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的诗篇1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1《坚守讲台》
人们对教师的赞美枚不胜举,
然而,
我要说这一切赞美教师都难以涵盖你奉献的心灵。
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知疼懂爱的人,
渴望幸福的现代文明。
只是为教育的振兴,
你才舍弃私利,
坚守三尺讲台,
默默无声地哺花育树,
追求自己矢志不渝的憧憬。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2《精神传递者》
老师有海纳百川的胸膛,
老师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从儒家思想到素质引航,
从粉尘飞扬到到浏览上网,
从“臭老九”到“教书匠”,
老师走过的路艰难坎坷、泥泞漫长,
却愈战愈勇、愈挫愈强,
一代一代源源流长,
因为他们传递的是接力巨棒,
留下的是精神食粮,
注入的是拼搏刚强,
才使炎黄子孙昂首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关于感恩老师的诗歌范文3《最美的神话》
老师,
您用您的一生教我们懂得为何要有追求,
为何要有理想,
为何要超越自己。
老师,
关于老师的诗篇2
虽说语文老师不必个个是诗人,但多少要有点诗人气质、儒雅风度。那些著名的语文老师,如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等,看上去就像个语文老师,他们的举止言行中都散发着一种语文味,而听这样的教师上课,学生和教师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语文教师背背诗,特别是背背文化气息浓厚的古典诗歌,非常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文化底蕴,对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帮助。
语文教学,也是语言教学。作为语文老师,当然要琢磨琢磨自己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平实固然是一种风格。但诗意化的语言,学生听着会不会更顺耳呢?像诗一样的课堂语言,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能不能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呢?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语文老师更要背背诗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背点诗,潜移默化地,我们的语言才会更有诗意,学生的语言也会受到熏陶。“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语言的风格,也会变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其实,语文老师背背诗,最现实的,是可以给诗歌教学带来很多便利。我们试着把即将教学的诗歌背下来,首先,背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备课的过程;其次,教学时,如果这些诗歌已经烂熟于胸,我们不必时常去翻教材,自然节省不少时间;最后,如果能把学生学过的诗歌全背下来,在组织复习时,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老师焦头烂额找书本的现象,另一方面能有针对性地统筹规划。
教材所选诗歌之外,如果我们还能背出大量诗歌,上课时,我们就会有对比教学的材料,从而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如教学杜甫《春望》时,如果我们再给学生背一背杜甫的另一首诗歌――《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学生对诗人这种的国愁家恨的体会,会更加立体而深刻。而且,这种自然的背诵不会给学生刻意为之的感觉,不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只能提升兴趣。
诗歌教学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背诗:背出所学的诗,背出大量的诗。我们的教学向来讲究言传身教,躬亲示范。诗歌教学也不例外。还有一句俗语叫:“给人一杯水,自需一桶水。”要求学生大量背诗,自己岂能落在学生后面?如果语文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背诗,做好榜样,跟他们比赛,这无疑会点燃学生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效率――这也可以叫:“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语文老师背背诗,不仅是诗歌教学的必要,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需要。讲诗可以联系诗,讲文也可以联系诗。我们要大胆、即兴、适时地把诗歌引入课堂。比如,学战争题材的文章,给学生背背杜甫的《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样,战争的残酷,学生能诗意地感受到,且非常真切。教学《范进中举》时,我们背一背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学生对于科举考试之于古代读书人的重要性会有更形象的感知。因为诗歌都是讲究形象性的,加上老师感性地背诵,所以,学生理解起来自然兴趣盎然,毫不费力。老师背背诗,多点诗歌储备,教学时才能达到旁征博引的妙境,取得自然无痕的效果。
老师在课堂上背背诗,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改变课堂节奏的作用,因为学生的心理是喜欢诗歌超过喜欢文章。上课时,老师亲自背诗,或由老师带头师生齐背,师生的情绪能迅速调动起来。讲惜时,一起背背“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讲奉献,一起背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讲壮志,一起背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声琅琅中,教与学的情绪都会达到高潮。
关于老师的诗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实践
高中诗歌是一个语言比较凝聚的文学载体,有特殊的文学特征,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中之难的重点,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开展,是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都关注的点,寻求切合实际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语文老师应该去探究的,更是每个语文老师教学的任务。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诗歌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创造性,由此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一、提升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老师作为诗歌的讲颂者,首先需要掌握诗歌的特征和诗歌鉴赏的技巧与能力,能够精确的掌握新课程下教钢的要求,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教师素养,诗歌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基本是古人的人生探索的经验总结、个人修养和文学修养融合而来的精美的诗歌,其中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所以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诗歌之前,必须先领悟其中的意境,然后加以自己的创新之后在教学。在此过程中也能升华自己,也是提升教师素养的好机会。老师教学水平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作为高中老师,也必须及时给大脑充电,努力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诗歌中真挚的情感,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多元化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从语文诗歌中真正的了解到其中的精髓所在,真正的理解到作者的思想和其中的喜怒安乐,当然,老师也要自己多探索好的教学方式,层次分明的给学生讲解其中的难易点,让学生容易掌握诗歌学习的技巧,使其难度降低,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诗歌。另外,老师也要及时和现代接轨,能够和学生没有障碍的进行交流,能够在交流中掌握学生的思维视角,对学生学习诗歌会有较大的帮助,这也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综合素养的方式。
二、增加朗诵、深化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与普通课文不同之处在于,课文每句话比较好理解,但是诗歌它短而精,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谐的韵律,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体会诗歌的情愫,学生只有善于朗读,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诗歌,喜欢上诗歌。老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先在网络上***一些名家诵读的诗歌,放给学生们听,然后再让学生参照着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和先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此学生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喜与忧,安与乐。例如汉乐府的《长歌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的就是忧愁,再如李白的《秋浦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达的也是忧伤”,所以只有与通过大量的朗读,才能体会到诗人心中无限的悲凉,忧愁。针对高中学习的这些诗歌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其中经典诗歌的特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去讨论,这样学生们既可以活跃教学氛围,也可以让学生爱上朗读,领悟理解其中的意义,汲取诗歌中的营养,鼓励学生多读多理解,达到愿意朗读,深化理解的目标。
三、改革创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脱离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记录的教学方式,需要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的教学观念,以围绕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原则的语文教学,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当然老师引导也非常重要,比如,学生初期学习诗歌时总是不知所措,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先朗读,然后再在每个词语中去分析其中的意思,然后让同学自由结合讨论诗歌文的内涵和表达的意义,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老师不要马上把答案讲出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根本,然后主动去解决问题。另外,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再以学生的成绩为评判的标准,要全方位的评判,要对学生进行思维创造力的引导,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为目标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所以我们作为高中语文老师,不能被传统的思想影响,要随着时代进步,个人的教学也要随之改进,创新教学理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关于老师的诗篇4
一、广泛阅读,关注新成果,提高自身的新诗感悟力是教师的重要自我准备
传统语文教育多年来对新诗采取了“漠视”态度,课本中新诗篇目寥寥无几,高考语文试卷多年未涉足新诗领域。这种现状,致使大多数教师没有加强自身在新诗方面的锻炼和积累。在新诗的教学上,教师首先要跨越自身的障碍,培养自身对新诗的良好兴趣和领悟力,扩大自身新诗的阅读量。除了备好现行课本中的新诗作品外,还应广泛涉猎现当代新诗名家作品,如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冯至、余光中、舒婷、顾城、席幕蓉、汪国真等的诗作。
在新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当今中国诗坛(包括港台)上活跃的诗派和诗人,了解当今中国诗坛的文化动向和发展轨迹,尤其应该对当下的一些诗歌研究新成果有所了解。霍俊明、张洁宇等诸位现当代诗歌研究专家曾在《中学新诗教育:在夹缝中寻找道路》一文中提到,“很多教师还是用非诗的方式来解读。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其中‘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教参认为‘天上虹’就是一场雨之后出现的彩虹。这种解读就给学生很大的误导。教参对郑愁予的《错误》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解读,有的说是闺怨诗,有的说是乡愁诗。这里有一个背景,就是郑愁予在自己的文章中和接受访谈的时候说过,之所以写《错误》,是他在1949年随父亲去了台湾,而母亲却留在了大陆。……” 张洁宇则进一步阐述:“比如刚才霍俊明老师举的例子,《再别康桥》的问题、《错误》的问题,这些在新诗研究领域早就解决了,……但成果却无法通过某种有效的渠道传达到中学新诗教学中,这种脱节和浪费,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学教师们的教参可能有的已经陈旧,和研究界新成果脱节,而可能看到的一些诗歌鉴赏辞典之类的参考书,有的也存在质量差、水平低的问题。” 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要提高对新诗研究成果和现状的关注,多翻阅《诗探索》、《中国诗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诗歌研究动态》、《名作欣赏》等涉及现当代诗歌研究的杂志,并掌握电子文献检索方法,常去中国知网、维普数据等网站上去查询与教学诗歌篇目相关的最新研究文章。
新诗作为一种直述情感的文体,教师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心智来进行诠释。以诵读著称的特级教师韩***说:“有时,诗文中的感情需要诵读的人,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填充。”韩老师讲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他读着读着流下了眼泪,听课的成百上千的师生也跟着他流泪。课后他说到“我读此文时想到了自己去世多年的父亲。‘大堰河,己死了,/她死时,她的***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轻轻的唤着她的***儿的名字……’,我每读到这几句,我总想起1981年,我父亲去世时,我没有守在他身旁,他重病时,我没有好好地为父亲尽孝,而这已经成了我终身的遗憾。有这样的情感支撑,所以,我读到这几句,总是感同深受,大泪傍沱。” 可见,我们在诵读中要引导学生用个体生命与诗歌进行心灵交流,在读中反复的揣摩、体会,最后让学生通过诵读把自己与诗人心灵碰撞刹那的体验表达出来,这样才真正把握了作品的内涵。孙绍振先生在《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有对新诗教学中教师素养有过论述,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和《死水》这两首诗时,他认为:“教这样的课程,是要有特别的修养的,任何中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诗歌散文方面的较为专业的修养,是无法胜任教学任务的。要对徐志摩和闻一多的这两首诗加以分析,教师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修养:第一,对于诗歌与散文在文体上(形式上,或者文类上)的具体分析能力;第二,关于诗歌流派方面(特别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方面)的修养;第三,关于中国新诗在艺术上演变过程的修养。关键的是,要有比较过硬的具体分析能力。”
二、亲自创作,引导学生创作是教师进行新诗教学策略改进的一个关键点
80年代的新诗创作热潮已过,新诗由于多义性和评价标准不确定性,逐渐为师生所漠视。教师不会创作新诗的大有人在。教师缺乏新诗的创作经验和激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诗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的进行“下水作诗”活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创作的新诗,引起学生对新诗创作的兴趣,和学生分享新诗创作的感悟和灵感。2011年,在泸州市市属学校的一次公开课比赛中,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李光焰老师在讲授《边界望乡》一诗时,在讲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文笔优美,气势酣畅,让全场学生和老师们眼前一亮,不禁佩服起李老师的创作才华,这场课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新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新诗的创作,并采取由易到难的科学步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新诗创作时,可以先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仿写。如袁卫星老师上诗歌写作指导课,巧妙地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删去两韵,请学生根据情感选择相应的意象补上,于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可喜景象,有学生写道:‘给我一片荷花瓣啊荷花瓣/船一样的荷花瓣/归航的期盼是乡愁的期盼/给我一片荷花瓣啊荷花瓣/给我一杯女儿红啊女儿红/泪一样的女儿红/泪水的凝重是乡愁的凝重/给我一杯女儿红啊女儿红’,后经同学评议,将‘泪水的凝重是乡愁的凝重’改为‘流泪的伤痛是乡愁的伤痛’,诗意更显和谐。再与原诗对照,学生们对诗的感悟和理解有了一个跃进。”
在经过一定仿写训练后,教师可以开设新诗创作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真情实感来创作新诗。大多数学生的作品都还比较稚嫩,优美感和可读性都不强,主要体现在意象的塑造显得比较生硬。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诗歌情境来选择意象,分析不同意象的表达效果,选择的意象要注意情景交融。优秀的诗作应在课上进行展示,并让作者谈谈创作的过程和体会。在课堂上,教师力争所有学生都能对别人的诗作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庚,张鸣.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3(4).
[2]孙晓娅,霍俊明,张洁宇等.中学新诗教育:在夹缝中寻找道路[J].语文建设,2008(Z1)
[3]***师范教育司.韩***与新语文教育[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于老师的诗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优化策略
【中***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46-0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歌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现今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经济现代化、文化快餐化的时代,人心日益浮躁,急功近利,社会的喧嚣已经侵入人心灵的一方净土。面对这样的时代,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
纵观初中学生阅读现状,毋庸置疑的是,在各种体裁中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其次是散文,阅读诗歌的人少之甚少。这说明诗歌在中学生的阅读中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初中的诗歌教学,也并没有引起教育界有关人士的足够重视,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即中考作文将诗歌写作拒于门外,这导致了中学诗歌教学长期处在一个贫弱的状态当中。深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观念 方法滞后
在当前语文教学强调人文性的背景下,多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尽管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注重归纳主题思想慢慢地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转变。但是,我们的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老套,和他们的教学初衷相违背。在教学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的教学方式,极少采用诵读并进行点拨、引导等灵活、引入的方式。这充分说明,教师对诗歌教学目标的预设虽然注重了情感的渗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却直接抹杀了诗歌的诗意,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度自然下降。
1.2 学生应试 畏难心理严重
现在初中教育仍然围着中考转,考试几乎不考诗歌。例如作文,只要不是命题作文,出题者就会注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试题中即便涉及一些诗歌方面的内容,也多以联句的形式出现,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题目简单,形式单一。考试的指挥棒使学生仅以背诵若干名句为能事,不求甚解。抱着这种应试的心理,学生学习诗歌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于现代诗歌,他们更是懒得过问,因为中考对此不涉及。考生没有了中考的压力,自然不肯在诗歌上花大力气。另外,由于诗歌理解起来偏难,学起来费时费力,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许多同学看到课后的“背诵”二字就顿生反感,对于诗歌的学习自然兴趣不高,消极懈怠。
1.3 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大
当今,“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充斥,学生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卡通、漫画、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口袋书。经常阅读这样的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的口头禅:“哇塞!”更有甚者,拿我们的经典诗词开涮: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如此这般,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诗歌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 优化初中诗歌教学的对策
综上所述,诗歌受到冷遇,一方面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心理有关,另一方面又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因此,要解决目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矛盾,要实现诗歌自身的艺术价值,除了端正思想,关键的就是优化教学策略。
2.1 未雨绸缪 抢占先机
所谓“未雨绸缪 抢占先机”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布置的预习是老师有指引性的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例如,我会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让学生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我还喜欢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一个比较学习,明白诗词语言的精练,使他们在语言上有所收益等等。当然预习作业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而要做到有效,就需要老师认真地花精神地去备课,引导学生进入最好的课前准备状态。
2.2 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2.3 一读一问 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我采用读思相结合、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2.4 学法渗透 举一反三
关于老师的诗篇6
有人曾言道:“古之写相思,未有过《蒹葭》者。”的确,《蒹葭》堪称《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之所以经典,有人概括为四点,即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和音乐美。那么,胡薇老师是如何引领学生去感悟体会这“四美”的呢?我对这堂课的评价有三点:一是基调定得好,二是教法用得好,三是关键把握得好。
上课伊始,胡薇老师便播放了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这首歌的歌词是根据《蒹葭》改编的,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音乐响起之时,也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之际。接着,胡老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去朗读,而是在听了录音朗读之后,让学生说说读这首诗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认为,彷徨、失望、执著、惆怅都是这首诗的基本情感,而这就是我所说的基调。
初三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古诗,有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胡老师这样的设计,既是检查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能力,又是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接下来,课堂教学就在淡淡的彷徨、失望、惆怅的情感中进行。这一基调的定格,给学生理解这首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们带着这种含而不露、蓄而不发、哀而不伤的情感,走进了《蒹葭》所营造的诗歌世界。
就教法而言,胡老师这节课运用了比较法教学。众所周知,《蒹葭》这首诗共有三节,每节结构大致相同,只是个别字词有所改变。胡老师以“请看看三节诗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作为引领,请学生自己去朗读、去分析、去比较。其实,学生明白了“共同”点,自然也会关注到“不同”点。胡老师注重的是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果然,在比较的过程中,胡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为霜”“未”“未已”等词的关注来体会时间的微妙变化;通过对“且长”“且跻”“且右”的状态描写来体味“追求”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胡老师的引导不露痕迹,信手拈来,有如行云流水。
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同时,胡老师一直不忘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去感悟诗情、诗境,这也构成了本堂课的一大亮点,特别是一个女生的深情朗读恍如天籁,使学生和听课教师都不知不觉地沉醉其中。胡老师则抓住这一时机,让她带领全班朗读,给本来“彷徨、失望和惆怅”的课堂带来了“激情、希望和欢快”。
如果说基调和教法还只是课堂教学的形式,那么,胡老师这节课最为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她把握了中国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灵魂。在学生放声朗读之后,胡老师因势利导请学生来说一说,“读过之后,在你头脑中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文字过渡到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读着诗歌、想着意境,课堂顿时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生不仅通过想象,加强了对诗歌的理解,也通过表达,加强了语言的训练。在学生表述的过程中,胡老师还不忘提醒他们锤炼自己的语言。比如:学生说到“在清晨……”时,胡老师提醒“在什么样的清晨?能用一个形容词吗?”学生调整思路,加上形容词之后,整个句子就显得更加灵动而充满诗意了。胡老师就是这样在轻松、愉快、诗意盎然中把学生引入了古诗的殿堂。我们可以感觉到,整堂课学生都如醉如痴,沉浸在《蒹葭》所构建的古老意境中,倾心感受着诗歌的情感律动。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一堂课,我们可以看出课堂背后胡老师是何等用心。而“用心”永远是上好一节课的不二法门。当然,如果说胡老师的课还有一点点疏忽的话,我觉得就是孙春成老师提出来的,对于“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的深层次剖析不够充分。伊人那种离自己越来越近,却始终无法接近的“朦胧”之感,比远在天边的感觉更让人心焦。不怕重重困难、执著如一,得到的依然只是似有似无的虚幻,这是多么令人伤感而无奈的事情啊!如果胡老师能引导学生理解到这一点的话,这堂课就称得上完美无瑕了。
关于老师的诗篇7
一、巧妙的课堂设计
余映潮老师将这堂课分为五大块: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尾声。一堂语文课以一场音乐会的形式展开,让人耳目一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序曲简单介绍了作者;第一乐章:读诗歌《假入生活欺骗了你》;第二乐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第三乐章:《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兼写诗);尾声给出几句积极向上生活的美好祝福。在此不得不称赞余老师选择有效材料的过人之处,三首诗歌谈论的主题大同小异,逻辑十分紧密,在学习两首诗后还穿插了创作写作环节,这无疑又让课堂在不动声色间由欣赏过渡到创作这个更高的层面。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能够使课堂内容丰富精彩,而且能够有效地达成本课诗歌教学目标。
二、问题简洁明确
课堂的问题设置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问题设置的恰到好处会使得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余映潮老师在整堂课中提出的问题,就抓住了设置问题的关键要领:明确、简洁、连贯、有目的。每每在布置一个任务时,余老师都会着重向同学们强调接下来的任务,如在进行第一乐章时他说:“咱们这一次的学习有三个要求:第一,吟诵这首诗;第二,自由地背;第三,抒发读诗之后的感受”。又如在学习第二首诗歌时,他强调“这一首诗里面有哪两个词,它的含义是需要好好地咀嚼、体会的?”。像这样的要求简洁明确,让学生带着要求去学习,就是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其快速为达到这一要求而采取应有的学习手段。
三、巧妙的诵读指导
语文课,不能缺少读书声。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以精练、形象、具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构成的艺术作品。所以诗歌教学更少不了“读”的艺术。
在余老师这一课的教学中,朗读表现出的形式和姿态丰富多彩,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也是让人惊喜的。
我们来看教学过程的几个朗读片段:
(1)“大家各自根据自己的感受读这首诗。”这是了解学情的一个好办法。为后面的朗读指导作铺垫。
(2)“注意两个字:“吟诵”,不是念书,再读一下,开始吧。”及时给予指正,提出诗歌应“吟诵”而非“念书”,学生再读时就会自然加入情感。
(3)“我们再换一种方式……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给邻居小姑娘的劝慰,也是谈心。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可以用谈心的方式、说话的方式来读的(示范)”。巧妙地穿插介绍背景,结合背景可以更好地读出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心里,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朗读。
(4)“这首诗还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鼓励自己的方式来读……用细微的声音来读(示范)。”此处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主旨来朗读。既是对主旨的把握,也有朗读技巧如声音的大小的点拨。
(5)“刚才读的这种‘沙沙’声,激荡在你们的心里,激荡在我的心里,激荡在我们大家的心里。好,自由背读。”由读到背,顺利地有第一个任务要求引入第二个,因为前面已经铺垫和积累的多次朗读,背诵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整个教学板块的第一乐章中,学生的朗读因为教师的有方法的指导而呈现出很丰富、很灵动的艺术美。朗读层次由外而内,即由外在的形式上的读出诗歌旋律到内在的内涵上的读出心声、读出诗歌的主旨;朗读的形式有个体朗读,有集体朗读;朗读要求从诗歌吟诵到最后的背读;教师通过自己优秀的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在台阶式的朗读中(自由地读、明确感情基调地读、谈心方式地读、内心独白式地读)逐渐熟悉文本,理解文本,体验情感。这个朗读教学设计的角度是精细的,过程是生动的。
四、有效材料巧妙选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笔者认为余老师本堂课的成功之处除了在朗读方面的恰当指导,其材料的有效选取也是其一大亮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以及《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这三首诗歌实则都在向我们发起了一个问题:面对未来,我们该怎么做?余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恰当地选择了材料,并通过分析,得出第一首诗歌给我们的启迪是:要乐观坚强。接着得出第二首诗歌寓意是:要诚实、要踏实。在学习第三首诗歌之前,余老师转而先让学生自己创作诗歌,这一要求无疑是对学生前两首诗歌学习效果的考察,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也看到了效果,在诗歌创作中,学生的回答虽然不尽相同,但其方向都是在回答:我要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在学生结束创作后,幻灯篇播放第三首诗《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得出启迪:要自信自强。这与学生之前所学所写的诗歌相呼应,完美结束本课教学。
在这3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余老师的一个特点――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第一首诗歌他以多样化朗读作为学习诗歌的入门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自我感受”。第二首诗歌以两个关键词入手,让学生从词句中快速体会诗歌情感,而第三首则是由创作引入,一带而过。这里对于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安排都非常巧妙,多角度地进行教学,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单一化,教学内容主次关系也安排的恰到好处。
五、教师的素养
关于老师的诗篇8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36-01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不高。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然是灌输式教育,这种方式直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枯燥,降低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
1.2 学生探究能力较差。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比较依赖辅导书和老师,学生极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3 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老师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有时还会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因此一堂课中,老师的任务十分繁重。一般情况下,只能勉强将计划的任务完成,很难再有时间去照顾个别同学,长期下来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会积累越来越的问题。
1.4 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来看,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基本上一堂课老师会占据五分之四的时间讲解知识点,将主观的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很少能发表自己的讲解。
2.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就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而言,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设计与开发诗歌课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
2.1 系统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几个因素出发,系统全面的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并且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优势互补,使他们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提高高中诗歌教学质量。
2.2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因此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出发,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教师则在课堂中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
2.3 参与性原则。在高中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即整个学习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进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案例分析
《短歌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知识类型:概念性、事实性知识。
对教材的分析:高中诗歌《短歌行》,其作者是曹操。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是曹操希望能够有贤能之任,助自己实现宏***大愿。
对学生的分析:高中生时期的学生,内心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因此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适当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首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理解诗人内心的雄***大志。
教学目标:通过诗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意境;使学生掌握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用于以后的文章创作中;使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大志,进而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大志;理解诗歌中作者内心的***治情怀。
课前准备:老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诗人的资料和故事;通过网络方式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感受诗人创作诗歌时内心的情怀。
安排课时:一课时(五十分钟)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学生阅读、老师讲解、学生之间交流、解决问题);教学媒体的运用(选择适合诗歌朗诵的音频文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案例分析:《短歌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音频播放进行朗读、观看幻灯片解决讲解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吸引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幻灯片的观看,非常直观的了解了诗歌的知识点;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圆满的完成了诗歌《短歌行》的教学任务。
关于老师的诗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老师 学生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95
语文是学生在小学时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主要是学习我们的母语,所以,学习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进行解决。本文主要讲述关于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将情景教学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当前课堂现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景式教学和进行情景教学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对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好情景教学做了一定程度的剖析,下面就来详细的讲述一下。
一、小学语文当前课堂现状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还是维持着原来的传统模式,主要是小学语文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语文老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需要把相关的课程讲好,让学生能够更加好、更加快的学好语文课程的相关知识。学生作为课堂的被动接受者,则需要针对与语文老师所讲的内容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就好。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接受知识过于被动,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需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堂的这一局面,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加的高。
例如,学习古诗时,主要就是小学语文老师对于古诗作者、古诗的写作背景、古诗的内容进行相关的介绍,学生在上课时主要就是对于,语文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解并做一下笔记,然后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对于古诗进行背诵,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古诗的考试项目,主要就是对于古诗词的背诵。但是,这样的针对于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模式是非常不科学的,学生对于相关的诗句是能够通过机械的记忆解决,但是,学生对于相关古诗词的理解却是不够深刻的,等到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需要对于古诗词有进一步的理解时,不少的学生就会感到头疼,这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导致的。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需要改变这一方面的问题,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景式教学
(一)要进行逐步转换的方式,让学生渐渐地进行适应
关于在小学语文中实行情景教学这一新颖的模式,需要小学语文老师进行一个过渡的过程,让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有一个初步的适应阶段,让情景教学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因此,针对于这个方面,就需要语文老师进行详细的思考和研究,找到最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这一新形势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举例来说,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现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开展情景教学,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像是语文老师在讲《静夜思》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于古诗有一个理解,在上课时,语文老师就可以找学生起来说一下他对《静夜思》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具体描述一下他看完古诗,在脑海中所想象的画面,在语文老师讲之前,通过学生的描述就可以将其他学生代入一个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就是这样首先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进行情景教学,学生逐步的适应,进而再在整个语文课堂中全面的推广开来。
(二)带领学生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在进行过渡阶段之后,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全方位的实行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更加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参与到一个更加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学习语文更加具有积极性。关于这一方面,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做进一步的努力,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
例如,在学习课文《少年闰土》时,语文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把文章阅读熟练,对于文章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在上课时,语文老师在讲完文章的大体内容之后,就可以找学生上台来说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语文老师也可以单独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先给参与演出的学生分好角色,让学生在课下把相关的语句读熟。然后再在课上进行表演,其他没有参与演出的学生,则作为观众,在下面观看表演。语文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及时听取学生对于情景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相关的调整
语文老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主要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带领学生学习语文,所以,学生对于情景教学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对于情景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根据学生的适应程度进行相关的调节。并让学生对于情景教学不妥的地方提出相关的意见,这样语文老师才能进行及时的改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活跃度。
三、进行情景教学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情景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让学生从一个学习语文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学习语文主动参与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提高,并且学生一改之前的被动学习情况,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这就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
(二)提高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老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运用更加新颖,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情景教学模式,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这也是对于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提高。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上课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就会随之提高。并且学生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与语文老师在课上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更加有利于语文课堂的顺利进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于老师的诗篇10
1.花是“活”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里存在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所以,在孩子的眼里,花的生命中可以有故事,有对话,有想象的一切可能。于是,老师引“花”入课。独具慧眼地将一朵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小花,转化为一个最能引发诗性的创作点。不起眼的小事物被演绎得活泼而浪漫,且充满了童趣,这不正是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发现,感受生活”的道理吗?
2.花是“美”的。花儿,画起来有形态之美;想起来有情绪之美;说起来有言语之美;写起来有创作之美。老师以“美”的主题穿针引线,引领学生感受诗的含蓄与张扬,领悟与创作,使课堂透露出清香自然而又富有文学性的特质。
花离孩子是近的,诗离孩子是远的。如何让花走进诗中,让诗走进孩子心中,唐老师让花如此开放:
1.让花开在笔端。教学初始,老师五秒成画,引出思考:在一朵花的世界里会有什么?孩子们接着往下画。在这里,老师没有选择一笔成画,轻叩想象的大门后,让孩子们继续前行。同时,运用“加法”让孩子们联想到许多与花相关的事物。绿叶、雨水、蝴蝶……通过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呈现出来,达到了老师预设的“完美”。
2.让花开在脑海。老师温情地向孩子们讲述“一朵花的故事”。故事中的彩虹花,把不同颜色的花瓣送给了需要的小动物。这样的文本设计是巧妙的。老师通过展示其中三片花瓣的诗歌故事,不露声色地降低了创作的难度,是为巧。更妙的是,让学生想象剩下四片花瓣的经历,通过“花瓣是……”的句式练说,让孩子慢慢摸索如何去说每一片花瓣的故事,突出了文本创作的延展性。
3.让花开在话语中。“你想和花说些什么?”唐老师适时启发孩子们与花对话。于是,才有了那么多人因花的无私而感动。接下来,文本《花的日记》是花的自述,也是孩子们在赏析之后,尝试用诗的语言进行补充创作。
4.让花开在诗行里。课堂接近尾声,唐老师让孩子们画一朵花,写一句诗。此时的花,再见它,再画它,心境已不同以往。孩子们笔下的花我不曾欣赏,但听到孩子们的心语时,我感受到一种暖暖的诗情。
当然,这节课为我留下的不仅是诗意,还有一些思考。
1.花的经历是丰富的,诗的创作亦如此。当花从含苞欲放到灿烂地面对世界,最后凋零,花经历了许多风雨。一朵花的故事不仅仅是将一片花瓣献给小动物,它也有自己的经历,有令人感动的,也有痛苦的、令人思考的,我们可以通过诗的创作去教育学生正视这样一个客观的经历。人的成长中,也有需要面对风雨的时候。孩子们从花丰富的世界里可以找到激励自己人生的正能量。我想唐老师能否在这个过程中继续下去,启发孩子们心底最深刻的思考。