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概念篇1
5月16日,媒体报道了自2012年底“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下发各地已近半年,根据各方意见反馈,规划日前开始进行再次修改,目的是抑制地方盲目上项目冲动。业内预计6月底仍会召开新型城镇化会议。新型城镇化与之前不同的是,不再只是上项目,搞建设。城镇化其核心是让低收入农民进城,而不是有钱人进城;修改中的规划强调重在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则是通过完善体制,推动户籍与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行***管理和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主要是解决过去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真正的城镇化。由于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市民化,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这使得新型城镇化本身集目的、手段、过程于一体。与之前相比,新型城镇化是一种高成本的城镇化,其推进有赖于以下五大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垄断;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地产、城市配套建设、装修、建材、能源、高铁、轨道交通、医疗、金融等行业将面临新的投资机会。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重点,其中土地储备雄厚的地产开发公司、装修公司、城市园林建设的龙头企业、西部基础建设的建材公司将首先直接受益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概念篇2
【关键词】城市化概念;新定义;城市;城镇;都市
【作者简介】唐耀华,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梧州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31
【中***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113-04
在对城市化概念进行回顾和梳理中发现已有城市化概念存在不足和缺陷,这既给国内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带来混乱也给我国的城市化实践指导带来偏差,通过综合分析,本文提出城市化概念的新定义。
一、现有城市化概念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1.各学科城市化概念的基本含义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亦可译作“都市化”、“城镇化”,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学者赛特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
从广义上讲,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市、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过程,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市、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市、镇集中,市、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但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对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都试***作出相应的解释。
经济学家通常从经济与城市(镇)的关系出发,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更为强调在不同地区中的经济结构相互转化过程。也就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化过程,十分重视生产要素在其中的流动。
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镇)是地域上各种活动的中枢,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地理学中的城市化则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从而引起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和居住方式发生改变的空间过程。这是一种综合性过程。
社会学家以社群网(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的密度、深度和广度作为研究城市(镇)的对象,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镇)转化,社会学所指的城市化则更强调人类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社会因素的演化过程,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迈向现代化的过程。
人口学家研究城市化,主要是观察城市(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城市(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城市(镇)人口规模的分布及其变动等,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后果,人口学所指的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最终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一个过程。
人类学家则以社会规范为中心,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就是人类从区域文明向世界文明过渡中的社会经济现象。
尽管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无疑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人口城市化”观点。这种观点将城市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埃尔德里奇(H·Eldridg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克拉克(C·G·Clarkl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二是“空间城市化”观点。该观点认为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把城市化分为动态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基本包含了上述观点的各方面内容。三是“乡村城市化”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乡村与城市(镇)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就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沃思(L·Wirth)认为“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镇)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这种观点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综合说”。
2.各学科城市化概念的不足和缺陷
在上述城市化概念的基本含义中,一方面因城市化涉及面太广,其研究范围广泛,是人类各种社会状态的综合性研究,涉及人类、地理、生态、经济、统计等众多学科,也是关于人类社会在空间、时间、结构、数量和层次上的系统研究,它植根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发展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对城市化的概念进行全面、准确、透彻的内涵描述十分困难。所以各学科对城市化所做的概念界定都只是城市化这一概念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都没有全面完整地描述城市化特有的各种现象;另一方面,至今所有对城市化概念的定义中都没有引入人的消费需求这一元素,而消费需求是城市化过程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元素。所以就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城市化概念的定义都不完整、准确,并没有揭示出城市化这一过程的本质。因此,从多角度、多视野看待城市化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城市化的本质。
3.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的混用及其偏好
1867年西班牙的A.Serda在他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20世纪这一名词风行世界。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urbanization转译而来的中文术语在中国流行,后来由于中国词语的特点却变得复杂起来。本来urban(城市的、城镇的)是rural(乡村的)反义词,在英语中对city的解释是an important town(一个比较重要的城镇),所以,urban包括不同规模尺度的城市(city)和镇(town)。urbanization直译为“城镇化”是比较准确的。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国把“城市”和“镇”也统称为“城市”,在日本也统称“都市”。因此,同一个词也有被译为“城市化”或“都市化”。有人认为中国人口众多,要强调发展小城镇,控制发展大城市,所以应该叫“城镇化”,不叫“城市化”。也有人认为古代的城市才叫“城市”。发生了本质变化的现代城市应叫做“都市”,因此主张用“都市化”。这样,同一来源的不同翻译术语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再用英文来表达,相应变成了urbanization,citification,metropolitanizationol。
在我国,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府官员及***府***的文件中,对城镇化、城市化概念的混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大多喜欢使用城市化的提法,但在***府***的文件中,一般使用的是城镇化的提法。例如,2000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使用的就是城镇化的提法,在2003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府工作报告》中就是“坚持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府的这一偏好应该说是反映了***府的一种态度。
1978年3月***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1990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见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方针虽几经调整,但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和道路基本上是沿着“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的方向进行的。
二、城镇与城市含义的异同
1.城镇、城市的起源与演义
尽管各门学科都对城市或城镇有着自己学科的定义与解释。但现在还没有一个与当代世界相符合、令人信服的城市或城镇的定义,原因在于城市的定义同城市的起源问题联系在一起。而城市的起源在学术界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学术界的争论集中在是以“城”还是以“市”来作为“城”的标志的问题上。
城市发展史的研究表明,“城”和“市”最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先于“市”产生,最早的“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聚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城”在中国古汉语中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居民用作防卫而围起的墙垣。“城”最早的功能是***事和***治方面的,即“城”是***事中心与***治中心。
与“城”相对应的“市”的概念则是指进行贸易和交换的场所。在城市产生以前,“市”没有固定的场所。古书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期“市”的位置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故有“井”之称。人们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相互交易,形成集市。“市”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出卖劳动产品和购买所需生产、生活用品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也成为城堡中居民必不可少的内容,“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的位置,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方才产生。“城”与“市”融合为“城市”是“城”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镇”与“市”原本有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镇”以***事行***职能为主。到宋代,“镇”才摆脱***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成为介于县治和草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近现代逐渐引伸为一级行***区单位和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城”与“镇”又融合有“城镇”之称。
到了近现代,“城”、“市”都成为“乡”的反义词而作为“城市”的简称。加上镇的介入,就产生了“城市”和“城镇”混用的局面。在很多情况下,“城市”与“城镇”的混用已经难以扭转。
2.城、镇、市的概念
为了研究城镇与城市的区别,有必要从词的原意上去考证城镇与城市的概念。有趣的是在《辞海》中竟然找不到对城镇与城市的解释,是编纂者的遗漏还是因为对城镇与城市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故意的回避,我们不得而知。本研究只好从考证城、镇、市的概念人手来寻找城镇与城市的区别。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对“城”、“镇”、“市”概念的相关解释分别是:“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镇”:指市镇。(1)宋代以后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2)基层行***区域单位。以工商活动为主的小于城市的居民区。
“市”:(1)集中做买卖的场所;《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2)交易。(3)购买。(4)城市。(5)行***区域单位。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
而1999年版的《辞海》对“镇”的解释是“通常为县机关所在地或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的居民区”,与1979年版的《辞海》对“镇”的解释“以工商活动为主的小于城市的居民区”有所区别。并且对“城”的解释增加了“城市”,对“市”的解释增加了“城镇”的内容。
3.城镇与城市的异同点
比较《辞海》对“镇”、“市”概念的解释,它们都有居民居住、人口集中的相同内涵,但我们更可以发现在“镇”与“市”概念之间的区别:“镇”更多地说明了是“居民区”,而且在1979年版的《辞海》明确指出是“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对“市”则更多地说明了经济、商业与社会其他的活动。而且强调了活动是“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但是,我们从1999年版《辞海》的解释中能够看到它们的融合——“城”的解释中有了“城市”,“市”的解释中有了“城镇”。
根据汉字造词的一般规律和《辞海》对“镇”、“市”概念的解释,可以得出“城镇”与“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结论,至少可以从经济学这个层面=得出这个结论,而且,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城市有更多的比较发达的经济与社会其他活动的内涵,有更大规模的人口数量;城镇更多强调的是居民的居住点,在人口的数量规模上也小于城市。
所以,根据上面分析从经济学视角得出的结论:一是“城”、“市”都成为“乡”的反义词,作为“城市”的简称。“城”和“市”最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先于“市”产生,“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镇”是“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市”:集中做买卖的场所;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二是“城镇”指“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但规模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城市”指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且规模大于城镇。
三、对城市化概念的新定义
1.新定义城市化概念
综合上面的分析,本文试***从本质上对城市化概念完整全面准确地进行定义: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效率提高,出现了不受空间制约的生产方式,包括手工业特别是工业,促使分散在广大区域的农业人口向某一较小区域聚集和集中成为非农业生产人口而形成城镇,由于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城镇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直至急剧膨胀,从而城镇演化为都市,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和经济加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改变的复杂过程。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
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反映了城市化所独有的全部现象,并用消费需求揭示出城市化的本质,说明了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内生因素。城市化的本质实际就是由于经济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使得人口聚集,将人们各种潜在的消费欲望汇集,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使得人们这些潜在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地得以满足。从而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根本改变。
本文将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两个内容其理由如下:一是考证了城市化一词起源。1867年西班牙的A.Serda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ur-banization转译而来的中文术语在中国流行。在英语中本来urban(城市的、城镇的)是rural(乡村的)反义词,urban包括不同规模尺度的城市(city)和镇(town),对city的解释是an important town(一个比较重要的城镇),所以英文原词urbanization的含义中就包含有“城镇化”和“城市化”两个意思,所以本文将“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是对英文词urbanization原意的回归;二是在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中,用“城市化”对应于英语中的urbanization,用“城镇化”和“都市化”对应于英文urbanization中所包含的“城镇化”和“城市化”内容,因为从中文角度,在很多情况下我国把“城市”和“城镇”也统称为“城市”,所以可将“城市化”中的“城市”的“城”对应于“城镇”,“市”对应于“城市”。但为了区分引入“都市”替换此“城市”。以分清此“城市”而非“城市化”的彼“城市”。因此。在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中用“城市化”来统筹。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
2.城市化概念新定义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新的城市化概念指出了城市化的根本现象是由于人口的聚集才形成城镇与都市,才有了城市化。人口聚集是城市化独有的现象。而且有了人口的聚集,才带来了城市化的其他现象,没有人口的聚集,就没有城市化特有的其他现象。
其次,新的城市化概念说明了使得人口聚集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是出现了不受空间制约的手工业和工业生产方式。在农耕社会,生产资料以土地为主,而土地是分布在很广大的区域中,这迫使人们不得不分散居住;而手工业和工业生产方式,不用与土地相结合,不受空间的制约,这为人口的聚集提供可能和必要。
城镇化概念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认知误区;规划策略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着***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已有10余年。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1]。然而,中国百姓熟知新型城镇化是在***的十八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2]。但实际上,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1)积极应对国内外***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轮城乡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对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伴随一系列***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3]。但是,受既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其可预见性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六点(表1)。
3 推行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
对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而言,“新型城镇化”虽然广为熟知,但一方面长期在局部范围或地区试行,另一方面常局限在城乡建设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本届***府执***的重要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涵盖范围持续扩大,其要求城乡规划学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4]。规划策略的实施必须以各地阶段性的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幅员辽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在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应秉承。评估现实差距-树立可行性目标-确立重点行动计划。的系统化思路,逐步实现基于内涵维度的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目标维度的发展方向确立和基于内容维度的实施安排。以发展路径为基础,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推行新型城镇化应采取以下四类策略。
3.1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
统筹协调策略涵盖区域与城乡两个层次。从区域上说,大体包含4个空间地域层次的协调与统筹:(1)以大多数现状城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规划区或都市区范围;(2)较为明确的市域范围;(3)跨行***界限的城市圈、城市群范围;(4)更大尺度的都市连绵带和经济区范围,在此区域内统筹更多的针对宏观***策、重大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城乡一体化层面,则较为微观地注重与城乡居民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市***基础设施布局、就业水平及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
3.2 “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
所谓转型,一是向低碳绿色转型,二是向规模集中转型。低碳绿色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规模集中即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所谓升级,一方面指农业效率提升、工业低碳水平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指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协同升级。
3.3 “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5]。其中,资源节约即强化现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工程。环境友好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因地制宜、适度提高有污染企业准人门槛和处罚力度。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改造,打造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解决城镇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环境干预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3.4 “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
集聚紧凑策略包含三层含义,所谓集聚增长即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所谓混合利用即提倡各项功能混合使用,从而降低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出行。而紧凑开发指依托公共交通导向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土地利用。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指导战略,理清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树立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梳理重点内容并结合规划策略统一部署,同时及时纠正认知误区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谢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8(10).
[3]方创琳,刘晓丽,蔺雪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7):512-523.
城镇化概念篇4
【关键词】城镇化;信息化;涵义
【Abstract】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link between,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common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is the main carrier of information and the backing, informatization is the urbanization of hoist and multiplier; Home town is informatiz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the engine of urban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urban functions.
【Key words】Urbanization;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ing
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这是近年来学者们非常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以为,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共同发展。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镇是信息化栖身之地,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
1 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基本涵义
1.1 城镇化的基本涵义
“城镇化”一词出现要晚于“城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
城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二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三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
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来说,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类型看可分为发达型城镇化与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是不一样的。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均属发展型城镇化。发展型城镇化有6个特点: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城镇化偏重于发展第三产业,而非发展第二产业即工业化;三是,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镇化中城市贫民占有很大比例。
1.2 信息化的基本涵义
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概念一样,都是20世纪的产物。作为一个舶来品,信息化一词来自于日本的“Johoka”和英文中的“Informationization”, 目前这两个词在中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新兴词汇。不过,在港台地区,信息化则被称为资讯化。
信息化一词在中国出现迟于工业化,但早于城镇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学者开始关注信息化问题并开始探讨“信息化”概念的涵义:有的是从信息技术角度下定义,有的是从信息产业角度下定义,有的是从信息基础结构下定义,还有的是从经济的、社会的或过程的角度下定义。这些定义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都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信息化的概念及本质进行了概括。
信息化概念及其内容的复杂性、广博性,使得人们难以对其特征进行概括或归纳。但从最一般的意义而言,信息化具有十一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知识含量高;二是技术多样性;三是业务综合性;四是行业合作性;五是市场竞争性;六是用户选择性;七是数字化;八是网络化;九是智能化;十是广泛渗透性;十一是虚拟化。另外,也有学者将信息化的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系统人工智能化;二是传输高速宽带化;三是网络互联普及化;四是服务系统综合化;五是管理法制规范化。
2 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而城镇化与信息化问题则是一个新问题,以致于在很多人还未来得及思考时,她已进了人们的视野。
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21世纪初经济学家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共同发展。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也可以说,城镇是信息化栖身之地,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现象上看,信息化是一种都市现象,城镇化是信息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历史地看,信息化的产生要明显晚于城镇化。按人类社会学家贝尔的社会发展理论,城镇化大约产生于18世纪中叶,而信息化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直接成果。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无论是信息化技术,还是信息化产业,都需要拥有一定的发展场所和活动空间,城镇化则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城镇化从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撑,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使城镇内部网络化、一体化。没有城镇化,信息化就失去了栖身之地,而离开了信息化,城镇化则永远摆脱不了孤立的境地。
其次,从作用上看,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镇化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城镇信息化;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化在信息中升华,从而实现信息城镇化。
再次,从发展层次上看,信息化时代的城镇化是更高级的城镇化,产业布局出现了分散与集聚共存的新趋势。从分散化趋势来看,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和操作程序化的生产制造环节或产品是标准化、大批量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区向外扩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趋势。这种分散化趋势使许多经济活动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这是许多学者认为后工业化社会城镇化会发生逆转的主要根据。信息化时代的集聚不同于工业化时代。造成信息时代集聚的原因有:第一,由于需要大量信息和彼此频繁接触、交流和联系的、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企业或企业内管理、控制和协调等职能和价值链环节逐渐向城市中心区集聚。第二,在信息时代,创新和速度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于是,产业集聚地动力也从过去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的集聚效益转向有利于技术和知识的创新、传播等动态的集聚经济效益上来。第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产业集群,群中的企业能够获得范围经济收益。
此外,不同社会城市特征上看,信息社会城市的特征与工业化社会城市的特征有明显不同。在信息社会里,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从工业制造中心、商务贸易中心转变为信息流动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3 处理好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恰当地处理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善于运用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设定这一前提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从源头与根本上去把握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方向、原则与***策措施。
第一,恰适地处理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其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必须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善于运用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推进信息化必须加速城镇化进程。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基础作用,避免忽视城镇化的片面的信息化。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直接成果。城镇化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城镇信息化;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化在信息化中升华,从而实现信息城镇化。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信息化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自发的,要靠我们推动。同时,也不是所有的相互作用都有利于经济发展,这需要我们去选择。对那些有碍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要注意消除和克服,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做到有理、有据、有节、有度,充分发挥对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正相互作用。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由于信息化的作用,一方面城市作为地域经济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地域中心的分布出现分散化和有限的均匀化;另一方面,城市体系的极化作用进一步加剧,由此表现出极化与分散化并存的新特征。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利用信息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及时地调整城镇化发展战略,使信息化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尽可能达到互促互进的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J].宁夏***校学报,2003(1):55-58.
[2]何光富.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7.
[3]姜爱林.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4(8):67-69.
[4]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城镇化概念篇5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存在问题;城乡二元结构
[DOI]10.13939/ki.zgsc.2015.16.152
“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概念,早在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赛罗达所著的《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被首次提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对城市化过程的定义是: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的分布方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
由于不同学科的研究角度,随着社会发展,对城市化的定义日趋综合化和层次化。更有学者站在广义和狭义的不同角度对城市化做新的定义。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城市化”和“城镇化”这两个概念加以辨别。当时,“城市化”这一概念在我国很流行,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偏爱小城镇和控制大城市的时代背景下,并且当时学术界对于“城市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他们把“城市化”的对象定义为大中城市,不包括小城镇。后来,为了避免对此概念的误解,于1982年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将“城市化”替换为“城镇化”,将二者在概念上画上等号。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镇数量大量增长;城镇聚集程度增加,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城乡关系刚刚走上协同发展的道路,城乡体制改革逐步铺开;城镇化发展理念也发生显著变化。
但是,城镇化改革进程中所突显出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具体表现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与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步;城乡关系发展失衡,脱节,城市发展过于注重表面上的数量和规模,不注重城乡关系协同发展;大量人口涌人城市,但实质上表现在人口城镇化程度上,却增长缓慢;城乡两元制这一基本矛盾没有得到良好解决。
1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要义
1.1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召开的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其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将“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一概念纳入城镇化改革发展中。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一体、互动、集约、宜居、和谐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城镇化;大中型城市带动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共同和谐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不以农业、粮食、生态环境为代价,着眼于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在于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而是大中型城市带动小城镇,使其在产业支撑、宜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乃至将来实现“无差别发展”;新型城镇化就是由过去追求的片面的、单一的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将城镇建设成高品质的“宜居之所”。
1.2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要义
1.2.1 由片面单一城镇化向全面城镇化发展
空间城市化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并未产生相应的人口城市化。这个问题未得到解决的首要原因是户籍问题。这些年来无数农民工就是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而被城市拒之门外。虽然,我国现在的城镇化率从预测来看为52.7%,然而将因为户籍问题而未能加入城市这个大家庭的人数排除在外的话,这个比率只有区区35%。因此,要实现新型城镇化,户籍问题首当其冲。
1.2.2 由扩张型城镇化向内涵型城镇化转变
在2000年至2010年这短短的十年内,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了83%。单单从数字上看,我们很欣慰,这表明我国的城市扩张速度很快。但我们要意识到,城镇人口在同期只增长了不到45%,这说明土地城镇化速度和人口城镇化速度严重脱节。靠依赖土地财******策盲目将城市向外扩张,滥用耕地、建设开发区的这种高投资、高增长模式受到了质疑。反思这十年,发展新型城镇化不能单纯扩大城市规模,而要以人为本,关注居住环境的改善,使人民真正成为城镇化改革的受益者。
1.2.3 由产业虚脱化向产城融合转变
目前,产业虚脱化暴露出的问题:产业支撑乏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质疑。解决此问题,要以城市为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为产业经济提供载体;反过来,产业又为城市发展提供保障。从而达到产城融合的和谐发展模式。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必须充分利用经济结构调整来促使城市加速转型的有利时机,建立一条“产城融合、互动并进”的转型之路。
1.2.4 由固定城镇化模式向特色城镇化转变
我国的城镇化长期以来是以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为模板,各个省市“依葫芦画瓢”来模仿。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从大型城市甚至是巨型城市带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当地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既浪费了物质资源,又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必须根据城镇当地的历史、资源禀赋及地域优势统筹规划,使固定城镇化向特色城镇化转变。
1.2 5 由无序竞争发展模式向城乡协同发展模式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处于竞争无序的状态。城市对自身缺乏正确认知、定位不准,导致盲目建设,浪费当地物质资源和资金。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城乡协同合作,错位发展,建立新型产业链接,减少无序竞争带来的混乱。
2 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和早先定义的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第一,以人为核心;第二,注重农民利益保护;第三,和农业现代化保持匀速发展。
2.1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有序地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高城市社会服务水平;有效进行户籍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对长期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村户口人群,要向其提供在城镇中落户的机会;对其子女提供和城市子女一样的接受教育、升学的机会;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使其早日适应更多样的工作岗位;提升对在城市工作人群的社会服务水平,使其也同样可以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2.2 合理解决城市所特有的严重问题
由于城市治理水平局限,粗放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导致在城市中,滥用毗邻农村用地,无序设立开发区,扩张城市规模,就业率低,交通拥挤,食品医疗安全问题严重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都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客观存在的严重问题。
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良好开端:首先,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和理念,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尤其要将对进城工作人员的服务纳入自己服务的对象,将建设城市、经营城市变成管理城市和服务城市;其次,建立特色城镇发展模式,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在着眼于自身资源禀赋,地势环境的情况后,合理借鉴成功经验,并节约资源,建立适合自身城市的城镇发展模式。
2.3 解决土地利用粗放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导致城镇化水平低,土地城镇化高于人口城镇化。所以,需要在建立完整的土地利用体系的前提下,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用地,使城市和农村都有地可用,有地可耕。
城市要做好对老城区的改造,加强对小城镇的规划与管理,大力发展交通,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探索怎样使农村户口的人群更快融入城市这个大环境中,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城镇化概念篇6
关键词:新市镇;新城;卫星城
中***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31-03
收稿日期:2006-04-19
作者简介:罗月泓(1970-),男(汉族),湖南茶陵人,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注册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及城市问题研究。
城市郊区新市镇是城市从向心集聚转向离心分散发展过程中在郊区人为规划建设的新兴城镇。在大城市郊区规划建设新市镇是缓解市区人口压力、优化城市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使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前,重新审视新市镇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大城市郊区发展特征,并提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新市镇规划建设模式,对提高我国郊区化质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市镇(New Town)概念与内涵
1.1概念的提出
新市镇的概念根源于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思想。1902年,英国学者霍华德在其所著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lesofTomorrow)一书中指出,要解决伦敦等大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首先通过在郊区建设“田园城市”来减少市区中的人口。霍华德指出田园城市(GardenCitles)是一个有完整社会和功能结构的城市,有足够的就业岗位维持自给自足,空间合理布局能保障阳光、空气和高尚的生活,绿带环境,既可以提供农产品,又有助于城市的更新和复苏。[1]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设想深深影响了战后英国***府的新城规划。1940年“巴罗委员会”向***府提交了“巴罗报告”,提出了新市镇规划建设的理论。1946年,英国***府通过了《新市镇法》(NewTownAct),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新市镇的概念,《新市镇法》指出,在大都市郊区兴建新市镇是为了吸收大都市人口,解决战后住宅紧缺的问题;在衰退地区兴建新市镇则是为了实现产业振兴,导入新产业。《新市镇法》还提出新市镇应具有就业自足性,要注重人口职业、年龄、收入结构的平衡,人口规模为2~6万人。[2]
现代《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Britannlca)将新市镇(NewTown)界定为一种规划形式,即通过集中兴建住宅、医院和企业,设置文化、休闲和商业中心,形成全新的、相对***的社区,从而达到将人口迁出大城市的目的。
1.2内涵的评析
新市镇(NewTown)的内涵与其建设目标密切相关,也就是要建设一个“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和***自足的新城”。这里的“平衡”有三层含义:第一,总人口要有相当数量的本地就业人员;第二,新城的工作岗位不能是单一的,以防止经济上的过分依赖性和单一企业造成垄断;第三,新城的阶级和阶层应该是混合型的,要有不同层次的人员来居住和工作。
“***自足”的含义是新城应该有学校、商业、影院、公交、教堂等生活设施,要能给居民提供工作岗位。新城能否“***自足”和能否达到“平衡”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的“平衡”是“***自足”不可或缺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因此,在新城开发建设中,吸引工业相对于提供足够的住房来说显得更为重要[3]。
2 对几个含混概念的辨析:新城、卫星城、新市镇
2.1共性
新城、卫星城、新市镇这三个概念都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都继承了田园城市理论中通过在农村地区新建城镇来吸引人口,从而降低大城市集聚程度的基本思想,在新兴城镇建设中都参考了田园城市的规模、形态特征。
2.2卫星城
卫星城建设思想是霍华德的追随者雷蒙恩温(R.Unwln)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主张在大城市周围分散布置一些***的城市来分担大城市功能,从而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卫星城建设的目的是分担大城市功能,因而在经济、社会、文化上与大城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中心城处于依赖和依附的地位,往往被视为中心城某一功能的疏解地,并因之成为中心城市的一个有机功能区。
2.3新城与新市镇
新城和新市镇从城市学来看其本质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仅是翻译上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均源自‘NewTown’一词,在我国大陆学术界多被译为“新城”,香港、台湾地区则一般译为“新市镇”。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城市除具有城市学特质外,还具有***区类型与行***等级、规模的意义,新城与新市镇也有了区别:
(1)当前我国理论研究中的新城概念,基本上是对卫星城概念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又被称为“第三代卫星城”或“***的卫星城”,它的建设目的是站在大城市的角度对市区人口、产业和功能进行疏散,打造新的城市增长点;(2)我国当前的新市镇建设是以实现城乡统筹为目标,是在大城市郊区人为规划的新兴城市型社区,它具有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特性,既是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的产物,又是郊区自身城市化的集聚中心。(3)“市镇”(Town)与”城”(City)在规模上存在着差异,在我国新城主要是指大城市周边规模较大的新型城镇,其发展方向是中等城市;而郊区新市镇主要是指人为规划建设的郊区区域性中心镇,其任务是城乡统筹和推进郊区城市化。
3 我国当前新市镇规划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3.1我国新市镇规划建设历史回顾
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规划建设大体上包括卫星城建设、新城建设、新市镇建设等几个阶段:
3.1.1单一功能卫星城规划建设阶段
建国后为了避免出现中心城市过度扩张的弊病,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在大城市郊区兴建过一批单一功能型的卫星城,但是这些城镇由于选址不合理、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对外交通联系不便、户籍制度的阻碍等问题,普遍缺乏集聚力,大城市向心发展的趋势仍相当明显。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建设的卫星城以分散中心城区工业、人口为主,功能较为单一,对中心城区依赖程度较大,交往比较密切。由于卫星城数量多、布局分散,郊区工业项目难以形成集聚效益。城镇内生活、教育、文化等服务设施水平不高,对市区人口的吸引力不足。
3.1.2相对***的新城规划建设阶段
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在前两代卫星城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城建设的概念,即“第三代卫星城”或“***的卫星城”,计划通过建设相对独
立的新城,形成由“中心城一新城一中心镇一集镇”或“中心城一新城一镇”等组合形式的多层次城镇体系,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控制中心城发展规模,集聚新兴产业,带动区域发展。
新城相对卫星城而言,在功能上更注重产业、居住、生活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性。这也是城市规划学界在总结卫星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探索。
3.7.3新市镇规划建设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不少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表现在城市建成区以“摊大饼”的模式向外扩张,周边城镇与中心城建成区逐渐连成一片,进一步加重了中心城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问题[4]。郊区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规划部门和学术界提出了在郊区规划建设若干新市镇的构想,每个市镇人口在15―20万人左右。新市镇将成为新城和一般乡镇之间承上启下的一种居住聚落,是区域的中心城镇。
在大城市郊区规划建设新市镇正是缓解市区人口压力、优化城市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当前郊区建设顺应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客观规律的现实选择。
3.2我国新市镇规划建设现状与问题
新市镇(NewTown)在我国通常被译为“新城”,这一称呼表明在我国更注重规模较大的新城规划建设,而对郊区新市镇的重视和关注不够,总体上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
我国早期的新城规划主要受到苏联卫星城建设理论的深刻影响,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是作为大都市区的卧城或工业卫星城,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开始建设功能配套的新城。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都市***府逐渐意识到要解决都市区内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促进郊区农村城市化,实现资源整合,仅靠发展几个规模较大的新城是不够的,还需要兴建一些集聚人口规模超过一般乡镇,但又小于现有新城的区域性中心镇(新市镇)。上海、常州等城市已经开展了新市镇建设方面的探索。此外,除了***府推动的大城市郊区新市镇建设之外,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出现了房地产商“造镇运动”、农民自筹资金建设新城镇等现象,形成了一些自下而上成长起来的新市镇。
4 我国新市镇规划的探索与思考
4.1我国新市镇规划建设不同于国外的典型特征
由于经济水平、体制背景和城市发展特征的不同,我国新市镇建设中存在着不同于国外新市镇的特殊问题,要求我们在借鉴国外开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4.1.1在我国新市镇建设中,郊区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要求比较强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非农经济比重、从事非农产业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土地、户籍、行***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制约,郊区农民“离土不离乡”,人口分散居住、乡镇企业散乱布局的现象十分普遍,影响了郊区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人口、产业向区域性中心城镇集聚,实现就地城市化。因此,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建设除了要达到疏散和分流城区人口和产业的目的外,还要承担起集聚郊区农村地区人口和产业,发挥经济辐射功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最终实现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作用。
4,1.2我国大城市郊区人口密度较大,现有城镇小而密集,相对国外而言,郊区新市镇的规划建设具有很大的延续性,需要立足现状,对现有城镇进行空间资源整合。这当中涉及到多个乡镇的利益:有的还存在着乡镇与开发区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这使得我国新市镇的开发和未来管理体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和经验。[5]
4.1.3国外新市镇在规划建设时,市区往往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并且边缘有绿带约束。而当前我国存在着郊区化与大城市市区继续集聚扩张并存的现象,整个区域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市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影响着新市镇的区位选择,在新市镇和中心城市的距离问题上应进行动态的长远规划。[6]
4.1.4由于城镇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期限长,需要***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在我国当前的新市镇(新城、卫星城)开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行***区划作为行***权力的空间投影,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有着刚性约束作用”,是新市镇开发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在新市镇的规划中存在着忽视现有行***区划或者通过频繁地调整行***区划来适应城市规划的两种错误倾向,前者极易导致规划不能真正落实,后者则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这些问题在欧美国家的新市镇建设中很少见,也未能引起我国学者的足够重视。
4.1.5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迁入新市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大城市环境恶化后的推力和郊区新市镇良好居住环境的拉力,是市场作用下的自主性郊迁。相比之下,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新市镇(新城、卫星城)多是土地市场化后,***府为了实现中心城区土地功能置换而在郊区进行联动开发的产物,居民的迁入是有组织的和被动的。***府的***策导向在吸引人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2我国新市镇建设模式探索
4.2.1跨乡镇建设新市镇
由于我国乡镇普遍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集聚能力较弱的问题,因而一些大城市往往由多个乡镇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成为新城、新市镇。同时,为了避免受到乡镇行***区划的阻碍,往往直接将多个乡镇撤并,在郊区“造”出一些规模较大的镇,这种模式以广州市最为典型。2003年,广州市提出要重提卫星城的概念,计划在5-10年内通过撤并乡镇,形成约十个人口规模在20万人左右的现代化新城。2004年,广州增城市将原来的16个镇(街)撤并为6镇3街,从化市将原来的15个镇并为5镇3街,白云区也将9个镇撤并为4个镇。
4.2.2改造郊县(区)驻地镇,建设新市镇将大都市郊县郊区驻地镇规划建设成为新市镇(新城)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郊县县城往往建设历史悠久,拥有一定面积的人口、经济规模和腹地范围,吸引能力强,能在较短时间内建设成为新市镇。以北京为例,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四个卫星城,1993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又将卫星城的数量进一步扩展到十四个。2001年,《北京市“个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中选择了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六个卫星城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其中通州、昌平、黄村、良乡、顺义五个卫星城都是郊县(区)的驻地镇。
4.2.3在中心镇、重点镇基础上扩建新市镇
中心镇是区域内的中心性城镇,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和产业、人口规模。它往往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是城镇体系规划中介于县城镇与一般镇之间的一个层次,是带动区域
发展的次级增长极,它的分布相对均衡。重点镇是人为确定的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是重点发展、扶持的小城镇,体现了较强的***策导向性。对一个大城市而言,其郊区的中心镇、重点镇数量一般较多,不可能同时进行建设,往往会选择一些条件特别好的进行重点建设。这些城镇经过规划建设,未来将成为郊区新兴市镇。
4.2.4房地产开发的“新市镇模式”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始关注新市镇的概念,试***通过新市镇建设模式,改变以往房地产开发中单纯的楼盘、社区开发模式,将建造建筑产品、培养人文居住氛围、创造就业机会等紧密结合,以居住为中心,综合考虑居住生活、就业、教育、医疗保健、通讯、治安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一个低价位、低容积率、低密度、高品质、个性化的郊区新型市镇。目前已经开展的大型新市镇房地产建设项目主要有:万科集团天津东丽湖项目、广厦集团杭州天都城项目、开源房产广州洛溪新城项目、万通集团北京龙山新新小镇项目等。
4.2.5依托开发区建设新市镇
开发区建设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开发区的建设带动了原有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了当地景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结构千口生活习惯。一些新兴城镇正是依托开发区这一增长极发展起来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亦庄、顺义、通州被明确为北京市三个重点发展的新城。亦庄新城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总体规划面积195km2,建设用地面积64.3km2,2020年规划人口70N100万人。其职能也从单纯的经济开发区转变为人口的聚集地、城市职能疏散地和产业聚集地。
参考文献:
[1] EbenezerHoward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书馆,2000-1-28.
[2]杨裕富.各国都市计划[M].台北:明文书局,1980:22-25.
[3]陈劲松.新城模式―国际大都市发展实证案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0-24.
[4]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M],1998(第3期):22-27
[5]林拓,刘君德.开发区与乡镇行***体制关系问题研究[M].经济地理,2002(第3期):196-199.
[6]长捷.当前我国新城规划建设的若干讨论――形势分析和概念新解[J].城市规划,2003(第5期):71-75.
城镇化概念篇7
夏建***
1992年1月1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开始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不仅使“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处理有法可依;而且,也使司法审判实践中处理其他类型人身损害赔偿争议有法可供参照。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48条(二)项依据受害人的户籍类别,将受害人分为 “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据此适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赔偿。受此规定影响,在此以后受害人的户籍类别成为对受害人分类并适用不同标准进行赔偿的依据。
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的实施,取代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从而成为审理各类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依据。《司法解释》第25条、第28条、第29条、第30条在规定中将受害人分类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据此适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赔偿。
《司法解释》的实施至今已一年余。从司法审判实践看,目前绝大多数人民法院仍将《司法解释》中的“城镇居民”理解为“非农业人口”、将“农村居民”理解为“农业人口”,并据此适用相应的标准进行赔偿,从而造成司法审判实践中的不公。
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认定并等同于“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户口人员是对《司法解释》所作规定认识和理解的错误。“城镇居民”虽然包含“非农业人口”户口人员,但是并不仅仅局限于“非农业人口”户口人员,其内涵比“非农业人口”户口人员要广得多;而“农村居民”也仅仅是“农业人口”户口人员中很少的一部分人员。
一、现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关于受害人的分类及分类所依据的标准做了重大改变。
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48条(二)项将受害人分类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据此适用不同的赔偿标准;这是与当时的户籍制度实行非农业人口户口和农业人口户口二元制户口管理结构相适应的。因此,《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就受害人分类其所依据的标准是受害人的户口类别。
二元制户口管理结构的户籍制度形成于我国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统购统销及供应城镇居民定量粮的粮油***策和我国的第一部户籍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人口的流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二元制的户口管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社会发展和公安机关户籍管理工作的需要。现实表明,二元制的户口管理结构存在着诸多弊端,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司法解释》在就受害人分类时未再依据户口类别采取“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分类方法,而是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分类依据,据此适用不同的标准赔偿。
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到《司法解释》规定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新旧规定之间就受害人的分类类别及其依据的标准均已发生了变化。
其一,《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将受害人分类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其依据的是受害人的户口或户籍;而《司法解释》将受害人分类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其依据的是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居住的环境和地域。两者之间不仅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也不同,而且分类后的名称和概念也完全不同。
其二,某某户口或户籍是法律概念;而某某“居民”已是社会学概念或边缘学科的概念而非完全意义上的法律概念。因此,两者分类所依据标准的性质也不同。
其三、某某户口或户籍与某某“居民”其内涵更不同。某某户口或户籍是指公民在公安机关户籍登记管理上的记载,表示的是一种居住地身份或出生地身份;而某某“居民”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在一定时间里、一定地域内,居住的相对稳定的且其经济收入和生活与居住相联系的有生命的人。所以,某某“居民”已经不局限于以户口或户籍为标志,较之于某某户口其内涵更为丰富、对象更为广泛。
所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与“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两者已经不是同一层次上的概念。无论是名称、概念,还是各自的内涵均不相同。
因此,《司法解释》实际上已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受害人的分类及分类标准作了重大的改变和修正。此节,《司法解释》第25条、第28条、第29条、第30条表述的十分明确。
二、“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并不等同于“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人员。
“城镇居民”实际上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即在城镇有固定的居所在城镇居住,在城镇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及生活来源并且户口落户在城镇的人员;或者户口虽然未在城镇落户,但是其已经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并且达到一定期限的人员。所以,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员均应认定为“城镇居民”。因此,是否属于“城镇居民”并不以或并不仅仅以户口或户籍为标志。
“城镇居民”不仅包括户口登记为“非农业人口”的并且居住在城镇的人员;而且包括居住在城市或小城镇的,户口登记为“自理口粮户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的人员以及户口虽然尚未在城镇落户,但是其已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并且已经达到一定期限的人员。“城镇居民”所包含的主体比“非农业人口”要广的多。因为:
1、“非农业人口”户口人员,其居住、工作、生活均在城镇并且其户籍也落户在城镇,其户籍与居住、工作、生活的环境和地域是统一的;“非农业人口”自然应当认定为“城镇居民”。对这一点,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司法审判实践中是没有争议的。
2、登记为“自理口粮户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等户口的人员也应定性为“城镇居民”。
其一、这几种户口是“农业人口”户口的演化;其虽然发源于“农业人口”户口,是“农业人口”户口的发展,但其已不同于“农业人口”户口。其是已经进城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的农民,或因在城镇有固定的自有房屋,或因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并且均因此生活在城镇,从而因为符合公安机关户口管理所规定的一定的条件,其户口迁至所居住的城镇后在公安机关登记的户口类别。此时,他们的户口在户籍管理类别上已不再是“农业人口”,而是城镇“自理口粮户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等类别。
城镇化概念篇8
工业***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和城镇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大规模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时期。城镇化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了“绝对利益说”,开启了城镇化研究中地域分工理论的先河;1828年,屠能发表《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奠定了早期农业区位论及空间经济学的基础;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发表《城镇化基本理论》,首次使用“urbanization”概念,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城镇化理论研究的新篇章。1898年,社会学家霍华德发表《明日的田园城市》,成了近代城镇规划思想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管理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城镇化的内涵,一般是指由于工业***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及与此同时发生的地域和社会的变化。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学家松巴特、巴顿;社会学家帕克、罗西;地理学家山鹿城次、施梅莱斯;历史学家库采夫等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指出创新由源地向周围扩散的方式有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及跳跃扩散等形式,并建立了其与城镇体系形成的对应关系的理论。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A.Hirschman)等人的“极化增长学说”,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增长阶段学说”,弗里德曼(Friedman)的“核心—边缘”模式及其模拟的城镇群体运作过程,都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将城镇化的空间扩散具体化的学说。
20世纪60年代,戈特曼提出城市群理论,山鹿诚茨等提出都市圈概念等深化了对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促进了国际分工与合作,形成了以亚洲发展中国家Desakota模式、世界城市体系、全球城市区域为特征的空间组织类型,有关城镇空间组织结构的研究向着区域化、集群化、网络化、巨型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城镇规划学从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工业地域结构、居住结构、就业结构、商业、服务业、办公地域结构、社区等为代表的城镇内部社会及物质空间结构的改造上进行了系统分析,将研究的视角投影到城镇外部的区域空间上,探寻城市群体空间的整合与优化。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P.Geddes)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镇规划中,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帕克应用生态学原理,构建了芝加哥学派,并提出了同心圆、扇形、多核心三大经典城镇化模式。
诺瑟姆(Ray.M.Northam)经过研究,发现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呈现出“S”型特征,论述了城镇化水平在时间维度上的快慢程度,并把城镇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H?钱纳里研究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他应用回归分析,对1950~1970年间101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与城镇化水平数据,证明在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相对应的关系。霍尔针从城镇化发展演进角度提出了“城镇发展阶段”模式,并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并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归纳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4个阶段。
二战以后,一些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模式。如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等的“二元结构理论”,论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问题;托达罗模型以“二元经济模型”为基础,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与城市高失业率并存现象;佩鲁、赫希曼、缪尔达尔等研究了非均衡发展中的极化与涓滴、回流和扩散增长模式等。
现代新经济地理学创始人克鲁格曼认为收益递增、低运输成本可以引发一种自我强化进程,同时人口增加促使了大规模产品增加、更高的实际收入及更多样的商品来源,这样反过来刺激了人口迁移行为等。
中国的城镇化路径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端最早,但进程缓慢,进入新千年又步入快速增长的国家。1979年吴友仁发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后,中国城市化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此后,从国家城镇化战略出发,学术界对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0年,***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要》,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提出“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进入新千年以来,有关城镇化道路的研究,主要有小城市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多元发展论、城市体系论等。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缓慢,1978年之后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辜胜阻认为,“中国城镇化及其基础--工业化是由***府发动的,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举,城镇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城市构成不协调,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二元社会结构、地区差异、城市吸纳力不足与农村推力有余、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行、以小集中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农业人口转移方式、实行有计划的宏观控制”等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期的特征。
城镇化概念篇9
“因为确实喜欢北蛘蛘飧龅胤剑也觉得有发展,我的一个东北朋友决定落户。今天上午一大早起来去排队,办事大厅里面已挤满人了,都是在办理相关手续的,你看看,眼见为实。”4月下旬,在镇***府会议室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北蜴的一位官员边聊边拿起手机播放了一段微信小视频。
北颍古称“百颉保为“百河交错、水网密集”之地,隶属佛山顺德区,面积92平方公里,地处广州主城区、佛山新城、顺德主城区交汇处。
这里是美的集团的总部所在地,美的与多家中小配套企业汇聚起的绵长产业链条,是其成为家电制造重镇的资本,在此基础上打造的广东工业设计城、慧聪家电城等新载体,也初具声势;此外,体量已达千亿级的地产公司碧桂园,亦植根于此。
对那位在这里经营生意的东北人来说,落户也显得自然而然:强势产业带来的丰沛财力,加之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使北蚪入快速发展期,随着文化中心、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北虻某鞘衅分屎突肪持柿坎欢咸嵘。
因各方面优势均较为突出,在去年下半年由住建部的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中,北蛞惨苑鹕轿ㄒ弧⒐愣全省打分排名第一的佳绩入选,得名“智造小镇”。
所谓特色小镇,概念最初源自国外,如法国普罗旺斯为代表的旅游小镇,美国剑桥小镇为代表的科创型小镇等,浙江则是中国版本的发源地。从其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等经验来看,它们并非行***概念上的建制镇,而是大约3平方公里左右,“相对***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复合型平台”。
在中央相关部委向全国推广这一概念时,其内涵被延伸了:首先,吸纳周边人口、降低居住成本;其次,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在理想版本中,面积还将被拓展至建制镇范畴。
随着中国大城市病日益突出,这一旨在构建城市和乡村交界缓冲带的方案,被称之为中国城镇化的新路径,也被认为是对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观点的一种呼应。
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就在《小城镇 大问题》等文中指出:“小城镇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走上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里程碑,小城镇在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作用非常重要。在大城市本身人口压力大、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难以容纳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新兴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作用。”
但正如国家***的一位官员所言,“我们在口号、方针上从来没有忽视过小城镇,但在实际资源配置时却把它们给舍到一边了。”
受近期一系列***策利好推动,加之地方***府、房地产商及资本对概念内涵的不断发掘,建设及参评各级、各类特色小镇的浪潮,正在全国各地铺开。以北蛘蛭代表的佛山全市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亦不例外。
无论是浙江版还是全国版,可持续的特色产业均是特色小镇建立及运营的核心基础。也因如此,在乐观人士眼中,作为中国制造业主要聚集区,珠三角在打造特色小镇时具备先天优势:其“一镇一品”的街镇经济,能解决产业集聚这一特色小镇建设的最大难题。其未来主要工作,是立足于专业镇、工业园区、古村落等载体资源,将社会文化各方面短板补齐。
但在审慎者眼中,这一过程亦不乏挑战:一方面,各地能否把握***策机遇,在让老产业获得新发展空间的同时增添新产业形态,是难题所在;另一方面,如国家***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近日在佛山参加论坛时所指出的:“从专业镇到特色小镇,珠三角的新型城镇化命题主要是解决产城矛盾。”
因发展模式类似、矛盾也相近的珠三角佛山、中山、东莞等地,对特色小镇这一概念有何理解?能否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特色小镇建设的珠三角模式?《财经》记者近日前往佛山多个区县,一探究竟。 从专业镇到特色镇
佛山,得名于唐代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当地掘获了三尊铜佛像,始被称为“佛家之山”。其地位于珠三角腹地,土地平坦、河涌交错,曾长期作为广东著名的鱼米之乡、河运重镇。
改革开放后,通过产业集群形成的大量“专业镇”,成为佛山经济的新特点,其八成以上的经济总量背后,是“一镇一品”及“一镇多品”的支撑。
“佛山早期的企业化和工业化发展推动了产业链上游对生产要素的爆炸性需求。由于市场的相互依从性,这一需求为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供应链会局限于它们所服务的企业最初建立的地方。”在近日出版的《中国未来:佛山模式》一书中,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香港大学教授肖耿等几位作者分析称。
他们认为,佛山模式的特点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几乎供应链的每一环的生产商都彼此相邻。这使得它们能够实现专业化和采购效率,并形成足够的规模,以吸引全球的买家和卖家”,“佛山实际上成为一个一站式商店”。
在取得实效并得到上级认可后,上世纪80年代初,佛山市***府筹集资金在选定的镇里建设大规模的特定产业市场;受此影响,其下各级***府也开始资助发展专业化市场,并提供廉价甚至免费土地。
“专业镇模式”曾持续快速拉动佛山经济增长。但随着电子商务崛起及通讯物流等成本降低,这一模式如何适应挑战,成为佛山产业升级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
“佛山开始实施城市分区……也开始投资建设新城市中心,旨在吸引先进技术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推动产业升级。正如佛山之前响应中央的激励机制和***策而鼓励专业镇的发展一样,它正在改变其发展战略,积极响应中央新的激励机制和***策。”前述一书如此判断。
按照“十三五”规划,作为“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之一,中国将“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这也被佛山纳入了关注范畴。不少当地人士认为,新发展思路能助力佛山解决现实问题,可谓“发困给个枕头,正得劲儿”。
“经过几十年发展,专业镇模式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产业要升级,要向价值链两端延伸,要集约利用土地,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公共服务配套成了短板。从管理人员到打工仔,除了上班,大家都宁愿通勤离开,没人愿意留在当地。不能吸引高端人才,会对引入高端产业形成制约。因此,弥补公共服务等短板、发掘当地文化传统的客观需求,与建设特色小镇的目的非常符合。”佛山市发改局区域经济科副科长苏耀聪对《财经》记者称。
不独佛山一地,在正经历着产业及城市双重转型升级的珠三角大部分地区,实际上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也有论者因此提出:在之前的几十年时间当中,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从现在开始,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这一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的新平台。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则是这一平台的重要抓手之一。
为赶上甚至引领全国建设特色小镇的步调,去年下半年,佛山市便专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多位负责人,到先行地浙江考察学习:2014年10月,当时的浙江省省长在参观了阿里云操盘的云栖小镇后,首次在浙江公开“特色小镇”这个提法;2015年1月该省“两会”时,***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了要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
佛山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是“专业是否等于特色”?从浙江实践看,特色小镇虽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定位也各有千秋,但都具有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等共性,且通过紧扣主导产业,将产业、文化、社区、旅游等功能有机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城镇发展的新生态。
与这一综合性概念相比,专业镇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产业、经济概念,追求的是某一产业的集群和产业链的完善。“如果单纯按照产业基础来划分,以3平方公里到5平方公里作为标准,佛山32个镇街当中,搞出上百个特色小镇都是有可能的。”佛山的一位官员在考察学习时称,“但它们都不是真正的特色小镇。”
在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建设规划科科长朱静文看来:与全国不少地区要经历从零开始建设特色小镇相比,“佛山已走完了‘从0到0.8’。考验是如何依托专业镇产业基础,去实现后面0.2的这一跨越。佛山缺的是和特色小镇概念相契合的东西。”
朱静文认为,“此外,在岭南文化圈内,各地文化背景基本相同,差异主要体现在产业上。”
佛山不少相关权威人士的基本共识是: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成功的特色小镇多是在专业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升级版”。而在此基础上,佛山市发改局通过摸底筛查,编制出了市区一级的特色小镇建设初步实施方案。
去年底,佛山在该市三水区召开了“佛山市特色小镇工作推进会”。在会上,该市五区及部分市直部门确定了41个特色小镇培育对象。
从整体来看,佛山的特色小镇建设着重点之一,在于打造产业生态圈:一是以大沥―禅城―北蛭核心圈层,打造一批“科创小镇”;二是以里水―狮山―龙江为联动圈层,建设一批“高新小镇”;三是以三水北部―高明西部―顺德南部为拓展圈层,打造一批“文旅小镇”。
“依托广佛同城化发展态势,推进从禅城核心向其他各区,乃至云浮、肇庆、清远等地圈层拓展的发展格局,通过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建设,推进佛山核心圈层、联动圈层、拓展圈层平衡发展。”《佛山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解析称。
“佛山市这几年的思路是片区思维,打破专业镇之间的区隔界限,几个镇组团式发展,上述方案体现出了这一点。但这种思路与特色小镇的建设相容还是相斥,仍有待实践检验。”佛山的一位产业观察人士对《财经》记者称。 统筹与借力
按照工作安排,今年佛山将重点推动15个市级特色小镇建设。至4月下旬《财经》记者在佛山采访时,有志于上榜的各地,大多正在积极进行相关方案的规划设计。
苏耀聪对此着重提醒称:在提及相关概念及观察进度时,应将住建部和***各自着力推进的美丽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概念进行区分:
“前者指建制镇,后者则是功能区概念,往往只涵盖三到五平方公里的范围,可能安排了产业用地就无法兼顾公共服务用地。虽然在规划时必须和作为其母体的建制镇放在一起通盘考虑,但为了尽快拿出成绩,必须要从点到面、逐级推进。目前各地在抓的,大多正是这一类作为功能区的特色小镇。”苏耀聪指出。
以正在规划打造“中国建陶小镇”的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为例:该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努力,在大约76.7平方公里的行***区划中,南庄镇用大约35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赢得了“中国建(筑)陶(瓷)第一镇”和“中国陶瓷商贸之都”的双重称号。
“以往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不协调,有产业无城市。近年来,随着南庄镇被列为开发区进行统一建设,为实现环保达标,搬迁出去的产业总量超过一半。壮士断腕,也给南庄带来了一个实现产业和城市双转型的机遇。而打造建陶小镇,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南庄镇镇长、禅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辅明对《财经》记者称,“特色小镇这一目标,能够将以往相对模糊的概念,具象化为清晰发展的点和线,不再割裂地考虑发展。”
按照南庄镇的规划思路,其将划出大约10平方公里的土地,分槠舳区和辐射区进行先后建设:以原有的建陶产业发展基础率先启动建设,将长板做长;辐射区则重点发展与建陶有关的“互联网+”、设计等新兴产业,辅之以会展、研发等,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将短板补齐。
这其实是在空间范围内呼应了南庄镇近些年来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将大部分高污染的生产外迁,着力通过打造总部经济,让产业链两头的微笑曲线延伸,并辅之以构建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金融等诸多新概念。
特色小镇不是林立的高楼大厦,也不是产业园+风景区+文化馆、博物馆的大拼盘,如何实现有山有水有人文,宜居宜业宜创新,这正是佛山各地在创建特色小镇时着重关注、却尚无清晰解决方案的一点。
因发展状况不一,佛山各地为这一难题寻找的解决方案大同小异,侧重点却有差别:
对于北虻鹊乩此担因产业升级已初步找到章法,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其实是如何聚焦于软实力的提升,努力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不亚于其在广州、深圳所能得到的服务,营造人才、技术、资本的洼地。
“首先,包括城市建设、行***管理等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仍有待加强;其次,人才真的吸引过来了,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短板也很难马上补齐。”北蛘蚓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杜耀聪对《财经》记者坦陈,“产业发展和做公共服务是两码事。对镇级***府的人才和管理水平,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对于仍处于产业升级阶段的大部分街镇来说,亦有佛山官员担心:专业镇主导产业大部分仍停留在产业链低附加值制造环节,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较为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待加快,这都直接制约了特色小镇产业集聚提升的空间和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
“外人看来,佛山市是有不错的产业基础的。但在原有的传统a业门类上打造特色小镇,存在较大困难。”这位官员称,“问题在于,产业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一个是市场本身存在规律,要结合大环境去考虑,地方***府只能提供相应物质载体及产业***策配套,是不是有效并不确定,做不到想升级就升级。”
此外,在熊英看来,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佛山近些年来在城市空间物质载体建设方面,亦有不少欠缺,也使之与“产城人文”协调发展的标准相差很多。
“城市公共配套不足、土地开发相对粗放等,阻碍了城市品质提升,这些年其实一直都在补短板。”熊英说,“此外,佛山对岭南文化的挖掘亦有待加强,需要有能代表传统特色文化和时代元素的空间物质载体。”
不仅如此,佛山市的多位相关人士亦对《财经》记者表示,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升级,佛山在打造特色小镇时都面临的一个核心难题,是“地从哪里来”?
受之前过度开发及“三旧改造”的困难重重制约,佛山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容易。
“佛山的土地开发强度远远高于发达城市。要想建设特色小镇,要保证产业和公共设施用地,都涉及到建设用地。佛山的特点是只能从存量中想办法,但问题是,存量土地涉及到较多利益主体,面临开发意愿多元、改造难度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很难实现收益平衡,广泛开展存在较大困难。”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土地利用科一位相关负责人称。
也正因如此,积极筹建特色小镇的佛山各个街镇,大都希望能通过入选市、省及部级特色小镇,在资金、土地利用***策等方面,获得更多的***策倾斜及扶持。
从全国层面来看,特色小镇的称号确实会带来一系列资源倾斜,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就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也会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
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先行者,浙江省的***策力度更大。其在地方版的建设意见中提出:特色小镇在创建期及验收后,其新增财***收入上交省***分,前三年全额返还、后两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同时,如期完成目标的小镇,省里按实际使用用地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
***策的“含金量”如此之高,浙江各地建设特色小镇的积极性也因此被激发出来。当然,作为考评,浙江也会对三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与之相比,佛山在《佛山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初稿)中,提出的相关配套***策仍有待细化,其重点包括:优先支持特色小镇按规定申报建设省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申报各级历史文化名镇等;主动对接省特色小镇发展基金,研究设立市级特色小镇发展基金;充分利用“三旧”改造土地***策,探索推广南海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经验,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等。
在提及对通过验收的各级特色小镇给予财***资金奖励时,这一方案只称奖励资金来源于市级财***。而对于各级特色小镇分别能够获得多少万元奖励,仍未确定。
城镇化概念篇10
真正的城镇化和房地产商无关的,96年到05年这十年期间,每年进城的人口超过两千多万,我们生产的房子只有二三百万套,去年我们生产了大约一千万套,但只有一千多万人口进城,05年以前的房价并没有发生暴涨,今天的房价比那时涨得快多了。
城镇化从来都是靠市场解决的,第一次城镇化高潮来自于土地承包之后,农民从土地上***出来,才让他们有了进城的机会,第二次高潮是***南巡讲话之后,允许私营经济高速发展,才给了进城的农民就业的机会。企业家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基础。
@周鹏飞:湖北竹叶山集团行***总监
城镇化是把农业人口转变成为城市的劳动人口。城镇化的意义在于农民工在进城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同时推动生产率提高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归根到底,搞城镇化的目的正是发展生产力以及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而不是为了支撑商品价格,更不应加深社会的收入差异。
@宋坚:江苏苏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不同意城镇化必然推高房价的说法,城镇化是增加了城市的住房需求,但房价则关键在于城市住房的数量以及市场经济的平衡程度。供大于求,价格肯定稳定或下降,否则才有上涨的可能。所以不能以房价必涨给城镇化抹黑。近十五年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贬值,跟土地财***有关、但不是主要,此外,住房私有化过度。
@包亚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秘书、上海制度经济研究所秘书长、讲师
中国的城镇化实质是城乡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城乡一体化,是以人为本百姓福祉提高为目的的。这就需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策调整等途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逐步融合和一体化的发展。
@李骁:上海乘星行行销服务机构总经理。营销专家,著名房地产评论人。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不是投资拉动;2.城镇化是长期渐进过程;3.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核心是改革,以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完善体制,推动户籍与人口、土地、行***等管理和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才能真正破局中国经济困局。
@王华民委员:国富期货公司总经理,中国致公***北京市委员会委员
稳增长重新成为中央及地方各级***府工作第一重点,加大投资成为下半年拉动经济最大“拉手”,预计交通、水利、棚户区改造等与民生、城镇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成为银行信贷投放重点。但本轮投资不会“重蹈”4万亿覆辙,银行信贷投放会在理性、审慎的前提下,下半年银行信贷投放并不会过度宽松。
@葛文耀: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城镇化要吸取底特律的教训。产业单一化,***府大举兴建办公楼和城市基础设施来拉动经济,社会矛盾激化,人口迁移,人口红利消失,房地产崩盘造成城市“破产”。中国有些三四线城市按这个轨迹发展,风险很大,己有“鬼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