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1
而传统城镇化则是把重心放在城区的空间扩张,即建设新城区上。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城镇化”超越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体制性条件: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看,地方***府可以通过行***手段,低价从农民那里获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给开发商;从现行财***体制上看,地方***府可以获得出让土地的所有出让金,补充预算内财***资金。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加地方***府的财***收入。与其相联系,这种模式只实现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即“半城镇化”,却无法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因为后者需要地方***府承担繁重的责任和义务,即必须加大公共财***投入,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由此可见,对于地方***府来说,选择新型城镇化较之传统城镇化,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难度也更加大。
那么,地方***府是否可以回避新型城镇化,继续沿着传统城镇化道路走下去?不行,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如此极其有限的可开发土地,不允许再走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否则,就会严重威胁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况且,这种模式背离城镇化的初衷,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这种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再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如果地方***府不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拉力都会削弱下去。我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策是先放开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户籍限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到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但是,由于小城市和小城镇普遍存在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就业机会较少,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对农民不具吸引力,真正乐意到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不多。反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仅产业集聚程度高,就业机会多,而且公共服务水平也高,深受农民的喜爱。但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很高,限制很严。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农民越喜爱、越渴望的城市,越难落户;农民越不喜爱、越不想落户的城市,却越容易落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大大增强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包括居住功能)。
应当进一步指出的是,为了从体制上抑制“土地城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还必须进行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特别是其中的征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将会削弱地方***府土地财***能力,进而削弱“土地城镇化”的动力。即将深化的征地制度改革包括:破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实行十七届三中全会早就提出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严格界定公益性与经营性建设用地,严格限制地方***府行***性征地范围,不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城市对非公益性用地需求,只能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加以解决,再也不需要经过地方***府征地这个环节。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将使地方***府很难通过低价征收、高价转让的方式赚取价差,土地出让收入明显下降的局面将会出现。
2013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我们应当“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2013年1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在《***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的篇幅论述户籍制度改革。《***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这就决定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或首要任务。其实,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2
乔润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城镇化已经成为下一个阶段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我认为城镇化并不是新问题。我们前十年、前三十年一直都在推进,如果继续走老路,城镇化不一定能够成为我们的最大红利,还有可能产生风险。如果延续以往的路子,由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高房价、农民工不公平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就会进一步涌现。由于缺乏透明造成的金融风险也会带来,由于建筑能耗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地污染、河流水源污染问题也会有风险。由于城市扩张模式占用大量的耕地,我们的粮食也有风险。如果继续走老路,风险非常大。二战以来的经验表明,除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成功进行了城镇化并实现了现代化之外,在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虽然很高,农民也大量进城,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发展,反而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
所以说,我们的城镇化一定是新型的。这新型是指不能走老路,一定要转型升级。根据我的理解,城镇化应该有4个重点:第一,新型城镇化一定是一个体制变革的过程,比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第二,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改变过去人口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过度积聚的现象,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过程;第三,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过程,由过去的粗放发展、污染发展向绿色、低碳、智慧的方向发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城镇化一定是一个包容式、分享的过程,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存在哪些机遇?
接二连三产业综合体 和二产接着又和三产连着,不仅仅是生产业,还包括小型的科技公司、创意集团、文化产业、旅游公司等,这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间,就是搞生产。产业链前端的高附加值部分,从设计和策划开始,全部是在国外。现在要搞中国版的产业升级城市,就是将这个产业作全面发展,需要做文化、创意、科技、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的提升。这一块我们需要大力解决,首先需要闯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把它概括为接二连三,二产接着,连着三产。
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绿色产业 这是未来的新型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以健康产业为例,健康地产在中国基本上没有。谁如果能解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京沪看病的问题,把商业地产开到某个地方,人们不再集中北京、上海看病,你这个产业不就做成了吗?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医疗市场价值预计高达1万亿美元。我国的医疗市场是全世界增长最为强劲的市场,所以说健康地产、养老地产,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房地产投入。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3
>> “三农 ”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企业角色 苏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交通战略 新型城镇化应是“市场的城镇化” 临夏州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新型城镇化战略选择 新型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对接 大连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河南实践 新型城镇化的山东探索 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含义 新型城镇化的抉择 新型城镇化的投资机会 新型城镇化的融资探讨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辜胜阻.城镇化新***要把握五大要点[EB/OL]..
[7]周延礼.公平的保障体系是城镇化建设保证[EB/OL]..
[8]孙祁祥.保障跟不上城镇化建设只是换汤不换药[EB/OL]..
[9]杨枝煌.京交会推进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设计[J].中国经贸(总第257期),2013.
[10]蔡继明.中国有2.6亿农民工被伪城镇化[N].中国证券报,2013-03-03.
[11]马光远.城镇化的成本算法[EB/OL]..
[12]王小广.中国发展城镇化没有资金障碍[EB/OL]..
[13]王志浩.中国地方***府债务或近25万亿元[EB/OL]..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4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体系
一、引言及相关研究综述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对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进行评价,可以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相关***策的补充和完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以此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作为具有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在我国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孙久文(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从速度型向“又好又快”的质量型转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彭红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健康城镇化。仇保兴(2012)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进行比较,认为新型城镇化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耗能的城镇化转向低耗能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王如松(2013)、魏后凯(2013)、李铁(2013)等人对新型城镇化的阐释中,着重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绿色、生态、资源集约等方面的城镇化内涵。结合既有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可以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很难用单一指标直接进行描述,必须根据其特征构筑评价指标体系。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策评价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社会进步、城镇化质量、城乡统筹、节能环保。需要指出的是,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指标还有很多,但综合评价并不是指标越多越好,而应做到指标简单、全面,客观合理。因此,本文采用这10个指标(见表1)来评价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这些指标中,有些是正指标,有些是逆指标,正指标越大越能体现新型城镇化要求,逆指标越大越与新型城镇化要求越相悖。
三、新型城镇化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一)新型城镇化评价方法的选取
本研究在确定了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以及经济计量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与分析和确定指标评价体系权重。在具体数据上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2015年)中有关长江经济带相关省份的数据,根据数据的处理方法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处理。
(二)判断矩阵的构建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的权重(表2),同时利用(1/3/5/7/9)标度法得到相应的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元素的重要性排序指数,即权重或加权分值。
(三)指标权重
计算最后,综合考量以上多方面因素和计算处理后得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体系构建结果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019(X1),0.1322(X2),0.1164(X3),0.0877(X4),0.0662(X5),0.0700(X6),0.1069(X7),0.0628(X8),0.0931(X9),0.0628(X10)。
四、新型城镇化评价结果分析
从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综合水平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呈现下中上游的梯度分布,显示出东中西部发展的相对不平衡,推进水平较高的省份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水平明显偏低。从时间维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都随着时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中西部省份,推进水平与效益都有较大提升,显示出这些地区发展的后发优势。从推进速度来看,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市的推进速度明显较快,而东部发达省份的上海、浙江、江苏推进速度则相对较慢,中部省份居中。从推进水平的分指标来看,这些地区的发展状况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显示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不平衡发展现象,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亟待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在提升城镇化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各省份要结合发展实际,针对本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与问题采取有效***策措施,着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五、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的定量与定性评价,可以得出,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最好的是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而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效益提高最快的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城镇化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成为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的制约因素。基于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时代性较强,其进程评价不能用简单指标或方法,必须从不同角度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要着眼于当前城镇化的重要方面,运用科学、客观、多元的方法进行评价,力***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第二,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是非农产业产值比例、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乡城收入比和城镇化率,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GDP的能耗。为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必须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加快非农产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振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9(3):50-54.
[2]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3]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管理改革,2012(11):11-18.
[4]孙秀艳.中科院专家:新型城镇化生态要优先[N].人民日报,2013-01-05.
[5]魏后凯.多角度聚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N].社会科学报,2013-06-20(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对策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12年,***的十报告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与要求,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由此可见,城镇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更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而重要的是城市镇化质量的提高。顺应这一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保定新型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实现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是城镇数目的增多和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它涉及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城镇化的本质在于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中央提出了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与传统城镇化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兼顾为原则,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强调以人为本;涵盖农村,强调四化同步;低碳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表现多样,很难用单个指标直接对其进行评价。因此,对城镇化质量的测度,通常是需要建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城镇化和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剖析,本着指标体系设立时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出反映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质量的相应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和评价(如表1所示)。
三、保定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
(一)经济发展质量
近年来,保定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总体水平偏低。2009年~2013年保定市城镇化率由35.85%高到42.93%。2013年,保定市城镇化率约为48.12%,比河北省城镇化率低5.19个百分点,比全国城镇化率低10.44个百分点。无论是与同期全省水平还是同期全国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经济发展上看,保定市经济发展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650.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河北省排名第五。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2.1%。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据国家统计局保定调查队对全市200户城市居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市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769.19元,同比增长7.1%。
(二)社会发展质量
2013年教育支出为70.1亿元,占GDP的2.6%。主要用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为54.3亿元,占GDP的2%。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9年增长10%的目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人,能够保障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生活方式得到改善。
(三)居民生活质量
2009~2013年保定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13年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81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8675元,比上年增长13.2%。2013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6%,其中,城镇增长13.8%,快于乡村增长0.7个百分点。城镇市场零售额实现9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乡村市场零售额实现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四)生态环境质量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镇自身的承载能力也要随之增强,否则就会染上严重的“城市病”。 2013年,河北省把环境保护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治污力度空前。保定市2013年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80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2.5%。全市36个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117.3万吨。即便如此,在保定市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管理粗放,城镇生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象。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正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突出强调的,解决不好便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五)城乡统筹质量
2013年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为1022.9万人,比上年增加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39.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2.9%。城镇市场零售额实现9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乡村市场零售额实现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乡村与城镇零售总额相差691.3亿元。乡村市场开发不够,与城市发展差距较大。
四、提升保定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从保定市城镇化质量评价分析看,保定在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发展等制约城镇化质量提高的短板不尽相同,亟须针对性地弥补不足,进而提升保定市城镇化质量。
(二)优化产业结构,重构城市布局。保定市要依靠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全力发展以汽车制造和新能源为中心的支柱产业,并促进食品、机电、纺织、信息产品制造和建筑建材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积极整合涿州、涞水、涞源等地资源,建设京南新区。带动全市的总体发展思路。
(三)必须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质要素、强化精细管理,积极探索具有保定特点的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作者简介:张慧娟(1982―),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6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时空差异
引言
城镇化是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以及中国提出实现现代化目标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经济新常态要点的提出,各种负面影响也随之凸显出来,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均享、户籍制度等方面都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有效提升,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使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的利益分配由失衡走向平衡,实现国民利益分配均等化和无歧视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正因为原有的城镇化内涵与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偏离,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应用而出。“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不断补充,最终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一个***定义: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放弃原来只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开始专注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也在讲话中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可以认为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进而形成城市和乡村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
陆大道(2014)指出长江经济带凭借着强大的综合运输能力,具备着与海岸经济带完全不同的优势,提出我国应该坚持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其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在《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提出不同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在最新的《长江经济Х⒄构***纲要》也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份《纲要》中指出要建设高水平的城镇化,追求更加合理的城市结构,促进人口城镇化,依托大城市建立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格局中地位重要,且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度成为热点地区,所以将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自“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读,赵永平(2013)、王新越等(2014)根据已有的对于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府材料解读,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涵是将人作为城镇化的主题,不同于以往的追求土地城镇化;单卓然,黄亚平(2013)、王千,赵俊俊(2013)、段进***,殷悦(2014)、宋连胜,金月华(2016)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总结为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人民生活质量、追求高质量的城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好城乡统筹规划:也有学者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意义的城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生活方式(包括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的享受、社会管理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由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的角度不同,相关文献出现了多种评价体系。在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之前,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面,随后的研究发现:单一的依靠增加经济增长对于城镇化的提高并不能显著的增加城镇化(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2011),随着时间的推移衡量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日益丰富,经济因素对城镇化水平影响越来越低阴,以张少辉(2004)和陈延***、赵炜林(2011)认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健康发展速度才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大因素:孙长青,田园(2013)、杨惠珍(2013)、王际宇等(2015)分别采用综合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涵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情况、集约发展、民生问题等等:孙雪(2012)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促进机制等方面的比较,得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追求高质量、高水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根据这些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公平、城乡发展质量:戚晓旭等(2014)、吕丹等(2014)在参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前人的基础上对于新型城镇化又有了新的理解,分别提出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服务共享。
(三)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在指标体系建立后,相关文献往往会选择对某一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如张少辉(2004)、杨洋等(2015)、钟茂初(2016)等;由于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从邹辉、段学***(2015)已有的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发现针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肖金成,黄征学(2015)从目前城镇化程度、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三个地区的城镇化特点,提出了建设城镇化的基本思路与相关***策建议但这些研究没有进一步对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做细致分析。
总体来说,现有文献缺少针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研究,且主要局限在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源与影响因素上,特别是对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差异性研究不深,研究对象多为省级区域。本文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从生态文明、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共享四个方面对于长江经济带包含的60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重点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为我国长江经济带区域城镇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传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偏向于“硬件城镇化”,对于诸如提升居民幸福感、内涵增长等概念重视不够,而新型城镇化的则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最新规划,对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尝试性描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个一级指标下,分为4个二级指标和对应的24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诠释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其中在具体指标选取上,生态文明方面的指标主要突出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突出该区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效率和强度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突出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公共服务方面主要突出城市人口幸福感、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
(1)生态文明
城市所处的环境系统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工业,在人类进行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只有对这些垃圾、污染物做好达标处理和控制改善人居环境,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才能推动人与城镇环境和谐相处。在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又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重视,导致环境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城镇的开放度,有利于提升城镇的吸引力,有利于扩大城镇的辐射力,进而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因此,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作为评价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的指标。
(2)经济城镇化
经济增长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产生,另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进程也会随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生产、交换和消费等要素开始向城镇集聚。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紧密相关。所以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吸引外资数额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水平中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内容。
(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城市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将排水管道长度、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年用水量、移动电话用户、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等作为衡量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主要指标。
(4)公共服务共享
在当前的发展时期,“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这表现在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聚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方面,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感”,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是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关键。因此,本文选择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万人医院数、高等学校总数、在校学生总数、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等指标衡量评价新型城镇化中社会城镇化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数据来源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9省2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①,计算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的综合指数。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四)指标体系计算实证结果
由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上述熵值法计算过程,本文将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按流域分为三部分,并分析2004-2014年11年间的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最终计算得到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三、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时空分布分析
根据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分别从整体、城市群区域、地级市3个层面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一)整体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折
就宏观层面而言,11年间长江经济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平均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15.30提高到2014年的30.24,11年间提商14.94,年均增长率为7.05%,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接下来将分别根据区域的时空差异详细分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情况。
(二)各区域城市群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表2分析对比了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内部上中下游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得分变化情况,就中观区域层面而言,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来看: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游地区居中,上游地区最低,并且上游和中游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虽然新型城镇化水平均稳步提高,但在不同时间段相互之间发展特征存在差异性,所以根据发展阶段可做进一步具体分析,可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平稳发展初期),2004-2006年,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别并不大,并且均稳步提高,综合得分提高幅度均处于1.00-1.50,其中下游地区的增速较快,中游的发展速度与下游接近,而上游地区增速较慢。;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07-2012年,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总体呈现出先拉大后缩小的状态,较上一阶段发展增速加快,上游地区的增速开始增加,逐渐与中游和上游地区同步,至2010年底,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达到最小:而之后的2011、2012年是其增速最快的时期。第3阶段(均衡发展期),2013-2014年,三个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出现了评价值停滞的现象,而下游地区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其与中下游地^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这是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上中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而且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这种差距和矛盾一方面与我国整体的发展规划相关,另一方面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发展***策等相关。
(三)地级市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4-2006年,变异系数逐渐增大,由2004年的0.54增大到2006年的0.67,达到最大值,此后几年变异系数减到最小,为2010年的0.51,2011年又_始增大,直到增加为2014年的0.56。纵观整个研究阶段,所选取的长江经济带5 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在研究基期较小,首先经历第一阶段的大幅度上升,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突然下滑,最后差异性又逐渐增大,在研究末期新型城镇化水平又出现不均衡状态。可以看出2006、2012和2014年5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不均衡,2010年区域差异性最小。
另外当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做具体比较时发现,上海、苏州、南京等下游沿岸较发达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攀枝花、宜宾、乐山等上游欠发达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从各地区2004 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发现,近11年来所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近年来各地区的城市在水、电、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城市拥堵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愈加严重,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各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四、***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综合评定,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空演变做出了差异性分析。基于上文的分析结果,提出四条促进我国长江经济带型新城镇化发展的***策建议。
1.应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目标采取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的治理策略。根据上中下游区域城市群评价的分析可知,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其对农村人口转移具有较强吸引力,因此要将妥善安排外来人口作为工作重心并落到实处。根据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推进外来人口落户和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健全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7
关键词:赣州;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加快赣州市新型城市化建设,探索出一条与赣州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赣州市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是赣州市新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外在,轻视内涵、注重速度,轻视质量,城市化过程最终造成城市与乡村差距的加大,出现“兴城不兴业,见物不见人”的尴尬局面。也即使说,传统城镇化没有突出人的城市化。相反,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将人的需求、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突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注重城镇化质量和内涵的提升。其具体做法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以农村转移人口为核心,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和生态***策措施,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和其它公民权利和义务上的均等化。
二、赣州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在赣州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本质要求首先必须要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赣州市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一个部分,城镇化是摆脱社会经济发展劣势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赶超的重要抓手。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容易犯以物为主的传统城市化的观念错误,片面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而忽视新型城镇化注重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因此,赣州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作为贯穿城镇化建设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社会事业兴办等过程中,为不同阶层提供全面发展所需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
在赣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城市宜居指数,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加大各项投入,建设一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绿地、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防灾减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基本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市民享受基本城镇公共服务,提高新型城镇的宜居指数,吸引更多的非城镇人口迁移到城镇居住。
(三)继续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长期以来,户籍问题始终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在前些年赣州市的城镇化建设中,户籍问题已经作料相应的改革,但是相较于赣州市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还是明显不够。因此,在未来赣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作为一个突破城镇化瓶颈的基本途径来对待。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打破目前对转入城镇的非农户籍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所有城市人口均等化普及,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将其登记为居民户口。将进程务工人员纳入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吸引更多的农业人口转入城镇落户,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在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基础上实现合理流动。
(四)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推动城乡规划发展,以城镇化规划为契机,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构建合理的城乡结构体系。赣州市应以市域、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村庄规划作为城镇化规划的基本思路,构建起层级完备,覆盖城乡的完备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对城镇化和城乡规划提供基本保障和有效指导。推动城镇化建设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合理推进、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赣州市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典型,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构建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系人性化、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突出的新型城镇。走出一条与赣州市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曹华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N].光明日报,2013-12-17(10)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8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SWOT分析 路径 浙江
中***分类号:F299.21;F301.2 文献标识码:A
浙江省作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县域经济、专业市场、小城镇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而新型城镇化是现有城镇化的“升级版”,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是新一届***府推动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浙江为例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行经济学中SWOT分析,思考新型城镇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和空间等结构的变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人们对现代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把新型城镇化定义为: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以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产业集约化、环境生态化,走科学发展、资源低碳、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区和谐、文化传承、个性鲜明、可持续发展之路,达到城镇化的最佳状态。
1.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吸收了传统城镇化的精髓,摒弃传统城镇化的糟粕,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新型城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基本特征:
(1)资源要素节约、低碳、集约发展。从根本上避免“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带来的城市虚胖,采取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要突出内涵式紧凑型城镇发展理念,注重资源集约性要求,注重能源绩效综合管理。
(2)城镇布局、产业、规模协调发展。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人口等因素,需要区域内城镇间的分工协作,使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3)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面临将从土地中***出来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满足由乡村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转型。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4)鲜明文化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文化传承,彰显特色,能做到延续文脉,留住刻骨乡愁。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提倡地域差异性和多样性。
2现阶段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
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新型城镇化将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因素,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下面对这些因素进行SWOT分析。
2.1新型城镇化的优势
(1)城镇化快速发展,呈现中心镇转型发展态势。近几年,浙江小城镇快速发展,呈现县域经济、小城镇、专业市场齐头发展的格局。2013年浙江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3.2%,全国平均水平达52%,居全国各省区第三位。温州市以建设现代化小城市为目标,在5个中心镇开展“镇级市”试点,已成为浙江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亮点。
(2)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浙江省内沿主要交通线影响的小城镇密集地带分布体现在以杭州市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和3大沿海沿江区域。
(3)专业市场发达,助推城镇化。浙江有60%以上的新兴城镇是因专业市场的兴起而建设起来,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模式发展。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市场、柳市低压电器市场等,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市场所在的城镇转移。
(4)历史积淀,浙商文化以商兴镇。自古以来,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受永嘉学派、四明学派、金华学派、永康学派的思想影响,或多或少带有功利主义色彩,造就了经商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
2.2新型城镇化的劣势
(1)城乡分割依然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浙江省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尚未从根本上突破,其中户籍、土地、住房、社保等制度障碍依旧存在,农民工难以市民化、农民住房缺乏完整产权等新的城乡二元问题。
(2)城乡财***体制不合理,规划建设不够超前。把中心镇改为小城市要求是一级完整的城市***府财***体制,这种改革必然要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长期以来,我们把小城镇作为农村的经济中心、行***中心和农村功能区进行规划建设,需要改变原有的规划理念和投资建设的体制机制。
(3)财***预期投入与现实矛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受制约。在中国省域竞争力排名中,浙江省排第五名。近几年,当地***府财***趋于紧张,存在财***预期投入趋大与财***现实趋紧的矛盾。
2.3新型城镇化的机遇
(1)快速发展稳定期。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目前浙江省的城镇化率为63.2%。
(2)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有利时机。以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国际化为特点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崛起,赋予城镇化新的内涵。如能够形成世界性流通网络,增强交易能力、便利市场交易、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优化生态环境。
(3)改革试点给全省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在浙江省小城镇综合制度改革中,走在“排头兵”的首推温州市,创造了国内外闻名的“温州模式”,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之一。
2.4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1)环境资源承载力减弱。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相当突出,目前,在进行的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战略决策就是很好的佐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人口土地矛盾突出。浙江省作为陆域靠海小省,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以丘陵山地为主,可用土地只有2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特别突出,人均耕地仅为0.46亩,尤其是耕地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温州市、台州市和舟山市等。
(3)户籍改革有待突破。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对制约人口自由迁移的户籍、土地制度进行改革,要剥离依附于其中的各项权益、福利以及限制,才能真正实现全体居民在公民权利上的平等化。
3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思考
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强调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入城农民的新型市民化转变是新型城镇化的“神”,只有“形”“神”兼备,新型城镇化才有外在的高质量和内在的高品质。
3.1探索制度层面的改革和创新
(1)户籍制度改革和创新。做好城乡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个重点就是剥离户口上的附加功能。参考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因素,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因地制宜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可以采取“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方式,直接给予其城镇户口,应使户口登记回归本位。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要实行“发展性救助”,不仅要注意输血,更重要的是要造血。
3.2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1)中心城市周边小城镇。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小城镇要发挥地域优势,做好配套文章,如杭州市、嘉兴市、宁波市三市周边小城镇依托中心城市成长,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临近上海地区,发展临港型产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基地,而杭州和绍兴要发展以高新技术、现代医药、服装等优势产业。
(2)东部沿海小城镇。东部沿海小城镇以港口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见长,优势明显,加上沿海地区培育中心城市,沿海高速公路和沿海铁路的建设,如浙江省温州将有望成为浙、皖、赣、闽四省的主要出海通道之一,台州与温州连成一体形成全省产业和城镇布局的轴线。台温城市化要继续培育中心城市,民营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所在,注重对民营企业滋生土壤的培育。
(3)内陆山区小城镇。山区城镇加大重点镇扶持力度,要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进行重点扶持,义乌是个很好的例子,义乌成为区域增长极的过程也带动了周边小城镇的发展。要尽可能地拓展交通线,实现山区小城镇与周边中心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
3.3分阶段实现市民化
(1)第一阶段―实现工作岗位的非农化。当务工作是解决转型农民吃穿住的问题,才能够融入城镇的生活,成为市民中的一员,才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改变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平等对待新进城镇农民与原城镇居民就业的权利。
(2)第二阶段―实现技能提升的职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神”之所在,直接影响着城镇化进程的成功与否,因此对转型中的农民进行培训,实现技能职业化提升是关键。
(3)第三阶段―新型市民社会的构建。要带来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交融,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人文关怀,调动进城农民表现自我的积极性,从而使进城农民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3.4延续文化脉络和留住刻骨乡愁
(1)前提是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青山、绿水、碧云、蓝天,“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它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巨大资本,如遂昌县依托绿色产业、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2)关键是文化保护。融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城镇建设也是一个亮点。十里不同姓,百里不同俗,形成了城镇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浙江省城镇文化相对更开放、兼容、集约、重商、冒险、开拓等性质,城镇文化虽有差异,却没有优劣之分。如杭州的都市休闲茶文化、宁波的港口文化、温州的崇商文化、金华是婺文化、衢州的书院文化、丽水的生态旅游文化。
(3)目标是文脉传承。“乡愁”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时、将来时,“乡愁”不仅仅是现代人对传统的一种眷顾,而是对原有精神的依恋,是一个地区走向美好未来的信心。
4结语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我们相信,有着无穷智慧与勇气的浙江人民,只要坚持“弘扬浙江精神、凝聚浙江力量”,就一定会将新型城镇化这一伟大实践的“浙江梦”变成浙江大地上最为美好的现实。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立项课题《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伟(1977- ),男,浙江平阳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总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M].商务印书馆,2001.
[2]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9.
[3] 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物流业;ECM模型
中***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Rapidly developed new urbanization is becoming an effective enforce to fuel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is paper builds a new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urbanization level, covering economy, population,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life those five aspects. And then, this paper evaluates Anhui's new urbanization level from 2003 to 2012 by using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Next, we study the influence Anhui's new urbanization level had on logistics industry by establishing ECM model.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t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results, expecting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or in China.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level; logistics; ECM model
***的十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今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府工作报告》中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2014年***府工作的重点。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中国社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并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包括安徽在内的多个省份纷纷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安徽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预计城镇化率2015年超过50%,2020年接近60%,2030年接近70%[1]。因此,物品的空间频繁流动也成为必然,物流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纳就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安徽省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省物流业的发展情况,把握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为生产性原材料迅速流动、商品有效流通提供保证,从而为安徽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1 相关研究评述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最早提出的城镇化观点认为城镇化就是一个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2],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这种观点被称为传统型城镇化发展观。单一的衡量标准,使人们无法科学地、合理地完成城镇化进程。于是,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频发。面对这些问题,人们意识到城镇化建设必须与人口、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运而生。此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型城镇化进行定义。胡际权[3](2005)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反思,提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和推进主体。彭红碧和杨峰[4](2010)综合前人的研究,明确给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定义。从定义中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它的内容涵盖经济、人口、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意味着人和物的空间移动日益频繁,而物流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行业,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成为支撑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很少有学者开始关注新型城镇化进程对物流业产生的影响。只有高鹏凌[5]在2011年时,以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为研究背景,对四川省物流体系构建与规划进行分析。而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重要作用,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对物流业的影响研究至今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其实在2011年时,王乐***[6]已经开始关注了安徽省城镇化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他首先对新型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建立VAR模型,对新型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第三产业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新型城市化是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重要因素,整体上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正如他本人在文中所述,第三产业涵盖范围很广,研究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对第三产业中具体某一行业的影响应该成为日后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选择第三产业中的物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2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
2.1 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的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样有效地衡量某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学者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承强[7](2011)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此后,2012年,田静[8]则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城镇化发展动力系统、城镇化发展质量系统和城镇化发展公平系统三大系统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她所建立的这个体系涵盖45个指标,评价工作量大、资料搜集困难,因此在实际中可用性低。同年,曾志伟、汤放华、易纯和宁启蒙[9]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虽较田静的衡量体系而言,指标数减少很多,但仍不够精炼。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既要做到全面、准确,又要做到精简、可行,着实给学者的研究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文在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时,充分考虑以上两点后,以卫言[10](2011)提出的模型为基础,对相关指标进行改良,最终构建出一个以经济、人口、环境、社会、生活为一级指标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运用安徽省2003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指标测度法,对安徽省近10年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在此背景下,通过平稳性检验、
E-G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安徽省物流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虽然两者都不具有平稳性,但就长期而言,它们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安徽省物流业的增加值就会提高6.7748%,且当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安徽省物流业增加值这两个时间序列在短期内发生波动而偏离其长期均衡时,将以0.833的反向调整力度使得两者之间由非均衡状态回归均衡状态。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策意义,即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其物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从新型城镇化建设角度挖掘潜在的物流需求,从而促进安徽省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受道路交通、信息技术等一些硬件基础的制约,安徽省很多农村居民还无法享受到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因此,在推进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应将物流业的发展纳入城乡发展规划之中。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城市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随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与城市的差别越来越小,农村居民有着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物流服务需求。仅仅覆盖城市的物流服务网络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只会病态百出。如何开发农村地区的物流发展潜力、如何将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结合,这些将会成为日后安徽省乃至全国物流业发展研究的重点。
当然,本文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由于无法获得安徽省物流业发展详细的统计数据,一些指标的数据缺失,这可能会给研究结果带来偏差。这需要在以后,安徽省物流统计数据不断更新完善。另外,本文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没有考虑地区差异。这也将成为本文日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赵宏海. 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2] 马清裕. 我国城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初步分析[J]. 经济地理,1987(7):126-131.
[3] 胡际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25-26.
[4] 彭红碧,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理论探索,2010(4):75-78.
[5] 高鹏凌.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物流体系构建与规划[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 王乐***. 安徽省新型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 王承强.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4-18.
[8] 田静.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四川建筑,2012(8):47-49.
[9] 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 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2(3):1-4.
[10] 卫言.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张世银,周加来.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析[J]. 技术经济,2007(3):33-37.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篇10
关键词:美术教育 新型城镇化 新定位
美术发展是各类教育中的重要一门教育学,从古至今美术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地存在着,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人们的重视,当然由于各种现实的或历史的原因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美术教育发展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是我对当前我国美术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分析。
1、美术发展现状
美术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社会生活与自然界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反映,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艺术反映,内容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等。美术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而存在的一种重要教育学,它不但包括幼儿美术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包括职业美术教育及大学美术教育,还包括一些美术专业研究机构及社会群众化美术教育研究机构等。总体来说,从幼儿到大学,从社会到家庭,从儿童到老人,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家到社会,人们还是比较重视美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美术爱好者,专业或非专业美术研究者,以及喜欢欣赏美术作品、美术艺术的人广泛存在着,人们的美术艺术涵养普遍得到提高和发展,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批美术艺术人才,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人的知识结构和艺术修养,丰富了人们的美术涵养,促进了人的美育素质发展。但是,美术教育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还不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及广大师生对美术发展的迫切需要,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对美术的作用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发展应起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充分。当然,广大幼儿学校及中小学学校中有很多人喜欢美术课,但是,在时间、内容上学校家庭社会还不能充分保证有效地进行美术教育的落实,美育素质发展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特别是学生在中学或大学期间因受应试教育、“功利主义”影响,美术教育重视程度发展受到种种限制,人们的美术素质发展受到约束,很不利于人们所应有的美术艺术素质的充分发展,不利于人的总体素质的提高,美术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加显现出发展的滞后性。
2、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满足人们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生活现代化、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和谐发展,高效节能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充分发展,全面造福人民,不断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就包括实现人的艺术素质提高和发展,特别是美术艺术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美术教育事业。
当今,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健康有序地发展前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进一步推进广大乡村建设,广大乡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有较高提高和发展,广大乡村、城镇综合作用有较大发展,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全国上下开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能给广大乡村、城镇发展带来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状况将有很大改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将获得较大发展,人们收入就业情况有较大改善,人民幸福指数将显著提高。新型城镇化一定也给美术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3、美术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美术教育的发展,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美术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人们的素质不断更新和提高,美术艺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及聪明才智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物质、技术、人才方面支持和支撑作用。美术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4、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美术教育的地位、作用越来越明显,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当前及最近一段时期,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举措,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发展及产业调整的重要措施,是适应社会和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要求,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们幸福和谐生活和提高人们生活品位的重要途径和措施,美术教育实质也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美术素质的重要根本途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动和向前发展,迫切需要不断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和各种素养,包括艺术素养,美术涵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各方面的艺术需求,美术教育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美术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产生了新的机遇和创造了好时机。美术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它能够依据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发展时期,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努力实践,不断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5、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