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翻译篇1
[摘 要]想要更有效地链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让文言文教学起点更准,过度更稳,需要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合作交流,更需要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多为学生着想,依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文言内容变得灵动,使呆板的文言课堂活跃起来。以《杨氏之子》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文言文为例,探析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文言文 有效衔接 语文教学
[中***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的一篇短小凝练的文言文,文章通过对话向我们勾勒了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童形象。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杨氏之子》一文推开了文言文宝库的大门,它联通了不同时代相同年龄孩子们的心,让人惊叹在那样一个古老年代里人的聪慧机敏,更提起了孩子们探索古人生活的兴趣。无独有偶,七年级课文中也有这样一个正直聪慧、守信明理的小男孩――陈元方,他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文章也通过“陈元芳”与“客”的一段对话,向我们刻画了一个极为方正的七岁小男孩形象。这与《杨氏之子》内容相近,篇幅相似,可见教材安排已经注意了中小学文言内容和情感的衔接,但是它们的学习要求相同吗,教法一样吗?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实现中小学文言文的衔接呢?
一、求同存异
从《杨氏之子》到《陈太丘与友期》,从《两小儿辩日》到《孙权劝学》,从《学弈》到《伤仲永》……中小学文言文教材结合得如此紧密,但学习目标有无差异呢?从以上两篇课文具体来看。
小学《杨氏之子》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小学阶段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慧”,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从“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文言文学习重在“阅读”、“感悟”这个层面上。那么,这个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呢?翻阅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稿)》第三学段(5-6年级)阶段目标“阅读部分”,并没有看到涉及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接着本人又询问了小学阶段的优秀教师,回复说小学高段文言文教学只是要求朗读、背诵、默写,外加几个非常简单的文言实词的理解,而期末语文考试中也只涉及背诵片断。可见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并不高,对此我的理解是:
1.小学文言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多读多背。
2.小学文言文教学不能讲深了,贵在激起阅读兴趣。
3.要灵活多样地引导,重在阅读感悟和积累。
既然小学阶段不要求深入理解,那么七年级语文教学是否该“全盘端出”,给刚升上初中的学生一个“下马威”呢?来看看七年级语文《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变换形式诵读、学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两相比较,从中不难发现篇幅同样短小,内容非常相近的两篇文言文放在不同学段,它的要求明显不同。七年级文言文教学目标已经上升到积累文言词语、掌握翻译方法和借助工具书自主理解的层面上,其实是将小学的阅读理解推进了一步。而《新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文言文教学也这样要求:“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的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3)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4)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
这样一来,我们就看清了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差异,也就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也只有做这样的比较,求同存异,才能以旧引新,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才可能真正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保持学习兴趣又能平稳过渡并积累提高。
以此为点纵览全局,中小学文言文衔接应包含那些内容?
1.从阅读一定量的文言短文到不仅要阅读还要积累文言实词的过渡。
2.要从了解文言文大致内容到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的过渡。
3.要从单纯的阅读到表达感受的过渡。
4.从教师的讲解灌输到学生自查工具书自学实践的过渡……
只有对这个过渡、这种衔接的要求了然于胸,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就不会一味抱怨学生上完六年小学连最基本的文言实词的意思都不知道了。
二、多法并举
文言文的教学,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都应该设法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氛围,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用不同渠道多种方式,来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1.用文章吸引学生。
如小学《杨氏之子》一文中:“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本身就妙语连珠、充满智慧――你说杨梅是我杨家水果,我立即就对出:没听过孔雀是您孔家的家禽。反应之快、回答之巧妙令人咂舌,又加说这话的是一个九岁的小孩,这就更让小学生们感同身受,联系生活中大人也曾和自己开过这样的玩笑,自己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也许就是自己的榜样了!
《陈太丘与友期》既有故事情节、词汇量少,又新奇有意思。教学伊始,教者通过讲述《元方善对》的故事,初步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从元方的灵活应答中初步感受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的特点,这样的故事情节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一步学习课文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2.用方法引导学生。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多读几遍自然能感知大意。预习时教给学生“三看一查”的学习方法,即: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练习题,查工具书。翻译时给学生们介绍简单的翻译方法,如:加字法、换字法、留字法、会意法等。在理解《陈太丘与友期》的第一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时,告诉学生人名、地名、时间副词等不用翻译,照搬下来就行;单音节词“友”就是现代汉语里的双音节“朋友”,“行”就是“出行”;“与”换成现在常用的“和”,“期”会意理解为“约定”,那么这一句就可以译为: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出行。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会觉得翻译理解并不神秘,是有“法”可依的,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
3.用“表达”来鼓励学生。
文言文课上,请学生先上台来说,即使不对也很有趣。形式可以是讲故事、谈人物、说梗概,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或者是阅读的其他感受……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文,采用了表演的形式来再现陈太丘与陈元方的对话,通过惟妙惟肖的模仿,动作语气的表达,学生们兴趣高涨,准确把握了人物形象。总之,读的感悟非常珍贵,古文毕竟不是外语,它和现代文有相通之处,初学者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阅读形式略知一二。
4.用“积累”来充实学生。
用小本子或者卡片把学过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及用法记下来,积少成多、由单一到复杂,慢慢随文积累,并经常注意“温故”,相信积累到一定程度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杨氏之子翻译篇2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行文简洁,但故事风趣,语言睿智,人物鲜活。
一、揭题释义、激发兴趣
师揭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众生:杨氏之子。
师:平翘舌音读得很准。有谁明白课题的意思吗?
(一生举手)
师:在这种场合能够主动举手展示自己的同学都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我们共同来听听这位同学的想法。
生:姓杨的人家的孩子。
师:解释得很准确。“之”在这里做什么解释?
生:的。
师:老师姓刘,请你用这种方式称呼我。
生:刘氏之子。
师:不错,“子” 在古代既指儿子又指女儿,不过,我希望在称呼中能体现我的性别特点。
生:(停顿了几秒钟,试探的)刘氏之……子。
师:我是男是女?
生:女。
师:把这个女字放进去。
生:(略紧张)女士。
师:你从中国古代穿越到西方去了。(众笑)用课题的方式来称呼。
生:杨氏……
师:我姓刘。
生:刘氏之女。
师:太棒了,孺子可教。如果称呼你自己呢?
生:徐氏之女。
评析: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尤其是这种没有事先见面的“借班上课”,师生之间刚开始还没有形成默契。当教师让学生用课题的方式称呼自己时,很显然学生在回答时是生硬地模仿,模糊了“子”的概念。教师立刻点明了“子”的准确意思,接着追问学生在称呼中体现教师的性别特点。然而学生由于紧张没有准确领悟教师的意思,师生交流出现障碍,课堂气氛滞而涩。教师的“课感”帮助她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耐心地对这个学生进行帮扶,幽默地帮学生化解回答错误后的尴尬,巧妙地调节课堂气氛,师生交流很快顺畅了起来。
二、初知课文,体验诵读
师:这篇文言文很短,现在请大家拿出课本,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放映课文与课文插***,巡视辅导。
师: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重点指导为wèi、应yìng的读音。
教师范读进行诵读指导。
师:文言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的,为了方便我们学习,课文才加上了标点,读课文的时候,有标点的地方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需要用气息拖一个长音,这就是文言文的诵读。模仿我读的样子,再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好吗?
(生练习朗读)
师:谁先来读一读?
生: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师:打断你一下。请看这一句(激光笔指示“孔君平诣其父”),句中出现了一个人名,是谁?
生:孔君……平。
师:对,他是孔子的第二十六代子孙,学识渊博,为人很有修养。人名该怎么读?
生:连在一起读。
师:对,(在课件“孔君平”三个字下画一条下画线)你试着读一读。
生:孔君平|诣|其父。
师:有点读文言文的感觉了。继续往下读。
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刚才我是这样读的吗?
生:不是,好像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停顿线是放在“家”后还是放在“子”后呢?(课件播放“家禽”与“禽”的解释) 在现代文中“家禽”是一个词,要连读,意思是――
生:(看课件)家中饲养的鸡、鸭、鹅。
师:“禽”字如果单独念,意思是――
生:(看课件)指鸟。
师:同学们觉得该如何处理?
(思考片刻)
生:应该是“禽”字单独念。如果“家禽”连读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夫子家里饲养的鸡、鸭、鹅”。孔雀是一种鸟,不是鸡、鸭、鹅。
师:孩子,你真不简单啊!你的回答反映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言文的节奏与停顿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的!
师:你掌握了朗读文言文的窍门了。
评析:本环节将读准文言文的节奏和初知课文大意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了解了词意和句意,就能正确把握节奏。在指导“家禽”一词的读法时,尤为巧妙。当学生读错时,出示“家禽”和“禽”的含义,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而不是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正是这一举动,体现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定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相启发,所以才有了学生后来精彩的回答――文言文的节奏与停顿是根据句子意思划分的,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研读课文,感受“聪惠”
师:课文中的杨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甚聪惠。
师板书甚聪惠(播放课析“”),猜猜左边的“耳”字表示什么意思。
生:很会听。
师:对,耳听八方。(课件出示对“耳”字的解读)右边心上开了一扇窗户,表示什么意思?
生:心灵的窗户,表示很会思考。
生:表示很会想。
师:(课件出示对“”字的解读)你们很有想法,真正聪惠的人不但要耳听八方,还要听而能悟。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句子体现了杨氏子甚聪惠?默读课文,画上波浪线。
评析:没有繁体字的文言文教学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这里采用追溯字源的方式解读“聪”字是教学的亮点。因为传统地拆分“聪”字,与课文中的杨氏子的行为便对应得很牵强。于是,教师想到了“聪”的繁体――“”,在《说文解字》中,“耳”表示耳听八方,会听,“”心上开窗,听而能悟。课文中的杨氏子听到了孔君平的话,且悟出了话中的另一层意思――用姓开玩笑,从而做出了精妙的回答。从字源上阐明字理,与课文内容紧紧相扣,并为学生寻找杨氏子“甚聪惠”的表现作出了铺垫。
生默读、批注。
生:我画的是“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因为孔君平说过:“此是君家果。”意思就是杨梅是你家的水果。(生说不下去了)
师:最后一句话是杨氏子的回答,要读懂这句话,先来听听孔君平说了什么。
评析:学生意会但无法言传,教师此时的插入打破了僵局,也是一种顺势而为的重点导向。已经有学生谈了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感悟,但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该是教师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的时候了。深入开掘式的对话则从眼下拉开了帷幕。
生:此是君家果。
师:聪惠的人就要耳听八方,你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了吗?
生:孔君平是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因为都有一个杨字,好像把杨梅看成杨氏子的兄弟一样,和杨氏子开玩笑。
师:你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了。再听杨氏子是怎么回答的。
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有一个孔字,孔君平姓孔,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开玩笑。
师:(板书孔君平 孔雀)妙就妙在这儿,一个九岁的孩子不仅能听出对方话中的含义,而且能巧妙地回答,假如来人不姓孔,而姓李,该如何作答?
生: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师:什么lí?
生:梨子的梨。
生:还可以说: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两个黄鹂鸣翠柳的黄鹂。(众笑)
师:好一个巧妙的回答。如果来人姓熊呢?
生:未闻狗熊是夫子……
一生打断:第一个字得是熊,你说的第一个字是狗。(生大笑)
生:未闻熊猫是夫子家禽。
师:孩子,通体是毛,胎生,且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为禽乎?
评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处语言运用的训练。一处是用课题的方式称呼老师,另一处便是此处。这样的设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现场的回答情况来看,机智、聪惠、巧妙、充满情趣。当学生说道“未闻熊猫是夫子家禽”时,教师敏锐地追问:“通体是毛,胎生,且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为禽乎?”轻轻一拨,把问题拨给学生思考。这样的问法与文本特点十分吻合,为学生精心创造了用文言文对话的环境。这样的偶发事件,足见教师驾驭课堂的成熟与机智。
生(恍然):兽,是兽,未闻熊猫是夫子家兽。
师:好快的反应!同学,你贵姓?
生:姓俞。
师:俞氏之子甚聪惠。同学们掌声送给他。
生:老师,这句话里还有“应声”这个词能体现杨氏子的聪惠。“应声”就是回答得很快,马上就答出来了,说明杨氏子的反应很快。
师:你的理解特别准确,能给“应声”换一个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吗?(板书“应声”)
生:脱口而出。
生:毫不犹豫。
生:不假思索。
师:太棒了,同学们的词汇量很丰富啊!
评析: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看似不难,难的是感悟“应声”一词中蕴含的敏捷。若无“应声”,则无“甚聪惠”。
四、迁移学法、拓展阅读
师:《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播放这本书的封面),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至今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了。其中著名的《孔融让梨》就出自这本书。今天老师从中挑选了一个小故事送给大家,同学们试试能否用参考注释的方式读懂。
师播放课件,生阅读《徐孺子赏月》。
生反复阅读后,师边做动作边读原文,生尝试翻译。
师总结。
评析:真正扎实的语文课堂,从来都不回避训练。因为没有训练,就不可能有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发展。在前面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已经找到理解文言文的主要方法――参考注释和联系上下文,在这一个环节教师便安排学生运用学法,进行文白对译的训练。从教学现场来看,学生在翻译时磕磕巴巴,说得不是十分流畅和准确,但大体意思基本上讲到了。于是就有听课教师质疑:此环节的难度是否太大?是否会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获得的成就感比轻易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的满足感更有价值。在师生文白对译的过程中,教师是一边做动作,一边有节奏地读原文,一边让学生根据注释翻译的。事实上,教师朗读时的断句和动作就是在对学生暗示故事情节,正是因为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教师才铺设台阶,巧妙地降低了训练难度,学生根据注释是完全可以弄懂的。这种扎实的文白对译训练为今后学生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氏之子翻译篇3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下册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四篇文言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是诵读爽口的名篇,可称“小古文”。从教材编排意***来看,确是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基础,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之门。不过,对初涉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爱学,易学,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呢?下面就这学期我上了第十课《杨氏之子》谈几点体会。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由于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区别,文言文一开始会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又不好读,因此学生产生一些畏难的心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首要任务就是排除学生这种不良的情绪,在学生与文言文初次见面时,能被它的文化内涵、高雅脱俗之美所吸引,让学生兴趣盎然,实现与文言文的对话。
如,教学《杨氏之子》一课,因为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我以汉字的演变导入。通过这样的形式,感受古文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升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帆。我还结合课文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创设激励学阅读古文的情境,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铺开一条道路,让他们在快乐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指导朗读,初读感知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其意***是让学生通过多读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尤其是反复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脱离语言环境,去记一些语法规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多读可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语感,以达到能够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古代的作品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杨氏之子》时,首先自己范读两遍,让学生听记哪些地方应停顿,哪些地方读音有变化,然后抽生讲师点评。最后由教师指导读,学生跟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准确反复的跟读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上逐渐加深。背诵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背诵文言文反对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背诵也要因文而法。背诵可采用多种方法,多背诵会掌握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
3.研读交流,强化生成
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点燃学生创造的“火把”;不是一味的教师提问,而是学生主动质疑;不是简单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大胆放手,让学生讲,根究文章中的注释,借助词语手册,由学生翻译文言文,碰到疑难之处,老师加以点拨,因此学生劲头很足。由于文言文中文言词很多,如:之、其、曰君、乃“等等。学生一时很难搞懂,我就借助白话文作比较,让学生领悟文言文的精妙之处,通过教学,大部分学生能说出文本大概意思,有的学生还有一定的创造性,《杨氏之子》与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还是算比较容易。
4.拓展思路、融会贯通
新课标在每一个单元中都安排了拓展延伸的内容,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要求文本,还应在此基础上加强拓展性的训练,让学生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我们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寻找文本更深刻的内涵,比如《杨氏之子》一文中,孔君平对姓杨名自说的一番话,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样应对孔君平?又比如你是孔君平,你又会对姓杨孩子的话如何评价或会产生怎样的态度?在课堂上,我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教室内举手的同学络绎不绝,看法各异,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文本更深层意思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杨氏之子的语言应对能力和卓越的智慧。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注重孩子们文言文的启蒙教育,从培养兴趣开始,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入门,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感知、研读交流,强化生成、拓展思路、融会贯通这一教学结构,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文言文的魅力,为今后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2011.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2011.解读.
[3]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杨氏之子翻译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