶罐子用胶布连在一起,做了两组,用筷子做桥,把两组连在一起,这样,坦克的车轮便做完了。
我望着放在地上瘦瘦的椰子汗的瓶子,心想:这四个瓶子可以做什么哩?有了。我把这4个瓶子用胶布粘在一起,用双面胶粘在轮胎上面,控制室就做好了。
我正高兴时,问题又来了,用什么来做炮台和炮管呢?就在我发愁的时候,看见哥哥正在喝牛奶,我灵机一动,把两个奶盒子用胶布粘在一起,炮台做好。我又用白纸剪了个长方形纸片,把它折成椭圆状,后方用根笔放着,插在“炮台”里,用几个纸团搓成圆形,将“炮弹”塞进“炮膛”里,坦克差不多做完了。
我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写着:虎翼号---坦克。把纸片贴在坦克的正前方。我希望我的坦克在战场上如虎添翼,勇猛无比。
我仔细端详着坦克,好像我正驾驶着这辆坦克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敌人节节败退……“做好了吗?”爸爸走了过来,看了看坦克,“坦克的轮胎上怎么没履带?”我这才恍然大悟,拿来已剪好的两张长方形的彩纸,绕了一圈,成了。
老虎剪纸篇10
关键词:评价;贴近生活;教育环境
中***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19-01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时代的最强音。教育要改革,就离不开教育教学评价的创新。让孩子们自信、自立、自强。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四个方面的评价措施。即,“近、小、实、亲”。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人诚实守信;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实践。
一、评价要贴近生活
在教学评价中,根据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我时常让学生亲自动手比一比,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学习“圆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我并没有引入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而是首先让学生用圆形物体、用圆规、用***钉和细线去画圆,去观察圆,然后让学生们用圆或半圆绘制成彩色***案。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用水彩笔画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其中有各色蝴蝶、奥运会标、警示牌、家用物品、各种圆形小食品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不只一次的在班里表扬他们,学生们深受启发,热情高涨。我趁热打铁,顺水推舟,再紧接着学习的“轴对称***形”时,我没有在课堂上讲什么是“轴对称***形”,而是让学生们用折纸、剪纸的方法去理解和体会“轴对称***形”,当天的作业就是手工制作。第二天,科代表把学生的作品捧到了我的办公室。啊!漂亮极了!一时间,不知用什么词去形容,这里不单是彩蝶争艳,更是百鸟争鸣,百花齐放,如果说,同学们用彩笔绘成的彩色***案已经美不胜收,那么,他们用剪刀、刻刀刻制的剪纸,更是堪称一绝,有用墨绿色的纸剪成的塔松;有用彩纸剪甩花瓶;有用小花格纸剪成的裙式宝宝上衣,可爱的小短裤。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欣赏着,感受到的是一种无限的幸福和欣慰。对称形成了美,美好的生活靠孩子们去描绘,再上课时,我又把学生的作品拿到教室,组织学生挂在墙壁上进行展览,设置奖项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创新奖、观赏奖等等。再配以动听的音乐,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不觉大声惊呼:哇!真是很难让人相信,这些竟出自于一群小学生的制作和想像。学生们尽情地听着、看着、品味着,放飞想象、放飞理想、放飞未来。
二.、评价要细致入微
俗话说的好,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做为评价我们也应该从细微入手,以学生为本,只要每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这名学生就是取得了成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段落后,经过努力后又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创新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许个别学生“超常”脱颖而出,自主发展。这无疑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机会,也给学生以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