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中的中国古典情结

[教学设想]

现代社会,流行文化的绚丽形式及视觉冲击,无不吸引着我们当代的年轻人,传统几乎成为虚无的代名词。生活在这个时代的90后青少年更是传统文化缺失。而西方及韩日文化的强势冲击和网络时代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危机。如何让学生既能追逐时尚流行,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是借助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的特点,从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引领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美,去找寻中国古典情结,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流行歌曲中的中国古典文化元素

过程与方法:利用流行歌曲这一载体,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欣赏体验与交流,引导学生去搜索、捕捉“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领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美,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增强对诗歌的亲和力。

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符号,更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3.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立体地全方位地接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流程]

首先,导语引入(课前播放古筝曲《知音》,营造一种古典氛围)

同学们都很喜欢流行歌曲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流行歌曲。它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流行音乐中的中国古典情结。

(板书:流行 传统)

其次,传道授业

第一步:从流行乐切入。播放《东风破》。

播放时让学生注意歌词内容及创设的意境。(师生交流听后的感受及其喜爱的原因。)

师:很熟悉吧?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大声唱。

师:谁来谈谈听后的感受。可从歌词内容或曲调风格或演奏的主要乐器这几个方面来谈。(学生回答问题目标明确)

生:伤感,遗憾,无奈,离愁,怀念,让人想起过去。这种淡淡的哀愁我们在许多古诗中品味过――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李商隐的“无题”诗等等。

师: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注意词中所写景物及所使用的乐器。

生:如“灯盏,琵琶,圆月,琴音,枫叶,篱笆,古道,蔓草”。(学生会找文中出现的孤单离愁等词语。)

生:曲子很有中国特色,现代流行音乐中加入了很多中国的传统元素,如乐器――二胡、琵琶。

生:以词的形式出现,有词牌名。

师:初看名字《东风破》,很是惊讶周杰伦会用词牌做歌名。再仔细一想,词牌中并没有“东风破”这个词牌。东风寒、醉东风、沉醉东风、东风齐著力、东风吹酒面、东风第一枝……就是没有东风破。

(打出投影,出示【东风破】)

师:【东风破】宋朝民间乐舞方面有大曲,所谓大曲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曲分三段,第一段是“散序”,第二段是“排遍”,第三段是“破”又名“入破”。另外还有“曲破”,是从大曲中***出来的。南唐后主李煜除诗词书画外,亦通晓音律,曾亲制《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东风破的“破”指的是一种调,即宋朝所谓的“曲破”,据《宋史・乐志》记载,太宗亲制“曲破”二十九曲,又“琵琶独弹曲破”十五曲。宋朝江浙一带(江南)盛行这类琵琶曲,多填词而唱,后期演变为词牌。

《东风破》歌词当然并非严格定义下的词牌,它只是仿古词牌名所做的一首歌。唐元稹《琵琶歌》:“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并。百万金铃旋玉盘,醉客满船皆暂醒。”就是形容琵琶弹到入破后,音乐节奏越来越快速的情形。歌词“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意指用琵琶这种乐器弹奏一首名为东风的曲破。

师:这首歌很中国主要是因为歌词中融入了许多古典文化的元素在里面。

下面我们用心体会一下:歌词中你捕捉到哪些古典诗词的影子,你能找到么?

(学生七嘴八舌)

1.酒暖回忆思念瘦――

①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②冯延巳“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③郭翌“市城谁念青山瘦?尽日厨头不断烟”。

④冯小青“瘦影自怜清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2.水向东流――易让人联想到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

师:词中这些传统意象如同时光隧道,把人的思绪送回到逝去的日子,岁月在墙上无声而无情的剥落……一盏离愁,一壶漂泊,一曲东风破,将曾经的疯狂与轻浮打破……寥寥几字,诉说的孤独和荒凉却是在无尽地延伸。瘦的思念,偷不到的时间,浓重的忧伤和苦涩的离愁,冲击着古今时空中每一个幽幽的过客。

第二步:在流行乐中深入探究。其实现在有很多的流行音乐人开始在古典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追求流行与传统的融合。周杰伦可以说是流行的代表,但他的作品中却总是有着一种浓浓的古典情结,几乎每一张专辑都要有一首属于中国风的歌曲。(比如《东风破》中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般的淡淡哀愁,《发如雪》中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的轻轻喟叹,《千里之外》的天各一方生死难忘的一生等待,《青花瓷》里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配以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二胡悠悠……)大量传统意象意境的融入,使歌曲听起来古朴而典雅。

(板书:借用意象意境)

再如:

1)这首《在水一方》(播放歌曲,放四句即可)

(师生齐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游之,宛在水中央。)――这是对《诗经・蒹葭》最通俗的解释。

2)借助古典诗词的意蕴可以营造一种氛围,表达一种情怀。

(播放《烟花三月》)(师生齐背《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这首歌化用了古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却也传达出现代人的情感。人生聚散无常,有些朋友恐怕一生难再相见,即使相见,怕也是世事沧桑。歌曲渲染的是一种友情的珍贵与江南山水的美丽交相融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创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意境。

3)个人认为,在化用古诗词上最为经典的应是这首《涛声依旧》(播放《涛声依旧》)(师生齐背《枫桥夜泊》)

作者将传统的古诗词意境与现代人的爱情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对已离去恋人的思念和重归于好的企盼。二者主题相去甚远,但是情调上却有着相似之处。

(板书:化用古诗词)

除此之外,还有直接在原词基础上谱新曲。除了熟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最有名的当属《虞美人》与《明月几时有》,以及当下流行的《月满西楼》。

学生齐唱《明月几时有》,播放《月满西楼》

(板书:古诗词新唱)

[课堂总结]

纵观三十年的流行乐坛,发现打动并震撼我们的流行歌曲,往往是那些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流行歌曲,说明当下流行歌曲在意境和情调上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与血脉相连。之所以喜欢,之所以流行,皆源于我们骨子里的古典情结。中国情结是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印记,不可磨灭、一生相随。几千年的传统积淀已经浸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这种代代相传的文化早已冲破时空障碍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了。流行歌曲借助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意境或典故,或化用古诗词或古诗新唱的形式,配以传统的民族乐器,为我们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

让我们在《唐宋元明清》的歌声中,去翻阅脑海中留下的一篇篇怀古情结吧。

[板书设计]

流行传统

1.借用意象意境

2.使用典故

3.化用古诗词

4.古诗词新唱

[教后反思]

将流行歌曲融入诗歌教学,引领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美,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悟诗歌和流行音乐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的亲和力,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意识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在学习活动的交互之中,学知识,长才干。使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能以一种相对高雅的眼光去看待流行文化,使他们在听流行歌曲的同时加入一些思考一些品味,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符号,更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增强民族使命感。

汪新兰,语文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本文编校:老 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流行音乐中的中国古典情结

学习

对《文心雕龙》中《隐秀》篇的几点认识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对《文心雕龙》中《隐秀》篇的几点认识,内容包括文心雕龙隐秀篇,文心雕龙隐秀篇的理解。《文心雕龙》中《隐秀》篇不仅阐述了刘勰关于文学创作的具体表现手段――“隐”和“秀”的认识,也反映了刘勰关于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

学习

酒与书画/孔府宴中的“诗礼银杏”

阅读(32)

酒与书画文/晓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所歌颂的八位酒仙中,有一位是唐代大书家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善写草书,被称为“草圣”。他的书法和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被唐文宗李昂称为“三绝”。他是贺知章

学习

青岛二中:从“优秀”走向“卓越”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青岛二中:从“优秀”走向“卓越”,内容包括青岛二中贴吧,青岛新闻201910月15日青岛二中。青岛二中,就是这样一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学校,她之所以成为一所被人交口称赞,被千千万万学子念念不忘的名校,就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在山东,

学习

从纸的一般性能看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麻纸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从纸的一般性能看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麻纸,内容包括敦煌壁画青绿色的意义,敦煌壁画浅谈。[摘要]对于我国造纸术的起源和技术传承问题,学术界历来争论不休。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境内考古工作的开展,考古工作者相继在一些墓葬和遗

学习

中国银行业利润结构分析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银行业利润结构分析,内容包括中国银行业盈利趋势分析,中国银行利润结构分析。【摘要】我国银行业利润很多,但利润的构成与国际大商业银行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特点,并对这种特点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剖

学习

电影《可可西里》的死亡叙事与人性张扬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电影《可可西里》的死亡叙事与人性张扬,内容包括可可西里电影故事叙述,电影可可西里的叙事。[摘要]电影《可可西里》由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成,是以一个记者从第三者的眼光对浴血保护藏羚羊的特殊群体队伍的描述,直观体现了血

学习

从巴伦支海说到重商主义

阅读(23)

地理大发现、重商主义甚至资本主义都起源于15世纪。在这个重大历史进程中,许多沿大西洋的小国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荷兰。这个国家的航海家兼国际贸易使者不仅在地理大发现的史册中留下了光辉段落,还留下了令人感动的经商范例。巴伦支海的来

学习

汉代帝王师傅散论

阅读(28)

摘要:汉代重视帝王师傅的设置。任帝王师傅者,或为元老重臣,或为忠厚长者,或精通经学。帝王师傅西汉时多位至丞相而成帝后多录尚书事,所受尊崇甚高。关键词:汉代帝王师傅相关问题汉代的帝王师傅指两汉皇帝、太子、诸侯王的太傅、少傅、侍

学习

马克思人学的制高点:实践人学

阅读(35)

【摘要】本文从当代人学研究的现实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中,系统地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区别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是一种崭新的

学习

文言文课外阅读积累(七)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课外阅读积累(七),内容包括七年级文言文积累20字,七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田子为相田子为相,三年归休①,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

学习

试论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应对策略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应对策略,内容包括碧桂园负债经营风险,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与对策论文。论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途径,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积极筹措资金,增强自身的经

学习

且行且看尼泊尔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且行且看尼泊尔,内容包括尼泊尔之行散文,尼泊尔朝圣散文。卡尔维诺曾经说過: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看到他自己拥有的何等得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得多。也许有人会说,无高楼,不现代!但在尼泊尔,这

学习

“脱口秀”在中国的发展和走向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脱口秀”在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内容包括脱口秀为什么在中国发展迅速,脱口秀大会的发展趋势。一“脱口秀”是对英语“talkshow”的音译,指的是主持人对来宾的访谈或者是上门对人物进行的访问,通常主持人和来宾都不准备讲稿,而是

学习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阐释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阐释,内容包括大团圆式结局和悲剧式结局,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蕴含。[摘要]在影视戏剧艺术中,悲剧被美学家认为是最能够表现崇高美的高级戏剧。西方一向尊崇悲剧艺术,亚里斯多德的《诗学

学习

卡西莫多情结

阅读(28)

还记得《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吗?在《巴黎圣母院》中,他其实是作为吉卜赛算命女郎艾丝米拉达的反衬角色而存在的。他的丑陋和吉卜赛女郎的美艳在人们的视觉或是想像中,形成巨大的反差。卡西莫多——“圣化”的自我保护者卡西莫多

学习

丁肇中的家族情结

阅读(913)

寻根日照2002年,丁肇中回山东探亲,在祖父坟前,丁肇中说:“真应该把儿子带回来,让他看看家乡,让他知道他的根在这儿。”2005年,丁肇中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带着儿子来到了中国。一路上,丁肇中不断地向自己的儿子介绍中国的文化。在太清宫里,他甚至

学习

汉唐盛世情结该放下了

阅读(27)

中国确实今非昔比了。21世纪最初十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最早走出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不仅让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也诱发了中国民族主义的“雄心壮志”:认为中国不但可以说“不”,还可以直率地说中国“不高兴”,认为中国文化从来就是“先进的

学习

浅谈许地山的宗教情结

阅读(50)

在现代文学史上,谈到宗教色彩最浓的作家,许地山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代表了。作为一个对宗教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型作家,许地山在他的作品里常常运用宗教意象,可以说艺术与宗教互相缠绕、互相融合、密不可分的。许地山是以宗教思想为核心来探讨人

学习

越南历史上的“抗华”情结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越南历史上的“抗华”情结,内容包括越南近代史真实情况,越南历史上真实的转折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越南参观历史博物馆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八世纪,几乎每一个展厅,都可以看到,解说员自豪地向各国游客介绍,越南

学习

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美学阐释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美学阐释,内容包括尼采悲剧的诞生有何美学价值,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本文将着眼于尼采唯一的美学专门著作《悲剧的诞生》,探讨尼采悲剧美学的要领,即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两种艺术冲动在悲剧创造中发

学习

从宪法视阈阐释特殊主体保护问题

阅读(27)

宪法上有很多特殊的权利主体(以下也称“特殊主体”),这些主体之所以“特殊”,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在身心发展方面以及社会观念下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宪法和法律对他们施予了特殊的保护。宪法或是明确指出了他们的特殊性,或是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